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对于格物致知的解释和意思和如何理解“格物致知”怎么解释,很多人可能不是很了解。因此,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格物致知的解释和意思和如何理解“格物致知”怎么解释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格物致知的解释和意思

格物,就是要求人们亲历其事,亲操其物,即物穷理,增长见识.
致知,就是求为真知.从推致事物之理中,探明本心之知
诚意,就是要意念诚实.
正心,就是要除去各种不安的情绪,不为物欲所蔽,保持心灵的安静.
修身,就是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齐家,就是要整齐好自己的家庭,.
治国,就是要为政以德,实行德治,布仁政于国中.
平天下,就是要布仁政于天下,使天下太平.
原文:
物格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译文:
事物的原理一一推究明白,然后才会拥有渊博的知识,彻底了解事物。拥有渊博的知识,彻底了解事物,然后意念才会诚实。意念诚实,内心才会端正而无邪念。内心端正,然后才能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自身的品德提高了,家庭才会整顿好。家庭整顿好了,然后国家才会治理好。国家治理好了,推而广之,然后才能使天下太平。
注释:
从“物格而后知至”到“国治而后天下平”,则是反向逆推。指出在一个前提得以实现的情况下会产生的结果。天下的万事万物,如果能够推究出其内在的“理”,就会真正地丰富人的知识,人的知识得到丰富了,就套使得意思所发,自然诚实无欺章思诚实了,心便有了主干,也就不会偏颇邪僻了。心志端正而不受外物诱惑,身子自然便会修洁。
“物格”意即得到“圣人的教化”,此即“读圣贤书”。南宋文天祥在《正气歌》里提到:“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最后又在《绝笔文》说:“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孰几无愧!”读圣贤书,就是要学作圣人,这就是《大学》的意旨啊!
要学作圣人,就要接受圣人的教化。接受圣人的教化,即可获得致善恶是非的标准。懂得善恶是非的标准,才能真诚地看待自己心思的正邪,学做圣人的过程,就在于秉持圣人之教,以遏恶意之既萌,以扬善念之未生。未生已生,则心无偏邪。心无偏邪,才能明见自己的“明德”。明见自己的“明德”,就是“身修”。
本节所说的是从“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到“致知在格物”,再从“物格而后知至”开始的循环往复的文字。这种将上一节话的反复说明,迭相诠释,极堪玩味。《周易·咸彖》上说:“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周易·咸象》又说:“咸,君子以虚受人。”《孟子》则说:“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这些话的意思是说只有虚才能通,通则感,感则善。圣人之所以和平天下者,能感人心而已。
身修之后,足以为一家表率,这样家庭便自然而然地会治理好。在家齐的基础上,国治与天下平也扰不是难事了。这便是古人幻想的治平道路。即全从自身做起,从而推己及人,以道德的力量、教化的力量去影响他人,感化他人,从而达到最高的治平政治理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用功修身的人所必经的自修阶段。而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身修之后所产生的良好效果。所以作者坚信在八条目中,修身是最关键的一环,是普天之下,不分贵贱都应遵守的真理。
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有赖于明明德于一己之身,一己之身尚且昏暗而不能自主,又如何要求他人明其明德呢?其他人不能明其明德,不要说治国、平天下,连齐家都起不了。所以下文要接着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返回目录

如何理解“格物致知”,怎么解释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主要阐述了人生进修的八个阶段,被称为“八条目”,主要释义如下:

1、格物。

就是要求人们亲历其事,亲操其物,即物穷理,增长见识。

2、致知。

就是求为真知,从推致事物之理中,探明本心之知。

3、诚意。

就是要意念诚实。

4、正心。

就是要除去各种不安的情绪,不为物欲所蔽,保持心灵的安静。

5、修身。

就是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6、齐家。

就是要整齐好自己的家庭。

7、治国。

就是要为政以德,实行德治,布仁政于国中。

8、平天下。

就是要布仁政于天下,使天下太平。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现实意义:

1、事物发展的原理运用科学推究明白,然后才会拥有渊博的知识,彻底了解事物。拥有渊博的知识,彻底了解事物,然后意念才会诚实。意念诚实,内心才会端正而无邪念。内心端正,然后才能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

2、自身的品德提高了,家庭才会整顿好。家庭整顿好了,然后国家才安定。国家安定了,推而广之,然后才能使天下太平。这是从一个人内在的德智修养,到外发的事业完成,构成一贯不断开展的过程。

返回目录

格物致知通俗解释 怎么理解格物致知的意思

1、格物致知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géwùzhìzhī,意思是探究事物原理,从而从中获得智慧(或从中感悟到某种心得)。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2、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乃儒家专门研究事物道理的一个理论,已失佚,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论述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此段。但《大学》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却未在其后作出任何解释,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过“格物”与“致知”这两个词汇而可供参照意涵,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成为儒学思想的难解之谜。《现代汉语词典》2012年发行的第六版将“格物致知”解释为:“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返回目录

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

“致知在格物”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格物的意思是推究事物的道理,认识世间万物。物格的意思是事理得到穷究。原句的意思是:探究事理后才能获得正确认识,认识正确后才能意念真城。

《大学》文中提及“格物致知”,却未在其后作出任何解释,也未有先秦古籍使用“格物”与“致知”这两个词汇,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成为儒学思想的难解之谜。《现代汉语词典》2012年发行的第六版将“格物致知”解释为:“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扩展资料:

格物致知的问题根源

“格物致知”之所以难于解释,而使儒学界争论达千馀年。首先难处是因为“格物致知”乃是《大学》八目的基础功夫,更是“诚意正心”的修持基础,也就涉及了心性修为的根本基础,而超越了先秦儒家的思想深度,通于先秦道家之学。

其次,宋儒理学兴起後,儒家学者往往贬斥道家与佛家,因而也就愈加难以理解其原始意涵。在儒学历史上宋儒为排佛道两家,程颐自创“理”以取代“道”(孔子论道而未论理),而朱熹更是无视《史记》记载而硬要认为“孔子访周所拜见的老子,并非道家老子,而是另有其人”。

然后,是因为“格物致知”的字义训诂难以适当,以致于不能适切解释字义;这也是因为缺乏相关《大学》作者意旨的文献,可供证明“格物致知”的正确意义。遂使以後诸儒各家解释,往往各自随意发明而强行解释,遂造成至今儒学思想上的千古疑案。

返回目录

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

格物致知的意思是探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该词语出自《礼记·大学》。

格物致知解释

格:推究;致:求得。意思是探究事物原理,而从中获得智慧(或从中感悟到某种心得)。

格物致知出处

词语的出处是《礼记·大学》,原句为: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把万事万物认识、研究透彻之后知识自然就得到了。)

格物致知是谁提出的

东汉郑玄最早为“格物致知”作出注解,而自从宋儒将《大学》由《礼记》独立出来成为《四书》的一部后,以至于今。朱熹对格物致知问题有相当深的研究,对于这个问题,朱熹专门写了一篇《补〈大学〉格物致知传》,提出了一个格物致知,即物穷理的认识论纲要。

返回目录

格物致知什么意思

探究事物原理,而从中获得智慧。

格:推究;致:求得。连起来译为:探究事物原理,而从中获得智慧(或从中感悟到某种心得)。

出自战国曾子《大学》: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

译义:意欲端正自己心意的人,则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意欲使自己意念真诚的人,则先要获取知识;获取知识的途径则在于探究事理。

扩展资料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乃儒家专门研究事物道理的一个理论,已失佚。《大学》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却未在其后作出任何解释,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过“格物”与“致知”这两个词汇而可供参照意涵,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成为儒学思想的难解之谜。

对格物致知的争论,从最早为《大学》作注的东汉郑玄,一直到现代的儒学学者,已经争论了一千余年,至今仍无定论。

《现代汉语词典》2012年发行的第六版将“格物致知”解释为:“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返回目录

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通俗解释

格物致知通俗解释:探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就是专心致志地把一件事情的原理(道理)揣摩透彻。1.格:推究;致:求得。

字词本意

【解释】

1.格:推究;致:求得。探究事物原理,而从中获得智慧(或从中感悟到某种心得)。

2.使知道事物风格的能力,然后能使你知道人生百态。

【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示例】顾彼西洋以格物致知为学问本始,中国非不尔云也,独何以民智之相越乃如此耶?严复《原强》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指研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

格物致知通俗解释

“格物”是道德范畴,指人对物事的态度,意思为“按照一定的法则取舍物事”。《礼记》中的类似表达为“仁人不过(失)于物”,志士仁人不让自己丧失在物事之中。由此才能获得“静心”,才能思考问题,从而在知识智慧上有所得。

这是儒家思想的精髓,在今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当今物质主义盛行的社会中,很多人的内心失去了平静,因而就很难在知识和智慧上有所得。

返回目录

格物致知的意思

格物致知的意思是探究事物原理,从而从中获得智慧(或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出处:西汉戴胜《礼记‧大学》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思是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

格物与致知的关系:

1、格物以致知为目的,致知也离不开格物。首先格物以致知为目的,格物是直接接触感知事物的一种认识方法,是经验的、零碎的,而致知是在格物获得的知识足够多以后进行的归纳和升华,格物是量变,致知是质变,量变以质变为目的,格物以致知为目的。

2、致知也离不开格物,朱熹认为理虽然含于人心中,但人心并不能直接感知到理,仍然需要通过接触具体的一事一物才能够呈现事物的分殊之理,穷理走到极致,才能做到物我之理贯通,真正地理解并获得理。格物是量变,致知是质变,质变的发生离不开量变的积累,所以致知也离不开格物。

3、致知是格物过程后自然而然的结果。格物是指考察事物来穷尽事物之理,而当人们穷尽事物之理后,人的知识也就彻底的完备了,所以致知是格物过程后自然而然的结果。因此,格物和致知是一体的,是同一件事物的两面,格物是具体的、归纳的,而格物是抽象的、实践的。

所以说,格物与致知的关系实际上是相互统一的,二者缺一不可、互补互成。格物和致知是同一件事的两个角度不同论述方式,而非两种不同的功夫。

返回目录

格物致知通俗解释

格物致知,探究事物原理,从中获得智慧或感悟到某种心得。万事万物,有本有末,有始有终,知道什么是根本、起始,才算是格物致知。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格物致知本意

1.格:推究;致:求得。探究事物原理,而从中获得智慧(或从中感悟到某种心得)。

2.使知道事物风格的能力,然后能使你知道人生百态。

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示例:顾彼西洋以格物致知为学问本始,中国非不尔云也,独何以民智之相越乃如此耶?严复《原强》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指研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

格物致知:参透事物本质,掌握知识本源。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一个好的领导,要使自己伟大的目标为广大人民所接受),必须首先要投身于社会实践;

投身于社会实践,才能了解社会运行的客观规律;

了解了社会运行的客观规律,才能坚定信念,不忘初心;

坚定信念,不忘出现,才能端正心态,集中精力搞建设;

心态端正了,才能身先垂范,以身作则;

身先垂范,一身作则,才能把人际关系捋顺,家庭和睦;

人际关系搞好了,家庭和睦了,才能把国家治理好;

国家治理好了,才能在国际上有威望,才能万国来朝。

返回目录

如果您对本文的解答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肯定。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