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对于孺子牛的典型人物和孺子牛精神的典型人物有哪些,很多人可能不是很了解。因此,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孺子牛的典型人物和孺子牛精神的典型人物有哪些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孺子牛的典型人物

人物故事
“甘为孺子牛”这是中铝河南分公司员工张连发的人生格言。他时常激励自己,要做一头有益于企业、有益于国家的孺子牛。
张连发是中铝河南分公司热力厂锅炉车间设备点检员,承担着车间9台锅炉的4大转动机器共计52台(套)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他对待这些设备就象对待自己的孩子。52台机器就像52个需要精心呵护的孩子,哪一台设备有个“头疼脑热”都叫他寝食难安,坐卧不宁。而他更像一名主治医生,设备如有毛病,他总能对症下药,转危为安,化险为夷。张连发25年如一日天天与设备、灰尘、机油打交道,以“脚踏实地、胸怀大局,吃苦耐劳,敢打硬仗”的锅炉精神实践着自己的人生格言。
有一年秋天,车间零米球磨机大瓦温度就像着了邪,运行不到几个小时,温度表的指示就一个劲地往上升。常规的处理方式是停磨换油,温度就降了,可这一次却不灵了,他处理完1号球磨机,2号球磨机又跟着叫劲;2号球磨机刚处理好,5号球磨机又跟着起哄, 几台球磨机就像几个顽皮的孩子,不是这个擦破了“皮”,就是那个“感了冒”,严重影响了锅炉的正常运行。张连发被折腾得筋疲力尽,他一边不停的跑来跑去监护设备,一边为设备不断的换油。每台球磨机每天换油加油至少4次,每次最少加5桶油。如果每桶油按重20斤计算,一天加油量多达近2吨,他还要将废油过滤澄清以待下次备用。这段时间,张连发吃住在车间,累了他就躺在椅子上休息一会儿,饿了他就冲包方便面吃……在不断换油加油过程中,他终于发现了这次事故的“罪魁祸首”:原来是现场飘扬的细小的煤粉颗粒长期堆积到球磨机大瓦表面引起了大瓦发热。发现问题后,张连发又着手解决如何过滤煤粉。几经试验,他发现用毛线可以隔离煤粉与大瓦的接触,不仅可以有效控制球磨机大瓦温度的上升,减少了球磨机的频繁启停的次数,降低运行成本,而其可以保证锅炉安全稳压供汽。在他的精心照料下,设备恢复了正常运行。然而,张连发却累倒在了岗位上。
人生在世,生疮害病在所难免,可贵的是张连发身患乙型肝炎,他没有因为生病耽误过一天工作。过度的劳累,使张连发积劳成疾,肝炎转化成肝腹水不得不住院,成了一头名副其实的“病牛”。医生建议他住院治疗修养,不要再干重活,但是,有一次,当他得知7号乙侧球磨机大瓦温度居高不下已经一周的消息后,他二话没说,瞒着医生拖着无力的双腿奔向车间。询问情况,解剖机器,迅速指挥球磨机值班工换油、加油、清理毛线,反复冲洗球磨机大瓦,如此往复,直到球磨机完全正常了,他才重新回到医院。这时,张连发已经在厂里整整工作了3天2夜。
张连发还利用自己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在大型转动机械点检,缺陷管理等方面积累并创造了一整套工作方法。“操检合一,望闻问切”的工作方法就是其中之一,该方法要求球磨机值班人员在设备检修和点检过程中,要充分借助于人体的口、鼻、眼、手等各种功能器官检查和维护设备,并注意大修后的确认。该方法岗位上一经推广,就使热力厂设备完好率得以迅速提高,故障率不断下降。
寒来暑往,光阴荏苒,从家到工厂,两点连一线,形成了他的人生轨迹,张连发每天早来晚走,一身油一身汗。“辛勤耕耘禾黍香。”据不完全统计,张连发参加工作20多年来,点检发现的设备隐患近8000次,成功避免近百次重大事故发生;他参与技术创新26项,其参与的球磨机喷油润滑项目的实施,年创效益20余万元;回收废油140多吨,创经济效益16万元。
“力尽筋疲谁复伤?”党组织没有忘记他的贡献,每年,在厂部的光荣榜上,员工们总能看见他的荣誉:“优秀共产党”、“先进生产者”、“设备管理标兵”等等;每年过年过节,上级领导总要到他家里去慰问。领导曾多次要为他调换工作,让他离开这个艰苦的岗位,总被他婉言谢绝。
面对荣誉和党组织无微不至的关怀,这位有着20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孺子牛张连发却很平淡:“我是一名老党员,党培养我这么多年,我要无愧于共产党员这个称号啊!”

返回目录

孺子牛精神的典型人物有哪些

本意来讲,“孺子牛”是父亲溺爱儿子,甘愿给儿子当牛骑。说到这我们就不得不讲一下“孺子牛”这个词的来源了。据《左传·哀公六年》中记载,这位“孺子”便是春秋时期齐景公的小儿子宴孺子,原名姜荼。齐景公非常非常地疼爱这位小儿子。
有一天姜荼想要玩牵牛,可齐景公又担心小儿子会被真牛所伤,于是他灵机一动,弯下身来趴在地上装牛。口里含着一根“牛绳”。小儿子姜荼坐在他身上,一手牵着牛绳的另一头,指挥着齐景公想东想西,玩得不亦乐乎。很快,这件事就被大家传开了,后来人们就把装牛哄小儿子玩的齐景公称为了“孺子牛”。
这便是“孺子牛”的由来。

古时“孺子牛”的感人故事
相传在古代流传着这么一个传说:在山上要建造一间寺庙,需要将山下的建造材料运送到山上。在运送的队列中除了人力外,还有一头黄牛。它似乎通灵气一般,只要山下的人将建筑材料装满,它就会自觉地上山将材料运到,卸完后自己还会乖乖地下来继续装货,这头黄牛的举动让人们很是惊讶。
很快,寺庙建成了,可这头通灵气的黄牛也累死了。庙中的住持听说了这头牛的故事后,开始做法超度,希望善良的它来生能投胎成人。于是便提议将其扒皮,骨与肉分别安葬。
正当屠夫想要动刀时,却被一位年仅十二三的男孩拦下了。他哭着趴在牛背上,泣不成声。原来,这位小男孩家中很穷,父亲直到40多岁才娶了他娘。生下他后,母亲就撒手人寰了。父亲为了养活他便到山上修建寺庙挣钱养家。

可父亲却说,一个劳动力一天才挣3个铜板,而一头牛一天下来能挣10个铜板。那天晚上,父亲喃喃自语说到,如果能变成一头牛该有多好啊,这样日子就会过得好一些了。
第二天,父亲便成了一头黄牛。
这下在场的人们都明白了,无不赞叹这位伟大的父亲,也再次弘扬了“孺子牛”的精神。于是住持改变了主意,将这头牛和牛尾巴分开安葬,希望它早日投胎成人。

返回目录

三牛精神人物例子

三牛精神人物例子:
1、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2、徐悲鸿: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3、郑成功:收复台湾。
4、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5、关天培:抵制鸦片。
6、林则徐:虎门销烟。
三牛精神是指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可以说,牛一直是默默奉献、诚实守信的代表,也是认真尽职的代名词。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是砥砺奋进、创造历史的精神基因,更是披荆斩棘、创造未来的生动标识。

返回目录

你知道孺子牛指什么,生活中有那些人具有孺子牛的精神

“孺子牛”是《左传·哀公六年》中记载的一个典故:齐景公有个庶子名叫荼,齐景公非常疼爱他。有一次齐景公和荼在一起嬉戏,齐景公作为一国之君竟然口里衔根绳子,让荼牵着走。不料,儿子不小心跌倒,把齐景公的牙齿拉折了。齐景公临死前遗命立荼为国君。景公死后,陈僖子要立公子阳生。齐景公的大臣鲍牧对陈僖子说:“汝忘君之为孺子牛而折其齿乎?而背之也!” 所以,那时“孺子牛”的原意是表示父母对子女的过分疼爱。后来现代伟大文学家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名句使孺子牛的精神得到升华和拓展,而后人们用“孺子牛”来比喻心甘情愿为人民大众服务,无私奉献的人。
具有孺子牛精神的人有毛泽东、周恩来、鲁迅、焦裕禄、孔繁森等。

返回目录

为民服务孺子牛典型事例有哪些

1、焦裕禄

焦裕禄刚到兰考时,内涝、风沙、盐碱“三害”侵袭,焦裕禄没有犹豫,更没有退缩,迎难而上,经受着天灾和人心的双重考验,为百姓默默耕耘、无私奉献,成为了百姓心目中的“孺子牛”。

2、孔繁森

1979年作为援藏干部赴日喀则地区任地委宣传部副部长,1988年第二次进藏,跑遍了全地区106个乡中的98个,行程8万多公里,与藏族群众结下了深厚友谊。1994年11月29日,在新疆考察边贸工作途中因车祸不幸殉职。

3、廖俊波

在政和县工作的几年,在群众最关切的脱贫攻坚、教育医疗、基础设施等方面都交出了一份出色答卷,全县贫困人口减少了3万多人,脱贫率达69.1%。把群众当亲人,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用自己的“辛勤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

4、黄文秀

北师大硕士毕业,放弃在大城市的工作机会,回到家乡革命老区百色,选择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把双脚扎进泥土,为群众脱贫攻坚殚精竭虑,忍痛告别重病卧床的父亲,深夜冒雨奔向受灾群众,面对危险坚定前行,不幸遭遇突如其来的山洪,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扶贫路上。

5、张富清

张富清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先后荣立一等功3次、二等功1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新中国建立后,响应国家号召主动到偏僻的湖北来凤县工作,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60多年来,张富清刻意尘封功绩,连儿女也不知情。

返回目录

三牛精神素材人物事例精选

“三牛”精神是指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

三牛精神素材人物事例

01. “属牛”的钱三强

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教授在年逾花甲时,仍干劲十足,经常工作到深夜。有人问他多大岁数了,他回答:“属牛的”。以牛自况,不仅仅在于他生肖属牛,更在于他性格属牛。正是这么一股子“牛劲”,让他成为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奠基人,为我国研制原子弹和氢弹作出了突出贡献。

02. 李可染的“师牛堂”

著名画家李可染喜欢画牛,他还把自己的画室定名为“师牛堂”。他这样解释爱画牛的原因:“牛也,力大无穷,俯首孺子而不逞强”。李可染能取得那么高的艺术成就,与他从牛身上汲取的“不辞劳苦、不计得失”的人生态度不无关系。

03. “耕砚牛”齐白石

国画大师齐白石曾给自己起过一个“耕砚牛”的绰号,勉励自己要像牛一样勤奋耕耘。他还经常对人说,“不教一日闲过”,甚至还给自己立下每天必须作五幅画的规矩。正是因为像牛一样勤奋,他才最终收获“画虾数十年始得其神”的真功夫。

三牛精神作文800字

如今长假已经结束,人们陆续回到工作岗位上,更好地开启长假之后的新生活,使新的一年更精彩,这一切都需要“三牛精神”。

在中国,牛为“六畜之首”,它的重要性对于农耕社会是不言而喻的。伴随着农耕文化的发展,牛文化也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地被创造与书写。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飞速发展的新时代,中国经济得到了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人民生活文化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牛精神”也一直贯穿于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梦中。

回顾历届牛年的历史,从辛丑条约到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还有1973年百万次电子计算机试制成功,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放眼回望,牛年似乎注定是不平凡的年份,而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这是一个特别的历史交点,更是一个全新的征程起点,所以未来我们需要有“牛”一样稳健的步伐,步步为营,更需要有牛一样的精神,永不言弃。

过去一年,我们众志成城打赢了疫情防控战,我们凝心聚力完成了脱贫攻坚战,我们奋力拼搏推动了改革开放史,在一项项“硬核”的使命任务中,有人负重前行,有人忘我奉献,有人舍身为民,有人务实笃行,不仅扛住了重重挑战,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时代答卷。无私奉献的孺子牛,就是在危机时刻勇于逆行,在责任面前善挑重担。

“筚路蓝褛,以启山林”,这是令人感慨和动容的“拓荒”精神。在重大逆流和挑战面前,要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砥砺奋进,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在新中国的经济发展史上,牛年也是“超越年”,2009牛年的中国经济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时至今日,我们的经济发展成就早已令世界瞩目。眼下,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没有人能够预测做出判断和选择,我们也应该在2021的牛年,超越过往、超越自己,发扬“拓荒牛”精神,坚持创新发展,再造辉煌。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勤恳踏实、埋头苦干,忠于职守、任劳任怨,这便是老黄牛精神,这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也不会敲锣打鼓四处宣扬,正如鲁迅所言:“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血。”这种终生奉献并甘之如饴的精神,正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最需要的。未来的征途尚且漫长,而我们的目标是大海星辰,只有继续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才能实现百年复兴。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愿每一位中国人,都能发扬“三牛精神”,勇往直前再出征,逆风破浪开新局!

返回目录

孺子牛,地头蛇等词语代表人物是举例

(孺子牛)鞠躬尽瘁、为民造福的人。 孔繁森,焦裕禄,任常霞
地头蛇)强横无赖,称霸一方的人。 这个自己找一下吧
“孺子牛”是《左传·哀公六年》中记载的一个典故:齐景公有个庶子名叫荼,齐景公非常疼爱他。有一次齐景公和荼在一起嬉戏,齐景公作为一国之君竟然口里衔根绳子,让荼牵着走。不料,儿子不小心跌倒,把齐景公的牙齿拉折了。齐景公临死前遗命立荼为国君。景公死后,陈僖子要立公子阳生。齐景公的大臣鲍牧对陈僖子说:“汝忘君之为孺子牛而折其齿乎?而背之也!“ 所以,那时“孺子牛“的原意是表示父母对子女的过分疼爱。 地头蛇:比喻虽为强大者,但也压不住盘据在当地的势力。《西游记》第四五回:“你也忒自重了,更不让我远乡之僧--也罢,这正是‘强龙不压地头蛇’。”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赚将》:“自古道:‘强龙不压地头蛇’,他在唇齿肘臂之间,早晚生心,如何防备?”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四章:“如今龙困沙滩,连小贼娃儿也敢欺负咱!有什么话说呢?这就叫强龙不压地头蛇!”

返回目录

如果本文的解答对您有所帮助,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支持。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