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很多人可能对最“真”的陶渊明——朱光潜《诗论》读书笔和读陶渊明的诗词的读后感不是很了解,所以今天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最“真”的陶渊明——朱光潜《诗论》读书笔和读陶渊明的诗词的读后感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 1、最“真”的陶渊明——朱光潜《诗论》读书笔记(之三)
- 2、读陶渊明的诗词的读后感
- 3、归园田居(其三) 读后感 感受怎么写(联系诗人生平、志趣,你对生活的看法)
- 4、陶渊明集读后感
- 5、读书心得之“我心中的陶渊明与曹操”
- 6、漫读摘记《陶渊明集》||(101)《咏贫士七首》(其四)
- 7、关于陶渊明的书籍读后感
- 8、读《劝学》这首古诗后感 急!!!!!!!!!!!!
- 9、有关兰花古诗读后感1000字
最“真”的陶渊明——朱光潜《诗论》读书笔记(之三)
在《诗论》的最后,朱光潜单设一章,专讲陶渊明,他对陶渊明其诗其人的推崇可见一斑。
开篇,先生便不吝赞美之词:大诗人先在生活中把自己的人格涵养成一首完美的诗,充实而有光辉,写下来的诗是人格的焕发。陶渊明是这个原则的一个典型的例证,正和他的诗一样,他的人格最平淡也最深厚。
接下来,作者从三个方面介绍了陶渊明:他的身世、交游、阅读和思想,他的情感生活,他的人格与风格。
他出生于一个衰落的世家,长大后做官的时间前后不超过六年,其余时间都过着半耕半读的生活。因为家庭负担重,自己又经常生病,身体衰弱,所以贫穷一生,50多岁就去世了。陶渊明平生常来往的人,虽然有政治上的人物,也有在思想情趣与艺术方面对他产生影响的人,但和他关系最密切、相契最深的倒是乡邻中的一些田夫野老。陶渊明读书大抵采取兴趣主义,而不是一个有系统的专门学者。
这些基本情况,我们在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中看的很清楚。关于读书,他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描述自己的贫穷,他说:“环堵萧然,不避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甚至从“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中,我们也能窥见他的交往对象。教学时,我们常会给学生总结陶渊明是一个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人。但是,却从未细想过,陶渊明何以能够这样?
是的,刘裕篡晋让他痛恨,官场黑暗让他痛苦,亲人的接连去世让他痛惜,身边的朋友和他“语默殊势”让他痛心,他穷,他病,他饱经忧患,他内心充斥着矛盾冲突,他借酒消愁,可最终,他达到了调和静穆,他的诗尽是冲淡的气象。
让人感佩的是,他用自己极丰富的精神生活,弥补了这世间的缺陷。在他的心中,有着任何力量都不能剥夺的自由,有一个“天空任鸟飞”的宇宙。在这个宇宙中,他打破了现在的界限而游心于千载,发现许多可“尚友”的古人。像固穷守节的隐士,像那些积极或消极的抵抗新朝的亡国大夫,这些都是他在书中的知己。在这个宇宙中,他也打破了与切身利害相关的小天地界限,他的世界中人与物以及人与我的分别都已化除,只是一团和气,普运周流,人、我、物在一体同仁的状态中各徜徉自得,又互相回响交流。“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他的心在桃花源,在对万物的关照里。于是,具有了如此高妙智慧与深厚情怀的人,生活的窘迫便不再让心境受到打扰,虽然“箪瓢屡空”,却依然“晏如也”。如同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的夜里,依然唱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聚欢颜”!每一个伟大的诗人,当他的精神世界成为那片高远的星空时,脚下的苟且,便会被自动忽略。
更让人感佩的是,拥有如此非凡境界的人物,并不像嵇康那类隐士曲高和寡、孤高自赏,而是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
朱光潜不无欣赏地说,在隐与侠之外,陶渊明还有极实际极平常的一方面。那就是处处都最近人情,胸襟尽管高超却不唱高调。他仍保持着一个平常人的家常便饭的风格。法国小说家福楼拜认为人生理想在“和寻常市民一样过生活,和半神人一样用心思”,渊明算是达到了这个理想。
他特别真实。“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他是真的在耕地讨生活。
他特别真率。不仅去别人家喝酒时“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吃不饱饭时,他便求邻乞食,他甚至认为《檀弓》里那个不受嗟来之食的饿者是不应该的。
他对身边的人拥有最大程度的热爱。对于朋友,就算并不相知,他也绝不会白眼相向,而是极尽忠厚笃实之情。对于亲人,他一片深情。对于子女,他更是慈爱有加,他爱孩子,他享受家庭团聚的快乐。
他太真了,太淳厚了。跟我们所有的人相比,他丝毫不虚伪,不过分,不做作,不矫饰,不清高。他拥有一颗最纯粹的赤子之心,这颗心后面,其实是他最深厚的修养。也因此,他的诗才如此地率真,如此地不平不奇,不枯不腴,不质不绮,恰到好处,适得其中,臻于化境。
越平淡,越有味。作文如此,做人亦如此。
读陶渊明,所得多矣。
读陶渊明的诗词的读后感
陶渊明幽居于田园之中,不问世事的隐士,竟然能对中国文学产生深远影响,甚至成为后世士大夫的精神归宿,您能谈一谈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吗?
陶渊明在我们中国文学史上地位是非常突出的,他的120多首诗歌可以说每一首诗歌都是非常非常好的。我们可以这样说唐代以前很多题材的诗歌,唐代的时候才登上它的高峰。比如边塞诗、山水诗、送别诗,惟独有一个非常特殊的现象,就是田园诗是陶渊明开创的,并且由陶渊明把它推上了它的顶峰。我们说唐代有很多田园诗人,比如说王维、孟浩然,宋代有些田园诗人,像范成大、杨万里。唐宋这么多的田园诗人应该说他们所创作的田园诗都是在陶渊明田园诗的浓荫笼盖之下,可以说是没有超过陶渊明的田园诗的。田园美色道不得,只因陶潜诗在前。所以说陶渊明的田园诗歌是我们中国文学史上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
他生在公元365年去世在427年。一生可以分为三个时期:29岁以前主要是读书的时期,从29岁到41岁他是一会儿出来做官、一会儿又要归隐,是仕隐反复的时期。他在彭泽当县令时有一次上级来检查工作,他的这些下级的书吏们就说,你赶紧把衣服穿好了帽子戴好了再去迎接吧。他喟然长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于是就挂冠而去。这种不肯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正是我们中国知识分子的傲骨,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像李白,他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种精神是非常可贵的。那么他挂冠归隐以后就隐居到田园中去,他的晚年是在田园中度过的。他跟乡亲们的关系非常好,自己有酒的时候就让隔壁邻居的老人们一起来喝酒,他自己没酒喝的时候就去敲人家的门说你家有没有酒,所以这个是非常率真的。而且他还亲自参加体力劳动,他有首诗歌写“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这个“愿”一般人理解为回归自然之愿,但是我觉得除了这个以外还可以有一种解释,那就是这个愿望就是丰收的愿望。我认为只要能够丰收,那么衣服打湿了没有什么关系,这样理解可能更接近于普通的老百姓,而且这一点也不影响陶渊明形象的伟大。陶渊明性格方面是非常率真的,他自己说“少无适俗运,性本爱丘山。”他很喜欢自然、很喜欢率真,有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他这个人不会弹琴,可是他自己家里老是放着一把无弦琴,就是没有琴弦的那个琴,高兴起来的时候就把琴拿着拨喇拨喇,没有琴弦肯定没有声音的,没有声音不要这个声音。“但得琴中趣,何劳弦上音。”就是说只要有琴动的意趣就不需要有子弦的声音,这是非常有趣的。他的一生最喜欢的一个是美酒,一个是菊花,这两点都非常突出.
陶潜,不可避免的也是他那个时代的产物。东晋,是中国历史上,经历了汉末的长期战乱,全国人口从乱前的五千万,锐减到了不足一千万。老百姓需要修生养息,东晋的统治者奉行的是老庄的“无为而治”。文人士大夫,崇尚清谈。那是一个难有作为的时代。陶潜挂冠,是他的清高风骨。假如陶潜生活在当代,还是依旧饮酒不问事,早晚也会被撤职的吧?他的自得其乐,也好比“黄连树上吹笛子”,苦中求乐。多少也是万般无奈,却能安然处之,一般人,如何能学的到呢?
归园田居(其三) 读后感 感受怎么写(联系诗人生平、志趣,你对生活的看法)
这首“种豆南山下”八句短章,在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四十个字的小空间里,表达出了深刻的思想内容,描写了人隐居之后躬耕劳动的情景。
本诗共分为两层,前四句为第一层。反映了作者躬耕劳动的生活。暗用杨恽诗作。
“种豆南山下,苗盛豆苗稀”。此二句引用了杨恽的“田彼南山,芜秽不治”,是对其劳作情况做总体交待,先指明耕种的是“豆”,再说劳作的地点在“南山下”,五个寻常字,将事情叙说得非常清楚。诗人毕竟是“少学琴书”,士人出身,躬耕田亩缺乏经验,“草盛豆苗稀”的劳动后果,也就不足为怪了。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可怜的劳动成果并没使诗人灰心丧气,牢骚满腹。这两句写出了他勤勤恳恳,乐此不疲地从清早到夜晚,躬身垄亩铲锄荒草的状貌。它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精神。
后四句是本诗的第二层,抒写的则是作者经过生活的磨励和对社会与人生深刻思索之后,对真善美理想的执着追求和与现实社会污浊官场的决裂。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通过道窄草深,夕露沾衣的具体细节描绘,显示出了从事农业劳动的艰苦。诗人身体力行终日劳作在田野,所以他深深地体验到了农业劳动的艰辛,它绝不像那些脱离劳动的文人墨客所描写的那般轻松潇洒。但是作者仍不辞劳苦,继续坚持下去,正像他在《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诗中所说:“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对于诗人来说,人生的道路只有两条任他选择:一条是出仕做官,有俸禄保证其生活,可是必须违心地与世俗同流合污;另一条是归隐田园,靠躬耕劳动维持生存,这样可以做到任性存真坚持操守。当他辞去彭泽县令解绶印归田之际,就已经做出了抉择,宁可肉体受苦,也要保持心灵的纯洁,他坚决走上了归隐之路。为了不违背躬耕隐居的理想愿望,农活再苦再累又有何惧?那么“夕露沾衣”就更不足为“惜”了。这种思想已经成了他心中牢不可破的坚定信念,本诗结尾两句’,可谓全篇的诗眼,一经它的点化,篇中醇厚的旨意便合盘现出。
在本诗中陶渊明却勇敢地反对了传统观念,冲破了陈旧的精神枷锁,毅然地告别官场,辞去了彭泽县令,不做劳心治人的“君子”;决然地返回家园,心甘情愿地扛起了锄头,辛勤地躬耕垄亩,偏要做个劳力的“小人”。这等无畏的精神,美好的人格,高尚的境界,赢得了后世多少人的称赞、钦佩乃至效仿。
陶渊明集读后感
陶渊明是山水田园诗人。那读完陶渊明集,大家的感悟如何写呢?来看看我精心为你整理陶渊明集读后感,希望你有所收获。
陶渊明集读后感篇一
他,历经波折,辞官退隐,躬耕南阳,远离世俗烟尘,他品味着“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乡村之美;留恋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但是,令人难过的是,生活在先进的21世界里,人们却认为陶潜在逃避,是个只会虚构桃园生活的人;与此同时,令人欣慰的是,他的文章,字里行间透射出他对自由生活的热爱,可见他已经领悟了生命的本质,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当我们用另外一个角度过方式来重新审视陶潜,你就会发现那样黑暗的时代竟会铸造出这样伟大的田园诗人。一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个性诗人。他满腹经纶,品质高雅,正如他爱的菊花一样。纵观漫漫历史长河,他留给后人的是至高无尚的人生观和千古不朽的经典诗文。
陶渊明集读后感篇二
翻阅历史,品读古典诗词,便能深刻领会伟大诗人们忧郁。苦闷的内心世界。“自古英雄多寂寞”,满城金戈铁马,岳飞能做的只是奋力抵抗;遍朝奸臣逆贼,杜甫能做的只是不断进谏,但肃宗却不予理睬;而陶潜面对着黑暗污浊的官场乱世,他能做的只有告诫后世统治者,暴政万不可取。而他这样的举动,在千年后世人的眼里竟是懦弱的表现。陶潜真的错了吗?我愕然了,不!他没有错…。
他,区区一介文人,入朝为官,但官场腐败,满朝奸臣,几度出仕,几度归隐,内心经历了常人无法想像的痛苦和煎熬。年轻时曾怀有“大济与苍生”的青云之志的他,经历了人间沧桑,世态炎凉后,已经满怀忧愤。悲慨交加了!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我们又有何德何能去说他是个懦夫。其实,这就是我们平凡之人的平凡之处啊--亦是无法理解高尚之人清雅脱俗。回归自然的心志。而今我们已经被时间的繁华绿叶,都市的纸醉金迷所蒙蔽,加之时代的巨大差异,再也不能拥有陶潜的那份洒脱了,但是我们依旧可以在安静的午后,细细品读《陶渊明集》。
陶渊明集读后感篇三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饮酒》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一组五言古诗,为酒后高兴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实际上是借“饮酒”的题目,写多世事人生的感慨。这组诗共20首,以这一首的格调最为闲雅有致。
诗人从居住的草庐写起,反思归田后自己的生活状态。他并没有隐居山林岩穴,也没有寄身庙宇不食人间烟火,而是身处“人境”。凡是在有人群的地方,照理也就会有闹市,也就人来车往,喧哗不绝于耳,可诗人却说“而无车马喧”。这是为什么呢?第三四句的自问自答揭开了谜底。“问君何能尔”一句转换叙事角度,将抒情主题客观化,仿佛在以第三者的好奇心追问下去,颇富情趣。“心远地自偏”一句,以及为精炼的语言,做出了回答:因为心情闲适,心志高远,所以居所也显得偏僻安静。
诗的前四句构成一个意义“方阵”,通过叙事和议论,定下全篇的基调。王安石曾赞赏这四句诗为“奇绝不可及之语”,推崇备至。以下几句主体隐去,进入“写景区”,即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称道的“无我之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妙手偶的之笔,是在不经意中道出的“绝妙好辞”,可谓浑然天成,不工而工。用王国维的话来说就是“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化境。“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两句,抒情主体又渐渐浮出,写眼前景物,脱口而出,不事雕琢,自有神韵。最后两句,诗人写出了对良辰美景神往而又迷茫的情形。这里暗用了《庄子。外物篇》的说法:“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者而言。”就是说再精妙的语言,也不足以传达人们复杂的感受。语言的尽头就是音乐,就是舞蹈,就是无声的沉默。也是隐居后生活的写照,现在工作压力大的人不也是都希望过这种日子吗?
饮酒诗-陶渊明
读书心得之“我心中的陶渊明与曹操”
学习完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7课,学生感悟很多。纷纷写下体会。现摘录一二留存。
谈君子
高一(7)班石静雯
相对于气韵沉雄的曹操,我更加中意质朴闲适的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勤劳的老人在田地之间辛苦劳作着,他默默擦了擦汗珠,恍然之间就创作出了巨著《归园田居》。陶渊明因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毅然决然回到了故乡,开始归隐闲适的田园生活。
陶渊明有着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不求名利与富贵,在檀道济赠以梁肉劝他出仕时,依旧坚守了自己的内心,不仅是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也充分表现了他对理想世界的追求与向往。
作为一个文人士大夫,这样的感情在观念森严的社会中是十分可贵的。
“木欣欣向荣,泉涓涓而始流。”这样一位高洁的靖节先生伫立在顶峰,俯瞰着那些杂乱的人群,复杂的人群始终触及不了塔尖。“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一下子各种各样的官人们都消失不见,只有那一地的杂草,却让人洋溢喜悦。
污浊的现实官场愈来愈远,陶先生独自欣赏着遍地菊花,走向洁净的光明。这样超凡脱俗的君子,是值得令人尊敬的。
我心中的陶渊明
高一(7)班崔鑫月
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别号五柳先生。是东晋时期伟大的诗人,他是一个隐者、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他不愿与当政者同流合污,争夺名利,他向往自由,他不为五斗米折腰,退隐归耕。
宋代文人周敦颐曾在《爱莲说》一文中这样评价过他:“陶渊明独爱菊”,菊花,花之隐逸者也”,确实如此,他厌恶官场生活,向往闲适自由的田园生活,于是,他毅然隐居山林过自己安闲的生活,周敦颐追求“出游泥而不染”的君子节操。陶洲明正有这样的品质,他“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却仍能保持本心,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追求静谧的生活。
在《饮酒》中,有心远地自偏”的高尚情怀。以酒做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却“丝毫不觉得孤独、寂寞。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着体会出作者悠闲自得和宁静安详的情趣,对黑暗官场的鄙弃和厌恶。
我心中的陶渊明是清洁的,孤高的,他是生活的积极者,不追求名利,不向往金山银山,保持积极乐观进取的心。在我心中,他是真正的君子。
我心中的陶渊明
高一(7)班许玥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他是东晋未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也是中国历上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众所周知,陶渊明是一个喜欢自由,讨厌束缚的诗人。他不为五斗米向乡下小儿折腰的故事更是广为人知。我也是从这个故事中才知道陶渊明的。继《饮酒》,又《归园田居》,一首首诗均描绘出田园风光的美好与乡居生活的淳朴可爱,我甚至能体会到他远离官场后内心的解脱和归隐后内心的愉悦。
前不久学习的《归园田居》令我印象深刻。本诗以追悔开始,以庆幸结束,追悔自己“误落尘网““久在樊篱”的压抑与痛苦,庆幸自己终”归园田”复“这自然”的惬意和欢欣,真切表达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对山林隐居生活的无限向往与怡然陶醉。
我十分敬佩陶渊明。陶渊明的田园诗数最多,成就最高。这些诗充分表现了诗人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作为一个文人士大夫,这样的思想、这样的内容,出现在文学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尤其是在门阀制度和观念森严的社会里显得特别可贵。在他的诗中,也反映过他晚年困顿的情况,使我了解到了当时农民阶级的悲惨生活。据了解,陶渊明在归隐田园后,是自己耕作,有了实际经验,所以也能从他的诗中读出劳动者的喜悦,表现出只有劳动者才能感受到的思想感情。他的诗纯朴自然,意境高远拔俗,为中国诗坛开辟了新天地!
我十分羡慕陶渊明。宋代文人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写道:“陶渊明独爱菊”。是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不也证实这一点吗?幽幽香菊与他为伴,下地耕耘自给自足。闲暇时,便以清泉彻上菊花茶,细细品尝;农忙时,便与菊香相枕相依,乐在其中。生活自在,处处洋溢着与众不同的清闲与旷达。这样的生活,何尝不令人羡慕呢。
一簇簇幽幽香菊在院中静放,娇美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山涧清泉一直流过家院门口。早上,雾色渐渐散去,一位老人拿着锄头,提着竹篮,向院中走去。他吟着诗句,步履悠然地跨进院子.......
他便是陶渊明。
我心中的陶渊明
高一(7)班刘子睿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诗人。他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中,到他这代时,生活十分贫困。后来在朋友的劝说之下,任职彭泽县令,到任约八十天时,碰到督邮来检查,而督邮每年巡视时都会索要贿赂。而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毅然选择辞官归隐,回归园田。
在我看来,陶渊明是极为清醒的,他在官场里仍坚守自己的本心,不慕名利,不学巧伪,最后遵从自己的本心,退隐归耕。这就好比你站在一条岔路口,一条路可暂时获得利益,却要违背自己本心,甚至会慢慢迷失自我。而另一条路则是顺应自己的本心追求自己一直向往的事物。“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他讨厌世俗的来缚,他挥挥衣袖没有任何留念的离开官场。
他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哪怕苦点,难点,他也仍安然自若与山林相伴有人说他是消极避世,逃避社会现实。我却认为他是找到了最初的自己,他也曾在矛盾中徘徊,思索自己将何去何从,最后将对官场的厌倦失望和回归园田的喜悦一同交于自然。不做违背自己意愿的事,享受大自然。这就是陶渊明。
陶渊明是我在追梦路上值得学习的一个人,人生的路上不会总是一帆风顺的,它会充满挫折与失败,在这段过程中往往可能怀疑自己,迷失方向。所以这一点要向陶渊明学习,如果违背自己的本心,那就舍弃这条路。这不是退缩,只是选择了更合适自己的路。
读《归园田居(其一)》有感
高一(7)班王璇
什么样的人能够写出“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这般任性萧脱的诗句?大概只有东晋陶渊明了。
在我的印象中,陶渊明一惯是闲适的,平淡的,朴实的,只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一幅乡村田园图,不加浓墨,用最简单的词语,令我沉醉其中。而在《归园田居(其一》》中他亦是如此。他是这样说的,我少年时候就不能适应世俗的生活,我的本性归属于山林,一不小心被尘世的种种所束缚,一去就是三十年。“不为五斗米折腰”这个典故为世人熟知,这正是陶渊明无法适应世俗的种种,他铁骨铮铮的风骨,清高也好,任性也罢,又有谁能够像他这般做到“不为五斗米折腰”呢?
周敦颐的《爱莲说》中说“晋陶渊明独爱菊又说道“菊,花之隐逸者也”,有人说这是陶渊明躲避世俗,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逃避现实的表现,在《归园田居(其一》中陶渊明一句“守拙归园田”就代表了他内心所想,试问倘若逼你在一个你不喜欢的地方做你不喜欢的事,且不说坚守本心,你能做到“守拙“么?
陶渊明写景,不像有些诗人,他不加以华丽的词藻,用最朴实的词写最质朴的景,在这首诗中,他用“方宅”草屋”“狗吠”鸡鸣”等这些词语,使我身临其境,仿佛看见一人坐榆柳树下乘荫,眯着眼睛,摇着扇子,耳边是鸡与狗相衬的叫声,隐隐还闻到些桃子的清香,这可真真是“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好一个闲呐!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是陶渊明在诗中看得见的喜悦,生活在如诗一般的田园生活中,还有什么是不知足的呢?
陶渊明就是这样一个人,厌倦官场生活,热爱自由,忠于自由的这么一个人,做官有什么好的,还不如在家种种田,写写诗呢!
我欣赏陶渊明
高一(7)班王闯
他一生清廉,心怀正义,刚正不阿,不为五斗米折腰。被传颂至今,从不向权贵低头。
陶渊明归隐山林后,生活过得十分贫苦,当别人家忙忙碌碌准备节日时,他家却是冷冷清清,于是挥笔写下首对联,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九,横批是“南北”,让人一看便知,陶渊明的用金,他虽生处苦难,但心态乐观,不改初衷。
他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概,更是告诉了我们要以百姓幸福为已任以节操为重,不能因为一点点诱惑,便忘记本心。人生在世没有一帆风顺,面对苦难,我们要心怀希望,积极向前,像陶渊明一样不为五斗米折腰。保持一颗乐观的心,在乱世之中,秉持自己的内心。
廉洁正义的他与那个世界格格不入,但又像是一股清流冲淡官场的污浊,但在那个时代污浊到处都是,一股清流显然是不够的,望世间能多有一些像陶渊明这样刚正不阿,廉洁耿直的人。
性本爱丘山
高一(7)班柳锦乐
相比之曹操的《短歌行》,我更欣赏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
许多人都想追求自由,但都败给了世俗功利,而陶渊明却能够做到“不为五斗米折腰。“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这点上我是很敬佩他的。再说其诗本身,语言平淡质朴,却也道遥自在,曾为自己误入“尘网”而叹息,但最终仍勇敢地选择了自己想过的生活,守着几亩田,几间草屋,过好自己的小日子,不为追求名利而委屈了自己,想象生活静谧、和谐且闲适。鸡鸣狗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户庭里没有世俗的繁杂琐事,静室里有余脶去做想做的事情。多么美好的设想啊,既性本爱丘山,那便归园田。即使浪费过三十年的光阴,但剩下的日子,都能属于自己,想怎么做便怎么做。
《归园田居(其一》中向我们展现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自由的追逐。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大多人追名逐利,忘记了自己的初心,甘愿锁在名为“世俗”的牢笼里。这首诗中所表达的,令人动感,在这繁杂的世俗中,也许我们无法过得像诗中那般自由,但也不妨留些时间给自己想做的事,坚定方向,便无所畏惧。
田园诗人陶渊明
高一(7)班赵子怡
游历过诗山诗海,唯独对田园诗很感兴趣,陶渊明作为田园诗人代表,诗句中的美好田园生活场景,很静谧,和谐。同时呢,也反映了当时官场的不适。
陶渊明简笔勾勒出生动的田园生活,也体现了他对自由生活的有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表达了陶渊明喜爱归隐山林,乡居生活的无穷乐趣,喜爱大自然。“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诗人认为奔波于官场是误入歧途,误入了束缚人性而又脏乱无聊的网中。于是大自然成为诗人的伟大追求。大自然很清新也很宁静。远离世俗纠纷。
《归园田居》说明了他离开世俗,回归自然,坚守自己的本心。他的心境高而更高。诗人精心选取了“方宅“草星”榆柳”桃李”远人村”等景物,描绘了一幅清新自然,恬静美好的田园生活图景,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陶渊明善用白描手法,诗句格式整齐,书奏一致。不愧为之五柳先生。“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状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运用了远近结合,视听结合,以动衬静手法,将诗句中的田园风光描绘得栩栩如生,却只用寥寥数笔,实在很厉害!
曹操与陶渊明
高一(7)班万君怡
曹操和陶渊明可以说是两个世界的人,同处乱世之中,虽时代不同,一个开拓进取,志向远大,一个隐居避世,淡泊悠闲。无论哪一种处世方法,都有属于自己的想法。陶渊明自由自在的生活着,详和,隐逸。但我们不可能永远脱于世俗之外,也没有足以的能力去创造一人一世界的条件,总会在某种时候,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做着特定的事,服从于这个世界的规则。因此我认为陶渊明的这种方式不适合我们。
曹操从小怀大志,并为之付出行动,他也的确很有才能,是我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乱世之中出枭雄”,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总要有人站出来担当大任,因此他凭借自己的能力,想要平定战火,统一中原,结束一个又一个的悲剧,完成大业。事实上,曹操的方式也过于激进。
一个种豆南山,悠然自得的平淡;一个峰火诸候,硝烟弥漫的辉煌。心境不同,追求自然也不同,因此不能将之对比,更择不出好坏。所以我认为两者综合应该更好,毕竟年少轻狂总喜欢刺激,但人老迟暮,就会看淡世事,更乐于宁静平安生活。选择哪种生活方式,不过就是一个人对世界理解不同罢了。
漫读摘记《陶渊明集》||(101)《咏贫士七首》(其四)
文/书山花开
❂原诗
安贫守贱者,自古有黔娄。好爵吾不荣,厚馈吾不酬。
一旦寿命尽,弊服仍不周。岂不知其极?非道故无忧。
从来将千载,未复见斯俦。朝与仁义生,夕死复何求?
❂翻译
【郭维森/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p189】
能够安于贫穷固守低贱的人,从古以来便有一位黔娄。
“高贵的爵位我并不以为荣,丰厚的馈赠我也不愿接受。”
一旦寿命终尽,一床破被连身体也遮盖不周。
难道不知道已穷到极点,贫不是道,值不得为之烦忧。
从黔娄以来将近千年,这样的人物还真是少有,早上能与仁义共生,哪怕晚上死去也再无他求。
【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p195】
安于贫贱守道者,自古黔娄为典范。其心不恋高官位,丰厚赠金他不羡。
一旦命终离世间,破衣难把身遮全。哪能不晓极贫寒?与道无关不忧烦。
从那以来近千载,世间不再有高贤。早晨能与道同生,晚上即亡无所憾。
❂解释
【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p194】
这首诗咏赞古代贫士黔娄,借以表现诗人安贫守道的节操。
【《中国诗苑精华陶渊明卷》,p151】
这首诗歌颂春秋时齐国大贤人黔娄安贫守贱的高操懿行。
【张彦《陶诗今说》,p137】
提示:咏守仁义,以黔娄先生为代表。诗人陶公自然是肯定才歌以咏之的。今天看来自甘贫苦的黔娄不可效法,但“仁义”不可弃!应赋予新的含义,贯之以道德理念。
【刘继才《陶渊明诗文译释》,p215】
本首诗专对古贫士黔类进行咏赞,借以表现诗人安贫守道的节操,态度异常坚决。全诗主要强调的是“非道故无忧”和“朝与仁义生,夕死复何求”的守道、求道和献身于道的精神。这也是贫之所以贫而无忧,贫而且乐的真正动力。因此,诗人尽管生活贫困达到“其极”的程度,仍然抱有熬过艰苦贫困的决心。并且为了寻得千载未复见的“斯俦”,即使追求到死也感到无比满足。这里诗人的固穷形象是极为鲜明的。有的评论家认为“陶渊明思附圣贤之徒”,并把每句诗都落实到“圣人”的旨意。其实,诗人写古人并不一定给其作传,不是古人必定有“是事”、有“是心“才去写,而是以己意代古人设身处地去思想、去立言,从而推出一番至理。所以,我们读后感到既是在咏古人,又是在咏诗人自己。可见,黔娄的一生,是诗人心目中的黔类一生,是诗人千载未复见的“斯侍”,是诗人引为同调的典范。本诗前六句写黔娄,后六句是诗人的论赞。然而,论赞与诗人的发论相结合,叙事之后以议论承之。叙述中有诗人的影子,议论中有自己的主意。这些正是本组诗在章法上一个共同的表现特点。
【金融鼎《陶渊明集注新修》,p114】
说明:本首是赞咏隐士黔娄能安贫守贱,不爱高官厚馈,为仁义而生,为仁义而死的高尚情操。
辑评:何焯《义门读书记·陶靖节诗》:死生不改其操。(“非道故无忧”句)贫贱不以道得者不去,陶公诚造次颠沛,必于是者矣。
温汝能纂集《陶诗汇评》卷四:此章专举黔娄,自比其安贫守贱之操,坚且决矣。或谓黔娄之行似近于矫,先生岂若是耶?然自弃官归来,不事依托,无求于世,其特立独行,盖有若此者。
漫读摘记《陶渊明集》||(100)《咏贫士七首》(其三)
关于陶渊明的书籍读后感
《归去来兮辞》是晋陶渊明的述志作品,着重表达了作者对黑暗官场的厌恶与鄙视,赞美了农村美好的自然景物和安适的田园生活,显示了他归隐的决心。
诗的开篇,随口而出“归去来兮“四字,积蓄已久的压抑与不快一吐而出,如决堤之水,一发而不可收,而诗人“归去“的理由却仅仅是“田园将芜“这个简单而平淡的原因,其中饱含了多少怀念、留恋和向往啊!因此,诗人不由自主地发出“胡不归?“的自问,表现诗人归隐田园之心的迫切,又带出下文对自身经历的反省:“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诗人指出,自己本不愿出仕为官,只是为了免于饥寒,才违背自己的意志去做了官。这种生活让自己悲愁失意,内心痛苦。“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正是诗人深深反省的结果,坚定了自己归隐的决心。诗的第一段即点明了全文的主旨,表达了诗人鄙弃官场,向往田园的思想感情。
紧接着,诗人用大量的笔墨写自己回到田园后的愉快生活。按时间顺序,突出表现归田园前后的感受。先写归途之上。“舟遥遥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遥遥“,漂遥放流的样子;“舟遥遥“、“风飘飘“似写景物,实写轻松愉快的心情。而一“问“一“恨“,所揭示的正是归隐田园心情的急切。次写抵家时的欣喜若狂。这种欣喜,用长句很难形象地再现,诗人很懂得这个道理,于是变六字句为四字句,略去了虚词,既使句子简练,有效地表达出欢欣畅快的心情,又使本诗的句式长短相间,便于抒发不同的感情,也让我们感受到诗人此时的心情与为官时完全不同,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写自己“载欣载奔“,写家人“僮仆欢迎,稚子候门“,写家中“三径就荒,松菊尤存“、“有酒盈樽“,一派祥和、自然、实的景象!“三径“,院中小路。汉朝蒋诩隐居后,在院里竹下开辟三径,只与少数友人来往。后人以“三径“来借指隐士所居。陶渊明用“三径“来比喻自己的院落,借用典故,表现自己的心志。再写田园隐者之乐,突出两点,一是室中独处之乐,一是园中观景之乐。写独处之乐,可“引壶觞“,可“眄庭柯“,可“倚南窗“,极力表达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放纵与安适;写观景之乐,有自己“园日涉“、“策扶老“、“抚孤松“的安闲自在,有“无心以出岫“的云,有“倦飞而知还“的鸟,把大自然的景物和自己的志节紧密结合起来,写的虽是云和鸟,却是作者对自己心情的反映,告诉读者,自己就像出岫的云,本无心出仕,又像倦飞的鸟,对仕途十分厌倦,终于在田园中找到了自己理想的归宿。诗人托物言志,以“松菊“喻高洁的品格,以“抚孤松而盘桓“,表明自己虽然年事已高,却仍要保持坚贞之志。
第三段,写朴实的农事生活之乐。诗人断然也污浊的官场断绝来往:“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再次呼出“归去来兮“,却与开篇的语气和感觉大不相同,第一次是决心归田的宣言,第二次却是已然归田的平静。这种平静的生活,让诗人感受到了农村生活的朴实无华,可以和自己想见的人说说知心话,可以做自己曾经想做而不能做的事,可以看自己想看而无心看的自然美景,这种生活,让诗人真正得到了心灵的自由与解放。可以说,这段文字是作者想象的诗化了的田园生活,是作者理想的生活境界。陶渊明在他的多诗中都对这种生活和这样的理想作了描述,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的闲适,“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归园田居》)的简朴,“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归园田居》)的愉快和满足,都写得坦率诚实,感情自然淳真。初归田园,诗人尚未真正体验耕种的艰辛与生活的困窘,只是以直率之笔抒“心之所之“,表达自己对田园生活的眷恋不舍,一种蓬勃生长的归真之志如春之欣欣草木,如涓涓不绝的山泉,感慨油然而生:“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因景生情,这种光阴易逝,人生易老,何不及今及时珍惜美好生活的感慨,为结尾阐述人生观张本。
诗的结尾,抒发了对宇宙和人生的感想,是作者乐于隐居心理的剖白。诗歌紧承上文“感吾生之行休“写道:“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的为乎遑遑乎欲何之?“委婉自问,引领下文的自答。“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两句从反面作答,重在言自己无意富贵,而以不羡“帝乡“作陪衬,诗人又一次点明自己的生活理想:“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他既不想与世俗同流合污来取得富贵,也不指望飞临仙境来逃脱人生的苦难,他所追求的只是投身自然,从周围的事物中,寻找种种人生可爱的妙趣,保全心灵任意自得的境界。诗的最后,直接抒发自己乐天安命的情怀:“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这种听其自然、乐天知命的思想,正是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一种无声的反抗,是诗人积极人生的表现。
这篇《归去来兮辞》写于陶渊明辞官归田之初,但不是抒写归田后生活实况,而是他登舟起程之前对归途及归田后的想象,让读者从中深刻体会他结束十三年仕途生活的坚决与畅快,表明了归隐田园的决心。作者纵情纵笔,感情真挚坦率,巧妙地把叙事、议论、抒情、写景有机结合,处处饱含作者强烈的感情色彩。文章感情浓烈,语言质朴无华,一种淡远潇洒的田园乐趣跃然纸上,表现了陶渊明的创作风格。
读《劝学》这首古诗后感 急!!!!!!!!!!!!
东晋诗人陶渊明,热爱田园生活,喜爱读书。他写了一首《杂诗》:“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等人。”告诫人们要珍惜时光,好好读书。
唐代文豪韩愈在一首读书诗中写道:“读书患不多,思人患不明。患足已不学,既学患不行。”指出在治学的过程中,要“多读、多思、虚心、躬行”。
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写有一首留芳千古的《劝学》诗:“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他劝诫人们要勤奋学习,不要错过读书的好时光。
晚唐诗人杜荀鹤,酷爱学习,他写有一首优美的《闲居书事》诗:“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少年辛苦终事成,莫向光明惰寸功。”
宋代爱国诗人陆游,对读书情有独钟,他写过多首关于读书的诗。其中有千古流传的《冬夜读书示子聿》诗:“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告诫儿子,只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还是片面的,更重要的是要亲身实践。
宋代哲学家朱熹,写有一首富有哲理的《观书有感》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诗把读书和人的知识更新比喻得非常形象生动。
明代大剧作家汤显祖,著有《牡丹亭》,是我国戏剧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他在《正觉寺示弟儒祖》诗中写道:“窗间白发催愁境,烛底苍头劝读书。”
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写有劝人们读书要专一,切忌糊思乱想的《怜思诗》:“一个浑身有几何,学书不就学兵戈。南思北想无安着,明镜催人白发多。”
明代诗人于谦喜爱读书,认为读书能得到美好的精神享受:“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清代诗人袁枚,博学多才,他的一首读书诗提醒了人们,读书要求理解,切莫囫囵吞枣:“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蠹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
清代诗人萧抡谓写有《读书有所见作》诗:“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忠告人们要热爱读书,读书要持之以恒,并将其道理表达得淋漓尽致。
唐末诗人王贞白,早年在江西庐山五老峰下的白鹿洞书院读书时,曾写下《白鹿洞诗二首》,其第一首为:“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指引,周情孔思正追寻“。其“一寸光阴一寸金“是流传千古的佳句,常被后人引用。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对读书情有独钟。他的《宋安淳秀才失解西归》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他日名宦恐不免,今日栖迟那可追。“不但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进行了诗化,而且告诫人们要抓紧时间学习。
宋代理学家陆九渊写过一首题为《读书》的诗:“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这首诗是他读书的经验之谈,他强调读书切戒慌忙,贵在“涵泳“(细细体会琢磨)。
宋代诗人刘过有一首题为《书院》的“劝学诗“:“力学如力耕,勤情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捻时。“诗中提出勤奋读书如农夫种地,几分耕耘,几分收获。
明朝宰相于谦把读书看作“乐“事,他的读书诗写得十分真切:“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他认为读书能得到美好的精神享受,使灵魂得以净化,从而进入一种崇高的境界。
有关兰花古诗读后感1000字
孔丘《猗兰操》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何彼苍天,不得其所。逍遥九州,无所定处。
时人暗蔽,不知贤者。年纪逝迈,一身将老。
孔子历聘诸侯,莫能任。隐俗之中,见芳兰独茂,喟然叹曰:“兰当为王者得,今乃与众草为伍。”止车援琴鼓之,自伤不逢时,托词于兰。这首诗是孔子在被赶出鲁国是看到路边兰花与杂草生长在一起,有感而生就写出了这首诗,他更是借这首诗写出自己像兰花一样生不逢时,生不逢地。他一兰花自喻也表现了自己不愿与杂草生在一起的文人高洁。
陶渊明《幽兰》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
此诗作于作者53岁,应该生长在幽僻之地的兰花在院子里生长,包含浓郁的方向等待清风的的到来。轻风轻轻吹来,兰花散发阵阵芳香,立刻就可以从萧艾等杂草中分辨出来。不停的向前行走会失去旧路,顺应自然之道前面的道路或许才能走通。醒悟到应该回去了,非鸟没有了,好的弓箭也就失去了用途,比喻大事已成,良将功臣无用了,可以将他们处置了。本诗用兰花来比喻人的高贵品格,君子应该如兰花一样保持高尚的节操,表现了诗人不随波逐流,不为黑暗污垢所染的高尚品德。此诗后半亦纯是说理,然亦不入“理障”,而有“理趣”。陶渊明讲的是应当急流勇退,脱离黑暗官场,隐居田园的道理。它使前四句形象描写的寓意更加鲜明,并且深化了。所以王夫之在《古诗评选》中称赞这首诗是“真理真诗”,“说理诗必如此,乃不愧作者”。
本首诗也是借兰花恬淡,与世无争的特点,来表现作者自己隐居生活的惬意,以兰花空谷幽兰的特点来表现自己虽然隐居于山林之中但是自己的诗歌会像兰花的馨香一样来影响别人。
古风
唐李白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这首诗是李白在路途游玩时所写的,是一首五言绝句。这是一首借物抒怀的诗,作者借兰花这个意向表达自己虽然才华被隐没,但是自己的一些朋友知音还是看到了自己的才华的,为他们展现自己的才华就可以了。作者看到兰花隐没于众草之中,感觉到无限的悲凉,于是联系到了自身的际遇,生出无限的感慨。从整首诗看始终都在写兰花的在众草中的形象,最后一句更是写出来了作者此时自己的心声,如果没有清风的来吹散花香,那么香气为谁发出呢。这就是间接表明自己的才华如果没有他自己的路途的知音自己的才华为谁施展呢。
兰花,那飘逸俊芳、绰约多姿的叶片;高洁淡雅、神韵兼备的花朵;纯正幽远、沁人肺腑的香味自古以来受人喜爱。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养兰、赏兰、绘兰、写兰,一直是人们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被誉为“国香“、“王者香“的中国兰花成了高雅文化的代表。幽悬兰草遇净土而生不因无人而不芳...脱俗矣兰花被誉为“花中君子”、“王者之香”。对于中国人来说,兰花还有民族上的深沉意义。在中国传统四君子梅、兰、竹、菊中,和梅的孤绝、菊的风霜、竹的气节不同,兰花象征了一个知识份子的气质,以及一个民族的内敛风华。因此对于兰花,中国人可以说有着根深蒂固的民族感情与性格认同。
兰花,那飘逸俊芳、绰约多姿的叶片;高洁淡雅、神韵兼备的花朵;纯正幽远、沁人肺腑的香味自古以来受人喜爱。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养兰、赏兰、绘兰、写兰,一直是人们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被誉为“国香“、“王者香“的中国兰花成了高雅文化的代表。
如果您对本文的解答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肯定。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