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对于汗滴禾下土的全诗名字和“汗滴禾下土”出自哪句古诗,很多人可能不是很了解。因此,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汗滴禾下土的全诗名字和“汗滴禾下土”出自哪句古诗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汗滴禾下土的全诗名字

“汗滴禾下土”出自唐代诗人李绅的五言古诗,全诗的名字是《悯农二首》,别称是《古风二首》。《悯农二首》通过描绘农民的生存状态,表现了农民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真挚的同情。
汗滴禾下土的出处
“汗滴禾下土”出自《悯农二首·其二》,全诗如下: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译文: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一粒一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呀?
赏析:全诗前两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描绘了农民在烈日当空的正午时分于田里劳作的景象,表现了农民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全诗后两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则凝聚了诗人无限的愤懑以及诗人对农民真挚的同情之心。

返回目录

“汗滴禾下土”出自哪句古诗

“汗滴禾下土”出自李绅的《悯农二首》。

  1. 释义

    汗珠滴入泥土

  2. 原文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3. 赏析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描绘了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里劳作,那一滴滴的汗珠,洒在灼热的土地上。作者在前两句并没有说农民种田怎样辛苦,庄稼的长成如何不易,只是把农民在烈日之下锄禾而汗流不止的情节作了一番形象的渲染,就使人把这种辛苦和不易品味得更加具体、深刻且真实。

    它概括地表现了农民不避严寒酷暑、雨雪风霜,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是空洞的说教,不是无病的呻吟;它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但又不仅以它的说服力取胜,而且还由于在这一深沉的慨叹之中,凝聚了诗人无限的愤懑和真挚的同情。

  4. 创作背景

    根据唐代范摅《云溪友议》和《旧唐书·吕渭传》等书的记载,大致可推定这组诗为李绅于唐德宗贞元十五年(799年)所作。

参考资料

古诗文网:http://so.gushiwen.org/search.aspx?value=%E6%B1%97%E6%BB%B4%E7%A6%BE%E4%B8%8B%E5%9C%9F

返回目录

古诗词《悯农》 求李绅的古诗《悯农一》中“汗滴禾下土”的上一句.

悯农二首
其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其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返回目录

汗滴禾下土的上一句

汗滴禾下土的上一句锄禾日当午。

《悯农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绅的组诗作品,创作于中唐时期,是李绅的代表作。全诗风格简朴厚重,语言通俗质朴,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采用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对比来揭露问题和说明道理,反映了中国封建时代农民的生存状态,集中地刻画了当时社会的矛盾。


李绅

大历七年(772年),李绅生于湖州乌程县(今浙江省湖州市)。当时其父在乌程县任职,李绅即生于乌程县署。大历八年(773年),李绅乳病暴作,七日之后痊愈。大历十二年(777年),父亲去世,由母卢氏教以经义。

贞元二年(786年)前后,十五六岁时在无锡惠山寺读书。贞元七年(791年),再游乌程县。贞元十年(794年),此年或稍后以诗受知于苏州刺史韦夏卿。贞元十四年(798年),此年或稍前,赴长安应进士试,逢吕温,其诗《悯农二首》受到吕温赏识。

贞元十六年(800年),东游天台,识僧人修真。有诗《题北峰黄道士草堂》《题龙宫寺净院四上人》。贞元十七年(801年),秋,赴长安应试,遇韩愈。贞元十八年(802年),韩愈举荐李绅于陆傪。李绅落第,返回江南,游江浙。与元稹、白居易因同年考试而相识。

返回目录

如果本文的解答对您有所帮助,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支持。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