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对于南朝四百八十寺为什么还是会出现灭佛运动和灭佛运动讲的是什么故事,很多人可能不是很了解。因此,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南朝四百八十寺为什么还是会出现灭佛运动和灭佛运动讲的是什么故事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 1、南朝四百八十寺,为什么还是会出现灭佛运动
- 2、灭佛运动讲的是什么故事
- 3、梁武帝为什么要灭佛
- 4、梁武帝在位48年为何陷入佛国梦想不能自拔
- 5、梁武帝萧衍一生念佛,为何结局凄惨
- 6、梁武帝沉迷佛教几次出家,为什么后来缺要展开灭佛运动呢
- 7、梁武帝信佛到了什么程度梁武帝萧衍有什么个人成就
南朝四百八十寺,为什么还是会出现灭佛运动
因为佛教对人的影响太深了,必须要整治,所以才有了灭佛运动。南朝之所以失败和信奉佛教也有些许关系。
历史之上有很多的帝王都有着自己的爱好,比如说有的帝王就喜欢做木匠活,有的帝王就喜欢演戏,有的帝王还喜欢做乞丐,简直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而有这么一个帝王,却乐忠于做和尚,不仅在国内广泛建立寺庙,他自己都几次三番到寺庙里去当和尚!
这个帝王就是梁武帝,在他在位的时候,都城里有五百多所寺庙,国内掀起了信佛的风潮。但是这样的帝王,为了信奉佛教,连自己的国民生死都毫不在意,甚至于弄得国家灭亡。
南朝信佛,北朝却并不是如此,北朝的“三武灭佛”使得北朝并没有受到佛教的影响,但是南朝也没有受到北朝的灭佛影响,继续信奉着佛教。唐武宗时期,国家彻底废佛,对寺庙以压力,最终还俗的僧人就有二十多万人,这不是个小数字,足以看出佛教对于之前的民众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那么佛教对于朝廷统治是否有影响呢?南朝是否是因为信佛才被北朝灭掉的呢?这一点并不准确,因为佛教作为一种宗教,如果被统治者利用得好的话,是有正作用的,南朝,尤其是梁武帝是太过于信奉佛教,导致连国内人民的生活都不管不顾,让他们自生自灭,不灭你灭谁?而且梁武帝就算是被囚禁到活活饿死也信奉佛教,觉得佛会给他生的机会,这就是愚蠢了。
灭佛运动讲的是什么故事
佛教从东汉后期传入中国,在魏晋南北朝时得到了大发展,不光南朝的梁武帝信佛,北朝的皇帝和达官贵族们也都信佛,迷信宗教,在北周初期,佛教的发展达到了顶点。北魏时佛寺有6000多座,和尚尼姑有75000多人,到北周佛寺猛增到30000多座,和尚尼姑达到200多万人。佛教的畸形发展,给国家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危害,所以有见识的君主便开始禁佛和毁佛,这类事在北朝先后发生过两次。
第一次是北魏的太武帝拓跋焘。北魏从拓跋珪开始创下国家政权的基础,到拓跋焘时力量最为强大,他南征北战,统一了中国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拓跋焘统一北方后,决定限制佛教的发展,他规定,50岁以下的和尚必须离开寺庙,回家种田,服兵役,缴纳租税。这道命令下达后,对佛教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控制作用。
445年,北魏发生了盖吴领导的大起义,拓跋焘亲自领兵镇压。平定了盖吴的起义之后,拓跋焘回到长安,看到长安佛寺中藏有兵器,还有造酒的工具,佛寺的内部还收藏着大量的财物,甚至关着许多年轻的妇女,拓跋焘十分震怒,他说:“和尚不是修行、做善事、不吃荤腥、不结婚吗?这佛寺中要刀枪干什么?造酒干什么?留女人干什么?”拓跋焘的大臣崔浩建议:“佛教坑害人民,造佛像浪费钱财,应该把佛像毁掉,禁止人民信佛、出家当和尚!”
446年,拓跋焘下令:“把天下所有的佛寺全部捣毁,把所有的佛经、佛像全部烧掉,把僧民全部杀光,永远禁绝佛教的流传。”
拓跋焘的禁佛运动,在当时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可是他死后,北魏的皇帝和王公大臣们又信起佛来,再一次掀起信佛、崇佛的潮流。到北周统一天下时,佛教已经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于是发生了第二次灭佛运动。
西魏末年,大权掌握在宇文泰的手中,宇文泰被封为太师、大冢宰,都督中外军事。宇文泰死后,爵位传给儿子宇文觉,宇文觉在557年废掉魏恭帝,建立北周政权,这就是北周的孝闵帝。宇文觉死后,北周政权动荡了一段时间,直到周武帝宇文邕掌握了皇权,北周的内部才稳定下来。
周武帝当了皇帝之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就是大规模的灭佛。
周武帝在灭佛之前,经过了长期的准备,还进行过几次大规模的辩论,辩论的结果是只留儒家思想,把佛教和道教一起灭掉。其中567年的一次大辩论比较有名,当时有一个和尚叫卫元嵩,他上书给周武帝,表示自己不当和尚了,他说:“应把造佛像的热情和钱财用来造城池,把皇帝当成佛祖。古代尧舜的时候并没有寺庙,也不信佛教,可那时的天下太平得很,而江南的齐、梁两朝的寺庙、和尚多得数不清,可他们却很快就亡了国。”这些话很有说服力,也深深地打动了周武帝,他灭佛的决心更大了。
577年,周武帝在灭掉北齐政权后,在邺城召集了500多名和尚、道人参加大会,宣布灭佛。这一决定遭到了和尚们的坚决反对,慧远法师大声地和周武帝争辩,并且威胁周武帝说:“你这样不敬佛、不敬神,死了以后会被打进十八层地狱,受尽苦难和折磨,一万年也不得超生投胎!”
周武帝坚决地说:“只要老百姓的生活过好了,我情愿下地狱受苦!”
这次毁佛运动,没收了40000多座寺庙的房产,把寺庙的房屋作为王公大臣们的住宅;让300多万名和尚、尼姑还俗回乡,让他们成家立业,为国家服役,增添了许多劳动力,扩充了兵员;还把佛像和经书烧毁,把寺庙中和尚的用具等一一奖给有功的大臣。
这次大规模的灭佛运动,使国家的田产、户口得到了增加,负担租赋的人口多了,国中人均负担减轻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迅速增强起来,对北周统一北方全部领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梁武帝为什么要灭佛
梁武帝并没有灭佛,但灭佛运动是因梁武帝而起。
梁武帝研究佛法,所以变得太慈悲,晚年的梁武帝不仅自己吃素,还要求百姓吃素,甚至不许百姓用牲畜来祭祀。不仅如此,因为投入了太多精力在佛法上,梁武帝已经没有再多的精力处理朝政,任用的大臣也越来越煳涂,对忠臣更是苛刻。
勤于政事的梁武帝已经成为历史,此刻的梁武帝已经成为一个刚愎自用的老人,对国事的不上心和多次错误的决定终于招致“侯景之乱”,梁武帝失了都城,被软禁,最后死在台城。
后世皇帝吸取梁武帝的教训,实施灭佛的活动,因为梁武帝兴佛而招来后世皇帝的灭佛,他虽然没有灭佛,但是灭佛确实因他而起,正如我们所说的“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是一样的道理。
梁武帝在佛学上的成就
梁武帝萧衍倾注大量精力研究佛学,著有《涅萃》《大品》《净名》《三慧》等数百卷佛学著作。对道教学说,他也颇有研究。
在此基础上,他把儒家的“礼”、道家的“无”和佛教的涅槃、“因果报应”揉合在一起,创立了“三教同源说”,在中国古代佛教思想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梁武帝在位48年为何陷入佛国梦想不能自拔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句诗我们在课本中学过,就是对梁武帝沉迷于佛学的感慨,至于他为什么陷入佛国梦想不能自拔,个人认为这是他的政治手段,因为他不仅仅信佛教,他还找人炼丹,也就是说道教他也信,这个就有点奇怪了。
南朝那个时代是很混乱的,宗室互相残杀,百姓民不聊生,因此佛教大盛,因为佛教讲究因果轮回,既然这辈子苦了,那就念佛诵经乞求下辈子能过上好日子,这是当时民众的心理寄托,梁武帝在位48年,他能看不懂这个吗,他要治国,就要利用这一点来拉拢天下民心。
当时的北朝佛教也很兴盛,但是北魏太武帝展开了灭佛运动,梁武帝就趁着这个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崇尚佛教,说干就干,他直接脱了龙袍跑到寺庙说我要出家,大臣们一脸懵逼,连滚带爬赶到寺庙说使不得使不得,双方拉锯了三天梁武帝才勉强出来,与此同时宣布大赦天下,你看他的目的就是大赦天下,这样民心可不就来了。
有了成功的经验,梁武帝继续搞,两年之后直接披上了袈裟,做了和尚,大臣们心里有数,集资捐款把他给“请”了回来,然后梁武帝就真的回来了,作为一个俗家弟子兼职帝王工作,这笔钱呢,自然也到了他的手里,随他怎么用。这法子太好了,好到他又用了第三次,没办法谁让他活得长呢,这次拿到的“善款”更多,梁武帝乐滋滋,将这些钱修建寺庙,养了一大堆和尚尼姑。
但是未免也作过头了,到了后面,他已经沉迷于这一套,沉迷于百姓对他的看法,最终引发了侯景之乱,被活活饿死在台城,当时已经86岁了。
梁武帝萧衍一生念佛,为何结局凄惨
梁武帝时期,南北朝的佛教达到了鼎盛,当时在梁朝的京城建康城内,最多时佛寺达到五百多座,僧人达到十万有余,寺庙僧侣庙产丰厚。梁武帝作为皇帝,一心发展佛教,以至于沉迷其中,大建佛寺,大量捐钱。而王侯大臣也上行下效,进而影响了梁朝的整个社会风气,整个梁朝从上到下,都过度的沉迷于佛教,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到了梁武帝晚年,他又引狼入室,接受了羯族人侯景的归降,最终造成“侯景之乱”,梁武帝最后在台城皇宫净居殿被活活饿死,梁朝也就此衰败,过几年就被陈朝取代。
一、梁武帝四次为僧,笃信佛法,可以称为最信佛的皇帝
梁武帝是南北朝时期梁朝的建立者,即位前身经百战,在当政前期,他勤于政务,改革了种种弊政,并且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权。并且十分勤奋,还选用了很多的贤才,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到了统治后期,开始信佛,并开始“舍身”,作为皇帝开始当和尚了,“舍身”既舍钱财,也舍自身。天监三年,梁武帝皈依佛门,十分虔诚的信仰佛教,大修佛寺,耗费国家经济。不过他当和尚也不是说不能挽救,大臣出钱就行,出钱了给寺庙,他继续当皇帝。
二、梁武帝规定和尚不能吃肉
佛教是外来宗教,在来中国之后,也没有明确的规定不能吃肉,而不能吃肉的规定,是梁武帝提出来的。梁武帝非常重视戒律,写了《断酒肉文》和《与周舍论断酒肉敕》,多次强调断禁肉食必要性和重要性,强调“不杀生”的观念,说众生不可杀生,还严令僧尼们一律遵守。就这样,形成了汉族出家的僧尼和居家的佛教徒吃素的戒律。
三、侯景之乱发生,梁武帝晚年被“宇宙大将军”害死
梁武帝晚年引狼入室,接受东魏降将侯景的归降。侯景最初投靠尔朱荣,后投高欢,本就是反复无常的小人,但是梁武帝十分信任他,给予他高官厚禄。太清二年,发生侯景之乱。
当侯景攻入建康,面见梁武帝,梁武帝问:“你是哪个州的人,妻子是否还在东魏?”侯景畏惧不敢答,旁人答:“妻子都被东魏杀掉”。梁武帝接着问:“来归降时有几人?”侯景答:“千人”。梁武帝问:“围城有多少人?”答:“十万。”又问:“现在有几人?”答:“率土之内,莫非己有”。梁武帝才停止发问。可见侯景之乱发展迅速,梁武帝很快失去了对国家的控制。
最后由于侯景对梁武帝的要求得不到,于是梁武帝的饮食供应也不能得到满足。最后在净居殿,一个笃信佛教的皇帝,被活活饿死了。《南史》可见,梁武帝死后,侯景立太子为帝,矫诏自加“宇宙大将军”。后来“宇宙大将军”的称号侯景也觉得不过瘾,不久自立为帝。承圣元年,侯景被陈霸先、王僧辩击败。侯景企图逃亡,被部下所杀。这时侯景之乱始平。
梁武帝文武兼备,笃学勤政,建立梁朝。但是到了暮年,却引狼入室,最终落得被叛将侯景害死的境地。除了其晚年的昏庸,没有任用贤才良将。还有就是其信佛,由于崇佛太过度,将举国之力都用来发展佛教,致使社会生产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军事文教都得不到发展。而由于信任小人,致使子孙后代被侯景杀戮俱尽,不亦悲乎!
梁武帝沉迷佛教几次出家,为什么后来缺要展开灭佛运动呢
梁武帝沉迷佛教四次舍身出家,以至于荒废政事,奸佞得势,朝堂荒废,佛教寺院迅速膨胀式发展,占用了很多土地、粮食等资源,故后世开展了大规模的灭佛运动。
梁武帝萧衍出身高贵,与当时的皇室关系密切,后建立梁朝。即位初期,政绩卓著,他从前一个朝代齐的陨灭中吸取教训,一年四季不分寒暑昼夜地勤于政务,甚至在冬天批阅奏章把手冻得皲裂。他广开言路,听取贤良才俊的忠直谏言,十分重视人才的任用和选举,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招纳人才,提拔有才能、有政绩的地方官员。同时生活节俭,不讲究吃穿用度,一日一餐,一衣多年。从这些方面来说,梁武帝早期是一位勤政爱民、广纳贤言、生活俭朴的好皇帝。
但是梁武帝后期开始信奉佛教,并沉迷其中。全国大兴土木建造寺院,动用了很多资金,同时也占用了很多土地,大批僧人消耗了更多的粮食。国家经期发展收到阻滞。萧衍不但研究佛理,甚至多次进入寺庙做和尚,不占荤腥,不近女色,还下令全国效仿。无心管理朝政,造成小人得势,渐起谋逆之心,朝堂混乱,国运堪忧。
后来侯景之乱,梁武帝遭到软禁,晚景凄凉,饥寒中郁郁而终。后世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也为了压制佛教的膨胀式发展,开展了广泛的灭佛运动。真是过犹不及,令人可悲可叹啊。
梁武帝信佛到了什么程度梁武帝萧衍有什么个人成就
南北朝时期有一个非常有名的皇帝,他就是南梁的开国皇帝梁武帝萧衍。他是一个非常传奇而且长寿的皇帝,在坐皇帝的初期,勤政爱民,总是早早的起来批改奏折,任用贤才,广而纳谏,平常也十分的节俭,不讲究吃穿。正是由于萧衍的励精图治,南梁初期社会获得了比较好的发展。
他对佛法十分的痴迷,但也正是如此,导致了误国,被俘后饿死在京城。在他执政期间,大量地修建寺庙,弘扬佛教,把佛教的地位一下子抬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萧衍迷恋于佛教,经常邀请和尚到宫中讲佛法,爱护动物,不吃荤腥,不酗酒,同时也不许百姓宰杀牛羊。
萧衍平时钻研佛法,虔诚信佛,还多次舍身出家,他认为当和尚比当皇帝更有趣,谁也拦不住他,但是国不可一日无君,大臣们不得已商量出出来一个计策,凑钱给萧衍还俗费,但是没过几天,他又要去当和尚。梁武帝前后四次出家当和尚,并把大量的宫人和土地贡献给庙宇。他的这个做法大大消耗了国库,使得国家日渐衰弱。
后来侯景造反,朝廷内外人心惶惶,可是萧衍却依旧信奉佛教,吃斋念佛。而那些造反的人绝对不会因为他信奉佛教而宽容待他,最终成为俘虏。在刚开始,侯景还会给他吃的,但是最后什么都不给他吃了。他所信奉的菩萨和佛祖也没能拯救他的性命,最后被活生生饿死在台城。
如果您对本文的内容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认可。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