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小伙伴们,很多人可能对冯谖的谖是什么意思和权、谖、鉴、飨怎么读不是很了解,所以今天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冯谖的谖是什么意思和权、谖、鉴、飨怎么读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冯谖的谖是什么意思

齐国人冯谖是孟尝君的门客,这点不说了,单说一个“谖”字,其实这个字的含义并不太好,谖读xuān,是书面用语,其意(1)忘;(2)欺诈。以上我是从现代汉语词典上摘录下来的,请查核。祝你愉快。

返回目录

权、谖、鉴、飨怎么读

  • 权quán,谖xuān,鉴 jiàn,飨xiǎng

  • quán 权
    xuān 谖
    jiàn 鉴
    xiǎng 飨

返回目录

谖这个字怎么读

“谖”这个字读.

  1. 谖,是汉语词汇,汉语拼音为xuān。

  2. 属左右结构汉字。形声字;从言,爰声。

  3. 该字的基本字义是欺诈,欺骗,

    如:“虚造诈谖之策”。又作忘记之意,如:“永矢弗谖”(“矢”,发誓)。

  4. 说文解字:

清代陈昌治刻本『说文解字』【卷三】【言部】谖

诈也。从言爰声。况袁切 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诈也。公羊传。此伐楚也。其言救江何。为谖也。何曰。谖,诈也。息夫躳传。虚造诈谖之策。按师古注云。谖,诈辞也。辞当是䛐。此葢小颜所据说文作诈䛐也。浅人删䛐耳。衞风。终不可谖兮,传曰。谖,忘也。此谖葢藼之假借。藼本令人忘忧之艸。引伸之凡忘皆曰藼。伯兮诗作谖艸。淇奥诗作不可谖。皆假借也。许偁安得藼艸。葢三家诗也。从言。爰声。况袁切。十四部。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E8%B0%96/6905034?fr=aladdin

返回目录

谖怎么读什么意思,冯谖怎么读

1.拼音:xuān。
2.部首:讠。
3.笔画:11。
4.笔顺:点、横折提、撇、点、点、撇、横、横、撇、横撇、捺。
5.谖,是汉语词汇。
6.属左右结构汉字。
7.形声字,从言,爰声。
8.该字的基本字义是欺诈,欺骗,如:“虚造诈谖之策”,又作忘记之意,如:“永矢弗谖”(“矢”,发誓)。
9.基础释义:欺诈,诈谖。
10.忘记,永矢弗谖(永远记住不忘)。
11.详细释义:〈动〉(形声,从言,爰(yuán)声。
12.)同本义谖,诈也。
13.——《说文》谖,欺也。
14.——《广雅》则上诈缓而弃其信。
15.——《汉书·艺文志》虚造诈谖之策。
16.——《汉书·息夫躬传》又如:谖言(华而不实的言辞)忘记,忘却,遗忘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17.——《诗·卫风·淇奥》焉得谖草,言树之背。
18.——《诗·卫风·伯兮》。
19.组词:不谖、怀谖、造谖、谖草、谖浮、诈谖、谖言、私谖、谖谖、冯谖三窟、永矢弗谖。

返回目录

冯谖怎么读

冯谖的读音是féng、xuān,冯声母f,韵母eng,声调二声。谖声母x,韵母uan,声调一声。

冯谖(生卒年不详),一作冯驩,战国时期齐国人,是薛国(今山东省滕州市官桥镇)国君孟尝君门下的食客之一,为战国时期一位高瞻远瞩、颇具深远眼光的战略家。

他虽然向孟尝君索取了不少的待遇,却着实为孟尝君效力不少。如替孟尝君收租,树立了孟尝君在人们心中的威信;在孟尝君遭齐王猜忌时,游说国君,使之威名重立。通过“薛国市义”、营造“三窟”等活动,冯谖为孟尝君立下了汗马功劳,使其政治事业久盛不衰。

扩展资料

冯谖是三千门客中并不为孟尝君所器重的一个谋士,一次他受命去孟尝君的封地薛收债,他问孟尝君收了债,要不要为您买点什么回来,孟尝君说,你看我家缺什么,就买点什么回来好了。冯谖到了薛城,把所有债券当众烧毁。当地百姓大感孟尝君的恩德。

冯谖回来交差,对孟尝君说:我为您买来了‘义’。孟尝君虽然心中不悦,认为无此必要,倒也没有责怪他。事情过去不久,齐王听信谗言,让孟尝君交出相印,退隐薛城。孟尝君离京去薛时,百姓出城十里远迎。消息传回京城,齐王深悔自己不察,迎回孟尝君当面致歉。

由于冯谖的远见,使孟尝君避免一场政治波折,并得以巩固自己的地位。这叫做‘未雨而绸缪’,留了条后路。但大权在握的人,往往喜欢把事情做绝,不大会去想到身后事。或者认为已经把子女的事安排周全,并无身后之虑。

返回目录

谖的意思

谖的意思如下:

一、基本解释

1、欺诈。诈~。

2、忘记。永矢弗~(永远记住不忘)。

二、详细解释

1、形声。从言,爰(yuán)声。本义:欺诈,欺骗。

2、同本义。

(1)谖,诈也。——《说文》

(2)谖,欺也。——《广雅》

(3)则上诈缓而弃其信。——《汉书艺文志》

(4)虚造诈谖之策。——《汉书息夫躬传》

(5)又如:谖言(华而不实的言辞)

3、忘记,忘却,遗忘。

(1)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诗卫风淇奥》

(2)焉得谖草,言树之背。——《诗卫风伯兮》

古籍解释

1、《唐韵》况袁切《集韵》《韵会》许元切,音暄。《说文》诈也。《广韵》欺也。《公羊传文三年》此伐楚也,其言救江何,为谖也。《前汉息夫躬传》虚造诈谖之策。

2、又《尔雅·释训》忘也。《诗卫风》终不可谖兮。《大学》引《诗》作喧。

3、又草名。《诗·卫风》焉得谖草,言树之背。《传》谖草,合欢,食之令人忘忧者。《释文》谖,本又作萱。《说文》作藼。或作蕿。亦作喧。《谢惠连西陵遇风诗》无萱将如何。《注》喧草,忘忧也。萱、喧通。

4、又《广韵》况晚切《集韵》《韵会》火远切《正韵》况远切,暄上声。义同。

返回目录

谖怎么读什么意思

谖读音为xuān。意思为:欺诈;忘记。

一、古代音韵

【上古音】:元部晓母,xuan。

【平水韵】:上平十三元·上声十三阮。

二、方言集汇

粤语:hyun1。

三、基本字义

1、欺诈,欺骗:“虚造诈~之策”。

2、忘记:“永矢弗~”(“矢”,发誓)。

四、详细解释

1、形声。从言,爰(yuán)声。本义:欺诈,欺骗。

2、同本义。

谖,诈也。——《说文》

谖,欺也。——《广雅》

则上诈谖而弃其信。——《汉书·艺文志》

虚造诈谖之策。——《汉书·息夫躬传》

3、又如:谖言(华而不实的言辞)。

4、忘记,忘却,遗忘。

袁氏(袁可立)世德其忍谖乎!——明·陈继儒《袁伯应诗集序》

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诗·卫风·淇奥》

5、谖草(即萱草,忘忧草)。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诗·卫风·伯兮》

五、古籍解释

《唐韵》况袁切《集韵》《韵会》许元切,????音暄。《说文》诈也。《广韵》欺也。《公羊传·文三年》此伐楚也,其言救江何,为谖也。《前汉·息夫躬传》虚造诈谖之策。

又《尔雅·释训》忘也。《诗·衞风》终不可谖兮。《大学》引《诗》作喧。

又草名。《诗·衞风》焉得谖草,言树之背。《传》谖草,合欢,食之令人忘忧者。《释文》谖,本又作萱。《说文》作藼。或作蕿。亦作喧。《谢惠连·西陵遇风诗》无萱将如何。《注》喧草,忘忧也。萱、喧通。

又《广韵》况晚切《集韵》《韵会》火远切《正韵》况远切,????暄上声。义同。

返回目录

谖怎么读

“谖”这个字读。

谖,是汉语词汇,汉语拼音为xuān。

属左右结构汉字。形声字;从言,爰声。

该字的基本字义是欺诈,欺骗。

如:“虚造诈谖之策”。又作忘记之意,如:“永矢弗谖”(“矢”,发誓)。

组词:

1、谖谖 

喧扰貌。谖,通“喧”。

2、不谖 

不忘。

3、冯谖市义 

指收买民心。

4、谖草 

即萱草。又称鹿葱、忘忧、宜男、金针花。谖,通“萱”。

5、谖言 

虚浮不实的言辞。

返回目录

谖字潮汕话怎么读

谖=谖
部首:讠 笔划:11
潮州发音:
文读音:suêng1
• 府城音:sueng ◦ 国际音标:suan
◦ 拼音:suêng11
• 同音字: 喧宣揎暄朘楦渲煊狻瑄萱谖
• 海阳系: ◦ 留隍:suen
◦ 潮安:sueng
◦ 澄海:suang
◦ 汕头:suang
◦ 饶平:suang
• 揭阳系:◦ 揭阳:suang
• 潮阳系: ◦ 潮阳:suang
◦ 普宁:suang
◦ 惠来:suang
◦ 陆丰:suang
白读音:普通话: xuān
中文解释:
谖 《动》
(形声。从言,爰声。本义:欺诈,欺骗)
同本义
谖,诈也。――《说文》
谖,欺也。――《广雅》
则上诈缓而弃其信。――《汉书·艺文志》
虚造诈谖之策。――《汉书·息夫躬传》
又如:谖言(华而不实的言辞)
忘记,忘却,遗忘
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诗·卫风·淇奥》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诗·卫风·伯兮》
谖xuān
①欺诈。
②通“萱“。忘记。
③引申为停止。
④通“喧“。

返回目录

如果本文的解答对您有所帮助,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支持。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