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对于“当代李白”海子为何却在25岁时选择含泪和海子为什么要卧轨,很多人可能不是很了解。因此,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当代李白”海子为何却在25岁时选择含泪和海子为什么要卧轨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当代李白”海子,为何却在25岁时选择含泪卧轨

海子,本名査海生,出生于安徽省怀宁县高河镇查湾村,15岁时就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且颇负盛名,被赞颂为“当代李白”。令人叹惋的是,带给人们“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海子,居然在他25岁风华正茂的年纪选择在位于海边的山海关附近卧轨自杀。探究海子的死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重点探究:

首先是海子的性格原因。据海子的好友描述:海子属于单纯、温和,同时又执拗、敏感的偏内向的性格,他有时沉浸在负面情绪的中,长时间无法自拔。按照现在的衡量标准,海子很可能患有一定程度的抑郁症,这可能造成他情绪不稳定,或伴有弃世的倾向。

其次是荣誉问题。人存一世,难免不被虚名伪绩所困扰。海子也无法出乎其外,同时,他还是个梵高式的天才,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人们都没有在他们活着的时候领略他们作品的美丽和风采。海子生前作品发表的并不顺畅,有人抄袭他的诗,还有人在诗人协会上大肆批评他的作品,这些都令海子耿耿于怀,却又无法招架,心中的郁闷随着时间一点点累积。

还有就是他的爱情生活。海子不热衷于婚姻生活,但他生前挚爱着一位姑娘,为她写了很多的爱情诗,海子生前最后一次见到她时,她对海子态度很冷淡。也许,在那一刻,海子放下了心中的一切羁绊,选择了面向属于他自己的天堂。

最后,借用海子的一句诗:风后面是风,天空上面是天空,道路前面还是道路。人生,要向宽处看!

海子为什么选择卧轨

返回目录

海子为什么要卧轨

因为海子自杀前精神已经有问题,而且是很严重的那种。甚至我们都不能确定,他躺在铁轨上,是否真的能清楚的意识到,自己在自杀。

大家知道抑郁症患者很多都会有自杀的倾向和行为(不一定是想法、意识,因为往往是失控的、没能力自制自控自我判断的状态)。火车代表不可抗拒的力量,就像世俗的浪潮吞噬每个人。代表了海子自身的挣扎和最终对命运的无奈投降。

用这种方式来破碎身体,让自己的灵魂得到真正的释放。以上理解和猜测是我个人看法,仅提供一条思路。

海子始终生活在诗里,他生活在自己的诗里。

然而,他的诗只有他自己懂,他没有自杀,他只是选择了另外一种生,可能就是永生吧。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就是诗人的向往,诗人的归宿。其实,诗人的心都是那么敏感,而海子的心更加灵敏,就算生活的微风拂过,他的心也会如琴弦叮叮咚咚地响。

这么多年来,关心诗歌的朋友都不会忘了海子,关心海子的人更不会忘了他的诗,他的自杀似乎成了迷,其实很简单。他是一个诗人,纯粹的诗人,要想解开这个谜团,只能从他的诗里去寻觅,去捕捉那一点模糊的印迹。

返回目录

诗人海子为何选择卧轨自杀他留下了哪些遗言

精神崩溃,感觉自己快要疯了而难以自拔。于是,他似乎觉得,魔鬼的世界在向他召唤,在恍惚迷茫中,他不由自主地走向铁轨,让疾驰的列车呼啸而过,将自身碾碎,结束他如诗如梦的人生,让诗魂飘向远方。海子是去世后才被大家所熟悉并喜爱的,不止是他,文学界还有其他的作家、诗人也有相同的命运,很多作品需要时间的沉淀才发现真正的价值。当时真实的情况,大多是有自己无法跨不过去的坎才会去选择这么惨烈的走法。

“文似看山不可平”,海子的一生,能够写出那么多打动人的诗篇,和他的人生阅历是有关系的。而年纪轻轻的25岁,有了那么多的阅历真的是好事吗?何况他还是一个诗人,诗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感伤,忧郁的特点,经历的太多了,也就更容易情绪化。

在世俗的巨大浊流里,很多人被卷入无尽的虚空中。但诗人之所以是诗人,便是要和那命定的无奈与无法逃避的原罪进行艰苦的谈判和斗争。比如他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其实就是“最后的告别”,他祝福亲朋好友陌生人所有的人都幸福,自己只要“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首先,有人认为是恋情不顺利导致海子受了很大刺激才卧轨的。据说,海子的初恋女友在他自杀前曾联系他,后来两人不知什么原因又分手了,海子受刺激自杀的。但这种说法一直没有得到证实。从他的遗作《黑夜的献诗》可以看出:黑夜从大地上升起/遮住了光明的天空/丰收后荒凉的大地/黑夜从你的内部升起……臧克家诗作《有的人》: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句诗同样适合海子——诗歌王国的精灵。

返回目录

海子为什么要选择卧轨自杀

根据海子死后一些诗人和作家发表的一些文章看,有人认为海子是死于精神分裂,有人认为他是江郎才尽,有人说海子的死是殉诗,有人说海子的死缘于城市和乡村的矛盾,甚至有人说海子的死是练气功走火入魔,这些说法反映了人们当时对海子之死的关注。海子死后,关于海子诗歌的水平问题,也有过一些大大小小的争论,有人说他的诗是伟大的诗,有人说他的诗思维混乱,语言苍白,不值一读。最近在某期书城杂志上就发表了某人一篇名叫《病句走大运》的文章,称自己是海子的大学同学,然后断章取义地找出若干句子,对海子的诗歌和文字水平提出质疑。在朱大可先生的文章《先知之门》中,他认为海子的死“意味着海子从诗歌艺术向行动艺术的急速飞跃。经过精心的天才策划,他在自杀中完成了其最纯粹的生命言说和最后的伟大诗篇,或者说,完成了他的死亡歌谣和死亡绝唱。”从某个角度看,朱大可先生的论文似乎稍显得形而上学了些,但是他的立论和论证是严谨的,所得出的结论也让许多人信服。另外就是海子生前好友诗人西川的说法。有关海子之死,西川写过两篇文章。一篇文章是《纪念》,做为海子的朋友,海子死后他又全面过海子的诗歌作品,也许他的一些说法是最为可靠的。另外一点就是,当由于海子的死引发了众多青年诗人的自杀事件(这里面包括另一位北大诗人戈麦和更为有名的顾城)之后,西川又写了《死亡后记》,较为客观地分析了海子自杀的几种原因,并提醒青年诗人不要仿效海子的行动,好好珍惜生命。这也表现了诗人西川的良好社会责任感。海子的死引起了世人的震撼——平生落寞孤独的海子,死后引起了世人极大的注意。在这样一个缺乏精神和价值尺度的时代,一个诗人自杀了,他迫使大家重新审视、认识诗歌与生命。对诗人自杀的原因。人们有许多解释。四川诗人钟鸣在其文章《中间地带》里。把海子说成是一个奔走于小城昌平和首都北京之间的人,认为海子在两个地方都找不到自己的家,因此便只好让自己在精神上处于一种中间地带。上海评论家朱大可在其《宗教性诗人:海子与骆一禾》一文中,赋予海子的死以崇高的仪典意义;于是海子成了一个英雄,成了20世纪末中国诗坛为精神而献身的象征。有人将海子与屈原、王国维、朱湘、甚至希尔维亚·普拉斯扯在一起。根据悠哉在专著《海子诗歌研究》中的分析,海子生前考虑过八种自杀方式,分别见诸他的诗作。第一、二、三、四种,是“投水”、“斧劈”、“上吊”和“开枪”。在《自杀者之歌》中,海子提及前四种方式:自杀者之歌伏在下午的水中窗帘一掀一掀一两根树枝伸过来肉体,水面的宝石是对半分裂的瓶子瓶里的水不能分裂伏在一具斧子上像伏在一具琴上还有绳索盘在床底下林间的太阳砍断你像砍断南风你把枪打开,独自走回故乡像一只鸽子倒在猩红的篮子上(1986)“伏在一具斧子上”指的是“斧劈”;“还有绳索/盘在床底下”指的是“上吊”;“你把枪打开,独自走回故乡”指的是“开枪”;至于“伏在下午的水中”,指的是投水自尽,《水抱屈原》也提到了:水抱屈原举着火把、捕捉落入水的人水抱屈原:如夜深打门的火把倒向怀中水中之墓呼唤鱼群我要离开一只平静的水罐骄傲者的水罐——宝剑埋在牛车的下边水抱屈原:一双眼睛如火光照亮水面上千年羊群我在这时听见了世界上美丽如画水抱屈原是我如此尸骨难收(1987?)第五种方式是“蹈海”,即诗歌《七月的大海》描写的:七月的大海老乡们谁能在大海上见到你们真是幸福!我们全都背叛我们自己的故乡我们会把幸福当成祖传的职业放下手中痛苦的诗篇今天的白浪真大!老乡们他高过你们的粮仓如果我中止诉说如果我意外的忘却了你把我的故乡抛在一边我连自己都放弃更不会回到秋收农民的家中在七月我总能突然回到荒凉赶上最后一次我戴上帽子穿上泳装安静的死亡在七月我总能突然回到荒凉《七月的大海》没有标明写作日期,从西川编《海子诗全编》的排序看,它显然写于1986年7月。这首诗存在两个层面,二者相互矛盾:它的表层豁达爽朗,连用“老乡们”这句热情打招呼的口吻,既造成咏唱性的抒情节奏,又平添了明亮感,使人误以为见到大海的海子,此时此刻他心中多么高兴、多么欢悦;但是,当我们读到诗句“如果我中止诉说如果我意外的忘却了你”,尤其是“赶上最后一次/我戴上帽子穿上泳装安静的死亡”,又有上当受骗的感觉。这首诗的内在矛盾,就在这儿!因其内在矛盾,诗歌意象之间的内在张力,增大了不知多少倍!这种内在矛盾,我们从《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已经见到(参见悠哉对该诗的读解),此处再次遭遇了。如何解读,准确把握其内蕴和诗人创作时的情感?这给解读者的能力,带来极大的挑战。悠哉认为,这首诗是海子抒写自己决心蹈海的诗篇。在解读《葡萄园之西的话语》时,悠哉这样说过:“在诗歌中,海子对他的自杀、葬仪和复活的情景,多次作出诗意描写。”也许海子觉得自己名字寓意着“海的儿子”吧,他设想蹈海自尽与自己很适宜。第六种方式,是的是“跳楼”,见《跳伞塔》。全诗如下:跳伞塔我在一个北方的寂寞的上午一个北方的上午思念着一个人我是一些诗歌草稿你是一首诗我想抱着满山火红的杜鹃花走入静静的跳伞塔我清楚地意识到前面就是一条大河和一个广大的北方草原美丽总是使我沉醉已经有人开始照耀我在那偏僻拥挤的小月台上你像星星照耀我的路程在这座山上为什么我只看见这么一棵美丽的杜鹃?我只看见这么一棵果然火红而美丽我在这个夜晚我住在山腰房子里我的前面充满了泉水或溪涧之水的声音静静的跳伞塔心醉的屋子你打开门让我永远在这幸福的门中北方那片起伏的山峰远远的只有九棵树(1988.4.23)也许大家要诧怪地发问:诗中明明写“跳伞塔”,你怎么肆意篡改,硬说成“跳楼”呢?悠哉的解读是:首先,海子用的是诗歌语言,实际上他将楼层隐喻为“跳伞塔”;如果他真的奋身下跳,不就权当体验一回跳伞的飘飘快感么?其次,诗中的“静静的跳伞塔/心醉的屋子你打开门”,房屋、门和跳伞塔混在一起使用,也表明后者的隐喻功能。讲完海子对自杀方式的选择,这三首诗歌就没必要再阐释了。一切都明明白白地写在诗里,没有晦涩难懂的意象,结构也简简单单。值得一提的是,《七月的大海》中的“把我的故乡抛在一边/我连自己都放弃更不会回到秋收农民的家中”这句,说明“浪子诗人”海子做事情的决绝。由于这种决绝,他毅然舍弃自己家人尤其是老年的父母,提早终结了自己生命。最后一节“在七月我总能突然回到荒凉”,诗句回环使用,效果很好。海子似乎在向“老乡们”反复叮咛,强调他的魂归故里。诗句回环的技法在西方诗歌中常见,例如波德莱尔的《阳台》就是典范。海子的运用,到了驾轻就熟的地步。再有,须点醒一下:《自杀者之歌》中的“像一只鸽子/倒在猩红的篮子上”,诗中的“鸽子”意象来自《圣经.旧约》,象征海子纯洁的心灵。另外,从《跳伞塔》的诗行“我清楚地意识到/前面就是一条大河/和一个广大的北方草原//美丽总是使我沉醉”,我们分明能感受到——初恋情人B对于海子,真是永远的伤痛,以致于分手时间快两年了,海子依然忘怀不了她那令人沉醉的美丽。“广大的北方草原”,分明指她的家乡内蒙古。实际上,海子设计的自杀方案共有八种,以上诗歌涉及其中六种。另外两种方案,见《七月不远》的解读。七月不远——给青海湖,请熄灭我的爱情七月不远性别的诞生不远爱情不远——马鼻子下湖泊含盐因此青海不远湖畔一捆捆蜂箱使我显得凄凄迷人青草开满鲜花。青海湖上我的孤独如天堂的马匹(因此,天堂的马匹不远)我就是那个情种:诗中吟唱的野花天堂的马肚子里唯一含毒的野花(青海湖,请熄灭我的爱情!)野花青梗不远,医箱内古老姓氏不远(其他的浪子,治好了疾病已回原籍,我这就想去见你们)因此爬山涉水死亡不远骨骼挂遍我身体如同蓝色水上的树枝啊!青海湖,暮色苍茫的水面一切如在眼前!只有五月生命的鸟群早已飞去只有饮我宝石的头一只鸟早已飞去只剩下青海湖,这宝石的尸体暮色苍茫的水面(1986)在解读《七月的大海》、《自杀者之歌》和《跳伞塔》中,悠哉解读了海子在诗中设计的六种自杀方式:“投水”、“斧劈”、“上吊”、“开枪”、“蹈海”和“跳楼”。另外两种,见诗歌《七月不远》和《春天,十个海子》。在《七月不远——给青海湖,请熄灭我的爱情》中,“青海湖,请熄灭我的爱情!”和“只剩下青海湖,这宝石的尸体”,意指他希望投湖自尽。作出这种诠释,理由有两条:第一,诗中说“我就是那个情种”,而情种是与爱情同在的,因此他的吁请“青海湖,请熄灭我的爱情!”等义于“青海湖,请熄灭我的生命!”第二,“只剩下青海湖,这宝石的尸体”,海子在诗中多次以“石头”自喻,最有名的是《石头的病,或八七年》,“宝石”等意于“石头”。于是,“溺河”和“投湖”的自杀方式,就昭然若揭了。第八种自杀方式是“卧轨”,见于诗歌《春天,十个海子》,它写于1989.3.14凌晨3点-4点。这首名篇很多人读过,想必印象很深刻吧?其中诗句:“你被劈开的疼痛在大地弥漫”,就讲明这一点。既要“劈开”又力求“疼痛在大地弥漫”,选择“斧劈”、“上吊”、“开枪”、“溺河”、“投湖”、“蹈海”和“跳楼”,效果都不十分理想;最能体现,或者说效果最强烈的,莫过于“卧轨”之举,因此他最终采用了。综上所述,海子在自己诗歌中设想了八种自杀方式,分别见他以下诗歌:(一)斧劈,见诗歌《自杀者之歌》;(二)上吊,见诗歌《自杀者之歌》;(三)开枪,见诗歌《自杀者之歌》;(四)跳楼,见诗歌《跳伞塔》;(五)投河,见诗歌《自杀者之歌》和《水抱屈原》;(六)沉湖,见诗歌《七月不远——给青海湖,请熄灭我的爱情》;(七)蹈海,见诗歌《七月的大海》;(八)卧轨,见诗歌《春天,十个海子》采纳哦

返回目录

海子为什么卧轨

海子的逝世外界有两种说法:

一种是海子本身是一个有着自杀情结的人,他比较认同“短命天才”的说法;

第二种说法是海子是一个敏感的诗人,他在自杀前,已经很久不联系的初恋女友,突然开始和海子通信,海子欣喜若狂,随后便写下了那首经典之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但是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两个人分开了,这给让海子受到了很大的打击。

扩展资料

1989年3月26日,海子在河北山海关选择了卧轨自杀,他去山海关时带来四本书:《圣经》、《瓦尔登湖》、《孤筏重洋》、《康拉德小说选》。文化批评家朱大可曾表示:海子的逝世是经过精心的天才策划,他在自杀中完成了最纯粹的生命言说和最后的伟大诗篇,或者说,完成了他的死亡歌谣和死亡绝唱。

在《春天,十个海子》中他是这样描写的:在春天,野蛮而悲伤的海子,就剩下这一个,最后一个,这是一个黑夜的孩子,沉浸于冬天,倾心死亡,不能自拔,热爱着空虚而寒冷的乡村。在《黎明》中也有关于死亡的话语:是我重又劈开的身体,流着雨雪,泪水在二月。而这两首诗恰恰是在海子选择卧轨之前所做的诗。

返回目录

历史上海子最后为什么选择卧轨自杀

海子自杀与他的生活习惯也有着很大的关系。海子长期处于枯燥封闭的环境中,虽然这种环境有利于他创作,但是却对他的精神造成了伤害。海子长期处于自己的小环境中,已经很少能够感受到人情冷暖,逐渐地厌弃了现实。
海子的自杀与当前社会上一些名人的自杀有很大相似性。日本的某些作家自杀,就与自己的性格有很大关系。川端康成是日本著名的作家,但是最后他选择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川端康成从小缺乏父母的爱护,长大后性格孤独。

返回目录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诗人海子,为什么要卧轨自杀

海子,原名查海生,生于1964年,死于1989年,享年25岁。海子在安徽省的一个农村长大,15岁就考入了北京大学法律系,可以说是一个天才了。在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83年北大毕业分配至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89年3月26日,在他生日的这天,在山海关附近,卧轨自杀。

海子一生作品很多。其中《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首诗收录于高中语文课本,为绝大多数人喜爱和追捧。

这首诗,抒发了海子向往幸福而又孤独凄凉之情。很多现代人也都在追求着这样的美好生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真的太孤独了,对爱情的向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与现实世界形成了巨大反差。

海子爱过6个女人,最后都离他而去。(后续文章会说到这六个女人)

海子死之前去见了初恋女友,而此时的她已经是他人妇,她对他很冷淡。当天晚上,海子与同事喝了好多酒,醉了的他讲了许多当年他和这个女孩子的事。第二天早上酒醒过来,他问同事他昨天晚上说了些什么,是不是讲了些他不该说的话。同事说你什么也没说,但海子坚信自己讲了许多会伤害那个女孩子的话。他感到万分自责,不能自我原谅,觉得对不起自己所爱的人。

一个星期后,海子带着四本书《新旧约全书》、梭罗的《瓦尔登湖》,海雅达尔的《孤筏重洋》和《康拉德小说选》,在山海关附近,卧轨自杀。

他在他的遗书中写到,“我是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教师,我叫查海生,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

海子向往死亡,他想要解脱。自杀这个事情,他恐怕是想了很久的,他的诗,大部分都用到了死和尸体这个词。他在他的诗歌中曾设想了八种解脱方式。而他最后一首诗,《春天,十个海子》,是我最喜欢的一首诗,整首诗,充满了孤独的绝望。

海子的一生,真的太孤独了,对爱的渴望,不得爱的悲伤,对精神世界的追求,现实世界的反差,这一切都充斥着他的世界,最后,他选择了死亡,去解放自己。

希望海子在天堂不会这么痛苦,不会这么孤独

(海子,海的发音同孩,海子,孩子)

返回目录

如果本文的解答对您有所帮助,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支持。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