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读者,很多人可能对身先什么和出师未劫身先卒的下句是什么不是很了解,所以今天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身先什么和出师未劫身先卒的下句是什么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 1、身先什么
- 2、出师未劫,身先卒的下句是什么
- 3、身先士卒死而后己是什么意思
- 4、身先士卒身先死下一句是什么
- 5、“身先士卒死而后己”是什么意思
- 6、<三国演义>中,“出身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是指谁,你对此人的评价是什么
- 7、身先士卒的下一句是什么
- 8、身先士卒死而后已是成语吗
- 9、“壮士未酬身先死”的下一句是什么
- 10、身先士卒身先死的下一句是什么
身先什么
身先士卒出师未捷身先死 首选是————————————————身先【士卒】
还有两种不常用的说法—————————身先【力行】、身先【杀敌】
出师未劫,身先卒的下句是什么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写的《蜀相》最后两句。 我只知道“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自杜甫《蜀相》
身先士卒死而后己是什么意思
身先士卒
【拼音】shēnxiānshìzú
【解释】作战时将领亲自带头,冲在士兵前面。比喻领导带头,走在群众前面。【近义词】以身作则、一马当先
【反义词】瞠乎其后【歇后语】李逵上阵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出处】《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当敌勇敢,常为士卒先。”《资治通鉴·隋纪炀帝大业九年》:“玄感每战,身先士卒,所向摧陷。”
死而后已
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生,意为不辞辛苦地贡献出自己的一切,到死为止的精神。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分句;指奋斗终生
【近义成语】
鞠躬尽瘁、摩顶放踵
【相反成语】
虚度年华
【成语例句】
◎我马上就去帮助王良智去,您不知道,今天一大早,我牙都没刷就去帮助车锯上的轴,石队长了解我,为了工作,我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组织上去了解我吧,为了争取当个光荣的共产党员,我要把我所知道的一切都贡献给党。
身先士卒身先死下一句是什么
您好,您说的应该是出师未捷身先死吧。下一句是长使英雄泪满襟。
《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翻译: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蜀相赏析:
怀着对三国时蜀丞相诸葛亮的深深敬意,缅怀他生前的显赫功勋,并寄予了无穷的感叹,也蕴藉着诗人匡时济世的抱负和失望心情。题曰“蜀相”,而不曰“诸葛祠”,可知老杜此诗意在人而不在祠。然而诗又分明自祠写起。
何也?盖人物千古,莫可亲承;庙貌数楹,临风结想。因武侯祠庙而思蜀相,亦理之必然。但在学诗者,虚实宾主之间,诗笔文情之妙,人则祠乎?祠岂人耶?看他如何着墨,于此玩索,宜有会心。
“身先士卒死而后己”是什么意思
“身先士卒死而后己”的意思是作战时将领亲自带头,冲在士兵前面,已:停止。死了以后才罢手。现在用来比喻领导带头,走在群众前面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
身先士卒
拼音
释义:作战时将领亲自带头,冲在士兵前面。现在也用来比喻领导带头,走在群众前面。
出处:《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当敌勇敢,常为士卒先。”《资治通鉴·隋纪炀帝大业九年》:“玄感每战,身先士卒,所向摧陷。”
例句:
1.周总理在解放前,东征西讨,身先士卒,功盖天下。
2.为将者当披肩执锐,勇于身先士卒,临难不顾,赏必行,罚必信。
3.每次义务劳动,校长总是身先士卒,带头实干。
4.而且从收服谢运祥那一战中,作为老大的楚箫身先士卒。
死而后已
拼音
释义:已:停止。死了以后才罢手。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
出处:《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例句:
1.诸葛亮为了安国兴邦,舍身取义死而后已,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2.诸葛亮一生对汉室忠心耿耿,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3.为了老百姓,他真的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4.敬爱的周总理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人民对他仰之弥高。
5.诸葛亮当轴处中,奉诏辅孤,为了蜀汉的兴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6.鲁迅对人民忠心耿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7.敬爱的周总理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人民对他仰之弥高造。
8.焦裕禄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万古流芳。
9.敬爱的周总理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们永远怀念他。
10.他一生对国家忠心耿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三国演义>中,“出身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是指谁,你对此人的评价是什么
诸葛亮
我生于农村,孩时阿公就给我讲三国的故事,对里面的一些人名有印象,并且对他们产生了好奇心,于是读小学五年级就捧着厚厚的《三国演义》似懂非懂的看。然后我就开始和阿公争论谁的“三国”更纯正,然后一向对我疼爱有加的阿公因为不敌我的口出无逊,讲不赢便屈指来轻敲我的脑壳。但是我们爷俩对其中的一个人物看法却是出奇的一致,一致的对其奉若神明,这个人当然就是诸葛亮。
诸葛亮可以说是中国二千年封建史上的一个完人,是一切文人臣子的典范。据闻唐宋两代,为官者读《出师表》而不落泪,便是不忠!这个说法无可考其出处,但是也足可见诸葛亮在历史上地位之褒高。
陈寿在《三国志》里言其治蜀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虽仇者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诚信公道,赏罚严明”。“用法严峻”。这些都是见诸于正史,是对诸葛亮政治能力的推崇。“管、萧之亚匹矣”——与管仲、萧何一样的人物。很高的评价。至唐代杜甫诗曰:“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一下子就将诸葛亮推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商初名相伊尹辅佐成汤、太甲两代,周初名相吕望辅佐文王、武王两代,勋劳卓著,孔子对此二人极度推崇,而杜甫的诗说诸葛亮才能功绩与他们两人只在“伯仲之间”,不相上下。而汉初名相萧何、曹参更是不堪与匹。即使到了近代,仍是誉声不断。郭沫若《蜀道奇》:“鞠躬尽瘁兮,诸葛武侯诚哉武;公忠体国兮,出师两表留楷模。”……
子曰:逝者如斯夫。具有中国特色的历史研究是这样的:故事与故事的人物离我们越是久远越是有利于我们的研究与讨论。实际上绝大多数前面被冠以“中国特色”的事物俱是所有中国人的耻辱!研究三国与研究三国里面的人物很安全,如果是公开的研究讨论党国历史与党国人物就不很妥当了。
孔明先生被人研究了将近两千年,慢慢的便有了一些批评的声音,前面我引述了一些赞誉的,下面再来一些批评质疑的。我是才疏学浅,在写字板上“复制”“粘贴”并用就成了这一篇文章。只是用自己的话讲述别人的观点,没有指明出处并无欲窃为己有之意,实在是记不起来的缘故。
对孔明的质疑体现在下面四点:
一、《隆中对》是不是孔明写的?
彼时刘备仅余荆、益二州回旋,并且还时常被人进攻,几近于走投无路,天下英豪都效力于孙、曹二家,好不容易来了个徐庶也被曹操用计赚走,只两个生死兄弟相随,勿论争天下,就是现有的荆州、益州也有朝不保夕的危险。正是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逼得刘备情急使出了一条古时帝王揽人才争天下的新招:深度发掘本地人才。于是诸葛亮才在中国的历史上隆重登场。
刘备三顾,向诸葛亮请教,“谘臣以当世之事”,问他当时的情况。而《隆中对》答曰:“……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奇怪得很,孙氏据有江东,其实只是很短时间的事。孙坚占据的仅仅是长沙附近而已。孙坚一死,实际上便是什么都没有。孙策凭借着他的超级智慧,在二千年前给我们上演了一出精彩好戏,以玉玺作押,向袁术借得一千兵士,几十匹马,靠着过人的才能在强手如林的乱世打拼出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可惜这个人过于勇猛,打起仗来全然没有指挥官应有的风采,总是身先士卒,冲锋陷阵,遂于一次战斗中中箭不治身亡。孙策临终,怕主少国疑,传位于其弟孙权——这在中国的历史上应该是首创,权柄授之于弟,而不是弱齿幼儿。孙策止此一条便在中国历史上比他后来的许多帝王强出许多。孙策刚刚扩大了地盘就死了。从时间上分析等于是孙权刚刚承受基业,而刘备则恰好在此时遇上诸葛亮了,从这个角度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是一个事实,虽然这个“已历三世”细究起来有点过于仓促,但是孙权即位不久,若据此便断定其“国险而民附”是否过于牵强?或者诸葛亮懂得DNA遗传算法,知道孙氏家族的一贯风格,“老子英雄儿好汉”,此子非是赵奢之子,于是断定孙权不可小视?
这些都只是从《隆中对》本身提出的异议,更大的疑问在于《隆中对》的实质应是刘备与诸葛亮的谈话记录,也即刘备问而孔明答。但是据说蜀国当时没有史官,(据谁说的?我不记得了。)从常识上讲当时的刘备也仍处于惶惶的境地,实力相当的差,排场好像也应该还没有到设史官。《三国志》也没有言明是谁与刘备同往,谁做的记录?都没说。《三国演义》倒是讲了,是帅哥张飞与刘备一起去访问诸葛亮的,(关羽也去了吗?不记得了。)但是原来操猪刀,后来为了保持帅哥形象改为操蛇矛的张飞,他会记录下这个流传千古的《隆中对》?!这个可能极低极低。
所以后世之人据此怀疑《隆中对》不是诸葛亮写的,是陈寿对历史的演义。
如果真是诸葛亮写的,也应该注明刘备、诸葛亮合著嘛。呵呵…
二、诸葛亮六出祁山是战略上一个大大的BUG。
虽然《隆中对》是不是诸葛亮写的存在争议,但是诸葛亮出山之后,业绩卓著。当时刘关张三位屡尝败绩。没料想还是那些人马到了这位文弱书生的羽扇下,却能化腐朽为神奇。首战火烧博望坡,大败曹军,还捉住了主将夏侯什么什么将军。(呵呵,三国里面的人名真是难记啊。)令的关张一干刘备的嫡系佩服不已,从此对这个刚刚二十出头的靓仔敬服有加。
赤壁大战奠定了“三分”格局,这实际上也是诸葛亮出茅庐时所期望能够形成的局面。赤壁大战后蜀汉的处境对比孔明出山之前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而即使是形成了这种所谓的“三分鼎立”局面,刘备一方的实力仍是最弱,不是一般的弱,是很弱。当时实力最强的曹魏根本不把蜀汉放在心上,重兵一直顿于淮南——强大的吴国才是曹魏心腹大患。相反最强大的的魏国也始终是吴国的真正的威胁。在诸葛亮兵出祁山之前,曹魏始终都没有进攻蜀汉的意思。即使在吴蜀两国双方抛开相互的战略需要而开战时,吴方的陆逊火烧连营击败刘备,刘备病死,这时曹丕也没有乘机攻蜀,相反却在准备进攻士气正高的吴国。蜀国可以说是在孔明的运筹下在魏、吴两国的夹缝中生存。现实使得魏、吴两方都没将蜀国视为真正对手,也正是这样孔明才能南征,上演“七擒孟获”的千古绝唱。等到孔明首次兵出祁山,三郡响应,曹魏才大为震动,料想不到小小的蜀汉竟敢出兵!蚂蚁撼大象。
诸葛亮出山之前刘备以其弱小实力,却想要在中原与那些业已兵多将广的大军阀争夺中原的城市,所以屡战屡败。等到诸葛亮来掌舵,神目如炬,跳出中原的厮杀,将注意力集中到当时天下英雄都不注意的边远地区巴蜀,收服一个孟获。后世也才有了“蜀汉”的专用历史名词。(孟获后来在蜀汉当了御史中丞,是文官。是一位有文化的少数民族兄弟,呵呵。)
诸葛亮兵出祁山来挑战曹魏,等于是回到了以前刘备走过的被证明是错误的道路。招来强敌。加速蜀国的灭亡。要知道连续的战争破坏使得百姓早已厌烦谁谁正统的问题,所谓“汉”的概念也被人逐渐淡忘,人心不思汉,强大的曹魏统一了长江以北,隐隐然已是天下归心。蜀国在军事上不敌魏、吴两国,在经济上也不如。诸葛亮执政蜀国,经济上的措施好像不多。“民贫国虚,唯仰锦耳。”(这一句好像还是诸葛亮的原话,我记不太清楚。)巴蜀在当时属穷僻之地,只有靠织锦卖与魏、吴两国缓解财政上的困难。而魏国此时却是经济发达、军事强大,并且文化、科技也是发展得比其他两国好出许多。
诸葛亮就是此时向魏国挑起战事——如果不是害怕孔明迷骂我,很想说武侯此举是以卵击石。
有人认为诸葛亮此举是以攻为守,进攻汉中是为了保护巴蜀革命根据地,但是前面已经分析过了,曹魏看起来根本就没有进攻蜀汉的意思,以攻为守的说法就不成立了。或者他们的不进攻是认为蜀汉迟早是盘中餐?诸葛亮为何不等待下一次的的赤壁大战,然后再一次从中渔利?大概是顾虑于自己的寿命。
诸葛亮身上渗透着一种悲剧色彩,或者“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是他兵出祁山的最好解释。他大概也知道自己挑战魏国是一种战略错误,但是为了报答刘备“三顾之恩”,要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所以六出祁山,劳民伤财,无功而返。魏国太强大了。魏国的强大反衬出诸葛亮的凄凉——独一无二的才干——要知道我们找了几千年才找到你的几个缺点,但是你却不得不去辅助一个辅不起的刘阿斗。
三、诸葛亮对人才的培养与使用是不是很失败?
诸葛亮的用人问题一直就是历史上研究他的人相互争议的焦点。北伐路上失街亭的马谡就是诸葛亮在用人上的最大一个BUG。我看到过一种观点颇为独特,认为当时失街亭后“挥泪斩马谡”是一个比让马谡守街亭还要大的错误!据说马谡当时颇负才名,很得人心,被斩首时不止“孔明挥泪”,而且蜀汉国内民众闻知后也是同情的居多,好像没有多少责怪的意思。简言之:马谡不该斩。总之这个小马同志很有名,比纸上谈兵的赵括还出名,所以就不讨论他了。
后世人研究孔明的用人问题,在分析了最受其欣赏、提拔重用的人物后,发现一些有趣的共同点:
①亲如父子的马谡,襄阳人;
②临终付托后事的杨仪,襄阳人;
③继其执政的蒋琬,零陵人;祎费、江夏人;姜维,关西人;
④《出师表》推荐给后主的董允,南郡人;郭攸之,南郡人;向宠,襄阳人;
零陵、江夏、襄阳、南郡,这四个地方在汉末都隶属于荆州刺史部,也就是说他们除了姜维是关西降将外,其余全部都是荆州人。偌大一个蜀国,除了荆州外便没有人才了么?是不是深度发掘本地人才的“度”没有把握好?
呵呵,不是巧合哦~
另外一个对孔明用人的最大质疑便是有关于魏延。三国乱世,叛主武将比比皆是,像赵云、黄忠、张辽、徐晃、庞德、马超、张郃、马岱、太史慈、甘宁、严颜、法正、贾诩……还有刘备属下的一大排刘鄣久部。数不胜数,都是事过二主的。吕布如果能够不死,估计要事三主以上。号称万古忠义的关羽,先是打着“降汉不降曹”的旗号背叛刘备,得了个“汉寿亭侯”的封号,然后又“过五关斩六将”背叛曹操。奇怪的是这些人的的身体结构都很正常,而唯独魏延“脑后有反骨”?!
先来看看“反骨”的魏延反了几次,所为者谁。
第一次:反荆州刘表,请刘备入荆州。彼时正值刘备败走襄阳,狼狈万分,身边仅有张飞赵云,千余老兵疲卒。前方蔡瑁张允故意刁难,后面曹操雄师步步进逼。值此进退无路、存亡未卜的关键时刻,杀出一个与敌对双方都无利益关系的魏延,在襄阳城下与名将文聘大战数十合。魏延第一次造反的结局是:刘备脱险,但他本人却落得个家人被杀,只身投奔长沙的下场。
第二次:反长沙韩玄,救黄忠,献长沙于刘备。赤壁大战后,刘备的实力得到增强。当时已经是名重天下的关羽受命帅兵攻取长沙,谁知老将黄忠根本不惧关红脸的盛名,顽强阻击,弄得关红脸进退两难,很是尴尬。大概是英雄惜英雄,两将对决黄忠不慎失手,关红脸放了他一马,再战时黄忠虚射三箭以示报答。遭到长沙太守韩玄误解,绑赴刑场斩首。又是魏延激于义愤,振臂高呼:“黄汉升乃长沙保障,杀汉升即杀长沙百姓也。”救下黄忠。拔剑而出,斩杀韩玄。开城门迎接蜀汉军队进入长沙。魏延第二次造反的结局:诸葛亮不久来到,首先令下的就是斩杀魏延。理由是:“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忠也,食其禄而弑其主是不义也”。幸好有众人苦求,而且诸葛亮本人也可能觉得这个理由过于牵强,魏延才幸免一死。
第三次:反杨仪。当时诸葛亮刚刚逝世,杨仪被诸葛亮临终付以重托。此时的魏延是蜀军营中资历最久、武功最强、官阶最高的前军主将。在得知诸葛亮逝世,由杨仪统帅全军的消息时,说了两句话。“丞相虽死,但某还活着!岂可因一人之死废国家大事?”。他要继续伐魏,不想退兵。“杨仪何等人也?大丈夫岂可被书生所制?”大概魏延长的太帅,一直就遭到也是靓仔的诸葛亮的妒忌。所以诸葛亮一见到魏延就给他的脑后安上莫须有的反骨。诸葛亮提拔的那些同乡对他也是极尽排挤的能事。杨仪当时只是一个小小主簿,相当于秘书长而已,诸葛亮安排他来统率全军,实在是策略上的超级BUG。更大的讽刺还在于后来,这个杨仪在蜀国内部的政治争斗中失势,居然说道:“早知若此,当初丞相死时,吾若以全军投魏,何至有今日耶?”呵呵,诸葛亮九泉有知,闻知此言,不知作何感想?魏延第三次造反的结局:被葛亮生前安排的“暗桩”马岱斩杀。
综上所述,说诸葛亮因为担心魏延造蜀汉的反才处处作对实在有点牵强。魏延之于蜀国更大的功劳还在于镇守汉中几十年,汉中丝纹未动。汉中的北面与强大的魏国接壤,西北方则常常要受到西凉兵的骚扰。还是蜀国的粮仓,比起蜀国的其他地方,可谓重中之重。刘邦就是得汉中才得天下的。刘备独独信任魏延,说明刘备在用人方面很了不起。对比名重天下的关羽,镇守荆州没几年就兵败身亡,引得蜀吴两国厮杀,大伤蜀汉元气。魏延比关红脸强出许多。魏延一死,蜀汉北面无可托之将,隧使邓艾有机可乘,单兵直入,径取成都。
总之,诸葛亮在对待魏延的问题上给后世留下的争议最大。我本人很喜欢魏延,也认为诸葛亮在魏延的的使用问题上实在是天大的误会。
四、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很差吗?
诸葛亮在隐居隆中、躬耕城商期间,就以“管、乐”自许。“管”是管仲,春秋时辅助齐桓公九合诸侯,使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是大政治家。“乐”是乐毅。战国时燕国一直很弱小。待到燕昭王拜乐毅为上将军,乐毅联合秦、楚、韩、赵、魏五国共同伐齐。激战于济西,大败齐军。乐毅率燕军乘胜攻克齐72城,直入都城临淄。燕国至此达到鼎盛时期。乐毅是大军事家。诸葛亮自比管乐,但是后世人却不这么认为,陈寿在《三国志》里说诸葛亮:“管、萧之亚匹矣”,政治上很了不起。但是对他军事上的评价仅仅只是说“长于治戎,短于应变”,而且还提出疑问:“盖应便将略,非其所长欤?”。虽然没有直接讲他军事不行,但是比之对他他政治上的评价相去甚远。
孔明迷们当然愿意大唱“空城计”来反驳认为诸葛亮“长于治戎,短于应变”的说法。而实际上诸葛亮自己承认:“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唱“空城计”是走投无路不得已而为之,并非他本人的意愿。而且六出祁山一无所获是不争的事实。征战数十年,蜀国没有得到魏国的一寸土地。最后自己也被拖死在五丈原秋风萧瑟的寒夜里。
首出祁山,魏延剑走偏锋,献奇计原自率五千精兵取道子午谷,直插魏国的重镇长安。因为当时镇守长安的是一个比赵括还不如的,根本不知军事的玩绔子弟夏侯懋。遭诸葛亮叱退。后世很多研究家都认为这是蜀汉唯一的机会。五千军出子午,败不过丧一支偏师,胜则可截断魏国潼关东西的联系,进而席卷陇上,虎视中原,利莫大焉。诸葛亮死后一千年,金人侵宋,便是使用类似于魏延的这种策略,先使一军堵住潼关,不放北宋最有战斗力的西军东援,然后轻而易举地攻陷汴梁。诸葛亮后来火烧上方谷,打算将司马懿父子连同诱敌的魏延一齐烧死,奈何瓢泼大雨不仅救了司马懿父子,连眼中钉魏延也一起救了。此时却为何不采用魏延奇计,败了就顺便让他最讨厌的魏延葬身魏国。莫菲真相竟是孔明害怕魏延的子午奇兵建下不二大功?!!
身先士卒的下一句是什么
“身先士卒”的下一句是“所向摧破”。“身先士卒”指作战时将领亲自带头,冲在士兵前面。现代也指领导带头,走在群众前面。该成语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出自于《宋书·檀道济传》:“率厉文武;身先士卒;所向摧破。”
故事内容:
刘勋偷袭海昏县毫无所获,在返城路上,又与孙贲、孙辅经历一场恶战。孙辅年轻气盛,带领一支人马拦住刘勋的残兵败将。他身先士卒,奋不顾身,与敌军短兵相接,士兵们受到激励,个个争先。这一场伏击战,直杀得刘勋丢盔弃甲,几乎全军覆没。最后,刘勋仅带领十几名亲随,从楚江逃到寻阳。听说皖城已被孙策攻下,家眷也被俘虏,回去不得,只好投奔曹操。
造句:
1、班长身先士卒,第一个跳进了湍急的洪水中。
2、冲锋号响起,王团长身先士卒,冲在队伍的最前面。
3、领导干部要身先士卒,不要坐在办公室指挥。
身先士卒死而后已是成语吗
是2个成语
身先士卒
shēnxiānshìzú
指作战时将帅亲自冲在士兵的前面;奋勇杀敌。现多用以比喻领导带头走在群众的前面。
《宋书·檀道济传》:“率厉文武;身先士卒;所向摧破。”
卒;不能读作“zhú”。
卒;不能写作“足”。
以身作则一马当先
瞠乎其后
用作褒义。一般作谓语、定语。
主谓式。
死而后已
sǐérhòuyǐ
已:停止;完毕。死了以后方才停止。指一生努力奋斗;一直到死为止。奉献了一切。
《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而;不能读作“ěr”。
已;不能写作“己”。
鞠躬尽瘁摩顶放踵
虚度年华
用作褒义;用于称颂人。一般作谓语、宾语、分句。
紧缩式。
“壮士未酬身先死”的下一句是什么
杜甫的《蜀相》,是“出师未捷身先死”,下一句是“长使英雄泪满襟”。
全诗: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译文:
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
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
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杜甫(712-770),字子美,汉族,唐朝河南巩县(今河南郑州巩义市)人,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身先士卒身先死的下一句是什么
身先士卒是四字成语没有下一句。
一、身先士卒的出处:
1、《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当敌勇敢,常为士卒先。”
2、白话文意思:指作战时将领亲自带头,冲在士兵前面。现也指领导带头,走在群众前面。
二、近代史实例:
1883年,法军从越南边境进攻中国,老将冯子材奉命率军驻守镇南关,面对装备精良的法军,冯子材一点也不畏惧,积极备战,誓与镇南关共存亡,将士们深受感动,个个英勇作战。冯子材更是身先士卒,与法军进行肉搏战,打败了法军。
身先士卒
【拼音】shēnxiānshìzú
【解释】作战时将领亲自带头,冲在士兵前面。比喻领导带头,走在群众前面。【近义词】以身作则、一马当先
【反义词】瞠乎其后【歇后语】李逵上阵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出处】《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当敌勇敢,常为士卒先。”《资治通鉴·隋纪炀帝大业九年》:“玄感每战,身先士卒,所向摧陷。”
死而后已
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生,意为不辞辛苦地贡献出自己的一切,到死为止的精神。
如果您对本文的解答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肯定。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