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读者,对于赏析李商隐的《蝉》500字和蝉全诗赏析蝉全诗意思,很多人可能不是很了解。因此,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赏析李商隐的《蝉》500字和蝉全诗赏析蝉全诗意思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赏析李商隐的《蝉》500字

到了晚唐时期,著名诗人李商隐又写了一首咏蝉的的诗: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李商隐生活的时代,是唐朝开始走向没落的时代,统治阶级已经内外交困,阶级矛盾十分尖锐,统治者内部也存在着相当严重的斗争。皇帝昏庸无能,宦官专权乱政,朝臣结成宗派,当时形成了牛李两党,互相排挤。李商隐最初受到牛僧孺一派的令狐楚赏识,中进士之后又成了李德裕一派的王茂元的女婿。他和这两派的人都有交往,但反对他们争权夺利、互相倾轧,因此就受到他们两方面的打击。因为两头不讨好,所以无论在哪一派得势时,都不可能重用他,他也就一直没有担任过重要的官职,而是长期在外地作幕僚,虽然满腹诗书,才华盖世,也只能是深受压抑。
《蝉》这首诗写于大中五年(851年),当时李商隐在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帐下当幕僚,住在梓州,已经四年没有回家了。在诗中,李商隐借蝉的形象自喻,写出了自己寄人篱下的压抑之感,又抒发了空作不平之鸣、无人同情的悲哀,同时表达了自己虽居家清贫,却要像蝉一样保持高洁的情怀和节操。这是一首典型的咏物诗,运用的也是典型的形象思维的写法。
诗的一二句,蝉性高洁,栖息于树上,餐风饮露,所以难得一饱,它发出不平之鸣,也不过是白费力气。三四句,它叫到快天明时,已声嘶力竭,可是它所栖息的大树,却依然一片碧绿。这前四句写蝉,实际上是以蝉自比,暗喻寄人篱下,空作不平之鸣,在统治集团内得不到任何的同情。
第五、六两句,感叹自己游宦他乡,引起对故乡的思念。薄宦,指官职卑微。梗犹泛,是用一典故。《战国策·齐策》中有个寓言,一个泥人和一个用桃梗刻的木人交谈,泥人说:“你本是东方国土上的桃梗,被刻成了人。下了大雨,淄水上涨,把你冲走,你就浮漂浪荡,不知道将怎样呢!”汉代刘向《说苑》中也有这个寓言故事:土偶谓桃梗曰:“子东园之桃也。刻子为梗,遇天大雨,水潦并至,必浮子泛泛乎不知所止。”作者借用这个典故,形容自己生活不安定,漂泊在外。故园芜已平,一说是指故乡的田园长满了野草,已经荒芜不堪。这里也是借用陶潜《归去来辞》中“田园将芜胡不归”,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另一说,意思是故乡的荒芜已经平治,田园很平整了,等待着作者回家去经营。这也是表示思乡。最后两句,是作者对蝉说的话,多谢您特意来提醒我,要保持高洁,不要随波逐流。这点请您放心,我也和您一样,全家安于清贫,情操高洁着哪!这个“烦”,是麻烦、有劳的意思,在此表示感谢。相警,就是提醒、告诫,这里有以高洁互勉的意思。这后四句是作者直抒胸臆,表达了思乡之情,进一步表示要保持高洁情操和品格。
这里的形象思维,是既写形象,也写作者的思想感情。前四句写的是形象,写法与虞世南的《咏蝉》相似。“高难饱”,“恨费声”,既是写蝉,也是写自己。“五更疏欲断”,从白天叫到夜里,叫到五更,已经叫不动了,声疏欲断,可是找不到一点点同情;“一树碧无情”,把身世遭遇借蝉来写出,不落痕迹,所以清代的朱彝尊批道:“三四一联,传神空际,超超玄著,咏物最上乘。”后四句写自己,写法又与骆宾王《在狱咏蝉》相似。为了做小官,像萍梗一样飘流四方,故乡的荒芜已经平治,可以回去了;蝉鸣似相警戒,我亦举家清贫。作者长期在地方上当幕僚,有“本以高难饱”的感触。曾经托人引荐,只是徒劳。这种生活中的感触,跟蝉的形象结合,就构成了形象思维。后四句写自己,用萍梗的飘浮无定,比自己的到处奔波,用“故园芜已平”来表自己思归的心情。再同蝉联系,点明举家清贫。这里有比喻(“梗泛”),有拟人手法(称蝉为“君”),也不是单纯地、苍白地写自己的思想,而是和形象结合起来,这就是很典型的形象思维的写法。
咏物诗的写法,一般都是运用形象思维,借物抒怀,有所寄托。唐代这三首著名的咏蝉诗,都突出了蝉的高洁这一特性,寄托自己的志趣品格。从写法上,虞世南全篇都是写形象,寓意于形象之中,但后两句的议论点明了主旨;骆宾王则比较直接地借蝉鸣来抒发内心的苦闷,是触景伤情;李商隐是以蝉自喻,而且借蝉自警,表达了永葆高洁情操的志向。三人的地位和境况不同,因此所表达的内容、寄托的思想感情各有不同。这三首诗是咏蝉诗的经典。
http://hongjieyijia.blog.163.com/blog/static/48423311200882763241440/

李商隐蝉古诗赏析

返回目录

蝉全诗赏析,蝉全诗意思

全诗译文如下:

长长的吸针饮着清冽的露水,那流动的鸣叫声,出自纷披稀疏的梧桐。占据高枝自然传播遐远,并不是凭借那凌厉的秋风。

原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诗歌赏析

历代咏蝉诗有很多,但因为各自的人生态度和艺术造诣不同,诗的旨趣兴味大不一样。清人施补华《岘佣说诗》云:“三百篇比兴为多,唐人犹得此意。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端不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

虞世南写的是自己的身世和人生体验,自然入笔高远,格调清雅。沈德潜评此诗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返回目录

蝉的原文及赏析

唐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译文

你栖身高枝之上才难以饱腹,虽悲鸣寄恨而无人同情。

五更以后疏落之声几近断绝,可是满树碧绿依然如故毫不动情。

我官职卑下,行踪飘忽不定,家园难返,故乡的田园也早已荒芜。

烦劳你的鸣叫让我能够警醒,我也是,家徒四壁,举家清苦。

注释

以:因。薄宦:指官职卑微。高难饱:古人认为蝉栖于高处,餐风饮露,故说“高难饱”。

恨费声:因恨而连声悲鸣。费,徒然。

五更(gēng):中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五更”。疏欲断:指蝉声稀疏,接近断绝。

碧:绿。

薄宦:官职卑微。梗犹泛:典出《战国策·齐策》:土偶人对桃梗说:“今子东国之桃梗也,刻削子以为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后以梗泛比喻漂泊不定,孤苦无依。梗,指树木的枝条。

故园:对往日家园的称呼,故乡。芜已平:荒草已经平齐没胫,覆盖田地。芜,荒草。平,指杂草长得齐平。

君:指蝉。警:提醒。

亦:也。举家清:全家清贫。举,全。清,清贫,清高。

创作背景

本诗的具体创作不详。李商隐平生曾两度入官秘书省,但最终未能得志,处境每况愈下。该诗就是表达了他虽仕途不顺,却坚守清高之志。

句解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蝉本来就因栖息于高枝,难得一饱;它鸣叫不停,却不受理睬,真是白白辛苦,怨恨无穷啊。“以”,因。古人误以为蝉餐风饮露,所以说“高难饱”。“费声”,指鸣声频频。

就真实情况而言,蝉并非是因身在高处,不肯飞下来乞食而“难饱”;它的鸣叫声中也没有什么恨意,这完全是诗人自己的理解与感受,是其身世之感的寄托。“高”,语义双关,喻指人的品格高洁。

诗人自许清高,不肯屈就,结果只落得生活困顿,这不就是“高难饱”吗?他曾向令狐绹等当权者陈情,希望得到他们的理解和帮助,可最终还是不被人理会,依旧无法摆脱仕途坎坷的困境,这难道不是一场“徒劳”吗?在这里,蝉已经完全人格化了,诗人分明是借其表达自己艰难的身世和处境,所以纪昀说开头两句是“意在笔先”。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蝉彻夜悲鸣,叫到五更天,已是声嘶力竭、稀稀落落,快要断绝了。可是那些树呢,依旧碧绿青翠,任凭蝉叫得如何凄苦动人,也是无动于衷,真是无情啊!

蝉声与树木的.碧绿本来是毫不相干的,诗人却责怪树木的冷酷无情。显然,这同样是在寄托自己的身世遭遇,抒写自己的哀告无门、受人冷落。曾经有过深交的令狐绹等人本来是可以帮助李商隐的,可是,他们不仅没有伸出援助之手,反而处处排挤打击他。在这样的境况下,诗人怎能不怨恨与激愤。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这两句转向诗人自叙:我职卑禄薄,到处漂泊,早已丢下的家乡田园,已是一片荒芜。

《战国策·齐策》里有一则故事,桃偶讥笑泥人:“你是用泥土做成的人形,一到发洪水的时候,你就完了。”泥人说:“我是西岸土做的人,洪水来了,尽管我会没了人形,但我还可以被冲回西岸家乡去。而你呢,你是东国桃木做成的人,洪水一来,你还不知道漂泊到哪里去呢?”后来就用“梗泛”来比喻漂泊无定的生涯。“梗”,树木枝条。“泛”,漂流。李商隐长年辗转于各地为他人做幕僚,职位卑微,俸禄微薄,故称“薄宦”。

“故园芜已平”,从陶渊明《归去来辞》的“田园将芜胡不归”化用而来。陶渊明做官不如意,想到自己家乡的田地快要荒芜了,就辞官而去,归隐田园,自得其乐。自己也是仕途坎坷,处处碰壁,何不也像陶渊明那样早日还乡呢?可是,故园荒芜,似乎已经没有自己的立身之地,真是进亦难,退亦难!

这两句在四处漂泊、前途黯淡的生活身世倾诉中,透露出诗人的失意与苍凉。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这两句是作者对蝉说的话:多劳你给我警告,我一家人的生活也和你一样清寒。“君”,指蝉。“警”,警醒,这里有触动的意思。蝉在告诫什么呢?有人说是警告诗人为什么不及早回头,早归故园;有人则认为是提醒诗人保持高洁的操守。

此联前一句回到咏蝉上来,用拟人手法写蝉。后一句“君”与“我”对举,把咏物和抒情结合起来,呼应开头,首尾圆合。

返回目录

如果您对本文的内容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认可。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