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们,很多人可能对请教: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是什和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中的陌上尘不是很了解,所以今天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请教: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是什和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中的陌上尘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 1、请教: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是什么
- 2、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中的陌上尘是什么意思
- 3、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的意思
- 4、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全诗有什么二元对立吗
- 5、杂诗(其一) 陶渊明 “飘如陌上尘”把什么比喻“陌上尘” 以陌上喻
- 6、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谁的诗
- 7、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是什么意思
请教: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是什么
人生是什么?隐居山林的陶渊明说:“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这是陶渊明《杂诗十二首》中第一首中开首两句。人生如浮萍,没有根底,其实,浮萍也是有根的,只是这根不是深扎于土,而是飘漾于水,从流动的水中吸取养料。而陶渊明诗中的人生,并非浮萍,那是真正的无根之物,没有根,被风一吹,便飘飞在空中,犹如路上的灰尘。陶渊明诗中所谓“人生”,其实比现代人理念中的人生涵义更广,也可以理解为生命吧。如果生命和人生果真如此,生而无根,飘如灰尘,那天下芸芸众生便可怜可哀之极了。人生果真无根?落叶飘飞最终还是归根,陶渊明的人生其实也是作了回答,在乡村田园,在老百姓的生活中,他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中的陌上尘是什么意思
陌上尘:路上的尘土。陌:东西的路,这里泛指路。
出自东晋陶渊明《杂诗·人生无根蒂》,原文为: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译文:
人生在世没有根蒂,飘泊如路上的尘土。生命随风飘转,此身历尽了艰难,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了。
世人都应当视同兄弟,何必亲生的同胞弟兄才能相亲呢?遇到高兴的事就应当作乐,有酒就要邀请近邻共饮。
青春一旦过去便不可能重来,一天之中永远看不到第二次日出。应当趁年富力强之时勉励自己,光阴流逝,并不等待人。
扩展资料
陶渊明《杂诗》共有十二首,此为第一首。此诗约作于公元414年(晋安帝义熙十年),时陶渊明五十岁,距其辞官归田已有八年。
作者简介: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他的以“醉人”的语态或指责是非颠倒、毁誉雷同的上流社会;或反映仕途的险恶;或表现诗人退出官场后怡然陶醉的心情;或表现诗人在困顿中的牢骚不平。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的意思
意思是人生在世就如无根之木、无蒂之花,又好似大路上随风飘转的尘土。
出自陶渊明的《杂诗》的第一首,《杂诗·人生无根蒂》。作于公元414年(晋安帝义熙十年),时陶渊明五十岁,距其辞官归田已有八年。
全诗如下: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译文如下:
人生在世就如无根之木、无蒂之花,又好似大路上随风飘转的尘土。生命随风飘转,人生历尽了艰难,人们都已不再是最初的样子了。
来到这个世界上的都应该成为兄弟,又何必在乎骨肉之亲呢?遇到高兴的事就应当作乐,有酒就要邀请近邻一起畅饮。
美好的青春岁月一旦过去便不会再重来,一天之中永远看不到第二次日出。应当趁年富力强之时勉励自己努力奋斗,光阴流逝,并不等待人。
作品注释
①蒂(dì帝):瓜当、果鼻、花与枝茎相连处都叫蒂。陌:东西的路,这里泛指路。这两句是说人生在世没有根蒂,飘泊如路上的尘土。
②此:指此身。非常身:不是经久不变的身,即不再是盛年壮年之身。这句和上句是说生命随风飘转,此身历尽了艰难,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了。
扩展资料: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无根蒂:形容飘泊不定。陌:路。这两句是说,人生在世就好像无根之木、无蒂之花,又好比是大路上随风飘转的尘土。
“分散随风转,此已非常身。”常身:常住之身。佛家认为常住之身具有永恒的法性,与死生变易无常的父母生身不同。这两句是说,由于命运变幻莫测,人生飘泊不定,种种遭遇和变故不断的改变着人,每一个人都不是最初的自我了。
这四句诗,语虽寻常,却寓意奇崛,将人生比作无根之木、无蒂之花,是为一喻,再比作陌上尘,又是一喻,比中之比,象中之象,直把诗人深刻的人生体验写了出来,透露出至为沉痛的悲怆。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落地:指诞生。这两句是说,既然每个人都已不是最初的自我,那又何必在乎骨肉之亲,血缘之情呢。来到这个世界上的都应该成为兄弟。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欢:欢愉。这两句是说,遇到高兴的事就应当作乐,有酒就应该聚在一起共饮。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全诗有什么二元对立吗
没有。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这句的意思是人生在世没有根蒂,飘泊如路上的尘土,表达了作者人生之无常,生命之短暂的感慨。与整首诗的基调相符,并不存在对立的情况。
杂诗是一组咏怀诗,多叹息旅途行役之苦,咏家贫年衰及力图自勉之意,表现了作者归隐后有志难酬的政治苦闷,抒发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
杂诗(其一) 陶渊明 “飘如陌上尘”把什么比喻“陌上尘” 以陌上喻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这里是把人生比作了陌上尘.
这两句是说人生在世没有根蒂,飘泊如路上的尘土.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谁的诗
陶渊明
其一 杂诗八首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是什么意思
原句--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注解--蒂(dì帝):瓜当、果鼻、花与枝茎相连处都叫蒂。陌:东西的路,这里泛指路。这两句是说人生在世没有根蒂,飘泊如路上的尘土。
释义--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这两句是说人生在世没有根蒂,飘泊如路上的尘土.
出处--陶渊明《杂诗》
原诗《杂诗》--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译文--
人生在世没有根蒂,飘泊如路上的尘土。生命随风飘转,此身历尽了艰难,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了。世人都应当视同兄弟,何必亲生的同胞弟兄才能相亲呢?遇到高兴的事就应当作乐,有酒就要邀请近邻共饮。青春一旦过去便不可能重来,一天之中永远看不到第二次日出。应当趁年富力强之时勉励自己,光阴流逝,并不等待人。
扩展资料
陶渊明《杂诗》共有十二首,此为第一首。王瑶先生认为前八首“辞气一贯”,当作于同一年内。据其六“奈何五十年,忽已亲此事”句意,证知作于公元414年(晋安帝义熙十年),时陶渊明五十岁,距其辞官归田已有八年。
这组《杂诗》,实即“不拘流例,遇物即言”(《文选》李善注)的杂感诗。正如明黄文焕《陶诗析义》卷四所云:“十二首中愁叹万端,第八首专叹贫困,余则慨叹老大,屡复不休,悲愤等于《楚辞》。”可以说,慨叹人生之无常,感喟生命之短暂,是这组《杂诗》的基调。
“人生无根蒂”四句意本《古诗十九首》之“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飘尘”,感叹人生之无常。蒂,即花果与枝茎相连接的部分。人生在世即如无根之木、无蒂之花,没有着落,没有根柢,又好比是大路上随风飘转的尘土。
由于命运变幻莫测,人生飘泊不定,种种遭遇和变故不断地改变着人,每一个人都已不再是最初的自我了。这四句诗,语虽寻常,却寓奇崛,将人生比作无根之木、无蒂之花,是为一喻,再比作陌上尘,又是一喻,比中之比,象外之象,直把诗人深刻的人生体验写了出来,透露出至为沉痛的悲怆。
陶渊明虽然“少无适俗韵”,怀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宏大抱负,但他生值晋宋易代前后,政治黑暗,战乱频仍,国无宁日,民不聊生。迫于生计,他几度出仕,几度退隐,生活在矛盾痛苦之中,终于在四十一岁时辞职归田,不再出仕。
如此世态,如此经历,使他对人生感到渺茫,不可把握。虽然在他的隐逸诗文中,读者可以感受到他的旷达超然之志,平和冲淡之情,但在他的内心深处,蕴藏着的是一种理想破灭的失落,一种人生如幻的绝望。
这首诗起笔即命运之不可把握发出慨叹,读来使人感到迷惘、沉痛。继而稍稍振起,诗人执著地在生活中寻找着友爱,寻找着欢乐,给人一线希望。终篇慷慨激越,使人为之感奋。全诗用语朴实无华,取譬平常,质如璞玉,然而内蕴却极丰富,波澜跌宕,发人深省。
如果本文的解答对您有所帮助,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支持。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