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对于介子推割肉救主的故事 重耳传奇介子推堪称和一代霸主晋文公重耳背后是一群怎样的女人,很多人可能不是很了解。因此,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介子推割肉救主的故事 重耳传奇介子推堪称和一代霸主晋文公重耳背后是一群怎样的女人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介子推割肉救主的故事 重耳传奇介子推堪称忠臣典范

介子推是晋国人,他被历史记住是因为他曾经做过一件让人不可思议的事情,介子推在晋文公重耳在外流亡,饥不果腹的时候,竟然把自己腿上的肉割了下来送给重耳吃。介子推割肉救主的故事,也让他成了一代忠臣中的典范。可是历史上介子推的下场却十分的凄惨,因为他竟是被重耳命人放火给烧死的。

春秋时期的晋国,曾经因为一个女人而掀起了一阵不小的祸乱,这个女人就是晋献公的宠妃骊姬。骊姬不仅害得太子申生自杀,还害得重耳也逃离了晋国,从此踏上流亡他乡的生涯。

重耳在外流亡了差不多有二十年的时间,这二十年对于他来说,他经历过食不果腹的窘迫,也经历过被人追杀的惊险,这一系列的苦难,最终成就了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而在重耳流亡在外的这段时间里,也有不少中心追随他的人,保护着他,介子推就是其中之一。

晋献公去世之后,夷吾继承了王位,他派兵诛杀逃亡在外的重耳,那段时间,重耳每天都过着惊心动魄,朝不保夕的生活。没日没夜的逃亡,常常使得重耳饿的饥肠辘辘。

有一次,重耳竟然因为太过饥饿,竟然晕厥了过去。为了救下重耳,介子推忍痛割下了自己腿上的一块肉,喂给重耳吃了。介子推这样的方法,或许不一定可取,但是从这件事上却也能够看出他对重耳的忠诚。

只不过介子推在重耳登上王位之后,就选择退隐朝堂之外了。多年后,晋文公重耳才想起当年介子推割肉救他的恩情,他便想要请介子推出山。为了逼他出山,有人出馊主意,让重耳放火烧山,结果大火烧起来之后,也没见介子推跑出来。当大家找到介子推的时候,才发现他早已被大火给烧死了。

返回目录

一代霸主晋文公重耳,背后是一群怎样的女人

重耳是晋献公的次子,既非长又非幼,因此既做不了太子,也不会太得宠,不属于很受家长重视的那一个。他最后能够成为国君,而且是千古传诵的一代明主,与他身后的妻子们的帮助不无关系。那么,重耳的妻子们,在重耳上位过程中,给予了重耳怎样的帮助呢?

重耳的童年和少年都过得非常幸福。他好读书,也好结交士人,生活别提多平静了。然而当重耳长大后,年老昏聩的晋献公,竟在小老婆骊姬的蛊惑下,引发了骊姬之乱。申生自杀后,重耳也深受其害,万不得已,只得亡命天涯。一个国君的儿子落魄到有国不能回,有家不能归,这还真是悲惨的故事。

不过口袋里尽管没钱,但是尊贵的身份毕竟摆在那里,所以他在各国流亡时,他都受到了“特殊照顾”。有把他当作上宾的国君,也有白眼相看的国君,甚至还有要看他“骈胁”的国君。当然,也有要把女儿嫁给他的国君。重耳一生有记载的妻妾有10人,但在史书中留下记录的只有季隗、齐姜和秦怀赢。我们来看看这三人是如何帮助重耳上位的。

一、季隗。重耳娶季隗是在狄国。重耳的母亲狐姬是狄国公主,因此重耳逃亡后,第一站就是到了离晋国最近的狄国。狄王是重耳的舅舅,他一向很疼爱重耳,所以对重耳的到来非常高兴。为了让重耳能安顿下来,他在一次征战后,俘虏了廧咎如国的两个美丽的公主,便一并送给重耳为妻。这两个公主分别叫季隗和叔隗,年纪都很小,重耳便将才12岁的季隗留作妻子,叔隗则被他送给了追随他的赵衰。

这时的重耳,已经是43岁的年纪。虽说一事无成,但在狄国却过得非常安逸。白天逐狐射鸟,狩兔猎鹰,夜里又有季隗相伴。几年后,季隗先后生下伯倏和叔刘,重耳以为他会就这样在狄国终老。然而,晋国内乱后,重耳的弟弟夷吾在秦穆公的帮助下,继承了国君之位。由于他害怕重耳争夺国君之位,所以派人来杀他。重耳的随从得到情报后,劝说重耳赶紧出逃。

重耳望着年轻貌美的季隗和两个牙牙学语的儿子,真是不想再去颠簸流离了。他的随从只得一再提醒他,之所以流亡在外并非为了娶妻生子,而是为了国家大事。重耳并没有想到有朝一日能继承国君之位的事,但他知道,夷吾派的杀手很厉害,再滞留在此会有性命之忧,所以他也顾不得和狄王告别,只对季隗说,你等我25年,若25年后我没有来找你,你就改嫁。

季隗此时已经25岁了,她苦笑着说,到那时候我都老了,还能嫁给谁?尽管如此,我还是会等着你的,你赶紧走吧。于是,重耳再次流亡。

二、齐姜。重耳在遭受了数不清的白眼后,终于来到了齐国,见到了齐桓公。齐桓公是个很大气的人,他对重耳的遭遇感到不幸,不仅好酒好肉招待重耳,还将族中的美女齐姜嫁给了他。同时又陪嫁了许多金银珠宝和马匹车辆等。重耳这就又做了新郎。齐姜漂亮温柔,55岁的重耳早就厌倦了流亡的生活,他宠爱齐姜,一心希望能终老在齐国。

可是,重耳的随从们都是有大志的人,他们还将荣华富贵寄托在重耳身上,眼见重耳在齐国住了5年,还压根不提走的意思,他们决定想办法让重耳继续上路。结果,他们的讨论被齐姜的侍女听到了,这个侍女赶紧告诉了齐姜。齐姜唯恐侍女会把消息泄露出去,所以她杀了侍女,并催促重耳快走。谁知重耳死活不愿意走,还说人生就该享受安乐。

并表示,他死也要死在齐国。总之重耳是铁了心要一直住下去。齐姜无奈,便和重耳的随从们商量,把重耳灌醉,再把他背到事先准备好的车上。重耳的侍从们很感激齐姜的所作所为,挥手和她告别。就这样,重耳还来不及和齐姜约定归期,他便在睡梦中再次踏上了流亡之路。

三、秦怀赢。秦怀赢是秦穆公的嫡女,早年秦穆公在帮助夷吾得到了国君之位后,由于夷吾对许给秦穆公的诺言从不兑现,还屡次进攻秦国,在秦穆公把他吊打后,他才将送公子圉入秦为质。秦穆公算是厚道,为了巩固和晋国的关系,将秦怀赢嫁给了公子圉。谁知道夷吾被杀后,公子圉担心回去晚了,国君之位会落到别人手中。所以不辞而别,偷偷跑了回去。

这事本就让秦穆公不悦,没想到公子圉做了国君后,不仅不接秦怀赢回晋国,还断绝了和秦国的外交。秦穆公怒不可遏,于是决定拥立重耳为国君。重耳来到秦国后,秦穆公想既然要拥立他为国君,何不把秦怀赢嫁给他呢?所以,秦穆公一口气嫁了5个家族女子给重耳,其中就有秦怀赢。重耳起初觉得不妥,毕竟是侄媳妇,这样乱了辈分,岂不是让人诟病。

不过,他最终在随从们的劝说下,应允了这桩婚事,并把秦怀赢立为嫡妻。重耳的举动让秦穆公很高兴,他立刻出兵帮助晋文公回国,诛杀了公子圉。并在他的拥立下,62岁重耳终于登上了国君之位。由此可见,被史书记载的这3位妻子,都对重耳的事业有着很大的帮助,正是她们的深明大义,促成了重耳事业上的成功,最后还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返回目录

公子重耳为何会流亡他国

骊姬之乱,公元前672年,骊姬被晋献公所俘虏,最后成为了晋献公的妃子,但是骊姬用离间计离间晋献公和重耳、夷吾、春申之间的父子之情,并且设计杀死了太子,重耳无奈之下只好逃亡他国,以求保全性命。

骊姬之乱给晋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王室之间忙于内斗,消耗了晋国的实力,再加上父子反目导致亲情的丧失,整个国内都处于风声鹤唳之中,人人畏惧骊姬的威严,导致晋国的实力大幅下降。

晋献公死后,骊姬被大臣伯利克所杀,大臣们迎立夷吾为晋侯,但是因为利益之争,晋国爆发了内乱,当时已经在外流亡十九年的重耳正在秦国,秦国认为重耳和他们有一定血缘关系,因此派兵护送重耳归国,重耳归国后登基,史称晋文公。

重耳归国后励精图治,重用赵衰、狐偃、介子推等人,国内吏治得以改善,军队的战斗力也得到了明显的加强,随后晋国与楚国在城濮遭遇,晋文公遵守当年誓言退避三舍,随后在城濮大败楚君,这一战的胜利确立了晋国大国的地位。

在这之前晋文公还率领诸侯平定了周王室的子带之乱,重新迎立襄王为天子,在诸侯面前树立了政治威信,随后在践土会盟,周天子承认了晋文公的霸主地位。春秋时期个诸侯沉迷美色,美色误国导致各国公子流落他乡,其中大多都是因为内部的倾轧造成的,比如齐恒公姜小白之前也在外流亡,后来恰逢齐国之乱,他在鲍叔牙的辅佐下才得以登基。

返回目录

春秋五霸之齐桓公和晋文公

齐桓公∶齐国由姜太公佐武王定天下,武王封太公于齐,传至齐襄公,齐襄公有两个弟弟,一个是公子纠,一个是公子小白。齐国发生内乱时,他们分别逃去了其他国家。
公子小白被公子纠身边的贤士管仲射了一箭,但没有伤到要害,公子纠回来迟了,公子小白当上了齐国之主,就是齐桓公。齐桓公想报一箭之仇,杀了管仲。但鲍叔牙引荐了管仲,说想振兴国家,必须有他辅佐才行。管仲注重富国强兵,实行全国皆兵的制度,令每家出兵。五家为轨,十轨为里,四里为连,十连为乡,齐国的国势果然强盛了。
齐桓公晚年,因为宠幸3个小人。一个是竖刁,自受宫刑,入宫为太监,服侍桓公;一个是易牙,杀了自己的儿子,烹做羹汤,进献桓公;一个是开方,父母去世也不回去。桓公没有听管仲临终之言,要远离小人,而落得悲惨去世。
晋文公∶当时晋国的国君是献公,他有几个儿子很出色,分别是太子申生,公子重耳和公子夷吾。献公得宠的佳人是骊姬,她生了儿子后,一心想让自己的儿子得到皇位,于是开始陷害太子申生,重耳和夷吾他们。
骊姬在一次申生进献的佐肉上,诬陷申生下毒了,申生没有辩解,选择了自杀。重耳和夷吾逃去了他国。之后晋国内乱,公子夷吾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回到晋国,成了晋惠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没有变好,儿子怀公继位,国家更是混乱。
于是,晋国的大夫们,开始谋划重耳回国。重耳在齐国受到齐桓公的优待,又与齐国宗室之女结婚,不愿回晋国。齐女和重耳身边的贤士赵衰商议,乘着重耳醉酒,将其载入车中,运出了齐国。重耳就这样被立为晋君。
他就是晋文公,文公在外经历十九年,备尝世间艰难困苦,又深刻体察到了民间的人情冷暖,返回后把国家治理的很好,即使去世后,晋国也保持着霸业百余年。
齐桓公,春秋五霸之首,他听从鲍叔牙的推荐,放过了管仲,并且重用管仲,国家才得到了强盛。可见,人应该顾大局,不能把私心放在首位。这样方能成就大业。君王,应该亲贤臣,远小人,否则只能落下凄凉的境地。
晋文公,颠沛流离十九年,终于登上皇位。怀才就一定有发光的一天,当没有被人发现时,只是还没到时机而已。抛光养晦,静待命运的垂青,有一天你也能一鸣惊人。

返回目录

熬死齐桓公,灭掉宋襄公,大战晋文公,曾经辉煌一时的楚成王为何结局凄惨,最终上吊自杀

这是因为楚成王选错了继承人所以最后导致自己被儿子害得落了个上吊自杀的结局。说起楚成王那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君王,执政期间他不仅勤政而且开疆拓土更是熬死了齐桓公等出众的君王。不过楚成王唯一的败笔就是立储心切所以最后死在了自己儿子手中。

在楚成王继位之后楚国更是进一步强大了起来成为了一个强国。而且楚成王勤政爱民又非常又政治手段其他国家也不敢轻易招惹楚国。而且楚成王是有野心的君王他要取代齐桓公成为新的霸主。但是因为齐国强大楚成王依然也不能强攻于是就对付一些小国。这些小国也因为得不到齐桓公的支援所以对楚国称王楚国进一步壮大起来。

后来楚成王又将主意打到了与各个国家接壤的徐国身上,在使用了计谋之后楚成王成功拿下了徐国。后来齐桓公去世后齐国陷入了祸乱楚成王更是得势,各国君主都想成为霸主而楚成王更是趁机会杀死了念头最大的宋襄王,并且还派兵攻打宋国。但是当时宋国得到了晋文公的支援于是楚成王战败。

一生都在征战和开疆扩土的楚成王也是到了该选择继承人的年纪了。因为楚成王害怕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战死于是就选择了自己的长子商臣。但在当时却是遭到很多大臣反对的,想让楚成王再等几年或许有嫡子出生。果不其然几年后果然王后生下了嫡子,这是的商臣危机感重重于是先下手为强包围了楚成王的寝宫最后被迫上吊自杀。

返回目录

楚成王一生熬死齐桓公,杀死宋襄公,力战晋文公,最终为何上吊自杀

这是因为楚成王被他儿子商臣篡位,夺取了政权,并且逼迫他自尽的。楚成王在年轻的时候想要立商臣为太子,当时朝中的人都反对,他还是不顾一切把商臣推上了太子之位。后来商臣变得越来越残暴,对待下属也是非打即骂。所以楚成王就废黜了商臣,想改立王子职位太子。

商臣知道后当然不答应了。商臣就偷到军队的令牌并且带领他们去了楚成王的宫殿逼迫楚成王交出玉玺,并且让楚成王自尽。情急之下,楚成王偷偷让人向各路诸侯求助。楚成王故意说他临死之前想吃熊掌,其实是在宫内拖延时间,希望诸侯能赶来救他。

但是商臣等不及,不断地给楚成王施加压力,紧逼楚成王自尽。最后楚成王在无奈之下就自尽了。其实楚成王自继位之后,也是勤勤恳恳,带领楚国走向一个繁荣的国家。楚成王在国内施行仁政,在外与各路诸侯都友好相处。并且对周天子非常拥护,按时朝贡。

楚成王得到周天子的命令平叛动乱之后,他就借此将许多小国收入囊中。他的野心越来越大,他想取代齐桓公成为新的霸主。齐桓公也非常生气,但是他们谁都没有把握能够打胜仗。就这样他们和平相处了许多年,楚成王不断地南下开拓疆土。后来齐桓公年老,越来越不能阻止楚成王称霸。

齐桓公死后,宋襄公召集各路诸侯,他想称霸。但是宋襄公被楚成王言语羞辱之后,又把他囚禁起来,最终还是放他回宋国了。楚成王越想越气,就召集兵马攻打宋国。可惜宋襄公在亲自带兵抵抗之时中了箭伤,就死了。

晋文公知道宋楚大战之后,决心增援宋国,他果然打退了楚国。楚成王知道晋文公重耳是非常厉害的人,他此时还不想与晋国为敌,所以才退兵回国。回国之后就发生了立太子、废太子最终被逼自尽的悲惨下场。

返回目录

熬死齐桓公,杀死宋襄公,力战晋文公,楚成王最终为何会上吊自杀

楚成王最终为何会上吊自杀呢?可以说是天道有轮回,苍天饶过谁。楚成王是弑兄夺位成为的国君,而他最后也是被他的太子相逼上吊自杀的。

楚成王继位后,对内施以仁政,对外与其他诸侯国建立友谊之邦。除此之外,他每年按时给周天子进贡。因为王室衰微,他籍此获得了周天子的信任,还被赋予了特殊权利。楚成王以此为机会,四处攻伐,占领了许多小国而是楚国的疆域扩大了千里之多。

齐桓公见楚国势大,号令多国组成同盟军,准备讨伐楚国。大兵压境,楚成王毫无惧色,做好了应战准备,同时派使者求和。求和并不是楚成王怕齐桓公,而是开战对双方都没有好处,容易造成极大的损失。齐桓公认为有理,于是与楚成王订立盟约,不再发生正面冲突。

齐桓公去世后,齐国内乱,国力大减。宋襄公认为自己是诸侯中道义的榜样,想要成为老大哥。所以宋襄公召集诸侯们开了一次会盟,为了确认自己的霸主地位。然而宋襄公被楚成王羞辱了一番,后来楚成王率兵攻打宋国,结果就是宋襄公在战中被箭射伤,伤口受感染而死。

晋文公重耳流亡国外时,在楚国待过一段时间。楚成王见他气宇不凡,对他礼遇有加。后来晋国在重耳的治理下逐渐强大,楚成王认为和晋国交手对己不利,便放弃了攻打晋国。手下大将一再请求攻打晋国,于是派了小量的兵马,结果大败而归。

楚成王想要立商臣为太子,因为他多年征战,害怕死在战场上楚国没有君王。于是楚成王力排众议立了商臣为太子。不久,王后生下了嫡长子王子职,楚成王想要废掉商臣,改立太子。商臣是个凶狠残暴的人,得到消息后,偷了兵马符,包围了楚成王的寝宫,逼迫他自杀。

返回目录

晋文公怎么死的对后来有哪些影响呢

晋文公姓姬,名重耳,生于公元前697年,卒于公元前628年,晋文公死的时候已经69岁了,在古代来说这已经是非常长寿的年龄了,所以说晋文公走的时候是非常祥和地离去的。

晋文公虽然是安静的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是他的故事与他的政治举措却影响了后世的发展。单单给我们留下的成语故事就有多达十一条之多,比较出名的就有退避三舍、贪天之功、兵不厌诈、志在四方等。

除了众多的成语典故对后世的影响外,还有两条对后世影响意义深远的故事与政治举措,这两个分别是清明寒食与作三军设六卿。

清明寒食

清明寒食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两个节日,特别是清明节与端午节、春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那这么重要的节日又与晋文公有什么关联呢?

原来晋文公的父亲晋献公在位的时候非常的宠幸骊姬,而骊姬在得到晋献公的宠幸后,便谋划着让自己的儿子能够成为晋国未来的继承人,但是因为晋献公早已立了申生为太子,所以骊姬就设计陷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陷害后因为得不到父王的信任,最后只能自尽而亡。

申生被害死后,骊姬又开始谋划除掉另外两个公子重耳和夷吾,重耳和夷吾害怕自己会像太子申生一样被害死,于是就开始了逃亡的生活。

晋文公在外逃亡了长达十九年的时间,在这十九年的时间里,有一帮忠臣一直死心塌地地追随着他,晋文公能成功地存活下来,并能最终回到晋国少不了这些忠臣的辅佐。

据说在晋文公逃亡的时候,因为身无分文,身上就连一件完整的衣服都没有,能填饱肚子就更加是一种奢望了,一天夜里因为实在是太饿了,饥寒交迫的晋文公都快饿晕了过去。

晋文公饿晕倒后,他的仆人们一时间无所适从,因为大家身处异国他乡,又手无缚鸡之力,这在哪里去找吃的?

就在大家愁的手足无措时,只听见火堆旁传来了啊的一声,大家向火堆望去,只见一人手上拿着一把匕首,闪烁的火光照耀着匕首上的鲜血一滴滴的流淌在地上。

原来是一位叫做介子推的人为了能让晋文公能够有肉吃,他忍痛将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了一块下来,晋文公在吃了介子推的肉与野菜熬制的汤后,在第二天早上渐渐恢复了精神。

晋文公知道是介子推用自己的血肉救了自己,非常的感动,但是后来晋文公成功回到晋国继位后,在封赏功臣的时候,晋文公却将介子推给忘记了。

按理说介子推跟随重耳流亡了十九年,这十九年里一直忠心耿耿,就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况且自己当初还救过重耳的命,现在苦尽甘来的时候竟忘记了自己。

如果换成一般人可能就会去找晋文公理论了,但是介子推并没有将自己心里的委屈说出来,而带着他的母亲默默的离开了国都,来到绵山(今山西晋中市介休县绵山)隐居了下来。

介子推消失后晋文公才想起他来,可是当晋文公派人去寻找介子推时,却是怎么找都找不到,后来经过寻访才知道介子推带着他的母亲隐居到了绵山中。

于是晋文公又亲身前往绵山迎接介子推,但是因为绵山太大了,在找寻多日无果后,晋文公心想着你不想见我,那我放火烧山总能将你逼出来吧。

于是晋文公便下令让人放火烧山,原本晋文公是想报答介子推恩情的,谁曾想介子推面对熊熊燃烧的大火并没有所动。

大火燃烧殆尽后,介子推与他的母亲被发现烧死在了一颗柳树下,晋文公在看介子推母子二人的尸体后悔恨至极,他恨自己当初封赏功臣的时候竟然连自己的大恩人介子推都给遗忘了。

他现在更加痛恨自己愚蠢的下令烧山,导致介子推母子被大火给烧死了,晋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推的遇难,于是下令介子推的死难之日不准生火做饭,所有的人都要吃冷食,这也是寒食节的由来。

在介子推死后的第二年,晋文公又带领文武大臣来到了绵山祭祀介子推,众人上山后发现介子推死时倚靠的那颗老柳树竟然死而复活了,晋文公看到了树复活后更加的想念介子推了,于是便赐这颗复生的老柳树为“清明柳“,并且昭告天下将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这也就是清明节的由来,因为晋文公的这一决定让中国的祭祀文化有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如今清明节在我国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

人们会在这天祭祀亲人,国家也会在清明节的时候祭祀英雄和为国家民族有贡献的人。

清明的习俗分别有扫墓、荡秋千、蹴鞠、射柳、斗鸡、蚕花会、拔河、踏青、插柳、植树、放风筝。

作三军设六卿

作三军设六卿是晋文公在位时的一项重要的政治举措,因为晋国的国力不断地上升,晋国的军事实力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军队快速发展后,原先的制度已经无法适应新的形式,于是晋文公便开始了军事改革。

晋文公将军队编为中军、上军、下军三军,这三军又分别置将军与军佐一名,如此一来每军中都有一军将和一军佐,这六人也成为了军队中的实际领导人。

也就是这一制度逐渐地将晋国公室给架空了,以至于晋国后期出现了韩、赵、魏、智、范、中行氏六卿相互倾轧的局面。

韩、赵、魏三家在灭亡了其他家族后,又于公元前376年彻底的瓜分了晋国,而三家分晋后也标志着春秋时期的结束,迎来了七国攻伐的战国时期。

总结:如果当年晋文公没有设六卿的话,可能晋国就不分沦落到被分裂的局面,如果晋国没有分裂的话,秦国就无法东出,而就韩、赵、魏三家的实力,就赵、魏两家在当时都是可以单独打败秦国的。

如果他们不互相攻伐的话,统一天下的可能就是晋国,但是按照晋国与周王室的关系来算的话,晋国公室是没有灭亡周王室的欲望的,所以最后可能还是维持分封制的局面。

如果那样的话中国的历史就分朝着另外一个方向前进,但是因为晋文公作三军设六卿的举措,加速了晋国的灭亡,也为后来的战国奠定了基础。清明节与作三军设六卿制度就是晋文公死后,留给后世的影响。

返回目录

赵、魏、韩“三家分晋”后,晋国的国君到哪里去了

赵魏韩三家分晋以后,晋国国君的处理就变成一件难事,不是地位上的问题,而是谁都不愿意收留他。

赵魏韩三家分晋后,晋出公讨伐三家却兵败被杀。之后晋哀公继位,晋哀公则是名副其实的傀儡君王,如果说他的父亲还是有一定威信的,晋哀公则丝毫没有,最后也是默默死去。

之后是晋幽公继位,这时晋国王室封地已经少得可怜,只剩下两座城池,还要任人摆布,定期朝见赵魏韩三家的君王,据说晋幽公连自己喜欢的女子都无法娶进宫中,只能半夜去幽会,结果不小心被盗贼所杀。

幽公之后是晋烈公,这一时期周朝王室分封赵魏韩三家为诸侯,也就相当于与晋国并立,但是晋烈公在地位上要高于他们三家君王,不过这些虚无缥缈的头衔已经没有什么用了,因为此时的晋烈公已经被魏国控制,地位高低还有什么意义呢?不久,晋烈公也去世了。

之后晋孝公继位,当他继位时连仅剩的一点领土也已经没有了,所以晋孝公只能四处流浪,希望赵魏韩三家可以收留他,可是三家谁也不愿意收留,于是晋孝公的新家安置问题就被赵魏韩三个有关部门像皮球一样踢来踢去,最后赵国将晋孝公安置在屯留,问题才算结束。

最后晋静公继位,三家这次一点颜面不留,直接瓜分了晋国王室唯一一点封地,并且把晋静公废为庶人,估计大家都不想管他了,所以晋国自此算是彻底灭亡,至于晋静公后来去了韩国,韩王指使其晋静公妃子杀害了他,一代春秋强国就此彻底陨落。当然赵魏韩三家最后下场也不咋地,也是令人唏嘘。

返回目录

如果您对本文的内容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认可。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