朋友们,很多人可能对史记读后感350和一篇2500字以上的历史方面书籍的读后感不是很了解,所以今天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史记读后感350和一篇2500字以上的历史方面书籍的读后感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史记读后感350

《伯夷叔齐列传》读后文。
太史公天问。
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
积仁絜行如此而饿死!
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
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
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
盗蹠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
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
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
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後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
余甚惑焉,傥所谓天道,是邪非邪?
伯夷叔齐饿死首阳山,颜回大概也是营养不良的死掉,盗跖这厮杀人放火,可能还吃过人肉,坏事做尽,估计钱不少,是畜生活千年的一生,寿命且长,得养天年,好人困顿,王八撒欢,太史公都看不下去了,瞅着老天爷不顺眼。
这事埋怨不得太史公,那时候迷信的很,能发此天问已然是极高的高度了,仅此高度也足以后世敬仰。
至于此间道理,现在还模棱两可中。
好人凭什么得好报?
你干的什么劳什么子事情,便得来什么回报。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那是放屁。
道德经里早说了,“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自然是优胜劣汰,世间事寒来暑往,指望老天爷出来评三好学生发奖金,那也是想瞎了心了,是把自己拟人化的天做了自家亲戚,不但有个法力无边的天,还费心巴力的愿意管这些烂事,尽想好事。
这辈子从来没有随地大小便,上头派人来给你发个小红花,可有脸敢要?
伯夷叔齐饿死首阳山,求仁得仁,自己愿意的,食欲大过自己心里的道理,就去吃,有本事就带兵去打,举世混浊,边上呆着去洁身自好去。
颜渊好学,好学生,学士硕士博士,做学者,做学问,考公务员去,举世混浊,自得其乐,活着那会儿,未必不比君候们开心,也许下顿饭还没着落,但是不担心明天有人拿刀架脖子上让你退位,也没人来抢你妻妾,夺你富贵。
盗跖干的是抹脖子的买卖,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生计,就是耍狠斗勇气破格获取,你种田来你养女,他一并凭着刀剑和力气抢去,连你小命也不留。
盗跖不死,是官家无能,是君候昏庸,收税想起一窝子老百姓,正事不干,太史公也不顺便骂那些续一秒的,也是老实了些。
颜渊穷,因为颜渊没去买彩票,所以根本不可能中大奖,因为你孔老夫子主张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你教的好学生。
清朝被八国联军日了八辈祖宗,李鸿章不去当孙子谈合约,还有更孙子的去做这件事,有坏的结果,还有更坏的结果,还有坏的根上的结果,清朝窝囊被强国欺压,那还能全赖李鸿章谈的合约不地道吗?
你的材料臭了,能怨厨子做出来的菜不合口吗?
孔子不为,不为错,能改变一些是一些,能管理一个地方是一个地方,也是一种选择,都对。
无能的好人,烂好人,懒好人,蠢好人,是不是好人?
当然也是好人了,但凭什么得好报?
“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
我呵呵,放现在这句话一字不用改,字字切中实际。
道理千万,人活一世,草木一秋,富贵也一生,贫乐也一生,都对。
富贵可求矣,而刍狗还是刍狗,货真价实就已经是半个圣人了。
上下交征利,则国危矣,然而犹有两种选择,一则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二则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各有千秋,自己选自己的路。
做好事的人有可能得好报,是因为有可能碰上知恩图报的人,豺狼吃了你,都嫌你肥多瘦少的胖。
有能力做事得好处的人,是因为解决了问题,有功劳有苦劳,当今社会一般还是会有收获的,这是交换。
当今社会打算靠抢银行发家致富,那是傻逼,基本不了解这个时代的科技发展进度。
作奸犯科,假冒伪劣,靠权力牟利之辈,一国之特色,这不是老百姓的错,流哈喇子,让小人得志,刍狗活该。
无能、烂、蠢、懒的好人,请多识字,清心寡欲,一定要活的开心一点。
就算真有老天爷,法力无边且牛逼,穷开心无敌。
比如,大国工匠们有惊天技艺,世界羡慕,买不起房,老婆孩子有病没钱治,中央电视台赶紧报道,号召大家一样的傻干,做一个有很强的能力却白白傻干的“大国工匠”,吃住有的连县里无用的工作人员都不如。
或许,这会让刍狗更开心一点,好歹可以活的懒散一些。
微信公众号:亦无欢
读书之余,练笔写写,喜欢就来玩。

返回目录

一篇2500字以上的历史方面书籍的读后感

在悠长的古代文学史中,我们并不缺乏具精神原创性的大师。孔孟、老庄、屈原、司马迁、李白、杜甫、曹雪芹……他们的名字足以与日月同辉,彪炳千古。然而在当下的教育中,这样一些凝聚着民族精神源泉的大家却日益离我们远去,除经院中的学者、教授们阅读、研究外,已是鲜有人问津。真正的大师不只是来“宴大宾”,传统文化需要普及,需要“平民化”。这对于精神缺钙的一代,显得尤其必要。新课标的提出恰逢其时地为弘扬传统文化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新课标规定:高中阶段选修课必须占有相当的比重。这一规定使我们暂且可以从高考的阴影中走出来,堂而皇之走进大师,阅读经典。
那么,在高中阶段应开设哪些选修课?在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中,哪些论著最有价值,最值得一读?这是个众说纷纭,无需定论的问题。然而我们不难发现,当短小精悍的《论语》、含蓄蕴藉的唐诗宋词、百科全书式的《红楼梦》等成为学生与老师的首选对象时,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却往往被弃于思想的角落里。究竟《史记》该不该读,读什么,怎么读,这样的问题在新的教育背景下不得不提到了日程上来。
或许我们应当换一种眼光重新审视两千多年前的这部著作了。
“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的《史记》,集先秦、汉初文化之大成,《尚书》、《国语》、《春秋》、《左传》、《国策》、《论语》、《孟子》、《庄子》、《荀子》等先秦典籍,皆可从中找到影子。比如一万来字的《论语》,差不多都被司马迁引用尽了。从这种意义上说,《史记》就是一座先秦时期的图书馆,它详尽地记载着那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医学、天文学等的成就,窥一斑可见全豹。而较之先秦诸作,它在形式上又有许多的优越性。首先,语言的浅显。司马迁将书面语与汉代生动的口语糅合在一起,开创了一种新的语言风貌,清新,朴拙,更浅显,更口语化,也更易被今天的高中生理解与接受。其次,情节的奇特。清人袁枚说:“史迁叙事,有明知其不确,而贪其所闻新异,以助己之文章,则通篇以幻忽之语序之,使人得其意于言外,读史者不可不知也。”(《随园随笔》)生性“爱奇”的司马迁在叙史时,仍不忘著上荒诞一笔。《五宗世家》记载临江王刘荣被其父汉景帝谋害,后“(刘荣)葬兰田,燕数万衔土置冢上”。《史记》中类似这样的浪漫主义笔法还有很多,垓下之围、赵氏孤儿等故事皆绝妙之极,传为美谈。在二十四史中,《史记》是最富文学性的一部,它更像是一部历史故事集、历史小说集,其情节的曲折、生动与学生的审美兴趣不谋而合。最后,体例上的相对独立性。《史记》一百三十篇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体互为经纬,贯通全书。但同时,每一篇又相对独立,有鲜明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它犹如一篇篇情节曲折的短篇小说,又如一首首耐人寻味的精美诗篇,读者自可从中任选一篇率性而读,并不受上下文的限制。对不具备充裕的阅读时间的中学生,这无疑是最好的形式之一。此外,《史记》的悲剧性、抒情性等也都符合高中阶段学生思维的特点,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纵然我们无法拒绝《诗经》、《论语》、《孟子》、《红楼梦》等等优秀的古典作品,它们同样是中华民族文化与精神的载体,然而今天之所以要独钟于《史记》,却是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当下的阅读现状、我们的教育理念等分不开的。
当然,《史记》130篇,并非每一篇都适合高中生阅读。阅读有两种,一种是无功利性的,为了愉悦自我,陶冶性情;而另一种是带研究性的阅读,这是专家学者们考虑的事。我们开设选修课,阅读《史记》,不是仅仅为了某种知识性的获得,不是为了记住几个烦琐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而是从中欣赏体验,汲取一种精神养料。当孩子们今后面对困境时,能从忍辱负重的司马迁处获得一种力量,这才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让学生从小结识这样一些精神大师,并与之交流,掌握一种做人、做学问、看世界的方法,这才是受益终身的东西。按照这一思路,五体中书、表可暂且搁置一旁,其他112篇人物传记,则可以任意选出一篇慢慢品味,或挑自己感兴趣的历史人物事迹来一睹为快,总之,不拘一格,因人而异。
接下来就是怎么读,也就是怎么教的问题了。回顾我们以往的文言文教学,逐字逐句地串讲,把文学作品肢解成一个个实词、虚词和一串串特殊句式。于是《鸿门宴》等精彩的篇章就在逐段分解、串讲中,丧失了它的灵魂,远离了阅读的本质。文学是人学,文学教育的宗旨在于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和对生命的感悟,这也可以说是开设《史记》选修课的目的。具体而言,其一是认识人生。一部《史记》,记载了四千多个人物,其中重点描绘的有一百多人,上至帝王将相、皇亲国戚,下至商人、平民、妇女、倡优。一个人就是一部书,从这些个性鲜明的典型人物身上,我们可以读到很多东西。伯夷、叔齐的积仁洁行,屈原的以身殉道,勾践的卧薪尝胆,残忍的吕后,狡诈的刘邦,阿谀逢迎的叔孙通、公孙弘……其中人性的善恶美丑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东西,它教会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处世。其二,认识社会。“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今天我们缅怀历史,更主要的是要从中“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确立自己的价值观。黄帝汤武所以兴,桀纣二世所以崩的治世之道;盛极一世的秦始皇临终竟与鲍鱼为伍的惨景……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史记》不仅为我们展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这三千多年的历史舞台,同时也是我们了解当今社会的一个小窗口,它对我们今天的治人治国仍颇多启迪。其三,掌握一点读书、做学问的方法。《史记》的完成是时代的产物,同时又与司马迁个人的努力分不开。司马迁十岁时就能诵读《左传》、《国语》、《世本》等古代典籍,后又受业于今文学派大师董仲舒、古文学派大师孔安国。通过多方的学习,司马迁掌握了丰富的历史人文知识,成为一名融贯古今的大学者。二十岁以后,司马迁离开家乡,壮游全国,前后十几年间,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这,不是纯粹的游山玩水,而是以访寻历史文化遗迹,收集历史资料为目的的学术田野工作。每到一处,他都认真细致地向当地人民了解情况,实地考察,确保其著作的真实性。“读万卷书,行千里路”是司马迁在学术工作上的真实写照,这两点对于今天的高中生来说,尤其重要。
这三点的学习,不是几个实词与虚词的精讲所能穷尽的,也不是几篇课文,几节课的选修就可了事的。对生命的感悟,对经典的阅读,对自由精神的追求,这是一辈子的事。“一切历史都是现代史”,司马迁成一家之言,是为了让后人引以为戒,明善恶,辨是非。同样,我们今天读史,不是为了考试,不是为了装点自己的门面,而是从大师那里汲取精神养料,获取如何生,如何死的永恒之物。
当然,教无定法,关键是头脑中要有这样的理念。以下所述教学实施方式只是一些初步的设想。
孟子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孟子·万章》)了解司马迁生平,以及他所处的社会大环境,这应是让学生走进《史记》的第一步。然而,在司马迁头上高悬着太多耀眼的光环,“世界文化名人”、“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这样的头衔只能让人心生敬畏,拒之于千里之外。如何将司马迁还原为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知人论世还只是阅读经典的初始阶段。除此之外,我们可由学生最感兴趣的领域切入,分专题形式阅读《史记》,比如司马迁与旅游等等。每星期设置一个专题,引导学生借助图书馆、网络等多种渠道,共同探究,共同完成。或以讲座、座谈的形式邀请《史记》专家、学者前来讲授、交流。总之,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唤起他们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在初步阅读《史记》的基础上,我们再从语言学、文学、哲学的角度解读《史记》,由感性入理性,由表入里,透过字里行间,捕捉其精神内核的层面,挖掘司马迁的人生观、历史观、文学观等等。《史记》是司马迁“发于情,肆于心而为文”(《汉文学史纲要》),是作者情感的喷发,对这样的作品我们理应满怀情感去解读。选修课就是要给学生提供这样一个平台,给他们一个交流与对话的机会。同学与同学间,学生与老师间,读者与作者、作品之间的多重对话,多重思想的碰撞和交流。教师的职能不只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塑造灵魂,在互动的交流中开拓学生的精神家园。这样的《史记》选修课方是生趣盎然的,是富有生命力的。
德国的著名文化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曾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开设《史记》选修课,其目的也正在于开启学生的思维,唤醒其内心深处的情感,教会他们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当然,经典的阅读不是一两个学期的选修就能完结的,这是一项终身的工程。尽管以上的构思还只是一时的畅想,但我坚信事在人为,新课标,新课程,新语文,需要付出新的教育实践。

返回目录

如果您对本文的解答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肯定。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