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小伙伴们,对于为什么那么多人想当陶渊明却成不和“陶公诗意图“中的陶公指的是,很多人可能不是很了解。因此,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为什么那么多人想当陶渊明却成不和“陶公诗意图“中的陶公指的是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为什么那么多人想当陶渊明,却成不了陶渊明
东晋名士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毅然离开了曾经混迹一十三年的官场,归隐于庐山脚下,躬耕田园,饮酒赋诗,终老一生。着实是活出了另一番精彩!
因此,陶渊明一直被视为超凡脱俗的代表。而他曾住过的“世外桃源”,也带给后人以无限向往。
殊不知,陶渊明归隐的背后,却藏着一系列不为人知的复杂的“隐情”。
陶渊明(公元365年-427年),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
据《晋书·渊明传》记载,他年轻时一度出仕,做过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小官,在41岁时挂印去职,开始了隐居生涯。
从以上生平简历来看,陶渊明的人生和仕途似乎都很失败。他少年才学便已名满天下,“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本应有一个轰轰烈烈的人生。
他在20岁时就外出求仕,发出了“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人生宏愿。却到了29岁才做上祭酒(一个应付场面无实权的工作),可他没干几天就“不堪官吏职”辞职回家了。此后便一直赋闲在家,喝喝酒,赏赏花,耕耕田,写写诗。
陶渊明诗意图
家里蹲到快四十岁时,陶渊明雄心再起,不信自己在官场“混不吝”,开始在各路军阀的幕府里担任参军。这一晃又是几年,却终究没有一点起色。
在东晋行将就木的时候,陶渊明终于捞到了他一生所做过的最有实权的官职——彭泽县令。这个位置,本来是个继续晋升的极好平台,可陶渊明却没有抓住又愤然离职了。
傅抱石《还庄图》
《晋书》记载,东晋安皇帝的义熙元年,陶渊明受命担任彭泽令。冬天的时候,郡太守派出督察巡视彭泽。督察官员到了彭泽便使人换陶渊明来见。
陶渊明是十分厌烦这种接待工作的,(这和他的性格有着极大关系)不愿面对这些上面派来的公差趾高气昂的样子,可又不能不见,只得勉强准备去了。
这时,身边的干事提醒他道:“老爷您得穿上官服,再打扮一番,恭敬行李拜见。否则会给上面留下不好的印象,以后升官就难咯”。
听了这话后,陶渊明愈加不耐烦了,索性转身回县衙,路上还顺带说出了那句流传千古的硬气话:“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回到县衙后,陶渊明随手取出官印,并附上了封辞职信——《归去来兮辞》,交给干事后甩手就走,头也不回。至此,结束了只干了八十天的县令生涯。
北宋·苏轼行书《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拂袖而去,在后人的眼中留下了潇洒、豁达的背影。可又有几人能看穿,这潇洒转身的背后,其实藏着一颗极其难言又无可奈何的心。
他性格本不适做官
众所周知,陶渊明性格散漫不羁,旷达豪迈。
可要想做一个好官却必须有极强的自律精神,要不苟言笑,要有威严,有气魄。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做官想要长久,还必须懂得和光同尘,必须拍上司马屁。
陶渊明的天性决定了,上述哪一条他都做不到。他的一生追求着自由平等,生活上更是散漫,自在,无拘无束,也实在是受不了官场的繁文缛节和阿谀奉承。
陶渊明的文友颜延之很了解朋友的这个特性,因此在陶渊明死后,为其撰写的《陶徵士?》中讲:俺这哥们“不护细行”——不注意小节;俺这哥们“道不偶物,弃官从好”——性格不适合官场,不如转而去干自己喜欢干的事,逍遥自在。
家里条件差,高度缺乏政治背景,升官无望
众所周知,想不想当官是自己的事,但升不升官却是上级的事。陶渊明混迹官场十多年都升不了官,很大的原因是他缺乏政治背景。
有资料显示陶渊明出身官宦,据传为东晋名将陶侃的曾孙。但就算陶侃兄当年再猛,传到陶渊明这里也是人走茶凉,粪土当年了,跟熟人互相吹吹牛还行。
当年的东晋名臣——陶侃
事实上,陶渊明八岁丧父,十二岁丧母,自小家徒四壁,“弱年逢家乏”,穷的就差睡大街了。再加上他性格孤傲,不善积累人脉,四十岁时能干到县太爷已经是尽力了。
虽然陶渊明是有才,但官场上那些都是“实诚人”,你没背景,没靠山,还不会搞关系,谁肯帮你?
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陶渊明心里也想明白了,自己升官那就是一梦想,与其勾心斗角,“不如跳舞”——回家去做自己喜欢的事,过自己喜欢的生活,也其乐无穷!
明·陆冶《幽居乐事图》
他有基础资本支撑
换句话说就是家有余资,能让他折腾。虽说祖辈上的名已经不好使了,到陶渊明手里更是家道中落,可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陶家依然有房有田。
陶渊明敢果断辞职,心里肯定是有底的。他没有了“五斗米”的工资,但也能保证一大家子去隐居能生活得下去。
于是他辞职后,变卖了祖上留下的所有田产,带着一家老小隐居庐山脚下。据传,归隐之初陶渊明尚有“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心态十分轻松,在他的诗中也留下了一份欢乐和浪漫: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陶渊明运气不太好,义熙四年的一场大火,烧掉了陶渊明所有的资产。房子没了,地也没了的一家人只能先寄宿在一条破船上,后又远迁至“南村”,从那时起,他才过上了真正的与世隔绝、活在精神世界的归隐生活。
清·石涛《陶渊明诗意图》
嗜酒如命,官场体制难容他的习性
陶渊明的一生,几乎都是泡在酒缸里生存的!
陶渊明嗜酒到什么程度?举个例子便可说明。据《晋书》记载,陶渊明初任彭泽县令,朝廷为做嘉赏,赐予他三百亩田地。他收到田地后,不假思索便令手下全种可酿酒的高粱。
在老婆一再地恳求下,他才勉强答应让出五十亩给老婆去种粳米,其余二百五十亩还是全种上了高粱,供他酿酒喝。
陶渊明眼中,酒是须臾不离的好东西,有酒便是朋友。要说陶渊明厌恶当官的,也不一定。
当时江州有个刺史叫做王弘,是个贪官,他很想结识陶渊明这种雅士,但陶渊明的却都不正眼看他。可这王弘是个官场老油条,多方打听后,得知陶渊明爱饮酒,便准备从此处下手。
有一天,王弘听说陶渊明要去庐山闲逛,便带着酒具与好酒在去庐山的必经之路上等着邀请陶渊明来喝酒。
陶渊明当时正患脚疾,一瘸一拐的行走很不方便。但当看到远处有人提着美酒向自己招呼时,陶渊明仿佛开挂了一样,一溜烟便跑到了近前。“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也顾不上讨厌王弘了。
陶渊明饮酒图
陶渊明的心中,饮酒大于一切。他那个哥们颜延之,公差路过浔阳,造访老友陶渊明,两人便是天天都喝,每喝,“必酣饮致醉”,不喝醉不罢休。
还有更令人叫绝的,颜延之临别的时候,给陶渊明送了二万钱,陶渊明这边刚与好友挥手告别,后转身就去了酒家,把二万钱全放在了卖酒的那儿。酒家正诧异,只听陶说:“稍就取酒”,这样我到你这儿就能即时喝上酒——点钱数钱耽误工夫。
与陶渊明相识不相识,有酒便可成其座上宾。所谓“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周围乡亲邻里,只要你请我喝,“虽不识主人,亦欣然无忤,酣醉便返。”谁叫都到,随叫随到,喝倒为止。
陶渊明与家人共饮菊花酒
陶渊明到死都始终牵挂,也是酒。临终前,他为自己写的挽歌中曾明言:“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据统计,陶渊明的所有作品中,几乎篇篇都有酒!
试问,一个嗜酒如命的人,哪个朝廷的体制可以容得下他呢?所以他毅然丢弃了官印,归隐于田园,整日与酒相伴,那才是他人生最大的乐趣。
元·钱选《陶公扶醉图》
陶渊明的处事风格与饮酒赋诗的爱好,很像当年的“竹林七贤”,但他结合自身的性格特点,将七贤的风格发挥到了极致。
若酒后无诗,陶渊明全然就是一个醉鬼,但他却首创了田园诗派,也更为他的归隐添加了一束闪耀的光辉。
清·王?《桃花渔艇》
综合来看,陶渊明的归隐,是一种大环境下的无奈,小环境下的自由之举。在他拒绝“为五斗米折腰“时,便注定他的仕途从此再无出路。
可他的归隐却又不得不说是一种明智之举,他的归隐,让他做了他自己最喜欢的事,成为了他喜欢的自己。也正因此,他才有机会将田园诗发扬到极致,才让后世读到了如此美丽的诗。
滚滚红尘多歧路,做好自己,才是人生最大的意义!
《东篱赏菊图》
“陶公诗意图“中的陶公指的是
“陶公诗意图“中的陶公指的是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名潜,或名渊明.一说晋世名渊明,字元亮,入刘宋后改名潜.唐人避唐高祖讳,称陶深明或陶泉明.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在江西九江西南)人.晋代文学家.以清新自然的诗文著称于世.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
陶渊明诗中的意象
诗歌是一种语言艺术,加上汉字是一种音、形、意的结合体,更为中国古典诗歌的理解增添了许多不确定性,也由此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使诗歌充满韵味和意味,这一点尤其体现在诗歌的意象上。可以说,了解诗歌的意象,是读懂诗歌的关键。参考学术界关于意象的研究,有关意象的分类,根据不同的依据有不同的划分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是按语言分析的角度,分动态与静态意象两类;
二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分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联觉和错觉意象。
三是从内容上分类,分自然的、人生的、神话的。
四是按题材分类,有赠别、乡思、闺怨、宫怨、边塞、山水、爱情、怀古、咏物、哲理、干谒、朝会以及社会诗、政治诗等。
五是从表现功能上看,有比喻性的、象征性的、描述性的意象。
六是从范围来看,有泛称和特称意象。泛称意象,指诗歌中出现的物象的总名,如“花”“鸟”“山”“水”,一般由单音节词构成;特称意象,使用相应物象的专名,如“梅”、“孔雀”、“泰山”、“涪江”等,一般包括单纯意象和复合意象,大都由多音词或词组构成。
观察中国古代诗人的诗歌,因为生活环境和人生经历、审美思想的原因,在创作中都会有一些特别偏爱的意象。以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为例,他的诗歌中就出现了特别多的“鸟”意象。
据统计,陶渊明共126首诗,其中既有直接出现的泛称意象“鸟”(两次),也有特称意象,除了以“归鸟”为题,写了一组诗,共四章,另外,其他诗中出现了“飞鸟”意象四次,“众鸟”意象三次,还有“归鸟” “羁鸟”“晨鸟”“高鸟”“惊鸟”“失群鸟” “翔鸟”“凤鸟”“鸣鸟”“三青鸟”“奇鸟”各一次。与鸟有关的意象,也出现了“水鸥”“鸣鸥”“神鸾”“精卫”“鵕鹗”,以及“云翮”“敛翮”“翻翮”“相鸣”(两次)、“戢羽”“好音”等。总计有37次之多。
其中,陶渊明所写的与“鸟”有关的佳句更是有不少,如“弱湍驰文鲂,闲谷矫鸣鸥”(《游斜川》),“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归园田居》其一),“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一首》),“鸟弄欢新节,泠风送余善”(《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其一),“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饮酒》其五),“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读山海经》其一),“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读山海经》其十)。
分析陶渊明诗中的鸟意象,从语言分析的角度来看,以动态意象为主,表现鸟儿高飞、受惊、回归、鸣叫等动作或神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以听觉和视觉的居多,如写鸟儿的鸣叫,写鸟儿的飞翔;从内容来看,既有自然的,如水鸥、鸣鸥,也有人生的,如羁鸟、归鸟,还有神话的,如三青鸟、精卫等;从题材来看,有山水,如晨鸟,有咏物,如归鸟;从表现功能来看,有描述性的,如飞鸟,有比喻性的,如失群鸟,有象征性的,如归鸟;从范围来看,以特称意象为主,出现于不同环境,表现出不同状态,穿梭于历史与当时。
为什么陶渊明的诗中会出现如此多的鸟意象?首先,与其隐居田园的日常生活环境有密切的关系。陶渊明除了短暂的入仕,其余大部分时光皆是隐居于家乡。可以想见,堂前屋后、各种树上、庭院里、山谷中、河流边,触目可及,可以看到鸟儿或轻快、或疾飞的样子,也能够随时听到鸟儿或急促、或悦耳的声音,它们很容易成为诗人表现自己生活的题材之一。其次,诗人虽然淡泊名利,但并不是一个没有理想和抱负的人,曾祖父陶侃的功业和外祖父孟嘉的清誉时时激励着诗人,或以功业垂世,或以德业烛照后人。因此,高飞的鸟儿、自由自在飞翔的鸟儿,常常引起诗人的暇思,成为抒发自己理想和志趣的化身。最后,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他既饱读儒家经典,对于上古的神话故事、历史故事、《楚辞》《诗经》等历代典籍皆有涉猎,古人笔下的“鸟”意象在潜意识中也容易成为其诗中表现的对象。
综合以上分析可见,陶渊明诗中的“鸟”意象既是他和谐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写照,也是他屡仕屡隐、最后归隐的人生经历和热爱自然、追求自由的人生志趣的反映,包含丰富的内涵,需要我们在阅读过程中细细辨别和品味。
陶渊明一生清贫的小故事有那些
1、白衣送酒
王弘做江州刺史的时候,重阳节这天,陶渊明没有酒喝,就在东篱采了一把菊花,又坐在东篱旁边。
过了一会,陶渊明望见一个穿白衣的人过来了,原来是刺史王弘给他送酒来了。渊明当即小酌一番,大醉而归。
2、陶渊明与菊花
陶渊明迷上了菊花,在东园辟了个花圃,专门用来栽培菊花。凡经过渊明亲手莳弄过的菊花,株株壮健,枝枝挺拨,花色艳丽,更奇妙的是一般菊花通常是春生夏长。
秋季开花,而渊明的菊圃之中,几乎一年四季都有菊花在盛开,一茬接着一茬,可以说是常盛不衰,四季如秋。每当秋风一起,东园中的菊花竞相开放。
花朵黄白相间,青红错杂,引得满园蜂蝶纷飞。一些倾慕者又给渊明加了一个雅号,尊称他为“菊仙”,也有人暗地里称他为“菊痴”。
大诗人陶渊明酷爱菊花,菊花是经得起秋后风霜摧折的花卉,象征着高洁的品格。陶渊明生活在晋宋易代的乱世,不满当时的政治倾轧和官吏的腐败,也有高洁的品格,正和菊花的精神契合。
他辞去官职,回到家乡柴桑隐居,在宅旁东篱边种了许多菊花,朝夕观赏。他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历来为人传颂。陶渊明喜欢喝酒,可是因为家贫,时常缺酒。
那年重阳,陶渊明在篱边赏菊,却没有酒喝,不能一醉,他只得采了一把菊花在手里,嗅嗅嚼嚼,聊以为遣。然而菊花毕竟不能代酒,陶渊明正在百无聊赖的时候。
忽然远处来了一个白衣人,那人原是江州刺史王弘派来的差人,特地送酒来给陶渊明的。陶渊明喜出望外,立即打开酒瓮,对着菊花开怀畅饮,尽醉方休。
3、不为五斗米折腰
东晋后期的大诗人陶渊明,是名人之后,他的曾祖父是赫赫有名的东晋大司马。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于苍生”之志,可是,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年月里。
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产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
为了生存,陶渊明最初做过州里的小官,可由于看不惯官场上的那一套恶劣作风,不久便辞职回家了。后来,为了生活他还陆续做过一些地位不高的官职,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
陶渊明最后一次做官,是义熙元年(405年)。那一年,已过“不惑之年”(四十一岁)的陶渊明在朋友的劝说下,再次出任彭泽县令。有一次,县里派督邮来了解情况。
有人告诉陶渊明说:那是上面派下来的人,应当穿戴整齐、恭恭敬敬地去迎接。陶渊明听后长长叹了一口气:“我不愿为了小小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家伙献殷勤。”
说完,就辞掉官职,回家去了。陶渊明当彭泽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他这次弃职而去,便永远脱离了官场。
此后,他一面读书为文,一面参加农业劳动。后来由于农田不断受灾,房屋又被火烧,家境越来越恶化。但他始终不愿再为官受禄,甚至连江州刺使送来的米和肉也坚拒不受。
朝廷曾征召他任著作郎,也被他拒绝了。陶渊明是在贫病交加中离开人世的。他原本可以活得舒适些,至少衣食不愁,但那要以付出人格和气节为代价。
4、五柳先生
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做过东晋朝廷的大官,祖父也当过太守。可是,他自己从小就不喜欢官场上的习气,而把主要精力用在读书上。
陶渊明年轻的时候,曾经在自己住的房子前边栽了五棵柳树。他经常在柳荫下读书,读到高兴的地方,连饭也忘了吃。遇到使人忧愁的事,他就借酒浇愁。
家里穷,没钱买酒,那也不要紧,自有好友相送。于是,只管痛痛快快地喝,喝醉了,睡一觉,醒来,散散步,围着院子转圈儿。他的院子是什么样的啊?残墙断壁,处处长满了野草。
绿生生的一片,草地上洒满了金色的阳光。微风习习,掀起了他那破旧的衣衫。肚子饿了,看看碗,碗是空的;看看锅,锅里面也是空的。虽然庄院残破,并且经常挨饿,可他的心情是愉快的。
陶渊明博览群书,什么诸子百家,什么诗词歌赋,他尽情浏览,百读不厌。所以,他的思想十分开阔,见解也高明。周围人都佩服他。
陶渊明还写了一篇《五柳先生传》。五柳先生就是他自己。在文章中他把自己的生活和理想写得自由自在极了。后来人们也都叫他“五柳先生”。
如果您对本文的内容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认可。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