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是我们帮你搜集整理的有关简要分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与和《简社》诗词讲座近体诗对平仄规的问答

本文目录一览

简要分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与崔颢《黄鹤楼》在题材、形式和意境上的异同

答:李白诗句中的平仄符合七律的格式,崔颢的诗则不符合七律的格式。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这首七言律诗的用韵方式为首句入韵平起式。其韵脚是下平十一尤(平水韵)。下面,让我来具体分析一下这两首诗的平仄格律:凤 凰 台 上 凤 凰 游,凤 去 台 空 江 自 流仄 平 平 仄 仄 平 平,仄 仄 平 平 平 仄 平吴 宫 花 草 埋 幽 径,晋 代 衣 冠 成 古 丘。平 平 平 仄 平 平 仄,仄 仄 平 平 平 仄 平三 山 半 落 青 天 外, 二 水 中 分 白 鹭 洲。平 平 仄 仄 平 平 仄, 仄 仄 平 平 仄 仄 平总 为 浮 云 能 蔽 日, 长 安 不 见 使 人 愁。仄 仄 平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平 仄 仄 平 平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 ,李白的全诗都严格按照七言律诗的格律进行创作的,格律都非常的严谨。但是,崔颢的《黄鹤楼》不是规范的七律。也让我来具体分析如下:昔 人 已 乘 黄 鹤 去, 此 地 空 余 黄 鹤 楼。平 平 仄 平 平 仄 仄, 仄 仄 平 平 平 仄 平黄 鹤 一 去 不 复 返, 白 云 千 载 空 悠 悠。平 仄 仄 仄 仄 仄 仄, 仄 平 平 仄 平 平 平晴 川 历 历 汉 阳 树, 芳 草 萋 萋 鹦 鹉 洲。平 平 仄 仄 仄 平 仄, 平 仄 平 平 平 仄 平日 暮 乡 关 何 处 是? 烟 波 江 上 使 人 愁。仄 仄 平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平 仄 仄 平 平按照七言律诗的格律的规定来讲,颔联和颈联的上下句应两两相对,即出句和对句的结构方式基本相同,相应的词语要求平仄相对(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大体如此),词性相同,词意相类。但是崔颢的诗颈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其平仄排列是“平平仄仄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出句“二四六”三字的平仄是“平仄平”,对句的是“仄平仄”,正好相对。但颔联“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除了“黄鹤”和“白云”外,均不相对。这两句的平仄排列是“平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二、四、六”分别是“仄仄仄”和“平仄平”,这里只有出句的第四字改作平声才能合律。另外,出句以“三仄”收尾,对句以“三平”结束,犯了诗律的大忌。这两首诗的押韵韵部相同,都是押传统的“平水韵”下平声【十一尤】韵。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前面四句的韵

返回目录

《简社》诗词讲座,近体诗对平仄规则的一般要求:替,对,粘

上节我们学习了平仄,以及平仄的区分,也举了很多例子,并进行了练习。想必大家对诗句的平仄有了初步的认识,可能入声字部分是不好接受的,但对于入声字大家大可不必纠结,常用的并不多,不懂不行,必须要多看多熟悉,将来在练习对句中我们会多涉及。尤其要对诗韵106韵,也就是平水韵表中的入声字韵部要多加熟悉。 下面我们来学习诗句的一般平仄规则。 我们在上节课时末提到了“替"“对”两个概念。那它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举例说明。 例如毛主席《长征》诗的第五、六两句: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这两句诗的平仄是: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这是其中一联对仗句,整联每两个字为一个节奏。节奏是2221。上句平起句,平平后面跟着的是仄仄,仄仄后面跟着的是平平,最后一个又是仄。下句仄起句,仄仄后面跟着的是平平,平平后面跟着的是仄仄,最后一个又是平。形成有节奏有韵律的句子,这就是平仄在诗句中的交替。我们简称替。简单说替就是指构成句子的平仄是交替出现的。 就整联诗来说,“金沙”对“大渡”,是平平对仄仄,“水拍”对“桥横”,是仄仄对平平,“云崖”对“铁索”,是平平对仄仄,“暖”对“寒”,是仄对平。形成平仄相对的对仗,这就是对立。我们简称对。简单说,对就是指在一联上下句中,对应相同位置上的平仄是相反的。 从而我们总结出,平仄在每一句诗中,是交替出现的,否则叫失替。平仄在一联(两句为一联,分别称为上句和下句)诗中,是对立出现的,否则叫失对。 全诗如下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有同学要问了? 是不是平平后面必须严格跟仄仄,仄仄后面必须严格跟平平,才叫不失替呢?当然不是,通常我们只把句中246位置上的字平仄不对,称为失替。这里就引出了“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说法。在诗句中,246位置称为重点位置,平仄不能随便变化,而135位置可以放宽,可有条件的变换平仄,相对放宽,是为了增加诗句的多样性,包容性,要不然太单调了。 大家暂时记住这个概念即可,这个说法还是有其它内涵和讲究的,随着进一步学习深入,会讲到的。 理解了“替"“对”概念,还不够,还有个“粘”的问题,现在我们把整首诗拿出来看: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我们来看诗中,第三句第二字“岭”字与第二句第二字“水”字平仄相同;第五句第二字"沙"字与第四句第二字“蒙”字平仄相同;第七句第二字“喜"字与第六句第二字"渡"字平仄相同;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粘"或"粘连"。由此可以得出,“粘”是讲的联与联相衔接的问题。所有合乎近体诗格律要求的诗,都应符合粘的这一规则。 简单来说,格律诗“粘"的规则就是要求续联上句第2个字要和上联下句第2个字平仄一致。若不一致,称为"失粘"。格律诗是不允许“失粘"的。 举例如下: 一,绝句的粘连与失粘 1,粘连的绝句。下面这首王之涣的《凉州词》,第二句的第2字片和第三句的第2字笛,都是仄声。这就是粘连。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笛,是入声字。 2,失粘的绝句,在我们常见的《唐诗三百首》里就有这样的诗。如王维《渭城曲 / 送元二使安西》中,舍、君,平仄不一致,就是失粘。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二、律诗的粘连与失粘 1,粘连的五律。再看一首五律,李白《送友人》第二句的【水】和第三句的【地】都是仄声;第四句的{蓬}和第五句的{云}都是平声;第六句的【日】和第七句的【手】都是仄声。 青山横北郭, 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 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 2,失粘的七律。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是一首著名的失粘七律,可以看出三处应该粘连的地方,有两处失粘。 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 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第2句与第3句失粘:【去】、【宫】,一仄一平,失粘;第4句与第5句失粘:{代}、{山},一仄一平,失粘。但是第6句和第7句粘连无误:【水】、【为】都是仄声。 我们讲,初唐时的格律诗失粘的特别多,盛唐以后就少多了,这里面有个探索成型定则的问题,此处不展开讲。初唐时的格律诗是继承了齐梁时期的永明体,永明体诗的平仄和对仗已经非常成熟了,但是粘连还没有成为那个时期的格律诗准则。 我们学习近体诗,作为初学者,要尽量避免失粘、失替、失对,尤其要避免失粘。如因迫不得已出现了失替、失对的地方,在很多情况下是可以拗救的,但那是很麻烦的,而且三连仄、三连平、孤平等是无法拗救的。这些知识,随着大家在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下将会学习。 作为初学者,要先把握好替,对,粘这三条基本要求。 当然,关于诗的平仄规则,不止这些,还有关于押韵的问题,我们后面单讲。本节这里先用例解的方式谈至此以帮助理解。 目的是了解和掌握替,对,粘三个概念和原则,进而能够推导出律诗的基本句式。 由此可见,根据这三个要求,只要有了诗的第一句,我们就不难推导出后面的句式平仄来,诗的起句,按首句第二字平仄来区分,只有平起仄起两种,这个推导就先留作课后作业吧。看能否推导出,会发现什么问题。 重点提示: 替是指一句中的平仄交替! 对是指下句对上句的平仄相反! 粘是指下联上句第二字与上联下句第二字平仄相同! 注意,特指246位置上的字。 此内容是文字课件,大家还要通过结合视频来加深理解和掌握,把粘对原则学扎实。 作业安排:根据替,对,粘原则,按首句平起和首句仄起,推导出五言与七言律句的基本句式。作业私发与我。

返回目录

根据登金陵凤凰台说说七言律诗的主要格式规范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①:七言八句,这个一目了然吧; ②:游、流、丘、洲、愁,都属于平水韵下平十一尤韵部,这是七律的一般押韵要求,第一句可不入韵,2、4、6、8句必须押韵,而且是同属于一个韵部的韵; ③:第二联与第三联对仗,吴宫对晋代、花草对衣冠、埋对成、幽径对古丘,三山对二水、半落对中分、青天外对白鹭洲; ④:平仄,这首七律的平仄格式是七律平起首句押韵 ⊙平⊙仄仄平平,(韵)⊙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代表的意思是可平可仄. 基本以上就是七言律诗的主要格律要求了.

返回目录

登金陵凤凰台是不是古体诗

不是。《登金陵凤凰台》是李白集中为数不多的七言律诗之一。古体诗是诗歌体裁。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等。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唐代以后,称为近体诗,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而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古体诗也称古风,是相对于格律诗(也称近体诗或今体诗)而言的一种古典诗体.因为格律诗是唐代兴起的一种诗体,所以唐代人称格律诗为近体诗或今体诗,这个名称一直沿用至今;而古体诗在唐以前就有,虽然唐代人予以了一定的规范,但基本上保留了唐以前的诗体风格,故唐代人称这种诗体为古体诗或古风,这个名称也一直沿用至今. 由于古体诗产生于唐代以前,因此这种诗体是不必讲究平仄的(也有讲究平仄的,但为数很少).为了使这种诗体更加容易朗朗上口,唐代人加上了押韵的概念,但其要求也是很宽松的.在一首古体诗诗中,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意转韵(就是开始押一个韵部的韵脚,以后随着自己的需要,可以转押其他韵部的韵脚),因此一首古体诗可能会押很多的韵(一韵到底的诗也有,为数也不多).另外,古体诗的句数是不限的,也根据作者自己的需要而定. 古体诗的特点 也许有人会说古体诗比格律诗好写,其实不然;诗歌(无论是中外古今哪一种诗体)都讲究立意要新.就格律诗而言,如果立意稍逊,而句子对仗工整新颖,尚有看点(当然格律诗也很追求立意,这只是退一步而言);如果一首古体诗立意不新,整篇就索然无味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写好现代诗歌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古体诗的分类 前面曾经讲过,从诗体的形式上,古体诗大致可以分为五言古体,七言古体,乐府体(也称杂体).五言古体的特点是通篇以五言为主(一句五个字),七言古体的特点是通篇以七言为主(一句七个字),乐府体的每一句的字数长短不一. 古体诗的用韵特点 古体诗是不必讲究平仄的.用韵虽然也没有限制,但还是有一些规律可以作为参考的(当然这些规律不是一定要遵循的,也是根据作者的需要来定). 一是在意思转折处转韵;当叙述的意思一变的时候,往往应该转为其他韵部来押韵,这样一来,语气得到了加强,通篇的层次也分明,而且显得错落有致. 二是在叙述高兴,使人兴奋的意思时,往往使用平声韵;当叙述悲怨,愤怒的意思时,往往使用仄声韵. 三是除了偶数句押韵以外,奇数句也可以押韵(格律诗除了首句入韵的以外,奇数句是不能押韵的).

返回目录

关于李白《登金陵凤凰台》的格律问题,懂得进!

李白的此首七言律诗并非成熟的七言律诗,所以不存在出律和拗救。七言律诗起源于南北朝,萌芽于齐梁新体诗,定型于初盛唐之间,到杜甫时才完全成熟,才有了标准的格律。

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杜审言、李峤始有成篇,至盛唐,王维、李颀、岑参、贾至诸人刻意锤炼,方使它在体制上达到纯熟,而崔颢、李白仍有骈散交杂、半古半律之作,同时,盛唐时期李白、王维、高适等诗人的七律,多有失对、失粘、重字之误。

到了杜甫,七言律诗才展示其诗体潜力而打开艺术天地。杜甫全面开辟了律诗的境界,时事政论、身世怀抱、风土人情、文物古迹,一概熔铸于精严的格律之中,把这一诗体的价值提到了足与古诗、绝句并立相峙的高度。

扩展资料:

《登金陵凤凰台》格律解析

从律诗的格律要求押韵、平仄、对仗三个方面解析《登金陵凤凰台》的格律。

1、押韵

虽为古体律诗,但是采用了首句入韵的格式,游、流、丘、洲、愁都是押韵的;

2、平仄

平仄上与标准的七言律诗相差较大,首联的格律是正确的,但是从颔联开始格律就非标准的格律了,如果按照首联的格律,第三句格律应该为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但是“吴宫花草埋幽径”格律却是平平平仄平平仄,与首联第二句失粘了。

同样“三山半落青天外”与“晋代衣冠成古丘”也存在失粘的情况,整首诗除了颔联、颈联的格律与标准格律有出入,首联和尾联的格律还是比较标准的。

3、对仗

颔联、颈联的对仗是非常工整的,颔联中吴宫与晋代朝代与朝代相对,花草与衣冠相对,幽径和古丘建筑名词相对;颈联中三山对二水,半落对中分,青天外对白鹭洲都是非常工整的。

《登金陵凤凰台》是李白的七律代表作,因为是在律诗发展阶段的诗作,虽然偶有失律之处,但不失为优秀的七律诗作。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七言律诗

返回目录

七律格式

七律即七言律诗的简称,也有四种常见格式。1、仄起仄收(即首句仄起不入韵式): 如: (标准格式)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 仄仄平平平仄仄 初闻涕泪满衣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却看妻子愁何在, 平平仄仄平平仄 漫卷诗书喜欲狂。 仄仄平平仄仄平 白日放歌须纵酒, 仄仄平平平仄仄 青山作伴好还乡。 平平仄仄仄平平 即从巴峡传巫峡, 平平仄仄平平仄 便下襄阳向洛阳。 仄仄平平仄仄平 所谓"仄起仄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 "外"字属仄声,末字"北"也属仄声,是为"仄起仄收"。二、四、六、八句押韵、三四句 、五六句要求对仗。 2、仄起平收(即首句仄起入韵式): 如:(标准格式)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 仄仄平平仄仄平 锦官城外柏森森。 平平仄仄仄平平 映阶碧草自春色, 平平仄仄平平仄 隔叶黄鹂空好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仄仄平平平仄仄 两朝开济老臣心。 平平仄仄仄平平 出师未捷身先死, 平平仄仄平平仄 长使英雄泪满襟。 仄仄平平仄仄平 所谓"仄起平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 "相"字属仄声,末字"寻"属平声,是为"仄起平收"。一、二、四、六、八句押韵、三四 句、五六句要求对仗。 3、平起仄收(即首句平起不入韵式): 如:(标准格式) 酬乐天扬州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 平平仄仄平平仄 二十三年弃置身。 仄仄平平仄仄平 怀旧空吟闻笛赋, 仄仄平平平仄仄 到乡翻似烂柯人。 平平仄仄仄平平 沉舟侧畔千帆过, 平平仄仄平平仄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今日听君歌一曲, 仄仄平平平仄仄 暂凭杯酒长精神。 平平仄仄仄平平 所谓"平起仄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 "山"字属平声,末字"地"属仄声,是为"平起仄收"。二、四、六、八句押韵、三四句、 五六句要求对仗。 4、平起平收(即首句平起入韵式): 如:(标准格式)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 平平仄仄仄平平 凤去台空江自流。 仄仄平平仄仄平 吴宫花草埋幽径, 仄仄平平平仄仄 晋代衣冠成古丘。 平平仄仄仄平平 三山半落青天外, 平平仄仄平平仄 一水中分白鹭洲。 仄仄平平仄仄平 总为浮云能蔽日, 仄仄平平平仄仄 长安不见使人愁。 平平仄仄仄平平 所谓"平起平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

返回目录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一诗属于哪一种平仄变体

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在形式上属七言律诗,是属于近体诗的范畴;它在内容上是一首怀古诗,感伤世事变迁的。

返回目录

什么是平声,什么是仄声

仄声是指汉语中的三、四声,即上声、去声、入声。平声是指一声或二声,即阴平和阳平。在诗词中,句尾押韵有压平声韵和仄声韵。压阴平、阳平韵的是平声韵,压上声、去声的是仄声韵。声调是汉语(以及某些其它语言)的特点。语音的高低、长短构成了汉语的声调。拿普通话来说,共有四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平仄是在四声基础上,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来的,平指平直,仄指曲折。

返回目录

总结:以上问题和解答均搜集整理自互联网,内容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