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写作是一门需要不断练习的技能。在这篇英雄人物故事【精选30篇】中,你将会看到多篇优秀的范文,这些范文涵盖了各种不同的主题和风格。通过阅读这些范文,你可以更好地理解写作的本质和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 1、英雄人物故事(一)
- 2、英雄人物故事(二)
- 3、英雄人物故事(三)
- 4、英雄人物故事(四)
- 5、英雄人物故事(五)
- 6、英雄人物故事(六)
- 7、英雄人物故事(七)
- 8、英雄人物故事(八)
- 9、英雄人物故事(九)
- 10、英雄人物故事(十)
- 11、英雄人物故事(十一)
- 12、英雄人物故事(十二)
- 13、英雄人物故事(十三)
- 14、英雄人物故事(十四)
- 15、英雄人物故事(十五)
- 16、英雄人物故事(十六)
- 17、英雄人物故事(十七)
- 18、英雄人物故事(十八)
- 19、英雄人物故事(十九)
- 20、英雄人物故事(二十)
- 21、英雄人物故事(二十一)
- 22、英雄人物故事(二十二)
- 23、英雄人物故事(二十三)
- 24、英雄人物故事(二十四)
- 25、英雄人物故事(二十五)
- 26、英雄人物故事(二十六)
- 27、英雄人物故事(二十七)
- 28、英雄人物故事(二十八)
- 29、英雄人物故事(二十九)
- 30、英雄人物故事(三十)
本文目录一览
英雄人物故事(一)
郑成功
郑成功,原名郑森,字明俨,号大木,后由南明隆武帝赐国姓朱,名成功,世称国姓爷。礼部尚书、东林领袖钱谦益的得意弟子,22岁任南明隆武帝御营中军都督。1646年秋,清兵进攻福建,其父郑芝龙投降清朝,郑成功遂与父决裂,收拾残部,募兵抗清。1651年到1652年在闽南小盈岭、海澄等地取得3次重大胜利,歼灭驻闽清军主力。1656年,在厦门围头海域歼灭清水师约3万人。1658年,郑成功统率水陆军17万北伐,次年入长江,克镇江,围南京,中清军缓兵之计,损兵折将,败退厦门。1660年,在福建海门港歼灭清将达素所率水师4万余人,军威复振。1661年郑成功亲率将士2.5万,战舰120艘,在金门料罗湾誓师,东进收复台湾。经过激烈的海战,郑军击沉荷军主力舰“赫克托”号,收复了“赤嵌楼”。在近一年的争夺中,荷军伤亡近2千人,损失惨重。1662年二月一日,荷兰殖民总督揆一签字投降,被侵占达38年之久的台湾最终重归祖国怀抱。同年五月郑成功病逝,享年三十九岁。
英雄人物故事(二)
史可法
史可法,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字宪之,一字道邻,是左光斗的学生。明崇祯元年考中进士,在镇压各地农民起义时崭露头角,拜南京兵部尚书。1644年,李自成攻占北京,南京弘光政权建立后,被马士英等人排挤,自请到扬州一带督师防清。1645年5月10日,清豫亲王多铎兵围扬州,史可法被困孤成,拒不投降,写就了著名的《复多尔衮书》,资料慷慨陈辞,不卑不亢,流传万世。史可法率领扬州4千军民,与来犯之敌浴血奋战,终因寡不敌众,于25日城破被害,年仅44岁。多铎恼恨清军伤亡惨重,下令屠城十天,历史上把这件惨案称作“扬州十日”。
英雄人物故事(三)
王铭章
牺牲时间:1938年3月17日。
生平简介:1893年生,四川省新都县人
担任职务:122师师长。
主要事迹:
1937年9月12日,在德阳驻地慷慨誓师,告别父老乡亲,率川军经川陕公路开赴抗日前线。
9月25日在山西战场,该师仅有步枪等简陋装备,激战一日,伤亡近二千人。经过两个星期的作战,122师缩编为二个团,开到平遥、张兰一带继续与敌作战。
1938年1月上旬,带领所部奔赴徐州,122师为集团军预备队,扼守滕县。3月上旬,日军在邹县、兖州很多增兵,准备发动大规模攻势。
3月15日午时,日军遣兵力万余,由龙山以东向滕县方向右翼迂回,攻击滕县县城。滕县城内所有步兵连队加上警察和保安队,真正的战斗部队不满2千人。王铭章命令将南北城门堵死,东西城门暂留交通道路,也随时准备封闭。
16日,日军炮火猛轰,一天时间多次冲锋,遗尸累累,守军亦伤亡惨重。41军124师和124师727团奉命陆续进入滕县。
3月17日,日军发挥炮兵优势,敌机二十余架疯狂投弹扫射,敌步兵在坦克掩护下进攻南城。守军英勇战斗,伤亡殆尽,敌军攻占南城墙,他抗击到最终,不幸身中数弹,当场牺牲。壮烈殉国。同时殉难的还有赵渭滨、邹绍孟等将军。
主要贡献:苦守孤城,挫敌凶锋,使日军第十师团受到较大损失,为中国军队集结反击,赢得了时间。
英雄人物故事(四)
祖逖
祖逖,范阳遒县(今河北涞水)人,字士稚。祖逖自幼胸怀大志,为练就了一身好本领,与好友刘琨“闻鸡而起舞”。西晋末年,“五胡十六国”混战中原,流亡到南方的祖逖于313年渡江北伐,船到江心的时候,祖逖拿着船桨,拍打船舷发誓说:“我祖逖如果不能扫平占领中原的敌人,决不再过这条大江。”辞色壮烈,部众莫不慨叹。这就是著名的“中流击楫”之誓。当时,河南坞主各拥兵自重,相互攻击,他派人招抚,共御石勒。蓬陂坞主陈川投石勒,祖逖率军伐陈,勒遣石虎领兵五万救援,祖逖以奇兵击退。石勒统治的地方多归附祖逖,九年即收复黄河以南的大部土地。321年,正当他在虎牢关秣马厉兵,积蓄力气,准备向北推进时,东晋王朝内部矛盾激化,王敦擅政,晋元帝司马睿派戴渊为征西将军,以监督祖逖。祖逖看到北伐难成,忧愤死于雍丘,享年56岁。
英雄人物故事(五)
张自忠
张自忠,山东临清市唐元村人,字草忱。1911年考入天津法政学堂。1914年,他投笔从戎,官至师长,并先后兼任察哈尔省主席、天津、北平市市长。抗日战争暴发后,他率部南下,任第59军军长。1938年3月,日军七八万兵力,分两路向徐州台儿庄进发。张自忠率部在临沂阻击,以“拼死杀敌、报祖国于万一”的决心,与敌激战,反复肉搏,歼敌4千余人。几天后日军再犯,张自忠率部奋力拼杀,日军受到重创,其向台儿庄增援的企图被彻底粉碎。此战成名后被任33集团军总司令兼第五战区右翼兵团总司令。1940年5月,日军为控制长江水上交通线,调集15万精锐发起枣宜会战。张将军率部在南瓜店附近顽强抗击日军,截断其后方补给线。在被日军重兵合围后,为牵制日军主力,以造成外线我军对日军实施反包围,张将军力战不退,与敌搏杀,最终身中7弹,拔剑自戕,一代名将壮烈殉国,终年50岁。1940年,毛泽东同志亲笔为张自忠题写“尽忠报国”的挽联。
英雄人物故事(六)
屈原是古代一位伟大的诗人,也是一位杰出的爱国者。他生在战国时期的楚国,家乡在此刻湖北的秭归(zǐguī),离长江三峡不远。那里风景奇美,山影水声迷人动听,屈原十分热爱自我的故乡,热爱楚国。可是楚国统治者腐败无能,不图进取,使国力渐渐衰弱,百姓生活也很痛苦。屈原十分急,来到都城劝楚王改革图强。不料他受到奸臣的陷害与攻击,一度信任他的楚
王竟把他赶出都城,流放到了远方。
屈原一片爱国心不被人理解,难过极了。有人劝他:"楚国既然不需要你,你何不到别国去,照样能够施展才能啊!"
屈原回答说:"我爱我的楚国,为它的命运担忧,为百姓的痛苦悲痛。明知自我的处境很危险,可是舍不得我的故土。我期望有一天还能为它出力。"
屈原写了许多诗,表达自我的爱国之情。他想象自我乘龙驾象,在天空中翱翔,就要飞往远方,离开楚国,忽然回头看到了可爱的家乡,立刻停住了脚步。他的仆人哭了,连马也不肯再往前走。他又回到了楚国,并下决心:"如果不能实现我的愿望,我就投江而死,用生命殉我的祖国!"
不久,屈原怀对楚国深深的眷恋,投入了汩罗江(在此刻湖南)。他对楚国的爱也就是对中国的爱,对自我所属民族的爱。所以全国人民至今还怀念他,每年端午节人们划龙舟,吃粽子,就是为了纪念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者。
英雄人物故事(七)
“叮铃铃,叮铃铃……”放学了,我漫不经心的整理着那该死的书包,燥热的天气使我感到郁闷,独自一人走在那条闭着眼睛都能到家的小路上……
在这条熟悉的小路上,树叶被风吹的沙沙作响,虽说有风,但还是很热。这时,我看见一个小皮球,“砰——砰——”的从人行道上滚出来,随后,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跟着跑出来。在此刻,他毫不明白在同样的时间里,一辆大客车正以飞快的速度向前奔来,大客车司机不停地鸣号,小男孩吓傻了,一动不动的呆在原地,眼看着汽车就要撞过来了,也就是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突然有一个大哥哥飞快的跑了过来,用力将小孩一推,小孩与他跌倒在了大客车旁,小孩很幸运,只是擦伤了点皮,而那个大哥哥崴伤了脚,当在场所有人向那个大哥哥投去钦佩的眼神时,他已经悄悄的离开现场,顿时,那位大哥哥的形象在我的心里骤然而升。
之后,记者找到那位大哥哥,问道:“你在救那个小孩的时候,有没有害怕呢?”他很从容的答道:“当然有啊!”‘那你在脑海中有没有浮现出放弃救他的冲动呢?”他又很坚定的说:“我从一开始就没有想过放弃救他,虽然我害怕过,但我也战胜了自我心中的那道坎!“
说得真好呀,唯有一个会受伤,会害怕的人,但拼尽所有的全力去做一件事,才算得上是真正的英雄,而对于那些有必须力气的人,去做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是,这是”逞英雄“的表现,让我们从心里祈祷:好人一生平安。
我的耳畔又回响起这首歌;”让我生命里每一次感动,全力以赴心中的梦……
英雄人物故事(八)
吉鸿昌
1931年9月21日,矢志抗日的吉鸿昌将军被蒋介石逼迫下野,到国外“考察实业”。船到美国,吉鸿昌就接二连三地遭到意想不到的刺激,如那里的头等旅馆不接待中国人,而对日本人却奉若神明。有一次,吉鸿昌要往国内邮寄衣物,邮局职员竟说不明白中国。陪同的人对吉鸿昌说:“你说自我是日本人,就可受到礼遇。”吉鸿昌当即怒斥:“你觉得当中国人丢脸,我觉得当中国人光荣!”为抗议帝国主义者对中国人的歧视,维护民族尊严,他找来一块木牌,用英文在上头写上:“我是中国人!
英雄人物故事(九)
佟麟阁
牺牲时间:1937年7月28日。
生平简介:1892年生,河北省保定市高阳县人。
担任职务:第29军副军长。
主要事迹:
1933年5月23日,与高树勋等十四名将领在张家口联名通电,响应冯玉祥的号召,参加抗日同盟军。佟麟阁进取与北路前敌总指挥吉鸿昌,北路前敌总司令方振武等密切配合,出兵张北,猛烈攻击敌伪军,先后收复多座城市。
1937年7月7日夜间,在北平附近日军刻意挑起的冲突中,他命令37师110旅旅长何基沣自卫还击,该旅吉星文团金振中营遂奋起抵抗。
1937年7月28日,日军进犯南苑,指挥战斗中被机枪射中腿部,部下劝其退下,他执意不肯,仍带伤率部激战。激战至中午,头部又再受重伤,壮烈殉国,时年45岁。
主要贡献:抗日殉国的第一位副军长,打响全面抗战第一枪。
英雄人物故事(十)
天空中的北极星,会指引你回家的方向。
心中的北极星,会为你的人生引航。
镜,能够正衣冠。人,能够明得失。对我而言,名人就像一把锐利的铁锹,能够挖出板结的思念心团,能够让沉寂的生活萌动,名人就像一缕阳光,穿透阴霾,抵心灵深处,让被困苦挫折失落遮挡的精神叶芽,伸出拥抱阳光的手臂,又像一束黑暗里微弱闪动的烛光,于不动声色中让我焕发生命的亮度。
力拔山兮动天地
乌江江畔,水波怒号,他就像一头发了怒的雄狮,要撕裂这无情的天地,你眼睁睁的看着心爱的人拿起剑,在白皙的脖颈上,挥出一片鲜红,你仰起脸,看着远处的身影倒下,被一群士兵的身影埋没,你怒了,拔起剑,冲上前去,手中的剑肆意地在挥舞,抱回虞姬的尸体,放在一小舟上,转过身,看着那些拿自我的人头换取官位的人,他惨然一笑,满怀愧疚的说:“无颜再见江东父老”,自刎于乌江。你倒下了,可是你的身影不会倒下。
你教会了我什么才是坚强,什么是真正的英雄!
风萧萧兮易水寒
为了天下百姓,为了六国免遭秦始皇的毒手,你义无反顾的踏上刺杀秦王的道,易水边,燕国太子丹给你送别,挚友轻抚弦琴,一片萧然!你拔剑东指,吟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秦王殿,秦王坐在宝座上,你手持燕国地图,不紧不慢走到秦王面前,可是你的随从却被秦王看出了破绽,看到行机败露,拔出匕首向秦王刺去。秦王何等的狡诈,侍卫早已上前,你被侍卫砍掉右脚,已知无期望,奋力将匕首向前扔去,你再也坚持不住了,你倒下了!
你教会了我什么是侠,什么是义,什么是忠!
留取丹心照汗青
北宋灭亡,你被当做战斧押到元军营帐里,他们劝你投降,并许诺你以高官厚禄,你、没有答应。被押到牢狱里,他们又找来了你的朋友和皇上。你都态度坚决的拒绝了,在牢狱中,你写下了《过零丁洋》这样的千古绝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铮铮誓言依然回荡在我耳边,在被押往刑场的那一刻,你都没有低头。你以自我的行动践行了“宁死不做亡国奴”的坚贞!
你教会了我什么是爱国,什么才是真正的民族气节!
我心中的英雄,是你们教会了我怎样做人,是你们教育了我,一步步引领我走向光明!
英雄人物故事(十一)
史可法
史可法,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字宪之,一字道邻,是左光斗的学生。明崇祯元年考中进士,在镇压各地农民起义时崭露头角,拜南京兵部尚书。1644年,李自成攻占北京,南京弘光政权建立后,被马士英等人排挤,自请到扬州一带督师防清。1645年5月10日,清豫亲王多铎兵围扬州,史可法被困孤成,拒不投降,写就了著名的《复多尔衮书》,资料慷慨陈辞,不卑不亢,流传万世。史可法率领扬州4千军民,与来犯之敌浴血奋战,终因寡不敌众,于25日城破被害,年仅44岁。多铎恼恨清军伤亡惨重,下令屠城十天,历史上把这件惨案称作“扬州十日”。
英雄人物故事(十二)
上一个星期一,快上第二节课的时候,几个同学回来说:“足球网上困着一只猫,一向在那儿挣扎,快要死掉了。”
我听了,心里暗暗感到可惜,一条小生命就要消失了。
上课了,只见我的同桌张冲和他的前桌王建还没回来。教师问怎样回事,我后面的雅茜说:“教师,他们是救那只猫了,就是困在足球网上的那只猫。”
我心想,我那个死同桌还挺有爱心的,心里暗暗升起一丝丝敬佩。
过了一会儿,张冲和王建回来了。教师放下手里的书,虎着脸问:“你们干什么去了?这么长时间也不回来。”
“救、救猫去了!”张冲吞吞吐吐地回答说。
教师这时候,脸色稍稍好看了一些。转过身来,问我们说:“同学们,你们来说一说,他们做得对不对?”
因为张冲是我的同桌,我对他的救猫行为很赞成,我就第一个站起来说:“我觉得他们做得对!”
“为什么呢?”教师问我。
“因为他们救了一条生命呀!猫也是生命,见到生命有困难,怎样能见死不救呢?”我理直气壮地回答道。
接下来,同学们讨论得很热烈,大多同意我的说法。
最终,教师不但没有批评张冲和王建的迟到,却表扬了他们“英雄”救猫的举动:“今日他们俩迟到了,这是他们的不对。可是如果他们不去救那只猫,那只猫也许就没有生命了,所以,我认为,他们的迟到是值得的。”
说到那里,教师停顿了一下,对着他们俩笑了笑,也对我们大家笑了笑,之后说:“可是,我并不是赞成他们迟到,你们可不要误会哟!”
这时候,班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英雄人物故事(十三)
冷云
抗日战争时期,以冷云为首的东北抗日联军8名女官兵,在顽强抗击日本侵略军的战斗中投江殉国,表现了中华民族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在人民群众中广为传颂。她们是第2路军第5军妇女团的指导员冷云,班长胡秀芝、杨贵珍,战士郭桂琴、黄桂清、王惠民、李凤善和被服厂厂长安顺福。
冷云,原名郑志民,1915年生,黑龙江省桦川县人。1931年入桦川县立女子师范学校读书。“九一八”事变后,她进取参加抗日救国活动。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佳木斯从事秘密抗日活动。1936年,与具有爱国思想的吉乃臣(后改名周维仁)加入东北抗联第5军,后经组织批准俩人结为革命伴侣,志同道合,共同进行抗日斗争。冷云先在军部秘书处做文化教育工作,后调到5军妇女团担任小队长和指导。
1938年夏,冷云强忍丈夫英勇牺牲的巨大悲痛,告别刚刚出生两个月的婴儿,随5军1师部队西征,任妇女团政治指导员。在西征队伍中,妇女团的战士们和男战士一样跋山涉水,英勇作战。7月12日参加了攻打楼山镇战斗。10月上旬,该部在牡丹江地区乌斯浑河渡口与日伪军千余人遭遇。已行至河边准备渡河的妇女团的上述8名成员,为掩护大部队突围,毅然放弃渡河,在冷云率领下,分成3个战斗小组,与日伪军展开激战。她们主动吸引日伪军火力,使部队主力得以迅速摆脱敌人的攻击,可是她们却被敌围困于河边。
在背水作战至弹尽的情景下,应对日伪军逼降,誓死不屈。冷云坚定地对大家说:“同志们,我们是共-产-党员、抗联战士,宁死也不做俘虏!为祖国的解放而战死,是我们最大的光荣!”她们毁掉槍支,挽臂涉入乌斯浑河,高唱着《国际歌》:“……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团体沉江,壮烈殉国。牺牲时,她们年龄最大的冷云23岁,最小的王惠民才13岁。为弘扬八女先烈的精神,1986年9月7日在牡丹江市举行“八女投江纪念碑”奠基典礼。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妇联主席的康克清为工程奠基题词:“八女英灵,永垂不朽!”
冷云一家
冷云与吉乃臣一同到抗联后,真的结为夫妻。1938年初夏,冷云生下个女孩,丈夫却已在战斗中牺牲。部队西征前,她强忍悲痛,把仅两个月的女儿送给依兰县土城子的一对朝鲜夫妇抚养。解放后,战友们曾去寻找烈士遗孤,却已不见那对夫妇,在战乱的年代中也许已死,也许回到朝鲜,也许迁移他乡了。今日如果那个女儿还活着,也会是__多岁的人了。
英雄人物故事(十四)
罗盛教,1952年1月2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侦察队文书罗盛教遇到4个正在滑冰的朝鲜少年。忽然一个名叫崔莹的少年压碎了冰面,跌入8尺多深的冰窟窿里。罗盛教立刻脱掉棉衣,毫不犹豫地跳进冰窟窿里进行抢救。他冒着零下20摄氏度的严寒,探摸了3次才找到了崔莹。他竭尽全力用自我的头将崔莹顶出水面,这时战友赶来把崔莹救了上来。但罗盛教由于严寒,体力消耗殆尽,当他被人们救上来时,已经停止了呼吸。
时年仅有21岁。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了表彰罗盛教用生命救出朝鲜少年的国际主义精神,给他追记特等功,并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模范称号。团中央追认他为“模范青年团员”。他还荣获了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和一级战士荣誉勋章。
英雄人物故事(十五)
邓世昌
邓世昌,广州番禺人。原名永昌,字正卿。1874年毕业马尾船政学堂。1880、1887年两次赴英格兰接回清廷购买的六艘巡洋舰,这是中国海军首次完成北大西洋――地中海――苏伊士运河――印度洋――西太平洋航线,大大增强了中国的国际影响,被授予“葛尔萨巴图鲁”勇名。1888年北洋海军编成,任中营中军副将兼致远舰管带,加提督衔。1894年9月17日在黄海大东沟海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奋勇作战。“致远”多处受伤,全舰燃起大火,船身倾斜。邓世昌鼓励官兵道:“吾辈从军卫国,有死而已!”毅然驾舰全速撞向日本旗舰“吉野”号。日舰慌忙集中炮火向“致远”射击,不幸被击中鱼雷发射管,鱼雷爆炸导致“致远”舰沉没。邓世昌与全舰官兵250余人一同壮烈殉国,年仅45岁。怒海英魂邓世昌由此成为对日战争中的一座永不沉没的海上丰碑。
英雄人物故事(十六)
梁士英,1948年9月,梁士英参加解放锦州作战,被派到尖刀连8连2排5班当战斗组长。10月14日上午,总攻锦州的战斗打响了。梁士英首先登城,一个人用十几颗手榴弹击退了一个连的敌人反扑。在这关键时刻,梁士英提起爆破筒,冒着密集的子弹,将拉开导火索的爆破筒塞进碉堡里,正当他转身离开时,爆破筒又被敌人推了出来。梁士英毫不犹豫地用自我的身躯死死地顶住了就要爆炸的爆破筒。随着“轰”的一声巨响,敌堡被炸毁,梁士英壮烈牺牲,年仅26岁。
战后,师党委给梁士英追记三大功,授予“特等功臣”光荣称号。纵队命名5班为“梁士英班”。锦州市人民政府将锦州西北门改称“士英门”,将惠安街改称“士英街”,以永久纪念这位不朽的英雄,伟大的战士。
英雄人物故事(十七)
戚继光
戚继光,山东登州(今山东蓬莱)人。字元敬,号南塘,又号孟渚。戚继光出身将门,抱定“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志向,刻苦学文习武,17岁袭登州卫指挥佥事。1555年任都司参将,在龙山、缙云、桐岭与倭寇三战三捷,迫倭寇遁逃入海。1558年在浙江义乌,精选4千名农民和矿工,训练成劲旅“戚家军”,发明“鸳鸯阵”,因敌因地变换阵形,屡败倭寇。1561年,戚继光在浙江沿海九战九捷,擒斩倭寇1400余,焚死、溺死倭寇4千余,史称“台州大捷”,浙江倭患基本解除。次年夏,南下福建,荡平倭寇在横屿、牛田、林墩的三大巢穴。1563年取得平海卫大捷,斩倭2200余。1564年联合俞大猷水兵于南澳剿平广东倭寇,从此解除了东南沿海的倭患。1568镇守蓟州,加固长城,在北方戍边16年,53岁时发明地雷(当时叫做“自犯钢轮火”),比欧洲人大约要早300年左右。1587年死于肺炎复发,享年61岁,著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两部军事名著。
英雄人物故事(十八)
1934年秋,主力红军撤离中央根据地。参加了主力红军的父亲出发前给冬子留下了一颗闪闪的红星。冬子把它当作宝贝似的收藏了起来。
红军一走,大土豪胡汉三又回来了,柳溪又陷入了白色恐怖之中。冬子的母亲作为游击队的交通员,走东村奔西庄地传达着党的精神。在一次行动中,冬子妈被胡汉三的“靖卫团”围困在燃烧着熊熊烈火的草屋内……母亲的从容就义,使小冬子突然长大了许多,他怀揣父亲留下的红星,承担起了游击队交通员工作。他为山上游击队筹盐,巧妙地躲过了“靖卫团”的搜查。冬子还机灵地做了米店的伙计,搞到了确切的情报,破坏了胡汉三的搜山计划。冬子在沉着自如地对付了胡汉三的多次试探和盘问后,抓住良机,砍死了胡汉三。
1938年,江南游击队准备开赴抗日前线,冬子和父亲又见面了。他带上那颗保存了多年的红星,成了一名真正的红军战士。
儿童团团长海娃
这个抗日小英雄的故事,发生在华北抗日根据地。12岁的龙门村儿童团团长海娃每一天一面放羊,一面放哨,监视着前边平川地里敌人的据点。一天,炮楼里的鬼子进山去抢粮食了,只剩下“猫眼司令”和几个鬼子兵。民兵中队长老赵画了一张攻打炮楼的路线图,并写了一封信准备把它交给八路军张连长。老赵把送信的任务交给了儿子海娃。海娃一看信封上头插了鸡毛,明白是十分重要的,他赶着一群羊作掩护送信去了。没想到,海娃在山沟里碰上了鬼子,他灵机一动,把鸡毛信拴在了“老头羊”的尾巴里,瞒过了鬼子小队长。一路上海娃受尽了折磨。深夜海娃好不容易从睡得像死猪一样的鬼子的腿缝里溜了出来。他赶到羊圈里,细心地把鸡毛信取了下来,一口气跑了几里路。后面伪军也追来了,海娃又被他们抓回去。他把鬼子带到了一条山路上,鬼子的骡马不能爬陡峭的山坡,海娃乘机拼命往山上爬,愈爬愈远,鬼子开枪打中了海娃的手。海娃忍着疼拉开嗓子喊“八路军叔叔……”海娃把鸡毛信交给了张连长。
抗战时期,儿童团长海娃经常一边放羊,一边放哨。如果有敌人来,他就给村里发信号,叫人们提前逃避。一天,他接到民兵分配的新任务:给八路军送封鸡毛信。没想到半道上他遇见了日本鬼子,海娃急中生智,扑到”老头羊”身上,将信拴在羊的大尾巴里。
信的事是瞒过去了,但小胡子队长看中了他的羊群,连羊带人都抓了回去。海娃凭借着勇敢机智保住了鸡毛信。最终,鬼子被海娃引进伏击圈,八路军全歼了敌人。
根据鸡毛信里供给的情报,八路军又袭击了一个日本鬼子的据点,活捉了猫眼司令。
草原英雄小姐妹
这是一个当年曾深深感动了全国人民的真实故事。
蒙族少女龙梅与玉荣是一对小姐妹。一天,她们利用假日自告奋勇为生产队放羊,不料半路上遇到暴风雪。羊群经不住暴风雪的袭击,顺着风势越走越远。姐妹俩冒着刺骨的风雪,一路保护着受惊的羊群。龙梅为救一只埋进雪里的羊和玉荣、羊群失散了。待她找到玉荣时,发现妹妹光着一只脚在走路,那只光脚已冻成了坨子了。龙梅急忙脱下自我的靴子给妹妹穿,可是靴子已冻在了脚上,脱不下来。她只好撕下了袍子的一角,包好妹妹冻僵的脚,背着她艰难地往前走,走着走着,最终倒了下去。由于铁路工人和寻找她们的公社书记等人及时赶到,姐妹俩和羊群都安全脱险。龙梅和玉荣受到了共青团中央的表扬。
两个小八路
1943年,八路军小战士孙大兴腿部受伤,组织决定派小卫生员武建华护理孙大兴,到敌占区我地下党员家中养伤。于是孙武两人便以木匠靳锡武的小学徒和刘大爷的外孙身份在刘集隐蔽起来。日伪军强拉民夫,在田镇长家囤积粮食。大兴和小武乘夜色钻进田镇长院内,放火烧了敌人的粮囤。他们的冒险行动打乱了组织的安排,受到了严厉的批评。日寇蓄谋更大的扫荡计划。一天,刘集的伪军中队突然开走,随即开来了一支莫名其妙的日军。老靳带着大兴和小武,摸清了敌人的真正意图。紧要关头,大兴毅然决定自我留下吸引敌人,让小武带情报向部队奔去。独立三团得到小武送来的情报,立即行动部署战斗。敌人遭到了歼灭性打击。
英雄人物故事(十九)
邱少云,1952年10月,所在部队担负攻击金化以西“联合国军”前哨阵地391高地。为缩短进攻距离,便于突然发起攻击,11日夜,部队组织500余人在敌阵地前沿的草丛中潜伏。12日12时左右,美军盲目发射燃烧弹,其中一发落在他潜伏点附近,草丛立即燃烧起来,火势迅速蔓延到他身上。邱少云身后就是一条水沟,只要他后退几步,就势一翻,就可在泥水里将火苗扑灭。但为了不暴露目标,确保全体潜伏人员的安全和攻击任务的完成,他放弃自救,咬紧牙关,任凭烈火烧焦头发和皮肉,坚持30多分钟,直至壮烈牺牲。实践了他在入党申请书中所写:“为了世界革命,为了战斗的胜利,我愿意献出自我的一切!”的钢铁誓言。
战后,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追授“模范青年团员”称号。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给他追记特等功,追授他“一级英雄”称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英雄人物故事(二十)
罗盛教,1952年1月2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侦察队文书罗盛教遇到4个正在滑冰的朝鲜少年。忽然一个名叫崔莹的少年压碎了冰面,跌入8尺多深的冰窟窿里。罗盛教立刻脱掉棉衣,毫不犹豫地跳进冰窟窿里进行抢救。他冒着零下20摄氏度的严寒,探摸了3次才找到了崔莹。他竭尽全力用自我的头将崔莹顶出水面,这时战友赶来把崔莹救了上来。但罗盛教由于严寒,体力消耗殆尽,当他被人们救上来时,已经停止了呼吸。
时年仅有21岁。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了表彰罗盛教用生命救出朝鲜少年的国际主义精神,给他追记特等功,并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模范称号。团中央追认他为“模范青年团员”。他还荣获了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和一级战士荣誉勋章。
英雄人物故事(二十一)
霍去病
霍去病,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人。汉武帝姐姐平阳公主的奴婢之私生子。他勤奋好学,小小年纪就精通骑马、射箭、击刺等各种武艺。公元前123年,未满十八岁的霍去病随舅舅卫青出征匈奴,带领八百骑兵,长途奔袭,斩敌二千余人。武帝大喜过望,封他为勇冠三军的“冠军侯”。公元前121年,霍去病于春、夏两次率兵出击占据河西地区的匈奴部,歼4万余人。同年秋,奉命迎接率众降汉的匈奴浑邪王,在部分降众变乱的紧急关头,19岁的霍去病只带着数名亲兵冲进匈奴营中,犹如天神下凡一般,仅用一个表情一个手势就将帐外四万兵卒、八千乱兵制服。霍去病由此名震朝野,成了当时少男少女心目中的顶极偶像。公元前119年夏,率5万骑深入大漠2千余里,进击匈奴。霍去病击败左贤王部,歼7万余人,在封狼居胥――祭天地之后,继续追击匈奴,一向打到今俄罗斯贝尔加湖,方才回兵。汉武帝奖给他豪宅,他却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公元前117年,一代天骄霍去病因病去世,年仅24岁。
英雄人物故事(二十二)
祖逖
祖逖,范阳遒县(今河北涞水)人,字士稚。祖逖自幼胸怀大志,为练就了一身好本领,与好友刘琨“闻鸡而起舞”。西晋末年,“五胡十六国”混战中原,流亡到南方的祖逖于313年渡江北伐,船到江心的时候,祖逖拿着船桨,拍打船舷发誓说:“我祖逖如果不能扫平占领中原的敌人,决不再过这条大江。”辞色壮烈,部众莫不慨叹。这就是著名的“中流击楫”之誓。当时,河南坞主各拥兵自重,相互攻击,他派人招抚,共御石勒。蓬陂坞主陈川投石勒,祖逖率军伐陈,勒遣石虎领兵五万救援,祖逖以奇兵击退。石勒统治的地方多归附祖逖,九年即收复黄河以南的大部土地。321年,正当他在虎牢关秣马厉兵,积蓄力气,准备向北推进时,东晋王朝内部矛盾激化,王敦擅政,晋元帝司马睿派戴渊为征西将军,以监督祖逖。祖逖看到北伐难成,忧愤死于雍丘,享年56岁。
英雄人物故事(二十三)
邓世昌
邓世昌,广州番禺人。原名永昌,字正卿。1874年毕业马尾船政学堂。1880、1887年两次赴英格兰接回清廷购买的六艘巡洋舰,这是中国海军首次完成北大西洋――地中海――苏伊士运河――印度洋――西太平洋航线,大大增强了中国的国际影响,被授予“葛尔萨巴图鲁”勇名。1888年北洋海军编成,任中营中军副将兼致远舰管带,加提督衔。1894年9月17日在黄海大东沟海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奋勇作战。“致远”多处受伤,全舰燃起大火,船身倾斜。邓世昌鼓励官兵道:“吾辈从军卫国,有死而已!”毅然驾舰全速撞向日本旗舰“吉野”号。日舰慌忙集中炮火向“致远”射击,不幸被击中鱼雷发射管,鱼雷爆炸导致“致远”舰沉没。邓世昌与全舰官兵250余人一同壮烈殉国,年仅45岁。怒海英魂邓世昌由此成为对日战争中的一座永不沉没的海上丰碑。
英雄人物故事(二十四)
霍去病
霍去病,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人。汉武帝姐姐平阳公主的奴婢之私生子。他勤奋好学,小小年纪就精通骑马、射箭、击刺等各种武艺。公元前123年,未满十八岁的霍去病随舅舅卫青出征匈奴,带领八百骑兵,长途奔袭,斩敌二千余人。武帝大喜过望,封他为勇冠三军的“冠军侯”。公元前121年,霍去病于春、夏两次率兵出击占据河西地区的匈奴部,歼4万余人。同年秋,奉命迎接率众降汉的匈奴浑邪王,在部分降众变乱的紧急关头,19岁的霍去病只带着数名亲兵冲进匈奴营中,犹如天神下凡一般,仅用一个表情一个手势就将帐外四万兵卒、八千乱兵制服。霍去病由此名震朝野,成了当时少男少女心目中的顶极偶像。公元前119年夏,率5万骑深入大漠2千余里,进击匈奴。霍去病击败左贤王部,歼7万余人,在封狼居胥――祭天地之后,继续追击匈奴,一向打到今俄罗斯贝尔加湖,方才回兵。汉武帝奖给他豪宅,他却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公元前117年,一代天骄霍去病因病去世,年仅24岁。
英雄人物故事(二十五)
1942年10月25日早晨,13岁的王二小正在当地老乡称狼牙沟门的外崖山坡上放牛,忽然看见一队鬼子进山来扫荡,鬼子兵有好几十人,正从狼牙口向范庄旺村走来。那边的山沟里隐蔽着八路军的'后方机关,还有不少乡亲们,万一鬼子摸进那条山沟,不仅仅八路军的后方机关受损失,乡亲们也将在劫难逃。可是这时候跑回去报告已经来不及了。这时二小忽然想起来,为了粉碎鬼子这次进攻,涞源抗日政府已将20多名伤员和粮食转移了,为了保护后方机关和群众,骑兵连就埋伏在石湖旮旯的石岭子上。
二小冷静地想了想,他要把鬼子引进埋伏圈,让八路军打他们个措手不及!打定主意之后,二小故意暴露了自我的目标,正在山谷里瞎撞的鬼子兵一见到王二小,大个子军官跑回来向高崎报告:“中队长!路不好找,在那边山上发现一个小孩。”高崎大声喊道:“快抓来!”二小被军曹拽着来到高崎面前。高崎问道:“小孩!你的,什么的干活?”二小答道:“俺是放牛的!”高崎又问道:“小孩,八路的在哪里?”二小说:“俺不明白。”说完就要走。高崎一把抓住他:“你的,不要怕。说出来,八路在哪儿,给你金票大大的。”二小半天不言语,军官上来吼道:“小孩的,不说,死拉死拉的!”二小一看,不给带路不行了。心想,也好,俺们的队伍在崖口两边的山头上埋伏着呢,我路又熟,把鬼子带进那儿,想到那里,二小装作害怕的样貌说:“太君!俺想起来了,晌午的时候,有不少八路军开到南马庄去啦!”恶狠狠的军曹举起拳头,两个小眼珠滴溜溜转,吓唬二小:“小孩的,不要撒谎!”二小生气地说:“反正俺看见了,信不信由你!”高崎看天快黑了,急着说:“小孩你的带路!”二小机智地和鬼子周旋,骗取了他们的信任在前边带路。从狼牙沟门往东走是范庄旺村,王二小带着鬼子从西北沟钻了进去,引向八路军埋伏的石湖旮旯
。其实这是一条死路,翻过巨石就到了路的尽头。鬼子一下傻了眼,直到此时才明白上了当。二小想趁敌人惊魂未定的时候向灌木林跑去,这时,鬼子军官朝他举起了洋刀,第一刀削去了王二小右手的五个手指,第二刀刺向了王二小的胸膛,把他摔在那块巨石上。与此同时,山头上的部队枪炮声四起,前后没有一袋烟的工夫,就全歼了这股敌人。
战斗刚结束,战士跑到巨石前抢救王二小。当时王二小还活着,还有两名八路军战士也受了重伤,部队将他们护送到刘家庄,终因伤势过重,三人先后与世长辞,永久长眠在了刘家庄的深山里。
英雄人物故事(二十六)
他舍弃所有,不为赏赐,不为富贵,只为一句掷地有声的承诺,他担当着那个时代最可贵的侠义精神,是一位内心纯粹的孤胆英雄。
吴王阖闾恨庆忌,这种恨当然是有起因的。可是,我估计,到了之后,恨的起因已经无关紧要,吴王只是单纯、悲愤地恨着,这种恨让他的生活有了目标,那就是杀死庆忌。
吴王的臣民们也已经记不起老大为什么恨庆忌,他们更为悲愤地恨着,同时热烈地探讨杀死庆忌的种种方法。如果这些方法一一实行,庆忌已经死过N次。但庆忌还活着,曾有六匹马驾的战车迫杀他,但他是长跑冠军,战车追不上他;他还是杂耍高手,迎着刺客射来的箭,他双手翻飞,快如疾风,箭射完了,箭全在庆忌手里,一手一把,他安静地看着刺客,刺客们喷出数口悲愤的血。
就这样,一个名叫要离的找到吴王,他说:我能杀庆忌。吴王低下头看着要离——不低头不行,要离太矮了——吴王说:“你,成吗?”
要离一挺他的小身板:“大丈夫只要有胆儿,没个不成!”
于是,根据要离的请求,吴王杀了他的妻儿,焚尸扬灰,要离这个英勇的小男人逃脱了吴王的魔爪,投奔庆忌。庆忌当然收留了他,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而普天之下最恨吴王的应当就是要离。
庆忌想错了。庆忌最终斗可是吴王,因为他对人性的拧巴、混账缺乏领会,所以在长江上的一艘船上,当要离突然拔剑向他刺来时,庆忌肯定是一肚皮的不理解,幸亏他还没有失去传说中的敏捷身手,他一把抓住要离,咔嚓把他扔进江中。
接下来的事像一幕残酷的喜剧,要离被捞上来,晃晃悠悠又提着剑来杀人,又被咔嚓扔下去,如是者三回。最终庆忌撑不住了,长叹一声:唉,服了你了,你走吧。
要离就这样回到了吴国。他没有能够杀庆忌,但吴王在一番严肃认真的思考后认为,要离的忠贞、勇气以及拿着老婆小孩去套狼的牺牲精神值得提倡,郑重决定把吴国分一块给他。
我估计,要离本来是想活下去的,否则他就会多喝几口江水把自我淹死算了,但如今吴王这么一褒奖,他想活也活不下去了,拔出剑来往脖子上一架——这回他总算成功了,他杀了自我。
要离,在中国古人心中是英雄,《吕氏春秋》在讲述他的事迹后评论道:“要离可谓不为赏动矣。故临大利而不易其义,可谓廉矣。廉故不以贵富而忘其辱。”意思是说,要离了不起,还明白人有脸树有皮,不肯没羞没臊地分一小块地盘去做土皇帝,难能可贵啊。
照此说来,我也同意要离是个英雄,不仅仅因为他还有脸皮——当然我也担心他挂着这张脸皮怎样去阴间见他的老婆小孩,可是,春秋时的人们和咱们不一样,似乎是不信来世阴间那一套的,所以办事决绝、“狼”性充沛——还因为,要离毕竟真的去试着杀了一回庆忌,如果是此刻,他尽能够在互联网上发帖子,悲愤而安全地发泄他的各种仇恨,泄完了,关电脑,洗洗睡。
英雄人物故事(二十七)
每一天早上,正当你躺在暖和的被窝里时,每一天晚上,当你坐在沙发上专心地看着电视荧屏上精彩的节目时,你可否想起过大街上还有一些清洁工正在默默无闻地打扫着我们的城市?也许有很多人已经遗忘掉了这些“城市的美容师”,可是,能有几个能够透彻地了解这些呢?
记得2001年冬天的一个早晨,我和父亲母亲起来的很早,天刚蒙蒙亮,我们就一齐到外面散步。刚走出大门,就看见几个穿着橘黄色工作服的清洁工正在冒着凛冽的寒风,一点一点细致地打扫着卫生,一边扫,一边用手捡起塑料袋扔进垃圾桶里,还不时吸着感冒的鼻子。我问母亲:“他们不怕冷吗?”母亲回答说:“他们怕冷,可是他们有着坚强的毅志,每年每一天不管是严寒酷暑,还是大雪纷飞,他们总是在五点多,街上的人很稀少时,无私地清扫着大地母亲的脸庞!”听后,让我对他们肃然起敬。
虽然清洁工们付出了他们多少大好时光,但还有许多人在毫不顾及地扔着垃圾。就拿那一次说,有一天,我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看见一个高年级的大哥哥正在看着一张宣传单,看完随手一扔继续往前走,一位清洁工阿姨看见了对他说:“小孩呀,以后别乱扔了,啊!”而那个大哥哥一点都不服气喊到:“我想扔就扔,关你什么事!”说完,扭头走了。那住阿姨长叹一声,毫不埋怨地捡起那张纸,扔进了垃圾桶。
啊!敬业的清洁工啊,你们是当之无愧的“城市的美容师”,是真正的无名英雄!
英雄人物故事(二十八)
史进是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人物,他也是第一个出场的梁山好汉,虽然没有宋江、武松等人出名,可是关于史进的故事还是不少的。
学艺王教头
王进原本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因为得罪了高太尉,于是只能携母逃离了京城,来到了陕西境内。刚好到了史家庄的时候,母亲生了病,于是便投到了当地一个财主的庄上,这个财主便是史家庄史太公。
史太公对他们母子二人十分热情,请大夫,煎药,对其老母照顾有加。王进对此很是感激,刚好看见史太公的长子史进在练习棍术。王进不由出口指点,年轻气盛的史进并没有将王进看在眼里,非要和史进比武。
王进有心教史进几手,以作报答。所以拿出本事,将史进一棒打翻。史进倒头拜师,王进教了史进半年左右,史进学会了十八般武艺,提高极大,成为了少年英雄。
史进出走
史老太公去世之后,史进成了史家庄的庄主。为了防止盗贼,史进下足了力气操练庄户民团。之后华山好汉陈达来庄借粮,被史进打败生擒。少华山的朱武和杨春为了救出自我的兄弟,于是设下苦肉计,故意自缚其身,负荆请罪来史家庄。并说兄弟三人同生共死,如今陈达被史进抓住,他们两人天然也不能抛弃陈达。
史进被他们三人的兄弟义气感动,于是当即就释放了陈达。朱武为感激史进,多次送礼,史进也是个豪爽的汉子,中秋之夜邀请他们三人赴宴。这本是一件好事,可是却不料史家庄庄客误事,不细心将史进写给朱武等人的信件遗失。
信件最终被猎户李吉捡到,李吉将此事告知官府,华阴知县当即命人点好差役,等到朱武等三人前来赴约之后,将整个史家庄围住。朱武期望史进能将他们交给官府,保全自身,遭到了史进的拒绝。
之后史进同朱武、陈达、杨春等人杀掉差役,逃出了包围圈。杀了官差,又不想去少华山到贼寇,史进于是出外投靠自我的师傅。可惜的是并没有找到自我师傅的踪迹,最终只能到了少华山当土匪。
九龙纹身
史进身上纹有九条龙,据说是他十七八岁的时候。一次外出,在华阴县城中看见了一个武艺高强的壮汉在街上卖艺,两臂上纹着的团龙纹身,让史进觉得很酷。认为凡是武功高强之辈,都应当有这么帅气的纹身。
就这样回到家中之后,史进缠着史太公为自我请匠人刺纹身。史太公无法,只能请来高超匠人为他纹身。因为史进期望自我能超过那卖艺人,所以便让人纹了九条龙纹。于是史进身上从此便有了九只龙纹纹身,之后得绰号九龙纹。
金圣叹曾点评:以名为引,盖因史进寓意“历史在前进”之意。史进这个人物成为《水浒传》开场的人物,也许并不在于他这个人,重点是他的名称。另外,史进之所以会加入梁山,全是因为最开始的义气,这也点出了《水浒传》的中心感情——义。
史进和朱武、陈达、杨春一齐杀败了官兵,上了少华山。本与少华山勾结;事发后杀死俩都头并李吉,不愿意落草而去投奔王进;寻王进不得结识鲁智深。因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而离开渭州;后至延州、北京,盘缠用尽,与鲁智深一齐火烧瓦罐寺后分手,投少华山落草。之后被官府抓住之后,又被人所救,此后随少华山众人一齐投了梁山。
英雄人物故事(二十九)
赵尚志
赵尚志三个字,曾让侵华日军闻风丧胆,“小小的‘满洲国’,大大的赵尚志”,是倭寇发出的无奈而又钦佩的感慨。
被日伪称为最顽固的“反满抗日”分子!
当年东北流传一种说法,叫“南杨北赵”。
“南杨”指的是杨靖宇,“北赵”就是赵尚志,他十七岁就读黄埔军校第五期,历经艰难困苦,抗日决心毫不动摇,即使最终负伤被俘,依然宁死不屈。
一位专家说,东北很多著名抗日英烈因为地下工作需要,用的都不是原名,惟有赵尚志一向用原先的名称。
但很少有人明白,赵尚志也曾用过另外一个名称。
据尚志市烈士纪念馆馆长刘莉介绍,赵尚志曾担任1940年创刊的《东北红星壁报》主笔。
“向之”的主笔笔名,之后发现的手稿原迹证实,是在“尚志”两字基础上修改而来的。
据刘莉馆长介绍,赵尚志除了写过报纸上这些文章诗歌之外,还曾为《白山黑水》这首抗日歌曲写过歌词,并写下两篇关于抗日战争的论文。
印象中,赵尚志应和抗日英雄杨靖宇一样身材高大,气宇轩昂,目前发现的惟一一张赵尚志将军生前的照片,是1932年8月赵尚志担任巴彦抗日游击队政委时与游击队指挥部成员的合影,赵尚志手拿马鞭坐在中间前排,二十四岁的他明显比两边的人矮半头。
巴彦游击队失败以后,赵尚志加入抗日义勇军孙朝杨部,后率六人赴珠河创立抗日游击队。
到1934年,这支抗日武装不断壮大,到达数千人。
之后赵尚志将军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
赵尚志嗓门很大,常常在大会上向战士们讲述抗日救国的道理,描绘鬼子打跑以后国家未来的模样。
1942年2月,年仅三十四岁的赵尚志在战斗中,遭到混入部队的日满特务暗算,重伤被俘后血尽而死。
随后日寇将其遗体肢解成两部分,身体沉入松花江,头颅送伪满“首都”新京(今长春)请功,而后下落不明;历经六十余载,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之际,东北抗日烈士赵尚志将军的头颅在长春找到了。
这位民族英雄的故事将要画上一个句号,但对他的事迹的寻访和传颂却不会停止。
英雄人物故事(三十)
赖宁,英雄少年。14岁(指被评为“十佳少先队员”时,下同),四川石棉县人。他胸怀大志,品学兼优,全面发展,从上小学开始,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和优秀少先队员。曾获省红领巾读书读报奖章活动一等奖,地区少年儿童绘画比赛二等奖和县儿童书法比赛一等奖。小学毕业后,他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入重点中学——石棉县一中。
赖于对祖国、对家乡、对人民、对生活无比热爱,他三次救火而不留姓名;他有着远大志向,要做像李四光那样的科学家;他坚持几年为家乡探险寻宝,利用节假日采集矿石标本,进行无线电实验。他求知若渴的进行学习,好追根寻底,有进取探求的进取精神。1988年3月13日,石棉县海子山突然发生山林火灾,为了扑灭山火,挽救山村,保护电视地面卫星接收站的安全,赖宁主动加入了扑火队伍,他不顾个人安危,在烈火中奋战四五个小时,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为了表彰赖宁的崇高精神,1988年5月,共青团中央,国家教委做出决定,授予赖宁“英雄少年”的光荣称号。号召全国各族少年向赖宁学习。
写作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技术。在这篇英雄人物故事【精选30篇】的结尾,希望这些范文能够为你提供一些灵感和启示,让你更好地掌握写作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如果你觉得这些范文对你有所帮助,不妨为文章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