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是我们帮你搜集整理的有关文言文新寓意和高中语文的全部通假字、词类活用的问答

本文目录一览

文言文新寓意

1. 古文中新是什么意思

要看用在什么地方。

新,立木斤,斤是斧头,原义是“砍树”,即伐薪,后来专门出现了“薪”字,新的意思发生变化。(这与“北”字的变化相似,北字是两个人背靠背,就是“背”,打仗输了,军队背向而逃,古文叫“败北”。有了背字,北变成了单纯的方位词。)

在古文中,多数情况下新的含义与现代汉语差不多,是旧的反义词。不同的是,新字在古文中的用法需要注意。

使动用法:“让……变新”,如:新其衣帽(让他的着装变新);

特指时间(不久、刚刚):新故(死了不久)、新官(上任不久)、新婚、新议、新政等等。在这种情况下,不能与“旧”相对应,如新娘不能对应旧娘。

2. 翻译文言文及寓意

1.原文:冯相与和相俱为朝中重臣。一日,和相谓冯相曰:“公靴新买,其直几何?”冯举其左足示之,曰:“九百钱。”和性急,顾谓小吏云:“吾靴何以耗一千八百钱?”因诟小吏,疑其有贪。继而冯徐举其右足曰:“此亦九百。”左右哄堂大笑。

翻译:冯相和和相都是朝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的大臣.一天冯相对和相烁说:”你的靴子是新买的,它的价值是多少?”冯相举起他的左角给他看,说”九百个铜钱.”和相的性子比较急,回头对一个小官吏说:”我的靴子为什么要花费一千八百铜钱?”因此责骂那个小官吏,怀疑他有所贪污.紧接着冯相慢慢地举起他的右脚说:”这只也是九百铜钱.”左右的人都哄堂大笑.

2.盲 子 坠 桥

有盲子道涸溪,桥上失坠,两手攀楯(shǔn),竞竞握固,自分失手必堕深渊矣。

过者告之曰:“勿怖,第放下,即实地也。”盲子不信,操楯长号,久之,力惫,失手坠地。乃自哂(shěn)三声,曰:“嘻!早知即实地,何久自苦耶?”

夫大道甚夷,沉空守寂,执一隅以自矜严者,视此省哉!

翻译:

有盲人过干涸的溪流,在桥上失足坠落,两手攀住桥栏杆,战战兢兢抓紧,恐怕认为一旦失手堕入深渊。经过的人告诉他说:“不要怕,尽管放手下来,是实地。”盲人不信,抓着栏杆不停地哭号,后来时间久了, 盲人失手掉到地上。便自嘲道:“呵!早知道是实地,何必(这么)久苦自己呢?”

真理的大道其实很平实。那些在黑暗中守着迷茫,执著地呆在角落独自守旧的人,看看这故事应该省悟啊!

感:

勇于探索真理,前途总是一片光明!以不可知论,固守着陈旧的观念,否定一切科学和实证的现实,只能是自 欺欺人地寄希望于未知,又或是幻想的来世和天堂。

3.原文:张丞相好书而不工。当时流辈皆讥笑之。丞相自若也。一日得句,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诟其侄曰:"汝胡不早问,致余忘之。"

解释:张丞相喜好书法但不用功,当时的人们都笑话他,丞相对此表现的很镇定。有一次,他得到了一个好的句子,就拿起笔迅速写下来,整张纸上龙飞凤舞。他让侄子抄下来,到写得乱的地方,侄子看不懂写得什么,拿着纸去问他:“这是什么字?”丞相认真地看了许久,自己也认不出来,便责怪侄子:“你为什么不早问?以至于我都忘记了写得什么了

4.【原文】

孟子曰:“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

【译文】

孟子说:“广博地学习,详尽地解说,目的在于融会贯通后返归到简约去。”

【读解】

真理原本是至简至约的,一半是因为我们理解的需要,一半是因为所谓“饱学之士”的炫耀门楣,使它们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深奥了。

“你不说我倒还明白,你越说我越糊涂了!”这是我们时常可以听到的抱怨,或者说幽默。如果这抱怨发自一位勤勉的学生之口,那老师恐怕真要腋下出汗,恨无地洞可钻哩。

其实,在很多问题上,我们都是要恨无地洞可钻的。比方说, “人是什么?”“文化是什么?”不说人人都明白,一说人人都糊涂。 所以,博学详说不是为了炫耀渊博,故作深刻,而是为了深入浅出,出博返约。

教学如此,演说如此,舞文弄墨也莫不如此。

所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博学详说归于简约。

博学评说是手段,归于简约才是目的。

3. 文言文体裁和寓意

1.体裁:记叙文(体裁没有寓言之说)

2.寓意:有个“千金市骨”的典故,大致讲述的是燕昭王想招揽人才,而更多的人认为燕昭王仅仅是叶公好龙,不是真的求贤若渴。于是,燕昭王始终寻觅不到治国安邦的英才,终日困惑。后来有个智者郭隗给燕昭王讲述了一个故事,大意是:古代有个君主悬赏千金买千里马,三年后发现一匹千里马,当君王手下携重金去买千里马的时候,马已经死了。于是就用五百金买下了死马的尸骨,此后不到一年君王买到了三匹千里马,便有了“千金市骨”的由来。假若千金才会招徕千里马的话,那么千里马的成本可谓相当的高昂,而在拥有一大群千里马后不合理的安置它们,或让其耕于农田,或让其老死槽间,或让其日行十里,这显然就是浪费千里马的脚力了,也有悖于千金市骨的初衷。因此我们不但要树立人才观念,更要合理的优化配置人才,用好的制度发挥人才优势。

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

4. 寓意未来发展无限的文言文有哪些

学奕》教学目标:1、学会三个生字,理解语句意思,把握课文内容,体会做事要专心致志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做到正确、节奏停顿得当、抑扬顿挫,从反复诵读中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3、初步了解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培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读懂每句话的意思,正确地断句,流利地朗读、背诵。教学过程:一、粗读课文 设疑自究(一)、激趣导入1、老师复述《孟母三迁》典故,学生猜。

2、简介作者,认识孟子。学生自读课本小资料: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后世将他和孔子合称“孔孟”他和他的弟子共同汇编了《孟子》一书。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孟子的一篇经典文章(1)、板书课题,质疑。

(2)、引导学生看插图理解题目(课件出示插图)。理解题目后还想知道什么?(二)、自读设疑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中谈感受(文言文难读、难懂)。3、老师范读(1)、听节奏,标出停顿和读错、读不准的字音。

(2)、你们听出刚才老师在读这篇文言文时与白话文有什么不同吗?(总结朗读方法:朗读时速度比较慢,句中停顿多)4、学生同桌互相练读。5、指明朗读,注意正音:鸿鹄(hu) (fu)弗若与 弓缴(zhuo)6、哟,你们一下子似乎变成了满腹诗文的少年书生了!在熟读课文情况下还有什么疑问?7、生质疑。

二、精读课文 解疑合究1、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如果方法恰到好处学起来会更省劲,让我们拿起课本一起读译文初读课文。2、小组合作,古文、译文对比阅读,解疑探究。

三、品读课文 质疑再究1、安静的思考,热闹的讨论,让老师觉得同学们对学习文言文很有热情,有什么收获吗?有什么发现吗?谁敢为天下先?―――就是谁敢第一个发言?(有生举手)好!敢为天下先的人出现了。请大胆地汇报给大家听生:我发现文中有很多之,但是意思都不相同2、真是一个伟大的发现出示: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3、鼓励学生在“之”字上批注字的意思或者在译文中画出对应的意思。

4、汇报交流△“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1)、引导学生对照译文,说说句子的意思,同时借助图片,帮助学生初步掌握理解文言文词句的基本方法。

(2)、相机指导学生理解“者”、“也”的含义。生:善于下棋的人。

师:说得都对。这样看来,这个“者”字,严格地说应该当什么“的人”来讲。

你看你刚才讲的:作者――作文章的人,读者――读文章的人,胜利者――获得胜利的人,都是“的人”,是吗?△“使弈秋诲二人弈……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1)、交流对这每句话的理解,再明白几个“之”的不同意思。(2)、大家读通了课文,现在有读懂了课文。

那么,同样是跟弈学棋的两个人?为什么一个人学得好?另一个人学不好呢? 生:一个人专心致志,另一个人三心二意。 生:一个人学得很专心,另一个人想着怎么把天鹅射下来。

师:能读出他们各自的表现吗?(文中) 生:找句子 读师:是后一个徒弟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嘛?---------------为是其智弗若与?△“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1)、理解交流句意,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把句子的意思说明白,说顺畅。

(2)、指导朗读,体会文言文朗读的语气(一问一答的形式)5、他们俩对待学习各持有什么样的态度-----一人专心致志,一人三心二意,专心致志这个成语就出自《学弈》一文,你们还能用不同的成语概括他们两人的表现?专心致志----------心不在焉一心一意----------三心二意聚精会神----------心猿意马一丝不苟----------东张西望6、表演读四、检测反馈 拓展延伸1、课文学到这儿,对你们来说一定有了很深的启迪,那就是-----------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专心致志。是的,因为态度决定一切。

来同学们,发挥我们的才能为生活中所有做事三心二意的人创作几句警示语,为他们指明道路。2、学生自创警示语:五、推荐阅读 提高素养1、推荐阅读出示“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孟子?告子》原文中未选入本课的一句话),同桌理解交流,加深对课文思想内涵的感悟。2、搜集《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等文言小故事读一读。

3、扩写或者创编故事。(假如两个人都专心致志,结果会如何?)附:板书设计学弈专心致志,学有所获三心二意,一无所得态度决定一切《两小儿辩日》教案教学目标: 1. 组织学生阅读课文,读准、理解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 结合课文中的书下注释提示合作读文,能掌握课文的大意; 3. 培养学生质疑问难,探究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教学重点: 1. 组织学生阅读课文,读准、理解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 结合课文中的书下注释提示合作读文,能掌握课文的大意。 教学难点: 1. 培养学生质疑问难,探究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5. 文言文的具体含义或意思是什么

文言文”是相对于“白话文”而言。

第一个“文”,是书面文章的意思。“言”,是写、表述、记载等的意思。

“文言”,即书面语言,“文言”是相对于“口头语言”而言,“口头语言”也叫“白话”。 最后一个“文”,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种。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而“白话文”的意思就是:“用常用的直白的口头语言写成的文章”。

在我国古代,要表述同一件事,用口头语言及用书面语言来表述,是不同的,例如,想问某人是否吃饭了,用口头语言表述,是“吃饭了吗?”,而用书而语言进行表述,就是“饭否?”。“饭否”就是文言文。

我国的古代,所有的文章都是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所以,现在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 文言文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言文。

在国内,中学语文课程中,文言文的学习更是占了很大的分量。 什么是文言文? 1.文言文很精彩。

这当然是无疑的。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文言文。

由此可见中国的现代文明历史还是很短的,解构或者解读传统文化还是现代化的必要,因为传统智慧的继承建立于对文言的正确解读。 2.文言文是知识。

这是对的,因为文言文已经不再是语言,它纯粹是文字。但文言文是知识,甲骨文也是知识,那为什么就不学甲骨文呢?对了,正是因为甲骨文是更原始的文字,所以文言文是进一步学习甲骨文等等传统高级文字(学)的基础。

3.文言文也是技巧。汉语的表述、描绘、组合、转变、喻式、铺比、推演……在思想的表达上充分承载了汉文明的风格。

掌握文言文物理结构,对现代汉语的理解比较精深,对新汉语的构造将有“法”可依。 4.“文言文”是“白话文”的相对。

这个词的结构是这样的:文言-文。第一个“文”是“文字”,“言”是语言。

“文言”则指“文字化了的语言”。它说明两层意思:其一,指明文言文本是一种语言;其二,这个语言后来被文字化了。

“被文字化了”的语言也有两重含义:其一,可以有语言但没有文字的文化,比如大多数少数民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其二,语言功能退出生活,以文字的形式成为历史。 “文言文”的字面意思,应该是:被文字化了的语言的一种文体。

后面那个“文”指文体。 那么文言文除了在考古研究之外,还有什么“前途”吗?或者说,还会有什么生活的应用价值?我想是有的。

在传统形式的生活淡化出现代社会时,只不过人们忽略了一些边缘地区的社会生活,才造成现代应用对文言文的怀疑或者忽略。比如在宗教建设中,某些碑刻仍然会用文言文撰写,仍然采用书法书写,使用工具镌刻。

篆书的应用也大多如此。 “文言文”这个名词也可以涵载语言与文字之间在文化历史上的相互关系。

某种形式上,一旦某种语言——包括方言——被“文”化,文字化,也就是书面化,其语言魅力顿减,而文字功能倍增。因为语言通常是口头相传,与生活密切相关,语言尚未进入文化状态,它是对生活经验的一种保留,没有文字的扩展性能。

我们在阅读文言文的过程中,不免会产生一种错觉:古时人说话也是这么说的么?我想这可以用现在时态下书面语与口头语在表述上的不同来“感受”,它们之间在结构上规则上并无大的区别。也可以推测,古人说话只不过比文言文更随意,更白化通俗而已,“三言两拍”也可以做参考了。

至于现在我们阅读文言文,当然不代表在重复古人的说话,而是在朗诵或者默读一种文体。 阅读文言文,感受的是一种极为明晰的思路,就好像偶尔阅读西方哲人著作,很有那种应有的肃穆。

6. 求一篇文言文的翻译及其寓意

卫国有个姓束的,没有别的嗜好,专爱养猫。他家养了一百多只大大小小、颜色不同的猫。这些猫先把自己家的老鼠捉光了,后来又把周围邻居家的老鼠捉光了。猫没吃的,饿得喵喵直叫。束家就每天到菜场买肉喂猫。几年过去了,老猫生小猫,小猫又生小描。这些后生的猫,由于每天吃惯了现成的肉,饿了就叫,一叫就有肉吃,吃饱了就晒太阳,睡懒觉,竟不知道世界上还有老鼠和自己负有捕鼠的天职。城南有家人家老鼠成灾。他们听说束家猫多,就借了一只猫回家逮老鼠。束家的猫看见地上那些乱窜的老鼠耸着两只小耳朵,瞪着两只小眼睛,翘着两撇小胡须,一个劲儿地吱吱乱叫,感到非常新鲜,又有点害伯,只是蹲在桌子上看,不敢跳下去捉。这家的主人看见猫这么不中用,气坏了,使劲把猫推了下去。猫害怕极了,吓得直叫。老鼠一见它那副傻样,估计没有多大能耐,就一拥而上,有的啃猫的脚爪,有的咬猫的尾巴。猫又怕又疼,使劲一跳,逃跑了。

①举世之物——所有人世间的东西。举,全。

②咸(xián)无所好(hào)——全都不爱好。咸,全,都。好,喜爱。

③唯——只。畜xù——喂养。狸狌(líshēng)——狸猫、野猫。这里指猫。

④家东西——指住宅周围。

⑤嗥(háo)——野兽吼叫,这里指猫叫。

⑥束氏日市肉啖(dàn)之——束氏每天买肉喂养它们。日,每天。市,买。啖,吃,这里是喂。

⑦以啖肉故——因为喂养肉的缘故。以..故,因为..的缘故。

⑧辄(zhé)——立即,就。

⑨食已与与如也,熙熙如也——吃饱了就舒舒服服(蹓跶),快快乐乐(玩耍)。已,完毕。与与如,走路安逸舒适的样子。熙熙如,和悦快乐的样子。

⑩南郭有士病鼠——城南有家人家闹鼠灾。病,忧虑,被某件事情骚扰。

(11)假——借。

(12)鬣(liè)——这里指老鼠嘴角的胡须。

(13)磔磔然——吱吱地叫。磔磔(zhézhé),形容声音。

(14)意为异物也——以为是什么怪物。

(15)度(duó)——猜测、估量。

(16)啮(niè)——咬,啃。

(17)奋掷——拼命耸身往上跳,象东西波扔出去似的。

7. 古文什么意思

(1) (形声。从手,安声。本义:用手向下压或摁)

(2) 同本义

按,下也。谓手抑物使下。——《说文》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项王按剑而跽曰。——《史记·项羽本记》

缇骑按剑而前。——张溥《五人墓碑记》

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3) 又如:按电钮;按铃;按手印

(4) 控制;抑止

以按徂旅。——《诗·大雅·皇矣》

按强助弱。——《管子·霸言》

赵简子按兵而不动。——《吕氏春秋·召类》

何不按兵束甲。——《资治通鉴》

若街亭有兵把守,即当按兵不行。——《三国演义》

(5) 又如:按下此事不提;按不住心头怒火

(6) 考察,考验

按诛五人。——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影胡公按部。——《明史·海瑞传》

(7) 又如:按杀(查实处死);按讨(查验究治)

(8) 打

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

(9) 又如:按曲(击节唱曲);按键;按拍(打拍子);按板(拍击板眼);按鼓;按丝竹;按乐;按风琴

(10) *** ,用手在人身上推、捏、揉

其治导引按蹻。——《素问·异法方宜论》

按金驹,立长沟,枇杷落尽茱萸秋。——袁宏道《拟古乐府》

(11) 又如:按跷(抚摩导引)

(12) 巡视

遂西定河南地,按榆溪旧塞。——《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13) 又如:按察(巡行视察);巡按(官名);按察司(官名。提刑按察使司的简称。明、清时一省的司法和检察机关);按临(按察考核;巡行到达)

(14) 通“安”。安置;安定

余悉除去秦法,吏民皆按堵如故。——《汉书·高帝纪》

按抚柔氐三千余落,拨徙以实关中。——《三国志·郭淮传》

这样可以么?

返回目录

高中语文的全部通假字、词类活用

文言文复习•词类活用教学目标:本节课教学,近期目标力图使学生弄清楚关于词类活用高考考什么,怎么考;名词活用的基本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规律解答试题。远期目标引导学生运用本次课的方法,能自行归纳其他文言知识规律,给学生复习文言文一点方法指导。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把练习中的句子所属的名词活用类型正确归类,分析总结出名词活用的常见规律,并加以概括化。2、指导学生如何使用这些规律解答试题。教学内容:以名词活用为例,引导学生归纳名词活用的一般规律,以及如何使用这些规律解答试题。同时引导学生课后以此为例,总结归纳其他词类活用的规律。教学步骤:一、明确考点1.明确考纲要求,使学生知道“考什么”。2005年《考试大纲》对古代诗文阅读的要求有:1、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2、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2.明确高考题型,使学生知道“怎么考”。主要有两大类:(课件展示)⑴单独设题。比如,1998年上海高考试题: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束氏日市肉啖之”一句中“日”用法不同的一项是(D)A.则群聚而笑之 B.吾得兄事之C.令两个蹲踞而背倚之 D.则直前诟虏帅失信⑵用某些实词作为题眼设置在翻译题中。比如,2005年高考: 项籍之解而东,高帝亦欲罢兵归国。(东:名词活用为动词,向东败逃)皆暮至朝去,宁有顾惜心耶。(暮、朝:名词活用为状语)明确:近几年的高考更多地是采用这种设题形式,而且与我们学过的课文密切相关。明确本课内容:以名词活用为例,引导学生归纳名词活用的一般规律,以及如何使用这些规律解答试题。同时引导学生课后以此为例,总结归纳其他词类活用的规律。二、锦囊妙计引导学生由概念走向课文内容,从而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能力。提问:一、解释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并说明其用法。(课件展示) ⑴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⑵上食埃土,下饮黄泉。⑶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⑷五亩之宅,树之以桑。⑸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⑹左右欲刃相如。⑺人皆得以隶使之。⑻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⑼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⑽范增数目项王。⑾吾师道也……⑿日削月割,以趋于亡。⒀南取汉中,西举巴蜀……⒁吾从而师之。⒂常以身翼蔽沛公。⒃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⒄余自临安舟行适临汝。⒅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⒆无乃尔是过与?⒇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学生讨论归类,教师根据学生做题情况引导归类: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⑴、⑷、⑹、⑻、⑽、⑾、⒃、⒅、⒆名词活用为状语:⑵、⑶、⑺、⑼、⑿、⒀、⒂、⒄名词活用为使动词:⑸名词活用为意动词:⒁、⒇提问:对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名词活用为状语中的句子还可以再归类吗?请找到归类的标准。引导学生进一步归类,思考、归纳活用的规律。⑴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游泳)(《劝学》)⑹左右欲刃相如。(刃:用刀杀)(《廉颇蔺相如列传》)⒃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下:咽下)(《六国论》)规律一:能愿动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课件展示)⑷五亩之宅,树之以桑。(树:种植)(《寡人之于国也》)⒆无乃尔是过与?(过:责备)(《季氏将伐颛臾》规律二:代词前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因为代词不受名词修饰。(课件展示)⑻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帝王:称帝称王)(《过秦论》)⑾吾师道也……(师:学习)(《师说》)规律三:名词与名词连用,如果二者不是并列、偏正、判断等关系,而是主谓关系、动宾关系或动补关系,那么其中必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课件展示)⑽范增数目项王。(目:使眼色)(《鸿门宴》)⒅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王:称王)(《齐桓晋文之事》)规律四:副词特别是否定副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课件展示)⑵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向上,下:向下)(《劝学》)⑿日削月割。(天:一天天地,月:一月月地)(《六国论》)⒀南取汉中,西举巴蜀……(南:向南,西:向西)(《过秦论》)规律五:表示时间、方位的名词常常活用为状语。(课件展示)⑶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目:亲眼,耳:亲耳)(《石钟山记》⑺人皆得以隶使之。(隶:像对奴隶一样)(《五人墓碑记》)⑼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船:用船)(《黔之驴》)⒂常以身翼蔽沛公。(翼: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鸿门宴》)⒄余自临安舟行适临汝。(船:乘船)(《石钟山记》)规律六:就一般情况说,凡动词前面的名词在意思上不能认为是用作主语的,就应该认为是用作状语。(课件展示)⑸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臣:使……为臣)(《韩信拜将》)⒁吾从而师之。(师:以……为老师)(《师说》)⒇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宾客:以……为宾客)(《《伤仲永》)规律七:不能带宾语的名词带有宾语,活用为使动或意动词。(课件展示)提问:以上归纳的规律能用更精炼的语言表述以便记忆和运用吗?教师明确:(课件展示)名词活用歌名词连用多活用,代前副后谓语通。不能带兵强带宾,多是意动或使动。谓前不愿作主语,时间方位状语共。区分活用看仔细,切记放在句子中。三、牛刀小试引导学生运用规律解决疑难,以形成能力。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注意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课件展示)(一)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节选自《烛之武退秦师》⑴夜缒而出 (夜晚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夜:名词活用为状语,在晚上) ⑵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很难的。鄙:名词活用为意动词,把……作为边境)⑶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现在它已把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东:名词活用为状语,在东边;封:名词活用为使动词,使……成为边界)⑷秦伯说,与郑人盟 (秦伯高兴了,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盟:名词活用为动词,订盟约)(二)季文子相宣、成,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仲孙它谏曰:“子为鲁上卿,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其以子为爱,且不华国乎!”文子曰:“吾亦愿之。然吾观国人,其父兄之食粗衣恶者犹多矣,吾是以不敢。人之父兄食粗而衣恶,而我美妾与马,无乃非相人者乎!且吾闻以德荣国为华,不闻以妾与马。” ——节选自《国语•鲁语上》⑴季文子相宣、成,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翻译:季文子在宣公、成公时期做国相,家中没有穿丝绸的妾妇,马也不喂粮食。相:名词活用为动词,做国相;衣:名词活用为动词,穿)⑵人其以子为爱,且不华国乎(人们大概会认为您是吝啬,而且使国家也显得不光彩。华:名次活用使动词,使……光彩)⑶无乃非相人者乎(这恐怕不是做国相的人应该做的吧!相:名词活用为动词,做国相)(三)齐女徐吾者,与邻妇合烛①夜②织,吾贫而烛不继,邻妇请先无与夜③。徐吾曰:“妾日④起常早,去常后,扫尘以待,为贫故也。今一室之中,益一人烛不为益明,去一人烛不为暗,何爱东壁馀光?幸分之!”邻妇遂复与织。——节选自刘向《列女传》(翻译:齐国有一个叫徐吾的女子,跟邻家的妇女合伙出钱买蜡烛晚上织布。徐吾家贫,不能继续出钱买蜡烛,邻家的妇人就叫她晚上不要来了。徐吾说:“我每天常常是很早就来,常常是最后回去,把房子打扫得干干净净来等待织布,就是因为贫穷啊。现在整个房子里边,增加一个人蜡烛不会更加明亮,减少一个人蜡烛不会因此变暗,何必吝惜照在东边墙壁上剩余的烛光呢?请把它分给我吧!”邻家的妇人于是跟她一起织布)①烛:名词活用为动词,买蜡烛;②夜:名词活用为状语;③夜:名词活用为动词,夜织;④日:名词活用为状语,每天。四、布置作业 (课件展示)1、阅读《高考备考指南》(系统复习)P92-131、《手册》词类活用内容,按照本课的做法自己总结归纳其他词类活用的规律。2、完成《高考备考指南》(专题训练)P77-96有关词类活用练习题。词类活用课堂练习一、解释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并说明其用法。⑴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⑵上食埃土,下饮黄泉。⑶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⑷五亩之宅,树之以桑。⑸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⑹左右欲刃相如。⑺人皆得以隶使之。⑻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⑼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⑽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⑾吾师道也……⑿日削月割,以趋于亡。⒀南取汉中,西举巴蜀……⒁吾从而师之。⒂常以身翼蔽沛公。⒃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⒄余自临安舟行适临汝。⒅范增数目项王。⒆无乃尔是过与?⒇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二、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注意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一)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节选自《烛之武退秦师》夜缒而出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秦伯说,与郑人盟。(二)季文子相宣、成,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仲孙它谏曰:“子为鲁上卿,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其以子为爱,且不华国乎!”文子曰:“吾亦愿之。然吾观国人,其父兄之食粗衣恶者犹多矣,吾是以不敢。人之父兄食粗而衣恶,而我美妾与马,无乃非相人者乎!且吾闻以德荣国为华,不闻以妾与马。” ——节选自《国语•鲁语上》季文子相宣、成,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人其以子为爱,且不华国乎!无乃非相人者乎!(三)齐女徐吾者,与邻妇合烛①夜②织,吾贫而烛不继,邻妇请先无与夜③。徐吾曰:“妾日④起常早,去常后,扫尘以待,为贫故也。今一室之中,益一人烛不为益明,去一人烛不为暗,何爱东壁馀光?幸分之!”邻妇遂复与织。——节选自刘向《列女传》

返回目录

求文档: 五人墓碑记课件

五人墓碑记①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②,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③,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④;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⑤。呜呼,亦盛矣哉!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⑥,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嗷嗷⑦,何也?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⑧。吾社之行为士先者⑨,为之声义⑩,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缇骑按剑而前(11),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12),扶而仆之(13)。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14),周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15),则噪而相逐(16),中丞匿于溷藩以免(17)。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18),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19)。 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20),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脰而函之(21),卒与尸合。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嗟夫!大阉之乱(22),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23),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24),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25)?且矫诏纷出(26),钩党之捕遍于天下(27),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28);大阉亦逡巡畏义(29),非常之谋,难于猝发(30),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31),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32),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33),其辱人贱行(34),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延(35),赠谥美显(36),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37),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38)。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39),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40),安能屈豪杰之流(41),扼腕墓道(42),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43),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44)。 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45),太史文起文公(46),孟长姚公也(47)。注释注释 ①本文作于明崇祯元年(1628)。天启年间,宦官魏忠贤专权,网罗遍天下,以残暴手段镇压东林党人。天启七年(1627),派人到苏州逮捕曾任吏部主事、文选员外郎的周顺昌,激起苏州市民的义愤,爆发了反抗宦官统治的斗争。本文是为这次斗争中被阉党杀害的五位义士而写的碑文。文章议论随叙事而入,感慨淋漓,激昂尽致,题外有情,题外有旨,开人心胸。 ②蓼(liǎo了)洲周公:周顺昌,字景文,号蓼洲,吴县(今苏州)人。万历年间进士,曾官福州推官、吏部主事、文选员外郎等职,因不满朝政,辞职归家。东林党人魏大中被逮,途经吴县时,周顺昌不避株连,曾招待过他。后周顺昌被捕遇害。崇祯年间,谥忠介。 ③郡:指吴郡,即今苏州市。当道:当权的人。④除魏阉废祠之址:谓清除魏忠贤生祠的旧址。除,清除,整理。魏阉,对魏忠贤的贬称。魏忠贤专权时,其党羽在各地为他建立生祠,事败后,这些祠堂均被废弃。 ⑤旌(jīng经):表彰。 ⑥去:距离。墓:用作动词,即修墓。 ⑦噭(jiǎo狡)噭:光洁,明亮。这里指显赫。 ⑧丁卯三月之望:天启七年(1627)农历三月十五日。 ⑨吾社:指复社。行为士先者:行为能够成为士人表率的人。 ⑩声义:声张正义。 (11)缇骑(tíjì提寄):穿桔红色衣服的朝廷护卫马队。明清逮治犯人也用缇骑,故后世用以称呼捕役。 (12)堪:忍受。 (13)扶(chì斥)而仆之:谓将其打倒在地。扶,击。仆,使仆倒。 (14)“是时”句:这时做苏州巡抚的人是魏忠贤的党羽。按,即毛一鹭。大中丞,官职名。抚吴,做吴地的巡抚。魏之私人,魏忠贤的党徒。(15)其:指毛一鹭。呵:呵叱。 (16)噪而相逐:大声吵嚷着追逐。 (17)匿于溷(hùn混)藩:藏在厕所。溷藩,厕所。 (18)按诛:追究案情判定死罪。按,审查。 (19)傫(lěi垒)然:重叠相连的样子。 (20)詈(lì立):骂。(21)脰(dòu豆):颈项,头颅。函:匣子。意为把头颅装在木匣里。 (22)大阉:指魏忠贤。 (23)缙绅:古代称士大夫为缙绅。 (24)编伍:民间。明代户口编制以五户为一“伍”。 (25)曷:同“何”。 (26)矫诏:伪托皇帝的命令。 (27)钩党之捕:这里指搜捕东林党人。钩党,相互牵引钩连为同党。(28)株治:株连治罪。 (29)逡(qūn群阴平)巡:有所顾忌而徘徊。 (30)“非常”二句:非常之谋,指篡夺帝位的阴谋。猝(cù促)发,突然发动。 (31)圣人:指崇祯皇帝朱由检。投缳(huán环)道路:天启七年,崇祯即位,将魏忠贤放逐到凤阳去守陵,不久又派人去逮捕他。他得知消息后,畏罪吊死在路上。投缳,上吊。 (32)抵罪:犯罪受惩罚。 (33)“而又有”二句:还有剃发为僧,闭门索居,假装疯颠而不知下落的。 (34)辱人贱行:人格受辱,行为卑贱。 (35)暴(pù铺):显露。 (36)赠谥(shì视)美显:指崇祯追赠周顺昌“忠介”的谥号。美显,美好荣耀。 (37)加其土封:扩大坟墓,这里指重修坟墓。 (38)百世之遇:百代的幸遇。 (39)户牖(yǒu有):指家里。户,门。牖,窗子。(40)隶使之:当作仆隶一样差使他们。 (41)屈:使之折腰钦佩。(42)扼腕墓道:在墓前表示悲愤。扼腕,感情激动时用力握持自己的手腕。(43)明死生之大:说明生和死的关系之重大。 (44)匹夫:老百姓。社稷:国家。 (45)□(jǒng炯)卿:太仆卿,官职名。因之吴公:吴默,字因之。(46)太史:指翰林院修撰。文起文公:文震孟,字文起。 (47)孟长姚公:姚希孟,字孟长。

返回目录

我想寻找李密的《陈情表》的优秀课件和教案

《陈情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感受作品表达的浓浓亲情,正确评价和理解文本的观点和思想感情; 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梳理、积累文中重要的词语和语文知识; 3.学习文本通过记叙生活琐事表达情感的写法,学会表达自己感受到的亲情。 教学辅助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以下话语导入课文。 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苏轼 二、整体感知 1.解题。 表,是古代奏章的一种,是臣子写给皇帝的书信。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如李斯《谏逐客书》。到了汉代,这类文字分成章、奏、表、议四小类。“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文心雕龙》)此外,还有一种专议朝政的文章,又统称“表”。“表”的基本特征是“动之以情”。课文是李密写给晋武帝司马炎的一封信。 李密,西晋文学家。自幼丧父,母改嫁,赖祖母刘氏抚养成人。李密原是蜀汉后主刘禅的郎官。公元263年,司马昭灭蜀汉,为了笼络西蜀人士,大力征召西蜀名贤到朝中做官,李密也是其中之一。李密侍奉祖母甚孝,故以“孝”名于乡里。晋武帝为稳定局势,打起了“以孝治天下”的旗号。为此李密曾被地方推荐为“孝廉”和“秀才”,但他因侍奉祖母而未去应召。后来晋武帝征召他为太子洗马,催逼甚紧,如不应诏,会被误认为“矜守名节”,不与司马氏王朝合作,招来杀身之祸,于是写下了《陈情表》这篇表文,再次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为理由婉言辞谢。 2.学生听课文朗读,正音正字。 3.学生朗读课文,借助注释,疏通字词。 4.学生默读课文,借助注释,初知文意,并标记疑惑之处。 5.教师点拨,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明确:第一段,作者陈述家庭的特殊不幸和自己与祖母“更相为命”的情状,以使武帝化严为慈,化对立态度的逞威为同一立场的体恤。 第二段,历叙朝廷多次征召,优礼有加,但由于“刘病日笃”而处在“报国恩”和“徇私情”不可兼顾的两难之中,作者旨在消除晋武帝的疑虑,为下文请求“终养”埋下伏笔。 第三段,提出晋朝“以孝治天下”这个治国纲领,陈述作者特别孤苦的处境和作者的从政历史、人生态度以及政治思想,以便进一步打消晋武帝的疑虑。 第四段,明确提出“愿乞终养”,表示要先尽孝后尽忠,以期感动武帝达到陈情目的。 三、研读讨论 1.开头“臣密言”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奏表开头的一般格式。 2.“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该句在全段中起到什么作用?它关系着哪几个方面? 明确:总摄作用。 第一,半岁丧父,四岁母嫁,祖母抚养; 第二,年幼多病,九岁不行,伶仃孤苦; 第三,两辈单传,内外无亲,形影相吊;第四:祖母年迈,夙婴疾病,卧床不起。 3.第一段中作者为什么不用第一人称“臣”而用第三人称“孩”? 明确:旨在客观陈述苦情以使武帝动心。 4.李密最担心晋武帝怀疑他哪一点?他是怎么为自己辩解的? 明确:矜守名节。 古代崇尚一种观念“一臣不事二主”,魏晋文人名士最重气节。晋武帝同样怕李密也是矜守名节。本图宦达→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岂敢盘桓。 5.学生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蕴含的感情。 6.艺术特色。 明确:(1)文笔委婉恳切,耐人寻味;(2)以“情”编织全文,情真意切;(3)寓理于情,情理交融;(4)语言骈散相间,参差交错,有极强的感染力。 7.师生共同找出出自本文的成语。 示例:孤苦伶仃;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急于星火;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8.学生畅谈阅读课文的感受,体味亲情,反思自我。 四、梳理积累 1.文言实词。 (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险衅:指灾难祸患。 夙:早。 闵凶:忧伤不幸的事。 (2)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见背:离开我,指去世。 背,背离、离开。 (3)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祚:福气,福分。 薄:浅薄。 息:子。 (4)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茕茕:孤单的样子。 孑:孤单。 吊:安慰。 (5)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寻:不久。 除:授予官职。 (6)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盘桓:徘徊不进的样子。 希冀:这里指非分的愿望。 (7)臣具以表闻 具:详尽。 (8)则刘病日笃 笃:病重。 (9)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狼狈:形容进退两难。 (10)犹蒙矜育 矜:怜悯。 (11)但以刘日薄西山 薄:迫近。 (12)更相为命 更,交互。 (13)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听:听任。 庶:或许。 卒:终。 2.文言虚词。 于 (1)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①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如: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陈情表》)表示动作的对象,可译为“对”“向”。 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表示动作的对象,可译为“与”。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表示动作的对象,可译为“对于”。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表示动作的对象,可译为“向”。 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表示动作的处所,可译为“在”。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表示动作的范围,可译为“在”。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表示动作的处所,可译为“到”。 ②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如: 急于星火。《陈情表》 良曰:“长于臣。”(《鸿门宴》)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③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如: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2)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①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代汉语也这样用。如: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 ②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理解为“在这”“从这”等。如: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捕蛇者说》)可译为“在这职业上”。 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可译为“对这件事”。 以 (1)介词 ①表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译为“用、拿、凭、依据、按照、用(凭)……身份”等。如: 臣具以表闻……(《陈情表》)表示动作的工具或凭借,可译为“用”。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陈情表》)表示动作的工具或凭借,可译为“用”“凭借”。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表示凭借,可译为“拿”“用”。 何以战?(《曹刿论战》)表示凭借,可译为“凭”“依靠”。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表示依据,可译为“按照”。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表示身份,可译为“凭借”。 ②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如: 臣以险衅……(《陈情表》)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可译为“因为”。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大半。(《赤壁之战》)可译为“因为”。 ③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如: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表示时间,可译为“在”。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表示处所,可译为“从”。 ④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如: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可译为“和”。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可译为“率领”。 (2)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①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猥以微贱……(《陈情表》)表示并列,可译为“并且”或不译。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表示并列,可译为“并且”或不译。 ②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不译。如: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可不译。 ③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如: 谨拜表以闻……(《陈情表》)表示目的,可译为“来”。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可译为“来”。 敛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可译为“来”。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可译为“来”。 ④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如: 臣以供养无主……(《陈情表》)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 但以刘日薄西山……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⑤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如: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 (3)副词。通“已”,已经。如: 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4)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于“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如: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 (5)无以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无以,固定结构,可译为“没有用来……的”“没有办法”。 3.词类活用。 (1)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上:名词作状语,向上。 (2)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犬马:名词作状语,像犬马一样。 (3)则刘病日笃。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 笃:形容词用作动词,加重。 (4)夙遭闵凶。闵凶:形容词用作名词,忧患不幸的事。 (5)猥以微贱。微贱:形容词用作名词,卑微低贱的身份。 (6)臣少多疾病。疾病:名词用作动词,生病。 (7)臣具以表闻;谨拜表以闻。 闻:使动用法,使……闻,使……知道。 (8)臣少仕伪朝。仕:名词作动词,做官。 (9)历职郎署。职:名词作动词,任职。 (10)谨拜表以闻。表:名词作动词,上奏表。 (1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外:名词作状语,在家外。 (12)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内,名词作状语,在家内。 (13)臣之进退。进退:动词作名词,进退两难。 (14)凡在故老。故老:形容词作名词,年老而有功德的旧臣。 (15)无以终余年。终:使动用法,使……终。 (16)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远:形容词作动词,离开。 (17)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孝廉,秀才:名词作动词,做孝廉,做秀才。 4.师生共同找出课文中的通假字。 (1)夙遭闵凶。 闵,通“悯”。 (2)零丁孤苦。 零丁,通“伶仃”,孤单的样子。 (3)臣今年四十有四。 有,通“又”。 (4)常在床蓐。 蓐,通“褥”,草席。 5.古今异义词。 (1)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不行 句中义:不能走路,这里是说柔弱。今义:不可以。 成立 句中义:成人自立。今义:①(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② (理论、意见)有根据,站得住。 (2)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告诉 句中义:申诉。今义:①受害人向法院告发;②说给人听,使人知道。 (3)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辛苦 句中义:辛酸苦楚。今义:身心劳苦。 (学生找出其他古今异义词。) 6.文言句式。 (1)急于星火 状语后置 (2)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状语后置 (3)而刘夙婴疾病 被动句 (4)拜臣(为)郎中 省略句 (5)前太守臣逵察臣(为)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为)秀才 省略句 (6)今臣亡国贱俘 判断句 (7)则告诉不许 被动句 7.古代官职变化词语。 (1)察、举:考察举荐,汉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方式。 如“察臣孝廉”“举臣秀才”。 (2)拜:授予官职,任命,多指帝王授臣下官职。 如“拜臣郎中”;又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张衡传》:“公车特征拜为郎中。” (3)除:任命、授职,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 如“除臣洗马”;又如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如果是“左除”,则是降级授职之意。 (4)赏:是由皇帝特旨颁布,赐予官职、官衔或爵位。 如《谭嗣同》:“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 (5)擢:由选拔而提升。 如《海瑞传》:“是瑞已擢嘉兴通判,坐谪兴国州判官。” “超擢”则是越级破格提升的意思。 如《谭嗣同》:“皇上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与杨锐、林旭、刘光第等同参预新政。” (6)迁:改官。用法较复杂,常见的有三种情况。 一是升迁,如《海瑞传》:“迁淳安知县。”海瑞由原教谕官提升为知县。 二是改任,相当于转调原职品级的官职,如《张衡传》:“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新职太史令与旧职郎中官职级别相同。 三是降职,即“左迁”。白居易《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即指被降为江州司马。 (7)徙:改任官职,多指一般的调职。 如《张衡传》:“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即说张衡所居官职一直未得到改任。 (8)谪:官吏降级,相当于贬。 如白居易《琵琶行》:“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9)出:指出京受任。 如《张衡传》“永和初,出为河间相”中的“出”,就是指张衡离京任河间王的相。 (10)去:卸职。 如《张衡传》:“自去史职,五载复还。”这里的“去”,就是卸职之意。 (11)黜:废免,革职免官。 如《屈原列传》:“屈原既黜,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要注意,“黜”与“贬谪”相同,但有区别,贬谪是出自皇帝的诏令,黜有时则是上司对下属官员的处分,《书博鸡者事》中“黜臧使者”的“黜”就是指“台臣”对“臧使者”的处分。 (12)放:放逐。 如《史记·屈原列传》“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中的“放”就是贬谪放逐的意思。 “放”有时也指京官调任外地,如《谭嗣同》“即放宁夏知府,旋升为宁夏道”中的“放”就是“委任委派”的意思。 (13)陟:升迁,指官吏的提升和进用。 如诸葛亮《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陟”即指提升和进用。 “陟”常和“黜”连用表示人才的进退,降官曰“黜”,升官曰“陟”。如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理乱不知,黜陟不闻。” (14)夺:罢官免职。 如《书博鸡者事》:“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 (15)罢:革除官职。 如《书博鸡者事》“又投间蔑污使君,使罢”中的“罢”是指被革去了官职。 (16)复:恢复旧职。 如《书博鸡者事》中“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中的“复”指重新任命,恢复旧职的意思。 五、作业设计 1.背诵课文; 2.笔译全文。 附:板书设计 陈情表 李密 祖孙情深 (尽孝) 尽孝日短 先尽孝 君臣义重 (尽忠) 尽忠日长 后尽忠 揭示矛盾 分析矛盾 解决矛盾

返回目录

总结:以上问题和解答均搜集整理自互联网,内容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