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网友们,相信很多人对《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密州出猎是和江城子的主旨都不是特别了解,因此今天我来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密州出猎是和江城子的主旨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这些问题。
本文目录一览
- 1、《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密州出猎是
- 2、江城子的主旨
- 3、“江城子”这一词牌名又名什么最早出于何处
- 4、江城子·词牌名的由来与兴起没落
- 5、填古词牌江城子的来由
- 6、为何苏轼的《江城子》要取名江城子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
《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密州出猎是
1.密州出猎是这首词的题目,就相当于现在的作文标题。江城子是词牌名。
2.这首词是苏轼在密州任知州的时候作的。
3.有关这个题目的解释如下:
这首词作于公元1075年(神宗熙宁八年),当时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这是宋人较早抒发爱国情怀的一首豪放词,在题材和意境方面都具有开拓意义。词的上片叙事,下片抒情,气势雄豪,淋淳酣畅,一洗绮罗香泽之态,读之令人耳目一新。首三句直出会猎题意,次写围猎时的装束和盛况,然后转写自己的感想:决心亲自射杀猛虎,答谢全城军民的深情厚意。过片以后,叙述猎后开怀畅饮,并以魏尚自比,希望能够承担起卫国守边的重任。结尾直抒胸臆,抒发杀敌报国的豪情:总有一天,要把弓弦拉得像满月一样,射掉那贪残成性的“天狼星”,将西北边境上的敌人统统一扫而光。
4.关于江城子词牌的来历如下:
唐词单调,始见《花间集》韦庄词,单调三十五字,七句五平韵。或谓调因欧阳炯词中有“如(衬字)西子镜照江城”句而取名。宋人改为双调,七十字,上下片都是七句五平韵。欧阳炯单调词将结尾两个三字句加一衬字成为七言句,开宋词衬字之法。后蜀尹鹗单调词将起首七言句改作三字两句,开宋词减字、摊破之法。晁补之改其名为《江神子》,韩淲调有“腊后春前村意远”句,故又名《村意远》。
不是复制滴,是自己的
江城子的主旨
《江城子密州出猎》的主旨?
转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此句点名全文主旨)
此句以形象的描画,表达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借出猎表达了自己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在全词中有画龙点睛之妙.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代: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这一词牌名又名什么最早出于何处
《江城子》:又名《江神子》《水晶帘》《村意远》,最早出于后蜀赵崇祚编的《花间集》。双调七十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五平韵,一韵到
底。“词例:〔宋〕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
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
梳妆。相对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
岗。
◎○◎●●○△,●○△,●○△。◎●○○,◎●●○△。◎●
◎○○●▲,●○●,●○△。◎○◎●●○△,●○△,●
○△。◎●○○,◎●●○△。◎●◎○○●▲,●○●,●○
△。
江城子·词牌名的由来与兴起没落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看了几首江城子,就想稍微了解一下这个词牌名。现在只想好好读诗,希望能有入门水平的了解,还没到“懂”诗、作诗的程度,就没有研究单调双调格律平仄之类。
《唐圭璋推荐唐宋词》注:“《江城子》这个词调应是由咏江城之事而得名。‘子’是曲名后缀。本篇(注:此处“本篇”指欧阳炯所作词)用原始题意咏扬子江畔的古城金陵。”可知此调因欧阳炯词中有“如西子镜照江城”句而取名。咏江城(金陵,今南京)之事,回归到原始题意。由此可见《江城子》这个词调应产生于江城这个地方,欧阳炯不是现存第一个作《江城子》的,但却是对原意的回归。
《钦定词谱》:“晁补之改名《江神子》,韩淲词有‘腊后春前村意远’句,更名《村意远》。”
严建文《词牌释例》:“‘江城子’又名‘江神子’、‘村意远’、‘水晶帘’。”
崔令钦《教坊记》、敦煌曲子词和现存晚唐以前文人词中均无关于“江城子”的记载,此调应是晚唐兴起的词调。
王昆吾《唐代酒令艺术》提到《江神子》这个词调名,源自于唐著词曲调。唐著词是唐代的酒令,晚唐《江城子》在酒筵上流行,经过文人的加工,就成为一首小令的词调。
唐五代时为单调,始见《花间集》韦庄词,单调三十五字,七句五平韵,格式尚未定型。
全唐五代以《江城子》为词牌的词大约16首,由7位词人创作,其中以韦庄年最长,应是现在知道的最早以《江城子》填词的文人。
五代时,欧阳炯单调词将结尾两个三字句加一衬字成为七言句,开宋词衬字之法。
牛峤单调词添二字于第二句,开宋词添字之法。
尹鹗单调词将起首七言句改作三字两句,开宋词减字、摊破之法。
北宋初,晏殊、柳永、欧阳修等词坛大家都无《江城子》传世,唯有张先有两首《江城子》。
至苏轼始变为双调,由此发展成熟、格式定型并得到推广。
薛瑞生《东坡词编年笺证》中考证苏轼第一首用《江城子》这个词牌创作的词大约是熙宁(1068—1077)年间。《江城子·凤凰山下雨初晴》是苏轼在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而作,在此间还有一首“翠蛾羞黛怯人看”,这一时间是苏轼词的初创作期,词依然是唐五代的柔婉细腻。元丰(1078—1085)年间,苏轼创作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和《江城子·密州出猎》开创一代词风,引起后代乃至于同时代人的追和。
衰落于金元,金元时这一词调表现范围进一步扩大,有近三分之一《江城子》词是道士所创作,内容与道教有关。
参考来源于百度百科,本人按照自己的理解重新增删排列。
参考资料:
1.付婧.试论《江城子》词调的演变.鸡西大学学报,2010,(4):122-124.
2.潘天宁.词调名称集释:中州古籍出版社,2016:112-113
3.江城子词谱.搜韵
4.江城子.诗·词·曲
填古词牌江城子的来由
江城子,唐词单调,始见《花间集》韦庄词,单调三十五字,七句五平韵。或谓调因欧阳炯词中有“如(衬字)西子镜照江城”句而取名,其中江城指的是金陵,即今南京。宋人改为双调,七十字,上下片都是七句五平韵。欧阳炯单调词将结尾两个三字句加一衬字成为七言句,开宋词衬字之法。后蜀尹鹗单调词将起首七言句改作三字两句,开宋词减字、摊破之法。
为何苏轼的《江城子》要取名江城子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
江城子是词牌名,和词本身无关
每个词牌名对词的格式有要求,如果想写某格式的词,就得用这种词牌名
如果您对本文的内容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认可。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