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相信很多人对诗蝉诗词 虞世南和七律咏蝉诗词都不是特别了解,因此今天我来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诗蝉诗词 虞世南和七律咏蝉诗词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这些问题。

本文目录一览

诗蝉诗词 虞世南

您好。
这是唐代诗人虞世南的《蝉》。
原文: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译文: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连续不断地鸣叫声从稀疏的梧桐树枝间传出。蝉正是因为在高处它的声音才能传得远,并非是凭借秋风的力量。
这是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的象征性。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诗的关键是把握住了蝉的某些别有意味的具体特征,从中找到了艺术上的契合点。
希望能够帮到您,谢谢望采纳。这是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的象征性。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诗的关键是把握住了蝉的某些别有意味的具体特征,从中找到了艺术上的契合点。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它是在上两句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诗的议论。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藉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别有会心,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一个真理: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正像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所说的那样,“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这里所突出强调的是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两句中的“自”字、“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应,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
希望能够帮到您,谢谢,望采纳。

返回目录

七律咏蝉诗词

咏蝉的古诗词不少,但七律不多。

唐·贾岛《早蝉》

早蝉孤抱芳槐叶,噪向残阳意度秋。

也任一声催我老,堪听两耳畏吟休。

得非下第无高韵,须是青山隐白头。

若问此心嗟叹否,天人不可怨而尤。

宋·张方平《蝉》

红树依依古驿西,一声长是报秋期。

新晴忽见横飞过,落晚最伤孤啸时。

阴激英雄增感愤,潜催节物至萧衰。

草根蟋蟀霜前雁,共与愁人染鬓丝。

清代·张问陶《蝉》

槐黄满地午阴迟,耐尽炎凉代序时。

吟苦每邀秋士和,心清难语夏虫知。

遍依碧树终无定,强伴金貂恐未宜。

一枕故园风露冷,平芜落叶怅归期。

返回目录

寒鸣宁与众虫同——咏蝉古诗词赏析(下)

寒鸣宁与众虫同
——咏蝉古诗词赏析(下)
王传学
秋风时起,天气转凉,秋意渐浓,蝉声也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由夏天的高亢嘹亮变得低沉凄清了。
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始闻秋风》,用蝉鸣点明时令: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诗的首联“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别出心裁地创造了一个有知有情的形象──“我”,即诗题中的“秋风”,亦即“秋”的象征。当她重返人间,就去寻找久别的“君”──也就是诗人,她深情地回忆起去年观赏黄菊的时刻与诗人分别,而此刻一听到秋蝉的鸣叫,便又回到诗人的身边共话别情。在这里诗人采取拟人手法,从对方着墨,生动地创造了一个奇妙而又情韵浓郁的意境。据《礼记·月令》,菊黄当在季秋,即秋去冬来之际;蝉鸣当在孟秋,即暑尽秋来之时。“看黄菊”、“听玄蝉”,形象而准确地点明了秋风去而复还的时令。
北宋时期,第一声蝉鸣变成了秋天来临的信息。名相寇准写了一首《新蝉》诗:
寂寂宫槐雨乍晴,
高枝微带夕阳明。
临风忽起悲秋思,
独听新蝉第一声。
在这首诗里,蝉声被用来暗指时序上的秋天,又被诗人当作秋天来临的信息。寂寥悲秋,似乎在这蝉声里又增加了诗人的一点感慨。
与寇准一起吟咏秋蝉的,还有北宋诗人张耒。他在《绀碧》诗中吟到:
绀碧遥空秋意生,
深檐当午署风清。
老翁睡起支颐坐,
初听新蝉第一声。
初秋一天的午后,碧空如洗,不时有些许清风从窗外吹来。诗人吃完午饭,便小憩片刻。一觉醒来,打个哈欠,静坐室内,忽听窗外树上蝉鸣,便顿感秋意来临,于是便随口吟了这首小诗。
在古诗中,由蝉鸣感受秋意的诗句很多,如: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玄鸟,即燕子)
(东汉《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
鸣蝉厉寒音,时菊耀秋华。
(晋•潘岳《河阳县作二首)
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
(晋•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南朝诗人张正见《赋得寒树晚蝉疏》写道:
寒蝉噪杨柳,朔吹犯梧桐。
叶迥飞难住,枝残影共空。
声疏饮露后,唱绝断弦中。
还因摇落处,寂寞尽秋风。
朔风吹来,梧桐树叶沙沙作响,寒蝉心绪不宁地在杨柳枝间噪鸣。落叶簌簌,残枝瑟瑟,蝉影茕茕,在清露中销声匿迹。树林中只有寒冷的秋风在为它唱着挽歌了。诗中勾勒出秋蝉在朔风吹后孤独寂寞的悲惨情景,暗中讽喻寒士失意不平的情怀。
隋代诗人王由礼《赋得高柳鸣蝉》中蝉的嘶鸣,让人心惊:
园柳吟凉久,嘶蝉应序惊。
露下緌恒湿,风高翅转轻。
叶疏飞更迥,秋深响自清。
何言枝里翳,遂入蔡琴声。
在遭到寒风摧折的柳枝上,传来寒蝉的嘶鸣,使人心悸,一种时序变化凉意袭人而触发的惶惶心情被渲染得何其真切。
诗人们为了增强诗的表达效果,经常用蝉声来渲染凄寒的气氛,为人们描绘了一幅幅令人感伤的、黯淡的图画。
唐代诗人岑参在《巩北秋兴寄崔明允》中写道:
白露被梧桐,玄蝉尽夜号。
秋风动万里,日暮黄云高。
梧桐树上落满了白露,寒蝉昼夜不停的哀鸣。秋风兴起,吹动万里草木;秋风势大,所以当它吹过去时,远近的草木都在摇动。日暮以后,野外寂静,显得空旷,所以黄云也仿佛特别高。诗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旷野日暮风急的秋景。
再看唐代诗人黄韬的《秋晚山居》:
爽气遍搜空,难堪倚望中。
孤烟愁落日,高树病西风。
山寂樵声出,露凉蝉思穷。
此时尘外事,幽默几人同。
诗中把蝉放到孤烟、高树、寂山、西风、凉露之中,共同组成悲秋的群体意象。在万物凄冷的环境里,衬以樵声和蝉鸣,蝉的“思穷”与人的“幽默”(寂静无声)相照应,用一“愁”一“病”点睛,面对满目萧然,倚望中的人之“难堪”,就不言而喻了。
唐代诗人孟浩然《秦中寄远上人》,借蝉声渲染悲凉气氛:
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
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
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
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远上人是诗人对一位名叫远的僧人的尊称。以诗相寄,主要还是借此诉说自己的贫愁。求仕不成,不得已才想要去田园归隐,但又为着无经营三径之资发愁。
首联诉说自己隐居的愿望和无力隐居的苦衷;颔联写自己北上求仕的违背心愿,羡慕跳出尘世的远上人;颈联写困居长安的境况,雄心壮志逐年衰减;尾联描写黄昏、秋风、鸣蝉,一派萧瑟景象,突出了客中的抑郁心情。全诗反映了诗人当时困苦的境地和对仕途的失望,寄赠是表,抒发不遇之感是实。
“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句中的“凉风”“蝉鸣”这些景物,表现出秋天的凄凉景象,恰好扣住题目的“感秋”。凉风瑟瑟,蝉鸣嘶嘶,很容易使人产生哀伤的情绪。再加上诗人身居北土,旅况艰难,官场失意,呼吁无门,怎能不“益悲”呢?
唐代诗人姚合的《闻蝉寄贾岛》,用秋蝉的苦吟感叹身世:
秋来吟更苦,半咽半随风。
禅客心应乱,愁人耳愿聋。
雨晴烟树里,日晚古城中。
远思应难尽,谁当与我同。
贾岛早年家境贫寒,落发为僧。还俗后屡举进士不第,仕途不顺,经历颇多艰难。作诗以苦吟闻世。姚合与贾岛是好友,秋来听到蝉在秋风中低沉哀鸣,时断时续,苦况日甚,想到身处困境中的朋友,不由得发出了真诚的关切之声。“远思应难尽,谁当与我同”,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怀念之情。
唐代诗人徐夤《蝉》诗云:
寒鸣宁与众虫同,
翼鬓緌冠岂道穷。
壳蜕已从今日化,
声愁何似去年中。
朝催篱菊花开露,
暮促庭槐叶坠风。
从此最能惊赋客,
计居何处转飞蓬。
这首咏蝉诗,一开篇就从声和形两个方面写出了蝉与众虫的区别,尤其是在寒冷的秋天,它的鸣叫更是凄切,但它仍然显出高雅的风度。颔联用对比的手法,又从声和形两个方面写寒蝉的今昔变化,娇美的身姿而今已成蝉蜕,高扬的歌声已成悲鸣,寄寓了诗人的沧桑之感。颈联写在寒蝉的悲鸣里自然景物的变化,朝催寒花开,暮促枯叶落,怎不让人感慨万千呢?于是很自然地过渡到尾联,尾联是点睛之笔,可以说前面的所有描写和叙述都是这两句做铺垫。听到蝉的寒吟,见到蝉的蜕化,感触最深的就是“赋客”(作者)。触景生情,诗人联系到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活遭遇,顿生惊悸,以往不堪回首,前程更是黯淡。
宋代诗人刘克庄《三月二十五日饮方校书园十绝》(其七)写道:
空留藓石仆斜阳,不见奇章与赞皇。
何必雍门弹一曲,蝉声极意说凄凉。
战国时,雍门子周引琴而鼓于孟尝君,言纵横之事,纵成则楚王,横成则秦帝,均必报雠于薛(孟尝君的封地)。令孟尝君闻之悲泪盈眶而曰:“先生之鼓琴,令文(孟尝君)立若破国亡邑之人也。”后因以“雍门琴”指哀伤的曲调。这里诗人将“雍门琴”声与蝉声并提,用楚秦均必报仇于薛的不祥预见来预见自己仕途坎坷的黯淡前程;用孟尝君闻琴而生“破国亡邑”之感来衬托闻蝉而产生的凄凉心境,让人顿生寒意。
宋代词人柳永《雨霖铃》中的寒蝉,渲染了浓郁的离别氛围: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词的上片写一对恋人饯行时难分难舍的别情。起首三句写别时之景,点明了地点和节序。然而词人并没有纯客观地铺叙自然景物,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氛围的渲染,融情入景,暗寓别意。时当秋季,景已萧瑟;且值天晚,暮色阴沉;而骤雨滂沱之后,继之以寒蝉凄切:词人所见所闻,无处不凄凉。加之当中“对长亭晚”一句,句法结构是一、二、一,极顿挫吞咽之致,更准确地传达了这种凄凉况味。
词的首句“寒蝉凄切”,把“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的离情别绪氛围渲染得浓郁凄切。
当然,诗人所处的环境及心态不同,听到蝉鸣的心情也不相同。
唐代宰相上官仪的《入朝洛堤步月》,借蝉鸣表现愉悦情态:
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
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
这首诗是写诗人在东都洛阳皇城外等候入宫朝见时的情怀。唐初,百官上早朝没有待漏院可供休息,必须在破晓前赶到皇城外等候。东都洛阳的皇城,傍洛水,城门外是天津桥。唐代宫禁森严,天津桥入夜锁闭,断绝交通,到天明才开锁放行。因此上早朝的百官都在桥下洛堤上隔水等候放行入宫,宰相也须如此。不过宰相毕竟是百官之首,虽然一例等候洛堤,但气派自非他官可比。
诗的前二句写驱马沿洛堤来到皇城外等候。写驱马洛堤,以一个“历”字,表现出一种心意悠然、镇定自若的风度。后两句描写了诗人等待上朝的环境,写了飞翔的喜鹊、黎明前的山月、鸣蝉和秋风等景物。曙光已见,鹊飞报喜,见出天下之太平,诗人的欢愉之感不言而喻;又流露着自己执政治世的气魄。
此外,唐朝诗人雍陶的“高树蝉声入晚云,不唯愁我亦愁君。何时各得身无事,每到闻时似不闻”(《蝉》),清代诗人朱受新的“抱叶隐深林,乘时慧慧吟。如何忘远举,饮露已清心”(《咏蝉》),也都是借蝉抒怀的佳句,句中各有比兴寄托。南朝诗人张正见的“风高知响急,树近觉声连”(《赋得秋蝉和柳应衡阳王教诗》)、唐朝诗人徐夤的“朝催篱菊花开露,暮促庭槐叶坠风”(《初秋行圃》),虽是即景写景,却亦具有一番清新别致的机趣。
在诗人笔下,蝉还具有多种文化涵义。“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唐王籍《入若耶溪》)抒发的是隐士情怀;“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宋辛弃疾《西江月•月夜行黄沙道中》)渲染的是轻快心情等。
总之,普通的昆虫——蝉,经过文人的“以我观物”,着上了“我之颜色”,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了人们抒发感情的载体。品读不同意象的咏蝉诗词,恐怕多情的人们都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化身,而产生无尽的感慨吧!

返回目录

诗中蝉出处原句作者创意欣赏是什么

蝉,作为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弱小生命体,朝饮甘露,暮咽高枝,夏生秋亡,在苍茫宇宙中显得微不足道。然而正是它的这一生命规律博得了文人墨客的厚爱,蝉被带入文学作品中吟咏赞叹,尤其是在诗词中成了较多的描写对象。从《诗经》到魏晋以来,“咏蝉文学”迅速发展。本文试以寄托的角度去窥探蝉意象在诗词中的流变过程。
一意象与寄托
纵观诗词理论,不难看出意象是诗词的重要特征,尤其在古诗词中。诗歌评论家鲜明的提出“古诗之妙,专求意象”(胡应麟《诗薮》)。意象从某种意思上说是作者渗透其中的思想感情,更是由客观事物触发的人类意识活动的表现。黑格尔认为它是“艺术家的主体性与表现性的真正的客观性这两方面的统一。”我们可以得知客观物象与主观的心意一旦组合起来,各种意象就可以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越鸟巢南,昆鸡悲鸣,景非一时,物非一地,而且本来不具有特定含义的物象,由于作者带上特定的思想感情把两个层面加以组合,便产生了崭新的意义。蝉在诗词中的意象存在便有了合理的依据。钱钟书提出“诗中所未尝言,别取事物,凑泊以合,所谓‘言在此,意在彼’即可谓之有寄托”。寄托在诗词理论上是举足轻重的,前人认为咏物诗词以寄托为上乘。南宋词家出现了寄托一派。宋四家词选序论云:“咏物最争寄托意,以意贯串,深化无痕。”张炎也在《词源》中提出了“所咏撩然在目,目不滞留于物。”的创作规范。因此,我们可以说咏物诗词奇妙之处在于有寓意,而寓意的绝妙之处不能指实,它所寄托的是某种情感,心态和人生感悟。咏蝉诗词作为咏物佳品势必渗透了恰到好处的意象和寄托。据此,我们可以通过在诗词中有无寄托,观看其意象流变之美。
二没有寄托的蝉诗
作为微小的生物而被诗人关照进入诗词中,就其初始阶段而言,仅仅是一种客观自然物,这主要体现在先唐诗歌中。蝉最早出现在《诗经》中的《七月》:“五月鸣蜩”,蜩即蝉。蝉儿叫是以季候带出农事的真实写照。另外一首是《大雅*荡》:“如蜩如螗,如沸如羹”,朱熹评注说“蜩,螗,皆蝉也。如蝉鸣,如沸羹,皆乱人意”。可见,蝉鸣这一生活特征已经引起了诗人的注意,诗歌表现了昆虫鸣叫的原始生活习性。“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礼记*月令》),蝉与蟋蟀等小昆虫一样,是单纯的一种物候。随着诗歌的进一步发展,以蝉作为描写对象的诗歌大量出现了,但作者并非有意赋物,还没有寄托之意。梁代范云《咏早蝉诗》“生随春冰薄,质与秋尘轻。端绥挹霄清,飞音承露清。”此诗写出了蝉的形体、声音及活动时间等诸多面特点,对其生活方式进行了细腻贴切的描述。另如梁代沈君攸《同陆廷尉惊早蝉诗》“日暮野风生,林蝉候节鸣。地幽吟不断,叶动噪群惊。”又如隋代的王由礼《赋得高鸣蝉诗》“园柳吟凉久,嘶蝉应序惊。露下绥恒湿。风高翅转轻,叶疏飞更迥。”等等这些诗,要么写在秋风暮晚中的鸣叫,要么写生命活动的情况,但大体上都描写了蝉生活环境以及特定环境下的存在空间,不能不说是咏物的优秀作品。尽管这类咏蝉诗没有寄托这一体例的巧妙运用,但仍保持其固有的风格。一直沿袭下去也出现了不少好的句子,为诗词增添了亮色。显示出独特的情致。但真正使蝉在诗坛名气大噪的,则是有寄托的作品。
三寄托赋予蝉的意象美
蝉,能在诗坛上博得美名,有赖于寄托在唐诗中的发展。众所周知,唐是诗歌的时代,寄托一法到了唐人笔下,开始摆脱生硬稚嫩的手法,进入到一个运用自如,兴寄无端的境界,托物寓意传情超过了前朝。许多理论源发于此。沈祥龙说:“咏物之作,在借物以寓性情,凡身世之感,君国之忧,隐然蕴于其内,斯寄托遥深,非沾沾焉咏一物矣。”这在唐代不少咏蝉诗中得到了鲜明的体现。此时诗中蝉充当的意象,既是寄托的有意安排,又是性灵的流露。“别愁逢夏果,归与入秋蝉”(李端《晚游东田寄司空曙》)之类的富有寄托而又体现特定意象的诗比比皆是。文人寄寓于蝉而形成一种悲剧美,构造起点缀诗坛的鲜明意象,它掩映出文人对政治、社会、人生的心理感受,充分反映了诗人的主体精神。这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上。
(一)、以显示出时间变化意象在文化天道的循环的时间直线性体现出来。引出好一种自我的时间意识,这是诗人运用寄托手法赋予蝉的最基本的意象。化成成虫的蝉的一生是十分短暂的,庄子说它“不知春秋”,(《庄子*逍遥游》)。蝉的这一习性与诗人的情感巧妙的引起了共鸣。对个体生命的关注和自怜,使历代作家普遍产生了生命短暂而宇宙永恒的伤逝之感,其实质乃是一种强烈的时间意识。“这种意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与人的生命本身紧密相关联,它的核心乃是生命现象与自然运行的双向同构感应在心中引起的深刻顿悟,其具体表现为人对自身生命的惊恐、悲叹,把握和执着。”诗人刻意写蝉,看似对小昆虫的怜惜,而实质上寄托了一种“夕阳好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惜时之感,这是一种砭人股骨的力量。初唐诗人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六首其十二》:“玄蝉号白露,兹岁已蹉跎。群物从大化,孤英将奈何。”该诗表面写蝉在白露到来时,必死无疑无可奈何的伤悲之情,实质上是以蝉喻指自我生年不满百的悲剧情怀,凄冷的人生风雨,字里行间无疑渗透着作者怜惜生命的主观感受。我们可以说,诗中蝉即是陈子昂自己。另有“红树蝉声满夕阳,白头相送倍相伤”(元稹《送卢戡诗》)“红树”、“蝉”、“夕阳”、“白头”自然融为一体,落日相伴的蝉恰恰是白头之人的真实写照。加上离别之悲,是一种下降凝缩的力的运动。蝉的这一寄托,突出了诗人的主体感受,即天步悠长,人生如白马过隙,倏忽即逝的悲剧意象,蝉的这种意象,词微旨远,妙不可言。
(二)、寄托所映射出羁旅、别离意象。秋天给人的审美感受是一种悲凉的情调,蝉极易渲染出一种苍凉的氛围,形成孤冷意象融入到别离远游之中。唐*许棠《蝉》:“报秋凉渐至,斯夜思偏清。默守疑相答,微摇似欲行。”“默守”、“欲行”语义双关,不但写蝉,而且写人,诗人的离愁别恨寄寓于蝉身上,而蝉的孤单悲凉却是诗人的化身,后来朱熹《宿寺闻蝉作》:“树叶经夏暗,蝉声今夕闻。已惊为客意,更值夕阳薰。”夕阳之蝉,凄恻哀惋。夕阳西下,蝉不得不离白昼而去,在凄寒的夜晚哀鸣。一种所喜之物的孤独,令人感到悲怆,而作者把这种羁旅之悲寄托在蝉身上,体现出人作为普通生命体面对广漠宇宙所拥有的孤独无助。“蝉”、“客”在一个“惊”字中合二为一,同在夕时发叹,在读者的艺术想象究竟,两者可以换位,物我感应、融为一体。
(三)、寄托赋予蝉的失意、患难、高格意象。中国古代文人历尽沧桑,诸如宦海浮沉,名利追逐,市朝倾轧,世态炎凉,难免滋生出往事如梦,命运坎坷的迷惘和感伤。例如唐*贾岛《病蝉》的“病蝉飞不得,向我掌中行”就充分体现了文人的这一心态。通过蝉的描写反映了自己失意之情。“岛久不第,吟病蝉之句逐之”(《全唐诗卷三》),诗人正是这样把劲切峻急的情感寄寓于婉转曲折的物象描写中,反复咏叹,茹而不吐,隐而不宣,使读者透过物象描写,体味诗中真意。秋蝉在凛冽寒风中,双翅难展,加之“螳螂捕蝉”所投下的阴影,无疑成了绝好的寄情之物。又如初唐四杰的骆宾王,其自身修养极高,然而那种孤傲清高的态度,在封建时代终将四面碰壁,官场失意,并陷于患难之中。公元678年,骆宾王在长安任侍御史,因为上书议政事,冒犯了武则天,被人诬陷下狱。宾王愤懑之极,在狱中写下一系列诗文,最有名的便是《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诗中借蝉自喻,寄托自己遭谗被诬的悲愤之情,郁郁不得志的身世之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两句中字字说蝉,也无一字不在说自己。“露重”、“风多”比喻环境的压力,“飞难进”比喻政治不得意,“响易沉”比喻言论受压制。蝉如此,人也如此,二者融为一体,寄托遥深。诗论者对此评价很高,“大家语;大略意象深而物态浅”(陆时雍《唐诗境》)“诗有寄托故不等以咏物善长”(范大士《历代诗发》)在那个时代解脱世俗纷争的最好方法就是表明自己的品格。唐代的虞世南受到明主李世民的重用,便借蝉表明自己的高峻价格。在他的蝉诗中“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乃咏物诗的佼佼者,最后两句,蝉完全人格化了,蝉蜕于污秽与作者品格有机地联系起来。清人沈德潜评此诗云:“命意自高,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品格。”同时代的施补华也在《岘佣说诗》中说“三百篇比兴最多,唐人独得此意。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端是籍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这三首诗都是托咏蝉以寓意的名作,工于比兴寄托,成为“咏蝉三绝”。蝉因此名声大噪。
蝉意象这一流线性变化全赖于寄托的手法。它的意象也逐渐鲜明,后来形成了较稳定的象征符号,为后人所赏鉴。

返回目录

蝉古诗注释及译文

关于蝉古诗词的注释及译文如下:

蝉.唐代: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译文: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响亮的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

间传出。蝉正是因为在高处发声它的声音才能传得远,并非是凭借秋风的力量。

注释:垂緌(ruí):古人结在颔下的帽缨下垂部分,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与其有些相

似;清露:纯净的露水。古人以为蝉是喝露水生活的,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流响:指连续不断的蝉鸣声。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两句是对蝉品格的由衷赞美。在诗人的笔下,蝉清新脱俗,它从不食人间烟火,每餐只饮些少量的甘露,不沾五谷杂粮。不仅如此,它的叫声也是那样的不同凡响,清脆悦耳,像流水一般静静地从梧桐的叶子里传出,令诗人感到无比的舒适。

蝉的叫声传得很远,然而它并没有借助于外物,而是由于自己所处位置高的缘故。“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两句是全篇的点睛之笔。蝉声悠远,一般人都认为是秋风的作用,想必是受《荀子•劝学》“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的影响。诗人却不这么认为,说这是“居高”的缘故,并非秋风之力。

这既是对蝉高洁品质的赞美,也是诗人对自我精神境界的一种追求;同时还蕴含着一个深刻的人生道理:一个人只要能做到修身自好,气质自然自内而外涌出,好酒不怕巷子深,声名自然能够远扬,何须借助他人?

返回目录

写到蝉的古诗有哪些

1.门柳不连野,乍闻为早蝉。游人无定处,入耳更应先。——《早蝉》
2、蝉发一声时,槐花带两枝。只应催我老,兼遣报君知。——《闻新蝉赠刘二十八》
3、一声初应候,万木已西风。偏感异乡客,先于离塞鸿。——《闻蝉》
4、秋来吟更苦,半咽半随风。——唐·姚合《闻蝉寄贾岛》
5、早蝉孤抱芳槐叶,噪向残阳意度秋。也任一声催我老,堪听两耳畏吟休。得非下第无高韵,须是青山隐白头。——《早蝉》
6、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唐·孟浩然《秦中寄远上人》
7、饮露身何洁,吟风韵更长。斜阳千万树,无处避螳螂。——《画蝉》
8、落日早蝉急,客心闻更愁。一声来枕上,梦里故园秋。——《闻早蝉》
9、一闻愁意结,再听乡心起。渭上新蝉声,先听浑相似。——衡门有谁听?日暮槐花里。——唐·白居易《早蝉》

返回目录

如果您对本文的解答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肯定。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