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网友们,对于谁解说一下佛祖以身饲虎的典故和身为枭雄的曹操是怎样被动的成为,很多人可能不是很了解。因此,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谁解说一下佛祖以身饲虎的典故和身为枭雄的曹操是怎样被动的成为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谁解说一下佛祖以身饲虎的典故

敦煌莫高窟第428窟,凿于北周,绘有萨垂那太子舍身饲虎的故事:
古时南瞻部洲有—大国萨垂那,国君育有三子,最小的太子摩诃萨青,生性慈悲,是释伽牟尼之前身。
一日,王与妃携三子率群臣出游。王倦,暂携妃小憩。三王子悦然,穿梭丛林嬉戏。忽见一雌虎哺二幼虎。雌虎饥饿,羸弱枯瘦,意欲吞噬幼虎。
小王子见而问兄:“雌虎羸瘦将死,欲食子矣?”
兄云:“倘雌虎饿死,幼虎无哺,亦必死。”
小王子云:“何能令雌虎勿食幼虎?”
兄曰:“当以鲜肉及血饲之。“
小王子问:“以人之血肉饲之,可否?”
兄曰:“虎当可活,人死不能复活亦!”
三子同行,小王子假言托故,独返饿虎崖上,跃身而投虎口。然饿虎闭嘴,不忍食之。
王子觅尖锐木枝戳破己身,鲜血汩汩。虎见鲜血流,振精神而舔之。继而,食王子肉。
待兄返觅其弟,惟见血迹,白骨零落。
时,王与妃小憩,渐入梦。妃忽惊醒,呼曰:“梦三鸽齐飞,鹰噬幼鸽亦!此梦大不吉!” 王心惊,令随从觅子行踪。顷刻二长子泣归,方知梦验亦。
摩诃萨青王子舍身饲虎,死后成佛,投往兜率天。运天眼察遍地狱、饿鬼、畜生、修罗等界。忽见己之残骸散落,父母兄弟围而悲泣。随即离天界,立空中,规劝训谕曰:
“吾乃摩诃萨青,施身饲虎,因此功德投兜率天上。生死世间常情。望修持善事,勿陷忧烦之中。”
王归,命造七宝塔,厚葬子尸。

返回目录

身为枭雄的曹操,是怎样被动的成为一个大人物的

煮酒论英雄,天下谁人不识君,说实话相较于刘备这个人物,个人更喜欢曹操,曹操出身显贵但是却不算正统,但却又在那样一个纷乱的年代创造出了那么大的功绩,曹操的一辈子可歌可叹,从年少时的任性好侠到老谋深算,最后封公拜爵,甚至是成为无冕之王,曹操的一生在旁人看来很精彩,但是或许当我们去深入的了解了,或许我们才会意识到,曹操好像是被动成才的。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个基本常识,那就是曹操宦官之后的这个身份,曹操的父亲是当时东汉末年的一个大宦官的养子,毕竟宦官没有生育功能,所以养养子在东汉末年很常见,而曹操父亲的身份就是这样一个身份,所以追究起来曹操算是一个官三代权三代,但是对于整个当时东汉末年的权贵来说,曹操什么也不是,但是又因为东汉末年宦官当权,因此曹操少年过得还不错,作为一位理想主义者的曹操,为人豪爽仗义,有一颗侠义之心,并且有一颗热忱的报国之心,所以曹操勤练武术,钻研兵法,以期有一天自己能够出人头地。

但是后来发生的事情,却让曹操意识到天变了,董卓进京勤王,美其名曰清君侧,朝廷的宦官被清理,曹操父亲失势,而那个时候的曹操才是一个小官,在董卓把控下的朝廷,百官唯唯诺诺,这就是自己想要效忠的朝廷么?想必曹操心里是有些愤慨的,自己苦熬多年,不断磨砺自身,却仍然不受重用,而那朝堂上一群唯唯诺诺的人,却一个个身居高位,曹操的价值观开始有一些动摇。

只身刺杀董卓,是曹操对于自己本身的价值观的最终的挣扎,也是曹操对于养育自己的大汉朝的最后报恩,以身饲虎然后只身刺虎,在东汉贵族眼中的棋子一样的曹操,被逼上了绝路,却不想曹操也迎来了人生的柳暗花明。

曹操刺杀董卓失败,但是名声却被传得天下皆知,回乡里召集族中兄弟起兵,是因为面对势大的董卓,这个时候不得不反抗到底,因为无论是起不起兵,对于董卓来说,自己应当必死无疑,所以曹操被逼上了起兵造反的路子,好在曹操本身占据了大义名分,起兵的一路上,虽然坎坎坷坷,但是却也好在顺利。

从曹操开始起兵,到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自身封公拜爵,整个过程,我们能够清晰的看到曹操的蜕变,从最开始的时候,十八路诸侯会盟,曹操仍然没有丢弃仗义的性子,甚至愿意为当时一文不名的刘备说话,而随着曹操走的路越来越漫长,这种场景也就越来越少,曹操也越来越符合一个君主的形象,礼贤下士,谋断果决,甚至是老谋深算,性格多疑,但是其实这也都是被逼出来的。

作为一位君主,曹操再也不是单枪匹马了,他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带头人,曹操想要改造出来一个让自己满意的天下,而曹操的手下们也想要高官厚禄,所以曹操在为这一目标努力着,并且被动学习成为一名合格的领导者,不仅仅再是兄弟哥们义气,而是主公和下属,阶级分明,挟天子以令诸侯,主导天下局势,最终曹操和他手下的目的都达成了,曹操的手下们、叔伯兄弟都有了不错的饭碗,曹操位极人臣。

三国历史上,最让人感觉惊诧的是曹操没称帝,对于这件事情,后世有些多种多样的猜测,或许是因为曹操想要留下一个美名,毕竟前期曹操做了那么多不应该做的事情,所以曹操想要借助不称帝这件事,在后世留下一些清名,但是这里却有着和曹操之前行为不小的矛盾,曹操已经胆敢挟天子以令诸侯了,这种胆魄会担心名声的问题?好像曹操从起兵以来,就没有考虑过名声的问题。

那么答案很明显就只要一个了,是因为曹操向来被动,而此次面对称帝这件事,曹操反而主动不起来了,过往的事情,往往有下属的拥簇,为了自己的大业,为了自己生存,为了自己的部下,曹操有些事情不得不去做,但是这种做是被动的,因为事情摆在面前,不得不去做的被动,但是称帝这件事,却不是被动的,那个时候的曹操,称不称帝实际上意义已经不大了,天下三分,而魏国一家独大,本身曹操已经算是无冕之王了,所以不主动称帝也就说得过去了

返回目录

《乱世法则—三国篇》袁绍的崛起:四世三公的变现

十八路诸侯联合讨伐董卓,声势浩大的群殴活动,结果却是雷声大雨点小,董卓平安落地。
诸侯们却找到了新的对手,便是自己的盟友。讨董的终点就是互相开撕的起点。当然,思维也不能这么僵化。是说大家也能和平共处吗?想多了,说的是提前开撕也有可能。讨董联盟还没解散呢,兖州刺史刘岱就和东郡太守乔瑁内讧,刘岱杀死了乔瑁,兼并了他的队伍。其他诸侯都冷眼看着,见怪不怪,因为大家心里想的都是一样,巴不得联盟早散场。
既然如此,就散了吧!理由很简单,粮食吃光了。很难想象拥有那么大地盘的诸侯们会找不到粮食,但这实在是个再正当不过的理由。
诸侯们在讨董中都保存了实力。袁绍也不例外,他拥有最强的实力。只有曹操被打残了,孙坚被削弱了。诸侯们心中一定在暗笑,这两个傻瓜!可是谁也没能料到只有这两支势力笑到了最后,但这是后话。眼下大伙保存了实力,自然不是想着搞生产建设,而是想着输出战争。
于是公孙瓒向着韩馥蠢蠢欲动,袁术刘表撕成一团,稍后大家都将加入进来。
一片混战中,袁绍注定成为诸侯里的第一代霸主。仅仅因为他是诸侯联军盟主的关系吗?倒不是。一个人能够成功,自然是因为他具有别人所不具有的优点。
许多年后,人们只记得那些对袁绍失败的最关键评语,如“色厉胆薄”、“外宽内忌”、“好谋无断”等。这些是袁绍,但不是全部的袁绍。一个人若仅仅如此,是不可能有之前那么大的成功的。
有人说,袁绍的成功靠的是出身。
是,但也不全是。
如果出身能完全决定一个人,那么历史上那些出身高贵的人将个个都是龙凤之姿,王侯将相之才。可惜并没有这种现象。出身再好,个人努力也很重要,否则无法成为时代的佼佼者。
当然,袁绍的出身的确是他无法掩盖的优点,而且可不是什么黑夜里的萤火虫可比的,至少是天空中万众瞩目的大明星,那样的鲜明,那样的出众。
众所周知,这出身可用四个字来形容——“四世三公”。这是个什么概念呢?我们知道,在古代形容官居极品的人,一般会用门生故吏遍布朝野来形容。这还只是一代高官的积累。而四世三公,则是四代高官的积累,时间会使之成几何级数效应。所以四世三公产生的资源并不单单是一个三公的四倍这么简单,而是十几倍乃至更多的积累。时间跨度长达百年(公元86年袁安为司徒起自190年董卓之乱杀太傅袁隗止),年龄跨度从将要入土的老头子到刚跨入世途的年轻人一网打尽。
东汉开朝至董卓之乱的165年历史里,其中104年由袁氏家族任三公执掌书写,牛不牛?而且,如果袁氏前代的三公退休之后再无人顶得上,可以说人走茶凉,破了道行。但袁氏的这个三公一直干到东汉终结,至少可以证明前面三代都干得非常成功,人走茶不凉。而袁绍与袁术后面又顶得上,证明第四代三公也干得非常成功。连续四世经营得如此成功,该收买了多少人心?积累了多少资源?
所以袁绍单以身世论,简直就是位面之子,书中内定主角。
但这是个很庞大的家族,并不只有袁绍一个青年子弟,却只有他一人收获了很好的名声。确切地说,是名满天下。
也许有人会说,背靠这么好的资源,还不会利用吗?那倒不一定,不信你去问问袁术。袁术比袁绍血统还正,他是嫡出,而袁绍只是个庶子。但两人开始创业时门生故吏却纷纷弃袁术而投袁绍。这是种能力。
其实仔细想想,袁术也算世家子弟中的佼佼者了。同样少年成名,同样干出过一番事业。但相比于袁绍,就是这么没有存在感,袁绍令其活在了自己的阴影之下。
在很早以前,袁绍就学会了笼络人心。所谓家世高贵,并不和得人心有必然关系。也许反被有识之士鄙视,得一句“肉食者鄙”的评价。而世家子弟由于出身优越,也往往会造成其理解他人、尊重他人的障碍。毕竟那些人低好几个阶层,在其眼中不过是牵马执镫的。
战国四公子之二的平原君与信陵君有过这么一段故事。平原君听说信陵君在交往赌徒毛公、酒鬼薛公后,对自己的夫人(信陵君的姐姐)说:“当初我听说夫人的弟弟是天下独一无二的人,现在我听说他竟然随便跟赌徒和卖酒浆的人交往。公子是个糊涂人罢了。”如果号称能得士的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都有这种身份偏见,那么何况其他贵公子呢?
所以出身高贵却能礼贤下士,并且精于打交道不出差错,真正收获人心,可谓佼佼者。整个战国时代,也不过出现了四位公子。
而汉末,则只有一位公子,就是袁绍。他能放下架子,结识有识之士,精于交往,得到了这些人的纷纷依附。不论后来人们怎样形容他“外宽内忌”,他得人确实有一套。最好的例子,是即便他后来败了,也仍有沮授、审配等愿意为他殉节。
袁绍年轻时的名声就已很高,发展到为十常侍所忌。中常侍赵忠曾说:“袁本初坐作声价,不应呼召而养死士,不知是儿欲何所为乎?”名声大自然太招摇,但反过来说,不被人嫉妒就是庸才了。十常侍的意见反应了袁绍的实力。
袁术继承的不过是血统,袁绍却以自己的实力继承了家族的核心资产——人脉、关系、名声、信誉等等。
名满天下,便可走遍天下都不怕。
拥有了这些的袁绍,有时不必自己开口,自然有人为他开路,为他挡灾。比如袁绍在跟董卓拔剑对峙、逃离京城后,董卓想追杀袁绍,这时董卓的心腹周毖、伍琼就出来劝说。结果袁绍不仅没事,反捞了个渤海太守的职位。这才是真正的“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袁绍逃到渤海时,孤身一人,只带着他的名声,没有钱财,没有地盘,没有亲随。虽说有个渤海太守的虚职,但俗话说“强龙不压地头蛇”,地头蛇都是极难缠的,何况还有个顶头上司冀州刺史韩馥猜忌防范着。
名声或许就像天上的浮云,没有实际价值,但或许是比黄金白银还硬的硬通货。袁绍是后者。一个能聚焦、调动资源的人,所拥有的名声里面含有无穷的价值。能一呼百应,甚至就像李嘉诚所说的,不是你去找生意,而是生意来找你。
只要一个契机,便能转化为实力。曹操送达的矫诏带来了这个契机,袁绍创业了。
所谓振臂一呼,应者云集,挡都挡不住,这可不是夸张。韩馥作为州刺史,曾试图阻挡这一切的发生,结果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袁绍从自己州里拉走一支大部队。我们知道有些人打过死人的名号,而袁绍活着时就有人打他的名号——州里人纷纷借他的名号起事,你说有多风光?当然大家也不是做好事不留名,而是背靠大树好乘凉。
于是袁绍集齐了最好的谋士,最优秀的猛将,拥有了最强大的队伍,成为讨董的一大实力派。别人的人才无非是捡漏,而袁绍的人才却是掐尖。后来曹操团队里很多核心骨干都是从袁绍公司跳槽过去的。袁绍不那么珍惜的人才随便投过去一两个,便足以让曹操惊为天人。
再接着袁绍顺利当上了诸侯联盟的盟主,而且还很能服众。没办法,不管别人年纪比他大多少,地盘比他大多少,盟主的宝座只认一个词——众望所归。
拥有最好的资源,却不懂得利用,和穷人有什么分别?而以袁绍前期的成长轨迹而言,不愧为资源利用的佼佼者。
天下无不散之筵席,讨董联盟说散就散了。但盟主袁绍很郁闷:这盟主还没当过瘾呢!当然这怪不了别人,盟主的位置可由资源变现而来,但驾驭群雄的能力还得靠自己。
更郁闷的是,诸侯们都回到自己的地盘当土财主去了,堂堂盟主却无家可归,虽然有军队,粮草却还靠韩馥接济着,这算什么事儿?
诸侯们都精着呢!讨董不积极,但抢地盘很积极。早把地盘割据殆尽,绝不会在地图上留下一块空白出来。袁绍的小伙伴曹操此时不也没什么地盘吗?早干嘛去了。这就叫输在了起跑上,因为那是一帮抢跑的家伙。
袁绍深深体会到了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痛苦。早知道就该力促他们进攻,死几个诸侯再说啊!
怎么办?
如果袁绍是一般人,可要坐困愁城了。但他是袁绍。
袁绍这种资质的人,永远不怕起跑落在别人后面,因为他是从终点线开始起跑的。
盟主当得不好怕什么?一个项目失败而已。以袁绍的实力资源,还怕没有大项目做?要人有人,要关系有关系,要信用有信用,实在不行,再搞点潜规则。
既然地盘都被占了,那就去抢别人的地盘。这从来就是个弱肉强食的世界。
但哪块地盘最肥,又最软,最好下刀子呢?
在袁绍想这个问题的时候,韩馥打了个冷颤。
在乱世当一块肥肉是什么感觉,这个就要问冀州刺史韩馥了。冀州是天下的大州,人口众多,钱粮充足,是称王称霸的最好根据地,只除了一样,老大不行。韩馥拥有这么好的地盘,却不能以此自保,反而朝不保夕。谁提起韩刺史来都是巴甫洛夫式的反应:两眼放光,嘴角流口水。谁都可以咬一口,谁都想咬一口。就因为弱一点便天天被人惦记,韩馥觉得真是太无辜了。
无辜吗?匹夫无罪,怀壁其罪,自古皆然。
最先流口水的是公孙瓒和袁绍。原因也没什么特别的,只因这两位离得最近。袁绍不必说,起事就在渤海,冀州是他兵马的故乡;公孙瓒占据幽州,和冀州是邻居,并且州里出产古代最快的交通工具——战马,串门非常便利。
两人本来是竞争关系,互相看一眼便要眼红的那种。这时袁绍的谋士逢纪却出了条妙计:暗中给公孙瓒送信,约好夹攻冀州,让他出兵。韩馥无能之辈,必定会请袁绍帮忙防守。那么冀州就唾手可得了。
逢纪这招叫做英雄救美,或乘火救火。找个人来扮坏人欺负美人,或放火,然后自己挺身而出扮演英雄。救完之后,美人自然以身相许了。纵然不肯以身相许,却也早已趁着别人需要搭救的空隙乘虚而入。
这条计策的关键是需要有个人来扮坏人。
公孙瓒收到来信,大喜。本来一个人打冀州还有点费劲,现在两家合作,那么拿下就完全不成问题了。至于地盘怎么分,自己先出兵的,那么在分地盘上自然就占据优势了。算盘打得如此完美,于是立刻出兵。
公孙瓒虽然本就想当这个坏人,却也还是中了袁绍的忽悠。因为说好一起当坏人,袁绍却转身扮起“好人”,把公孙瓒卖了。所以说不要太相信人,面对同一块肥肉,别人请你先动刀子,你要想想为什么。为什么他自己不先动刀子呢?先动手的未必占得先机,也许只是一块冲在前面的垫脚石。同时存在多方势力角逐,仅成为螳螂是不够的,必须成为黄雀,才能笑到最后。这需要超乎常人的判断力。
老实孩子公孙瓒的铁骑可不是吃素的。
韩馥急了。日怕夜怕,终究也挡不住别人磨刀霍霍。急忙召见自己的谋士商议。这时谋士荀谌出了个主意:公孙瓒很强大,锋芒无法抵挡。袁绍很强大,又是将军的老朋友,可以请他来共同管理冀州(“同治州事”),他一定会厚待将军,那么就不用怕公孙瓒了。
既不分析排兵布阵,也不策划奇谋妙算,而是一个劲儿替袁绍说话,真搞不懂这算什么谋士,倒更像袁绍的间谍。不错,这就是四世三公的影响力。荀谌等人虽身在韩馥这边,心却早已在袁绍身上,替他说话了。别人的心腹谋士都站在他这边替他说话,这样的人能不成功吗?
病急乱投医,韩病号决定派人去请袁医生。
一般来说,当一个人将走向错误的道路时,总会有人站出来提醒他劝阻他,但结果无非是证明这人的判断力有多差劲,对正确的建议视而不见。韩馥糊涂怯懦,荀谌暗怀鬼胎,但冀州还是有明白人的。这时长史耿文等人站出来劝谏说:“袁绍不过是一支势单力薄、穷途末路的军队,依靠我们才能生存,断绝依靠立刻饿死。为什么要把冀州让给他,引虎入羊群呢?”
事实自然没有这么夸张,袁绍还是很强大的。但这番劝谏也指出了袁绍的一定弱点,说明己方还没到束手就擒以身饲虎的地步,还是有一搏之力的。
一个人的昏愦并不是因为没有正确建议,而是因为判断力差,有了正确建议而不懂选择。所以当领导判断力是第一位的。
韩馥显然不具备一个领导者所要求的合格的判断力。他说:“我本来是袁家的老部下,又没有袁绍有才能,古人择贤者而让之,你们为什么要嫉妒呢?”他坚定地认为自己的判断是对的,自己这是让贤的行为,而且是讲感情的行为。
袁绍于是入主冀州。
袁绍得以入主冀州,除了巧妙的计策外,也是四世三公信誉与资源的变现。
这条计策也并没有多高明,无非是两头骗,骗完公孙瓒又来骗韩馥。但妙就妙在骗得那么合情合理。有这么一则故事。一个人对一个农民说,我能使你的儿子当上洛克菲勒的女婿。农民说:“好!”于是这人带着农民的儿子到了洛克菲勒面前,说:“这个年轻人是世界银行的副行长,希望你招他为女婿。”洛克菲勒想这是个很有前途的年轻人,同意了。这人又带着农民的儿子去见世界银行的行长,说:“这个年经人是洛克菲勒的女婿,希望你任命他为副行长。”行长想洛克菲勒的女婿将拥有很多资源,也同意了。中间几乎看不出逻辑破绽。
这世界上有两种话最合情合理。一是真正的道理合情合理,二是动人的谎话合情合理。可以说正好两个极端,却具有同样的外表。真理是天使,谎话是魔鬼伪装成天使,不伪装得很美好怎么能把人骗住呢?所以不要以为合情合理就一定可行,其结果可能是骗死人不偿命。
普通人的生活中,骗人是要付出代价的。诚信受损、被人唾骂之类。但实力足够强大之后,骗人就是让人付出代价。所以面对一个实力强大的骗子,做好防骗工作非常重要。
再精致的骗局,也会有其漏洞。
袁绍的骗局里面有什么漏洞呢?韩馥打不赢公孙瓒,袁绍实力强大,请袁绍过来就打得赢,这句是真的。彼必厚待将军,同治州事,这句是假的。
至于为什么是假的,韩馥将很快就会知道。当他把自己的基业拱手让人之后,那种认知将是刻骨铭心的。
袁绍到了之后,开始“同治州事”。给这位自己家的老部下安排了一个奋威将军的虚职,又派自己的几大谋士掌管事务,把韩馥的权力全夺走了。韩馥在岌岌可危的情形下,懊悔、害怕,向袁绍请求离去,到了陈留太守张邈那里,袁绍当然没有挽留。这就是韩馥所相信、所期待的“同治州事”。
“同治州事”只是存在于幼稚者的幻想里。正如两宫太后共同垂帘听政,最后只剩下一宫。电影《黑社会》里双龙头制度,最后也只剩下一个龙头。这种制度在设计之初就是不切实际的政治构想。王座上同时坐不下两个人,一国之内从来没同时制造两顶王冠。即便起初真心实意的同治州事,也会发展到纠纷不断,何况强者必定要求权力的最大化来保证自己的领导与安全。
那么“厚待将军”呢?即便不同领州事,也该善待一下韩馥吧?毕竟人又是老部下,又这么讲感情,有这么一份让出地盘的大功劳。
这也只是想当然。政治,不是寻常的人情交往,你对他好,他就一定感激你、厚待你什么的。他的抉择是根据政治局势决定,私情只是很小的考量。《雍正王朝》里,雍正在已经赢得继位权、尚未登基、暂返潜邸时,十七王爷求见。雍正欲见,邬思道劝止说:“天子无私事,只有公事。”确实,政治家是没有私事的。当公事和私情相冲突,牺牲的必定是私情;当两者相统一时,照顾私情也仅仅是因为公事允许。所以政治家公事第一,且只有公事。
在这里,韩馥的私情显然与袁绍的公事(政治大局)相冲突。得到冀州这块地盘后,袁绍必然寻求安全、巩固,这是袁绍的冲突。本来掌控这么大的地盘就挺难,谁想要风险呢?韩馥继续待在这儿就是风险。韩馥毕竟是旧主,而袁绍违背承诺名不正言不顺;毕竟韩馥还有一大票旧班底,这些人必定对失去权力不满,什么时候乘机闹事也正常。韩馥的存在就是潜在的动荡,所以韩馥必须离开。这种诉求也不是袁绍一个人的决定,而是他整个势力的诉求,是他处于这种政治局面的必然抉择。纵然他对这位老部下有感情,也只有在公事下牺牲。
何况袁绍对韩馥并无感情。韩馥的如意算盘在于认为袁绍很“贤良”,所以“择贤者而让之”,走的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或“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这种投资模式。这种模式得以成立的内核在于感情,如果袁绍果真贤良,韩馥也倒还可以有一点立足之地。可惜袁绍这人是典型的外宽内忌,上位之前,他只露出外宽的一面,吸引了别人,登上高位之后,便逐渐露出内忌的一面,不能容人,别人发现时已经迟了。所谓礼贤下士、贤良,只是外表与手段。韩馥缺乏识人之明。看错人是有风险的,尤其乱世,有可能看错一人就令自己丢掉性命。
既误判大势,又看错个人,韩馥投资失败、血本无归,不是很正常的吗?
韩馥逃到了张邈那里,然而袁绍并没有就此打住。袁绍派了一个使者到张邈处,有事相商,和张邈附耳低语。韩馥在座位上看见,便自杀了。
表面看来,这是韩馥自己疑神疑鬼,袁绍本没有想杀他,他自己作了惊弓之鸟。真的是这样吗?
明知对方惶惶不可终日,时刻担心索命使者的到来,如果真有别事,派遣使者正该问候一下,用以避嫌,然而并没有。反倒把人安排到席上,故意当面窃窃私语,用意还不昭然若揭吗?这就像后来曹操送荀彧空食盒一样,不过是杀人不用刀、手上不沾血罢了。古人在这种事情上手段是很高明的。
韩馥作为第一代诸侯,下场是在厕所里用刻字的小刀割脖子自杀。这种行为即使称不上壮烈,也可以说是惨烈。韩馥是个怯懦的人,一个怯懦的人选择死得这么惨烈,大概心中充满了相当多的羞愧、悔恨吧!
韩馥解决了,剩下的是袁绍和公孙瓒这两个中国合伙人的故事。
合伙有两样困难。一是同心协力困难。所谓三个和尚没水吃,一合作起来,总是想着自己少干点别人多干点。一是瓜分利益困难。许多公司壮大之后,总有资深合伙人丧失股份,被踢出局的情况。
公孙瓒遇到的是第二种困难。袁绍顺利拿下冀州,公孙瓒自然很高兴,派自己的弟弟公孙越来让袁绍兑现承诺,瓜分冀州。袁绍不想给也就算了,居然派人半路埋伏,把公孙越射死了!虽然假冒董卓的名义,但谁都知道这是栽赃嫁祸,董卓不远千里地派人来射死公孙越干什么?太闲了吗?别人是恶人先告状,袁绍是恶人先开枪,所以恶人这东西,是很难理喻的。
公孙瓒怒了,智商受侮辱加丧弟之痛,让他怒得头发冲冠。即刻起兵报仇,兼抢地盘。接着就开始了被袁绍按着暴揍的日子。
这是一个穷二代被富二代碾压吊打的悲惨故事。
公孙瓒也不算穷二代了,算女婿党。但相比于四世三公的袁绍,他就是个穷人。
袁绍各方面都压公孙瓒一头。谋士更多、猛将更猛自不必说,连朋友圈都更高大上。诸侯混战模式下,公孙瓒本可以撑得更久一些,因为谁都要保护好自己的后背,无法全力进攻。可是袁绍的小伙伴曹操太生猛了,二人结盟,见谁灭谁,很好地保护了袁绍的后背。而公孙瓒的朋友圈呢?当年的同窗刘备倒是个人物,可惜还远未发迹,倒还要靠自己接济过日子。于是袁绍就那么一直安心一意地暴揍着公孙瓒,直到其走投无路为止。
有背景,创业就是这么义无反顾,一心投入,不必瞻前顾后。
本质而言,袁绍之所以能成为霸主,在于模式比其他人先进。
韩馥、公孙瓒都属于第一代模式。率先拥有一定的资源,风云际会下,站在风口就起飞了,成为诸侯。成为诸侯后,韩馥仍然只拥有地盘,无法发掘利用人才,所以弱小,公孙瓒个人比韩馥强一点,有武力值,但强得有限。而袁绍却能大量吸引人才,谋士猛将云集,自然远胜前者。这不是个人的比拼,这是集团比拼模式。袁绍开创了第二代模式,技高一筹。
直到遇到曹操的第三代模式之前,袁绍都是无敌的存在,当之无愧的北境之王,最具主角相的那个人。
至于第二代模式与第三代模式之争,在后来郭嘉发表了著名论文《十胜十败论》之后,方见分晓。
�b+����a�

返回目录

穿书之龙君在上讲的什么

《穿书之龙君在上》讲的是萧白和楼启的爱情故事,是一部言情小说。
简介:多年以后,再有人问他。你为何而来。他笑。为一个人而来。缘何成仙?他笑而不答,那人却不要脸的凑上他的耳朵,轻声道为了渡我。入文将于6月7号(下周二)入V,届时会掉落字数一万+,小天使们要接好,希望大家继续支持么么哒。明日不更新,后天更新时间推迟到晚上十一点后,山河发文到现在从未停更过,以后一定会补上来。世人都道萧白仙君以身饲魔,以一己之身堕入龙君魔掌,拯救万民于水火之中。

返回目录

如果您对本文的解答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肯定。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