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相信很多人对五律诗与五绝诗有什么区别和五言绝句与律诗的区别都不是特别了解,因此今天我来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五律诗与五绝诗有什么区别和五言绝句与律诗的区别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这些问题。
本文目录一览
- 1、五律诗与五绝诗有什么区别
- 2、五言绝句与律诗的区别
- 3、五言古诗和五言律诗的区别是什么
- 4、五言古诗和五言绝句、五言律诗之间的区别
- 5、五言律诗和五言绝句的区别
- 6、5言绝句和5言律诗的区别简单点说
- 7、”五言、五律、五绝”有什么区别
- 8、五律诗与五绝诗有什么不同
- 9、五言绝句和五言律诗有什么区别
- 10、五言绝句与五言律诗的区别
五律诗与五绝诗有什么区别
律诗:《唐诗三百首》的编者把诗分为古诗、律诗、绝句三类,又在这三类中都附有乐府一类;古诗、律诗、绝句又各分为五言、七言。这是一种分法。从格律上看,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从字数上看,有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还有很少见的六言诗。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一般诗集只分为五言、七言两类。律诗的话就是五律:即一句五个字,八句,限用平韵、一韵到底。五律以首句不入韵为正例、入韵为变例。五律是五言律诗的简称,属于近体诗中律诗(格律诗的意思)的一种;超过八句的律诗,称为长律或排律。排律,一般都是五言的,句数不定,但必须超过八句,句数是偶数,如十句,二十句,一百句,至二百句以上。按照一般习惯,律诗是最讲究语言锤炼的,古人有“五律如四十尊菩萨,着一俗汉不得”的说法。
五律的格式一般有四种:
五律类型一:平起不入韵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送友人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五律类型二:平起入韵
平平仄仄平(韵),⊙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晚晴李商隐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回,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五律类型三:仄起不入韵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韵)。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五律类型四:仄起入韵
⊙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韵)。
终南山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绝句:五绝是“五言绝句”的简称。五言四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小诗,叫做五言绝句。有仄起、平起二格。此体源于汉代乐府小诗,深受六朝民歌影响律诗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为五言句,简称五律。“五言绝句
五言绝句与律诗的区别
您好,两者最明显的区别是绝句四句20字,而律诗八句40字,绝句中没有对仗的要求而律诗的中间两联要求对仗。
五言绝句又称五绝,五言律诗又称五律,两者都属于近体诗,其中五言绝句共四句,每句五字,而五言律诗共八句,分为四联,每句也是五字。从格律上看,两者平仄、押韵等都遵从近体诗的一般规则,律诗颔、颈两联要求对仗,而绝句中对仗不作要求。除五言外,另有七言绝句和七言律诗,两者异同可参考五言律诗和绝句,五言和七言只是字数有所差别。下面举例说明五绝和五律的区别:
【五绝】塞下曲(卢纶)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五律】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五言古诗和五言律诗的区别是什么
1、发源不同
五言绝句、五言律诗是五言古诗的分支。
五言绝句:源于汉代乐府小诗,深受六朝民歌影响,成熟定型于唐代。唐以后盛行近体绝句,格律同于八句律诗中的前、后或中间四句。所以,唐人有的在诗集中把绝句归于律诗。
五言律诗: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期,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
2、句子数量、字数不同
五言绝句每首四句,每句五个字,共20字。
五言律诗通常规定每首8句,共40字。如果仅6句,则称为小律或三韵律诗;超过8句,即10句以上的,则称排律或长律。
3、要求不同
五言律诗的中间四句,即3,4和5,6要分别对仗;五言绝句不必对仗。但无论绝句,律诗都要按诗的规矩,有平仄的要求,也就是每句的仄要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五言古诗和五言绝句、五言律诗之间的区别
五言古诗和五言绝句、五言律诗之间的区别:1.五言绝句、五言律诗是五言古诗的分支。2.五言绝句是五字一句,共四句20字。3.五言律诗是五字一句,共八句40字。4.律诗的中间四句,即3,4和5,6要分别对仗,有点象对联,绝句不必对仗。无论绝句,律诗都要按诗的规矩,有平仄的要求,也就是每句的仄要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5.五言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全篇由五字句构成。汉代以前,偶有五言的诗句,但没有完整的五言诗。五言诗是在两汉民谣和乐府民歌中首先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据《汉书.五行志》和《尹赏传》索引西汉成帝时歌谣,已为完整的五言形式;东汉时五言歌谣继续产生,并被采入乐府,其中如《陌上桑》、《江南可采莲》等,已是比较成熟的五言作品。所谓近体诗(又称近体诗,那是古人的叫法),这是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它们由齐、梁时代的“新体诗“开始由不大讲究规律的诗格,转入极度讲究的了。诗人沈约在这一方面,建立了一套音的理论,首先就奠定了律诗的基础。初时只限于五言,七言是由唐代人所创造的。律诗和绝句是近体诗的两大部分。如果明了律诗的格律,绝句也可以了然;因为绝句是随着律诗而来的。律诗的格律也分五言、七言,是一种每首八句的诗体。它们由一定的平仄和对偶,有和谐的音节,有整齐的章句。作者不能自由地逾越其范围和限制。以上供参考。
五言律诗和五言绝句的区别
律诗和绝句的区别是:律诗是每首有八句的格律诗,绝句是每首有四句的格律诗。
1、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近体诗范畴,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律诗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其常见的类型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
例:李白《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孤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2、绝句,又称截句、断句、短句、绝诗,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形式。各家对其解释并不一致,有人以为“截取律之半“以便入乐传唱。绝句由四句组成,分为律绝和古绝,其中律绝有严格的格律要求。常见的绝句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六言绝句较为少见。
例:李端《听筝》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5言绝句和5言律诗的区别简单点说
简而言之:
一,五言绝句是五字一句,共四句20字.
五言律诗是五字一句,共八句40字.
二,律诗的中间四句,即3,4和5,6要分别对仗,有点象对联,绝句不必对仗.
三.当然无论绝句,律诗都要按诗的规矩,有平仄的要求,也就是每句的仄要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五言、五律、五绝”有什么区别
五言:五字一句,古体诗,今体诗都有
五律:指今体诗中五字一句的,一般八句,超过八句的称排律。
五绝:今体诗,五字一句,四句而绝,故称“绝”。
五言诗:
1、《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相思》
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五律诗:
《·喜闻捷报》
毛泽东
秋风度河上,大野入苍穹。
佳令随人至,明月傍云生。
故里鸿音绝,妻儿信未通。
满宇频翘望,凯歌奏边城。
五绝诗:
《鹿柴》
王维【唐】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送别》
王维【唐】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五律诗与五绝诗有什么不同
一、全诗字数不同。
1、五律诗,每首八句,每句五字,共四十字
2、五绝诗,篇幅固定。全篇只有四句,每句五字,总共二十字。
二、对仗的要求不同。
1、五律诗,是一般要求颔联和颈联对仗。
2、五绝诗,由于绝句可以看作是律诗的截取,所以对于对仗的要求也就不太严格。
三、格律的要求不同。
1、五律诗,平仄必须按照特定的格式安排,一联内讲对,两联间讲粘;
2、五绝诗,其平仄粘对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即所谓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但也要避免犯孤平和三平调。
五言绝句和五言律诗有什么区别
五言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全篇由五字句构成。
汉代以前,偶有五言的诗句,但没有完整的五言诗。五言诗是在两汉民谣和乐府民歌中首先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据《汉书.五行志》和《尹赏传》索引西汉成帝时歌谣,已为完整的五言形式;东汉时五言歌谣继续产生,并被采入乐府,其中如《陌上桑》、《江南可采莲》等,已是比较成熟的五言作品。
所谓近体诗(又称近体诗,那是古人的叫法),这是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它们由齐、
梁时代的“新体诗“开始由不大讲究规律的诗格,转入极度讲究的了。诗人沈约在这一方
面,建立了一套音的理论,首先就奠定了律诗的基础。初时只限于五言,七言是由唐代
人所创造的。
律诗和绝句是近体诗的两大部分。如果明了律诗的格律,绝句也可以了然;因为绝句是
随着律诗而来的。
律诗的格律也分五言、七言,是一种每首八句的诗体。它们由一定的平仄和对偶,有和
谐的音节,有整齐的章句。作者不能自由地逾越其范围和限制。
所谓平仄,就是每一个字,都有平、上、去、入四声之分。不属于平声的,就是仄声。
关于这,我们下面再作详谈。律诗、绝句每一句都受固定的平仄的限制。
所谓对偶,就是律诗中间四句,必须再字面上成为排偶一对对子,相对成为两联。首尾
四句不排。三、四两句,称为“前联“或“颔联“;五、六句,称为“后联“或“颈联“。这些对
句,好比门的双扉,车的两轮,凡是虚字和实字,均须铢两悉称。有意对、事对、正对?
反对、方法很多,这里不妨先举白居易一首题为《草》的五言律诗来看看: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从这首诗不难看出,第三、四句是一幅对子;第五、六句又是一幅对子。但开头和结尾
两句都不用对仗。
至于平仄呢?下面我们先来弄清“四声“,再谈律诗、绝句怎样运用这些平仄。
四声和平仄
我们已经说过,写旧诗,特别是格律严谨的律诗、绝句,必须遵守固有的平仄限定。
什么叫做平仄呢?对声韵有点常识的,当然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但完全没有留意过这一
方面的话,那就大有说明一下的必要了。所谓平、仄,那就是每一个字的平声和仄声。
怎样才叫平声,又怎样才叫仄声呢?原来中国自东晋以后,人们做诗作文,都非常讲究
声调。齐朝的周颙和梁朝的沈约,都在这一方面著有专书,把每一个字的声调,调为
平、上、去、入四声。
五言律诗的平仄
律诗,是旧诗“近体诗”中一种最流行的形式。所谓“律”,是含有规律的意思的。这些规律,包括平仄的限定,字句的长短,对偶的工整,等等。现在,先说平仄。
律诗在字句上,一般有五言、七言两种。如写五言,平仄如下: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这些平仄,共八句。一般学做旧诗的人,都先要把它念熟。但这并不困难。这里不妨提供一些记忆它的窍诀。第一,这八句中,事实上是两组。开头的四句,自成一组;后边四句,只是重复一次吧了,所以,只要记四句便够了。第二,每一组起句如果是“平”起的话,第四句也一定是用“平”头来收。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平起”“平收”。第三,每一组如果是“平起平收”的话,二、三两句,一定是仄声开始的。第四,正常的平仄定式,每组除第三句,其余三句最末一字一定是平声。(但是,上列一式,却有变体。因为第一句如不押韵,可以用“平平平仄仄”来起的,那么,这就恰恰是每四句成为一组了。
五言绝句与五言律诗的区别
五言绝句与五言律诗在发展历程、简称和句数、平仄对仗要求上都有所不同,具体区别如下:
1、发展历程不同。五言绝句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形成了,源于汉魏乐府古诗。而五言律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已基本定型,于盛唐时期已趋于成熟。
2、简称和句数不同。五言绝句简称五绝,绝句全篇四句,每首仅二十字。五言律诗简称五律,全篇共八句,每句五个字,每首有四十字。
3、平仄对仗要求不同。五言绝句的平仄,绝句可以看作是律诗的截取,所以对于对仗的要求较为自由。若把绝句看作律诗的后半截时,就是一二句要对仗,三四句不用。五言绝句押韵的严格表现在一般只押平声韵且不能出韵,也就是说不可押仄韵且韵脚必须用同一韵中的字,不得用邻韵的字。
五言律诗要求颔联和颈联对仗的,对于首联和尾联是否对仗并不作明确要求,平仄必须按照特定的格式安排,一联内讲对,两联间讲粘,只能押平声韵,并且押韵有固定的位置,即偶数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韵到底,不可换韵。
如果您对本文的内容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认可。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