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很多人可能对《姚思廉》历史评价与正史事迹《和贞度叔陵将有异志翻译不是很了解,所以今天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姚思廉》历史评价与正史事迹《和贞度叔陵将有异志翻译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姚思廉》历史评价与正史事迹,《姚思廉》人物故事小传

《姚思廉》历史评价与正史事迹,《姚思廉》人物故事小传

姚思廉(公元557—637年)字简之,唐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仕于陈、隋、唐,官至散骑常侍。太宗曾令人绘其形象列于《十八学士图》。继承父业,专精史学,先后撰成《梁书》、《陈书》,二代史实,多赖以保存。

〔正 史〕

姚思廉字简之,雍州万年人。父察,陈吏部尚书,入隋历太子内舍人、秘书丞、北绛公。学兼儒史,见重于二代。陈亡,察自吴兴始迁关中。思廉少受汉史于其父,能尽传家业,勤学寡欲,未尝言及家人产业。在陈为扬州主簿,入隋为汉王府参军,丁父忧解职。初,察在陈尝修梁、陈二史,未就,临终令思廉续成其志。丁继母忧,庐于墓侧,毁瘠加人①。服阕,补河间郡司法书佐。思廉上表陈父遗言,有诏许其续成《梁》、《陈》史。炀帝又令与起居舍人崔祖浚修《区宇图志》。

后为代王侑侍读,会义师克京城,侑府僚奔骇,唯思廉侍王,不离其侧。兵将升殿,思廉厉声谓曰:“唐公举义,本匡王室,卿等不宜无礼于王。”众服其言,于是布列阶下。高祖闻而义之,许其扶侑至顺阳阁下,泣拜而去。观者咸叹曰:“忠烈之士也。仁者有勇,此之谓乎!”

高祖受禅,授秦王文学。后太宗征徐圆朗,思廉时在洛阳,太宗尝从容言及隋亡之事,慨然叹曰:“姚思廉不惧兵刃,以明大节,求诸古人,亦何以加也”因寄物三百段以遗之,书曰:“想节义之风,故有斯赠。”寻引为文学馆学士,太宗入春宫②,迁太子洗马。

贞观初,迁著作郎、弘文馆学士。写其形像列于《十八学士图》,令文学褚亮为之赞,曰:“志苦精勤,纪言实录。临危殉义,余风励俗。”三年,又受诏与秘书监魏征同撰梁、陈二史,思廉又采谢炅等诸家《梁史》续成父书,并推究陈事,删益傅浚、顾野王所修旧史,撰成《梁书》五十卷、《陈书》三十卷。魏征虽裁其总论,其编次笔削,皆思廉之功也,赐彩绢五百段,加通直散骑常侍。

思廉以藩邸之旧,深被礼遇,政有得失,常遣密奏之,思廉亦直言无隐。太宗将幸九成宫,思廉谏曰:“离宫游幸,秦皇、汉武之事,固非尧、舜、禹、汤之所为也。”言甚切至。太宗谕曰:“朕有气疾,热便顿剧③,固非情好游赏也。”因赐帛五十匹。九年,拜散骑常侍,赐爵丰城县男。十一年卒,太宗深悼惜之。废朝一日,赠太常卿,谥曰康,赐葬地于昭陵。

《旧唐书·姚思廉传》卷七三

①加人:超过常人。②春宫:太子的宫。也称“春闱”。③顿剧:顿时加剧。

返回目录

贞度叔陵将有异志翻译

“贞度叔陵将有异志”的翻译:谢贞揣度叔陵将会有叛逆之心。出自姚思廉《陈书·谢贞传》。原文节选:太清之乱,亲属散亡,贞于江陵陷没,暠逃难番禺,贞母出家于宣明寺。及高祖受禅,暠还乡里,供养贞母,将二十年。太建五年,贞乃还朝。及始兴王叔陵为扬州刺史,引祠部侍郎阮卓为记室,辟贞为主簿。贞度叔陵将有异志,因与卓自疏于叔陵,每有宴游,辄辞以疾,未尝参预,叔陵雅钦重之,弗之罪也。俄而高宗崩,叔陵肆逆,府僚多相连逮,唯贞与卓独不坐。译文:在太清年间的动荡中,亲属散亡,谢贞在江陵落入敌手。暠逃难逃难,贞母出家在宣明寺。及高祖即位,暠还乡里,供养贞母,将二十年太建五年,谢贞才回朝。等到始兴王叔陵担任扬州刺史时,征召谢贞做主簿。谢贞揣度叔陵将会有叛逆之心,于是就自动疏远他,每当有宴会交游,总是以患病为借口推辞,不曾参与,叔陵向来钦佩看重他,没有怪罪他。不久高宗驾崩,叔陵叛逆作乱,叔陵府中的属官先后受到牵连而被拘捕,唯独谢贞没有获罪。姚思廉(557年~637年),字简之,一说名简,字思廉,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人。其父姚察于陈朝灭亡后到隋朝做官,迁至北方,故两《唐书》中《姚思廉传》称其为京兆万年(今陕西省长安县)人。唐朝初期史学家。

返回目录

陈书 孔奂传译文

唐代姚思廉的《陈书 ▪孔奂传》译文:

孔奂,字休文,是会稽郡山阴县人。孔奂几岁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被叔父虔孙收养,很好学,善于写文章,经史及诸子百家的著作,没有未通读过的。

州里荐举孔奂为秀才,参加射策考试,成绩优异。后进入朝廷为尚书仓部郎中,转任仪曹侍郎。当时左尚书沈炯被匿名信所诽谤,将要判重刑,事情牵连到朝廷中枢机关,人人都心怀忧惧,孔奂在朝廷上发表议论辫审这件事,最后终于弄清楚了。丹阳尹何敬容因为孔奂刚直不阿,请求补孔奂为功曹史。

时值侯景之乱,京城被攻陷后,朝中官员都被拘禁,有人向贼帅侯子鉴推荐孔奂,侯子鉴命令把孔奂的脚镣手铐去掉,给他好待遇,命他主管文书工作。当时侯景的士兵都放荡不羁,凶威四溢,侯子鉴是侯景的心腹,又身居高职,朝中官员看见他,都卑躬屈膝,只有孔奂傲慢自如,毫不屈服。

有人劝说孔奂道:“现在是乱世,人人都想苟且偷生,免于灾祸,这些异族之徒全不懂得道理,您又怎能以节义来抗拒他们?”孔奂说:“我的生命存在,即使不能为大义而死.但又怎么可以献媚讨好凶恶不善之人,以求得保全自己?”当时贼寇剥削掠夺男人和女子,拘押逼迫士族和平民,孔奂常常保护他们,得以保全而度过危难的人很多。

高祖受禅即位后。永定二年,校为晋陵太守。孔奂清白自守,妻子儿女都不赴任所,唯自己一人乘单船到达郡治所在地,所得的官俸,随即分给赡养孤寡之人。曲阿富人殷绮,见孔奂住所朴素俭约,便送给他一套衣服,一床毡被。孔奂说:“太守有优厚的俸禄,怎么会不能置办这些东西,只是老百姓还有周济不到的,不允许我独自享受温饱罢了。”

当初,世祖在吴中,听说孔奂能妥善地处理政务,等到继承帝位后,征召他为御史中丞,兼领扬州大中正。孔奂性格刚直,善于推理,多次弹劾官吏的过失罪责,朝廷官员对他是很敬怕。

孔奂深晓治国的纲领要旨,每次陈述上奏,皇上没有一次不称好的,朝廷百司积压或难解决的事,都托请孔奂决断。这时候世祖患病,朝廷的很多事,都委托仆射仲举同孔奂一起决定。世祖驾崩后,高宗即位。孔奂在职任上清廉俭朴,对不当之处进行了很多改正,高宗对此很赞赏。

孔奂性格很耿直,对私相瞩托之事一概回绝,即使尊贵如太子,重臣如公候,对他感情相加,也不为此屈服。后主在东宫时,想任江总为太子詹事。

高宗想答应他,孔奂便上奏章说:“江总是文笔华丽之人,现今皇太子文笔不错,不用再从江总学习,以臣之拙见,应选择厚道之人,来辅佐太子。”高宗又说:“按照你说的,谁居此位最合适?”

孔奂说:“都官尚书王廓,品德高尚,性情敦厚机敏,可以担当此任。”后主当时也在场,就说:“王廓是王泰之子,不可任太子詹事。”孔奂又说:“宋朝范晔是范泰之子,也任太子詹事,前代没疑义。”后主仍固执己见,高宗最后还是任江总为太子詹事,因此忤逆了皇上。孔奂耿直如此。

至德元年去世,当时七十岁。

原文:

孔奂,字休文,会稽山阴人也。奂数岁而孤,为叔父虔孙所养。好学,善属文,经史百家,莫不通涉。

州举秀才,射策高第。入为尚书仓部郎中,迁仪曹侍郎。时左民郎沈炯为飞书所谤,将陷重辟,事连台阁,人怀忧惧,奂廷议理之,竟得明白。丹阳尹何敬容以奂刚正,请补功曹史。

会侯景之乱,京城陷,朝士并被拘絷,或荐奂于贼帅侯子鉴,子鉴命脱桎梏,厚遇之,令掌书记。时景军悉恣其凶威子鉴景之腹心委任又重朝士见者莫不卑俯屈折奂独敖然自若无所下。

或谏奂曰:“当今乱世,人思苟免,獯羯无知,岂可抗之以义?”奂曰:“吾性命有在,虽未能死,岂可取媚凶丑,以求全乎?”时贼徒剥掠子女,拘逼士庶,奂每保持之,得全济者甚众。

高祖受禅。永定二年,除晋陵太守。奂清白自守,妻子并不之官,唯以单舱临郡,所得秩俸,随即分赡孤寡。曲阿富人殷绮,见奂居处素俭,乃饷衣一袭,毡被一具。奂曰:“太守身居美禄,何为不能办此,但民有未周,不容独享温饱耳。”

初,世祖在吴中,闻奂善政,及践祚,征为御史中丞,领杨州大中正。奂性刚直,善持理,多所纠劾,朝廷甚敬惮之。深达治体,每所敷奏.上未尝不称善,百司滞事,皆付奂决之。时世祖不豫,台阁众事,并令仆射到仲举共奂决之。

世祖崩,高宗即位。奂在职清俭,多所规正,高宗嘉之。

性耿介,绝请托,虽储副之尊,公侯之重,溺情相及,终不为屈。后主实在东宫,欲以江总为太子詹事。高宗将许之,奂乃奏曰:“江总文华之人,今皇太子文华不少,岂藉于总!如臣愚见,愿选敦重之才,以居辅导。”

帝曰:“即如卿言,谁当居此?”后主时亦在侧,乃曰:“廓王泰之子,不可居太子詹事。”奂又奏曰:“宋朝范晔即范泰之子,亦为太子詹事,前代不疑。”后主固争之,帝卒以总为詹事,由是忤旨。其梗正如此。

至德元年卒,时年七十。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陈书》记载自陈武帝陈霸先即位至陈后主陈叔宝亡国前后三十三年间的史实,成书于贞观十年(636年)。

内容:

《陈书》共三十六卷,其中本纪六卷,列传三十卷,无表志。《陈书》的史料来源除陈朝的国史和姚氏父子所编旧稿外,还有《永定起居注》八卷,《天嘉起居注》二十三卷,《天康光大起居注》十卷,《太建起居注》五十六卷,《至德起居注》四卷等历史材料和他人撰写的史书。

作者简介:

姚思廉(557年—637年),字简之,一说名简,字思廉,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其父姚察于陈朝灭亡后到隋朝做官,迁至北方,故两《唐书》中《姚思廉传》称其为京兆万年(今陕西长安县)人。唐朝初期史学家。

返回目录

寡嗜欲,惟一于学,未尝问家人生赀,的翻译

“寡嗜欲,惟一于学,未尝问家人生赀”意思是:他的喜好比较少,唯一喜爱沉迷的就是做学问,从来不关心询问家中生活收入。出自《新唐书·姚思廉传》。
姚思廉(557—637),字简之,一说名简,字思廉,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唐朝初期史学家。约生于梁末陈初,在八十岁左右去世。世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他随父姚察在陈朝灭亡后到隋朝做官,迁至北方,故两《唐书》中《姚思廉传》称其为京兆万年(今陕西长安县)人。

返回目录

《旧唐书》卷七十三 列传第二十三(2)

姚思廉,字简之,雍州万年人。父察,陈吏部尚书;入隋,历太子内舍人、秘书丞、北绛公,学兼儒史,见重于三代。陈亡,察自吴兴始迁关中。思廉少受汉史于其父,能尽传家业,勤学寡欲,未尝言及家人产业。在陈为扬州主簿,入隋为汉王府参军,丁父忧解职。初,察在陈尝修梁、陈二史,未就,临终令思廉续成其志。丁继母忧,庐于墓侧,毁瘠加人。服阕,补河间郡司法书佐。思廉上表陈父遗言,有诏许其续成《梁》、《陈史》。炀帝又令与起居舍人崔祖浚修《区宇图志》。后为代王侑侍读。会义师克京城,侑府僚奔骇,唯思廉侍王,不离其侧。兵将升殿,思廉厉声谓曰:“唐公举义,本匡王室,卿等不宜无礼于王。“众服其言,于是布列阶下。高祖闻而义之,许其扶侑至顺阳阁下,泣拜而去。观者咸叹曰:“忠烈之士也。仁者有勇,此之谓乎!“高祖受禅,授秦王文学。后太宗征徐圆朗,思廉时在洛阳,太宗尝从容言及隋亡之事,慨然叹曰:“姚思廉不惧兵刃,以明大节,求诸古人,亦何以加也!“因寄物三百段以遗之,书曰:“想节义之风,故有斯赠。“寻引为文学馆学士。太宗入春宫,迁太子洗马。贞观初,迁著作郎、弘文馆学士。写其形像,列于《十八学士图》,令文学褚亮为之赞,曰:“志苦精勤,纪言实录。临危殉义,余风励俗。“三年,又受诏与秘书监魏徵同撰梁、陈二史。思廉又采谢炅等诸家梁史续成父书,并推究陈事,删益博综顾野王所修旧史,撰成《梁书》五十卷、《陈书》三十卷。魏徵虽裁其总论,其编次笔削,皆思廉之功也,赐彩绢五百段,加通直散骑常侍。思廉以藩邸之旧,深被礼遇,政有得失,常遣密奏之,思廉亦直言无隐。太宗将幸九成宫,思廉谏曰:“离宫游幸,秦皇、汉武之事,固非尧、舜、禹、汤之所为也。“言甚切至。太宗谕曰:“朕有气疾,热便顿剧,固非情好游赏也。“因赐帛五十匹。九年,拜散骑常侍,赐爵丰城县男。十一年卒。太宗深悼惜之,废朝一日,赠太常卿,谥曰康,赐葬地于昭陵。子处平,官至通事舍人。处平子璹、珽,别有传。
颜籀,字师古,雍州万年人,齐黄门侍郎之推孙也。其先本居琅邪,世仕江左。及之推,历事周、齐,齐灭,始居关中。父思鲁,以学艺称,武德初为秦王府记室参军。师古少传家业,博览群书,尤精诂训,善属文。隋仁寿中,为尚书左丞李纲所荐,授安养尉。尚书左仆射杨素见师古年弱貌羸,因谓曰:“安养剧县,何以克当?“师古曰:“割鸡焉用牛刀。“素奇其对。到官果以干理闻。时薛道衡为襄州总管,与高祖有旧,又悦其才,有所缀文,尝使其掎摭疵病,甚亲昵之。寻坐事免,归长安,十年不得调,家贫,以教授为业。
及起义,师古至长春宫谒见,授朝散大夫。从平京城,拜敦煌公府文学,转起居舍人,再迁中书舍人,专掌机密。于时军国多务,凡有制诰,皆成其手。师古达于政理,册奏之工,时无及者。太宗践祚,擢拜中书侍郎,封琅邪县男。以母忧去职。服阕,复为中书侍郎。岁余,坐事免。太宗以经籍去圣久远,文字讹谬,令师古于秘书省考定《五经》,师古多所厘正,既成,奏之。太宗复遣诸儒重加详议,于时诸儒传习已久,皆共非之。师古辄引晋、宋已来古今本,随言晓答,援据详明,皆出其意表,诸儒莫不叹服。于是兼通直郎、散骑常侍,颁其所定之书于天下,令学者习焉。贞观七年,拜秘书少监,专典刊正。所有奇书难字,众所共惑者,随疑剖析,曲尽其源。是时多引后进之士为雠校,师古抑素流,先贵势,虽富商大贾亦引进之,物论称其纳贿,由是出为郴州刺史。未行,太宗惜其才,谓之曰“卿之学识,良有可称,但事亲居官,未为清论所许。今之此授,卿自取之。朕以卿曩日任使,不忍遐弃,宜深自诫励也。“于是复以为秘书少监。师古既负其才,又早见驱策,累被任用,及频有罪谴,意甚丧沮。自是阖门守静,杜绝宾客,放志园亭,葛巾野服。然搜求古迹及古器,耽好不已。俄又奉诏与博士等撰定《五礼》,十一年,《礼》成,进爵为子。时承乾在东宫,命师古注班固《汉书》,解释详明,深为学者所重。承乾表上之,太宗令编之秘阁,赐师古物二百段、良马一匹。十五年,太宗下诏,将有事于泰山,所司与公卿并诸儒博士详定仪注。太常卿韦挺、礼部侍郎令狐德棻为封禅使,参考其仪,时论者竞起异端。师古奏曰:“臣撰定《封禅仪注书》在十一年春,于时诸儒参详,以为适中。“于是诏公卿定其可否,多从师古之说,然而事竟不行。师古俄迁秘书监、弘文馆学士。十九年,从驾东巡,道病卒,年六十五,谥曰戴。有集六十卷。其所注《汉书》及《急就章》,大行于世。永徽三年,师古子扬庭为符玺郎,又表上师古所撰《匡谬正俗》八卷。高宗下诏付秘书阁,仍赐扬庭帛五十匹。
师古弟相时,亦有学业。武德中,与房玄龄等为秦府学士。贞观中,累迁谏议大夫,拾遗补阙,有诤臣之风。寻转礼部侍郎。相时羸瘠多疾病,太宗常使赐以医药。性仁友,及师古卒,不胜哀慕而卒。师古叔父游秦,武德初累迁廉州刺史,封临沂县男。时刘黑闼初平,人多以强暴寡礼,风俗未安,游秦抚恤境内,敬让大行。邑里歌曰:“廉州颜有道,性行同庄、老。爱人如赤子,不杀非时草。“高祖玺书劳勉之。俄拜郓州刺史,卒于官。撰《汉书决疑》十二卷,为学者所称,后师古注《汉书》,亦多取其义耳。
令狐德棻,宜州华原人,隋鸿胪少卿熙之子也。先居敦煌,代为河西右族。德棻博涉文史,早知名。大业末,为药城长,以世乱不就职。及义旗建,淮安王神通据太平宫,自称总管,以德棻为记室参军。高祖入关,引直大丞相府记室。武德元年,转起居舍人,甚见亲待。五年,迁秘书丞,与侍中陈叔达等受诏撰《艺文类聚》。高祖问德棻曰:“比者,丈夫冠、妇人髻,竞为高大,何也?“对曰:“在人之身,冠为上饰,所以古人方诸君上。昔东晋之末,君弱臣强,江左士女,皆衣小而裳大。及宋武正位之后,君德尊严,衣服之制,俄亦变改。此即近事之征。“高祖然之。时承丧乱之余,经籍亡逸,德棻奏请购募遗书。重加钱帛,增置楷书,令缮写。数年间,群书略备。德棻尝从容言于高祖曰:“窃见近代已来,多无正史,梁、陈及齐,犹有文籍。至周、隋遭大业离乱,多有遗阙。当今耳目犹接,尚有可凭,如更十数年后,恐事迹湮没。陛上既受禅于隋,复承周氏历数,国家二祖功业,并在周时。如文史不存,何以贻鉴今古?如臣愚见,并请修之。“高祖然其奏,下诏曰:
司典序言,史官记事,考论得失,究尽变通。所以裁成义类,惩恶劝善,多识前古,贻鉴将来。伏羲以降,周、秦斯及,两汉传绪,三国受命,迄于晋、宋,载籍备焉。自有魏南徙,乘机抚运,周、隋禅代,历世相仍。梁氏称邦,跨据淮海;齐迁龟鼎,陈建皇宗,莫不自命正朔,绵历岁祀,各殊徽号,删定礼仪。至于发迹开基,受终告代,嘉谋善政,名臣奇士,立言著绩,无乏于时。然而简牍未编,纪传咸阙,炎凉已积,谣俗迁讹。余烈遗风,倏焉将坠。朕握图驭宇,长世字人,方立典谟,永垂宪则。顾彼湮落,用深轸悼,有怀撰次,实资良直。中书令萧瑀、给事中王敬业、著作郎殷闻礼可修魏史,侍中陈叔达、秘书丞令狐德棻、太史令庾俭可修周史,兼中书令封德彝、中书舍人颜师古可修隋史,大理卿崔善为、中书舍人孔绍安、太子洗马萧德言可修梁史,太子詹事裴矩、兼吏部郎中祖孝孙、前秘书丞魏徵可修齐史,秘书监窦璡、给事中欧阳询、秦王文学姚思廉可修陈史。务加详核,博采旧闻,义在不刊,书法无隐。
瑀等受诏,历数年,竟不能就而罢。贞观三年,太宗复敕修撰,乃令德棻与秘书郎岑文本修周史,中书舍人李百药修齐史,著作郎姚思廉修梁、陈史,秘书监魏徵修隋史,与尚书左仆射房玄龄总监诸代史。众议以魏史既有魏收、魏彦二家,已为详备,遂不复修。德棻又奏引殿中侍御史崔仁师佐修周史,德棻仍总知类会梁、陈、齐、隋诸史。武德已来创修撰之源,自德棻始也。六年,累迁礼部侍郎,兼修国史,赐爵彭阳男。十年,以修周史赐绢四百匹。十一年,修《新礼》成,进爵为子。又以撰《氏族志》成,赐帛二百匹。十五年,转太子右庶子。承乾败,随例除名。十八年,起为雅州刺史,以公事免。寻有诏改撰《晋书》,房玄龄奏德棻令预修撰,当时同修一十八人,并推德棻为首,其体制多取决焉。书成,除秘书少监。
永徽元年,又受诏撰定律令,复为礼部侍郎,兼弘文馆学士,监修国史及《五代史志》。寻迁太常卿,兼弘文馆学士。时高宗初嗣位,留心政道,尝召宰臣及弘文馆学士于中华殿而问曰:“何者为王道;霸道?又孰为先后?“德棻对曰:“王道任德,霸道任刑。自三王已上,皆行王道;唯秦任霸术,汉则杂而行之;魏、晋已下,王、霸俱失。如欲用之,王道为最,而行之为难。“高宗曰:“今之所行,何政为要?“德棻对曰:“古者为政,清其心,简其事,以此为本。当今天下无虞,年谷丰稔,薄赋敛,少征役,此乃合于古道。为政之要道,莫过于此。“高宗曰:“政道莫尚于无为也。“又问曰:“禹、汤何以兴?桀、纣何以亡?“德棻对曰:“《传》称:’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二主惑于妹喜、妲己,诛戮谏者,造炮烙之刑,是其所以亡也。“高宗甚悦,既罢,各赐以缯彩。四年,迁国子祭酒,以修贞观十三年以后实录功,赐物四百段,兼授崇贤馆学士。寻又撰《高宗实录》三十卷,进爵为公。龙朔二年,表请致仕,许之,仍加金紫光禄大夫。乾封元年,卒于家,年八十四,谥曰宪。德棻暮年尤勤于著述,国家凡有修撰,无不参预。
自武德已后,有邓世隆、顾胤、李延寿、李仁实前后修撰国史,颇为当时所称。
邓世隆者,相州人也。大业末,王世充兄子太,守河阳,引世隆为宾客,大见亲遇。及太宗攻洛阳,遣书谕太,世隆为复书,言辞不逊。洛阳平后,世隆惧罪,变姓名,自号隐玄先生,窜于白鹿山。贞观初,征授国子主簿,与崔仁师、慕容善行、刘顗、庾安礼、敬播等俱为修史学士。世隆负宿罪,犹不自安。太宗闻之,遣房玄龄谕之曰:“尔为王太作书,诚合重罪,但各为其主,于朕岂有恶哉?朕今为天子,何能追责匹夫之过?尔宜坦然,勿怀危惧也。“擢授著作佐郎,历卫尉丞。初,太宗以武功定海内,栉风沐雨,不暇于诗书。暨于嗣业,进引忠良,锐精思政。数年之后,道致隆平,遂于听览之暇,留情文史。叙事言怀,时有构属,天才宏丽,兴托玄远。贞观十三年,世隆上疏请编录御集,太宗竟不许之。世隆又采隋代旧事,撰为《东都记》三十卷。迁著作郎。寻卒。
顾胤者,苏州吴人也。祖越,陈给事黄门侍郎。父览,隋秘书学士。胤,永徽中历迁起居郎,兼修国史。撰《太宗实录》二十卷成,以功加朝散大夫,授弘文馆学士。以撰武德、贞观两朝国史八十卷成,加朝请大夫,封余杭县男,赐帛五百段。龙朔三年,迁司文郎中。寻卒。胤又撰《汉书古今集》二十卷,行于代。子琮,长安中为天官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李延寿者,本陇西著姓,世居相州。贞观中,累补太子典膳丞、崇贤馆学士,尝受诏与著作佐郎敬播同修《五代史志》,又预撰《晋书》,寻转御史台主簿,兼直国史。延寿尝撰《太宗政典》三十卷表上之。历迁符玺郎,兼修国史,寻卒。调露中,高宗尝观其所撰《政典》,叹美久之,令藏于秘阁,赐其家帛五十段。延寿又尝删补宋、齐、梁、陈及魏、齐、周、隋等八代史,谓之《南北史》,凡一百八十卷,颇行于代。
李仁实,魏州顿丘人。官至左史。尝著《格论》三卷、《通历》八卷、《戎州记》,并行于时。

返回目录

旧唐书裴遵庆传文言文

1. 《旧唐书.李皋传》翻译及赏析

《旧唐书·李皋传》 原文: 李皋,字子兰,曹王明玄孙。

少补左司御率府兵曹参军。天宝十一载嗣封,授都水使者,三迁至秘书少监,皆同正。

多智数,善因事以自便。奉太妃郑氏以孝闻。

上元初,京师旱,米斗直数千,死者甚多。皋度俸不足养,亟请外官,不允,乃故抵微法,贬温州长史。

无几,摄行州事。岁俭,州有官粟数十万斛,皋欲行赈救,掾史叩头乞候上旨,皋曰: “夫人日不再食,当死,安暇禀命!若杀我一身,活数千人命,利莫大焉。”

于是开仓尽散之,以擅贷之罪,飞章自劾。天子闻而嘉之,答以优诏,就加少府监。

皋行县,见一媪垂白而泣,哀而问之,对曰:“李氏之妇,有二子:钧、锷。宦游二十年不归,贫无以自给。

”时钧为殿中侍御史,锷为京兆府法曹,俱以文艺登科,名重于时。皋曰:“‘入则孝,出则悌,行有余力,然后可以学文。

’若二子者,岂可备于列位!”由是举奏,并除名勿齿。改处州别驾,行州事,以良政闻。

征至京,未召见,因上书言理道,拜衡州刺史。坐小法,贬潮州刺史。

时杨炎谪官道州,知皋事直,乃为相,复拜衡州。 初,皋为御史覆讯① ,惧贻太妃忧,竟出则素服,入则公服,言貌如平常,太妃竟不知。

及为潮州,诡词谓迁,至是复位,方泣以白,且言非疾不敢有闻。 《旧唐书·李皋传》 译文 译文: 李皋,字子兰,是曹王李明的玄孙。

少年时补官担任左司御率府兵曹参军。天宝十一年(752)嗣承王位,授职都水使者,三次升迁官至秘书少监,都与正职俸禄相同。

他多智谋,善于利用事机使得办事方便。侍奉太妃郑氏恭敬体贴,凭着孝顺而闻名。

上元初年,京城干旱,一斗米价值数千钱,百姓死亡很多。 李皋估计俸禄不足以养活全家,屡次申请调任外官,朝廷不答应, 李皋就故意触犯一点小罪,贬职温州长史。

不久就代理温州知州。当年农业歉收,温州官仓存有官米几十万斛,李皋准备用来救济灾民,官府属员不敢奉行,叩头请求李皋等候皇上的旨意,李皋说道:“ 一个人一天不吃两顿就会死的,哪里有时间上报! 如果牺牲我一人,能救活数千人的性命,那就太好了!”于是打开州仓放粮赈济,并以擅自开仓放粮的罪责,派人飞马上奏章自请处罚。

皇上知道以后不但不怪罪,反而优诏嘉许他这样做,并加少府监职衔。李皋到属县巡视时,看见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妇在路旁哭泣,李皋十分同情地温言询问,老妇哭诉道:“本人是李氏妇人,有两个儿子,一名李钧,一名李锷。

在外做官二十年不曾回家一次,老妇穷得活不下去了! ”当时钧任职殿中诸御史,锷任职京兆府法曹,都是以文章考取高科,很有名望。李皋慨叹道:“‘入则孝,出则悌,行有余力然后可以学文。

’像他们两个这样为人岂能置身于列卿之间?”因此上奏章弹劾,两人一并被除名永不录用。李皋改调处州别驾,代理知州,在任上政绩斐然而闻名四方。

不久就被征召到京城,一时之间尚未及召见,李皋便上书论述为政之道,遂外放为衡州刺史。又因小事违犯了法度,降调潮州刺史。

当时杨炎正好贬谪到道州,他清楚地知道李皋的情况,等到杨炎当了宰相,就重新任命李皋为衡州刺史。 起初,李皋的案件被御史审查时,李皋唯恐太妃担忧,从府中出来时穿平民服饰,回府以后仍穿官服,言谈笑貌一如平日,太妃竟一无所知。

降调潮州则谎称升迁,到这时官复原职了,才哭泣着告诉太妃以往的经过,并且说道,不是很重大的事,孩儿不敢禀告,恐母亲挂念不安。

2. 张善安传 旧唐书 文言文翻译

【原文】

张善安,兖州方与人。年十七,亡命为盗,转掠淮南。会孟让败,得其散卒八百,袭破庐江郡。依林士弘,不见信,憾之,反袭士弘,焚其郛,去保南康。萧铣取豫章,遣将苏胡儿守之,善安夺其地,据以归国,授洪州总管。

武德六年反,辅公祏以为西南道大行台。善安掠孙州,执总管王戎,袭杀黄州总管周法明。会李大亮兵至,为开晓祸福,答曰:“善安初不反,为部下诖误。降,今易耳,恐不免,奈何?”大亮曰:“总管定降,吾固不疑。”因独入其阵,与善安握手语,乃大喜,将数十骑诣大亮营。大亮引入,命壮士执之。骑皆惊,引去,悉兵来战。大亮谕以善安自归,无庸斗。其党骂曰:“总管卖我!”遂溃。送善安京师,称不与公祏谋,高祖赦之。公祏破,得其书,遂伏诛。

【注释】

1、亡命:谓削除户籍而逃亡在外。泛指逃亡,流亡。

2、会:适逢;恰巧碰上。3、散卒:指被击溃了的士兵。4、见:被。5、郛(fú):形声字,从邑孚(fú)声。从“邑”表示与城郭有关。本义是外城,即古代指城圈外围的大城。6、保:占据;占有。7、归国:指归顺唐王朝。8、辅公祏:隋末、唐初江南地区农民起义军领袖,齐郡临济(山东济阳东章丘西北)人。与杜伏威一起率领江淮农民起义军转战南北,打击了隋、唐王朝。后被唐王朝攻灭。9、以为:任命某人做某官。10、执:抓住;逮捕。11、开晓:开导使明白。12、祸福:指利害关系。13、诖误:贻误;连累。14、伏诛:被杀。

【译文】

张善安,是兖州方与县人。十七岁的时候,逃亡在外做了强盗,后来跑到淮南抢掠。恰巧碰上孟让被朝廷打败,(他)得到了他800名被击溃了的士兵,袭击庐江郡。后来依附林士弘,(但是)不被他信任,他对此感到很遗憾。(后来他)反过来袭击林士弘,焚毁了他的外城,离开林士弘占据了南康军。萧铣夺取了江西南昌,派遣将领苏胡儿守城,张善安夺取了南昌城,占据南昌以后带着南昌城归顺了唐王朝,被朝廷授予洪州总管之职。

武德六年他又反叛,辅公祏任命他做西南道大行台。张善安侵扰孙州,抓住了孙州总管王戎,偷袭杀掉了黄州总管周法明。适逢李大亮率兵来到,为开导他使他明白利害关系,(希望他投降),张善安回答说:“我当初没想造反,是被部下连累。如果投降,现在很容易啊,(只是我)害怕不免(被怀疑不被信任的命运),怎么办呢?”李大亮说:“你决定投降,我就一定不怀疑。”于是独自一人进入张善安的战阵中,与张善安握手谈话,张善安这才大喜,带领几十个骑兵来到李大亮的军营。李大亮引导他进入军营,命令壮士捉住了他。同来的骑兵都大吃一惊,退后离开,带领全部士兵来做战。李大亮告诉他们张善安自己已经归顺,不要做无谓的困兽之斗。他的不下骂到:“总管出卖我们!”于是大军溃败。李大亮押送张善安到京城,说他没有参与辅公祏的反叛,唐高祖赦免了他。辅公祏被打败,得到他的劝降书,于是就被杀了。

3. 哪位好心人士帮帮忙(旧唐书 苗晋卿传 古文翻译)

译文:

苗晋卿是上党壶关人,世代以儒学著称. 苗晋卿年轻时好学,擅长写文章,并进士及第.开元二十四年,和吏部郎中孙逊一起担任中书舍人.开元二十七年, 苗晋卿以中书舍人的身份掌管吏部铨选官吏的事务. 苗晋卿性格谦逊柔和,参加铨选的官吏诉说索要好的官职的,即使有的上书多达几千字,甚至有的人口吻脸色都非常严厉的, 苗晋卿一定包容他,一点怒色都没有.

开元二十九年,担任吏部侍郎.前后主持官吏铨选达五年之久,他的政策很宽松,官吏多以此而做奸邪的事,贿赂大行.当时天下太平,每年参加铨选的官吏有一万多人.李林甫担任尚书,在朝廷上专权,选拔官吏的事务都委托苗晋卿和与他同级的吏部侍郎宋遥主持,参加选拔的官吏既多,每年还任命其他有见识的官员一起考察参加选拔的官吏的书判,务必要实事求是.天宝二年的春天,御史中丞张倚的儿子张奭参加选拔, 苗晋卿与宋遥因为张倚正被唐玄宗器重,打算取悦依附他, 参加选拔的官吏并写判的共六十四人,分甲乙丙科, 张奭被定为甲科.人们知道张奭不读书,所以议论纷纷.有个叫苏孝愠的人,曾经担任范阳蓟令,事奉安禄山,把此事完整地告诉给安禄山.安禄山当时备受玄宗恩宠,朝见玄宗都不按照固定的时间,因此向玄宗奏报了这件事.玄宗召集全部科举及第和参加官吏铨选的人,到花萼楼亲自测试,合格的人十个中没有一二个. 张奭手拿着试纸,一整天没有写一个字,当时人称他”曳白”.玄宗大怒, 苗晋卿被贬为安康太守,宋遥被贬为武当郡太守,张倚被贬为淮阳太守.玄宗下敕说:”在家中不能教育自己的儿子,选拔官吏的时候,却托人徇私.”当时的士子都把这件事当成笑谈.

到安禄山叛乱时, 苗晋卿潜逃隐遁在山谷中,奔到南方的金州,.正好唐肃宗到达凤翔,亲自写诏书追诏苗晋卿奔赴肃宗所在地,当天就拜为左相,军国大事全部向他咨询. 苗晋卿宽厚廉谨,处理政事从大处着手,不责问小的过错,所到之处都能使百姓受益.魏地的人思念他,为他立碑颂德.等到官至宰相,小心畏慎,未尝抵触别人的意旨.他天性聪明敏捷,对事务熟练通达,百官的公文,看一眼就能知晓,而且用修身守住官位,靠智慧保全自己,议论他的人都把他比作汉代的胡广.永泰元年四月去世.

4. 旧唐书 崔玄炜传翻译

崔玄炜,博陵安平人。父亲崔行谨,曾为胡苏县令。崔玄炜年少时学识品行就很好,深受叔父秘书监崔行功器重。龙朔年间,参加明经科考试中举,补任库部员外郎,崔玄炜遵奉母亲的教导,因为清廉严谨被称颂。不久,崔玄炜被授天官郎中一职,又升任为观阁舍人。

长安元年,越级升任天官侍郎。他处事严正不移,严于律己,杜绝来拜见拉关系的人,很被执政者忌恨。又调任文昌左丞。经过一个多月,武则天说:“自卿改职以来,选拔官员的部门大有罪过。有的人接受令史之职就设斋自庆,这是想大为贪婪之恶事。今天要恢复你的旧职。”皇上任命崔玄炜为天官侍郎,并赏赐彩绸七十段。在此之前,来俊臣、周兴等诬陷好人,图谋升官封爵,因被诬陷而造成没收家中所有人财的达数百家。崔玄炜坚持陈述他们的冤屈,武则天才感悟,全都得到赦免。

武则天末年,宋璟检举张昌宗谋图不轨,崔玄炜也多次直言,武则天才命令法司正确审理他们的罪行。崔玄炜的弟弟崔升当时任司刑少卿,又请求判他们死刑。他们俩兄弟均如此坚守正道。这时,武则天患病,宰相经常累月得不到召见。等到病好了一些,崔玄炜又上奏道:“皇太子、相王仁爱贤明,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完全可以亲侍汤药,帝王所居之处是很重要的地方,希望不要让异姓出入。”武则天说:“很明白卿的厚意。”不久,因参与诛杀张易之兄弟有功,升任中书令,封博陵郡公。中宗欲任方术之士郑普思为秘书监,崔玄炜恳切地劝谏,最终未被采纳。不久,晋爵为王,赏赐实际封地四百户,核实益州大都督府长史,兼管正都督事务。那之后,多次被贬谪,被授予白州司马职务,在赴任途中死去。

崔玄炜与其弟崔升非常友爱,对孤贫的兄弟的子弟,大多亲自抚养教育,很被当时人称赞。崔玄炜年轻时善于写作诗赋,晚年认为这不是自己的专长,就不再写诗赋,只是一心一意研读经籍,撰写著作。

5. 《旧唐书 姚思廉传》翻译

姚思廉,字简之,是雍州万年人。思廉年少时跟随父亲学习汉史,能够完全继承父业,他勤学寡欲,从来没有谈到有关家里财产之类的事情。姚思廉仕陈时为扬州主簿,入隋之后为汉王府参军,后因服父丧退职。

思廉后来成为代王杨侑的侍读,不久遭遇义师平定京城。代王的府僚纷纷逃奔,只有思廉陪伴代王,不离他的身旁。唐兵将登上王府殿堂,思廉厉声说道:“唐公高举正义之旗,本意在于安定王室,你们不应该对代王无礼。”大家都很敬服他的话,于是在殿堂的台阶下排列。高祖听到这件事后,认为思廉很正直,允许他扶持杨侑到顺阳阁下,他流着眼泪,行过拜礼,才离开了杨侑。看到这件事的人都感叹地说:“姚思廉是忠烈之士啊。仁义之人又有勇气,说的就是姚思廉吧!”

高祖即皇位之后,任命姚思廉为秦王府文学。后太宗征伐徐圆朗,思廉当时在洛阳,太宗曾无意中谈到隋朝灭亡的事情,(对姚思廉的行为)感慨万分说:“姚思廉不惧怕兵刃,敢于宣明大节,即使与古代的仁人志士相比,他也不差什么呀!”于是遣使赠给他物品三百件,并有书信,说:“怀念向往您的知节晓义的气度,故赠给您这些东西。”不久就引荐姚思廉为文学馆学士。太宗进入礼部之后,姚思廉被授官太子冼马。

贞观初年,姚思廉升任著作郎、弘文馆学士。他的画像被收入《十八学士图》,朝廷又让文学褚亮为他作赞,歌颂道:“志向坚定,用心勤奋,所记君言,都是实录。临危不惧,殉身为义,古代余风,可励民俗。”贞观三年,姚思廉受诏与秘书监魏徵共同修撰梁、陈二史。思廉又在谢炅等诸家梁史的基础山续写完父亲未成之稿件,并对陈朝史事进行推究、删改,补充傅宰顾野王所修旧史,撰成《梁书》五十卷、《陈书》三十卷。魏徵虽然为二书的总论作了最后裁定,但其编次、删改,都是思廉的功劳,朝廷于是赐给思廉彩绢五百段,并加官为通直散骑常侍。

姚思廉因为是秦王府旧僚,深受太宗礼遇,政策上有何过失不当,经常地让他秘密上奏,思廉也直言不隐。太宗将巡幸九成宫,思廉谏道:“离宫游玩,是秦皇、汉武做的事,本不是尧、舜、、禹、汤这些圣明君主所做的事。”言辞非常恳切。太宗解释说:“朕有气疾,天气一热便会立刻加剧,并非我性情本身爱好游赏。”于是赐思廉帛五十匹。贞观九年,授思廉散骑常侍,赐爵为丰城县男。贞观十一年思廉去世。太宗深感悲伤和惋惜,以至停止朝事一天,追赠思廉为太常卿,谥号为“康”,并在昭陵一带赐给他墓地。

6. 旧唐书中萧德言的文言文翻译

萧德言,雍州长安人,齐尚书左仆射思话玄孙也。本兰陵人,陈亡,徙关中。

祖介,梁侍中、都官尚书。父引,陈吏部侍郎。并有名于时。德言博涉经史,尤精

《春秋左氏传》,好属文。贞观中,除著作郎,兼弘文馆学士。

翻译:萧德言是雍州长安人,北齐尚书左仆射萧思话的玄孙。萧家本来是兰陵人,陈朝灭亡才被迁徙到关中,祖父萧介,南朝梁侍中,都官尚书。父亲萧引,陈朝吏部侍郎,都在当时很有名。萧德言广泛的涉猎研究经学和史学,尤其精通《春秋左氏传》,喜欢写文章。唐朝贞观年间,被授予著作郎的官职,并兼任弘文馆学士。

7. 翻译《旧唐书·杜景俭传》

《旧唐书·杜景俭传》参考译文:

杜景俭,冀州武邑人。少年时应试中明经举,任殿中侍御史。出朝任益州录事参军。当时,隆州司马房嗣业调任益州司马,任职令未到,房嗣业就要视事,又鞭打僚吏,想以此来显示自己的威风,,杜景俭对他说“:公虽然受命担任此州司马,但州司还未接到命令。为什么为了这数日之禄,连九重之旨也等不得,就慌忙火急地视事,这不太过于心急了吗?”房嗣业更加恼怒,杜景俭又说:“公现在凭咫尺之制书,真伪未知,就想揽一州之权,哪个能担保你真假呢?扬州之祸,不是这一样的情况吗!”说完喝斥左右散去,房嗣业羞愧而止。不久,又有命令房嗣业任荆州司马,竟未如志。益州的僚吏为这件事赞杜景俭说“:录事的心意与天通,益州司马折威风。”杜景俭由此渐渐知名。后入朝任司宾主簿,转调司刑丞。

天授年中(691),杜景俭与徐有功、来俊臣、侯思止专门处理案件,当时人们传扬说:“遇徐、杜必生,遇来、侯必死。”他又迁任洛州司马,不久又调任凤阁侍郎,行宰相职权。武则天曾因秋季院内长出梨花一枝而问宰相“:这是什么吉祥之兆?”诸宰相答道“:陛下的恩德连草木都得到了,所以能够秋木再花,即使周文王德及行苇,也不能超过。”杜景俭独说:“按《洪范五行传》:‘阴阳不能混乱,违反了就会有灾。’《春秋》也讲‘:冬无过甚的阳气,夏无过甚的阴气,春天无凄风,秋天无苦雨。’今已到了秋天,草木落,但是忽然生出此花,混乱阴阳。臣考虑陛下布政施令,是否有亏于礼典;兼之臣等虽列名宰臣,本应依据天理来理顺万物,却理而不能顺,这是臣的罪过。”因此二拜而谢罪,武则天道:“卿真宰相也!”

延载初年(694),杜景俭被凤阁侍郎周允元检举说他是李昭德的党羽,降职调秦州刺史。后又任司刑卿。圣历二年(699),又任内阁侍郎,行宰相职权。当时,契丹入侵,河北各州多攻陷。等到事已平定,河内王武懿宗将要判罪。杜景俭认为都是形势逼迫,非出本心,请全部予以宽宥。武则天竟听从了杜景俭的意见。一年多,杜景俭调任秋官尚书,因漏泄机密,贬到并州任长史。在途中病逝,追赠相州刺史。

8. 旧唐书·许胤宗传 原文

牧字牧之,既以进士擢第,又制举登乙第,解褐弘文馆校书郎,试左武卫兵曹参军。

沈传师廉察江西宣州,辟牧为从事、试大理评事。又为淮南节度推官、监察御史里行,转掌书记。

俄真拜监察御史,分司东都,以弟顗病目弃官。授宣州团练判官、殿中侍御史、内供奉。

迁左补阙、史馆修撰,转膳部、比部员外郎,并兼史职。出牧黄、池、睦三郡,复迁司勋员外郎、史馆修撰,转吏部员外郎。

又以弟病免归。授湖州刺史,入拜考功郎中、知制诰,岁中迁中书舍人。

牧好读书,工诗为文,尝自负经纬才略。武宗朝诛昆夷、鲜卑,牧上宰相书论兵事,言“胡戎入寇,在秋冬之间,盛夏无备,宜五六月中击胡为便”。

李德裕称之。注曹公所定《孙武十三篇》行于代。

牧从兄。

9. 旧唐书、宋庆礼传翻译

宋庆礼,是洺州永年人。

他考中明经科,授任卫县尉。武则天时,侍御史桓彦范奉诏到河北断居庸、岳岭、五回等条道路,为了防备突厥,特意召宋庆礼来谋划这件事。

宋庆礼向来有计谋策略,桓彦范很敬重他。不久迁任大理评事,并充任岭南采访使。

当时崖、振等五州首领,接连相互掠夺,边远地区不安,以前的使者,害怕那里的炎热瘅气,从没人到达过。宋庆礼亲身到了那里,询问风情习俗,说明祸福之理,从这以后那里的人都安居,便撤除镇守的兵士五千人。

开元年间,作河北支度营田使。当初,营州都督府设置在柳城,控制奚、契丹。

武则天时,都督赵文翙治理不当,奚和契丹反叛,攻占州城,那以后移到幽州东二百里的渔阳城安置。开元五年,奚、契丹各自通好归附,玄宗打算在旧城恢复营州治所,侍中宋璟坚持争辩认为不可,只有宋庆礼陈述很有利。

于是下诏委派宋庆礼等人充任使者,再在柳城筑立营州城,调发劳役三十天而完成。不久授任宋庆礼御史中丞,兼检校营州都督。

开屯田八十余处,并且招集行商的胡人,给他们建立店铺,几年间,营州粮仓很充实,居民渐渐富足。宋庆礼为政清正严明,而且勤于判决诉讼,所任职的地方,百姓官吏不敢触犯。

但喜欢兴作工程,多有更改,议论此事的人都讥笑他不切实际。开元七年逝世,追赠工部尚书。

太常十二张星评议说:“宋庆礼为人太刚硬而易受挫,对人太苛察就无可用之人,在东北生出事故,损失的数以万计。按照谥法,喜好取巧又自以为是叫做‘专’,请谥为‘专’。”

礼部员外郎张九龄辩驳说:“宋庆礼为人苦守忠节,是国家的辛劳之臣,一到边疆,历时三十年。在家本厅欢乐,他独独甘心于来往奔波;农作本艰辛,又能使军粮充实。

无不是从事劳辱之事而兢兢业业,恪守坚贞之规而竭尽全力,即使其中的一样,都是别人难以做到的。请把所议论的,再下发太常寺,希望体现平日的行迹,使立谥的典礼不至于坠失。”

于是议定谥号为“敬”。

10. 旧唐书薛季昶传译文

旧唐书薛季昶传

【原文】

薛季昶,绛州龙门人也。则天初,上封事,解褐拜监察御史。频按制狱称旨,累迁御史中丞。万岁通天元年,夏官郎中侯味虚统兵讨契丹不利,奏言“贼徒炽盛,常有蛇虎导其军”。则天命季昶按验其状,便为河北道按察使。季昶先驰至军,斩味虚以闻。又有藁城尉吴泽者,贪虐纵横,尝射杀驿使,截百姓子女发以为髢,州将不能制,甚为人吏所患。季昶又杖杀之。由是威震远近,州县望风慑惧。然后布以恩信,旌扬善吏。有汴州孝女李氏,年八岁,父卒,柩殡在堂十余载,每日哭临无限。及年长,母欲嫁之。遂截发自誓,请在家终养。及丧母,号毁殆至灭性,家无丈夫,自营棺椁,州里钦其至孝,送葬者千余人。葬毕,庐于墓侧,蓬头跣足,负土成坟,手植松柏数百株。季昶列上其状,有制特表门闾,赐以粟帛。

久视元年,季昶自定州刺史入为雍州长史,威名甚著,前后京尹,无及之者。俄迁文昌左丞,历魏、陕二州刺史。长安末,为洛州长史,所在皆以严肃为政。

神龙初,以预诛张易之兄弟功,加银青光禄大夫,拜户部侍郎。时季昶劝敬晖等因兵势杀武三思。晖等不从,竟以此败,语在《晖传》。季昶亦因是累贬,自桂州都督授儋州司马。初,季昶与昭州首领周庆立及广州司马光楚客不协。及将之儋州,惧庆立见杀,将往广州,又恶楚客,乃叹曰:“薛季昶行事至是耶!”因自制棺,仰药而死。

睿宗即位,下制曰:“故儋州司马薛季昶,刚干义烈。早承先顾,驱策中外,绩誉昭宣;有庄、汤之推举,同汲黯之强直。属丑正操衡,除其异己,横加窜责,卒至殂亡。言念忠冤,有怀嘉悼。可赠左御史大夫,仍同敬晖等例,与一子官。”

【译文】

薛季昶,是绛州龙门人。武则天初年,他呈上一篇奏疏,因此脱去布衣被授予监察御史之职。多次巡视所管辖的监狱很合皇上的心意,多次升迁做了御史中丞。万岁通天元年,夏官郎中侯味虚率兵讨契丹出兵不利,他上奏说“贼人势力非常强大,常常有蛇虎给他们军队作前导”。武则天命令薛季昶调查验证实情,并就此担任河北道按察使。薛季昶首先骑马赶到军营,斩杀了侯味虚并上报朝廷。又有一个叫吴泽的藁城尉吏,贪婪暴虐横行霸道,曾经射杀驿站的使者,剪掉百姓子女的头发作为假发,州里的将领不能制止他,很是被百姓官吏所痛恨。薛季昶又把他杖打而死。从此薛季昶的威名震惊远近,州县官吏一听到他的风声就害怕。之后薛季昶又广施恩典诚信,表彰好的官吏。汴州有个姓李的孝顺女子,年龄八岁,死了父亲,灵柩在厅堂里放了十余年,她每天到灵前不停地哭泣。等到他年长一些后,她的母亲准备把她嫁出去。她于是剪掉头发自己发誓,请求留在家里为母亲送终养老。等到母亲去世,家里没有男子,自己料理棺木下葬。州里钦佩她非常孝顺,送葬的有一千多人。安葬完毕,她在墓旁盖一所房子,蓬头赤脚,背来黄土建成坟墓,亲手种植几百棵松柏。薛季昶列出以上情况,订立规制特在乡里进行表彰,并赐给她粮食布帛。

久视元年,薛季昶从定州刺史升为雍州长史,声名卓著,前后的长官没有人能赶上他。不久升迁文昌左丞,历任魏、陕二州刺史。长安末年,任洛州长史,所在之地执政都严谨清肃。

神龙初年,因为参与策划并诛杀张易之兄弟有功,加封为银青光禄大夫,被任命为户部侍郎。当时薛季昶劝敬晖等乘借兵势铲除武三思。敬晖等不听从,最终因此失败,事情记录在《敬晖传》里。薛季昶也因此多次被贬,从桂州都督被任命为儋州司马。当初,薛季昶与昭州首领周庆立以及广州司马光楚客不和,等到将要到儋州,担心周庆立被杀,将去广州,又憎恶光楚客,于是叹息说:“薛季昶做事到了这种地步啊!”于是自己备了一副棺材,服毒而死。

睿宗即位,颁下诏令说:“已故的儋州司马薛季昶,刚烈正直又讲义气。从前受到先帝的顾爱,驰骋中外,政绩和声誉显赫;有庄、汤一样举荐贤能的美德,有同汲黯一样倔强正直的品行。适逢嫉妒正直的人操持权柄,铲除异己,到处流窜自责,最终自杀而死。感念他的忠直和冤屈,值得悼念嘉奖。可以追赠左御史大夫,仍然同敬晖官级相同,给他儿子一个官职。”

注:另“参考译文”链接网址:

返回目录

二十四史100句经典佳句

1. 《二十四史》有哪些经典佳句值得一读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

译文:聪明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失误;愚蠢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收获。

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史记》

译文:能够做到一件事情的人未必能够说出他是如何做的,而能够说出怎么做这件事情的人不一定能够做得好。

恃德者昌,恃力者亡。《史记》

译文:依赖品行立足的人越来越兴盛,依赖武力让人顺服的人会逐渐走向消亡。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汉书》

译文:懂得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危险。

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汉书》

译文:不为贫贱而忧虑悲伤,不为富贵而匆忙追求。

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后汉书》

译文:天知道、地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能说没人知道呢?

宜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战战栗栗,日慎一日。《后汉书》

译文:应该像面临着深渊和在薄冰上行走一样提心吊胆,害怕得发抖,一天比一天更加谨慎。

丈夫有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后汉书》

译文:大丈夫立志,越是处境困难时越是坚定不移, 越是年老,其志向越是雄壮。

专己者孤,拒谏者塞。《后汉书》

译文:拒绝接受别人意见的视听闭塞,自己独断专行的遭到孤立。

无为亲厚者所痛,而为见仇者所快。《后汉书》

译文:做事不要让自己亲近的人感到痛心,敌对者感到高兴。

智者弃短取长,以致其功。《后汉书》

译文:聪明人舍弃短处,发挥长处,以此来取得成功。

迷而知返,失道不远;过而能改,谓之不过。《三国志》

译文:迷路后知道回来,就离正确的道路不远了;犯了错误能够及时改正,错误就不算什么。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看。《三国志》

译文:人分别了一些时日,就要重新用新眼光来看待。

明者见危于无形,智者见祸于未萌。《三国志》

译文:明智的人在危险还没形成时就能预见到,智慧的人在灾祸还未发生时就会有所觉察。

义感君子,利动小人。《晋书》

译文:道义可以感动君子,利益可以打动小人。

全一人者德之轻,成天下者功之重。《晋书》

译文:成全一个人功不足道,拯救天下人功德重大。

积善三年,知之者少;为恶一日,闻于天下。《晋书》

译文:长久积累善行,知道的人很少;一天做了坏事,四面八方都会知道。

有贤而不知,知贤而不用,用贤而不委,委贤而不信,此四者古今之通患也。《南齐书》

译文:有贤才却不知道,知道了贤才而不用,即使用了却不委以重任,委以重任却不信任人家,这是通患。

居后而望前,则为前;居前而望后,则为后。《陈书》

译文:在后面,望着眼前,那是前;而在前面望着后面的,就为后。

取草绝根,在于未蔓;扑火止燎,贵乎速灭。《陈书》

译文:取草断了根,在没有蔓延;扑火停止燃烧,贵在迅速消失。

2. 《二十四史》有哪些经典佳句值得一读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

译文:聪明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失误;愚蠢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收获。

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史记》

译文:能够做到一件事情的人未必能够说出他是如何做的,而能够说出怎么做这件事情的人不一定能够做得好。

恃德者昌,恃力者亡。《史记》

译文:依赖品行立足的人越来越兴盛,依赖武力让人顺服的人会逐渐走向消亡。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汉书》

译文:懂得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危险。

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汉书》

译文:不为贫贱而忧虑悲伤,不为富贵而匆忙追求。

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后汉书》

译文:天知道、地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能说没人知道呢?

宜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战战栗栗,日慎一日。《后汉书》

译文:应该像面临着深渊和在薄冰上行走一样提心吊胆,害怕得发抖,一天比一天更加谨慎。

丈夫有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后汉书》

译文:大丈夫立志,越是处境困难时越是坚定不移, 越是年老,其志向越是雄壮。

专己者孤,拒谏者塞。《后汉书》

译文:拒绝接受别人意见的视听闭塞,自己独断专行的遭到孤立。

无为亲厚者所痛,而为见仇者所快。《后汉书》

译文:做事不要让自己亲近的人感到痛心,敌对者感到高兴。

智者弃短取长,以致其功。《后汉书》

译文:聪明人舍弃短处,发挥长处,以此来取得成功。

迷而知返,失道不远;过而能改,谓之不过。《三国志》

译文:迷路后知道回来,就离正确的道路不远了;犯了错误能够及时改正,错误就不算什么。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看。《三国志》

译文:人分别了一些时日,就要重新用新眼光来看待。

明者见危于无形,智者见祸于未萌。《三国志》

译文:明智的人在危险还没形成时就能预见到,智慧的人在灾祸还未发生时就会有所觉察。

义感君子,利动小人。《晋书》

译文:道义可以感动君子,利益可以打动小人。

全一人者德之轻,成天下者功之重。《晋书》

译文:成全一个人功不足道,拯救天下人功德重大。

积善三年,知之者少;为恶一日,闻于天下。《晋书》

译文:长久积累善行,知道的人很少;一天做了坏事,四面八方都会知道。

有贤而不知,知贤而不用,用贤而不委,委贤而不信,此四者古今之通患也。《南齐书》

译文:有贤才却不知道,知道了贤才而不用,即使用了却不委以重任,委以重任却不信任人家,这是通患。

居后而望前,则为前;居前而望后,则为后。《陈书》

译文:在后面,望着眼前,那是前;而在前面望着后面的,就为后。

取草绝根,在于未蔓;扑火止燎,贵乎速灭。《陈书》

译文:取草断了根,在没有蔓延;扑火停止燃烧,贵在迅速消失。

3. 二十四史前四史的名言

“前四史”是“二十四史”中的前四部史书,即为前四史四本书。包括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的《汉书》、南朝宋范晔的《后汉书》以及西晋陈寿的《三国志》。

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史记》

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史记》

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史记》

苦言药也,甘言疾也。《史记》

恃德者昌,恃力者亡《史记》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

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史记》

明者远见于未萌,智者避危于无形。《史记》

道高益安,势高益危。《史记》

4. 求二十四史中的名言

◎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

《史记》 ◎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史记》 ◎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

《史记》 ◎苦言药也,甘言疾也。《史记》 ◎恃德者昌,恃力者亡《史记》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 ◎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史记》 ◎明者远见于未萌,智者避危于无形。

《史记》 ◎道高益安,势高益危。《史记》 ◎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汉书》 ◎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汉书》 ◎国耳忘家,公耳忘私。

《汉书》 ◎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敝,形神离则死。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汉书》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汉书》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汉书》 ◎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汉书》 ◎事不当时固争,防祸于未然。

《汉书》 ◎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廉约小心,克己奉公。

《后汉书》 ◎丈夫有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后汉书》 ◎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后汉书》 ◎专己者孤,拒谏者塞。《后汉书》《后汉书》 ◎无为亲厚者所痛,而为鹫咚臁!逗蠛菏椤?br》 ◎精诚所加,金石所开。

《后汉书》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爱之则不觉其过,恶之则不觉其善。

《后汉书》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多,而忧智之不博。《后汉书》 ◎扬汤止沸,不如灭火去薪。

《三国志》 ◎迷而知返,失道不远;过而能改,谓之不过。《三国志》 ◎良将不怯死以苟免,烈士不毁节以求生。

《三国志》 ◎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三国志》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看。

《三国志》 ◎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图四海者,匪怀细以害大。《三国志》 ◎国之兴也,视民如赤子;其亡也,视民为草芥。

《三国志》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三国志》 ◎全一人者德之轻,成天下者功之重。

《晋书》 ◎清平者,政化之美也;枉滥者,乱败之恶也。《晋书》 ◎非得贤之难,用之难;非用之难,信之难。

《晋书》 ◎学者,不患才不及,而患志不立。《晋书》 ◎积善三年,知之者少;为恶一日,闻于天下。

《晋书》 ◎变通革弊,与时代宜之。《晋书》 ◎贞松标于岁寒,忠臣亮于国威。

《晋书》 ◎疾风知劲草,严霜识贞木。《宋书》 ◎罚慎其滥,惠戒其偏;发滥则无以为罚,惠偏则不如无惠。

《宋书》 ◎不务先富民,而唯言益国,岂有民贫于天下,而国富于上邪?《南齐书》 有贤而不知,知贤而不用,用贤而不委,委贤而不信,此四者古今之通患也。《南齐书》 ◎不充诎于富贵,不遑遑于所欲。

《梁书》 ◎溪壑可盈,志欲无满。《梁书》 ◎居后而望前,则为前;居前而望后,则为后。

《陈书》 ◎取草绝根,在于未蔓;扑火止燎,贵乎速灭。《陈书》 ◎耕则问田奴,绢则问织婢。

《魏书》 ◎迷而知返,得道不远。《魏书》 ◎尚俭者开富之源,好奢者起贫之兆。

《魏书》 ◎思政不察逆顺之理,不识大小之形,不度强势之势,有此三蔽,宜其俘获。《北齐书》 ◎任之重者莫如身,途之畏者莫如口,期之远者莫如年,以重任行畏途,至远期,惟君子为能及矣。

《北齐书》 ◎俭为德之恭,侈为恶之大。《周书》 ◎清者莅职之本,俭者持身之道。

《周书》 ◎学不精勤,不如不学。《周书》 ◎士必从微而至著,功必积小以至大。

《周书》 ◎化于敦朴者,则质直;化于伪者,则浮薄。《周书》 ◎经师易求,人师难得。

《周书》 ◎人生不得行胸怀,随寿百岁犹为夭。《南史》 ◎蝉躁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南史》 ◎行生于己,名生于人。《北史》 ◎审而后发,犹未为晚。

《北史》 ◎时不可再,机不可失。《隋书》 ◎因人成事,其功不难。

《隋书》 ◎清其流者必竭其源,正其本者须端其末。《隋书》 ◎先谋后事者逸,先事后谋者失 。

《旧唐书》 ◎与人共其乐者,人必忧其忧;与人同其安者,人必拯其危。《旧唐书》 ◎乐闻过,罔不兴;拒谏,罔不乱。

《新唐书》 ◎成立之难如升天,覆坠之易如燎毛。《新唐书》 ◎在善用,不在众。

《新唐书》 ◎不才者进,则有才之路塞。《新唐书》 ◎善操理者不能有全功,善处身者不能无过失。

《旧五代史》 ◎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耶。《旧五代史》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新五代史》 ◎毁誉乱真深可畏,直言不闻深可畏。《新五代史》 ◎习见善则安于为善,习见恶则安于为恶。

《新五代史》 ◎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宋史》 ◎世之治乱,在赏当其功,罚当其罪,既无不治。

《宋史》 ◎感物之道莫过于诚。《宋史》 ◎上有忧危之心,下有安泰之象,世道所由隆。

《宋史》 ◎恩赏明则贤者进,刑罚当则奸人消。《辽史》 ◎贤达哀乐,不在穷通祸福之间。

《辽史》 ◎疑人勿使,使人勿疑。《金史》 ◎政令乖失。

则人心不服,虽得之亦将失之。《金史》 ◎人之聪明,多失之浮炫。

《金史》 ◎教化之行,兴于学校。《金史》 ◎学校者,士之所受教,以至于成德达材者也。

《元史》 ◎力无所用与无力同,勇无所施与不勇同,计不能行与无计同。《元史》 ◎为国之道,在立法、任人二者而已。

法不徒立,须人而行;人不滥用,惟贤是。

5. 二十四史中有哪些有趣的段落

就是看选本可能有障碍。

另外。不用僻字。

二好看是什么意思,文字辞达而已矣,比较浅显,就是《史记》开始,最好从源头看。但需要对地理名物,当然重印了很多次,是容易懂、史籍记录文体,目前比较完善的版本还是1959版的中华书局点校本,对很多社会详细情况记录不足。

一、典章制度有所了解、渲染。二十四史在中国传统史籍中比较宏观连贯、历史与文学的区别在于真实客观与假想主观。而且比较长。真历史比假小说更加有趣。相对比较简明易懂,因为真实、典故,有事直说?是有意思(内容有趣)

6. 七堇年的经典语录100句

我的青春已经不再单薄,它已经厚重地踩多我抽身离开,剩下我紧紧拥抱着疼痛的理想。

当我周围的文科生们看佛经,把生僻的古文引到文章中显得语文功底不凡,把安妮宝贝的郭敬明的经典表达换个形式拷贝过来显得伤怀小资,还有那么多米兰•昆德拉卡夫卡海子杜拉斯村上春树包括那些作品像小王子彼得潘……这些原本美好的生命记录者和记录作品被一种虚荣和肤浅误读,我觉得很难过。 因为我们都如此轻易地走到了别人的光环和阴影的笼罩下,愚蠢地聒噪,还坚信这就是自己的优点和价值所在。

而我淡然地坚持以苍白的语言尽我所能刻画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敌对,以及内心深处库存已久的冷漠与希望,决绝与妥协。真实真实再真实。

青春,我可爱的青春。 我们都对了还是错了,我们都爱了但是忘了。

走的时候你哭了还是怎么了。我只是疼了但坏是笑了。

原来有些事真的是不经意的完整,有些人真的是出乎想象的命中注定。……无论上天给我怎样的去棵,我上演了十七年的悲欢,一些人一些事就这么明明灭灭地刻在沿途的风景中。

我学会了安稳学会了谎言学会了冷静学会了沉默学会了坚忍。辗转中的快乐在百转千回中碎成一地琉璃,我站在风中把它们扫进心底最阴暗的角落。

再也没有关系。那样明眸皓齿地对别人微笑,灵魂喷薄影子踯躅。

只剩坚强无处不在。 所以如果有不幸你要自己承担,安慰有时候捉襟见肘,自己不坚强也要打得坚强。

还没有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举目无亲,我们没有资格难过,我们还能把快乐写得源远流长。 一个人要举重若轻并且诚恳无欺地棉队自己的过去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 怀念是生命中最无能为力的事情,并且卑微 在这个把回头看作软弱和耻辱的世界上。

走德再远,也终究达不到想要的永远。走得再近,也终究回不到想要的梦境。

人永远是一群被内心的遗憾和憧憬所奴役的生物,夹在生命的单行道上,走不远,也回不去 一些事情渐渐变得淡灭,你知道它存在过,但却已经忘记怎样的存在过 因为是血肉相连的亲人,所以许多话反而成了禁忌。交流是耻辱,亲近是羞耻,惟有通过相互苛求和中伤来表达对彼此的爱,才是理所当然,这是多么可悲的事实。

陌路尽头,撒去一杯惨淡暗白的骨灰,有多少淡薄的人情能够留得住厚养薄葬的遗憾,在悲郁的挽歌的尾首上,给这尊沉默的青碑下孤了的婚龄一首至情致意的所谓哀悼?而这人间,朝生暮死之间,有多少尸骨未寒的苦魂循入空寂,却在人世间再也捞不起一丝纪念。

躲在某一时间,想念一段时光的掌纹;躲在某一地点,想念一个站在来路也站在去路的,让我牵挂的人。 然而让我牵挂的人,我选择去忘记。

我站在风中,手里的扫帚把散落一地的琉璃扫近内心最阴暗的角落. 这个城市没有草长莺飞的传说,它永远活在现实里面,快速的鼓点,匆忙的身影,麻木的眼神,虚假的笑容,而我正在被同化 风空空洞洞地吹过。一年又这么过去。

而来年,还要这么过去。我不知道是安稳的背后隐藏着沮丧,还是沮丧里终归有安稳。

只是我们,无法找到。 梦醒了……没有什么值得回忆的东西了…… 只有在路上,生命才值得尊重. 我们都对了还是错了,我们都爱了但是忘了,走的时候你哭了还是怎么了,我只是疼了看还是笑了. 我愿意减去我十年寿命,来换取她在仙境里漫游着长大. 生命若给我无数张面孔,我永远选择最疼痛的一张去触摸. 只能在最后明白,路途是一个念念不忘的失去的过程. 我知道有些人是无法忘记的,即使在你成长之初他们就已经消失。

但是他们被镌刻在你的生命线上,无法磨灭。让我们终其一生为了这些印记做两件事情:怀念,或者寻找。

我穿着这布满虱子的袍子,十九年不洗。在接近十几岁的尾巴的时候,在时光的路途上转身倒逆着前行,如此我便高兴地看到经历过的青春越来越长,进而掩耳盗铃地忽略剩下的青春越来越短。

我知道,若没有别离,成长也就无所附丽。

7. 求24史的简介作者

1 史记 汉· 司马迁 130 2 汉书 汉· 班固 100 3 后汉书 南朝宋· 范晔 120 4 三国志 晋·陈寿 65 5 晋书 唐·房玄龄等 130 6 宋书 南朝梁·沈约 100 7 南齐书 南朝梁·萧子显 59 8 梁书 唐·姚思廉 56 9 陈书 唐·姚思廉 36 10 魏书 北齐·魏收 114 11 北齐书 唐·李百药 50 12 周书 唐·令狐德棻等 50 13 隋书 唐·魏征等 85 14 南史 唐·李延寿 80 15 北史 唐·李延寿 100 16 旧唐书 后晋·刘昫等 200 17 新唐书 宋·欧阳修、宋祁 225 18 旧五代史 宋·薛居正等 150 19 新五代史 宋·欧阳修 74 20 宋史 元·脱脱等 496 21 辽史 元·脱脱等 116 22 金史 元·脱脱等 135 23 元史 明·宋濂等 210 24 明史 清·张廷玉等 332。

8. 二十四史,宋史里的一段话,请翻译一下

真宗皇帝要给杨嗣升官,当时杨延昭还是刺史,杨嗣说:“我曾经与杨延昭当同样的官,突然官位在他之上,不好,还是当原来的官吧。”皇帝赞赏他的谦让,就给杨延昭也升官了。杨嗣和杨延昭镇守北边很长时间,都是出了名的能打仗,当时人称“二杨”。杨嗣以军人出身,当官治理郡县,不喜欢处理公务,又兼管巡逻任务,在郡里的时间很少,城墙有坏了没有修的,就叫供备库副使赵彬代理修缮,后来改为深州团练都巡检使兼保州钤辖。

杨嗣本为保州刺史,升官指升为保州团练使,后调为深州团练都巡检使兼保州钤辖。

钤辖,武官名。

9. 《二十四史》

《史记》(汉·司马迁) 《汉书》(汉·班固) 《后汉书》(南朝宋·范晔) 《三国志》(晋·陈寿) 《晋书》(唐·房玄龄等) 《宋书》(南朝梁·沈约) 《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 《梁书》(唐·姚思廉) 《陈书》(唐·姚思廉) 《魏书》(北齐·魏收) 《北齐书》(唐·李百药) 《周书》(唐·令狐德棻等) 《隋书》(唐·魏征等) 《南史》(唐·李延寿) 《北史》(唐·李延寿) 《旧唐书》(后晋·刘昫等) 《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 《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 《新五代史》(宋·欧阳修) 《宋史》(元·脱

字数多了。。《宋史》(元·脱脱等) 《辽史》(元·脱脱等) 《金史》(元·脱脱等) 《元史》(明·宋濂等) 《明史》(清·张廷玉等)。

返回目录

谁有 旧唐书 姚思廉传 的翻译

姚思廉(?—637),字简之,一说名简,字思廉。约生于梁末陈初,在八十岁左右去世。世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他随父姚察在陈朝灭亡后到隋朝做官,迁至北方,故两《唐书》中《姚思廉传》称其为京兆万年(今陕西长安县)人。祖父姚僧垣“少好文史”,还“医术高妙,为当世所推”①。曾多次治愈皇帝和王公大臣的疑难病症,得到赏赐颇多。名声也越来越大,以至于边地和外域都前来求医。僧垣“每得供赐,皆回给察兄弟”②。姚察、姚最兄弟就是靠这种较充裕的收入,游历求学,购聚图书,见闻日益广博。姚察十三岁时就显露出才华,“于宣猷堂听讲论难,为儒者所称”③。姚察这种勤奋好学的精神保持终生,即使在当了陈朝吏部尚书以后,仍大力寻求天下图书,遇到没见过的书即马上抄录下来。他聚书多达万余卷,并都阅读过①,为梁、陈、隋之际公认的著名学者。隋平陈以后,隋文帝杨坚也以能得到姚察而高兴,他对臣下说:“闻姚察学行当今无比,我平陈唯得此一人。”②姚察的著作很丰富,有《汉书训纂》30 卷,《说林》10 卷,《西聘》、《玉玺》、《建康三钟》等记各1 卷,还有《文集》20 卷,并行于世。此外,还有未撰成的梁、陈二史。 这样的家学传统,对姚思廉有良好影响,少年时就喜好史学,不仅聪颖,而且勤奋学习,除了读书,再没有其他嗜好,甚至从不过问家人的生计状况。三朝仕宦姚思廉所处的时代,正值中国由南北朝分裂走向隋唐大统一之际,一生经历了三个朝代。陈时,为衡阳王府法曹参军,转会稽王主簿。入隋后,补汉王府行参军,掌记室,寻除河间郡司法。入唐后,授秦王府文学,贞观初迁著作郎、弘文馆学士。贞观九年(635)拜散骑常侍,赐爵丰城县男。在仕途上还较顺利。 隋炀帝大业十三年(617),李渊乘农民大起义浪潮,在太原起兵直取长安。这时镇守长安的是隋炀帝孙子代王杨侑,姚思廉正任职于隋朝,为代王侍读。李渊率兵占领长安后,代王府僚属都惊骇走散,唯独姚思廉依然服侍代王,不离左右。唐兵涌入王府,思廉大声呵斥道:“唐公举义本匡王室,卿等不得无礼于王。”正往里冲的众兵将闻听此言十分惊愕,见思廉独自一人伴随代王而面无惧色,心中也觉钦佩,于是纷纷停立在大堂台阶之下。李渊闻知,于是准许思廉扶代王下堂。直到代王被安置到顺阳阁后,思廉才哭泣着拜辞而去。目睹此事者都很感慨,称他为“忠烈之士”。李渊、李世民① 《周书》卷四七《姚僧垣传》。 ②③《陈书》卷二七《姚察传》。 ① 《册府元龟·总录部·赐书·聚书》。 ② 《陈书》卷二七《姚察传》。 父子由此便赏识和重用姚思廉。李渊称帝后,即授思廉为秦王文学。秦王李世民开文学府,招揽一些有文武韬略、兼通文史的博学之士,如杜如晦、房玄龄、于志宁、褚亮、陆德明、孔颖达、许敬宗等十八人,受到延聘亲重,姚思廉就是“十八学士”之一。 武德年间,李世民曾率军赴鲁南征讨徐圆朗,战争间隙,他与人议论起隋朝事,谈到姚思廉挺身而出保护代王之举,感慨叹道:“姚思廉面对利刃而显示大节,即使古人也很罕见。”当时思廉远在洛阳,于是李世民专派使者带帛三百段赏赐思廉,并附信说:“想节义之风,故有斯赠。”这是很不寻常的优礼之举。李世民命著名画家阎立本画“秦府十八学士图”,并命文学褚亮各为赞语,对思廉的评价是“志苦精勤,纪言实录。临危殉义,余风励俗”①。从史学才能和政治节操两方面对思廉作出褒奖。“玄武门事变”之后,李世民当上太子,思廉也随即升迁为太子洗马。 姚思廉对于政事“直言无隐”,督促太宗勤于国事。太宗因思廉是秦府旧人,许可他随时就政事的得失直接秘密上奏,思廉也利用这个有利条件,充分发表自己对政事的见解,“展尽无所讳”②。有一年夏天,唐太宗准备往九成宫避暑,思廉劝谏说:“离宫游幸,秦皇、汉武之事,固非尧、舜、禹、汤之所为也。”言辞恳切尖锐。唐太宗只好下谕解释说:“朕有气疾,热便顿剧,固非情好游赏也。”为奖赏姚思廉的直谏,赐帛五十匹。姚思廉去世后,唐太宗深为哀悼,为之废朝一日,赠太常卿,谥号“康”,特准许葬于昭陵。

返回目录

房乔字玄龄全文翻译

房乔,字玄龄,是齐州临淄人。小时候就很聪明,广泛地阅读了经书、史书。工于草书和隶书,善于写文章。十八岁时,被本州推举为进士,朝廷授予羽骑尉的官职。父亲生病绵延十个月,玄龄的心思全部用在父亲的药物和膳食上,不曾脱衣服睡过一次好觉。太宗攻占渭水北边的土地,玄龄驱马到军门求见。太宗一见他,就像老朋友一样,让他代理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玄龄已经遇到了知己的人,偏用尽自己的全部心力,知道的没有不马上去做的。每次平定贼寇,众人争着去寻找珍宝古玩,只有玄龄先接受杰出人物,安置到幕府中。当有谋臣猛将,都跟他们暗中互相申重结合,各人都表示愿为太宗竭尽死力。玄龄在李市民秦王府中十多年,常负责管理文牍,每逢写军书奏章,停马立即可成。文字简约义理丰厚。一开始就不用草稿。高祖曾经对侍臣说:“这个人深重地了解机宜,足能委以重任。每当替我儿陈说事务,一定能了解人的心理,千里之外,好像对面说话一样。”隐太子李建成因为玄龄、如晦为太宗亲近礼遇,很憎恶他们,在高祖面前说他们的坏话,因此玄龄跟如晦一起被驱斥。隐太子(太子李建成的谥号)将要发动兵变时,太宗令长孙无忌召玄龄和如晦,叫他们穿道士的服装,暗中带进内阁商量大事。等到太宗成为太子之后,提升玄龄担任太子右庶子,赐绢五千匹。贞观元年,玄龄代萧瑀为中书令。太宗论功行赏,把玄龄跟长孙无忌、杜如晦、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作为第一等,进爵为邢国公,赐实封千三百户。贞观三年,任命他为太子少师,他坚决推辞不接受,代理太子詹事,兼礼部尚书。第二年,代长孙无忌为尚书左卜射,改封魏国公,监编国史。已担任总领百司的官职以后,日夜虔诚恭敬,用尽全部的心力,不想让每一个人才失去应当处的位置。听到他人的长处,好像自己拥有一样高兴。他对行政事务明晰练达,并且用文献经典来加以整治。他审查修订法令,意在宽容和平稳。他不以求全来选人,不用自己的长处来要求他人,看他的才能任用,不因他人的地位卑贱而排斥,议论的人都称赞他是良相。高宗成为太子之后,加玄龄为太子太傅,仍或主持门下省事务,监管编撰国史像原来那样。不久因撰写《高祖太宗实录》成,赐下玺书表彰,赐物一千五百段。这一年,玄龄因继母去世丁忧服丧离开职位,朝廷特地下诏在昭陵赐给他墓地。不久,他又从回本官职位。太宗亲征辽东时,命玄龄在京城留守,亲手写诏书说:“你担负萧何一样的重任,我没有后顾之忧了。”军队的兵器、战士的粮食,都交给他下令处置调发。玄龄多次上书说不可轻敌,尤应当警惕小心。不久跟中书侍郎褚遂良受诏重编《晋书》。贞观二十三年,皇上驾临玉华宫,当时玄龄老病复发,皇上下诏令他睡在总留台。到他渐渐病重,玄龄追赴玉华宫,坐偏轿入殿,将近到皇帝御座才下轿。太宗对他流泪,玄龄也感伤悲咽得不能自我控制。下诏派名医救治。掌管皇帝膳食的官员每天对他供应御膳。如果他的病略能减退,太宗就高兴得露出喜色;如果听说病情加重,就变得满面凄怆。后病情加重,就凿开宫墙开门,多次派宦官问候。皇上又亲自光临,握手叙别,悲不能忍;皇太子也去跟他诀别。不久去世,享年七十。朝廷三日不上朝。
柳芳说:玄龄辅佐太宗平定天下,在宰相位去世,总共有三十二年,天下人称为贤相。可是无法形容他的伟大,德行可说是相当高深了。所以太宗平定外祸内乱,而房玄龄、杜如晦不谈自己的功劳,王圭、魏征劝谏国君,而房玄龄、杜如晦让位给他们,李世勣、李靖善于统御部众而房玄龄、杜如晦采用他们的意见,使得政治得到太平,却把善处归给国君。说他们是唐宗室大臣,是很恰当的。

返回目录

如果您对本文的内容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认可。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