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很多人可能对目文言文阅读答案和一贫人文言文阅读答案不是很了解,所以今天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目文言文阅读答案和一贫人文言文阅读答案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 1、目文言文阅读答案
- 2、一贫人文言文阅读答案
- 3、湖北文言文阅读
- 4、24下文言文阅读答案
- 5、观眼文言文阅读答案
- 6、韩文文言文阅读题
- 7、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冷泉亭记 白居易 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由寺
目文言文阅读答案
1. 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1 钓饵同而得失异 予尝步自横溪.有二叟分石而钓,其甲得鱼至多且易取;乙竟日亡所获也,乃投竿问甲曰:“食饵同,钓之水亦同,何得失之异耶 ” 甲曰:“吾/方下/钓时,但知/有我/而不知/有鱼,目/不瞬,神/不变,鱼/忘其/为我,故/易取也。
子意乎鱼,目乎鱼,神变则鱼逝矣,奚其获 ” 。乙如其教,连取数鱼。
予叹日:“旨哉!意成乎道也。” 2、甲、乙钓鱼是相同的条件有哪些?---- 钓饵同 结果不同 ---(甲)吾方下钓时,但知有我而不知有鱼,目不瞬,神不变,鱼忘其为我,故易取也。
(乙)子意乎鱼,目乎鱼,神变则鱼逝矣,奚其获 ” 。3、文末“旨哉!意成乎道也”这句话的作用是卒章显志(凸显主题)4、请你用简洁的语言为甲、乙两老汉画像。
甲老汉:钓鱼时,心中坦然眼睛微闭神色安然,使鱼看不清老汉的用意,因而上钩。 乙老汉:一心取鱼,双目盯着鱼,神色在意鱼,使鱼有所察觉。
所以鱼跑了。、5读了这则小故事,你悟出的道理:办事欲成功,不要急功近利。
要轻松安然。
2. 初中课外阅读文言文答案
1.芒山盗 宣和间,芒山有盗临刑,母亲与之诀(jué)。
盗对母云:“愿如儿时一吮母乳,死且无憾。”母与之乳,盗啮断 *** ,流血满地,母死。
盗因告刑者曰:“吾少也,盗一菜一薪,吾母见而喜之,以至不检,遂有今日。故恨杀之。”
呜呼!异矣,夫语“教子婴孩”,不虚也! 翻译下面的句子。 (1) 吾少也,盗一菜一薪,吾母见而喜之,以至不检,遂有今日 (2) 夫语“教子婴孩”不虚也! 对下列句中的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芒山有盗临刑 (3)愿如儿时一吮母乳 (2)盗一菜一薪 (4)母与之乳 A、(1)与(2)相同,(3)与(4)不同 B、(1)与(2)不同,(3)与(4)也不同 C、(1)与(2)相同,(3)与(4)也相同 D、(1)与(2)不同,(3)与(4)相同 这个故事留给我们的启示是? 2.师旷论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翻译文中句子。
1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2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臣闻之 B、如日出之光 C、默而识之 D、学而时习之 这则短文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3.衰溺 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
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
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
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 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中济,船破,皆游。 2.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 这个故事留给我们的启示是? 4.七录 溥幼好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
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
翻译下面的句子。 1.如是者六七始已 2.后名读书这斋曰“七录” 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 ②名之者谁 ③不能名其一处也 ④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B.①与②不相同,③与④也不相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相 D.①与②不相同,③与④相同 5.害群之马 黄帝将见大隗乎具茨之山,方明为御,昌寓骖乘,张若、謵朋前马,昆阍、滑稽后车;至于襄城之野,七圣皆迷,无所问涂。
适遇牧马童子,问涂焉,曰:“若知具茨之山乎?”曰:“然。”“若知大隗之所存乎?”曰:“然。”
黄帝曰:“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
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若此而已矣,又奚事焉!予少而自游于六合之内,予适有瞀病,有长者教予曰:‘若乘日之车而游于襄城之野。’今予病少痊,予又且复游于六合之外。
夫为天下亦若此而已。予又奚事焉!”黄帝曰:“夫为天下者,则诚非吾子之事。
虽然,请问为天下。”小童辞。
黄帝又问。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
翻译下面的句子。 1.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 2.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
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A.适遇牧马童子(适合) B.问涂焉(通“途”,路) C.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罢了) D.黄帝再拜稽首(第二次) 读了这篇文章你得到什么启示? 6.曾参教子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
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
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 解释下列句子。 1婴儿非与戏也。
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2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曾子对妻子说的话,主要阐述了什么观点? 7.盲人坠桥 有盲子道涸溪,桥上失坠,两手攀楯,兢兢握固,自分失手必堕深渊矣。过者告之曰:“勿怖,第放下,即实地也。”
盲子不信,操楯长号,久之,力惫,失手坠地。乃自哂三声,曰:“嘻!蚤知即实地,何久自苦耶?” 夫大道甚夷,沉空守寂,执一隅以自矜严者,视此省哉! 解释下列句子。
1.蚤知即实地,何久自苦耶? 2.夫大道甚夷,沉空守寂,执一隅以自矜严者,视此省哉! 读了这篇文章你得到什么启示? 8.外科医 有医者,自称善外科。一裨将阵回,中流矢,深入膜内,延使治。
乃持并州剪,剪去矢管,跪而请谢。裨将曰:“簇在膜内者须亟治。”
医曰:“此外科事,不意并责我。” 解释下列句子。
1.乃持并州剪,剪去矢管,跪而请谢。 2.此外科事,不意并责我。
本文写外科医生的可笑,讽刺了什么? 9.苛政猛子虎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
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吾子又死焉。”
夫子问:“何为。
3. 古文阅读及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豪爽好施。
偶一僧来托钵,李饱啖之。僧甚感荷,乃曰:“吾少林出也。
有薄技,请以相授。”李喜,馆之客舍,丰其给,旦夕从学。
三月,艺颇精,意得甚。僧问:“汝益乎?”日:“益矣。
师所能者,我已尽能之。”僧笑,命李试其技。
李乃解衣唾手,如猿飞,如鸟落,腾越移时,诩诩然骄人而立。僧又笑曰:“可矣。
子既尽吾能,请一角低昂。”李忻然,即各交臂作势。
既而各撑格拒,李时时蹈僧瑕,僧忽一脚飞掷,李已仰跌丈余。僧抚掌曰:“子尚未尽吾能也。”
李以掌致地,惭沮请教。又数日,僧辞去。
李由此以名,遨游南北,罔有其对。偶适历下,见一少年尼僧弄艺于场,观者填溢。
尼告众客曰:“颠倒一身,殊大冷落。有好事者,不妨下场一扑为戏。”
如是三言。众相顾,迄无应者。
李在侧,不觉技痒,意气而进。尼便笑与合掌。
才一交手,尼便呵止曰:“此少林宗派也。”即问:“尊师何人?”李初不言,尼固诘之,乃以僧告。
尼拱手曰:“憨和尚汝师耶?若尔,不必交手足,愿拜下风。”李请之再四,尼不可。
众怂恿之,尼乃曰:“既是憨弟子,同是个中人,无妨一戏。但两相会意可耳。”
李诺之。然以其文弱故,易之。
又年少喜胜,思欲败之,以要一日之名。方颉颃间,尼即遽止,李问其故,但笑不言,李以为怯,固请再角。
尼乃起。少间李腾一踝去。
尼骈五指下削其股,李觉膝下如中刀斧,蹶仆不能起。尼笑谢曰:“孟浪忤客,幸勿罪!”李异归,月余始愈,后年余,僧复来,为述往事。
僧惊曰:“汝大卤莽!惹他为何?幸先以我名告之,不然,股已断矣!”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 鄙:粗俗 B.又年少喜胜,思欲败之,以要一日之名 要:求取 C.然以其文弱故,易之 易:轻视 D.偶适历下,见一少年尼僧弄艺于场 适:到……去 12.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吾少林出也。有薄技,请以相授 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 B.师所能者,我已尽能乏 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 C.李在侧,不觉技痒,意气而进 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 D.幸先以我名告之 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1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李超武术技艺不精的一组是 ①李请之再四,尼不可。
众怂恿之 ②僧忽一脚飞掷,李已仰跌丈余 ③三月,艺颇精,意得甚 ④李以为怯,固请再角 ⑤僧笑,命李试其技 ⑥方颉颃间,尼即遽止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④⑥ D.②⑤⑥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李超与憨和尚交手,时时想找出憨和尚的破绽以打败他;憨和尚为了惩罚李超,一脚 把他踢出一丈多远,愤而择日告辞而去。 B.憨和尚德高艺精,机智风趣;李超敏而好学,豪爽好施;尼僧武技高超,争强好胜。
小说中几个人物形象写得栩栩如生。 C.本文善于通过“笑”来塑造人物形象,表现憨和尚和尼僧高强的武艺、谦和的性情,这些关于“笑”的描写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D.本文通过曲折跌宕的情节安排,重在描写变幻莫测的武术技巧,故事性强,引人入胜,体现了古代文言小说的独特魅力。 15.把第三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李由此以武名,遨游南北,罔有其对。(3分) 译文: (2)众相顾,迄无应者。
(2分) 译文: (3)李初不言,尼固诘之,乃以僧告。(3分) 译文: 参考答案: 11.A 12.B 13.D 14.C 15.(8分) ⑴李超从此凭武技闻名,走遍南北,没有他的对手。
(3分) ⑵大家互相看着,最终没有应战的人。(2分) ⑶李超开始不说,尼僧一再追问,李超才把和尚的名字告诉她。
(3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18-23题。(16分) 冷泉亭记 唐白居易 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
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由寺观言,冷泉亭为甲。
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高不倍寻,广不累丈,而撮奇得要,地搜胜概,物无遁形。
春之日,吾爱其草薰薰,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夏之夜,吾爱其泉??,风泠泠,可以蠲烦析酲,起人心情。
山树为盖,岩石为屏,云从栋生,水与阶平,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卧而狎之者,可垂钓于枕上。矧又潺?洁澈,粹冷柔滑。
若俗士,若道人,眼耳之尘,心舌之垢,不待盥涤,见辄除去。潜利阴益,可胜言哉!斯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也。
杭自郡城抵四封①,丛山复湖,易为形胜。先是,领郡者②,有相里君造③作虚白亭,有韩仆射皋作候仙亭,有裴庶子棠棣作观风亭,有卢给事元辅作见山亭,及右司郎中河南元?最后作此亭。
于是五亭相望,如指之列,可谓佳境殚矣,能事毕矣。后来者,虽有敏心巧目,无所加焉。
故吾继之,述而不作。长庆三年八月十三日记。
【注】①四封:四边疆界。②领郡者:担任州刺史的人。
③相里君造:姓相里,名造。 18.白居易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
(1分) 19.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4分) (1)地搜胜概 概( ) (2)物无遁形 遁( ) (3)斯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也 甲( ) (4)佳境殚矣 殚( ) 20.下列对句中加括号的词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4. 镜喻阅读答案 文言文
镜喻
钱大昕
五官莫明于目。面有黑子,而目不知,乌仕其为明也?目能见物,而不能见吾之面,假于镜而见焉。镜之贵,不知目;镜不求于目,而目转求于镜。染世未尝以镜之助目,而咎目之失明。镜何负于目哉?客有任目而恶镜者,曰:“是好苦我,吾自有目,乌用镜为?久之,视世所称美人,鲜当意者,而不知已面之黑子,泰然谓:“美莫已若。”左右匿笑,客终不悟。悲夫!
(选自《潜研堂文集》)
1.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然世未尝以镜之助目,而咎目之失明。
译文:
2.本文告诉我们做人的什么道理?(3分)
答:
参考答案:
1. (3分) 然而世人不曾用镜子来帮助眼睛,只是(而)责怪眼睛不明亮。
(评分说明:“未尝”、“咎”作为赋分点,必须译对,每个1分,共2分)
2. ( 2分) 要多听取别人的意见,以人为镜,才能正确认识自己,保持清醒头脑。
(评分说明:“多听取别人的意见,以人为镜。”2分,“正确认识自己”1分)
参考译文:
人的脸部五官中没有比眼睛更明亮的。但是脸上有黑点,眼睛却看不到,为何认为它是最明亮的呢?眼睛能看到(其他的)东西,却不能看见自己的脸,要借助于镜子来才能看见。镜子的珍贵程度,不及眼睛,但镜子不用求助眼睛,而眼睛反而要求助于镜子,然而世人不曾用镜子来帮助眼睛,只是责怪眼睛不明亮。镜子有什么对不起眼睛的地方呢?有一位客人,只相信眼睛而讨厌镜子,说:“这(镜子)太累我了,我自有眼睛,为何用镜子泥!”时间一长,看到世人所共认的美人,很少放在心上,不知道自己脸上有黑点,泰然自若地说:“(她们)都不及我美丽。”旁边的人偷偷地笑他,他客人却始终没有感觉到,真是可悲啊!
一贫人文言文阅读答案
1. 文言文阅读答案刘显传
《明史 刘显传》译文:
刘显,南昌人,天生身材魁梧、膂力绝伦,青年时家贫,为人佣工为生,赶上了荒年,因吃量过大,经受不了饥饿煎熬,便有了轻生的念头。他来到一座荒祠里上吊,不想一连吊了两次,都因为绳子和房椽断了而未遂,刘显以为是有神人护佑,便拜别神像、恸哭而去,混迹于一帮牵夫里,为人拉牵帮佣,辗转经年,到达了天府之国四川,寄居在一所寺庙里,靠打短工和偷吃庙里的供品维持生计。他把偷来的供品扣在一口大钟里,天长日久便被人发现了,他神奇的体力被人们以为是天人下凡。嘉靖三十四年,川南宜宾苗人做乱,巡抚张皋募兵平叛,在众人的劝说纵恿下,刘显应募投军,在首次战斗中,他手舞两把大铡刀当先冲锋,亲手砍杀五六十人,并手擒三名首恶,后军继进,使这场叛乱一举荡平,刘显由此声名大震,从一名走卒一下子升为副千户。从此他一直身历沙场,七年之间凭了战功直升到总兵,其升迁之快,为历代武将中所罕见。
参考:
/link?url=4iwPIcqEeg8u9CTBVMTRFYNXwaxqjAT820Cli_L7CFbEtY27L-XerGgwrm_KrumjNMEuDRhaESxzmxulImsOKfuDZnb_TzxP2VGrP7wZkE7
注:
《梁书·刘显传》、《南史·刘显传》不详。
2. 贫者妄心文言文阅读答案
贫者妄心原文: 一市人贫甚,朝不谋夕。
偶一日拾得一鸡卵,喜而告其妻曰:“我有家当矣!”妻问:“安在?”持卵示之曰:“此是,然须十年,家当乃就。”因与妻计曰:“我持此卵,借邻人伏鸡乳之。
待彼雏成,就中取一雌者。归而生卵,一月可得十五鸡。
两年之内,鸡又生鸡,可得鸡三百,堪易十金。以十金易五牸,牸复生牸,三年可得二十五牛,堪易三百金矣。
吾持此金举债,三年之间半千金可得也。就中以三之二市田宅,以三之一市僮仆买小妻。
我与尔优游以终余年,不亦快乎!“ 妻闻欲买小妻,怫然大怒,以手击卵碎之,曰:“毋留祸种。”夫怒挞其妻,乃质于官,曰:“立败我家者,此恶妇也,请诛之。”
官司问家何在,败何状,其人数自鸡卵起至妻止。官司曰:“如许大家当,坏于恶妇一拳,真可诛。”
命烹之。妻号曰:“夫所言皆未然事,奈何见烹?”官司曰:“你夫言买妾,亦未然事,奈何见妒?”妇曰:“固然,第除祸欲早耳!”官笑而释之。
翻译: 有个人很穷,吃了上顿没下顿.有一天捡到了一个鸡蛋,很高兴,告诉他的妻子说:“我有家产啦!“妻子问:“在哪里?“他拿出蛋给她看:“这就是,不过还需要十年,家业才成熟.“于是和她妻子商量:“我拿这个蛋,跟邻居借他们的孵鸡(专门孵蛋的鸡)来喂养.等到这只孵鸡生出小鸡来了,从中选只母鸡再来生蛋,这样一个月就能得到十五只鸡了.两年之内,鸡又生鸡,就可得到三百只鸡了,既可换得十金(金表示古时的货币单位).用十五金换五头母牛,母牛可再生母牛,这样三年内就可得二十五头牛了,既可换三百金了.我拿这些钱去放债,三年内就可放得千金了.我们就拿其中的三分之二买田买房,拿三分之一买佣人娶小妾.“ 妻子一听要娶小妾,勃然大怒,用手拍碎了鸡蛋,说:“不能留祸种.“丈夫也生气了打他妻子,把她告到了官府,说:“这个可恶的女人败了我的家产,请责罚她.“判官问道,家住何方,告什么状,于是他从捡到鸡蛋说起,说到他妻子拍碎了蛋为止.判官说;“这么大的家当,就这么毁在了恶妇的一拳,真当该受罚.“于是命人准备惩罚她.妇人哭着叫着说;“我丈夫所说的事情都还没有成为事实,我为什么要受罚呢?“判官说;“你丈夫说要娶妾也是未成事实,你为什么要嫉妒呢?“妇人说:“是这么说,但是祛除祸患要趁早啊!“判官笑笑,释放了她. (1)一家人贫甚:家产。
(3)牸复生牸:正在孵卵的鸡。
乳:孵化。 (5)待彼雏成:小鸡。
(6)堪易三百金矣:卖,交易。
(7)然须十年:放债(以收取利息),责,通“债”。
(9)挞其妻:对质,在法庭上相互陈辞应辩。
(11)妻号曰:只是。
(13示:给……看 (14)第:只是 (15)就中以三之二市田宅:盘算。
3. 蜀僧文言文阅读答案
原文: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持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蔫。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注释:
蜀:现在四川省。 鄙:边境、偏僻的地方。 语于:对……说。 吾:我。
之:往,去。 南海:指浙江省的普陀山(我国的佛教圣地之一)。
子:您,古代对人的敬称。 瓶、钵:和尚盛饮食的用具。 买舟:雇船。
越明年:到了第二年。 犹未船:尚且还不能够(实现)。 惭色:惭愧的神色。
何:什么 恃:凭着
答案要点:
句子: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解词:蜀:现在四川省。
鄙:边境,偏僻的地方。
句意:四川边远地方有两个和尚:一个贫穷,一个富有。
句子: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解词:语于:对……说。
吾:我。 子:您,古代对人的敬称。
之:往、去。
南海:指浙江省的普陀山(我国的佛教圣地之一。)
瓶、钵:和尚盛饮食的用具。
何:什么。
恃:凭着。
句意: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到南海去,你看怎么样?”富和尚问:“你凭什么去 呢?”穷和尚回答说:“我只要一个水瓶、一个饭钵就足够了。”
句子: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解词:买舟:雇船。
数年:多年。
犹未能:尚且还不能够(实现)。
句意:富和尚说:“我多年以来,总想雇船往下游去,还不能够实现;你凭什么去呢!”
句子: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解词:越明年:到了第二年。
句意:到了第二年,那个穷和尚从南海回来,把到过南海这件事讲给那个富和尚听,这时,那个富和尚感到很惭愧。
译文:
四川边远地方有两个和尚:一个贫穷,一个富有。
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到南海去,你看怎么样?”
富和尚问:“你凭着什么去呢?”
穷和尚回答说:“我只要一个水瓶一个饭钵就足够了。”
富和尚说:“我多年以来,总想雇船往下游去,还不能够实现;你凭什么去呢!”
到了第二年,那个穷和尚从南海回来,把到过南海这件事讲给那个富和尚听。这时,那个富和尚感到很惭愧。
4. 《原宪甘贫》文言文阅读答案
1.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蓬户不完()②匡坐而弦歌()
2.子贡见原宪即曰“先生何病”,而原宪却答曰“非病”。子贡所问的“病”和原宪所答的“病”分别指什么?
3.原宪是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弟子。孔子做鲁国司寇时,他是总管家。孔子死后,隐居于卫,破屋蓬户,衣褐食蔬。从这段选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原宪具有怎样的人生信念?
答案:
1.①门②弹琴唱歌
2.子贡所说的病是指身体上的疾病,而原宪所说的病则是学到了东西不去施行。
3.宁可安贫守道,绝不做违背仁义道德、玷污节操的事。
5. 为学文言文阅读答案
《为学》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阅读练习一】
1.本文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告诉我们 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2.“以( )告富者”是一个省略句,括号中省略的内容是 。
3.选出下面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贫者语于富者曰(告诉) B、吾欲之南海(往)
C、西蜀之去南海(距离) D、顾不如蜀鄙之僧哉(看来)
4.文中有两处“子何恃而往”,为什么第一处用的是问号,而第二处用的是叹号?请作简要分析。
5.对比鲜明是本文写法上的一大特点,请以蜀鄙二僧欲往南海部分为例,说说文章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的。
【阅读答案】:
1.主观努力(或立志)2.到过南海这件事3.D4.第一次表示探询语气(或表示一般疑问)第二次表示轻蔑语气(或表示不屑一顾)5.略
【阅读练习二】
8、解释多义词(6分)
自南海还( ) 蜀之鄙有二僧( ) 西蜀之去南海( )
望桓侯而还走( ) 肉食者鄙( ) 去国怀乡( )
9、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吾欲之南海 B. 其一贫,其一富 C. 以告富者
子墨子九距之 其真无马邪 必以分人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 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___________________
11、本文引用______________的故事,意在阐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4分)
12、下面摘录《为学》中的一段话,请用“/”给这段话断句。(2分)
吾 资 之 聪 倍 人 也 吾 材 之 敏 倍 人 也 屏 弃 而 不 用 其 与昏 与 庸 无 以异 也。
【阅读答案】:
8、(6分,每空1分)回来 掉转(回转) 边境 目光短浅 距离 离开
9、(2分)C
10、(6分,“买”、“犹”、“顾”、“哉”各占1分,句意各占1分)
译文①我好几年来想要雇船而下,还没有成行(实现)。
②人们确立志向,难道不如四川边境的和尚吗?
11、(4分,每空2分)
蜀鄙二僧(去南海) 志向坚定,主观努力,即使客观条件差也能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意思对即可)
12、(2分,每错1处扣0.5分,扣完本题分为止)
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6. 《糟饼》文言文阅读题答案
一人家贫而不善饮,每出,止啖糟饼二枚,即有酣意。适遇友人问曰:“尔晨饮耶?”答曰:“非也,食糟饼耳。”归以语妻,妻曰:“呆子,便说饮酒,也妆些门面。”夫颔之。及出,仍遇此友,问如前,以吃酒对。友诘之:“酒热吃乎?冷吃乎?”答曰:“是熯的。”友笑曰:“仍是糟饼。”既归,而妻知之,咎曰:“酒如何说熯?径云热饮。”夫曰:“已晓矣。”再遇此友,不待问,即夸云:“我今番的酒是热吃的?”友问曰:“尔吃几何?”其人伸指曰:“两个。”
有一个人(因为)家庭贫穷而不擅长喝酒,每次都是就吃两个糟饼,就有醉意。恰巧遇到一位朋友问他:“你早晨吃的是酒吗?”他回答说:“你说的不对,我吃的是糟饼。”回家以后把事情对他妻子说了,他妻子说:“(你)就说喝酒,也有点面子。”丈夫点头。再出去,然就遇到这个朋友,问题和前面一样,他用喝酒作为答案。朋友逗他说:“酒是烫着喝的?还是凉着喝的?”他回答说:“是用油煎的。”他朋友笑着说:“还是糟饼。”回到家中,妻子知道了这件事情,埋怨他说:“你怎么说是用油煎的,你要说是烫酒喝的。”丈夫说:“我知道了。”再遇到这个朋友,没等到朋友问就夸口说:“我今天喝的酒,是烫着喝的。”朋友问:“你喝了多少?”他伸出他的手说:“两个。”
1.死搬教条,不求变通是终归要出丑的,一切要活学活用。
2.虚荣心是要不得的。
3.一切要从实际出发,不能为了要面子而使自己更没面子。
7. 初一文言文阅读
一个穷困之人亲自赴一个富足亲戚的宴席,冬天没有穿绵裘,反而穿着葛麻衣服,害怕被人笑话,所以故意挥扇对众宾客说:在下生来就怕热,即使是在冬天也喜欢纳凉。
酒宴散去之后,主任觉得他很虚伪,因而故意逢迎他的意思,为他准备了单薄的棉被和凉枕,将他安排在湖边的亭子过夜。到了半夜的时候他承受不了寒冷,就用被褥包裹身体奔跑起来,一失足跌落池中。
主人环视他,惊讶的问他为什么在池里,穷人笑着说:只是因为我癖性实在是太怕热了,即便是冬天在凉亭露宿,还是想要系一个冷水澡的缘故罢了。2 讽刺了那些极度虚伪,打肿脸充胖子的人。
自身的缺陷并不可耻,可耻的是不但不改正,反而找借口隐瞒。亡羊补牢为时不晚,要诚实面对自己和他人。
3 只是因为(我)癖性实在是太怕热了,即便是冬天在凉亭露宿,还是想要系一个冷水澡的缘故罢了。
8. 古文阅读及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豪爽好施。
偶一僧来托钵,李饱啖之。僧甚感荷,乃曰:“吾少林出也。
有薄技,请以相授。”李喜,馆之客舍,丰其给,旦夕从学。
三月,艺颇精,意得甚。僧问:“汝益乎?”日:“益矣。
师所能者,我已尽能之。”僧笑,命李试其技。
李乃解衣唾手,如猿飞,如鸟落,腾越移时,诩诩然骄人而立。僧又笑曰:“可矣。
子既尽吾能,请一角低昂。”李忻然,即各交臂作势。
既而各撑格拒,李时时蹈僧瑕,僧忽一脚飞掷,李已仰跌丈余。僧抚掌曰:“子尚未尽吾能也。”
李以掌致地,惭沮请教。又数日,僧辞去。
李由此以名,遨游南北,罔有其对。偶适历下,见一少年尼僧弄艺于场,观者填溢。
尼告众客曰:“颠倒一身,殊大冷落。有好事者,不妨下场一扑为戏。”
如是三言。众相顾,迄无应者。
李在侧,不觉技痒,意气而进。尼便笑与合掌。
才一交手,尼便呵止曰:“此少林宗派也。”即问:“尊师何人?”李初不言,尼固诘之,乃以僧告。
尼拱手曰:“憨和尚汝师耶?若尔,不必交手足,愿拜下风。”李请之再四,尼不可。
众怂恿之,尼乃曰:“既是憨弟子,同是个中人,无妨一戏。但两相会意可耳。”
李诺之。然以其文弱故,易之。
又年少喜胜,思欲败之,以要一日之名。方颉颃间,尼即遽止,李问其故,但笑不言,李以为怯,固请再角。
尼乃起。少间李腾一踝去。
尼骈五指下削其股,李觉膝下如中刀斧,蹶仆不能起。尼笑谢曰:“孟浪忤客,幸勿罪!”李异归,月余始愈,后年余,僧复来,为述往事。
僧惊曰:“汝大卤莽!惹他为何?幸先以我名告之,不然,股已断矣!”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 鄙:粗俗 B.又年少喜胜,思欲败之,以要一日之名 要:求取 C.然以其文弱故,易之 易:轻视 D.偶适历下,见一少年尼僧弄艺于场 适:到……去 12.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吾少林出也。有薄技,请以相授 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 B.师所能者,我已尽能乏 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 C.李在侧,不觉技痒,意气而进 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 D.幸先以我名告之 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1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李超武术技艺不精的一组是 ①李请之再四,尼不可。
众怂恿之 ②僧忽一脚飞掷,李已仰跌丈余 ③三月,艺颇精,意得甚 ④李以为怯,固请再角 ⑤僧笑,命李试其技 ⑥方颉颃间,尼即遽止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④⑥ D.②⑤⑥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李超与憨和尚交手,时时想找出憨和尚的破绽以打败他;憨和尚为了惩罚李超,一脚 把他踢出一丈多远,愤而择日告辞而去。 B.憨和尚德高艺精,机智风趣;李超敏而好学,豪爽好施;尼僧武技高超,争强好胜。
小说中几个人物形象写得栩栩如生。 C.本文善于通过“笑”来塑造人物形象,表现憨和尚和尼僧高强的武艺、谦和的性情,这些关于“笑”的描写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D.本文通过曲折跌宕的情节安排,重在描写变幻莫测的武术技巧,故事性强,引人入胜,体现了古代文言小说的独特魅力。 15.把第三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李由此以武名,遨游南北,罔有其对。(3分) 译文: (2)众相顾,迄无应者。
(2分) 译文: (3)李初不言,尼固诘之,乃以僧告。(3分) 译文: 参考答案: 11.A 12.B 13.D 14.C 15.(8分) ⑴李超从此凭武技闻名,走遍南北,没有他的对手。
(3分) ⑵大家互相看着,最终没有应战的人。(2分) ⑶李超开始不说,尼僧一再追问,李超才把和尚的名字告诉她。
(3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18-23题。(16分) 冷泉亭记 唐白居易 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
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由寺观言,冷泉亭为甲。
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高不倍寻,广不累丈,而撮奇得要,地搜胜概,物无遁形。
春之日,吾爱其草薰薰,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夏之夜,吾爱其泉??,风泠泠,可以蠲烦析酲,起人心情。
山树为盖,岩石为屏,云从栋生,水与阶平,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卧而狎之者,可垂钓于枕上。矧又潺?洁澈,粹冷柔滑。
若俗士,若道人,眼耳之尘,心舌之垢,不待盥涤,见辄除去。潜利阴益,可胜言哉!斯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也。
杭自郡城抵四封①,丛山复湖,易为形胜。先是,领郡者②,有相里君造③作虚白亭,有韩仆射皋作候仙亭,有裴庶子棠棣作观风亭,有卢给事元辅作见山亭,及右司郎中河南元?最后作此亭。
于是五亭相望,如指之列,可谓佳境殚矣,能事毕矣。后来者,虽有敏心巧目,无所加焉。
故吾继之,述而不作。长庆三年八月十三日记。
【注】①四封:四边疆界。②领郡者:担任州刺史的人。
③相里君造:姓相里,名造。 18.白居易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
(1分) 19.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4分) (1)地搜胜概 概( ) (2)物无遁形 遁( ) (3)斯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也 甲( ) (4)佳境殚矣 殚( ) 20.下列对句中加括号的词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湖北文言文阅读
1. 古文阅读及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豪爽好施。
偶一僧来托钵,李饱啖之。僧甚感荷,乃曰:“吾少林出也。
有薄技,请以相授。”李喜,馆之客舍,丰其给,旦夕从学。
三月,艺颇精,意得甚。僧问:“汝益乎?”日:“益矣。
师所能者,我已尽能之。”僧笑,命李试其技。
李乃解衣唾手,如猿飞,如鸟落,腾越移时,诩诩然骄人而立。僧又笑曰:“可矣。
子既尽吾能,请一角低昂。”李忻然,即各交臂作势。
既而各撑格拒,李时时蹈僧瑕,僧忽一脚飞掷,李已仰跌丈余。僧抚掌曰:“子尚未尽吾能也。”
李以掌致地,惭沮请教。又数日,僧辞去。
李由此以名,遨游南北,罔有其对。偶适历下,见一少年尼僧弄艺于场,观者填溢。
尼告众客曰:“颠倒一身,殊大冷落。有好事者,不妨下场一扑为戏。”
如是三言。众相顾,迄无应者。
李在侧,不觉技痒,意气而进。尼便笑与合掌。
才一交手,尼便呵止曰:“此少林宗派也。”即问:“尊师何人?”李初不言,尼固诘之,乃以僧告。
尼拱手曰:“憨和尚汝师耶?若尔,不必交手足,愿拜下风。”李请之再四,尼不可。
众怂恿之,尼乃曰:“既是憨弟子,同是个中人,无妨一戏。但两相会意可耳。”
李诺之。然以其文弱故,易之。
又年少喜胜,思欲败之,以要一日之名。方颉颃间,尼即遽止,李问其故,但笑不言,李以为怯,固请再角。
尼乃起。少间李腾一踝去。
尼骈五指下削其股,李觉膝下如中刀斧,蹶仆不能起。尼笑谢曰:“孟浪忤客,幸勿罪!”李异归,月余始愈,后年余,僧复来,为述往事。
僧惊曰:“汝大卤莽!惹他为何?幸先以我名告之,不然,股已断矣!”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 鄙:粗俗 B.又年少喜胜,思欲败之,以要一日之名 要:求取 C.然以其文弱故,易之 易:轻视 D.偶适历下,见一少年尼僧弄艺于场 适:到……去 12.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吾少林出也。有薄技,请以相授 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 B.师所能者,我已尽能乏 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 C.李在侧,不觉技痒,意气而进 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 D.幸先以我名告之 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1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李超武术技艺不精的一组是 ①李请之再四,尼不可。
众怂恿之 ②僧忽一脚飞掷,李已仰跌丈余 ③三月,艺颇精,意得甚 ④李以为怯,固请再角 ⑤僧笑,命李试其技 ⑥方颉颃间,尼即遽止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④⑥ D.②⑤⑥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李超与憨和尚交手,时时想找出憨和尚的破绽以打败他;憨和尚为了惩罚李超,一脚 把他踢出一丈多远,愤而择日告辞而去。 B.憨和尚德高艺精,机智风趣;李超敏而好学,豪爽好施;尼僧武技高超,争强好胜。
小说中几个人物形象写得栩栩如生。 C.本文善于通过“笑”来塑造人物形象,表现憨和尚和尼僧高强的武艺、谦和的性情,这些关于“笑”的描写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D.本文通过曲折跌宕的情节安排,重在描写变幻莫测的武术技巧,故事性强,引人入胜,体现了古代文言小说的独特魅力。 15.把第三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李由此以武名,遨游南北,罔有其对。(3分) 译文: (2)众相顾,迄无应者。
(2分) 译文: (3)李初不言,尼固诘之,乃以僧告。(3分) 译文: 参考答案: 11.A 12.B 13.D 14.C 15.(8分) ⑴李超从此凭武技闻名,走遍南北,没有他的对手。
(3分) ⑵大家互相看着,最终没有应战的人。(2分) ⑶李超开始不说,尼僧一再追问,李超才把和尚的名字告诉她。
(3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18-23题。(16分) 冷泉亭记 唐白居易 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
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由寺观言,冷泉亭为甲。
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高不倍寻,广不累丈,而撮奇得要,地搜胜概,物无遁形。
春之日,吾爱其草薰薰,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夏之夜,吾爱其泉??,风泠泠,可以蠲烦析酲,起人心情。
山树为盖,岩石为屏,云从栋生,水与阶平,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卧而狎之者,可垂钓于枕上。矧又潺?洁澈,粹冷柔滑。
若俗士,若道人,眼耳之尘,心舌之垢,不待盥涤,见辄除去。潜利阴益,可胜言哉!斯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也。
杭自郡城抵四封①,丛山复湖,易为形胜。先是,领郡者②,有相里君造③作虚白亭,有韩仆射皋作候仙亭,有裴庶子棠棣作观风亭,有卢给事元辅作见山亭,及右司郎中河南元?最后作此亭。
于是五亭相望,如指之列,可谓佳境殚矣,能事毕矣。后来者,虽有敏心巧目,无所加焉。
故吾继之,述而不作。长庆三年八月十三日记。
【注】①四封:四边疆界。②领郡者:担任州刺史的人。
③相里君造:姓相里,名造。 18.白居易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
(1分) 19.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4分) (1)地搜胜概 概( ) (2)物无遁形 遁( ) (3)斯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也 甲( ) (4)佳境殚矣 殚( ) 20.下列对句中加括号的词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2. 三峡文言文阅读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译文:
在三峡七百里江流的范围以内,两岸高山连绵不绝,没有一点空缺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蔽了天空,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不能通行。有时遇到皇帝有命令必须急速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两地可是相距一千二百多里呀!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长风,也不像这样快。
到了春天和冬天的时候,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的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高山上多生长着姿态怪异的柏树,悬泉和瀑布在那里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真是妙趣横生。
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结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清凉和寂静,常有在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叫,声音接连不断,凄凉怪异,空旷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的渔歌唱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注释:
自:从,此处有“在”之意。三峡:指长江上游重庆、湖北两省间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峡全长实际只有四百多里。
略无:毫无。阙:通“缺”,空缺。
嶂(zhàng):屏障似的高峻山峰。
停午:一作“亭午”,中午。夜分:半夜。
曦(xī):日光。这里指太阳
夏水襄陵:夏天大水涨上了高陵之上。襄,上。陵,大的土山,这里是丘陵的意思。
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
或:有时。王命:朝廷的文告。宣:宣布,传达。
朝发白帝:早上从白帝城出发。白帝:城名,在重庆市奉节县。
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
奔:奔驰的快马。御风:驾风。
以:这里当作“似”。
素湍:白色的急流。绿潭:绿色的潭水。
回清:回旋的清波。
绝巘(yǎn):极高的山峰。巘,凹陷的山顶。
飞漱:飞流冲荡。
悬泉:从山顶飞流而下的泉水。飞漱:急流冲荡。漱,喷射。
清荣峻茂: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
良:实在
晴初:天刚晴。霜旦:下霜的早晨。
属(zhǔ):动词。引:延长。
凄异:凄凉怪异。
哀转久绝:悲哀婉转,很久才能消失。
巴东:汉郡名,在现在重庆云阳、奉节一带。
沾:打湿。
3. 文言文阅读完成下列各题
解析:(1)断句应结合上下文,“乃”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前面停顿,“上书”的对象是“枢密曹辅”,后面停顿,“立”的宾语是“大元帅”,后面停顿,“掎”是拖住,拖住的是“金人之后”,故停顿,因此可以断为:属康王起兵相州/乃上书枢密曹辅/请立王为大元帅/拥兵镇抚河北/以掎金人之后/则京城之围自解,译为:恰逢康王在相州起兵,于是上书枢密使曹辅,请求立康王为大元帅,带兵镇守安抚黄河以北,以此来拖住金兵的后方,那么京城的包围自然就解除了.(2)秩指古代官职类别,错,秩指级别;(3)“他的部署也全部归顺了朝廷”错,根据“若海复为书招其徒张用、曹成、李宏、马友同归朝廷.用以其众二十万解甲效顺,惟成疑贰有他志,若海移书责之”语意,可知曹成多疑心存异志,并非全部归顺.(4)①众二十万:定语后置,二十万军队,解甲:解除武器,效顺:效力归顺朝廷,疑贰:多疑存二心,译为:张用把他的二十万人解除武装,表示归顺,只有曹成怀有二心有其他的打算,汪若海写信斥责他;②具:详细,明:明晓、懂得,偏师:旧时指在主力军翼侧协助作战的部队,济:接济、策应,译为:若海毅然请求前往,若海详细介绍了刘锜,说他懂得策略,善于用兵,用军队从侧面策应(协助)他,一定能够成功.答案:(1)(3分)B;(2)(3分)B; (3)(3分)C; (4)(10分)①张用把他的二十万人解除武装,表示归顺,只有曹成怀有二心有其他的打算,汪若海写信斥责他.(5分,采分点:“二十万” 定语后置,解甲、效顺、疑贰,句意1分.)②若海毅然请求前往,若海详细介绍了刘锜,说他懂得策略,善于用兵,用军队从侧面策应(协助)他,一定能够成功.(5分,采分点:具、明、偏师、济,句意1分.)参考译文:汪若海.字东叟,歙地人.未满二十岁时,就到京城去游学,进入太学文言文阅读答案 汪若海,字东叟,歙人.未弱冠,游京师,入太学.靖康元年文言文阅读答案 汪若海,字东叟,歙人.未弱冠,游京师,入太学.靖康元年.靖康元年,恰逢金兵入侵骚扰,皇帝下诏书征召懂得军事的人.汪若海前往应征.当时宋朝已经割让了黄河以北的土地给金人.那年冬天,金人再次侵犯京师.汪若海说:“黄河以北是国家重要的地方,应当凭它来构成统揽天下之势.不能胆怯懦弱而只守住自己现有的地盘,关闭要塞,让敌人日益强大,等着遭受敌人的杀戮文言文阅读答案 汪若海,字东叟,歙人.未弱冠,游京师,入太学.靖康元年文章文言文阅读答案 汪若海,字东叟,歙人.未弱冠,游京师,入太学.靖康元年出自,转载请保留此链接!.” 恰逢康王在相州起兵,于是上书枢密使曹辅,请求立康王为大元帅,带兵镇守安抚黄河以北,以此来拖住金兵的后方,那么京城的包围自然就解除了,曹福很高兴,就把他的奏章递交给钦宗,任命他为参谋,并准备派到康王的麾下,宰相何坚持不同意见,以道路不畅为借口,结果没有差遣.高宗即位后,打算用张浚去镇守川陕之地,结果没有定下来.汪若海说:“天下就像常山的蛇形,秦蜀之地为蛇头,东南之地为蛇尾,中原之地为蛇的脊梁,如今却以东南为首都,怎么能托起天下的脊通判原州,因为谗言被剥夺了官籍,被贬到英州.当时江夏军马李允文拥兵数十万,骄横不听从朝廷的指挥.朝廷任命招讨使张俊屯兵江西,在路上遇见若海,十分高兴.对他说:“李允文怀有反心,除了你没有人能开导他改过自新.” 汪若海飞奔前往,把成功与失败,叛逆与归顺的道理告诉他,把朝廷的威势与德泽展现给他;又谈了三条策略来打动他,言语内容明白晓畅.李允文彻底感悟,马上率领军队向东而去文言文阅读答案 汪若海,字东叟,歙人.未弱冠,游京师,入太学.靖康元年阅读答案,汪若海又写信劝招其他部属张用、曹成、李宏、马友一同归顺朝廷.张用一见汪若海,就把他的二十万人解除武装,表示归顺,只有曹成怀有二心有其他的打算.汪若海写信斥责他,曹成很恼火,打算杀了若海.若海晚上住在王林军营里,用计谋得到了王林的军印,于是调取了他五千人的军队.第二天,曹成逃跑了.绍兴九年,恢复京师,拜谒了皇家陵寝,事情完成后回来.金兵突然来袭,太尉刘锜刚到达,人数不满三万,派人向朝廷求援,没有人敢前往增援.若海毅然请求前往,若海详细介绍了刘锜,说他懂得策略,善于用兵,用军队从侧面策应他,一定能够成功,毅然请求前往增援.金兵大败而归.不久,为母亲守丧.守丧期满,编外差遣为信州通判.任期满后,迁任湖北帅司参议.若海担任道州知州,在殿堂上告别时得以答对,皇上说:“很久没有看见你了,你一向在哪里呢?”多次迁升直至秘阁,任江州知府.为父亲守丧,等到筹划收复中原,朝廷商议起用他,若海已经死了.若海平生豁达,有高风亮节,为人沉着持重有气度文言文阅读答案 汪若海,字东叟,歙人.未弱冠,游京师,入太学.靖康元年文言文阅读答案 汪若海,字东叟,歙人.未弱冠,游京师,入太学.靖康元年.把做流俗的章句看作是可耻的事情.写文章拿起笔马上就能写成,动作利索,气概豪迈.高宗曾经用纸片写上汪若海的名字,告诉张浚说“像这样的人才,你。
4. 三峡文言文阅读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译文: 在三峡七百里江流的范围以内,两岸高山连绵不绝,没有一点空缺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蔽了天空,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不能通行。
有时遇到皇帝有命令必须急速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两地可是相距一千二百多里呀!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长风,也不像这样快。 到了春天和冬天的时候,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的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高山上多生长着姿态怪异的柏树,悬泉和瀑布在那里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真是妙趣横生。
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结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清凉和寂静,常有在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叫,声音接连不断,凄凉怪异,空旷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的渔歌唱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注释: 自:从,此处有“在”之意。
三峡:指长江上游重庆、湖北两省间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峡全长实际只有四百多里。
略无:毫无。阙:通“缺”,空缺。
嶂(zhàng):屏障似的高峻山峰。 停午:一作“亭午”,中午。
夜分:半夜。 曦(xī):日光。
这里指太阳 夏水襄陵:夏天大水涨上了高陵之上。襄,上。
陵,大的土山,这里是丘陵的意思。 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或:有时。
王命:朝廷的文告。宣:宣布,传达。
朝发白帝:早上从白帝城出发。白帝:城名,在重庆市奉节县。
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 奔:奔驰的快马。
御风:驾风。 以:这里当作“似”。
素湍:白色的急流。绿潭:绿色的潭水。
回清:回旋的清波。 绝巘(yǎn):极高的山峰。
巘,凹陷的山顶。 飞漱:飞流冲荡。
悬泉:从山顶飞流而下的泉水。飞漱:急流冲荡。
漱,喷射。 清荣峻茂: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 良:实在 晴初:天刚晴。
霜旦:下霜的早晨。 属(zhǔ):动词。
引:延长。 凄异:凄凉怪异。
哀转久绝:悲哀婉转,很久才能消失。 巴东:汉郡名,在现在重庆云阳、奉节一带。
沾:打湿。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11.D 12.D 13.C 14.(1)在挂奎战役中,(金顺)率领骑兵部队直接冲击敌军中最重要、最强大的部分,阻挡的人纷纷退却(倒下)。
(2)这次行军越过戈壁,缺少水和粮草,我不是不知道。只是不忍心(杀掉)你们六个人,拿全军怎么办? 【解析】 11. 试题分析:文言文断句首先要理解该段的大致意思,根据文意来断句,也可以利用一些标志词来判断,会事半功倍,题目中所给的一段的意思为:所属部下炮队总兵邓增、参将张玉林说:“这有什么值得炮击的?请允许我以卷起旗帜的杆子为靶子。”
邓增先观察,向金顺请求观察两次,已经完毕,大炮轰响旗杆飞起,好像在空中剪开彩霞。其中标志词应抓住:“足”是“值得”的意思,“是何足击”的意思是“这哪里值得炮击呢”,表意完整不可断开,排除B和C项。
“再”在句中的意思是“两次”,“ 请于金顺”是介词结构后置句,表示“像金顺请求”,“再测视”表示请求的具体内容,与前文联系紧密,故在此后断开,排除B项。解答本题时要分清每一个行为动作的发出者。
据此可以得出正确答案。 考点:理解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12. 试题分析:D项,谥号是“进行一种褒扬的评价”错误。
谥法规定了若干个有固定涵义的字,大致分为三类:属表扬的有:文、武、景、烈、昭、穆等;属于批评的有:炀、厉、灵等;属于同情的有:哀、怀、愍、悼等。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
能力层级为识记A。 13. 试题分析:C项,“并演说西军天下最苦来激励部队闯过瀚海”分析和概括错误。
原文是先过瀚海,然后才说“天下无若西军苦”的。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4. 试题分析:文言翻译应当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还要字字落实,尤其要抓住一些关键字。
关键字(1)“将”“中坚”“靡”各1分,句子通顺2分。(2)“水草”“但”“如……何”各1分,句子通顺2分。
【文言文翻译】金顺,字和甫,伊尔根觉罗氏,是满洲镶蓝旗人,世代居住在吉林。(他)年少时失去双亲,家境贫穷,侍奉继母至孝。
起初,(盒顺)跟从(部队)征伐山东,被授官骁骑校。随后跟随多隆阿援助湖北,收复黄梅,被赐号图尔格齐巴图鲁。
调动军队到安徽,攻克太湖。先后连续升职到协领。
在挂车(今属桐城)战役中,(金顺)率领骑兵部队直接冲击敌军中最重要、最强大的部分,阻挡的人纷纷倒下。 同治九年,金积堡的安抚局面形成,唯独王家疃未攻下,(金顺)率领他的弟弟连顺分兵向着敌军的方向攻击,多次取得胜利。
宁夏平定,(金顺)升为乌里雅苏台将军。(皇帝)命令(金顺)奔赴肃州,到达后,驻扎在北崖头,上奏请求调动张曜的军队协助攻击。
当时乌鲁木齐提督成禄尚诉说军粮缺乏,难以赶赴哈密,朝廷下诏让金顺接任并统领他的军队。同治十二年,左宗棠到军中,(与金顺)约定日期一并前进。
金顺向东北角发射地雷,城墙被突破,乘机夺取占据它的上面,从此老人弱者一个接着一个连续不断地趴伏于地(请求宽恕),城被夺取。 鸟鲁木齐都统景廉驻扎在古城,与金顺意见不合,(他们)互相抵触。
左宗棠上奏说金顺宽厚谦和,符合民意。下诏金顺率领所属部二十个营前往古城,谋划乌城,在这种情况下就出发了。
出关几十里,到达瀚海,军吏士兵忽然不往前行走了。(金顺)询问他们原因,(军吏士兵)就说:“先锋营停留在一个地方,有议论的话。”
金顺知道(行军事情)有变化,快速驰马巡视,亲手杀死六个人来示众,说:“胆敢停留的人,如同这样!”军队按照次序行军。瀚海已经过了,才排列六具尸体祝祷他们说:“驳杂的兵赋粮食不能吃饱,用野蔬添佐,天下没有比得上西军苦的。
这次行军走过戈壁,缺少水和粮草,我不是不知道。只是不忍心(杀掉)你们六个人,全军怎么办?国家怎么办?关内百姓怎么办?”听他说话的人,无不激动振奋。
路途中他被授予正白旗汉军都统。第二年,(金顺的军队)到达古城,与景廉的军队会师。
一天,演习炮击,汉军、回军观看的有几千人。景廉的军队用塌墙烟囱为靶子,两次炮击它,烟筒没有被击中。
所属部下炮队总兵邓增、参将张玉林说:“这有什么值得炮击的?请允许我以卷起旗帜的杆子为靶子。”邓增先观察,向金顺请求观察两次,已经完毕,大炮轰响旗杆飞起,好像在空中剪开彩霞。
后来张玉林也这样。观看的人欢呼声震动到很远的地方,回军听说这件事后,因恐惧而丧失了胆气。
不久,(金顺)被任命辅佐新疆军务。 光绪元年,(金顺)代替景廉为鸟鲁木齐都统。
光绪二年,在阜康驻军。刘锦棠奔赴他的驻扎之地讨论(军队的)具体安排,商议决定先进攻古牧。
于是用轻骑兵袭击黄田,打通取水的通道,攻克它。连续攻下乌鲁木齐、迪化、昌吉、呼图壁几个城,一直逼近玛纳斯。
(金顺)被调任为伊犁将军。光绪七年,(皇帝)下诏接收伊犁,按照地图划分疆界。
光绪十一年,皇上召(金顺)来京城,用锡纶代替他的职位。(金顺)行路到肃州,病死。
死后一文钱也没有,几乎没有用来收敛(尸体的费用)。(金顺)的谥号为忠介。
24下文言文阅读答案
1. 古文阅读及答案任何
(2分) ① 灵隐寺(为)尤/山树(为)盖 ② (而)撮奇得要/坐(而)玩之者 A.①相同,②相同 B.①相同。
2. 古文阅读及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豪爽好施。
偶一僧来托钵,李饱啖之。僧甚感荷,乃曰:“吾少林出也。
有薄技,请以相授。”李喜,馆之客舍,丰其给,旦夕从学。
三月,艺颇精,意得甚。僧问:“汝益乎?”日:“益矣。
师所能者,我已尽能之。”僧笑,命李试其技。
李乃解衣唾手,如猿飞,如鸟落,腾越移时,诩诩然骄人而立。僧又笑曰:“可矣。
子既尽吾能,请一角低昂。”李忻然,即各交臂作势。
既而各撑格拒,李时时蹈僧瑕,僧忽一脚飞掷,李已仰跌丈余。僧抚掌曰:“子尚未尽吾能也。”
李以掌致地,惭沮请教。又数日,僧辞去。
李由此以名,遨游南北,罔有其对。偶适历下,见一少年尼僧弄艺于场,观者填溢。
尼告众客曰:“颠倒一身,殊大冷落。有好事者,不妨下场一扑为戏。”
如是三言。众相顾,迄无应者。
李在侧,不觉技痒,意气而进。尼便笑与合掌。
才一交手,尼便呵止曰:“此少林宗派也。”即问:“尊师何人?”李初不言,尼固诘之,乃以僧告。
尼拱手曰:“憨和尚汝师耶?若尔,不必交手足,愿拜下风。”李请之再四,尼不可。
众怂恿之,尼乃曰:“既是憨弟子,同是个中人,无妨一戏。但两相会意可耳。”
李诺之。然以其文弱故,易之。
又年少喜胜,思欲败之,以要一日之名。方颉颃间,尼即遽止,李问其故,但笑不言,李以为怯,固请再角。
尼乃起。少间李腾一踝去。
尼骈五指下削其股,李觉膝下如中刀斧,蹶仆不能起。尼笑谢曰:“孟浪忤客,幸勿罪!”李异归,月余始愈,后年余,僧复来,为述往事。
僧惊曰:“汝大卤莽!惹他为何?幸先以我名告之,不然,股已断矣!”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 鄙:粗俗 B.又年少喜胜,思欲败之,以要一日之名 要:求取 C.然以其文弱故,易之 易:轻视 D.偶适历下,见一少年尼僧弄艺于场 适:到……去 12.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吾少林出也。有薄技,请以相授 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 B.师所能者,我已尽能乏 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 C.李在侧,不觉技痒,意气而进 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 D.幸先以我名告之 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1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李超武术技艺不精的一组是 ①李请之再四,尼不可。
众怂恿之 ②僧忽一脚飞掷,李已仰跌丈余 ③三月,艺颇精,意得甚 ④李以为怯,固请再角 ⑤僧笑,命李试其技 ⑥方颉颃间,尼即遽止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④⑥ D.②⑤⑥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李超与憨和尚交手,时时想找出憨和尚的破绽以打败他;憨和尚为了惩罚李超,一脚 把他踢出一丈多远,愤而择日告辞而去。 B.憨和尚德高艺精,机智风趣;李超敏而好学,豪爽好施;尼僧武技高超,争强好胜。
小说中几个人物形象写得栩栩如生。 C.本文善于通过“笑”来塑造人物形象,表现憨和尚和尼僧高强的武艺、谦和的性情,这些关于“笑”的描写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D.本文通过曲折跌宕的情节安排,重在描写变幻莫测的武术技巧,故事性强,引人入胜,体现了古代文言小说的独特魅力。 15.把第三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李由此以武名,遨游南北,罔有其对。(3分) 译文: (2)众相顾,迄无应者。
(2分) 译文: (3)李初不言,尼固诘之,乃以僧告。(3分) 译文: 参考答案: 11.A 12.B 13.D 14.C 15.(8分) ⑴李超从此凭武技闻名,走遍南北,没有他的对手。
(3分) ⑵大家互相看着,最终没有应战的人。(2分) ⑶李超开始不说,尼僧一再追问,李超才把和尚的名字告诉她。
(3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18-23题。(16分) 冷泉亭记 唐白居易 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
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由寺观言,冷泉亭为甲。
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高不倍寻,广不累丈,而撮奇得要,地搜胜概,物无遁形。
春之日,吾爱其草薰薰,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夏之夜,吾爱其泉??,风泠泠,可以蠲烦析酲,起人心情。
山树为盖,岩石为屏,云从栋生,水与阶平,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卧而狎之者,可垂钓于枕上。矧又潺?洁澈,粹冷柔滑。
若俗士,若道人,眼耳之尘,心舌之垢,不待盥涤,见辄除去。潜利阴益,可胜言哉!斯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也。
杭自郡城抵四封①,丛山复湖,易为形胜。先是,领郡者②,有相里君造③作虚白亭,有韩仆射皋作候仙亭,有裴庶子棠棣作观风亭,有卢给事元辅作见山亭,及右司郎中河南元?最后作此亭。
于是五亭相望,如指之列,可谓佳境殚矣,能事毕矣。后来者,虽有敏心巧目,无所加焉。
故吾继之,述而不作。长庆三年八月十三日记。
【注】①四封:四边疆界。②领郡者:担任州刺史的人。
③相里君造:姓相里,名造。 18.白居易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
(1分) 19.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4分) (1)地搜胜概 概( ) (2)物无遁形 遁( ) (3)斯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也 甲( ) (4)佳境殚矣 殚( ) 20.下列对句中加括号的词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 灵隐寺(为)。
3. 《鲍君》的阅读答案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2分):鲍君(温州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附答案和翻译)昔有人设罝以捕獐,得而未觉.有行人窃取之,犹念不仁,乃以鲍鱼置罝中而去.本主来,于罝中得鲍鱼,怪之以为神,不敢持归.于是置屋立庙,号为鲍君.后多奉之者,病或有偶愈者,谓有神.积七八年,鲍鱼主过庙下,问其故,人具为说.乃曰:“此是我鲍鱼,何神之有?”于是乃息.(补充注释:罝:泛指捕鸟兽的网.)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1)不敢持归---- (2)问其故---- (3)怪之以为神----2.找出与例句只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 )(3分)例句:有行人窃取之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缘溪行,忘路之远近C.录毕,走送之 D.辍耕之垄上3.翻译句子.(3分)此是我鲍鱼,何神之有?--------------------------------------------------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附答案:1.(1)拿着 (2)原因 (3)以……为怪或对……感到奇怪2.C3.这是我的鲍鱼,哪里有什么神啊?4.要主动探究事理;要敢于质疑等.(言之成理即可)附录翻译:从前有个人(在田野里)设网用来捕捉獐子,(一次)抓了一头獐子而(本主)却没发觉.有一个过路的人偷偷取走了獐子,他想想这样做不仁,于是就用鲍鱼放在网里离开了.本主来后,在网中得到了鲍鱼,感到(很)奇怪,认为这是神,不敢拿回家.于是(人们)造屋建祠庙,称为“鲍君“神.后来有很多来祭拜的人,偶尔有生病的人来(求鲍神后)症愈的,就称真的有神灵.七八年后,放鲍鱼的人经过祠庙,问他们原因,人们详细地告诉了他.这人就说:“这是我的鲍鱼,哪里有什么神啊?“从此人们才停止敬奉“鲍君“.。
4. 30篇课外文言文及答案
一.《诗画皆以人重》(王士禛)( 潍坊市2002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予尝谓诗文书画皆以人重,苏、黄遗墨流传至今,一字兼金①;章敦、京、卞②岂不工书,后人粪土视之,一钱不直。
永叔有言,古之人率皆能书,独其人之贤者传遂远,使颜鲁公④书虽不工,后世见者必宝之,非独书也。诗文之属莫不皆然。
(选自《明清闲情小品赏析》)注:①王士禛,清代诗人。②兼金,价值等于平常金子几倍的好金子。
③章敦、京、卞,京指蔡京,卞指蔡卞,三人都是北宋朝廷大臣,擅长书法。④颜鲁公,即颜真卿。
封鲁国郡公,人称“颜鲁公”。工书法,自创一体,对后世影响很大,人称“颜体”。
18.下列句中加点“然”与其他三句中加点“然”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则弛然而卧 B.诗文之属莫不皆然C.杂然而前陈者 D.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1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1)一钱不直 直: (2)后世见者必宝之 宝: 20.翻译下面句子。
(4分)(1)后人粪土视之译文:(2)古之人率皆能书,独其人之贤者传遂远译文: 2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2分)A.作者认为诗歌、文章、书法、绘画是否受人重视都与人的品格有关。B.作者认为苏轼、黄庭坚的书法绘画作品流传下来不只是因为他们技艺高。
C.作者认为章敦、蔡京、蔡卞等人也都是些精于书法的人。D.作者认为颜真卿的书法其实不好,后世喜欢的原因是颜真卿的品德好。
22.填空。(4分)(1)“苏、黄”中的“苏”指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东坡。
他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千古传唱,其最后两句“ , 。”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怀念和祝愿。
(2分)(2)永叔,即欧阳修,字永叔,北宋文学家。初中课本里,他的《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四时景色的句子是:野芳发而幽香, ,风霜高洁, ,山间之四时也。
(2分)二.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4~13题。(15分)(2002年太原市中考题)〔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4在(甲)段横线上填写原文。
(1分)5(甲)段描写的内容是 (1分)6“朝晖夕阴”的“晖”,意思是 (1分)7 请你写出两句初中课内学过的含“涯”字的古诗名句,要求句中的“涯”与(甲)段中“横无际涯”的“涯”表意相同。 (2分)答: 〔乙〕余闻而愈悲。
孔子日:“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8(乙)段引用了孔子的名言:“苛政猛于虎也。”
孔子还有关于学习方法的名言,请写出你在初中课内学过的一句。 (1分)答: 9 (乙)段中有《捕蛇者说》一文的主旨句,请用现代汉语说说它的意思。
(2分)答: 10 (乙)段“今以蒋氏观之”的“观”与(甲)段 一句中的“观”,表意相同。(1分)〔丙〕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11请由(丙)段联系全文,写出《马说》的主旨句。
(1分)答: 12写出两句初中课内学过的含“见”字的古诗名句,其中的“见”与(丙)段画线句中的“见”用法相同。 (2分)答: 13联系今天的现实生活,请你换一个角度,谈谈对人才问题的看法。
(3分)答: 三.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熟读精思》,理解大意,然后答题。(7分)阅读提示:朱熹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有丰富的治学和讲学的经验。
“熟读精思”是作者吸收前人的读书经验,概括总结出来的读书方法,直到今天仍有借鉴意义。文章虽是文言,却明白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
熟读精思(节选) □ 朱熹(2002年湖北宜昌市中考)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吉净端正,将书册齐整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①看字,子②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③,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甲到,乙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子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④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⑤。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①仔细从容。
②通“仔”。下同。
③随随便便。
⑤要紧。1.给“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中的“见”字注上拼音。
(1分)________2.在我们学过的文言词语中,还有哪些词与文中加点的“余”字意思相同?请任写一个。(1分)_____________3.根据上下文,在文中甲、乙两个方框内各填一个字。
(1分)______ _ _________4.写出“不待解说,自晓其义”这句话的大意。(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读书要善于积累。
古人关于读书有许多名言名句,你积累过吗?请任意写一句。(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阅读下。
观眼文言文阅读答案
1. 眉眼口鼻之争文言文阅读
原文:眉,眼,口,鼻四者,皆有神也。一日,口为鼻曰:“尔有何能,而位居吾上?”鼻曰:“吾能别香臭,然后子方可食,故吾位居汝上。”鼻为眼曰:“子有何能,而位在吾上也?”眼曰:“吾能观美恶,望东西,其功不小,宜居汝上也。”鼻又曰:“若然,则眉有何能,亦居吾上?”眉曰:“吾也不解与诸君厮争得,吾若居眼鼻之下,不知你个面皮安放哪里?”
————选自罗烨《醉翁谈录》
译文:眉毛,眼睛,嘴和鼻子他们四个都有灵性.一天,嘴对鼻子说:“你有什么本领,可以在我上面?“鼻子回答:“我能识别香味和臭味所以才能在你的位置之上.“鼻子对眼睛说:“您有什么本领,可以在我上面?“眼睛说,:“我能观察善恶美丑,遥望东方和西方,我的功劳不小,所以位置在你上面.“鼻子又说,“如果这样,那么眉毛有什么本领,也在我上面呢?“眉毛说,“我不能和各位相互争辩比较.如果我在眼睛鼻子下面,不知道你的脸放到哪里?“
宜解释为:应该、应当。
宜居汝上也:应当摆在你上面
1. 通读全文后,你从眉眼口鼻之争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一个人不可过分强调自己的能力,只有把自己放置到集体中,团结和谐协作,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大家只有团结协作,才能共能生荣。
2.作者对眉眼口鼻之争是否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依据何在?
表明了作者的态度:眉眼口鼻一起才构成了完整的人。依据是最后眉毛的一句话:“吾也不解与诸君厮争得,吾若居眼鼻之下,不知你个面皮安放在哪里?”
3.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故吾位居汝上【故】:所以 若居眼鼻之下【若】:如果【要是】
2. 谁有《眼睛》的阅读题答案
1.文中第⑤自然段列举了英勇的、高傲的、睿智的、恋爱的、仁慈的眼睛; *** 的、充血的、谄媚的、贪婪的、哀怨的眼睛。这些眼睛中一定不包括 的眼睛。(2分)
2. 联系全文,体会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含义。(2分)
A. 我问:“老先生,前面不远就到宿店了吧?”
答:
B. 不错,人生是漫长的,而且很难到达宿店。
答:
3. 文中第②自然段写道:“噢,多美丽的一双小眼睛!我望着他,不禁心生赞美。”联系全文看,“美丽”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分条陈述。(4分)
答:①
②
③
④
4. 文章具体描写了哪几种眼睛?作者分别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4分)
答:
5. 文章写“我”在黄昏时的一条山路上赶路寻找“宿店”,遇到一位失明老人,“我”真想伴他走一程,……但我终于先行了。你认为“我”该不该“先行”?为什么?(4分)
答:
答案:
1.孩子
2.A 旅店 B 实现人生理想的境界、目的地
3①.乌黑的小眼睛 ②眼睛里充满憧憬,无丝毫阴影。 ③清澈明亮,洋溢着生命希望。 ④从乌黑的小眼睛中可以窥见自由而明朗的灵魂。
4.文章分别写了孩子的眼睛和老盲人的眼睛(2分) 作者从孩子洋溢着生命希望的眼神,懂得了应该怀一份真情去开创未来的道路;从老人双目已盲仍坚毅行进,领悟到奋力前进的意义。(2分)
5.正反作答均可。 示例:正:应该先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且“我”和老人素不相识,何况,老人也表明了态度。反:不应该先行。老人是盲人,在空旷的山峦中独自行走很危险,且目的地都是投宿住店。(判断2分,说明理由2分)
3. 虹文言文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16分)
虹
世传虹能入溪涧饮水,信然。熙宁中,予使契丹,至其极北黑水境永安山下卓帐①。是时新雨霁,见虹下帐前涧中。予与同职扣涧观之,虹两头皆垂涧中。使人过涧,隔虹对立,相去数丈,中间如隔绡縠⑦。自西望东则见,盖夕虹也。立涧之东西望,则为日所铄,都无所睹。久之,稍稍正东,逾山而去。次日行一程,又复见之。 孙彦先云:虹乃雨中日影也,日照雨则有之。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注】①卓帐:竖立帐篷。②绡縠(xiāo hú):一种丝织品。
8.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1)使 人 过 涧
(2)盖 夕 虹 也
答案:(1)使人/过涧 (2)盖/夕虹也
9.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予使契丹:_______________ (2)相去数丈:_______________
(3)立涧之东西望:___________ (4)逾山而去:_______________
答案:(1)出使 (2)距离 (3)向西 (4)越过
10.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4分)
虹乃雨中日影也,日照雨则有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虹是雨中的日光影像,日光照在雨珠上就有虹出现。
11.请从文中找出任意两个表示时间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答案:是时 久之 次日
12.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本文说明的两个重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虹的变化和形成原理。
【参考译文】
相传虹能到溪流或山涧里喝水,确实是这样。熙宁年间,我出使契丹,到了那极北方黑水境内的永安山下建起帐篷。这时刚好雨后初晴,看见彩虹出现在帐篷前的山涧中。我和同事靠近山涧观赏它,看到一条虹的两端都垂到涧中。叫人越过山涧,隔着虹相对站立,距离大概有几丈,中伺如隔着一层薄纱。从涧的西边往东看就能看见,这是傍晚的虹。而站在涧的东边往西看,在阳光的闪烁下却什么都看不见。过了很久,虹稍微偏向正东方,越过山峰离去了。第二天走了一段路,又看到了虹。
孙彦先说:“虹是雨中的日光影像,日光照在雨珠上就有虹出现。”
好的,求点赞。
4. 文言文 观奕 原文及翻译及阅读答案
观奕
【原文】
予观奕于友人所,一客数败,嗤其失算,辄欲易置之,以为不逮己也。顷之,客请与予对局,予颇易之。甫下数子,客已得先手。局将半,予思益苦,而客之智尚有馀。竟局数之,客胜予十三子,予赧甚,不能出一言。后有招予观奕者,终日默坐而已。
今之学者,读古人书,多訾古人之失;与今人居,亦乐称人失。人固不能无失,然试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吾能知人失而不能见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见吾之大失。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论人哉!
奕之优劣有定也,一著之失,人皆见之,虽护前者不能讳也。理之所在,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然则人之失者未必非得也,吾之无失者未必非大失也,而彼此相嗤无有已时,曾观奕者之不若己。
【译文】
我在朋友家里看下棋。一位客人屡次输掉,我讥笑他计算失误,总是想替他改放棋子,认为他赶不上自己。过一会儿,客人请求和我下棋,我颇为轻视他。刚刚下了几个棋子,客人已经取得主动的形势。棋局快到中盘的时候,我思考得更加艰苦,而客人却轻松有余。终局计算双方棋子,客人赢我十三子。我很渐愧,不能说出一句话。以后有人邀请我观看下棋,我整天默默地坐着看而已。 现在求学的人读古人的书,常常非议古人的错误;和现在的人相处,也喜欢说别人的错误。人本来就不可能没有错误,但是试试彼此交换位置来相处,心平气和地估计一下,自己真的没有一点过错吗?自己能够认识别人的错误但是不能看到自己的错误,自己能够指出别人的小果实但是不能看到自己的大错,自己检查自己的过错尚且没有时间,哪里有时间议论别人呢!
棋艺的高低,是有标准的,一着的失误,人们都看到见,即使想回护以前的错误也是隐瞒不了的。事理方面的问题,人人都赞成自己认为正确的,人人反对自己认为不正确的现在世间没有孔子那样圣人,谁能断定真正的正确与错误?那么别人的失误未必不是有所得,自己没有失误未必不是大失误,但是人们彼此互相讥笑,没有停止的时候,简直连看棋的人都不如了。
阅读答案
你指的阅读题目是以下这些吗?
观奕
【原文】
太史某好弈,自诩曰:“某平生无败局。”人皆神之,太史亦以弈秋自命。他人弈,每袖手于侧,时颔之,时摇手,似有深意存焉,人莫测其深浅,或请与手谈一局,则淡然一笑,飘然引去似不屑与弈者。及病笃,其子跪床前曰:“愿得大人密谱。”太史曰:“痴儿,吾何尝有谱。”子曰:“若无密谱,何以不败?”太史曰:“必曰有谱,吾以三字教汝,曰‘不对局’。吾毕生不与人对局,是以毕生无败局。”言讫,溘然长逝。
【译文】
某太史喜欢下棋,自夸说:“我一生没有输过棋。”人们都认为他很神,太史也自命为弈秋。别人下棋的时候,他都在旁边观看,时而托着下巴,时而摇手,好像有什么深刻含义似的,别人摸不到他的深浅,有的人请他指点一下棋局,他就淡淡一笑,轻轻地走了,好像很瞧不起那个下棋的人。
等到病危弥留之际,他的儿子跪在床前说:“希望得到父亲大人的神秘的棋谱。”某太史说:“傻儿子,我何曾有什么棋谱啊。”儿子说:“假如没有棋谱,你又怎么能不败呢?”太史说:“要是说一点有什么棋谱的话,我就教你三个字,是‘不下棋’。我这一辈子没有与别人下过棋,所以是一辈子没有输过啊。”说完后,就与世长辞了。
一、人皆神之 神( )
或请与手谈一局 或()
无何尝有谱 尝()
及病笃,其子跪床前 及()
二、翻译句子
吾毕生不与人对局,是以毕生无败局。
三、太吏某的做法可取吗?联系事实谈谈看法。
参考答案:
一、神:以……为神,认为很神。
或:有人。
及:等到。
尝:曾经。
二、我平生不和别人对局(下棋),所以我一生就没有败局。
三、太吏某的做法不可取。他只会纸上谈兵,对人指手画脚,并无真才实学;他世故圆滑,装模作样。(若从正面肯定其人,则不得分)
另:
这种态度当然不可取,装模作样只会纸上谈兵没有任何意义;空谈不如实干,空谈者更没有资格批评实干的人。现实中如同某太史这样的人并没有绝迹,大有人在。(理由充分即可)
5. 小学生阅读文言文《 》翻译及阅读答案中为,别是什么意思
为:介词,对。别:动词,辨别;分别。
【原文】
眉,眼,口,鼻四者,皆有神也。一日,口为鼻曰:“尔有何能,而位居吾上?”鼻曰:“吾能别香臭,然后子方可食,故吾位居汝上。”鼻为眼曰:“子有何能,而位在吾上也?”眼曰:“吾能观美恶,望东西,其功不小,宜居汝上也。”鼻又曰:“若然,则眉有何能,亦居吾上?”眉曰:“吾也不解与诸君厮争得,吾若居眼鼻之下,不知你个面皮安放在哪里?”(选自金盈之《醉翁谈录·嘲戏绮语》)
【译文】
眉毛,眼睛,鼻子和嘴,都是有人一般的灵性的,他们会说话,有思想。一天,位居五官最下面的嘴巴和鼻子说:“你有什么能耐,位居我之上?”鼻子说:“我能辨别香臭,知道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每次都是我告诉了你之后,你才能张口吃或闭嘴不吃。所以我的位置就应在你之上。”鼻子说完,越想越觉得自己重要,不应在眉,眼之下。禁不住问眼睛:“你有什么才能,位置却比我高?”眼睛告诉鼻子:“我能看见很远的地方的东西,感知事物的美丑善恶,给大脑采集信息,以便他判断所处环境的优劣,便于咱们大家伙趋利避害,功劳不小。所以在你之上。”鼻子听了觉得有点道理:“你这么说,我服气。可是那眉毛又有什么本事,在我之上呢?”没等眼睛说话,眉毛接过了话茬:“我不懂得你们说的那些事,也不想和你们争上下高低。但是,我要是长在眼鼻之下,这张脸将成了什么样子?”
【品评】
五官当然没有人的思想,语言。但是,各自有各自的功用,缺一不可。上下位置也是根据各自的功用合理配置的。试想,如果口长在眼鼻之上,吃东西时,难免迷了眼,呛了肺。这个高下之争,只不过是金老先生借以影射的隐语而已。
这则寓言,寓意很深。他利用口鼻之争,嘲讽了那些为了个人得失而斤斤计较,只知道争名夺利的人。其实,在一个单位或一个团体,每一个位置就像五官中的眉眼口鼻那样,各有各的功用,分工不同,作用各异,相互配合,相辅相生,缺一不可。只有大家齐心合力,各司其职,各显其能,才能趋利避害,同生共荣。如眼睛不尽其责,无视眼前的泥坑,我们就会被搞得浑身污泥,大家都没了面子。如果鼻子不尽其责,嘴巴就会吃进发臭的东西,有毒的东西,就会伤及胃肠,肝胆,那就有了性命之忧。
金老先生可能限于当时的医学认识水平,只是说出眉毛的装饰功用。其实,眉毛与眼睫毛的作用至关重要:它们共同维护着眼睛的洁净和明亮。眼睛长在口鼻之上,是为了便于观察动静,及时趋利避害。如果眼睛不满现状,长在了头顶之上,那它的功能只有向上看的方便了,也就不是个头面了。世上无论什麽动物,眼睛没有长在头顶的。
然而,现实中真有这种眼睛长在头顶的人。那些眼睛只顾望上看,仰视领导,蔑视群众的人就是这样:对上惟命是从,竭尽溜须拍马之能事。对人民群众的疾苦却不闻不问。人们在气愤之中,常常这样骂道:“那些杂种,眼睛都长在了头顶,整天只顾溜沟子,甜嬖(别字)眼。他们成了球(别字)了!”此话虽然粗俗了些,但是仔细想想,什麽东西头顶有眼儿,只有那东西了。突然,我想为这话喝彩:骂得好,好!
是啊,他们拿着人民给的俸禄,只顾上不顾下,办事做人太差劲,太走样,还能算作人吗?!
这等人,挨骂活该!
6. 题目含观的文言文题目(两个字)
观幻
唐 白居易
有起皆因灭,无睽不暂同。
从欢终作戚,转苦又成空。
次第花生眼,须臾烛过风。
更无寻觅处,鸟迹印空中。
观雨
宋 陈与义
山客龙钟不解耕,开轩危坐看阴晴。
前江后岭通云气,万壑千林送雨声。
海压竹枝低复举,风吹山角晦还明。
不嫌屋漏无乾处,正要群龙洗甲兵。
喜观
唐 杜甫
巫峡千山暗,终南万里春。病中吾见弟,书到汝为人。
意答儿童问,来经战伐新。泊船悲喜后,款款话归秦。
待尔嗔乌鹊,抛书示鶺鴒。枝间喜不去,原上急曾经。
江阁嫌津柳,风帆数驿亭。应论十年事,愁绝始星星。
7. 曾南仲文言文阅读理解答案
译文供参考:
古台观豫章的晷与漏,是曾南仲制造的。曾南仲自年轻时就精通天文学,宣和初年考中进士,被授于南昌县尉的官职。当时龙图孙公是大帅,对他特别珍爱重视。曾南仲于是请求重新制造晷与漏,大帅特别高兴,就命令曾南仲召集匠人制造。于是就熔化了金属作为壶,雕刻了木头作为箭,壶的后面设置了四个盆一个斛,壶内的水靠盆供给,盆内的水靠斛供给,它的注水就是铜虬张着嘴吐出来。箭的旁边设置了两个木偶人,靠左边的白天司刻,夜里司点,它的前面设置了一块铁板,每到一刻一点时,就击打铁板来告诉人们。右边的白天司辰,夜里司更,它的前面设有铜钲,每到一辰一更时,就通过鸣钲来告诉人们。又设置了两个木图,其中一个用木头,举起它来测太阳的影子。另外一个用水,转动它来测量天体运行情况。制造的器物特别精致,制作的方法特别严密,都是以前没有的。曾南仲夜里观看天象,常常预言天象的迁移变化和日月星辰在运行轨道上的位次。曾经说有某星某夜当过某分,当时正是深冬严寒季节,他仰卧在床上,揭开屋顶的瓦来观看。偶然在霜下睡着了,就被寒气入侵而死去。他的学问可惜没有流传下来。
8. 古文阅读及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豪爽好施。
偶一僧来托钵,李饱啖之。僧甚感荷,乃曰:“吾少林出也。
有薄技,请以相授。”李喜,馆之客舍,丰其给,旦夕从学。
三月,艺颇精,意得甚。僧问:“汝益乎?”日:“益矣。
师所能者,我已尽能之。”僧笑,命李试其技。
李乃解衣唾手,如猿飞,如鸟落,腾越移时,诩诩然骄人而立。僧又笑曰:“可矣。
子既尽吾能,请一角低昂。”李忻然,即各交臂作势。
既而各撑格拒,李时时蹈僧瑕,僧忽一脚飞掷,李已仰跌丈余。僧抚掌曰:“子尚未尽吾能也。”
李以掌致地,惭沮请教。又数日,僧辞去。
李由此以名,遨游南北,罔有其对。偶适历下,见一少年尼僧弄艺于场,观者填溢。
尼告众客曰:“颠倒一身,殊大冷落。有好事者,不妨下场一扑为戏。”
如是三言。众相顾,迄无应者。
李在侧,不觉技痒,意气而进。尼便笑与合掌。
才一交手,尼便呵止曰:“此少林宗派也。”即问:“尊师何人?”李初不言,尼固诘之,乃以僧告。
尼拱手曰:“憨和尚汝师耶?若尔,不必交手足,愿拜下风。”李请之再四,尼不可。
众怂恿之,尼乃曰:“既是憨弟子,同是个中人,无妨一戏。但两相会意可耳。”
李诺之。然以其文弱故,易之。
又年少喜胜,思欲败之,以要一日之名。方颉颃间,尼即遽止,李问其故,但笑不言,李以为怯,固请再角。
尼乃起。少间李腾一踝去。
尼骈五指下削其股,李觉膝下如中刀斧,蹶仆不能起。尼笑谢曰:“孟浪忤客,幸勿罪!”李异归,月余始愈,后年余,僧复来,为述往事。
僧惊曰:“汝大卤莽!惹他为何?幸先以我名告之,不然,股已断矣!”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 鄙:粗俗 B.又年少喜胜,思欲败之,以要一日之名 要:求取 C.然以其文弱故,易之 易:轻视 D.偶适历下,见一少年尼僧弄艺于场 适:到……去 12.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吾少林出也。有薄技,请以相授 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 B.师所能者,我已尽能乏 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 C.李在侧,不觉技痒,意气而进 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 D.幸先以我名告之 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1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李超武术技艺不精的一组是 ①李请之再四,尼不可。
众怂恿之 ②僧忽一脚飞掷,李已仰跌丈余 ③三月,艺颇精,意得甚 ④李以为怯,固请再角 ⑤僧笑,命李试其技 ⑥方颉颃间,尼即遽止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④⑥ D.②⑤⑥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李超与憨和尚交手,时时想找出憨和尚的破绽以打败他;憨和尚为了惩罚李超,一脚 把他踢出一丈多远,愤而择日告辞而去。 B.憨和尚德高艺精,机智风趣;李超敏而好学,豪爽好施;尼僧武技高超,争强好胜。
小说中几个人物形象写得栩栩如生。 C.本文善于通过“笑”来塑造人物形象,表现憨和尚和尼僧高强的武艺、谦和的性情,这些关于“笑”的描写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D.本文通过曲折跌宕的情节安排,重在描写变幻莫测的武术技巧,故事性强,引人入胜,体现了古代文言小说的独特魅力。 15.把第三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李由此以武名,遨游南北,罔有其对。(3分) 译文: (2)众相顾,迄无应者。
(2分) 译文: (3)李初不言,尼固诘之,乃以僧告。(3分) 译文: 参考答案: 11.A 12.B 13.D 14.C 15.(8分) ⑴李超从此凭武技闻名,走遍南北,没有他的对手。
(3分) ⑵大家互相看着,最终没有应战的人。(2分) ⑶李超开始不说,尼僧一再追问,李超才把和尚的名字告诉她。
(3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18-23题。(16分) 冷泉亭记 唐白居易 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
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由寺观言,冷泉亭为甲。
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高不倍寻,广不累丈,而撮奇得要,地搜胜概,物无遁形。
春之日,吾爱其草薰薰,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夏之夜,吾爱其泉??,风泠泠,可以蠲烦析酲,起人心情。
山树为盖,岩石为屏,云从栋生,水与阶平,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卧而狎之者,可垂钓于枕上。矧又潺?洁澈,粹冷柔滑。
若俗士,若道人,眼耳之尘,心舌之垢,不待盥涤,见辄除去。潜利阴益,可胜言哉!斯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也。
杭自郡城抵四封①,丛山复湖,易为形胜。先是,领郡者②,有相里君造③作虚白亭,有韩仆射皋作候仙亭,有裴庶子棠棣作观风亭,有卢给事元辅作见山亭,及右司郎中河南元?最后作此亭。
于是五亭相望,如指之列,可谓佳境殚矣,能事毕矣。后来者,虽有敏心巧目,无所加焉。
故吾继之,述而不作。长庆三年八月十三日记。
【注】①四封:四边疆界。②领郡者:担任州刺史的人。
③相里君造:姓相里,名造。 18.白居易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
(1分) 19.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4分) (1)地搜胜概 概( ) (2)物无遁形 遁( ) (3)斯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也 甲( ) (4)佳境殚矣 殚( ) 20.下列对句中加括号的词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9. 赵简子爱士文言文阅读答案
概述
又称:赵简子杀白骡 杀畜活人。本文写的是赵简子为了给一个不起眼的家臣治病,不惜杀掉了心爱的白骡的故事,反映了他的仁爱之心。和谐社会需要仁爱之心。
原文
赵简子①有两白骡而甚爱之。阳城胥渠②处广门之官③,夜款④门而谒曰:“主君之臣胥渠有疾,医教之曰:‘得白骡之肝,病则止; 不得则死。’”谒者入通⑤。董安⑥于御⑦于侧,愠曰:“嘻!胥渠也,期⑧吾君骡,请即刑⑨焉。”简子曰:“夫杀人以活畜,不亦不仁乎?杀畜以活⑩人,不亦仁乎?”于是召庖⑾人杀白骡,取肝以与阳城胥渠。处无几何,赵兴⑿兵翟⒀。广门之官,左七百人,右七百人,皆先登而获甲⒁首。人主安能不好士?
——本文选自《吕氏春秋·爱士》
注释
①赵简子:春秋末年晋大夫,名鞅,谥号简子。
②阳城胥渠:复姓阳城,名胥渠。
③处广门之官:住在广门里面的官舍
④款:敲,叩。
⑤通:通报。
⑥董安:赵简子家臣。
⑦御:侍奉 。
⑧期:希冀,这里指想得到。
⑨刑:惩罚。这里是杀的意思。
⑩活:使……活。
⑾庖(páo)人:厨师。
⑿兴:发起。
⒀翟:也称狄,我国古代北方地区少数民族名。
⒁甲:此指披战甲的敌人
(15)谒:看门的人
译文
赵简子有两匹白骡而又特别喜欢它们,阳城胥渠在广门任小官,夜晚叩门求见,说:“您的臣子胥渠得了病,医生告诉我说:‘只要得到白骡的肝脏,病就可以治好,否则就要死。’”看门的人进去通报,董安于正在旁边侍侯,愤怒地说:“胥渠啊,竟想得到我们君主的白骡!请让他立刻去服刑吧。”简子说:“杀人却是为了保全牲畜,不也太不仁义了吗?杀牲畜来救活人,不是非常仁义的吗?”于是召来厨师杀死白骡,取出肝脏拿去送给阳城胥渠。过了没有多长时间,赵简子发兵攻打敌人。广门的小官左边带七百人,右边带七百人,都最先登上城头,得到敌人的头。君王怎么能不喜欢读书人?
相关题型
1、作为当代中学生,你怎样看待“杀畜一活人”的做法?
答案:(不唯一)我很赞同他,生命是最宝贵的。人的生命高于一切,以人为本,施行仁政是古代政治家应该具有的思想。
2、读了这个故事,请联系实际说说你的感受。
答案:(不唯一)赵简子是一个爱戴下属的人,看重生命。
3、广门之官的行为给我们的启示是。
答案:要学会感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4、【董安于御于侧,愠曰:“嘻!胥渠也,期吾君骡,请即刑焉。”】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用董安于杀人以活畜的主张,反衬赵简子杀畜以活人的做法,突出了赵简子爱惜人才,非常仁义目光远大。
希望能帮到你!望采纳!
韩文文言文阅读题
1. 古文阅读及答案任何
(2分) ① 灵隐寺(为)尤/山树(为)盖 ② (而)撮奇得要/坐(而)玩之者 A.①相同,②相同 B.①相同。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15.B 16.B 17.D 18.D 19.(1)近日裴锷回京探望父亲,韩愈写了一篇赠序给他送行, (文中)竟称呼裴锷的字。
(2)当时最早进入蔡州捉拿吴元济的(是李愬),他的功劳最大,李愬为此事生气。 (3)但看到那些有权有势的豪门贵族,就像对待奴仆那样,瞪起眼睛不予理睬。
(4)螃蟹有六条腿,俩个钳子,但是却只能住在蛇或鳝鱼的洞里,用心不专一的缘故。 (5)(曹操)本来是当世的英雄,然而现在又在哪呢? (6)李蟠,十七岁,爱好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学习了,不被当时的不良习俗所限制,向我学习。
我赞许他能遵行古人从师学习的风尚,特别写了这篇《师说》来赠给他。 【解析】 15.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字意。
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
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B项“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中的“延”扩展,可引申为“传布”。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读音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6.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思和用法。虚词的意思和用法主要与其在句中的位置和其前后词的词性有关。
B项两个“之”都是代词,他。A项分别为,介词,表被动;介词,向。
C项分别为,介词,凭借;连词,表目的。D项分别为,语气词,不译;兼词,于此。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7.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题干问“全能体现韩愈直率、坚正性格特点的一组是”,这类题目可用排除法作,正确率较高。
②句介绍他的遭遇及《进学解》成文原因,③句是说他与庸俗之人交往的事,⑥句是说他的偏袒或疏漏。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C。 18.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能力。
这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中句子的理解能力。这类题目多是对文中原句进行很小的改动,往往是学生容易理解错的地方,最好的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带入到文中一一对比。
D项,“但也写了他高傲自大的性格特点”中“高傲自大”错。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9.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
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第一句中注意“省,饯,呼其字”的翻译。
第二句中各个分句一分,注意“愬不平之”的翻译。第三句中注意“如仆隶焉,瞪然不顾”的翻译。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附【译文】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他)父亲名叫韩仲卿,不做官也不出名。
韩愈三岁的时候成了孤儿,被同族的堂兄抚养。韩愈因为自己是孤儿,小时候学习儒家经典很刻苦,不像其他孩子那样还需要奖励来督促。
等到考取进士的时候,把自己的文章在公卿之间投送,曾担任过宰相的郑余庆传布他的名声,因此他很快就出了名。不久韩愈就考中了进士。
宰相董晋出京镇守大梁,请韩愈做他的巡官。董晋的职员班子撤除后,徐州的张建封又请韩愈去做他的佐官。
韩愈说话直爽坦率,不去刻意躲避和忌讳什么,他的品德专一而正派,在为人处世上笨拙。后来调他去做四门博士,再后来升为监察御史。
德宗晚年的时候,朝廷中分了好几派,宰相也不专心于事务。宫市的弊端很明显,但谏官们反复提意见皇帝也不接纳。
韩愈曾经上了几千字的奏章极力批判这件事,皇帝不听,反而很生气地把他贬到连州阳山县做县令,后来酌情转到江陵府做掾曹。 元和初年,韩愈被召为国子博士,后来又任命为都官员外郎。
韩愈觉得自己很有才,却常被朝廷排挤贬黜,就写了一篇《进学解》自明心志。 *** 中管事的人看到这篇文章很同情他,因为韩愈很有史学才能,委任他做比部郎中和史馆修撰,编写史书。
过了一年,又提升为考功郎中(负责绩效考评的人力资源部官员),知制诰,然后封为中书舍人。不久又有看着韩愈不顺眼的人,翻出他以前的旧事,说韩愈曾经降职到江陵府做属官期间,荆南节度使裴均用比较优厚的条件招待韩愈,裴均的儿子裴锷凡俗鄙陋,近日裴锷回京探望父亲,韩愈写了一篇赠序给他送行,(文中)竟称呼裴锷的字。
这种言论在朝廷传播开来,因这事韩愈又被贬为太子右庶子。 元和十二年八月,宰相裴度担任淮西宣慰处置使,兼任彰义军节度使,请韩愈做他的行军司马。
淮西和蔡州这两个地方平定之后,十二月韩愈随裴度返回首都长安,凭借功劳被授予刑部侍郎,于是下诏命韩愈撰写《平淮西碑》,碑文中多处记述裴度的事迹。而当时最早进入蔡州捉拿吴元济的(是李愬),他的功劳最大,李愬为此事生气。
李愬的妻子进入皇宫,就(向宪宗)控诉碑文失实,(宪宗)下诏派人磨掉韩愈所写的碑文。宪宗皇帝命令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新撰写并刻石。
韩愈性情宽宏通达,和他。
3. 求短篇文言文试题及答案和翻译
希望能帮到你。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李梦阳,字献吉,庆阳人。弘治六年举陕西乡试第一,明年成进士,授户部主事。
十八年,应诏上书,极论得失。末言:“寿宁侯张鹤龄①招纳无赖,罔利贼民。”
鹤龄奏辨,摘疏中“陛下厚张氏”语,诬梦阳讪母后②为张氏,罪当斩。时皇后有宠,后母金夫人泣诉帝,帝不得已系梦阳锦衣狱。
寻宥出,夺俸。金夫人诉不已,帝弗听。
左右知帝护梦阳,请毋重罪,而予杖以泄金夫人愤。帝又弗许,谓尚书刘大夏曰:“若辈欲以杖毙梦阳耳,吾宁杀直臣快左右心乎!”他日,梦阳途遇寿宁侯,詈之,击以马棰,堕二齿,寿宁侯不敢校也。
孝宗崩,武宗立,刘瑾等八虎③用事,尚书韩文与其僚语及而泣。梦阳进曰:“公大臣,何泣也?”文曰:“奈何?”曰:“比言官劾群阉,阁臣持其章甚力,公诚率诸大臣伏阙争,阁臣必应之。
去若辈易耳。”文曰:“善”,属梦阳属草。
会语泄,文等皆逐去。既而瑾摭他事下梦阳狱,将杀之,康海为说瑾,乃免。
瑾诛,起故官,迁江西提学副使。副使属总督,梦阳与相抗,总督陈金恶之。
会揖巡按御史,梦阳又不往揖,且敕诸生毋谒上官,即谒,长揖毋跪。御史江万实亦恶梦阳。
淮王府校与诸生争,梦阳笞校。王怒,奏之。
诏下总督金行勘,金檄布政使郑岳勘之。万实复奏梦阳短,参政吴廷举亦与梦阳有隙,上疏论其侵官。
诏遣大理卿燕忠往鞫,召梦阳,羁广信狱。诸生万余为讼冤,不听。
劾梦阳陵轹④同列,挟制上官,遂以冠带闲住去。梦阳既家居,益跅弛⑤负气,治园池,招宾客,日纵侠少射猎繁台、晋丘间,名震海内。
宁王宸濠反诛,御史周宣劾梦阳党逆,被逮。大学士杨廷和、尚书林俊力救之,削籍。
顷之卒,弟子私谥文毅。 (《明史·列传第一百七十四·李梦阳》,有删改。)
【注】①张鹤龄:孝宗张皇后弟,时封寿宁侯。 ②母后:这里指皇后。
③八虎:明正德年间以刘瑾为首的八个太监。 ④陵轹:欺压,欺蔑。
⑤跅弛:放荡不循规矩。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招纳无赖,罔利贼民 贼:以……为贼B. 属梦阳属草 属:同“嘱”,嘱咐C. 且敕诸生毋谒上官 敕:命令D.诏遣大理卿燕忠往鞫 鞫:审理,审问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 击以马棰,堕二齿 而予杖以泄金夫人愤B. 尚书韩文与其僚语及而泣 既而瑾摭他事下梦阳狱C. 康海为说瑾,乃免 诸生万余为讼冤D.总督陈金恶之 顷之卒7.时人评李梦阳,言其“为人强直”。
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现李梦阳“为人强直”的一组是(3分)①应诏上书,极论得失。②请毋重罪,而予杖以泄金夫人愤。
③梦阳途遇寿宁侯,詈之,击以马棰。④康海为说瑾,乃免。
⑤梦阳又不往揖,且敕诸生毋谒上官,即谒,长揖毋跪。⑥治园池,招宾客,日纵侠少射猎繁台、晋丘间。
A. 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④⑥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弘治十八年,李梦阳因弹劾张鹤龄,被囚在锦衣狱。不久被赦免放出,剥夺俸禄。
有一天,在路上遇到张鹤龄,李梦阳用马鞭打落张两颗牙齿。B. 武宗即位后,刘瑾等八虎当权,干扰朝政。
尚书韩文让梦阳执笔草拟奏疏弹劾宦官,事败,李梦阳被刘瑾关在狱中,依靠康海说情才被释放。C. 宁王朱宸濠谋反被杀,李梦阳因为与他结党谋反,被御史周宣弹劾,关进监狱。
大学士杨廷和、尚书林俊极力解救,李梦阳才免于牢狱之苦,但被革职。D. 纵观李梦阳的宦海生涯,他指斥国戚、弹劾阉竖、顶抗总督,拒揖御史,鞭打淮王府校,为此几番下狱,可谓清节不渝、胆气过人。
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①若辈欲以杖毙梦阳耳,吾宁杀直臣快左右心乎!(3分)②比言官劾群阉,阁臣持其章甚力,公诚率诸大臣伏阙争,阁臣必应之。
(4分)③参政吴廷举亦与梦阳有隙,上疏论其侵官。(3分)5、A(贼:伤害,残害。)
6、C(A.介词,用/连词,表目的。B.连词,表顺承关系/助词,用在时间词后,不译。
C.均为介词,替,给。D.代词,代李梦阳/衬音助词,用在时间词后,不译。
)7、A(强直:刚强正直。①③⑤是李梦阳强直的表现。
②是皇帝左右的人所言所行;④是康海替梦阳说情,梦阳才免于被杀;⑥是表现李梦阳的放荡不羁。)8、C(原文讲“御史周宣劾梦阳党逆”,而C项却说“李梦阳因与他结党谋逆,被御史周宣弹劾”,这就颠倒了句间关系,强加了因果,误解了原文。)
9、①你们想用杖刑击毙李梦阳罢了,我岂能杀害耿直的大臣快慰左右的心!(后句或译为:我岂能杀害耿直的大臣来使左右的人高兴!)(“宁”“快”各1分,句意1分。宁:岂,难道;快:使……高兴,快慰。)
②近来言官(或译为:谏官)弹劾众宦官,阁臣正极力支持他们的奏章,您如果能率领各位大臣拜伏宫阙据力相争(或译为:您如果能率领各位大臣直接上书据力相争),阁臣必定响应你们。(“比”“持”“诚”各1分,句意1分。
比:近来;持:支持;诚:果真,如果。)③参政吴廷举也与李梦阳有矛盾,便上疏参劾李梦阳冒犯上官。
(“隙”“侵官”各1分,句意1分。隙:仇隙,嫌隙,矛。
4.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以下题目王鏊,字济之,吴人
小题:D 小题:B 小题:A 小题:(1)他闭门读书,远离权贵。
(他闭门读书,远远地避开权贵)(大意正确1分,杜、远各1分) (2)寿宁侯张峦以前与王鏊有交往,等到张峦富贵以后,王鏊就再不与他来往了。(大意正确1分,故、通各1分) (3)如今你侮辱他们,还要杀他们,我还有什么脸面坐在这里?(句式1分,颜、居各1分) 小题: A恶:诽谤/疑问代词,怎么;B衔:怀恨/包含;C间:间或/离间;D而:连词,表转折)小题: ①③两句应排除。
①句表明王鏊文章写得好;③表明王鏊受到朝廷大臣的好评)小题: “在乡试、会试和廷试中,他连中三元,都得第一”不符合文意)小题: 参考译文:王鏊,字济之,苏州人。父亲王碗,是光化知县。
王鏊十六岁时,跟随父亲读书,国子监的学生们就争相传阅他的文章。侍郎叶盛、提学御史陈选都十分赞赏他,称之为“才德非凡之士”。
成化十年参加乡试,第二年参加会试,都得了第一。参加廷试,得了第三,被授予编修的官职。
他闭门读书,远离权贵。弘治初,升为侍讲学士,担任讲官。
宦官李广引导皇帝游玩西苑,王鏊就讲周文王不敢在出游狩猎方面纵情娱乐的故事,反复规劝皇上,情真意切,皇上被感动了。讲完后,皇上对李广说:“讲官指的就是你们这些人啊。”
寿宁侯张峦以前与王鏊有交往,等到张峦富贵以后,王鏊就再不与他来往了。皇太子出就封国,朝中大臣请求遴选正直之士做皇太子的宫僚,王鏊保持原有的官职兼任谕德。
不久转任少詹事,又被提升为吏部右侍郎。他曾经向皇上陈奏边防策略,大体是说:“我以为,如今火筛、小王子并不值得畏惧,而我朝奸佞小人乱政,大臣将士功罪不分明,职责不专一,法令不实行,边境空虚,这些才是最可怕的。
但愿皇上振奋刚健决断的气魄,经常召见大臣,咨询了解守边将士的勇敢或胆怯。有罪必罚,有功必赏,明确规定主将的职权。
优待体恤边境战事中死亡者的家属,招募边境上骁勇的人。分配兵力,多方出击,出奇制胜,敌人必定不敢长驱直人。”
皇上听从了他的建议。正德元年四月,担任左侍郎,与韩文等大臣请求诛杀刘瑾等“八党”。
不久刘瑾却掌管司礼,大学士刘健、谢迁相继离职,内阁只剩下李东阳一个人。刘瑾想要推荐焦芳,但朝廷大臣们只推荐了王鏊。
刘瑾迫于公论,任命王鏊保留原本官职,兼任学士,与焦芳一同入阁。一个月后,升任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
第二年加任少傅兼太子太傅。尚宝卿崔璿等三人被戴上枷锁,面临杀头之祸。
王鏊对刘瑾说:“士可杀,不可辱。如今你侮辱他们,还要杀他们,我还有什么脸面坐在这里?”李东阳也竭力相救,崔璿等人得以保命而受遣戍之罚。
刘瑾对尚书韩文怀恨在心,一心想杀害他,又想借其他事情中伤刘健、谢迁,王鏊奔前跑后,竭力相救,他们才得以幸免。有人在刘瑾面前诽谤杨一清,说他修筑边境城墙浪费资金。
王鏊争辩说:“一清为国家修筑边防,怎么能把功臣当成罪人?”刘瑾憎恨刘大夏,把他抓到京城,想要判他“激变”罪名处死他。王鏊又争辩说:“岑猛只是迁移延时没有行动而已,没有叛变怎么叫做激变?”当时中外大权全都归于刘瑾,王鏊起初与他开诚布公地谈,他有时还会听取意见。
然而焦芳一味随和,没有主见,刘瑾专权蛮横日益厉害,灾祸殃及缙绅。王鏊无法挽救局面,竭力要求离职。
正德四年,上了三次奏疏,皇上准许了他的请求。在家居住十四年,朝廷大臣交相举荐,他始终没有再入朝。
5. 古文阅读及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豪爽好施。
偶一僧来托钵,李饱啖之。僧甚感荷,乃曰:“吾少林出也。
有薄技,请以相授。”李喜,馆之客舍,丰其给,旦夕从学。
三月,艺颇精,意得甚。僧问:“汝益乎?”日:“益矣。
师所能者,我已尽能之。”僧笑,命李试其技。
李乃解衣唾手,如猿飞,如鸟落,腾越移时,诩诩然骄人而立。僧又笑曰:“可矣。
子既尽吾能,请一角低昂。”李忻然,即各交臂作势。
既而各撑格拒,李时时蹈僧瑕,僧忽一脚飞掷,李已仰跌丈余。僧抚掌曰:“子尚未尽吾能也。”
李以掌致地,惭沮请教。又数日,僧辞去。
李由此以名,遨游南北,罔有其对。偶适历下,见一少年尼僧弄艺于场,观者填溢。
尼告众客曰:“颠倒一身,殊大冷落。有好事者,不妨下场一扑为戏。”
如是三言。众相顾,迄无应者。
李在侧,不觉技痒,意气而进。尼便笑与合掌。
才一交手,尼便呵止曰:“此少林宗派也。”即问:“尊师何人?”李初不言,尼固诘之,乃以僧告。
尼拱手曰:“憨和尚汝师耶?若尔,不必交手足,愿拜下风。”李请之再四,尼不可。
众怂恿之,尼乃曰:“既是憨弟子,同是个中人,无妨一戏。但两相会意可耳。”
李诺之。然以其文弱故,易之。
又年少喜胜,思欲败之,以要一日之名。方颉颃间,尼即遽止,李问其故,但笑不言,李以为怯,固请再角。
尼乃起。少间李腾一踝去。
尼骈五指下削其股,李觉膝下如中刀斧,蹶仆不能起。尼笑谢曰:“孟浪忤客,幸勿罪!”李异归,月余始愈,后年余,僧复来,为述往事。
僧惊曰:“汝大卤莽!惹他为何?幸先以我名告之,不然,股已断矣!”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 鄙:粗俗 B.又年少喜胜,思欲败之,以要一日之名 要:求取 C.然以其文弱故,易之 易:轻视 D.偶适历下,见一少年尼僧弄艺于场 适:到……去 12.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吾少林出也。有薄技,请以相授 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 B.师所能者,我已尽能乏 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 C.李在侧,不觉技痒,意气而进 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 D.幸先以我名告之 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1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李超武术技艺不精的一组是 ①李请之再四,尼不可。
众怂恿之 ②僧忽一脚飞掷,李已仰跌丈余 ③三月,艺颇精,意得甚 ④李以为怯,固请再角 ⑤僧笑,命李试其技 ⑥方颉颃间,尼即遽止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④⑥ D.②⑤⑥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李超与憨和尚交手,时时想找出憨和尚的破绽以打败他;憨和尚为了惩罚李超,一脚 把他踢出一丈多远,愤而择日告辞而去。 B.憨和尚德高艺精,机智风趣;李超敏而好学,豪爽好施;尼僧武技高超,争强好胜。
小说中几个人物形象写得栩栩如生。 C.本文善于通过“笑”来塑造人物形象,表现憨和尚和尼僧高强的武艺、谦和的性情,这些关于“笑”的描写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D.本文通过曲折跌宕的情节安排,重在描写变幻莫测的武术技巧,故事性强,引人入胜,体现了古代文言小说的独特魅力。 15.把第三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李由此以武名,遨游南北,罔有其对。(3分) 译文: (2)众相顾,迄无应者。
(2分) 译文: (3)李初不言,尼固诘之,乃以僧告。(3分) 译文: 参考答案: 11.A 12.B 13.D 14.C 15.(8分) ⑴李超从此凭武技闻名,走遍南北,没有他的对手。
(3分) ⑵大家互相看着,最终没有应战的人。(2分) ⑶李超开始不说,尼僧一再追问,李超才把和尚的名字告诉她。
(3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18-23题。(16分) 冷泉亭记 唐白居易 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
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由寺观言,冷泉亭为甲。
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高不倍寻,广不累丈,而撮奇得要,地搜胜概,物无遁形。
春之日,吾爱其草薰薰,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夏之夜,吾爱其泉??,风泠泠,可以蠲烦析酲,起人心情。
山树为盖,岩石为屏,云从栋生,水与阶平,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卧而狎之者,可垂钓于枕上。矧又潺?洁澈,粹冷柔滑。
若俗士,若道人,眼耳之尘,心舌之垢,不待盥涤,见辄除去。潜利阴益,可胜言哉!斯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也。
杭自郡城抵四封①,丛山复湖,易为形胜。先是,领郡者②,有相里君造③作虚白亭,有韩仆射皋作候仙亭,有裴庶子棠棣作观风亭,有卢给事元辅作见山亭,及右司郎中河南元?最后作此亭。
于是五亭相望,如指之列,可谓佳境殚矣,能事毕矣。后来者,虽有敏心巧目,无所加焉。
故吾继之,述而不作。长庆三年八月十三日记。
【注】①四封:四边疆界。②领郡者:担任州刺史的人。
③相里君造:姓相里,名造。 18.白居易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
(1分) 19.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4分) (1)地搜胜概 概( ) (2)物无遁形 遁( ) (3)斯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也 甲( ) (4)佳境殚矣 殚( ) 20.下列对句中加括号的词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 灵隐寺(为)。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冷泉亭记 白居易 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由寺
1.D 2.A 3.D 4.A.高不倍寻,广不累丈。 B.山树为盖,岩石为屏。 C.佳境殚矣,能事毕矣。 或:A.草熏熏,木欣欣。B.泉渟渟,风泠泠。C.若俗士,若道人。 5.草 木 泉 风 6.“于是,……无所加焉” |
如果您对本文的内容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认可。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