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对于laurus挽歌是什么意思 简和挽歌是什么意思,很多人可能不是很了解。因此,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laurus挽歌是什么意思 简和挽歌是什么意思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laurus挽歌是什么意思 简述laurus和挽歌

1、laurus的真正含义是挽歌。
2、挽歌,是《变形金刚》里的战士。其具有很强大的作战能力,能与团队配合,是团队必不可少的输出力量。其格言是:恐惧是所有失败者的共性。
3、战斗机形态下,挽歌的发动机发出的声音能够对机器人的电路产生一种强烈的刺激。很显然,这种对机器人神经系统的刺激类似人类的恐惧感。这种能力使他在战斗中干扰甚至摧垮敌人的意志。他携带两枚空对空导弹和两架自动机枪。

返回目录

挽歌是什么意思

挽歌的解释

哀悼死者的歌 详细解释 挽柩者所唱哀悼死者的歌。后泛指对死者 悼念 的诗歌或哀叹旧事物 灭亡 的文辞。 《后汉书·五行志一》 “ 灵帝 数 游戏 於 西园 中” 刘昭 注引 汉 应劭 《 风俗 通》 :“ 酒酣 之后,续以挽歌。” 《后汉书·五行志一》 :“挽歌,执绋相偶和之者。”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时 袁山松 出游 ,每好令 左右 作挽歌。”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评诗》 :“ 《 左传 》 有 《虞殡》 , 《庄子》 有 《绋讴》 ,挽歌非始於 田横 之客。” 清 孙枝蔚 《挽范眉生客死燕中》 诗:“挽歌但使皆名士,行哭何须是妇人。” 鲁迅 《而已集· 革命 时代的文学》 :“另有一种文学是吊旧 社会 的灭亡--挽歌-- 也是 革命后会有的文学。” (1).哀悼死者的丧歌。 《晋书·礼志中》 :“新礼以为挽歌出於 汉武帝 役人之劳歌,声哀切,遂以为送终之礼。” (2).以唱丧歌为业的人。 北魏 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法云寺》 :“有挽歌 孙巖 ,娶妻三年,妻不脱衣而卧。”

词语分解

挽的解释 挽 ǎ 拉,牵引:挽弓。挽留。 设法使局势好转或恢复原状:挽救。力挽 狂澜 。 追悼死人:挽词。挽联。挽幛。 古同“晚”,后来的。 同“绾”。 .’ 部首 :扌; 歌的解释 歌 ē 唱:歌唱。 歌咏 。歌颂。歌坛。歌台舞榭。歌舞。能歌善舞。 能唱的文词:唱歌。歌谱。歌词。歌诀。民歌。诗歌。歌行(妌 )(旧诗的一种体裁, 音节 、格律比较 自由 )。诗言志,歌咏言。 部首

返回目录

挽歌渐起,笙歌已沫什么意思

挽歌是给死者的诗歌,指失望或悲剧时所谓的伤感之歌。
笙歌则相对的处于欢乐或宴饮之时的欢快之歌。
大概就是悲伤的感情慢慢的升起,之前开心欢快的心情渐渐消失的意思吧。

返回目录

挽歌的意思是什么

挽歌的意思是:哀悼死者的歌。

挽歌: 

引证解释:

1、挽柩者所唱哀悼死者的歌。后泛指对死者悼念的诗歌或哀叹旧事物灭亡的文辞。

清 孙枝蔚 《挽范眉生客死燕中》诗:“挽歌但使皆名士,行哭何须是妇人。” 

2、哀悼死者的丧歌。

《晋书·礼志中》:“新礼以为挽歌出於 汉武帝 役人之劳歌,声哀切,遂以为送终之礼。”

3、 以唱丧歌为业的人。

北魏 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法云寺》:“有挽歌 孙巖 ,娶妻三年,妻不脱衣而卧。”

扩展资料:

相反词语:

颂歌 

引证解释:

1、 赞美;歌颂。

南朝 宋 谢灵运 《撰征赋》:“士颂歌於政教,民谣咏於渥恩。”

2、用于祝颂的诗歌。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十六章:“这雷声在峭壁深谷中不绝地滚动着,回荡着,就像为我们的英雄唱的颂歌一样。” 

返回目录

时光挽歌什么意思

挽,拉车,特指拉送葬死人的车。挽歌,送葬时唱的歌。内容当然是哀悼死者。
时光挽歌,哀悼逝去的时光的歌。比喻用法

返回目录

灵魂挽歌是什么意思

写给逝者的灵魂的诗歌。挽歌(Elegy)是写给死者的诗歌。由乐曲和歌词两部分组成。灵魂挽歌的意思是写给逝者的灵魂的诗歌,挽歌是古人送葬时所唱的歌,由乐曲和歌词两部分组成。

返回目录

离笙挽歌什么意思

网络流传词汇,用于情侣名。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笙歌和挽歌这两个次表达意思是相对应,使用多用于情侣昵称。挽歌是写给死者的诗歌,是古人送葬时所唱的歌,由乐曲和歌词两部分组成,笙歌是一个汉语词汇,指合笙之歌,也可指吹笙唱歌或奏乐唱歌。

返回目录

陶渊明的《挽歌》解析

解析如下:

通篇写送殡下葬过程,而突出写了送葬者。“荒草”二句既承前篇,又写出基地背景,为下文烘托出凄惨气氛。“严霜”句点明季节,“送我”句直写送葬情状。“四面”二句写墓地实况,说明自己也只能与鬼为邻了。然后一句写“马”,一句写“风”,把送葬沿途景物都描绘出来,虽仅点到而止,却历历如画。然后以“幽室”二句作一小结,说明圹坑一闭,人鬼殊途,正与第二首末句相呼应。

但以上只是写殡葬时种种现象,作者还没有把真正的生死观表现得透彻充分,于是把“千年”句重复了一次,接着正面点出“贤达无奈何”这一层意思。盖不论贤士达人,对有生必有死的自然规律总是无能为力的。这并非消极,而实是因勘得破看得透而总结出来的。而一篇最精彩处,全在最后六句。“向来”犹言“刚才”。

刚才来送殡的人,一俟棺入穴中,幽室永闭,便自然而然地纷纷散去,各自回家。这与上文写死者从此永不能回家又遥相对照。“亲戚”二句,是识透人生真谛之后提炼出来的话。家人亲眷,因为跟自己有血缘关系,可能想到死者还有点儿难过;而那些同自己关系不深的人则早已把死者忘掉,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了。

《论语·述而篇》:“子于是日哭,则不歌。”这是说孔子如果某一天参加了别人的丧礼,为悼念死者而哭泣过,那么他在这一天里面就一定不唱歌。这不但由于思想感情一时转不过来,而且刚哭完死者便又高兴地唱起歌来,也未免太不近人情。其实孔子这样做,还是一个有教养的人诉诸理性的表现;如果是一般人,为人送葬不过是礼节性的周旋应酬,从感情上说,他本没有什么悲伤,只要葬礼一毕,自然可以歌唱了。

陶渊明是看透了世俗人情的,所以他反用《论语》之意,爽性直截了当地把一般人的表现从思想到行动都如实地写了出来,这才是作者思想上的真正达观而毫无矫饰的地方。陶之可贵处亦正在此。而且在作者的人生观中还是有着唯物的思想因素的,所以他在此诗的最后两句写道:“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大意是,人死之后还有什么可说的呢,他把尸体托付给大自然,使它即将化为尘埃,同山脚下的泥土一样。这在佛教轮回观念大为流行的晋宋之交,真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唯物观点呢。

至于前面说的此三首陶诗极有新意,是指其艺术构思而言的。在陶渊明之前,贤如孔孟,达如老庄,还没有一个人从死者本身的角度来设想离开人世之后有哪些主客观方面的情状发生;而陶渊明不但这样设想了,并且把它们一一用形象化的语言写成了诗,其创新的程度可以说是前无古人。

当然,艺术上的创新还要以思想上的明彻达观为基础。没有陶渊明这样高水平修养的人,是无法构想出如此新奇而真实、既是现实主义的、又是浪漫主义的作品来的。

《挽歌-其三》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嶕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作品介绍

拟挽歌辞三首是陶渊明晚年六十三岁的作品,写后两月后逝世了。诗人假设自己死后亲友的情况,既表达自己对生死的看法,也安慰亲友不必过于悲伤。

扩展资料:

挽歌创作背景

魏晋南北朝文学是典型的乱世文学。作家们既要适应战乱,又要适应改朝换代,一人前后属于两个朝代甚至三个朝代的情况很多见。敏感的作家们在战乱中最容易感受人生的短促,生命的脆弱,命运的难卜,祸福的无常,以及个人的无能为力,从而形成文学的悲剧性基调,以及作为悲剧性基调之补偿的放达,后者往往表现为及时行乐或沉迷声色。

这种悲剧性的基调又因文人的政治处境而带上了政治的色彩。许多文人莫名其妙地卷入政治斗争而遭到杀戮,如孔融、杨修、祢衡、丁仪、丁廙、嵇康、陆机、陆云、张华、潘岳、石崇、欧阳建、孙拯、嵇绍、牵秀、郭璞、谢混、谢灵运、范晔、袁淑、鲍照、吴迈远、袁粲、王融、谢朓等。

还有一些死于西晋末年的战乱之中,如杜育、挚虞、枣嵩、王浚、刘琨、卢谌等。在这种情况下,文学创作很自然地形成一些共同的主题,这就是生死主题、游仙主题、隐逸主题。这些主题往往以药和酒为酵母引发开来,药和酒遂与这个时期的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返回目录

挽歌的起源发展

挽歌的起源与发展
挽歌的“挽”字,本作“挽”。《正字通·车部》:“挽,挽歌。”“挽歌”,也就是“挽歌”。“挽”的意思是哀悼死者。《风俗通义佚文·服妖》:
灵帝时,京师宾婚嘉会,皆作魁 挽歌,酒酣之后,续以挽歌。魁 ,丧家之乐;挽歌,执绋相偶和之者。(《风俗通义校注》,页568~569)
“绋”是牵引灵柩的绳索,又名引车索。《左传·昭公三十年》:“先君有所助执绋矣。”杜预注:“绋,挽索也。”又《礼记·曲礼上》:“助葬必执绋。”郑玄注:“引车索。”挽歌由牵引灵车的人边行边唱。歌手分列于灵车两旁。陆机《庶人挽歌辞》:“灵轜动轇轕,龙首矫崔嵬。挽歌挟毂唱,嘈嘈一何悲。”(《陆机集·陆机集补遗》)歌手通常是从贵族子弟中选拔出来的优秀少年,称为“挽郎”。“挽郎”,又称“挽僮”。《艺文类聚》卷一六引晋人左棻《万年公主诔》:“挽僮齐唱,悲音激摧。”《宋书》卷一五《礼志二》:“有司又奏依旧选公卿以下六品子弟六十人为挽郎。”做挽郎的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名声嘉美,英俊可爱。《世说新语·纰漏》四:
任育长年少时,甚有令名。武帝崩,选百二十挽郎,一时之秀彦,育长亦在其中。王安丰选女婿,从挽郎搜其胜者,且择取四人,任犹在其中。童少时,神明可爱,时人谓育长影亦好。
第二,博通诸艺,富于才情。《魏书》卷七一《裴叔业传》附《柳远传》:
字季云。性粗疏无拘检,时人谓之“柳癫”。好弹琴,耽酒,时有文咏。为肃宗挽郎。
因此,为皇室贵族或高官显宦当挽郎,这在中古社会是一件很值得夸耀的事。
关于挽歌之起源,三国时期西蜀学者谯周以为出于汉初田横之门人。《世说新语·任诞》四五刘孝标注引《谯子法训》:
有丧而歌者,或曰:“彼为乐丧也,有不可乎?”谯子曰:“《书》云:‘四海遏密八音。’何乐丧之有!”曰:“今丧有挽歌者,何以哉?”谯子曰:“周闻之;盖高帝召齐田横,至于尸乡亭,自刎奉首。从者挽至于宫,不敢哭而不胜哀,故为歌以寄哀音。彼则一时之为也。邻有丧,舂不相,引挽人衔枚,孰乐丧者邪?”
此文下,刘孝标复云:“按《庄子》曰:‘绋讴所生,必于斥苦。’司马彪注曰:‘绋,引柩索也。斥,疏缓也。苦,用力也。引绋所以有讴歌者,为人有用力不齐,故促急之也。’《春秋左氏传》曰:‘鲁哀公会吴伐齐,其将公孙夏命歌《虞殡》。’杜预曰:‘《虞殡》,送葬歌,示必死也。’《史记·绛侯世家》曰:‘周勃以吹箫乐丧。’然则挽歌之来久矣,非始起于田横也。然谯氏引礼之文,颇有明据,非固陋者所能详闻。疑以传疑,以俟通博。”
东晋学者干宝亦云:挽歌,是丧家的音乐,是手握牵引灵车绳索的人一起合唱的歌。挽歌的歌辞有《薤露》、《蒿里》二章,是汉代田横的门客写的。当时田横自杀,门客哀悼他,就悲哀地唱起来了。歌辞的意思是说人就象薤上的露水,容易晒干灭亡,又以为人死了灵魂回归到泰山南边的蒿里。所以有这两章。
原文:
挽歌者,丧家之乐;执绋者,相和之声也。挽歌辞有《薤露》《蒿里》二章,汉田横门人作。横自杀,门人伤之,悲歌。言人如薤上露,易晞灭,亦谓人死精魂归于蒿里,故有二章。(《搜神记》卷一六)
正如刘孝标所言,挽歌的习俗由来已久。《左传·哀公十一年》:“将战,公孙夏命其徒歌《虞殡》。”杜预注:“《虞殡》,送葬歌曲,示必死。”《晋书》卷二O《礼志中》载:
汉魏故事,大丧及大臣之丧,执绋者挽歌。新礼以为挽歌出于汉武帝役人之劳歌,声哀切,遂以为送终之礼。虽音曲摧怆,非经典所制,违礼设衔枚之义。方在号慕,不宜以歌为名,除不挽歌。挚虞以为:“挽歌因倡和而为摧怆之声,衔枚所以全哀,此亦以感众。虽非经典所载,是历代故事。《诗》称‘君子作歌,惟以告哀’,以歌为名,亦无所嫌。宜定新礼如旧。”诏从之。
挚氏所引出自《诗经·小雅·四月》,而《搜神记》所说的《薤露》,其名始见于《宋玉对楚王问》:“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文选》卷四五)这些情况表明,远在春秋战国时期,挽歌就已经产生了。挽歌并非某个人的创造,而是来自民间的劳动之歌。挽歌产生于汉武帝时代之说固属虚妄,但“役人之劳歌”确是其渊源所自。俞曲园释《荀子·成相篇》“请成相”一语曰:“盖古人于劳役之事,必为歌讴以相劝勉,亦举大木者呼邪许之比,其乐曲即谓之相。‘请成相”者,请成此曲也。”(《诸子平议》卷一五“请成相”条)牵引灵柩(古代王侯的灵柩大而重)乃“劳役之事”,挽歌自然也属于“劳役之歌”,悼亡之悲与劳役之苦在挽歌的调子中合为一体,使其比一般的劝勉性的劳动歌讴更为凄凉。
如《晋志》所言,汉魏以来,唱挽歌是朝廷规定的丧葬礼俗之一。《宋书》卷五一《刘道规传》:“及长沙太妃檀氏、临川太妃曹氏后薨,祭皆给鸾辂九旒,黄屋左纛,辒辌车,挽歌一部,前后部羽葆、鼓吹,虎贲班剑百人。”可见挽歌是当时规定的一种丧葬礼仪,且已相沿成俗了。刘敬叔《异苑》卷六:
琅琊王骋之妻陈郡谢氏,生一男,小字奴子。经年后,王以妇婢招利为妾。谢元嘉八年病终。王之墓在会稽,假瘗建康东岗,既窆,反虞舆灵,入屋,凭几,忽于空中掷地便有嗔声,曰:“何不作挽歌?令我寂寂上道耶?”骋之云:“非为永葬,故不具仪耳。”
“永葬”,即恒葬,也就是正式的丧葬。这样的葬礼,是必须唱挽歌的,而临时性的丧葬(北方南渡的侨民在死后大都采取临时性的丧葬),则可以不要挽歌。
在汉代,挽歌系乐府之一部。《文心雕龙·乐府》:
至于轩歧鼓吹,汉世铙挽,虽戎丧殊事,而并总入乐府,
“铙”是铙歌,属军戎之乐;“挽”是挽歌,乃丧葬之乐。对挽歌之入乐府,西晋·崔豹《古今注》卷中《音乐第三》:
《薤露》《蒿里》,并丧歌也,出田横门人。横自杀,门人伤之,为作悲歌,言人命如薤上露,易晞灭也。亦谓人死,魂魄归于蒿里,故用二章。其一曰:“薤上朝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其二曰:“蒿里谁家地?聚敛魂魄无贤愚。鬼伯一何相摧促,人命不得少踟躇。”至孝武时,李延年乃分二章为二曲。《薤露》送王公贵人,《蒿里》送士大夫庶人,使挽柩者歌之,世亦呼为挽歌。亦谓之长短歌。言人寿命长短定分,不可妄求也。
李延年为西汉乐府协律都尉,武帝时代的著名艺术家。他“性知音,善歌舞”,“每为新声变曲,闻者莫不感动”(《汉书》卷九七上《外戚传·孝武皇后》)。经他改造后纳入乐府的《薤露》《蒿里》,即属于“新声变曲”。对这两个乐府诗题,后世作家如曹操、曹植等人,并有拟作(见《乐府诗集》卷二七《相和歌辞二》),借以表现新的生活内容。
从东汉开始,挽歌冲破了送死悼亡的樊篱,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许多士林名流耽爱挽歌,不仅送葬的时候唱,饮宴游乐的时候也唱。前引《风俗通义·服妖》之记载也足以说明这一点。又《后汉书》卷六一《周举传》:
(永和)六年三月上已日,(大将军梁)商大会宾客,燕于洛水,举时称疾不往。商与亲暱酣饮极欢,及酒阑倡罢,继以《 露》之歌,坐中闻者,皆为掩涕。太守张种时亦在焉,会还,以事告举。举叹曰:“此所谓哀乐失时,非其所也。殃将及乎!”
至魏晋南北朝,此风大盛,成为一时名流达士的习尚:
张湛好于斋前种松柏;时袁山松出游,每好令左右作挽歌。时人谓“张屋下陈尸,袁道上行殡”。《世说新语·任诞》四三)
张驎酒后,挽歌甚苦。桓车骑曰:“卿非田横门人,何乃顿尔至致?”(同上,四五)
张湛(小名叫驎,见本条刘孝标注)的举动乃是对儒家缙绅礼仪的逆反,溢荡于其间的任性而动、崇尚自由的精神,充分显示了当时知识分子对艺术的浓厚热情和对于人类情感的自在自为、无拘无束的渲染与把握。《北齐书》卷四八《外戚列传·尒朱文畅传》附《尒朱文略传》:
系于京畿狱。文略弹琵琶,吹横笛,谣咏,倦极便卧唱挽歌。
文略的行动使人很容易联想起嵇康临刑弹琴的事故(当然具体背景不同)。又《晋书》卷二八《五行志中》:
海西公时,庾晞四五年中喜为挽歌,自摇大铃为唱,使左右齐和。
此类任诞之举,在当时是非常令人称羡的。而挽歌的爱好者,一般都具有出色的音乐修养和深湛的艺术鉴赏力。如袁山松“衿情秀远,善音乐”(《晋书》卷八三《袁瓌传》附《袁山松传》);另一位唱挽歌的高手桓伊乃晋代最杰出的音乐家之一。《世说新语·任诞》四三刘孝标注引《续晋阳秋》:
袁山松善音乐。北人旧歌有《行路难曲》,辞颇疏质。山松好之,乃为文其章句,婉其节制。每因酒酣,从而歌之,听者莫不流涕。初,羊昙善唱乐,桓伊能挽歌,及山松以《行路难》继之。时人谓之“三绝”。
又《宋书·范晔传》:
晔与司徒左西属王深宿广渊许,夜中酣饮,开北牖听挽歌为乐。义康大怒,左迁晔宣城太守。少好学,博涉经史,善为文章,能隶书,晓音律。善弹琵琶,能为新声
这些杰出人物对挽歌表现出特别的赏爱,一个重要的原因即在于它具有独特的美学情调。《毛诗序》云:“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文选》卷四五)咏歌之美是无限的,它能够淋漓尽致地传达和表现精神世界的天风海涛和轻漪微澜。而挽歌这一咏歌形式的抒情性特别强,尤其长于抒发悲哀的情调,这种情调正符合士人以悲为美的审美观念。
陶潜《挽歌》
其一∶
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
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
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
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
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
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
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
陶渊明的诗明白如话,造句虽浅而涵义实深,虽出之平淡而实有至理,似枯而实腴,自然而有妙趣。
其二∶
昔在无酒饮,今但湛空觞。
春醪生浮蚁,何时更能尝。
肴案盈我前,亲旧哭我傍。
欲语口无音,欲视眼无光。
昔在高堂寝,今宿荒草乡。
一朝出门去,归来夜未央。
这首诗写的是人死后从入殓到停尸家中受祭奠的情形。紧接上篇,活着的时候,想喝酒杯常空。如今,在祭奠的案桌上,酒盈杯,肴摆满。想喝不能喝,想吃不能吃。亲人扶着棺柩哭,我口无音,眼无光。一旦出门去,葬在荒郊野外,长眠地下,暗无天日,与这个世界永别了。
其三∶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嶣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这首诗通篇写送葬下葬的过程,突出写了送葬者。把墓地的环境、气份写得历历在目,把送葬者的表现也写得合情合理。最后说:“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意思是说人死后还有什么好说的呢,把尸体托付给大自然,化作大山脚下的一杯土,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谁也无可奈何这样的命运。陶渊明这样豁达是空前的。

返回目录

如果您对本文的内容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认可。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