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读者,对于种树郭橐驼传中的 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和郭橐驼种树文言文答案,很多人可能不是很了解。因此,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种树郭橐驼传中的 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和郭橐驼种树文言文答案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种树郭橐驼传中的 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语句

1、病偻(脊背弯曲)
2、甚善,名我固当(本来)
3、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仿效
4、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滋长,繁殖,生长得快
5、官命促尔耕,勖尔植勉励
6、早织而缕线,这里指纺线织布
7、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使(我们人口)兴旺
8、传其事以为官戒也戒鉴
9、其莳也若子(种植,移植)
10、根拳而土易(拳曲,伸展不开)(更换)
11、摇其本以观其疏密(树干)
12、移之官理(治,统治)
13、字而幼孩(养育)
13、遂而鸡豚(成,养大)
14、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晚饭)(早饭)
二、通假字
(1)既然已“已”通“矣”,了
(2)字而幼孩“而”通“尔”,你的
三、一词多义
1、业:驼业种树以……为职业
术业有专攻职业,技艺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学业
以共济世业事业,功业
若业为吾所有已经
2、如:莫能如及,赶得上,比得上
沛公起如厕到……去
日初出大如车盖好像
洛阳亲友如相问如果
公屡促之,必如约按照
3、性: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本性
凡植木之性性质、方法
性行淑均性情
4、理:以子之道,移之官理道理、方法
当户理红妆整理
上下肃然,称为政理治理得好
5、尔:官命促尔耕你们
君尔妾亦然这样
无他,但手熟尔罢了
非死则徙尔表示肯定语气
6、病:故病且怠若是困苦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生病
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毛病,不足
7、虽: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连词,虽然)
虽鸡狗不得宁焉(连词,即使)
8、因:因舍其名(连词,表示承接,于是)
以为号焉(连词,表示结果,于是)
击沛公于坐(连词,引进动作行为的条件,乘机)
9、且: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连词,而且)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副词,将近)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连词,况且)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副词,姑且)
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连词,尚且)
四、词类活用
1、名我固当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
2、驼业种树业,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职业
3、且硕茂早实以蕃实,名词用作动词,结果实
4、非有能硕茂之也硕、茂,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高大茂盛
5、非有能早而蕃之也早、蕃,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结实早而且多
6、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爪,名词用作动词,用手指抓
7、鸣鼓而聚之聚,动词的使动词法,使……聚集
五、古今异义的词
1、故乡人号之“驼”(古义:两个词,所以乡里的人;今义:指出生或长期居住在一起的人,家乡人。)
2、既然已(古义:已经这样;今义:连词,表示先提示前提,而后加以推论。)
3、不抑耗其实而已(古义:它的果实;今义:副词,承接上文转折,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
4、若不过焉则不及(古义:不是过多;今义:连词,表转折,只是)
5、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古义:我们小民;今义:指人格卑下的人。)
六、句式
1.故不我若也(宾语前置)
2.吾又何能为哉(宾语前置)

返回目录

郭橐驼种树文言文答案

1.文言文《种树郭槖驼传》的翻译

郭橐驼,不知道他起初叫什么名字。他患了脊背弯曲的病,脊背突起而弯腰行走,就像骆驼一样,所以乡里人称呼他叫“橐驼”。橐驼听说后,说:“这个名字很好啊,这样称呼我确实恰当。”于是他舍弃了他原来的名字,也自称起“橐驼”来。

他的家乡叫丰乐乡,在长安城西边。郭橐驼以种树为职业,凡是长安城里经营园林游览或者卖水果的豪富人,都争着把他接到家里奉养。观察橐驼种的树,又或者是移植来的,也没有不成活的;而且长得高大茂盛,结果实早而且多。其他种树的人即使暗中观察、羡慕效仿,也没有谁能比得上。

有人问他种树种得好的原因,他回答说:“我郭橐驼不是能够使树木活得长久而且长得很快,只不过能够顺应树木的天性,来实现其自身的习性罢了。但凡种树的方法,它的树根要舒展,它的培土要平均,它根下的土要用原来培育树苗的土,它捣土要结实。已经这样做了,就不要再动,不要再忧虑它,离开它不再回顾。栽种时要像对待子女一样细心,栽好后要像丢弃它一样,那么树木的天性就得以保全,它的习性就得以实现。所以我只不过不妨害它的生长罢了,并不是有能使它长得高大茂盛的办法;只不过不抑制、减少它的结果罢了,也并不是有能使它果实结得早又多的办法。别的种树人却不是这样,树根拳曲又换了生土;他培土的时候,不是过紧就是太松。如果有能够和这种做法相反的人,就又太过于吝惜它们了,担心它太过分了,在早晨去看了,在晚上又去摸摸,已经离开了,又回头去看看。更严重的,甚至掐破树皮来观察它是死是活着,摇晃树干来看它是否栽结实了,这样树木的天性就一天天远去了。虽然说是喜爱它,这实际上是害了它,虽说是担心它,这实际上是仇视它。所以他们都不如我。我又能做什么呢?”

问的人说:“把你种树的方法,转用到做官治民上,可行吗?”橐驼说:“我只知道种树罢了,做官治民,不是我的职业。但是我住在乡里,看见那些官吏喜欢不断地发号施令,好像是很怜爱(百姓)啊,但百姓最终反因此受到祸害。在早上在晚上那些小吏跑来大喊:‘长官命令:催促你们耕地,勉励你们种植,督促你们收获,早些煮茧抽丝,早些织你们的布,养育你们的小孩,喂大你们的鸡和猪。’一会儿打鼓招聚大家,一会儿鼓梆召集大家,我们这些小百姓停止吃早、晚饭去慰劳那些小吏尚且不得空暇,又怎能使我们繁衍生息,使我们民心安定呢?所以我们既困苦又疲乏,像这样(治民反而扰民),它与我种树的行当大概也有相似的地方吧?”

问的人说:“不也是很好吗!我问种树的方法,得到了治民的方法。”我为这件事作传把它作为官吏们的戒示。

2.《种树郭橐驼传》文言文翻译

〔译文〕有人问他种树的诀窍,他回答说:“我郭橐驼并不是有什么特别的本事能使树木活得久、生长快,只是能顺应树木的天性,来让它的本性尽量发展罢了。

大凡种植树木的方法是:它的根要舒展,给它培土要均匀,它带的土要是旧的,给它筑土要紧密。已经这样做了之后,就不要再去动它,也不必担心它,种好以后离开时可以头也不回。

将它栽种时就像抚育子女一样细心,把它种完后就像丢弃它那样不再去管。那么它的天性就得到了保全,因而它的本性就不会丧失了。

所以我只不过不妨害它的生长罢了,并不是有什么能使它长得高大茂盛的诀窍;只不过不抑制耗损它的果实罢了,也并不是有什么能使果实结得又早又多的诀窍。别的种树人却不是这样,种树时树根卷曲,又换上新土;培土如果不是过分就是不够。

如果有与这做法不同的,又爱得太深,忧得太多,早晨去看了,晚上又去摸摸,离开之后又回头去看看。更过分的做法是抓破树皮来验查它是死是活,摇动树干来观察栽得是松是紧,这样树的天性就一天比一天远离了。

这虽说是爱它,实际上是害它,虽说是担心它,实际上是仇恨他。所以他们都比不上我啊,其实,我又有能特别做些什么呢?”。

3.《种树郭橐驼传》文言文翻译

有人问他种树的诀窍,他回答说:“我郭橐驼并不是有什么特别的本事能使树木活得久、生长快,只是能顺应树木的天性,来让它的本性尽量发展罢了。

大凡种植树木的方法是:它的根要舒展,给它培土要均匀,它带的土要是旧的,给它筑土要紧密。已经这样做了之后,就不要再去动它,也不必担心它,种好以后离开时可以头也不回。

将它栽种时就像抚育子女一样细心,把它种完后就像丢弃它那样不再去管。那么它的天性就得到了保全,因而它的本性就不会丧失了。

所以我只不过不妨害它的生长罢了,并不是有什么能使它长得高大茂盛的诀窍;只不过不抑制耗损它的果实罢了,也并不是有什么能使果实结得又早又多的诀窍。别的种树人却不是这样,种树时树根卷曲,又换上新土;培土如果不是过分就是不够。

如果有与这做法不同的,又爱得太深,忧得太多,早晨去看了,晚上又去摸摸,离开之后又回头去看看。更过分的做法是抓破树皮来验查它是死是活,摇动树干来观察栽得是松是紧,这样树的天性就一天比一天远离了。

这虽说是爱它,实际上是害它,虽说是担心它,实际上是仇恨他。所以他们都比不上我啊,其实,我又有能特别做些什么呢?”。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

小题1:D

小题2:D

小题3:C

小题4:B

小题1:字:养育

小题2:A.以致其性焉尔(本性)凡植木之性(方法)

B.故吾不害其长而已(生长)见长人者好烦其令(治理)

C.故吾不害其长而已(因果连词,所以)

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形容词,旧,这里指旧的土)

D.凡长安富豪人为观游及卖果者(作为)传其事以为官戒(作为)

小题3:C与题干中“且”均为“而且”义,A.将要;B.尚且;D.尚且

小题4:略

5.高一语文种树郭橐陀传中文翻译

郭橐驼,不知最初叫什么名字。他患有伛偻病,耸着背脊,弯着腰,脸朝下走路,就像骆驼一样,所以乡里人给他取了个外号叫“驼”。橐驼听到后说:“很好啊,给我取这个名字当然很恰当。”于是他索性放弃了原来的名字,也自称起“橐驼”来。

他的家乡叫丰乐乡,在长安城西边。郭橐驼以种树为职业,凡是长安城里种植花木以供玩赏以及种植果树出卖水果的富豪人家,都争着接他到家中雇用他。大家看到橐驼种的树,即或移植,没有不成活的;而且长得高大茂盛,结果又早又多。别的种树人即使暗中观察模仿,也没有谁能比得上。

有人问他种树的诀窍,他回答说:“我郭橐驼并不是有什么特别的本事能使树木活得久、生长快,只是能顺应树木的天性,来让它的本性尽量发展罢了。大凡种植树木的方法是:它的根要舒展,给它培土要均匀,它带的土要是旧的,给它筑土要紧密。已经这样做了之后,就不要再去动它,也不必担心它,种好以后离开时可以头也不回。将它栽种时就像抚育子女一样细心,把它种完后就像丢弃它那样不再去管。那么它的天性就得到了保全,因而它的本性就不会丧失了。所以我只不过不妨害它的生长罢了,并不是有什么能使它长得高大茂盛的诀窍;只不过不抑制耗损它的果实罢了,也并不是有什么能使果实结得又早又多的诀窍。别的种树人却不是这样,种树时树根卷曲,又换上新土;培土如果不是过分就是不够。如果有与这做法不同的,又爱得太深,忧得太多,早晨去看了,晚上又去摸摸,离开之后又回头去看看。更过分的做法是抓破树皮来验查它是死是活,摇动树干来观察栽得是松是紧,这样树的天性就一天比一天远离了。这虽说是爱它,实际上是害它,虽说是担心它,实际上是仇恨他。所以他们都比不上我啊,其实,我又有能特别做些什么呢?”

问的人说:“把你种树的方法,转用到作官治民上,可以吗?”橐驼说:“我只知道种树的道理而已,作官治民不是我的职业。但是我住在乡里,看见那些当官的喜欢不断地发号施令,好像很怜爱百姓,结果却给百姓带来灾难。早早晚晚那些小吏跑来大喊:‘长官命令:催促你们耕地,勉励你们种植,督促你们收割,早些煮蚕茧抽蚕丝,早些织你们的布,养好你们的小孩,喂大你们的鸡猪。’一会儿打鼓招聚大家,一会儿鼓梆召集大家,我们这些小百姓放下饭碗去招待那些小吏尚且不得空暇,又怎能使我们人丁兴旺,人心安定呢?所以我们既这样困苦,又这样疲劳。如果这样比较,它与我种树的行当大概也有相似的地方吧?”

问的人说;“这不是很好吗?我问种树,却得到了治民的方法。”于是,我把这件事记载下来,作为官吏们的鉴戒。

6.《种树郭橐驼传〉〉的翻译

7.谁能帮我讲解一下文言文种树郭橐驼传

种树郭橐驼传(译文)郭橐驼其人,不知原名什么。

他患有伛偻病,行走时背脊高起,脸朝下,就像骆驼,所以乡里人给他取了个“驼”的外号。橐驼听到后说:“很好啊,给我取这个名字挺恰当。”

于是他索性放弃了原名,也自称橐驼。他的家乡叫丰乐乡,在长安城西边。

郭橐驼以种树为职业,长安城的富豪人家为了种植花木以供玩赏,还有那些以种植果树出卖水果为生的人,都争着接他到家中供养。大家看到橐驼所种,或者移植的树,没有不成活的,而且长得高大茂盛,果实结得又早又多。

别的种树人即使暗中观察模仿,也没有谁能比得上。有人问他,他回答说:“我郭橐驼并没有能使树木活得久、生长快的诀窍,只是能顺应树木的天性,让它尽性生长罢了。

大凡种植树木的特点是:树根要舒展,培土要均匀,根上带旧土,筑土要紧密。这样做了之后,就不要再去动它,也不必担心它,种好以后离开时可以头也不回。

栽种时就像抚育子女一样细心,种完后就像丢弃它那样不管。那么它的天性就得到了保全,从而按它的本性生长。

所以我只不过不妨害它的生长罢了,并没有能使它长得高大茂盛的诀窍,只不过不压制耗损它的果实罢了,也并没有能使果实结得又早又多的诀窍。别的种树人却不是这样,种树时树根卷曲,又换上新土;培土不是过分就是不够。

如果有与这做法不同的,又爱得太深,忧得太多,早晨去看了,晚上又去摸摸,离开之后又回头去看看。更过分的做法是抓破树皮来验查它是死是活,摇动树干来观察栽土是松是紧,这样就日益背离它的天性了。

这虽说是爱它,实际上是害它,虽说是担心它,实际上是与他为敌。所以他们都比不上我,其实,我又有什么特殊能耐呢?”问的人说:“把你种树的方法,转用到作官治民上,可以吗?”橐驼说:“我只知道种树而已,作官治民不是我的职业。

但是我住在乡里,看见那些当官的喜欢不断地发号施令,好像很怜爱百姓,结果却给百姓带来灾难。早早晚晚那些小吏跑来大喊:‘长官命令:催促你们耕地,勉励你们种植,督促你们收割,早些缫你们的丝,早些织你们的布,养好你们的小孩,喂大你们的鸡、猪。

’一会儿打鼓招聚大家,一会儿鼓梆召集大家,我们这些小百姓放下饭碗去招待那些小吏都忙不过来,又怎能使我们人丁兴旺,人心安定呢?所以我们既这样困苦,又这样疲劳。如果我说的这些切中事实,它与我的同行种树大概也有相似的地方吧?”问的人说;“真好啊!这不是很好吗?我问种树,却得到了治民的方法。”

于是,我把这件事记载下来,作为官吏们的鉴戒。这篇文章题目为传,实际上却是一篇即有强烈讽刺色彩的寓言。

作者以虚构的种树能手郭橐驼的植树经验做类比,告诫为官者,养人犹如养树,应该“致木之天以致其性”,养人即治民:指责中唐吏治扰民、伤民,反映了作者同情人民的思想感情及改革政治的愿望。

8.【种树郭橐驼传的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

1.判断句以“……也”表示判断.例:官理,非吾业也(非……也,表否定的判断句)2.倒装句橐驼,不知始于何名苟有能反(于)是者3.省略句传其事以(之)为官戒也而卒以(之)祸苟有能反(于)是者然吾居(于)乡移之(于)官理,可乎4.宾语前置故不我若也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吾又何能为哉名词作动词1.病瘘,隆然伏行.病,患…病2.早实以蕃.实,结果实3.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爪,作动词用,手抓,掐4.而卒以祸.祸,受到祸害.5..其莳也若子.子,对待子女一样6.名我固当.名:起名7.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寿:活得长久名词作状语(1)旦视而暮抚.旦,在早上;暮,在晚上(2)而木之性日以离矣.日,一天天(3)旦暮吏来而呼曰.旦暮,从早到晚使动用法(1)以致其性焉尔.致,使……达到(2)非有能硕茂之也.硕茂,使……硕大茂盛(3)非有能早而蕃之也.早,使……结得早;蕃,使……多(4)鸣鼓而聚之.鸣,使……发出响声;敲响.聚,使……聚集.(5)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蕃,使……繁荣.安,使……安乐.(6)见长人者好烦其令.烦,使……繁琐.(7)遂而鸡豚.遂,使……长成,喂大.意动用法驼业种树.业,以……为职业为动用法传其事以为官戒.传为……作传其培之也培为……培土动词作名词或移徙移徙,移栽的树一词多义1.病病偻.(得…病)故病且怠.(困苦)2.害不害其长.(妨碍)其实害之.(伤害)3.虽虽窥伺效慕.(即使)虽曰爱之.(虽然)4.故其土欲故.(旧,指原来培育树苗的土)故不我若也.(所以)5.实早实以蕃.(结果实,名作动)不抑耗其实而已.(果实)其实害之.(实际上)6.若其置也若弃.(像)若不过焉则不及.(如果)故不我若也.(如,及,比得上)7.而鸣鼓而聚之.(表承接,一说表目的,可不译.)字而幼孩.(通“尔”,你们)旦视而暮抚.(表并列,又)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表顺接,可译“于是”)早织而缕.(通“尔”,你们)8.为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从事)吾又何能为哉(做)9.以早实以蕃(而且)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而)爪其肤以验其生枯(表目的,来)以子之道(把)10.名不知始何名(名字)甚善,名我固当(称呼)11.业驼业种树(以……为职业)官理,非吾业也(职业)。

    返回目录

    有关《种树郭橐驼传》和《病梅馆记》中的虚词整理


    长,读cháng,与“短”相对,如《隆中对》:“身长八尺。”引申为“长久地”,如《秋水》:“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又引申为“经常地”,如杜甫《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长,还有“擅长”的意思,如《冯婉贞》:“西人长火器而短技击。”
    长,读zhǎng,生长,如本文“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引申为“长大”,如《东方朔》:“臣朔少失父母,长养兄嫂。”再引申为“年纪大”,与“幼”相对,如《木兰诗》:“木兰无长兄。”再引申为“首领”,如《冯婉贞》:“以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长,又是官名,古代大县长官叫“令”,小县长官叫“长”。本文的“长人者”的“长”。是名词用为动词。长人者,是“当官治民的人”的意思。
    长,还有“多余的”意思,成语“身无长物”“别无长物”,形容穷困或俭朴。这个“长”,旧读zhàng,今读cháng。

    若,作动词用,有“像、似”的意思,如本文:“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又如《师说》:“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引申为“及,赶得上”,常用于否定句,如本文:“故不我若也。”不我若,就是不及我,赶不上我。
    若,作代词用,是“你、你的”的意思。如《陈涉世家》:“若为佣耕,何富贵也?”又如《捕蛇者说》:“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若,作连词用,是“如果”的意思,如本文:“若不过焉则不及。”

    传,作名词用,本义是驿站或驿车,读zhuàn。如《后汉书·陈忠传》:“发人修道,缮理亭传。”又如《左传·成公五年》:“梁山崩,晋侯以传召伯宗。”引申为“宾馆”,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舍相如广成传舍。”传,也指“古书”,如《孟子·梁惠王下》:“于传有之。”引申为“解释经文的著作”,如《师说》:“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再引申为一种文体,即“列传、传记”,如本文的题目《种树郭橐驼传》。
    传,作动词用,读chuán,作“传递”讲,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引申为“传授”,如《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再引申为“流传、传布”,如《师说》:“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本文:“传其事以为官戒。”
    1.通假字
    早缫而绪(“而”通“尔”)
    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孳”同“滋”)
    2.句式
    1.判断句
    以“……也”表示判断。
    例:官理,非吾业也
    2.倒装句
    橐驼,不知始何名
    苟有能反(于)是者
    3省略句
    传其事以(之)为官戒也
    而卒以(之)祸
    苟有能反(于)是者
    然吾居(于)乡
    (主语)鸣鼓而聚之
    4宾语前置
    故不我若也
    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吾又何能为哉
    3.词类活用
    1、名我固当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
    2、驼业种树业,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职业
    3、且硕茂早实以蕃实,名词用作动词,结果实
    4、非有能硕茂之也硕、茂,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高大茂盛
    5、非有能早而蕃之也早、蕃,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结实早而且多
    6、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爪,名词用作动词,用手指抓
    7、鸣鼓而聚之聚,动词的使动词法,使……聚集
    4.一词多义:

    虽窥伺效慕。(即使)
    虽曰爱之。(虽然)

    其土欲故。(旧)
    故不我若也。(所以)

    早实以蕃。(结果实,名作动)
    不抑耗其实而已。(结果实,名作动)
    其实害之。(实际)

    其置也若弃。(像)
    若不过焉则不及。(如果)
    故不我若也。(如,及,比得上)

    鸣鼓而聚之。(表承接,一说表目的,可不译。)
    字而幼孩。(通“尔”,你们)
    旦视而暮抚。(表并列,又)
    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表顺接,可译“于是”)

    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从事)
    吾又何能为哉(做)
    5.古今异义的词
    1、故乡人号之“驼”(古义:两个词,所以乡里的人;今义:指出生或长期居住在一起的人,家乡人。)
    2、既然已(古义:已经这样;今义:连词,表示先提示前提,而后加以推论。)
    3、不抑耗其实而已(古义:它的果实;今义:副词,承接上文转折,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
    4、若不过焉则不及(古义:不是过多;今义:连词,表转折,只是)
    5、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古义:我们小民;今义:指人格卑下的人。)
    【词类活用及句式】
    1古今异义的词语: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智力古:智:智慧力:力量今: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
    2一词多义:
    ⑴病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使动用法:使……成为病态。
    而江浙之梅皆病名作动,呈病态、成为病态。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形容词,病态的,做“梅”的定语。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名作动,呈病态、成为病态。
    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名作动,呈病态、成为病态。
    ⑵欹、疏、曲
    梅之欹之疏之曲“欹”、“疏”、“曲”三字都是形容词,倾斜、稀疏、弯曲。
    梅以曲为美”,“以欹为美”,“以疏为美”,“欹”、“疏”、“曲”三字都是形作名,倾斜的枝干、稀疏的枝叶、弯曲的枝条。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作为)
    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做)
    3常用虚词:
    ⑴以
    梅以曲为美,以欹为美,以疏为美,把、拿
    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来
    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可以:能够
    (另一说法是:以,按,“以”后省略“之”,代病态的审梅标准。)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把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来、用来
    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凭
    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把
    以求重价来、用来
    以五年为期用、拿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来、用来
    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来、用来
    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来、用来
    ⑵之
    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的
    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的
    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的
    梅之欹之疏之曲取独
    (语法上失取独,翻译时仍可写“的”,如汪钰明《文言文三行编排本》就是这样。)
    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的
    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的
    而江浙之梅皆病的
    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的
    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取独
    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它代梅
    纵之顺之它代梅
    必复之全之它代梅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的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它代梅
    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的
    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的
    4、特殊句式
    ⑴判断句:
    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非……也)
    予本非文人画士(……非……也)
    江浙之梅皆病(……皆……)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皆……)
    ⑵被动句:
    甘受诟厉(受:被)
    ⑶省略句:
    予购三百盆,(“盆”后省“病梅”)纵之顺之(前面省主语“予”)
    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前面省主语“予”)
    (予)纵之顺之,(予)毁其盆,(予)悉埋(之)于地
    ⑷介词结构后置:
    悉埋于地(悉于地埋,全在地里种植)
    5、固定结构
    梅以曲为美(“以……为……”:把……当作……)
    6、词类活用
    ⑴使动用法: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夭:使……弯曲。病:使……成为病态。)
    夭其稚枝(夭:使……弯曲。)
    纵之顺之(纵:使……放纵地生长。)(顺:使……顺其自然地生长。)
    必复之全之(复:使……恢复、使……复原。)(全:使……健全。)
    (2)为动用法
    既泣之三日(为……哭泣)
    乃誓疗之(为……治疗)
    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为……治疗)
    (3)名词作状语:
    心知其意(心:在心上)
    (4)名词作动词:
    (1)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号,号召;绳,约束
    (2)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祸,造成罪过
    而江浙之梅皆病(呈病态、成为病态)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呈病态、成为病态)
    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呈病态、成为病态)
    (5)形容词作动词:
    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明,公开
    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竭尽、用尽)
    (6)形容词作名词
    有以文人画士孤僻之隐明告鬻梅者:隐,隐衷

    直则无姿(笔直的枝干)
    斫直(笔直的枝干)
    锄其直(笔直的枝干)
    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直,挺直的枝干

    密则无态(茂密的、繁密的枝叶)
    删密(茂密的、繁密的枝叶)
    删其密(茂密的、繁密的枝叶)
    ③正
    正则无景(端正的枝条)
    锄正(端正的枝条)
    斫其正(端正的枝条)

    以曲为美(弯曲的枝条)

    以欹为美(倾斜的枝干)

    以疏为美(稀疏的枝叶)
    以上,还有词类活用和句式,你应该用得到

    返回目录

    故不我若也句式是什么

    故不我若也的句式是宾语前置句式,意为“所以他们种植的树都不如我”。

    出自:唐代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

    原句: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翻译:虽然说是喜爱它,这实际上是害它;虽说是担心它,这实际上是仇视它。所以他们种植的树都不如我。我又哪里有什么特殊本领呢?

    作品出处简介与赏析

    这是一篇兼具寓言和政论色彩的传记文,也是一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郭橐驼种树的事迹已不可考,后世学者多认为这是设事明理之作。

    此文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通过对郭橐驼种树之道的记叙,说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是“养树”的法则,并由此推论出“养人”的道理,指出为官治民不能“好烦其令”,批评当时唐朝地方官吏扰民、伤民的行为,反映出作者同情人民的思想和改革弊政的愿望。

    返回目录

    《种树郭橐驼传》中的句式语法

    1、词类活用:一般是形容词,名词,动词,状词,介词间相互活用。
    第一段:“病”:名作动,因为……生病
    “名”:名作动,给……起名
    第二段:“业”:名作动,以……为业
    第三段:“全”:形作动,保持
    “硕”:使动,使……长得高大
    “早”:使动,使……早结果
    “旦”:名作介,在早上
    “爪”:名作动,用爪子抓
    “日”:名作状,每天
    第四段:“理”:名作动,当官治民
    “烦”:形作动,多次颁布
    “早”:形作状,早些
    “字”:名作动,养育
    “遂”:状作动,喂大
    还有一种是意动用法,文中没有,比如
    “友人夜盗,为吾所获,吾耻之”。“耻”,意动,认为……可耻
    2、特殊句式:包括倒装、省略、判断、感叹句,其中倒装句又分为谓语前置(主语后置)、定语后置、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四种。
    第一段:“名我固当”,“名”前省略了主语故乡人;
    第二段:“皆争迎取养”,“养”后省略了宾语他,即郭橐驼;
    第三段:“其本欲舒”,省略+宾语前置,应是“木欲舒其本”;
    “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判断,我只是……罢了;
    “则又爱之太恩”,定语后置,应是“则又太恩爱之”;
    第四段:“而卒以祸”,状语后置,应是“而以祸卒”;
    “何以蕃吾生”,宾语前置,应是“以何蕃吾生”;
    第五段:“不亦善夫!”,感叹,不也……吗!
    谓语前置比较少见,比如:
    “见汝伤甚,何不就医?”谓语前置,意思是你被伤得很严重,为什么不去看医生呢?

    返回目录

    上海 高一语文课本内容 种树郭橐驼传

    种树郭橐驼传
    《种树郭橐驼传》
    【作者】: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祖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西文学村柳家巷),后迁长安(今陕西西安)。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因为他是河东人,终于柳州刺史任上,所以人称柳河东或柳柳州。
    代宗大历八年(773年)柳宗元生于京城长安,出身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早年为考进士,文以辞采华丽为工。贞元九年(793)中进士,十四年登博学鸿词科,授集贤殿正字。一度为蓝田尉,后入朝为官,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迁礼部员外郎。永贞元年(805)九月,革新失败,贬邵州刺史,十一月加贬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元和十年(815)春回京师,又出为柳州刺史,政绩卓著。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逝于任所。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富于战斗性,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哲学著作有《天说》、《天时》、《封建论》等。柳宗元的作品由唐代刘禹锡保存下业,并编成集。有《柳河东集》。
    ·原文及其翻译
    〔原文〕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译文〕郭橐驼,不知最初叫什么名字。他患有伛偻病,耸着背脊,弯着腰,脸朝下走路,就像骆驼一样,所以乡里人给他取了个外号叫“驼”。橐驼听到后说:“很好啊,给我取这个名字当然很恰当。”于是他索性放弃了原来的名字,也自称起“橐驼”来。
    〔原文〕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家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迁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译文〕他的家乡叫丰乐乡,在长安城西边。郭橐驼以种树为职业,凡是长安城里种植花木以供玩赏以及种植果树出卖水果的富豪人家,都争着接他到家中雇用他。大家看到橐驼种的树,即或移植,没有不成活的;而且长得高大茂盛,结果又早又多。别的种树人即使暗中观察模仿,也没有谁能比得上。
    〔原文〕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译文〕有人问他种树的诀窍,他回答说:“我郭橐驼并不是有什么特别的本事能使树木活得久、生长快,只是能顺应树木的天性,来让它的本性尽量发展罢了。大凡种植树木的方法是:它的根要舒展,给它培土要均匀,它带的土要是旧的,给它筑土要紧密。已经这样做了之后,就不要再去动它,也不必担心它,种好以后离开时可以头也不回。将它栽种时就像抚育子女一样细心,把它种完后就像丢弃它那样不再去管。那么它的天性就得到了保全,因而它的本性就不会丧失了。所以我只不过不妨害它的生长罢了,并不是有什么能使它长得高大茂盛的诀窍;只不过不抑制耗损它的果实罢了,也并不是有什么能使果实结得又早又多的诀窍。别的种树人却不是这样,种树时树根卷曲,又换上新土;培土如果不是过分就是不够。如果有与这做法不同的,又爱得太深,忧得太多,早晨去看了,晚上又去摸摸,离开之后又回头去看看。更过分的做法是抓破树皮来验查它是死是活,摇动树干来观察栽得是松是紧,这样树的天性就一天比一天远离了。这虽说是爱它,实际上是害它,虽说是担心它,实际上是仇恨他。所以他们都比不上我啊,其实,我又有能特别做些什么呢?”
    〔原文〕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译文〕问的人说:“把你种树的方法,转用到作官治民上,可以吗?”橐驼说:“我只知道种树的道理而已,作官治民不是我的职业。但是我住在乡里,看见那些当官的喜欢不断地发号施令,好像很怜爱百姓,结果却给百姓带来灾难。早早晚晚那些小吏跑来大喊:‘长官命令:催促你们耕地,勉励你们种植,督促你们收割,早些煮蚕茧抽蚕丝,早些织你们的布,养好你们的小孩,喂大你们的鸡猪。’一会儿打鼓招聚大家,一会儿鼓梆召集大家,我们这些小百姓放下饭碗去招待那些小吏尚且不得空暇,又怎能使我们人丁兴旺,人心安定呢?所以我们既这样困苦,又这样疲劳。如果这样比较,它与我种树的行当大概也有相似的地方吧?”
    〔原文〕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
    〔译文〕问的人说;“这不是很好吗?我问种树,却得到了治民的方法。”于是,我把这件事记载下来,作为官吏们的鉴戒。
    ·《种树郭橐驼传》鉴赏
    本文题目虽称为“传”,但并非是一般的人物传记。文章以老庄学派的无为而治,顺乎自然的思想为出发点,借郭橐驼之口,由种树的经验说到为官治民的道理,说明封建统治阶级有时打着爱民、忧民或恤民的幌子,却收到适得其反的效果,照样使民不聊生。这种思想实际上就是“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剖斗折衡,而民不争”的老庄思想的具体反映。唐代从安史之乱以后,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只有休养生息,才能恢复元气。如果封建统治者仍借行政命令瞎指挥,使老百姓疲于奔命,或者以行“惠政”为名,广大人民既要送往迎来,应酬官吏;又不得不劳神伤财以应付统治者摊派的任务,这只能使人民增加财物负担和精神痛苦。如果我们了解中唐时期的社会现实,知道柳宗元写这篇文章的针对性,则能体会到这篇文章的进步意义。这是我们首先必须弄清的。
    本文共六段,每两段又可合为一大段。第一大段是介绍传记主人公的姓名、形象特征,以及籍贯、职业和技术特长。第一小段看似闲笔,却生动有趣,给文章带来了光彩色泽。这里面要注意三点。一、在《庄子》书中所描绘的许多人物,有的具有畸形残疾,如《养生主》《德充符》中都写到失去单足或双足的人,《人间世》中则写了一个怪物支离疏;有的则具有特异技能,如善解牛的庖丁,运斤成风的匠人,承蜩的佝偻丈人等。柳宗元写这篇传记,把这两种特点都集中在郭橐驼一人身上,他既有残疾,又精于种树。可见柳宗元不仅在文章的主题思想方面继承了《庄子》的观点,连人物形象的刻画也灵活地吸取了《庄子》的写作手法。二、橐驼即骆驼,人们称这位主人公为橐驼,原带有开玩笑,甚至嘲讽性质。但这位种树的郭师傅不但不以为忤,反欣然接受。柳宗元在这里不着痕迹地写出了这位自食其力的劳动者的善良性格。但作者这样写仍是有所本的。在《庄子》的《应帝王》和《天道》中,都有这样的描写,即人们把一个人呼之为牛或呼之为马,他都不以为忤,反而欣然答应。这同郭橐驼欣然以橐驼为名是一样的。这种描写实际上也体现了老庄学派顺乎自然的思想,即认为“名”不过是外加上去的东西,并不能影响一个人的实质,所以任人呼牛呼马,思想上都不致受到干扰波动;相反,甚至以为被人呼为牛马也并不坏。三、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塑造了一个形貌丑陋而心地善良的敲钟人,这个艺术形象对后世影响很大。直到近年电视剧《女奴》中的花匠也属于这一类型。其实,这种把外表丑陋而心灵美统一在一个人身上的描写,在我国,可以说从《庄子》就开始了。柳宗元所塑造的郭橐驼形象也是这方面的典型。不过柳宗元是把“丑”和“真”(他思想上认识到颠扑不破的真理)统一起来,雨果是把“丑”和“善”统一起来,略有不同而已。
    后一小段写郭橐驼种树的特异技能。他种树的特点有二:一是成活率高;二是长得硕茂,容易结果实,即所谓“寿且孽”。作者在后文没有写郭橐驼种树的移栽易活的特点,只提到栽了树不妨害其成长的这一面。其实这是省笔。盖善植者必善移树,只有掌握了事物发展的内部规律才能得到更大的自由。所以这里为了使文章不枝不蔓,只点到而止。在这一小段的收尾处还布置了一个悬念。即“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读者从这儿必然急于想知道郭橐驼种树到底有什么诀窍。而下文却讲的是极其平凡而实际却很难做到的道理:“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可见郭并不藏私,而是“他植者”的修养水平和掌握规律的深度太不够了。从这里,作者已暗示给我们一个道理,即“无为而治”并不等于撒手不管或放任自流。这个道理从下面两大段完全可以得到证明。
    第二大段的两小段是郭橐驼自我介绍种树的经验。上下两节是正反两面对举,关键在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为了把这一道理阐述得更深刻、更有说服力,文章用了对比的写法,先从种植的当与不当进行对比。究竟什么是树木的本性呢?“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四个“欲”字,既概括了树木的本性,也提示了种树的要领。郭橐驼正是顺着树木的自然性格栽种,从而保护了它的生机,因而收到“天者全而其性得”的理想效果。这正是郭橐驼种树“无不活”的诀窍。他植者则不然,他们违背树木的本性,种树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因此必然遭致“木之性日以离”的恶果。这就回答了上段的问题,他们“莫能如”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学标不学本。继从管理的善与不善进行对比。“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是郭橐驼的管理经验。乍看,好像将树种下去以后,听之任之,不加管理。事实上,橐驼的“勿动勿虑”,移栽时的“若子”,种完后的“若弃”,正是最佳的管理,没有像疼爱孩子那样的精心培育,就不会有理想的效果。他植者不明此理,思想上不是撒手不管而是关心太过,什么都放不下,结果适得其反,“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压抑了甚至扼杀了树木的生机。这两层对比写法,句式富于变化。写橐驼种树,用的是整齐的排比句,而写他植者之种树不当,则用散句来表示,文章显得错落有致。“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用押韵的辞句,使重点突出,系从《庄子·马蹄》的写法变化而出。从介绍橐驼的种树经验上可以看出,柳宗元的观点同老庄思想还是有差别的。柳是儒、道两家思想的结合,他并不主张一味听之任之的消极的“顺乎自然”,而是主张在掌握事物内部发展规律下的积极的适应自然。他要求所有的种树人都能做到认识树木的天性,即懂得如何适应树木生长规律的业务。把种树的道理从正反两面讲清楚以后,文章自然就过渡到第三大段。
    第三大段是正面揭出本旨,实为一篇之“精神命脉”。作者通过对话,运用“养树”与“养人”互相映照的写法,把种树管树之理引申到吏治上去。对“养人”之不善,文章先简要地用几句加以概括:“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这与上文“他植者”养树管理之不善遥相呼应。接着用铺陈的手法,把“吏治不善”的种种表现加以集中,加以典型化,且有言有行,刻画细致入微,入木三分。如写官吏们大声吆喝,驱使人民劳作,一连用了三个“尔”,四个“而”和七个动词,把俗吏来乡,鸡犬不宁的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作者最后以“问者”的口吻点出“养人术”三字,这个“养”字很重要。可见使天下长治久安,不仅要“治民”,更重要的还要“养民”,即使人民得到休生养息,在元气大伤后得到喘息恢复的机会,也就是后来欧阳修说的“涵煦之深”。这才是柳宗元写这篇文章的最终目的。
    综观全文,我们应注意三点:一是无论种树或治民,都要“顺天致性”,而不宜违逆其道;二是想要顺天致性,必先掌握树木或人民究竟怎样才能“硕茂以蕃”,亦即摸清事物发展规律;三是动机效果必须统一,不允许好心办坏事,或只把好心停留在表面上和口头上。把这三点做好,才算懂得真正的“养人术”。
    ——————————————————————————————————————————————————————
    【背景】本文是寓言体的传记。名“传”,实际上是一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是柳宗元早年在长安任职时期的作品。郭橐驼种树的本事已不可考,后世学者多认为这是设事明理之作。本文是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而为言的。中唐时期,豪强地主兼并掠夺土地日益严重,“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仅有一点土地的农民,除了交纳正常的捐粟外,还要承受地方军政长官摊派下来的各种杂税。据《旧唐书•食货志》记载,各地官僚为巩固自己的地位,竞相向朝廷进奉,加紧对下层的盘剥,于是“通津达道者税之,莳蔬艺果者税之,死亡者税之”,民不聊生。这就是柳宗元写作本文的社会背景。

    返回目录

    如果您对本文的内容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认可。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