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仿和任是哪个字变化而来?

回答者:哎兜日期:2023-09-06

仿字是从任字演变过来的。
1. 仿字最初是从任字的上半部分和云旁组成,表示“云气晦涩模糊”,后来逐渐演变为表示模仿、学习的含义。
2. 从字形的演变来看,仿字与任字有着相似的部首和结构,这也证明了仿字是从任字演变而来。

返回目录

仿宋体谁发明?

回答者:看那高山上的云日期:2023-02-15

仿宋体不是由某一个人发明的,而是演变而来的。

仿宋体是由楷体发展演变而来,我国宋代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我们的祖先首先发明了印刷术。为适应雕版印刷的需要,刻工们要求有一种比楷书更为整齐规范的字体。

他们经过不断探索,创造了一种横平竖直,较为规范的雕版字体它很接近楷体,横竖笔画也没有太大的差别。

扩展资料:

仿宋体的书写比宋体和黑体都方便快捷,因为只要计算好字格就可以用钢笔或毛笔,需用较硬的狼毫笔直接书写。

另一方面,仿宋体注重结构造型,与楷书比较接近,多练习仿宋体有利于准确地掌握汉字的基本结构,在此基础上再学习其它美术字体就更为方便快速。因而,有的同志主张学习美术字先从学习仿宋体开始,这也是很有道理的。

回答者:机智的奶酪wH日期:2023-05-03

清末,曾任西泠印社社长的丁辅之、丁三在兄弟决定广征宋版书籍,亲自仿写,刻制活字。到1916年,这种经过两兄弟模仿欧体(欧阳询书体)的统一改型的字体,由于字体原形均出自宋版书籍,被命名为“仿宋体”。

返回目录

一年级下册单人旁的字与什么有关?

回答者:优雅微风7k日期:2023-09-03

一年级下册单人旁的字与人的关系:

单人旁的字,与人有关系。单人旁的字有他、借、体、侯、假、倒、修、你、使、停、仿、作、传、住、保、什、们、任,等等。

他。释义:称你、我以外的第三人,一般指男性,有时泛指,不分性别

借。释义:暂时使用别人的财物等。

体。释义:人、动物的全身。

你。释义:称对方,多称指一个人,有时也指称若干人。

回答者:勇者清泉jp日期:2023-09-04

与人有关系。例如:他,他们,他的,他家,他笑,什,什么时候,使,使劲,使得,使命,使用,使唤,使者,借,借钱,借口,借鉴,借助,借机,借你吉言,借条

回答者:农夫子8O0y日期:2023-09-06

单人旁与人有关:和组词有关。

1、人字和单人旁有关,因为:单人旁亻是人字长期演化而来的,在手机汉语拼音中输入ren,同时就出现了人和亻,说明其内在连系;

回答者:用户1214963074800日期:2023-09-25

单人旁的字多与人有关

如:他、仆、代、优、伏、伐、仗、付、仍、你、仰、做、伯、俏、伙伴、仲、仙、供、倒、保、任、仕、估、住、位、俭、俗、仕、仁、仔、仪、伟、伤、份、休、传、伎俩、伢、件、低、侄、伊、体、個、们、价值、侨、佣、侬、依、倚、使、伴侣、侃、伲、倔、傲倨、侧、侦、信、倍、借、倩、俩

返回目录

人字旁与什么有关?

回答者:乄乄伤日期:2023-01-16

单人旁的字,与人有关系。单人旁的字有任、你、仿、们、他。

一、任

[ rèn ]

1、使用;委派:~人唯贤。~命。

2、担当或承受:~课。~劳~怨。

3、职务;责任:到~。担负重~。

4、介词。由着;听凭:~其自然。去哪里~你自己决定。

5、连词。不论;无论:~你怎么说,我也不同意。

6、量词。用于担任职务的次数:为官一~,造福一方。

7、古又同“妊”。

[ rén ]

1、用于地名,如任丘、任县(均在河北)。

2、姓。

二、你

1、人称代词。

2、有时也用来指称“你们”:~校。~局。~公司。

3、“你”跟“我”或“他”配合,表示“这个…”和“那个…”的意思:三个人~看看我,我看看~,谁也没说话。~一条,他一条,一共提出了五六十条建议。

三、仿

1、效法;照着样做:~造。~制。

2、照范本写的字:写一张~。大~。

3、像;似:面 貌相~。

4、“仿佛”的“仿”。

四、们

[ mén ]

图们江(Túmén Jiāng),水名,发源于吉林,流入日本海。图们(Túmén),地名,在吉林。

[ men ]

名词前有数量词时,后面不加“们”,例如不说“三个孩子~”。

五、他

1、拼音:tā

2、释义:称你、我以外的第三人,一般指男性,有时泛指,不分性别

3、笔顺:撇、竖、横折钩、竖、竖弯钩

4、组词:他年、他杀、吉他、其他、此他

回答者:美好的若愚日期:2023-01-15

人字旁与默音有关。

《人字旁》是2013年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睿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默音。

《人字旁》收录了作者默音的五部短篇小说:《人字旁》、《真实的模样》、《犹在梦中》、《昨日玫瑰》、《魄绘》。作品文字优美,故事内容充满幻想的浪漫与新奇,植根于我们熟悉的现实世界,却又让这个世界变得有一点微妙的不同。

默音,女,汉族,1980年生,云南大理人,现居上海,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日语系,现为日语翻译,自由撰稿人。写作方向侧重于科幻小说、爱情故事、青春文学等,以文字优美见长。

回答者:小试牛刀日期:2023-09-14

人字三个,与我们人类有关,是人类做事,象征人类的关系,比如众,人多为众

返回目录

注音符号来源?

回答者:lzw6407日期:2023-11-22

清朝末年,国力衰弱,列强恃其船坚炮利,彻底打破了中国固有的文化自豪感。一些读书人认为中国古代历史遗留阻碍了中国的发展,其中汉字的繁难是教育不能普及的原因。他们对于如何救国虽持不同观点,但都主张普及教育,改良文字,文字改革遂成为主流的社会思想。如大名鼎鼎的梁启超就在《沈氏音书序》中指出,“国恶乎强?民智斯图强,民恶乎智?尽天下之人而读书,而识字,斯民智矣”。因此,自1892年起,掀起了一场“切音字运动”。

我国原来没有拼音字母,采用直音或反切的方法来给汉字注音。直音,就是用同音字注明汉字的读音,如果同音字都是生僻字,就是注了音也读不出来。反切是中国古代最主要和使用时间最长的注音方法,它是用两个汉字来给另一个汉字注音,反切上字与所注字的声母相同,反切下字与所注字的韵母和声调相同。然而,由于古今音变以及学反切先要学汉字的关系,通过这种方法教学汉字并不经济,普及教育必须作出改变。

以“跟”字为例。直音法:跟音根,是指“跟”读如“根”。反切法:基本规则是用两个汉字相拼给一个字注音。古痕切,是指取上字“古”的声母g,取下字“痕”韵母和声调en。

切音字运动从当时与欧美世界接触较多的中国南部开始,出现许多汉字改革方案,有的用欧美拉丁字母(罗马字),有的模仿日本借用汉字偏旁的假名文字,还有的以美国当时风行的速记文字等方式,甚至还有主张废除汉字改为拼音模式。此运动由民间发起,其理念逐渐受到官方接受,1910年官方通过《统一国语办法案》,决定制定汉字音标及统一国家语言。然而,清廷还没完成这一使命,就爆发了辛亥革命。于是,这一历史使命落到了北洋政府头上。

读音统一会上章门师徒的胜利

1913年2月,读音统一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审定一切字的国音发音”和“采定字母”。时任教育部职员的黎锦熙在《国语运动史纲》中回忆,该会会员由部聘及各省行政长官选派,选派的会员需符合以下四种资格之一:精通音韵,深通小学,通一种或二种以上外国文字,深谙多种方言。与会各省代表共80人,其中江苏17人、浙江9人、直隶8人、湖南4人、福建4人、广东4人、湖北3人、四川3人、广西3人、山东2人、山西2人、河南2人、陕西2人、甘肃2人、安徽2人、江西2人、奉天2人、吉林2人、黑龙江2人、云南1人、贵州1人、新疆1人、蒙古1人,籍贯不明1人。教育部聘吴稚晖主持此事。

读音统一大会80人名单(来源《国语运动史纲》)

从与会名单可以看到,讲吴语的江浙人士是第一大势力。至于“某些方言差一票成为国语”的传说,不过是“德语差一票成为美国官方语言”的翻版罢了。

由于各地会员均要求照顾自己方言,特别是浊音和入声问题,会上引起激烈争吵,使会议足足开了三个多月。最后,会议用各省代表“一省一票”的表决方法,而不是“一人一票”的方法确定了“标准国音”,并审定了6500个汉字的读音。整体来说,最终结果还是以北京语音为基础,同时吸收其他方言的语音特点,如区分尖团音和保留入声。这次会议审定的汉字读音被后人称之为“老国音”,是这次国音统一会议“一省一票”制度下兼顾的南北方言的人造语言,其实没有真正推行开来。几年后,京国之争再起,而这是另话了(由于会上所定的国音标准与北京语音标准产生矛盾,1920年爆发了京国之争。1932年,国民政府决定采用京音为标准)。

会议另一任务是“采定字母”,对于采用何种形式,会议中关于字母制定的提案颇多,有偏旁派,有符号派,有罗马字母派。马裕藻(浙江鄞县人)率先提出用其师章太炎在清季所拟定的独体汉字为音标。赞成这一议案者颇多,表决时到会会员45人,赞成者29人,得多数,通过议案,其余20余家所造字母均无采用。“终于依据浙江会员马裕藻、朱希祖、许寿裳(都是章太炎的学生)、钱稻孙及部员周树人(鲁迅)等之提议,把审定字音时暂用之‘记音字母’正式通过,此于前三派都无所属,可称为‘简单汉字派’,而创其例者实章炳麟也。”(《国语运动史纲》)。会议对于注音字母的作用和地位问题也进行了激烈的争论,最后决定注音字母的作用是给汉字注音,不能与汉字并行使用。黎锦熙明确指出,注音字母的职能是“伺候汉字,偎傍汉字”。

对于此次读音统一会所得结果,是南北两方皆非满意的情形。其所定读音虽以北音为主,但仍委屈保留入声,且标音符号不用官话字母,这显然非王照等人所愿;而吴稚晖为代表的江浙人加入十三浊音的主张,亦没成功。唯一可以宣称获得胜利的是章门师徒。由于章氏门生极力支持,章太炎在清季所拟定的独体汉字被采用为音标,他们自认为这是成功阻止了王照等人欲借此会造作新字蔑弃国文的妄举。而保留入声,更是为南方人的读书音在“国音”中争得一席地位。此时章太炎远在长春,仍给朱希祖来信,赞扬其以读音统一会事入京,“果为吾道张目,不胜欣跃”。

当事人黎锦熙的《国语运动史纲》详尽记述了此次会议制订国音、推行注音符号始末。

注音符号的诞生及改造

注音符号的前身来自于章太炎发明的记音字母,它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类似日文中的假名,事实上就是假名给予章太炎灵感的。日语假名恰好也来自于汉字的草书和楷书,取出符合声音的汉字的一部分简化而来。两者可说是同源。“注音”二字意谓注译汉字的发音。清末时期的“切音字”到了中华民国初年公布时,名称变成“注音字母”的原因,据吴稚晖的解释,是由于读音统一会,要避开造字的嫌疑,表示此一方案是专门为了“注译读音”而设计。

1906年6月之后,章太炎第3次避难日本。他成为当时日本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的主编。章太炎模仿日语假名文字,以“简化偏旁”的办法,利用汉字小篆的结构,创造一套记音字母。在1908年6月10日出版的《民报》第21号,刊登了章太炎的《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一文,文中发表他创造的36个纽文(声母),22个韵文(韵母),即为今日注音符号的前身。

章太炎的纽文韵文(来源《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

读音统一会选用的注音字母并不是全用章谱,而是作了斟酌修改:如这些字母楷写后笔画和通行楷书一样,则字母有与汉字形体相混之虞,便另换一个古字,例如“ㄅ”,章谱用“八”字,“ㄊ”,章谱原用“土”字,因为“八”、“土”与汉字相混,故换用“ㄅ”(古包字)、“ㄊ”(古突字)。最终,从章太炎方案中选取15个字母,再改造部分汉字得出23个字母,另外造一字母“ㄦ”,共计39个。

注音符号字源及发音(来源维基)

1918年,北洋政府教育部正式公布注音字母,初次公告的注音字母及其顺序大致依传统三十六母的传统,字母的顺序规定如下:

1918年注音字母顺序

1919年,顺序调整,重新排定注音字母,废弃原本三十六母的次序,以语音归类的方式,依发音部位排列并分组,即:

1919年注音字母顺序

1920年,官方正式公布增字母“ㄜ”,排列于“ㄛ”之后,注音字母共计达40个。后来,新国音(京音)取代老国音后,“ㄪ”、“ㄬ”及“ㄫ”不再使用,最终确定为37个。

1930年1月,吴稚晖到北平召开国语统一筹备会第一次年会并担任主席,建议将“注音字母”的名称改为“注音符号”。同年4月21日,吴稚晖提出《改定注音字母名称为注音符号及推行办法案》,提案指出:“教育部前颁注音字母……与假名相同,仅适注音,不合造字,称为字母,名不副实,……日本称为假名者,名即谓独体之简单初文,假则谓其代音而已,不作文字论。犹言此为传音之记号也。可以注音字母,亦宜改称为注音符号,以昭核实。”此案于当日通过。

阿Q本为阿ㄍㄨㄟ

既然确定了读音标准和字母方案,下一步就是推广应用了。1919年,注音字母表音的《国音字典》初版发行,国语统一筹备会于次年增广修订为《校改国音字典》。

商务印书馆《校改国音字典》

1920年,全国各地陆续开办“国语传习所”和“暑期国语讲习所”,推广注音字母,全国小学的文言文课一律改为白话文课,小学教科书中的生字采用注音字母注音。北京成立注音字母书报社,还办了《注音字母报》,印刷注音字母普及读物。

以国语运动的提倡者和领导者著称的吴稚晖,还尝试通过立法推行国语和注音符号,促成政府颁布诸如《各省市注音符号办法》《促进注音国字推行办法》等法规文件。在他的敦促下,后来的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还制定了各省市县推行注音符号办法二十五项。

除了教育书籍外,注音符号也应用到了其他社会领域。1918年,受读音统一会影响,在马裕藻的家乡,旧宁波府属七邑教育联合会参照国音注音符号,审定了宁波话注音符号,并先后在《定海县志》(1924年)和《鄞县通志》(1933年创修,1951年发行)上使用。这个方案根据宁波方言实际,应用了浊音符号,也算是圆了马裕藻等江浙会员的念想。

《鄞县通志》里的浊音符号

支持注音符号的经历对鲁迅的文学创作也有影响。据许钦文回忆,阿Q命名本意是使用注音字母。《阿Q正传》写道:“生怕注音字母还未通行,只好用了“洋字”,照英国流行的拼法写他为阿Quei,略作阿Q。”许钦文对这句话做了解释,“鲁迅先生自己是叫做阿ㄍㄨㄟ的,笑嘻嘻善于催促鲁迅先生写《阿Q正传》的孙伏园先生也是叫做阿ㄍㄨㄟ的,实在当时听过鲁迅先生讲的,我们都是叫做阿ㄍㄨㄟ的。”(许钦文:《阿Q——阿桂、阿贵和阿鼠》)

不过,注音符号从诞生起,特别是新文化运动后,就受到了“国语罗马字”和“拉丁化新文字”的挑战。它的命运,也要看历史的行程。新中国成立后,1958年,在确定拼音方案时,也进行了争论,我国的拼音方案究竟是采取民族字母形式(注音符号)还是采用拉丁字母(汉语拼音)。最后的结论是,采用拉丁字母有利于国际交流。1979年6月15日,联合国秘书处发出通知,以汉语拼音方案的拼法作为在各种拉丁字母文字中转写中国人名、地名的国际标准。汉语拼音的地位先后正式在国内和国际上确认,注音符号基本成为历史名词,只在个别工具书里可以看到。目前,大陆及港澳均不教学,只有台湾地区还在使用。但是注音符号也给予文字改革提供了经验,由于它的功用一直被限定在拼注汉字读音上,并没有成为汉字的替代物,这一思路在实践层面决定了近代汉字改革的基本方向。

回答者:日月晋自在日期:2023-11-03

注音符号1913年由中国读音统一会制定,1918年由北洋政府教育部发布,共计39个字母,排列以“ㄍㄎ”开头;1920年改订字母顺序,增加一个字母“ㄜ”共计40个。

注音初期以读音统一会所定字音为标准,故有“万(v)、兀(Ng)、广(Gn)”三个字母,后以北京音为标准,“万、兀、广”只作注方言之用,仍使用的有37个(声母21个,韵母16个)。

1930年中华民国政府把注音字母改称为“注音符号”,正式的称呼是国语注音符号第一式。相对于汉语拼音来说,注音符号有时简称注音。

1935年,中国国语推动委员会制定新国音为中国的统一语言规范,而使用的拼音符号即为注音符号。而该拼音方式,中国台湾省也沿用至今。

回答者:用户2334466643344日期:2023-10-28

注音符号的来源并没有正式的文告,但通常是以古文或象形文字的片段修改而成的。
采用表声字的原始古字来代表,其因笔划最少。
注音符号来源参考
ㄅ:“包”之古字,说文解字:“勹,裹也,象人曲行,有所包裹。”,读“ㄅㄠ”。取其“ㄅ”声。
ㄆ:说文解字:“攵,小击也。”即手执竿轻敲,读“ㄆㄨ”(扑)。取其“ㄆ”声。
ㄇ:“幂”的本字。遮蔽覆盖之意,古音“ㄇㄧˋ”。取其“ㄇ”声。

返回目录

单人旁的字与什么有关?

回答者:一抹阳光,平安健康日期:2023-09-15

单人旁的字与人有关:你,们,他,伏,任,仿,位,仁,伵,㚢,佣,但,侃,偶,像,侦,伎,俩,仲,仆,伶,休,傻,俊,低、仴,佰,伯,伋,俱,佳,伢,什,伸,佗,侗,俭,個,倜,傅,作,伴,传,伦,倚,仕。

回答者:阳光人生平平安安日期:2023-09-07

单人旁的字与人及人的活动有关,这样偏旁部首的字有,你,他,们,任何,伴,便,便,依,侣,体,休,仗,付,估,佑,佰,仟,俳,佻,仿,份,佛,俅,优,伏,係,停,倍,信等,

返回目录

人的模仿对象最初始于?

回答者:水瓶小脑虎日期:2023-01-16

首先我们的第一任模仿对象是母亲。从一个眼神一个举止的开始了最初的模仿,这个模仿伴随着我们一路的成长,直至成为一个有独立思想的人。

首先模仿是基于现实的,基于生存需求模仿他人让自己少走弯路,取得成长与进步最重要的一种方式。例如婴儿的咿呀学语,蹒跚学步等。模仿大体分为两种1.模仿的社会刺激是非控制性的,榜样是模仿的条件,但模仿是自愿产生的,可能是无意识的。

2.相似性 模仿者的举止近似于其所模仿的榜样。

返回目录

我分不清那个朝代有省么官,望各位能给列个表,(以本人的智商,只能看表了),从秦朝到清朝。谢了?

回答者:羽诺池唯日期:2023-01-21

  1、国君  夏、商、周称“后”、“王”、“天子”、“天王”。 官印  战国开始称“皇”、“帝”。(帝本是至上神的称号,皇原本是形容帝的。) 秦开始称“皇帝”,直至辛亥革命才结束。 匈奴称“单(chán)于”、单于妻称“阏氏(yānzhī)”,乌孙称“昆莫”,高车称“候娄訇(fú)勒”,鲜卑、柔然、突厥、回纥(hé)、契丹、蒙古等称“可汗(kèhán)”,简称“汗”;土蕃称“赞普”。  2、宰相  宰相是国君之下辅助国君处理政务的最高官职。 夏商是巫史,西周春秋是公卿,战国以后是宰相。 宰相是从国君的家臣发展起来的,宰本是君主的总管家的称呼,相是辅助的意思,用家臣的头目管理国事,这就是宰相的实质。宰相的称呼最早见于《韩非子_显学篇》:“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宰相的官职起源要更早,楚国设置“令尹”,齐国、秦国设置“相”,宋国设置“大尹”,吴国设置“太宰”即是。辅助齐桓公建立霸业的管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杰出的宰相。秦统一后,宰相之职称作“丞相”。 汉武帝后,宰相的职权转到尚书台(尚书台本是皇帝私府中掌管收发文书的小机关),其长官叫尚书令(宦官担任称中书令)。 东汉末年,权臣董卓、曹操等恢复丞相或相国之职,但是他们自任此职,实权在皇帝之上。 魏晋以后,尚书台从内廷独立出来,成为中央执行政务的总机关。尚书台的长官、副长官都是宰相之职。尚书台由内廷文书机关变为外廷的行政机构以后,为收发文书、起草和传达诏令的需要,另设中书省为文书处理机关,其长官为中书监和中书令,中书监和中书令也是宰相之职。中书省因掌管机要,接近皇帝,其地位比尚书省更为重要,古时有“凤凰池”和“凤池”之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宰相之职,分属于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所以三省的长官并称宰相。 隋唐两代,宰相名称有所改变。中书令隋代称内史令、内书令,唐代称右相、凤阁令、紫微令等。尚书令因李世民为秦王时曾任此职,后来不置,所以唐代尚书省的长官只有左右仆射(yè)。 北宋另设中书内省于禁中,为宰相的办事机构,称“政事堂”、“中书门下”、“中书”等。宋代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关,其长官枢密使、副使与福相称执政官,与宰相一起合称“宰执”。 明代废除中书省及宰相等职,设立华盖殿、谨身殿、武英殿、文华殿、文渊阁、东格等大学士,为皇帝顾问。后来这些入阁大学士成为实际上的宰相,号称“辅臣”,首席大学士称“元辅”、“首辅”,职权最重,主持内阁大政。 清初仿明制。实际任宰相职务的,是康熙时的“南书房行走”,雍正以后的“军机大臣”。 在各种官职中,宰相的变化最为频繁,无定职、无定称、无定员,这是由君主专制的根本性质决定的。君主既离不开宰相,又最担心宰相权力过重,大权旁落,这是宰相官职不断变化的主要原因。  3、中央各部门长官  政府机构的划分,大约是从西周开始的。 西周分管部门共有六个:司徒、司马、司空、司寇、大行人、宗伯。这六个官职代表了六个部门。担任这些官职的人一般都是大夫。 秦汉时期有“九卿”之说,“九卿”是对中央各部门长官的一种尊敬的称号。君主家事与国事不分,政治事务与宫廷事务混杂在一起,是秦汉九卿的重要特点。 ①太常(奉常)掌宗庙礼仪,其属下有太史令掌天象历法,太医令掌医疗,博士掌经学传授; ②郎中令掌宫殿门户的守卫,其属下有大夫掌议论,有谒者掌引见传达; ③卫尉掌宫门警卫; ④太仆掌皇帝车马,兼管全国的马政; ⑤廷尉为全国最高司法官; ⑥典客掌接待少数民族事; ⑦宗正掌皇族事务; ⑧治粟内史掌租税钱谷盐铁和国家的财政收支; ⑨少府掌皇家钱财、皇室用品供应及各项宫廷服务事宜。 九卿之外,有执金吾掌京师治安,将作大匠掌宫室、宗庙、陵寝及其他土木营建,大长秋掌宣达皇后旨意与管理宫中事务。九卿加上此三卿即为十二卿。 魏晋以后,尚书机构得到迅速发展。尚书台的总人数由秦时的七人猛增到六十多人,成为中央执行政务的总机关。以后尚书各曹逐渐变为部,到隋唐时确定为六部,唐代定名为吏、户、礼、兵、刑、工,此后一直沿用到清代。六部是隋唐以后主要的政务部门。 ①吏部掌管全国文职官吏的任免、考课、勋封等事; ②户部掌管全国户口、土地、赋税、钱粮、财政收支等事; ③礼部掌管礼仪、祭祀、科举、学校等事; ④兵部掌管武官选用及军事行政; ⑤刑部掌管全国司法行政; ⑥工部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事。 六部取代的秦汉九卿的大部分职权,九卿名称虽还存在,但内容有很大变化,有的甚至完全不同了,如: ①太常称太常寺卿; ②光禄勋称光禄寺卿; ③卫尉称卫尉寺卿; ④太仆称太仆寺卿; ⑤廷尉称大理寺卿; ⑥宗正称宗正寺卿; ⑦大鸿胪称鸿胪寺卿; ⑧大司农称司农寺卿; ⑨太府称太府寺卿。 九寺到清代只剩下五个:即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 北魏、北齐设置的昭玄寺,以大统、统为长官,是我国第一个掌管佛教的专门机构。 隋唐开始设五监。唐代的五监是:国子监、少府监、将作监、军器监、都水监。 ①国子监是主管学校教育的机构; ②少府监是掌皇家钱财、皇室用品供应及各项宫廷服务事宜的机构; ③将作监是掌宫室、宗庙、陵寝及其他土木营建的机构; ④军器监是掌管军器制造、保管、发放的机构; ⑤都水监是掌河渠、津梁、堤堰等事的机构。 五监到清代只剩下国子监,而另四监都先后归并工部。在明清时新设钦天监,掌天文历法。除此外,隋唐至清代还先后设立太医院,宗人府等。清代的中央行政部门可以归结为六部、五寺、二监、二院、一府,共十六个机构。  4、武官  西周军政不分,统治者既管行政,也管军事,作战时军队分左中右三军。春秋时分上中下三军,三军将领称将上军、将中军(又称元帅)、将下军,此是武职设置之始。 秦汉以后,武官的设置可分为三个方面: ①警卫皇宫和京师的将领; ②掌管军事行政的武职; ③领兵作战的将帅。 太尉(汉武帝时称大司马)掌全国军事行政。高级武官有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 魏晋以后,权位最高的大臣出征时往往加以“假黄钺”的称号,有代表皇帝亲征之意;地方军政长官加以“使持节”的称号,给以诛杀中级以下官吏的权力。武职的幕僚称参军或参军事。 唐朝时,都督带使持节的,称节度使。中唐以后,朝廷组成新的中央禁军共十个:左右羽林军、左右龙武军、左右神策军、左右神武军、左右神威军(势力最强,中设护军中尉,由宦官担任,为禁军统帅),各置大将军、将军、龙武、神策、神武等为统军。 宋代正规军都称为禁兵,仁宗时达八十多万人。禁兵由三衙统领,三衙长官分别称为殿帅、马帅、步帅,合称三帅。教练武艺的军官称都教头、教头,单称教头的地位很低。(如林冲)禁兵的调动权在枢密院,由皇帝直接控制。枢密院是军事行政机关,长官为枢密使。在地方路、府、州,设兵马总管或兵马都监(简称都监),或提辖兵甲(简称提辖)。(如张都监、鲁提辖) 元朝成吉思汗时的卫队叫“怯薛”,首长称怯薛长。忽必烈时,成立左、右、中、前、后五卫亲军,作为拱卫京师的常备军,每卫设都指挥使统领。 明代军队实行卫所制。卫是基本的军事编制,下设千户所和百户所。其长官,卫称指挥使,所称千户、百户,旗下还有总旗、小旗。皇帝的亲军从十二卫增至二十六卫,锦衣卫就是其中之一。 清代的军队分为八旗与绿营两个系统。八旗包括满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绿营兵也称绿旗兵,是清入关后招募汉人组成的。管辖绿营兵的称九门提督。驻防各地将军的职衔都冠以所驻地名,如盛京将军、伊犁将军等。清代为镇压农民起义而在地方临时招募的兵卒称为“勇”,其军队称为“勇营”。曾国藩和李鸿章建立的湘军和淮军就是清政府镇压起义军的主要武装。  5、监官与谏官  监官是代表君主监察各级官吏的官吏(耳目)。谏官是对君主的过失直言规劝并使其改正的官吏。监官和谏官,古代并称台谏,也通称言官。 监官最早设于战国,当时由君主的秘书——御史兼任。 秦与西汉设立御史府,首长是御史大夫,御史中丞为辅佐。在内廷保管档案并督促百官的,称侍御史;出外监察郡县的称监御史。遇有特别紧急情况的,皇帝临时派遣有诛杀之权的御史,称为绣衣御史,或称绣衣直指。西汉末年,御史大夫改为大司空,御史府改为御史台,御史中丞为长官,转属少府,成为专门的监察机关,别称宪台。从此之后,御史为监察官的专称。 魏晋以后,御史台从少府独立出来,成为全国性的监察机构。 唐代御史台分为三院:即台院、殿院、察院。 明代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各省设提刑按察使司,以按察使为长官,掌司法与监察,有监司之称。 清代都察院以左都御史、左副都御史为长官。 谏官的设置比监官早。春秋初年齐桓公设大谏,为谏官设置之始。晋国的中大夫、赵国的左右司过、楚国的左徒,都属于谏官性质。 秦汉时有谏官之设,但是没有专门的谏官机构。汉代置光禄大夫、太中大夫、谏大夫、中散大夫、议郎等官职,都属光禄勋,掌议论,侍从皇帝,顾问应付。东汉侍中、中常侍成为正式官称,属少府。 隋朝改侍中为纳言,武则天时增置左右拾遗与左右补阙。 宋改补阙为司谏,改拾遗为正言,并置谏院,作左右谏议大夫为长官,司谏、正言为其所属。 辽以后,谏官名存实亡,或名实俱亡。  6、君主的秘书与文学侍从  秘书是指在君主左右从事文字图书等工作的官员。君主的秘书是从史官的职务分化、发展出来的。战国时期君主的秘书有御史、主书、掌书、御书、尚书等不同的称呼;为备君主随时咨询的文学之士称为学士、博士、博闻师等。 秦汉时的御史大夫为秘书之长,属兰台。兰台是宫内收藏图书和档案的地方。 西汉的麒麟阁、东汉的东观(guàn)都是禁中藏书之所,皇帝命别的官员入掌其事。东汉置秘书监,太史令仅掌天文历法,无修史之职。史书的修撰,由皇帝临时指定文学之士在东观进行,称为著作东观。汉宣帝召集名儒讲经于石渠阁,汉章帝召集名儒讲经于白虎观,此时为侍讲之始,有讲郎之称。记载皇帝的言行,(修起居注)多由宫内女史担任,也有皇后亲自撰写。 隋唐时以中书省之中书舍人掌制诰(撰拟诏旨)之职。中书舍人的职称,有多次的改变,隋至唐初称内史舍人、内书舍人,武则天时称凤阁舍人,简称舍人。 翰林院之设,始于唐代,本为各种文艺技术内廷供奉之处,文学之士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唐玄宗初置翰林待诏,又改为翰林供奉,后改为学士,置学士院,入院的称翰林学士。 唐代的秘书省曾改称兰台、麟台。北齐始设史馆,唐太宗以史馆为宰相兼领职所,称为监修国史。唐又在门下省设起居郎,掌修起居注之事。唐初置弘文馆,掌四部书及其他图籍。开元年间,又设集贤殿书院,以宰相一人为学士,掌刊辑经籍、撰集文章,缮写御本等。弘文馆、集贤殿书院的学士也受命参与机密,草拟诏旨。中唐以后,皇帝对学士的礼遇,常超过宰相。 宋代对学士尤为重视,学士院改称翰林学士院,或称翰苑、禁林,因地在宫禁,待遇优异,号称玉署、玉堂。北宋沿唐制,以史馆、昭文馆、集贤院为三馆,其官员并称馆职,为文臣清要之选。南宋初罢史馆,置国史院与实录院,二者分合不定,中期后并置。辽、金均置国史院。 元置翰林兼国史院,翰林学士兼修国史。 明代将制诰、著作、修史、图籍等职都合并于翰林院,别称词林,从此翰林才成为文学之士的专称,翰林院也正式成为外朝官署。 清初置文馆,处文学侍从之臣,称为文馆大学士。后改文馆为内三院,即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弘文院。内国史院掌记注皇帝起居、诏令,收藏御制文字;内秘书院掌撰拟对外文书及敕谕、祭文等;内弘文院掌注释古今政事得失,为皇帝进讲,为皇子侍讲。  7、学官  学官又称教官,是指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 传说夏代就有学校。最早的学校叫庠(xi_ng)、序、校,以教武艺为主。 西周的学校有大学、小学之分。天子的大学叫辟(b_)雍,诸侯的大学叫頖(泮p_n)宫,以师氏掌教武艺,以乐正掌教诗书礼乐,以司成为掌学之官。 秦及汉初有博士官。汉武帝采纳公孙弘的建议,设五经博士,从此后博士专掌经学传授,成为一种教职。西汉有博士仆射为其首领,东汉改称博士祭酒。博士讲学的地方称太学,博士弟子称太学生,博士就是当时的大学教师之称。郡县也普遍设立学校,郡国曰学,县邑曰校,乡曰庠,聚曰序。 北齐始立中央专门的教育机构,称为国子寺,主官为祭酒。 隋炀帝改国子寺为国子监。所属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等,各置博士。 藏书与讲学相结合的书院,出现在五代,兴盛于宋代,创办者或为私人,或为官府,受业者称创办者为山长。 明国子监与国子学合一,清代国子监沿袭明制。光绪年间改设学部,各省设提督学政,简称学政,也称督学使者,别称学台。学政为一省教育事业的最高长官。  8、宫廷事务官  宫廷事务馆是指为君主及其家室服务的职官。这类职官起源于君主的家臣,夏商已有臣、尹、宰等家臣之称。 明代无总管宫廷事务的机构,宫廷事务由宦官和女官分掌。宦官有十二监、四司、八局等共二十四衙门,各有提督太监、掌印太监等官。 清代设内务府为总管宫廷事务的机关。内务府管辖的机构有七司三院。除七司三院外,还有江宁、苏州、杭州三织造处、织染局、御茶膳房、御药房、养心殿造办等处。  9、地方长官  西周实行分封制,地方长官为诸侯与大夫两级,诸侯的封地叫国,大夫的封地叫邑。战国时期,郡的长官称守(或太守),县的长官称令。秦统一后,万户以上的县称令,万户以下的县称长。 汉代列侯所食县叫国,皇太后、皇后、公主所食叫邑。侯国的行政长官称相。汉武帝初置十三州,为监察区,每州设刺史(有时称牧)。 北齐县分九等,长官都称令。郡长官仍称太守。州长官称刺史。 唐初置十道,玄宗时增至十五道,为监察区,每道设观察使(按察使、采访使)。唐代的军区置都督府,都督加使持节称节度使。节度使初设于边镇,后遍设于内地。节度使一身兼军事、行政、督察三种职务,成为权力很大的地方军政长官。 宋代的地方行政,又有新的变化。朝廷派朝官知(主持)某县事,简称知县;州的行政长官称权知某州军州事,简称知州。 辽代州的长官为节度使,或观察使、或团练使、或防御史、或刺史等。县的长官为令。 明代省的下一级政区为府,府的地位相当于汉代的郡、唐代的州。府的长官称知府,京府则称府尹。州有两种:一种是直隶州,与府同级;一种是散州,与县同级。州的长官称知州,县的长官称知县。 清代的地方行政大体沿袭明制而略有不同。在省一级,正式以总督或巡抚为最高长官。总督、巡抚并称封疆大吏,或称疆臣、疆吏、岳伯。乾隆时,管辖府、州的高级行政长官通称道员,别称道台、观察。清代在新开发地区又创设厅的建置,其长官为同知或通判。  10、佐官、属官与胥吏  协助长官处理各种具体事务的官员为佐吏、属吏或胥吏。 秦汉从中央到地方的官署大都设置丞,为最重要的佐官。 魏晋南北朝时,尚书省、门下省、秘书省等部门的佐官或属官多称郎、侍郎、郎中、员外郎等。秘书省有秘书郎、著作郎、校书郎等。 宋代在州、府衙门里设置通判,即共同处置政务之意。宋宫廷中有一种供奔走使令的吏役,称为快行,也叫快行家。在内外衙署,又有叫做孔目、押司的吏职。(如宋江) 明清地方官府衙门的吏役有所谓“三班六房”。三班指快、壮、皂,为杂役,快专管缉捕;六房指吏、户、礼、兵、刑、工六房办理具体事务的书吏。从督、抚到州、县,还要聘请若干有学识的人才,帮助自己处理各种事务,称为幕僚,也称为幕客、幕友、幕宾、师爷等。  11.试官、加官与赠官  汉代职官制度有规定:职官初任都要试用一年,称守。以职位低的人暂代较高的职务称行。一个人同时担任两种职务叫兼。以较高职务的人兼管较低职务的事叫领或平。在本官之外加特定官号和增加新的职务的叫加官。 魏晋南北朝时期,奉命征讨的军政长官,加“假黄钺”、“使持节”、“持节”、“假节”等称号的,权任更重。驸马都尉原是侍从官的一种,魏晋以后,皇帝的女婿照例加此称号,简称驸马。 唐代加官、加职、加衔等制度运用得更加普遍。唐代无固定的加官称号,凡在正式官职之前加“检校”二字的,一般都是加官。唐见习、试用之职称里行使(或称里行)。以官阶低的人任较高职务的称“守某官”,以官阶高的人任较低职务的称“行某官”。 宋代的职是指殿、阁大学士、学士、直学士、待制等荣衔,通称为侍从官。官员以加学士等衔号为荣。如包拯曾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龙图阁的学士等衔当时各有俗称:学士称老龙,直学士称大龙,待制称小龙,直龙图阁为假龙。宋代的官场风气与魏晋南北朝时期正相反:重文抑武。  12.爵、勋、品、阶  爵、勋、品、阶表示职官的等级。  爵  一般称爵位,是表示社会地位和物质待遇的一种尊号,多根据血缘亲疏或功劳大小来授给,长期不变,大多数情况下可以世袭。 西周的爵位有诸侯、大夫、士三级。 战国时期各国的爵位有君、侯、卿、大夫等。执圭是楚国特殊的爵称。战国时的爵称大都与官职分开,有的只有爵称而无官职。 汉代宗室封爵有王、侯二等,功臣封爵有二十等。 魏晋以后,历代宗室和功臣的封爵大多以王、公、侯、伯、子、男为号。王有亲王、嗣王、郡王之分。亲王只分给皇子和皇帝的兄弟,嗣王指亲王嫡子继承者,郡王次亲王一等。 汉时,皇帝之女称公主,皇帝的姐妹称长公主。唐代诸王之女称郡主。清代皇后生女称固伦公主,妃嫔生女称和硕公主,皇族女儿称格格,亲王之女称和硕格格,即郡主。公主的丈夫,魏晋以后皆加驸马称号,清代则称额驸。  勋  通称勋官,是为奖赏有功人员而定的称号。其制始于北周,本以奖励作战有功的战士,后渐及朝官。到唐时定制,共有十二转,转多为贵,受勋者即称勋官。 明代有文勋十级,武勋十二级。 清代勋官合并于爵位。  品  是指官的等级。 西周时官有九命之别,九命最高,一命最低。 汉代以禄秩的多少来表示官的等级,如万石、二千石、千石、八百石等级别。每一种官职都有固定的俸禄级别,所以有时以俸禄级别指官职,如郡守俸禄为二千石,二千石遂为郡守的通称。 魏晋开始,官分九品,以一品为高。 隋代自九品至一品官,称为流内,不入九品的称为流外。流外也有品级,用以安排胥吏,明清则总称为不入流。  阶  即阶官,又称散官,宋朝称寄禄官,是表示官员实际等级的阶位和称号。 有些官称并无实际职务,只是授予年老有病的旧臣或有一定勋劳的人,只作为领取俸禄和享受某种礼遇的依据,而不负实际责任,这样的官叫做散官。  编辑本段官职的任免升降  古代官职任免升降: (1)迁:调职位、调动,一般指升官;左迁则为降职调动。 (2)谪:降职并远调。 (3)拜:授给官职。 (4)授:授予官职。 (5)擢(zhuǒ):选拔,提拔。 (6)除:免去旧职而任新职。 (7)罢:罢免、停职。 (8)免:免除官职。 (9)黜:废黜,贬退,也用于剥夺王位或太子的继承权。

返回目录

偏旁一样的字叫什么类型的字?

回答者:清爽蛋糕交易客日期:2023-12-08

偏旁一样的字叫同部首字,同一部首的字有很多,比如你,他,们,仍,仂,伪,价、侯、作、什、住、们、候、修、借、倒、伙、假、停、仿、位、保、使、像、做、仲、值、佛、僧、俩、伸、伴、傲、代、伯、优、倦、传、倔、体、侧、化、健、任、似、份、亿、但、仔、信、何、傍、偎、佑、件、仙、仗、休、伤、伟、倾、僵、倡、催、伊、伦、便、仰。这些字都是属于同一个单人旁的字,都是“亻”的同部首字。

返回目录

单人旁的字跟什么有关?

回答者:像蝴蝶花一样绽放日期:2023-09-01

1、单人旁的字,与人有关系。单人旁的字有他、借、体、侯、假、倒、修、你、使、停、仿、作、传、住、保、什、们、任,等等。

2、他。

释义:称你、我以外的第三人,一般指男性,有时泛指,不分性别3、借。

释义:暂时使用别人的财物等。

4、体。

释义:人、动物的全身。

5、你。

释义:称对方,多称指一个人,有时也指称若干人。

回答者:颍州西风169日期:2023-09-07

单人旁的字多与人有关,单人旁是由人变来的,比如:们、停、你、他、仅、汉语里的形声字有很多,形旁表义,声旁表声,汉字文化源远流长,一字多义,还有的是多音字,形近字,同音字,学习汉字很有趣,汉字文化源远流长,学习汉语非常有意义,体会汉字的意义,感受祖国文化的奥妙。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