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是我们帮你搜集整理的有关李季兰的《相思怨》是写给谁的和唐朝女诗人李季兰6岁时赋诗一首的问答

本文目录一览

李季兰的《相思怨》是写给谁的

李季兰的《相思怨》是写给陆羽。

1、《唐才子传》里说李季兰“美姿容,神情萧散,专心翰墨,善弹琴,尤工格律”,其父嫌她性情不好,把她送到道观修行。她比“茶圣”陆羽大二十多岁,两人经常煮雪烹茶,对坐清谈。

2、在湖州,李季兰在观中生病时,陆羽前去探望,李季兰非常感动,写了一首《湖上卧病喜陆鸿渐至》给陆羽,这是惟一一首公开写给陆羽的诗,内有“昔去繁霜月,今来苦雾时,相逢仍卧病,欲语泪先垂”的句子,看诗的内容,以友谊的成分居多,不涉男女情爱。

3、她的《相思怨》一诗,里面的爱与激情就大肆流光溢彩了: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携琴上高楼,楼虚月华满。弹得相思曲,弦肠一时断。直接表露自己炽热的爱。

返回目录

唐朝女诗人李季兰6岁时赋诗一首技惊四座,其父为何说她将来必为失德妇

有唐一朝,风气开放、文化昌盛,曾涌现出不少文采斐然、佳作甚多的女诗人,而活跃在盛唐年间的李季兰,便是其中的代表。然而李季兰还是个幼童时,其父便断言她将来必成为一个失德妇人,恐怕难以善终,而最终的结果也的确如此。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李冶字季兰,以字闻名于世,活跃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自幼聪慧过人,颇能吟诗作赋。且说李季兰6岁时曾参加过一次家族聚会,其父为了炫耀她的机敏和诗才,便让她即兴赋诗一首。面对着满屋长辈,童稚未脱的李季兰竟丝毫不怯场,指着屋外的蔷薇,张口便赋诗一首,一时间满座皆惊。

按说女儿如此露脸,李父应当感到高兴才是,没想到他的脸上非但没有丝毫的笑意,反而指着诗中的两句说道:“‘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想不到你小小年纪便如此狡黠、不检点,长大以后肯定是个失德的妇人。既然如此,我就送你出家做道姑,在清静之地面壁思过,免得你留在家中成为祸害。”

家人们听后大感惊愕,便问李父这是何故。李父轻轻地叹了一口气,然后解释道:“诗中的‘架却’乃是‘嫁却’的谐音,此女年未及笄,却懂得待嫁女子的心绪烦乱,若不加以管束,长大后还了得?”(“始年六岁时,作《蔷薇诗》云:‘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其父见曰:‘此女聪黠非常,恐为失行妇人。’”见《唐才子传》)。

果然在4年后,李季兰被送进剡中(今浙江省嵊州市)玉真观出家,当时她才只有10岁。然而让李父没想到的是,李季兰脱离了他的管束,反而变得更加自由散漫,每日里除了读经之外,便是作诗、习字、弹琴。转眼间,李季兰已经长到16岁年纪,因为厌倦道观中枯燥乏味的生活,便开始跟观外的士人们诗酒唱和,渐渐地在当地名声鹊起。

有唐一朝,风气相当开放,女子们不仅可以穿着“袒胸装”,而且还可以参与传统上由男人专享的活动,比如骑马、打球、击剑及诗会等等。而且在这些场合中,男女间互相酬酢、唱和,早将“男女授受不亲”的陈腐观念抛到九霄云外。而这些现象非但没有遭到士大夫阶层的抨击,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他们的推崇。

所以,李季兰以女道士的身份与名士们交往,逐渐成了当地一道独特而靓丽的“风景线”。而随着年纪渐长,李季兰的性格更加开放,交友的范围也越来越广,经常与诗友们相会与乌程开元寺中,边饮酒边赋诗,气氛相当的活跃,而每次诗酒大会中,李季兰无疑都是“焦点人物”。

当然,诗酒大会中并不总是谈论高雅话题,有时在酒酣耳热之际,李季兰也会同诗友们谈论一些“荤段子”,虽然方式很隐晦,但尺度却是相当的大。对此,唐诗选家高仲武在《中兴间气集》中曾评论道“士有百行,女惟四德,季兰则不然也。形气既雄,诗意亦荡,自鲍昭以下罕有其伦”,对李季兰的性格过于开放,颇有指责的意思。

李季兰交游广泛,如大诗人刘长卿、“茶圣”陆羽、名僧皎然均同她意甚相得,而名士朱放、韩揆、阎伯钧、萧叔子等人跟她也是情投意合。其中,朱放、陆羽还跟她发展过多年真挚而热烈的恋情,可惜最终都无果而终。李季兰虽然情路坎坷,但名声却是越来越大,活动范围也已不限于剡中,而远及文人荟萃的扬州,并在那里出尽了风头。

李季兰的诗名如此之大,以至于后人将其与薛涛、鱼玄机、刘采春并称,号为“唐代四大女诗人”。不仅如此,连酷爱文艺的唐玄宗都听闻李季兰的诗名,大感兴趣之余命她入京面圣,令其欣喜不已。然而就在李季兰带着兴奋之情赶往长安时,不巧遭逢“安史之乱”,结果她非但没能见到皇帝,反而因为战乱,一时间变得“无人问津”。

多年后,当李季兰再次出现在公众视野时,身份却已变为“逆党”。原来,唐德宗在位期间,中书令、太尉朱泚在泾原镇叛军的拥护下,在长安发动兵变,不仅将皇帝赶出京城,而且还僭号称帝,为患关中一年有余。就在朱泚叛乱期间,李季兰与他交往甚密、书信频繁,甚至还曾为其写过几首颂诗。

所以等到朱泚败亡、唐德宗回返长安后,出于对李季兰的愤恨,便将其逮捕。唐德宗起初对李季兰颇有好感,不止一次地称她为“俊妪”,如今见到她后却是怒火中烧,先是责怪为何不学严巨川作诗:“手持礼器空垂泪,心忆明君不敢言”,然后命卫士将她乱棍打死,时在建中五年(784年)。一代盖世才女,最终却落得如此凄惨的结局,实在是令人唏嘘。

时有风情女子李季兰,上泚诗,言多悖逆,故阙而不录。皇帝再克京师,召季兰而责之,曰:“汝何不学严巨川有诗云:‘手持礼器空垂泪,心忆明君不敢言’?”遂令扑杀之。见唐人赵元一所著《奉天录·卷一》。

返回目录

拾忆长安明月几时有朱放结局

结局悲惨。拾忆长安明月几时有:李季兰结局悲惨第二天,爱麦拉和李谦在河边捉鱼,结果爱麦拉不小心整个人栽倒了河里,衣服全都弄湿了,伤口也进了水。

返回目录

女道士爱上一个和尚,写情诗表白,和尚回复什么诗后,成为经典名作

这是发生在唐朝的一件事

唐朝是中国古代史上一个相对繁荣开放的时期,盛唐风采让许多人都感到向往。那个时代诞生了许多有名的诗人,他们的经历各不相同,但都为唐诗的兴盛添砖加瓦,其中有一个女道士,她爱上和尚后写了首情诗表白,和尚是怎么回复的呢?

大约在公元730年,四川诞生了一个小女孩,她天生美丽,又有一身才气。6岁的时候,父亲抱着她看蔷薇花,女孩就以蔷薇花为题作了一首诗,其中一句是这么说的:“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这句诗看起来并没有什么问题,却引起了她父亲的警惕。

因为“架却”两个字跟“嫁却”谐音,小小年纪就思嫁而心绪烦乱,长大后恐怕会有失妇德!父亲仔细考虑了很久,决定把女儿送进道观出家。于是,唐朝四大才女之一的李冶,就成为了剡中玉真观的一名女道士,改名李季兰。

父亲希望李季兰清心寡欲,但李季兰却天生多情。《唐才子传》记载,李季兰“美姿容,神情萧散,专心翰墨,善弹琴,尤工格律”。在玉真观里待了10年,李季兰非但没有变得沉静,反而更加向往外面精彩的世界,每天弹琴写字烦了,李季兰就开始结交外人。

她美丽脱俗,又才华横溢、擅长诗文,吸引了许多来观中游玩的文人墨客。李季兰常常暗送秋波,被戏称为“风情女子”。她和名士朱放、崔焕、肖叔子、陆羽等人交好,常常在一起举行诗文集会,李季兰的才女名气越来越大,刘长卿甚至夸她是“女中诗豪”。

而经过蓝颜知己“茶神”陆羽的介绍,李季兰认识了和尚皎然。皎然俗姓谢,是南朝大诗人谢灵运的后代,他同样以擅长写诗出名。李季兰、陆羽、皎然3人常常聚会,渐渐地,皎然的风采吸引了李季兰,她暗生情愫,写下一首情诗,托陆羽转达。

这首诗的名字叫《结素鱼贻友人》:“尺素如残雪,结为双鲤鱼。欲知心里事,看取腹中书。”意思大概是说:我给你写了这封信,把心事都藏在鱼腹中,但我相信,你一定能明白我的心意。事实上,皎然确实明白了,他也做出了回复。

皎然写了一首《答李季兰》:“天女来相试,将花欲染衣。禅心竟不起,还捧旧花归。”皎然是自愿出家,早就修炼得心如止水,俗心不起,面对李季兰的试探,他称李季兰为“天女”,但他已经有了一颗“禅心”,只能把她抛过来的花枝送还了。

李季兰收到回复,感叹自己竟然不能让皎然动心。之后的她一直觉得寂寞无比,虽然有陆羽的情意,但因为世俗身份,两人没办法相守。不过后来,李季兰这首表白的情诗却流传了下来,成为唐朝的经典名作,也常常被后世诗人借鉴。

返回目录

总结:以上问题和解答均搜集整理自互联网,内容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