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是我们帮你搜集整理的有关会师的近义词和《朱德的扁担》教案的问答

本文目录一览

会师的近义词

  • 聚集,聚首,会合,团聚,集结,会面,会见,会聚

  • 会聚,会合,聚集,集结。

  • 会面 集结

返回目录

《朱德的扁担》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朱德的扁担》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朱德的扁担》教案1

片断一:

师:战士们为什么要藏朱德同志的扁担?请同学们仔细阅读第三自然段,找一找画一画。(之后交流)

生:(齐)因为心疼他

师:为什么心疼?

生1:因为“他晚上还要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课文原话),所以让人心疼。

生2:他一个晚上都没有睡觉在研究怎样和敌人打仗。

师:只有一个晚上是这样吗?

生:(齐)不是,是很多个晚上(是整夜整夜)。

师:每个夜晚战士们在睡觉而朱德同志却在研究怎样和敌人打仗,真的很辛苦,确实令人心疼啊1

生3;他还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着满满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他多辛苦啊

师:是阿,白天他和战士们一起挑粮,晚上还要研究作战方案,多么辛苦啊!真让人心疼。(做出心疼状)

生4:挑粮时他的草鞋都磨破了。

生5:他的脚都磨出血泡了。

师:看了真让人心疼。

生6:爬山时身上,腿上都刮破了。

师;心疼啊。(双手紧握捂住心窝,表情凝重)

生7:太阳晒得他的脸都黑了。

生8:他累得人都瘦了,脸也黄了。

师:的确让人心疼啊!

生9:他的眼窝也深深地陷下去了。(边说边用手在眼睛上比划)

片断二:

师:因为心疼,战士们藏起了朱德的扁担,后来为什么又不藏了?

生1:朱德同志又找来一根扁担。

生2:他还让人在扁担上写上“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八个字,大家见了,不好意思再藏了。

师:哦,藏了一根,朱德同志又找来一根,再藏一根(生齐:他还会再找一根……)

生3;我知道了,那是在给朱德同志加活而不是减活。

师:为什么这么说?

生3;朱德白天要挑粮,晚上还要研究怎样和敌人打仗,没有了扁担他还要去那么远的地方找,找不到还要做,不是活更多了吗?

师;你的心真细,战士们肯定也是这样想。

生4;藏了扁担,朱德更辛苦了。因为他白天要挑粮,晚上还要整夜整夜研究,没有了扁担他还要跑更远的路去找,或者锯木头做,这样他不就更累了吗。

师:好一个“辛苦”呀!正是怕朱德同志受更多累,更辛苦,战士们心疼呀,所以才不藏了。

小结:战士们藏扁担是因为心疼朱德,不藏扁担更是因为(生齐:心疼他!)

反思:

1、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对“心疼"一词所包含内容的感悟竟然这样丰富多彩,这样的具有立体感,无疑体现了语文学习中生活化经验在孩子大脑中的积淀,有对日常生活直观形象的观察到运用抽象思维词语的概括描述,说明生活与语文的紧密联系,我们在平时教学中要经常引导孩子善于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

2、低年级学生易受教师影响,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运用自身的情感,情绪来感染和调动学生的情绪,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文本所叙述的事情当中去,体验角色的情感。教师和学生的情感这两项隐性的课程资源如果挖掘运用的好,不仅课堂气氛得以调动,而且还会激活学生的思维,他们的思想就会丰富起来。

3、课堂上学生的思维这样活跃,体验这样丰富,得益于课外阅读的积累。低年级的学生生活经验很少,如何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断的丰富经验,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从学生入校就开始培养他们的课外阅读习惯,进行大量的阅读,在阅读中积累词汇、积累语段、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在课堂教学中就能积极地运用,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4、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对文本进行细读,在细读中抓住文眼(即:关键词或句)引领学生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更要善于倾听,在倾听中抓住学生思维闪光处进行引导,给学生搭建一个展示其思想并积极交流的舞台,在不断的思维碰撞中获得师生的共同成长。

《朱德的扁担》教案2

教学目标:

1、认识17个字,一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了解红军革命根据地军民齐心协力、粉碎敌人围剿的历史背景,使学生受到光荣的传统教育。

教学重点:

1、 认识17个字,一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

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感悟文中所蕴涵的情感。

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红军革命根据地和与朱德有关资料。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激趣导入。

1、出示扁担的图片,让学生说说这是什么?它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6 朱德的扁担。

3、 齐读课题,读准轻声音节“扁担”。

4、 针对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学生自由发言。

二、 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要求认识的字。

2、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读一读,帮一帮。

3、教师抽读: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

4、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

5、 指名分段读课文,大家评价。

6、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着默读,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7、 学生再读课文,找出不理解的词语。自主质疑。

8、 齐读课文,把课文读流利。

作业:

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 复习。

1、认读生字词语卡片。

二、 介绍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介绍朱德,朗读歌谣。

1、学生自主汇报搜集的朱德的资料,教师补充。

2、介绍故事发生的背景。

3、出示歌谣,学生朗读。

自由读,指名读,评读,齐读。

4、过度:

听到这首歌,令人情不自禁想起那流传以久的朱德扁担的故事。

三、 感悟课文。

1、出示扁担图片,朱德用这根扁担做什么用呢?

(挑粮上山。)

2、为什么需要挑粮上山呢?

(自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指名读出相关语句,然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全班齐读。)

3、出示朱德挑粮图,说说你看到的朱德。

4、出示句子:

他头戴斗笠,挑着满满一担稻谷和年轻的战士们一起走在崎岖的山路上。

(1) 学生读句子,说说你理解了什么?

(2) “满满”一词,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5、挑粮上山到底累在哪里?读第三自然段,找一找。

6、战士们为什么要把朱德的扁担藏起来呢?

学生默读第四自然段,指名反馈。学生齐读课文。

7、朱德和战士们是怎样挑粮的呢?

(1)指名朗读。

(2)分组表演挑粮的过程。

(3) 自由组合表演。

8、战士们这么做有没有阻止朱德挑粮呢?默读课文,指名反馈。

9、教师小结:

朱德愿意与战士们同甘共苦,这就让大家更加敬爱他。

10.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第三课时

一、 复习。

用自己的话说说朱德的扁担这个故事。

二、 学习写字。

1、出示会写字,读一读。

2、小组交流,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3、说词,看谁说的多。

4、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教师范写。

6、学生练写,教师个别指导。

7、评学生的书写。

三、 丰富词语库:

情不自禁 解决 浩浩荡荡 醒目

四、作业:

听写字词。

《朱德的.扁担》教案3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指导书写。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书写。

教学过程:

一、朗读全文,总结课文。

师生一起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总结填空:

这个有故事主要讲了( )和战士们一块儿( )的事,赞颂了朱德爷爷( )的高尚品质,表达了大家对朱德同志( )。

二、写字指导

1.须按笔顺描红的字。

冈:共四笔,同字框加撇.点。

必:共五笔,心加撇。

守:共六笔,上下结构,宝盖头加寸。

2.其他要描红的生字。

劝:共四笔。左右结构,左边“又”中的撇变成点。

记:共五笔。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右边不能写成“已”。

朱:共六笔。第五笔的撇和第六笔的捺要写得舒展。

产:共六笔。第六笔是竖撇。

并:共六笔。上下结构,第二笔是短撇,下面是“开”。攻:共七。左右结构,第三笔是提。/sjbwz/

志:共七笔。上下结构,上面是“士”,下面是“心”。

三、课堂作业。

1.描红练习。

2.扩词练习。

板书:

13.朱德的扁担

战士们 劝 藏

越 敬

发 爱

朱德 赶做 写上“朱德记”

《朱德的扁担》教案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读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大致了解课文讲了什么故事,为什么扁担先藏而后又不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

能正确书写13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什么故事,为什么扁担先藏而后又不藏。

教学重点:

认读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教学难点:

了解战士们为什么藏起扁担后又不藏扁担了?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目标:

掌握生字新词。

教学重难点:

正确书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教学挂图。

(1)了解什么是扁担,扁担的用途,担东西的工具。

(2)了解朱德的生平。

2、师:就是这么一位伟大的将军,他面对缺粮的困难,是怎样身先士卒,

与士兵同甘共苦的?

3、同桌互读。

4、开火车读。

5、朗读全文,要求读通读顺。

二、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指名分段读课文。

2、指名复述课文的内容。

3、了解课文词语的意思。

三、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

2、组词。

3、识记生字。

4、师范写,生书写。

5、讲评。

四、作业。

1、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各一行。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

了解战士们为什么藏起扁担后又不藏扁担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听写词语。

2、集体订正。

二、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段。

(1)自由读课文,这一段共有几句话?讲了什么?

(2)指名回答。

(3)全班齐读。

2、学习第二段。

(1)自由读课文。你读后会浮现什么情景?请仔细观察文中插图,你感受到了什么?

(2)指名回答,师生评议。

(3)指导朗读,注意读出艰难,辛苦的心情。

3、学习第三段。

(1)自由读第1、2句,边读边感悟。

(2)齐读。

(3)自由读第3、4、5句话,边读边悟。

(4)说说为什么起先要藏起朱德的扁担,后来又不藏了?

(5)指导朗读。

(6)全班齐读。

三、总结全文。

1、学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教育学生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

四、作业。

1、书写生字。

2、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山上

8. 朱德的扁担 会师 挑粮 藏 敬重

山下 不藏

教学反思:

在开课设计时,我以扁担挑箩筐的形式出示课文内容,形式的简单转换传递的是新奇,换来的是学生高涨的参与热情。整堂课没有了学习历史人物的枯燥乏味,而是学生们都充满了好奇心,一步一步地进入课文的中心内容。教学时,我先从整体入手,通过初读感知文意,通过在读感知人物特点;然后从细节入手,通过课文的重点词句品析,让学生逐步走进人物内心,感受人格魅力。

《朱德的扁担》教案5

一、课文简析

本文讲述的是朱德同志和战士们为了巩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一起到山高路陡、距离遥远的茅坪挑粮的故事,表现了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贵品质,同时也表现出大家对朱德同志的关心、敬爱之情。

二、生字及笔画(要求会书写、组词、注音,知道笔顺、偏旁)

三、二类字组词(要求认识、会注音)

四、词语解释

会师:几支独立行动的部队在一处会合。红军: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军队,全称中国工农红军。根据地:一般是指军事指挥的中心地。斗笠:是遮阳光和雨的帽子,有很宽的边沿,用竹篾夹油纸或竹叶棕丝等编织而成。研究:商讨;考虑。不料:没想到,没有预先料到。敬爱:尊敬热爱。

五、近义词

带领——率领、会师一会合、非常——十分、研究一探讨、越发一更加、敬爱一爱戴

六、反义词

敌人——朋友、常常一偶尔、不料一果然、敬爱一厌恶

七、多音字

担:dān(担当)(担任)、dàn(担子)(重担)难::nán(难道)(难处)、nàn(难民)(责难)

八、段落大意

第一段,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背景。第二段,介绍红军去山下挑粮的情况。第三段,写朱德同志和战士们一起去挑粮,战士们把朱德的扁担藏了起来,朱德同志又找来了新扁担。第四段,写战士们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了。

九、课文分析及提问

1.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一根扁担,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

分析:朱德同志知道战士们是怕自己辛苦,所以把扁担藏了起来。他在又找来的扁担上写上这五个字,表明了他挑粮的决心,也表现了他跟战士们同甘共苦的品质。

2.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分析:大家被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感动,所以更加敬爱他了。

3.战士们为什么把朱德同志的扁担藏起来?

因为战士们关爱朱德同志,不想让他过于劳累。

4.朱德同志为什么又找来一根扁担,还写上了自己的名字?

朱德同志这么做是为了表明这是自己的扁担,不让战士们再藏起来,这样他就又能和战士们一起挑粮了。

5.你感受到了朱德同志什么样的品质?

我感受到了朱德同志以身作则,和战士们同甘共苦的崇高品质。

6.说一说,为什么大家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了。

因为战士们通过“藏扁担”的事,真切地感受到朱德同志爱兵如子、不搞特殊化、和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贵品质。

十、练习

给下列字注音:朱、德、扁、担、志、伍、泽、敌、陡、难、争、仗、疼、料、敬。听写词语:扁担、同志、队伍、会师、红军、战土、带领、来回、白天、起来。形近字组词:伍(队伍)、五(五个)、战(战士)、站(站立)、士(护士)、土(土地)。词语搭配:穿草鞋、戴斗笠、挑粮食、藏扁担。

返回目录

长征造句子

长征

释义

1.长途旅行;长途出征。 2.特指中国工农红军1934—1935年由江西转移到陕北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出处

远地征戍、征伐。 唐 李颀 《古意》诗:“男儿事长征,少小 幽 燕 客。”《敦煌曲子词·凤归云徧之四》:“娉得良人为国远长征。争名定难,未有归程。” 清 李渔 《比目鱼·谲计》:“奇谋画定始长征,不比前番学弄兵。” 长途远行。 元 耶律铸 《磨剑行》:“故国江山梦里行,不期今日果长征。” 明 徐祯卿 《在武昌作》诗:“不知天外雁,何事乐长征。” 陈毅 《赴延安留别华中诸同志》诗:“时局纵谈罢,举酒祝长征。” 特指 中国 工农红军1934-1936年由 江西 陆续转移到 陕北 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毛泽东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示例

 郭沫若 《念奴娇·怀念周总理》词:“五十馀年如一日,不断长征跃进。”

造句

1. 这部电影再现了红军长征艰难跋涉的历程。

2. 1934年10月,他们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3. 中央红军突出重围,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4.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5. 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的伟大创举。

6.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7. 夺取全国胜利,这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8.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

9. 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毛泽东

10. 少奇同志的革命精神鼓舞着我们在新长征路上高歌猛进。

11. 红军在万里长征途中,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百折不挠努力,终于胜利地会师。

12. 长征时,红军战士以惊人的毅力走出了泥泞的草地。

13. 红军经过漫长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来到了陕北。

14. 红军长征时途经凉山地区,与当地少数民族人民结下了深情厚意。

15. 在长征途中,刚打退的敌人又卷土重来了。

16. 红军长征,在中外历史上都是见所未见的。

17. 红军长征途中,翻山越岭,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陕北。

18. 红军长征途中,遇到了多少艰难险阻,谁也说不清。

19. 红军长征时,走过许多冰天雪地的地方。

20. 遥想当年,万里长征,势如破竹,将军英姿犹在眼前。

近义词

比赛

长途

长跑

反义词

会师

返回目录

会师什么意思

会师的基础释义

几支独立行动的部队在战地会合,也比喻几方面人员会合:胜利~。各地革新能手在首都~。

详细释义

几支独立行动的部队在一处会合。

《左传.文公十六年》:"楚子乘,会师于临品。”清昭穗《啸亭杂录.记辛亥败兵事》:"八月,会师於科布多城。”秦牧

《长河浪花集.深情注视壁上人》:"转战粤东、湖南,和伟大领袖毛主席在井冈山划时代的会师。”

比喻几方面人员的会合。

周思来《在全国文代会上的报告》二:"这次文艺界代表大会的团结......是从老解放区来的与从新解放区来的两部分文艺军队的会师。”浩然《艳阳天》第一四一章:"王国忠拉着萧长春的手,一边朝人群那边挤,一边说:老萧,这回可是胜利会师了!’”

会师的近义词

集结

聚集,特指军队等集合到一处:~待命。~兵力。

相逢

彼此遇见(多指事先没约定的):萍水~。狭路~。

会师的反义词

分兵

分开或分散兵力:~把守要隘。

返回目录

胜利会师,数字代表几

胜利会师,数字代表几?——答案:5。

无往不胜

wú wǎng bù shèng

【解释】无论到哪儿没有不胜利的。

【出处】京剧《红色娘子军》第二场:“连长,我们军民一心,就无往不胜!”

【结构】主谓式。

【用法】含褒义。用来形容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取得胜利;也指在各处都行得通;做得好。一般作谓语。

【正音】胜;不能读作“shēnɡ”。

【辨形】胜;不能写作“圣”。

【近义词】战无不胜、无往不利

【反义词】屡战屡败

【例句】在舞台;他充分地表现了我们的子弟兵凭着对党、对人民的赤胆忠心而无坚不摧;~的高贵品质;深深感动了千百万观众。

返回目录

会师意思

会师的意思是几支独立行动的部队在战地会合,也比喻几方面人员会合。

会师的拼音:huì shī,近义词:聚首、集结、相逢。反义词:长征、分兵。

会师出处:

1、《左传·文公十六年》:“楚子乘馹,会师于临品。”

2、清·昭连《啸亭杂录·记辛亥败兵事》:“八月,会师於科布多城。”

3、秦牧《长河浪花集·深情注视壁上人》:“转战粤东、湖南,和伟大领袖毛主席在井冈山划时代的会师。”

4、周恩来《在全国文代会上的报告》二:“这次文艺界代表大会的团结……是从老解放区来的与从新解放区来的两部分文艺军队的会师。”

5、浩然《艳阳天》第一四一章:“王国忠拉着萧长春的手,一边朝人群那边挤,一边说:‘老萧,这回可是胜利会师了!’”

会师造句:

1、来到会师圣地,波光荡漾的祖厉河岸,花团锦簇蜂蝶舞,拂面轻柔杨柳风。

2、我们先遣部队跟山上下来的游击队员们会师了。

3、对不同生活的梦想让她昏昏然。在几个星期内,她就与其白马王子办完了终身大事,并匆忙地奔出家门并与中国美女大军在国际机场的出港厅会师。

4、主要活动是沿着当年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路线行进,最终在甘肃会师。

返回目录

总结:以上问题和解答均搜集整理自互联网,内容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