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读者,很多人可能对留取丹心照汗青中留取的意思和"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汗青的意思是不是很了解,所以今天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留取丹心照汗青中留取的意思和"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汗青的意思是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 1、留取丹心照汗青中留取的意思
- 2、"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汗青的意思是
- 3、过零丁洋中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留取俩字有什么意味
- 4、文天祥的著名诗句“留取丹心照汗心”出自哪首诗
- 5、留取丹青照汗青中“取”的意义与用法
留取丹心照汗青中留取的意思
楼上说的很对~就是留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丹心”是指赤红炽热的心,一般以“碧血丹心”来形容为国尽忠的人。
“汗青”是指历史典籍。古时在未有纸的发明之前,要记录军国大事,便只能刻写在竹简之上;但必须先用火把竹简中的水分蒸发出来,这样才方便刻写,并可防虫蛀;后人据此引申,把记载历史的典籍统称为“汗青”。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但死得要有意义,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汗青的意思是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汗青的意思是:古代用来记事的竹简,是用青竹烤去水分做成的。烤时竹子上冒出的水像汗一样,所以古人称竹简为汗青。后用来泛指书籍史册。这句话出自宋朝文天祥的《过零丁洋》。
《过零丁洋》
【作者】文天祥【朝代】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白话翻译: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扩展资料
此诗前二句,诗人回顾平生;中间四句紧承“干戈寥落”,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末二句是作者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全诗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表现。
这首诗见于文天祥《文山先生全集》,当作于公元1279年(宋祥兴二年)。公元1278年(宋祥兴元年),文天祥在广东海丰北五坡岭兵败被俘,押到船上,次年过零丁洋时作此诗。随后又被押解至崖山,张弘范逼迫他写信招降固守崖山的张世杰、陆秀夫等人,文天祥不从,出示此诗以明志。
过零丁洋中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留取俩字有什么意味
“留取″是“留下,选取“的意思。
“留取丹心照汗青“,就是我要“留下“的是丹心,我要“选取“的还是丹心,无论怎样,我都是这样的选择!
这是文天祥坚定决心的展现。
文天祥的著名诗句“留取丹心照汗心”出自哪首诗
文天祥的著名诗句“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自《过零丁洋》。
原文: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译文: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千辛万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经过四年的艰苦岁月。
国家危在旦夕似那狂风中的柳絮,自己一生的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可叹我零丁洋里身陷元虏自此孤苦无依。
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注释:
1.零丁洋:零丁洋即”伶仃洋“。现在广东省珠江口外。1278年底,文天祥率军在广东五坡岭与元军激战,兵败被俘,囚禁船上曾经过零丁洋。
2.遭逢:遇到朝廷选拔。
3.起一经,因为精通一种经书,通过科举考试而被朝廷起用作官。文天祥二十岁考中状元。
4.干戈:指抗元战争。寥(liáo)落:荒凉冷落。一作“落落”。四周星:四周年。文天祥从1275年起兵抗元,到1278年被俘,一共四年。
5.絮:柳絮。
6.萍:浮萍。
7.惶恐滩:在今江西省万安县,是赣江中的险滩。1277年,文天祥在江西被元军打败,所率军队死伤惨重,妻子儿女也被元军俘虏。他经惶恐滩撤到福建。
8.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
9.丹心:红心,比喻忠心。
10.汗青:同汗竹,史册。古代用简写字,先用火烤干其中的水分,干后易写而且不受虫蛀,也称汗青。
赏析:
首联“起一经”当指天祥二十岁中进士说的。“四周星”,文天祥于德祐元年(1275),起兵勤王,至祥兴元年(1278)被俘,恰为四个年头。此自叙生平,思今忆昔。从时间说,拈出“入世”和“勤王”,一关个人出处,一关国家危亡,两件大事,一片忠心。唐宋时期,一个人要想替国家做出一番事业,必须入仕,要入仕,作为知识分子必须通过科举考选,考选就得读经,文天祥遇难时,衣带中留有个自赞文说:“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就是把这两件事拴在一起的。圣人著作就叫经,经是治国安邦的。这两句诗,讲两件事,似可分开独立,而实质上是连结在一起的。干戈寥落一作干戈落落,意思相近。《后汉书·耿弇传》“落落难合”注云:“落落犹疏阔也。”疏阔即稀疏、疏散,与寥落义同。《宋史》说当时谢后下勤王诏,响应的人很少,这里所讲情况正合史实。
颔联接着从国家和个人两方面展开和深入加以铺叙。宋朝自临安弃守,恭帝赵昰被俘,事实上已经灭亡。剩下的只是各地方军民自动组织起来抵抗。文天祥、张世杰等人拥立的端宗赵昱逃难中惊悸而死,陆秀夫复立八岁的赵昺建行宫于崖山,各处流亡,用山河破碎形容这种局面,加上说“风飘絮”,形象生动,而心情沉郁。这时文天祥自己老母被俘,妻妾被囚,大儿丧亡,真像水上浮萍,无依无附,景象凄凉。
颈联继续追述今昔不同的处境和心情,昔日惶恐滩边,忧国忧民,诚惶诚恐;如今零丁洋上孤独一人,自叹伶仃。惶恐滩是赣江十八滩之一,水流湍急,令人惊恐。原名黄公滩,因读音相近,讹为皇恐滩。滩在今江西省万安县境内赣江中,文天祥起兵勤王时曾路过这里。零丁洋在今广东省珠江十五里外的崖山外面,现名伶丁洋,文天祥兵败被俘,押送过此。前者为追忆,后者乃当前实况,两者均亲身经历。一身为战将,一为阶下囚。故作战将,面对强大敌人,恐不能完成守土复国的使命,惶恐不安。而作为阶下囚,孤苦伶仃,只有一人。这里“风飘絮”“雨打萍”“惶恐滩”“零丁洋”都是眼前景物,信手拈来,对仗工整,出语自然,而形象生动,流露出一腔悲愤和盈握血泪。
尾联笔势一转,忽然宕进,由现在渡到将来,拨开现实,露出理想,如此结语,有如撞钟,清音绕梁。全诗格调,顿然一变,由沉郁转为开拓、豪放、洒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让赤诚的心如一团火,照耀史册,照亮世界,照暖人生。用一“照”字,显示光芒四射,英气逼人。据说张弘范看到文天祥这首诗,尤其是尾联这两句,连称:“好人,好诗!”诚然文天祥把做诗与做人,诗格与人格,浑然一体。千秋绝唱,情调高昂,激励和感召古往今来无数志士仁人为正义事业英勇献身。
创作背景:
这首诗当作于宋祥兴二年(公元1279年)。公元宋祥兴元年(1278年),文天祥在广东海丰北五坡岭兵败被俘,押到船上,次年过零丁洋时作此诗。被押解至崖山后,张弘范逼迫他写信招降固守崖山的张世杰、陆秀夫等人,文天祥出示此诗以明志。
作者简介: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留取丹青照汗青中“取”的意义与用法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但死得要有意义,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岳飞、文天祥、史可法及谭嗣同均是为国为民而肯抛头颅、洒热血的烈士,其壮烈情怀均与这两句诗的诗意吻合,那到底这两句诗是谁人手笔呢?
南宋末年,文天祥在广东兵败被元军俘虏,并被带往北方囚禁,途中经过零丁洋,便写了“过零丁洋”诗来抒发国破家亡的抑郁。其诗的下半阙如下———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其后,文天祥始终不被任何威迫利诱打动,慷慨赴义!
“取”字从产生到现代意义和用法有很大的变化。上古时是实意动词,中古近代时候被广泛用作动态助词,而到近代末期这种用法又消失殆尽。在“取”的变化过程中,汉语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正是这些变化导致了“取”字用法的“一波三折”,最终在现代汉语中仅保存在了“夺取”、“领取”、
例如:
取,捕取也。――《说文》
大兽公之,小禽私之,获者取左耳。――《周礼》
且今之勍者,皆吾敌也,虽及胡者,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取吴元济。――《资治通鉴•唐纪》
斩获敌人的首级为取
恨君不取契丹首,金甲牙旗归故乡。――宋•苏轼《阳关词》
取数斗归。――三国魏•邯郸
后来“取”字的意义引申扩大化:
⒈拿,得到:~书。~款。~得成绩。
⒉采用,选用,接受:~材。录~。去粗~精。~长补短。
⒊寻求:~乐。求~。~笑(开玩笑)。
⒋攻克,强夺:~城。夺~。
⒌按一定的根据或条件做:~齐。~决。
⒍〈古〉通“娶“。
从以上的例子和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上古时期,“取”字基本上是用作实意动词,一般单用在“取+宾语”结构中。
二、“取”在近代的基本发展概况
“取”字在近代汉语中出现了作为动态助词的用法。、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
从第一部分的分析中,“取”字本身是一个表示“取得”“得到”义的动词。和其他的动态助词的发展过程一样,在它成为助词之前,也有一个在联动结构中充当并列动词和在述补结构中作补语的阶段。当“取”字充当并列动词和补语时,它就出现在“动+取”和“动+取+宾”两种格式里,这两种格式的出现,可能在魏晋南北朝之际。例如:
1.春月,蜂将生育时,捕取三两头着器中,蜂飞去,寻将伴来,经日渐益,遂持器归。(张华:博物志)
2.打取杏仁,以汤脱去黄皮,熟研,以水和之,绢滤取汁。(贾思勰:齐民要术,卷九)
3.文规有数岁孙,念之,抱来,左右鬼神抢取以进,此儿不堪鬼气,便绝,不复识人,文规索水噀之,乃醒。(甄异传,古小说钩沉)
4.桐郞复来,保乃斫取之,缚著楼柱。(祖台之志怪,同上)
5.复有一身,疑是狐狸之类,因跪急把取,此物却还床后,大怒曰:“何敢嫌试都尉?”(幽冥录,同上)
6.音、侯伏地失魂,乃缚取考讯之。(搜神记,太平广记,卷四四七)
在这些例子中,“取”字同其他带有“取”意义的词连用,而且有共同的宾语。
(二)唐代
“取”字仍用于“动+取”和“动+取+宾”两种格式里,且用量激增,但是格式内部的语义关系、“取”字所表达的意义和词性,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唐代“取”字的主要用法有以下几种:、
1.表示动作的实现或获得结果:该类分两种情况,
①同魏晋时期取字用法相同的一类,如:
少顷,度方见缇褶在旧处,知其遗忘也,又料追付不及,遂收取,以待妇人再至。(-太平广记·卷第一百十七·报应十六),
这个时候宾语是动词和“取”字所共有的。
②但更多的,唐代“取”的用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即宾语不再是动词和“取”所共有,“取”字变得与动态助词“得”用法相同。例如:
愿持精卫衔石心,穷取河源塞泉脉。(王睿:公无度河,全唐诗);
待取满庭苍翠日,酒樽书案闭门休。(李群玉,全唐诗)
我们来比较一下魏晋时期和唐代取字用法有什么不同。经过比较,我们发现,在魏晋时期“取”字往往与含有“取”字意义的字连用,这就造成了宾语是动词和“取”所共有。但到唐代,能与“取”字连用的字的范围显然扩大了,大量的不带有“取”字意义的动词与“取”连用,取与动态助词“得”的用法相近。例如《近代汉语虚词研究》所举的例子:
说得一丈不如行取一尺,说得一尺不如行取一寸。(筠州洞山悟本禅师语录,大藏经,卷四七)
说取一丈不如行取一尺。(祖堂集)
2.表示动作状态的持续:
这是当“取”字与表示动作持续的动词连用时出现的情况,这时,“取”字相当于持续态助词“着”。例如:
若遇丈夫皆调御,任从骑取觅封侯。(全唐诗);
千官待取门犹闭,未到宫前下马桥。(全唐诗)
为什么会出现上述两种变化呢?我们来考察一下唐代的动态助词就会发现:唐代动态助词有明显的混用现象。根据曹广顺先生的《近代汉语虚词研究》分析:取、将、却、着四个动态助词中,后两者主要是表示完成,持续,同时兼有其它用法;而前两者则是在表示动作实现,获得结果的同时,兼表持续。根据这四个词本身意义(却:完成,着:持续,取、将:动作实现和获得结果)的不同,却、着的有明确的使用状态,而取、将则可以通用。这就造成了“取”字用法的扩大化。曹先生的分析是正确的,但是我们还应注意的是,在这个时期,作为后来取代“取“字的“得”的用法尚未成型,否则,“取”字就不会有如此的用法。
3.词缀:在这种情况中,取字不表动态,这类词句一般都是未然事件,都带有祈使的意思。例如: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薛能:金缕衣,全唐诗)
合是赌时须赌取,不妨回首乞闲人。(冯衮,全唐诗)
这种情况虽然出现较少,但变化不大,最终保留在了现代汉语的双音词中,象听取,领取,夺取等等。
(三)宋代时期
“取”字上述用法继续出现
1.表示动作的实现或获得结果:
这种情况虽仍有出现,但由于“得”字的大量出现,导致了“取”字用例的大量减少。例如:
一片樵林钓浦。是天教,王维画取。(史达祖:龙吟曲,全宋词)
2.表示动作状态的持续:
这类的使用基本与唐代相同。例如:
开取口,合不得。(五灯会元,卷八)
4.词缀:
这种用法也与唐代基本相同。例如:
更明年看取,东阡北陌,黄云万里。(杨无咎:水龙吟,全宋词)
宋代“取”字在功能上有一定的变化:即双音节动词中带“取”字的增多了,这种变化同近代汉语复音词的发展是一致的。
却、了、着、过、将、来这些动态助词基本上都产生于唐代,表示完成、持续、结果几种动态时常常混用,宋代以后,分工日益细致,日益稳定,由于与“得”字的重复,“取”字在“得”字的挤压下,必然的走向衰落。于是,在元明以后,三种用法虽都有保存,但数量更少了,且更重要的是比例有了很大的变化:前两种用法越来越少,词缀的用法比重越来越大。
三、总结作为动态助词的“取”字发展变化的原因:
①“取”字本身带有“获得”“得到”“结果”等一系列的可以用于助词的意义。这些基本的意义为它在以后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演化为助词并在唐朝获得空前发展奠定了意义上的基础。
②“取”字在上古时期就有用在述补结构和联动结构的情况,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就更加普遍了。这可以看成是结构上的基础。
③作为典型孤立语的汉语,在语言一定发展之后势必需要更多的虚词和结构来表达语法意义。
④近代白话文产生初期,许多助词(特别是却、将、取、着、了、过)产生之初,混用现象非常地普遍,这使得受限制较少的“取”字获得空前的发展。
⑤近代汉语精密化的发展趋势,又使得各个助词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明确,各个助词都有了各自所专有的语法关系。特别是“得”字和“着”字的产生和用法的定型,就使得与它有重复意义的“取”字在相同的用法情况时被排挤。最终,“取”字慢慢被排挤出动态助词的行列。
⑥汉语双音节词强大的生命力,使得“取”字作为动态助词的痕迹保留在了双音节动词中。
四、图示总结“取”字的用法发展脉络:
五、一点猜想
总的说来,“取”的变化主要在两个时期,一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是唐末到元明时期。在这两个时期,大体也有两个变化,一是由实意动词变为动态助词,一是动态助词的用法消失。这两种变化的原因前面早有详述,但我还是有一点猜想:
考察“取”字用法变化的两个大的时期,由于北方“阿尔泰语系”少数民族的入主中原,无论在政治上,还是文化上,还是语音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势必会影响近代汉语语法的变革。所以我猜想,近代“取”字用法的变化很有可能受到了北方民族“阿尔泰语系”的影响。
阿尔泰语系是语言学家按照语言系属分类方法划分的一组语群,包括60多种语言,说该语系语言的人口约为2.5亿,该语系主要集中于中亚及其临近地区,包括突厥、蒙古、满-通古斯3个语族。主要分布在中国、土耳其、蒙古国、中亚、俄罗斯、伊朗、阿富汗以及东欧的一些国家。
该语系有其自己鲜明的语言特点:
①具有元音和谐现象;
②使用后加成分为词的派生和词型变化的主要手段,粘合多个附加成分以表示多重语法意义;
③名词和代词有数、格等语法范畴,动词有态、时、式等语法范畴;
④动词在宾主之后,定语在被修饰词之前。
⑤东亚及北亚地区该语系受汉藏语系中的汉语族汉语支影响明显。
以上所列特点的第②条表明,阿尔泰语系的语言的结构类型属于黏着语。所谓的黏着语,即一个构形语素只表示一种语法意义的语言。黏着语中没有内部屈折,一个构形语素只表示一个语法意义,而一个语法意义也只用一个构形语素表示。也就是说,阿尔泰语系中的词要表示几个语法意义,就要加几个构形语素。
但是,我们都知道,汉语是典型的孤立语,即没有构形语素或基本无构形语素的语言。也就是说,汉语作为孤立语由于没有或缺乏构形语素,词不发生语法形式变化,语序和虚词成为基本的语法形式。
“取”字,在中古的时候就是用作虚词之一的动态助词,而到近代末,这种用法几乎消失殆尽,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我猜想,极有可能,当时的汉语是受了北方少数民族所带来的阿尔泰语系语言黏着特性的影响,使得作为动态助词使用的“取”字很少再用作动态助词,而且这种变化经历了一段时间:
①少数民族入侵前:“取”字保持大量作为动态助词的用法。
②少数民族入侵后:随着少数民族而来的阿尔泰语系的语言,暂时获得了统治地位,“取”字作为动态助词遭到灭顶之灾。
③少数民族统治一段时间后:落后的文化势必会被先进的文化所同化,少数民族汉化、民族融合,汉语重新获得统治地位,势必会在阿尔泰语系的影响下找回一个动态助词来表达一定的语法意义。
汉语不论受到什么外来语的影响,都是在向着精细化、高级化发展,这是汉语发展的大趋势。而“取”由于其本身意义范畴的模糊性(即用法太多),在汉语精细化的大趋势下很容易被别的意义精细的虚词所替换。于是近代汉语找到了“着”、“得”等其他的虚词来取代了“取”字的地位。
参考文献:
《金文编》
百度百科“取”
许慎《说文解字》
王力《古代汉语》
郭锡良《古代汉语》
曹广顺、江蓝生、刘坚、白维国《近代汉语虚词研究》
高明《中古史书词汇论稿》
王红旗《语言学概论》
曹广顺《论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若干因素》
等
如果本文的解答对您有所帮助,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支持。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