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网友们,很多人可能对伯夷叔齐的典故是怎样的和伯夷列传反映了司马迁什么样的思不是很了解,所以今天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伯夷叔齐的典故是怎样的和伯夷列传反映了司马迁什么样的思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伯夷叔齐的典故是怎样的

伯夷叔齐的典故:伯夷叔齐是商代小国孤竹国的公子,他们在周武王建立周朝后决定不吃周朝的粮食,在首阳山上采摘薇菜充饥,最后饿死在首阳山。《诗经》里的《采薇》:选自《诗经·小雅·鹿鸣之什》,写一位被遣戍边的兵士从出征到回家的诗歌,开头四句是“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诗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四句是名句。鲁迅《故事新编》里的《采薇》:创作于1935年12月,故事取材于商末周初的伯夷叔齐二人不食周粟的故事,小说《采薇》中的主人公叔齐和伯夷很明显是以他们为原型,不过鲁迅把他们用在小说中不是取他们的骨气,而是用他们的不知变通来讽刺世人,他们认为周攻入商灭了纣王是改了文王的规矩,便决定不吃周家的粮食而去山上采薇草吃,最后知道薇草也是周朝的,便也不吃,直至饿死…… 同时还有一首歌也叫《采薇》 如果我的回答令您满意,请点击采纳。谢谢!!

返回目录

伯夷列传反映了司马迁什么样的思想

司马迁首先对禅让发出“传天下若斯之难也“的感慨,是把舜禹的德才树立为千秋万代当皇帝的标准.用这标准衡量,汉家天子恐怕很难及格.这话司马迁就不明说了.
禅让,是对德才兼备者经“数十年“试用和考察后才付以天下苍生的.而另一种制度,是父传子.假如所传之子德才不及格,或虽及格却于礼制的某方面有碍如伯夷叔齐故事者,站在维护血族生生根本利益立场上该怎么办呢?就按伯夷叔齐那样办吧!言下之意,是坐在王位上的人本该有自知之明,干不了就自动离职.
坐王位要为天下苍生着想,不坐王位呢,仁人志士仍为天下苍生着想.伯夷叔齐以饿死来抗议周之伐商,自有他们的道理:“以暴易暴“,于牵涉的各血族都有损害,能不反对!
伯夷叔齐,司马迁是把他们作为具有高尚道德的榜样立传的,其意是:做人要做这样的人.
然而,人们往往不肯这样去做人.原因是:好人未必有好报.司马迁于此亦感慨良深,在字面上甚至发出“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的质疑.我们不要据此以为司马迁在否定天道.不,他写《史记》,大目的之一便是“究天人之际“,即弄清人怎样作用于天道.作用于天道,可以是配合、促进,也可以是妨碍、扭曲.司马迁的感慨实际不在天道之存与不存,而在天道横遭人为的扭曲,造成坏人“富厚“、好人“遇祸灾“.
这样,任君选择,做坏人好还是做好人好呢?司马迁看到,还有孔子在表彰伯夷叔齐.孔子代表着文化传统,如此看来,还是做好人价值大.只可惜不是任何“岩穴之士“都能被像孔子那样的人看到,其名便遭“堙灭“了.
有声望的人士应表扬好人,最好的人才坐王位,造成大家向好的风气:司马迁这样想.

返回目录

孔子评价“伯夷、叔齐不念旧恶”,对教育有何启发

《论语》中,孔子说:“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意思是:“伯夷、叔齐这两个人不记人家过去的仇恨,(因此,别人对他们的)怨恨也就少了。”这是孔子对二人的评价。

伯夷、叔齐是殷朝末年孤竹君的两个儿子,伯夷是老大,叔齐是老三。父亲死后,二人互相让位,都逃到周文王那里,将王位让给的纣王。周武王起兵伐纣,他们认为这是以臣弑君,是不忠不孝的行为,曾经加以拦阻。周灭商统一天下后,他们以吃周朝的粮食为耻,逃进深山老林中以野草充饥,饿死在首阳山中。

伯夷、叔齐是孔子评价极高的两个人,孔子非常尊敬他们,也非常崇拜他们,这在一章里,孔子赞赏的是他们两人“不念旧恶”的美德。“不念旧恶”就是对于别人过去犯下的罪恶不记仇、不搞秋后算帐、不纠缠,一切都既往不咎,面向未来,只要从此不再犯类似的错误,改了就是好同志。

“不念旧恶”从处理人际关系的角度来说,的确是一条很重要的原则。朋友之间、同事之间、同学之间甚至夫妻之间,如果一昧地抓住对方过去的一点过错不放,经常揭短,就很难处理好彼此之间的关系。因为人毕竟不是圣人,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或多或少地会犯下一点错误,你揪住别人小辫子不放,别人也可以抓住你的弱点穷追不舍。这样一来,彼此之间的怨恨就会越积越深,原来的好朋友、好同事就会因此变成路人或者是仇人。因此,要想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应当对人常怀包容之心,不要经常拿对方的短处来攻击对方,这既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不念旧恶”也是教育学生应当紧持的原则之一。中小学生大都是未成年人,在学习和生活中犯一点错误在所难免。家长和老师的职责就是引导他们改正缺点、错误,用正确的思想和观念引领他们,以确保每一名学生将来都成为德才兼备的有用之人。如果抓住学生的缺点、错误不放,一有机会就拿过去犯下的错误刺激他们,有些学生可能会产生自卑心理,个别学生甚至会产生对抗、逆反心理,这样一来不但教育效果等于零,而且会影响师生之间的关系。

在我们国家,对待犯错误的人历来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甚至对于一些违法犯罪的人也不会一棍子打死,而是给予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刑满释放后则要求全社会“不念旧恶”,不歧视他们,给予他们重新做人的尊严,有些人也因此为社会做出了重大贡献,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不过,对于一些杀人越货、罪大恶极的罪犯,我们就不能“不念旧恶”了,尤其是对待那些给国家民族造成重大损失的人,比如秦桧、汪精卫之流,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他们甘愿充当卖国贼,我们不仅应当揭露其罪恶,而且要对其穷追猛打,使其臭名昭著。

汉语有时候就是这样神奇,一方面我们强调人与人的交往要“不念旧恶”,另一方面我们又经常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到底哪一种说法正确?两种说法都对,前者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后者是对待社会重大政治、历史事件的准则。

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也是一个尊重传统、不忘历史的民族。对于历史上造福于国家民族的人,老百姓会永远会记住他们,甚至为他们树碑立传,将其奉为神灵,如大禹、孔子、岳飞等一大批民族精英,他们在人民处于危难之时,挺身而出,救民与水火,人民怎么会忘记他们呢?有人说中国人没有宗教信仰,这种说法不对,中国的老百姓不信天,不信上帝,只相信这些生前为民造福,死后由人而神的人,为他们修建祠堂、庙宇,世世代代供奉祭拜,这是一种英雄信仰,也是一种超过某一固定神灵的精神信仰。

相反,对于哪些给国家民族带来危害的人,老百姓也不会忘记他们。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帝国义侵略我们的国土,屠杀我们的同胞,掠夺我们的财富,这样的血海深仇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不念旧恶”。记住历史不是为了算历史老帐,而是为了让后人记住民族辉煌的过去和不可磨灭的耻辱,吸收历史的经验教训,振兴中华,以更加昂扬的姿态面向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返回目录

伯夷和叔齐的故事、

商朝末年,北方有一小国叫孤竹国,孤竹国的国王复姓“墨胎”,名叫墨胎初。他生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墨胎允,字公信,谥号“夷”,二儿子名字不详,三儿子墨胎智,字公达,谥号“齐”。因为古代兄弟姊妹间排行习惯以“伯仲叔季”排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最小的,所以后世称大儿子墨胎允为“伯夷”,三儿子墨胎智为“叔齐”。

这兄弟俩都秉性忠厚,谦虚有礼,但是老国王却比较偏爱三儿子叔齐。按照当时的传统惯例,应册立长子伯夷为世子,日后继承王位,但老国王在临终前却把王位传给了三儿子叔齐,并嘱咐叔齐一定要把孤竹国治理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叔齐为了让父王临终能闭眼,满口答应了。

而叔齐在父王死后,觉得由自己来继承王位,与祖制度不符,同时也觉得大哥伯夷比自己的德才要高,所以提出要把王位让给伯夷。伯夷到也是爽快,直接就给拒绝了,拒绝的理由是不敢违背父王的遗命。

同时为了不让叔齐为难,伯夷连夜出走离开了孤竹国。伯夷这么一走,其实让叔齐更加为难了,因为这时叔齐再去继承王位的话,就有故意下套逼走大哥伯夷的嫌疑,在道德上站不脚。思量再三,叔齐以寻找大哥伯夷为名,也连夜的逃离了孤竹国。

伯夷、叔齐都走了,这下孤竹国的大臣们着急了。 幸好老国王还有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二儿子,众大臣没有办法,只好让二儿子继承了孤竹国的国王之位。

叔齐离家出走后,在外面风餐露宿,多方打听,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是找到了自己的大哥伯夷,兄弟重逢,相拥而泣。哭完了,兄弟俩觉得不能再这么四处漂泊了,应该找个地方定居下来养老。后来听一位白发老翁给他们推荐,西伯侯姬昌(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周文王)那里国泰民安,政通人和,善待老人,是一个世外桃源,安身养老的好地方。

于是伯夷、叔齐当即决定去投奔。因为那时的交通也不方便,这兄弟俩到达时,周文王已经死了,他的儿子周武王继承了王位。赶巧这天他俩遇到周武王和姜子牙挥师东进讨伐殷纣王,周文王的灵牌就挂在战车上。当时这兄弟俩就很不爽了,上前就勒住了武王的马缰,大声问道:“武王,您是一位贤明的君王,可为什么要去攻打商纣?”

周武王回答的自然是那一套固定的说辞“商纣祸国殃民,弄得民不聊生。昏庸无道,十分残暴,百姓忍无可忍,我是顺应民意,替天行道!”。这兄弟俩又说道:“管他是不是昏君,他毕竟是一国之君,我们做臣子的只能好言相劝,作为臣子去杀害君主,能说是仁义吗? 还有,你的父亲死了不安葬,就发动战争,能说是孝顺吗?”

这时,武王的几个随从都听不下去了,拔刀就要杀了这兄弟俩,幸亏姜子牙出面替这兄弟俩说话,说他们是有气节的人,杀不得,赶到一边去就可以了。

周武王平了商纣,天下尽归于周时,伯夷、叔齐这兄弟俩又跳出来了,他们觉得臣子杀君主是奇耻大辱,于是他们对外宣布,从今以后不与周朝的人来往,不与周朝的人说话,不种周朝人的地,不吃周朝人地里长的粮食。为此这兄弟俩隐居到了人烟稀少的首阳山(今山西省南部),在山上挖野豌豆吃。

后来有人在首阳山偶遇他俩,这人估计也是想害这兄弟俩,于是跟他们说:“你们不是说过不吃周朝的粮食吗?现在天下都是周朝的了,所以天下所有的粮食都是周朝的,你们吃的这野豌豆也是属于周朝的粮食!”于是这兄弟俩也是够缺心眼的,从此以后就真的不吃任何东西了。

再后来天上的神仙被这兄弟俩的“义举”感动了,于是派了一只仙鹿每天下界去给这兄弟俩挤奶喝。喝了几天奶后,这兄弟俩偷偷的合计把这只鹿给杀了吃肉,结果被仙鹿给听到了,从此不再下界给他俩送奶了。结果伯夷、叔齐最终饿死在了首阳山上。 

扩展资料:

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相传其父遗命要立季子叔齐为继承人。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给伯夷,伯夷不受,叔齐也不愿继位,先后都逃往周国。周武王伐纣,二人扣马谏阻。

武王灭商后,他们耻食周粟,采薇而食,饿死于首阳山。(见《吕氏春秋.诚廉》﹑《史记.伯夷列传》)。《论语.公冶长》:“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邢昺疏引《春秋少阳篇》:“伯夷姓墨,名允,字公信。伯,长也;夷,谥。叔齐名智,字公达,伯夷之弟,齐亦谥也。”

伯夷叔齐是抱节守志的典范。

参考链接:伯夷叔齐_百度百科

返回目录

夷齐让国给了你什么启发

后人对夷齐让国各有评说, 这个典故发生在奴隶社会,在当时以及封建社会,在君主继位问题上,是非常讲究嫡庶、长幼之序的,然而现实中,同室操戈、近亲相煎、旁庶篡位、以臣弑君等流血事丅件时有发生。因此,在当时人们将夷齐精神视为仁、义的典范。在后人的评价中,虽有褒有贬,但出于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再加之国人传统观念的延续,则褒者多贬者少。从历代名人对伯夷、叔齐的评述中,可充分显示出来。
孔圣人在《论语》中曾先后五次赞颂夷齐精神,他说:“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夷齐“古之贤人也”,“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亚圣孟子赞美说:“伯夷避纣,居北海之滨”;“治则进,乱则退,伯夷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不立于恶人之朝”。
除二圣赞评外,春秋战国时期,许多名人也都有尊崇和赞誉之言。管子说:“故伯夷、叔齐非于死之日而后有名也,其前行多备矣”;韩非子说:“圣人德若尧舜,行若伯夷”;屈原说:“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到了汉代,司马迁作《史记》,专门撰写了《伯夷列传》,而且将其排在七十篇列传的第一章。他写到:“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如吴太伯、伯夷之论,详矣”;“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 行如此饿死”!司马迁在引用孔子“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名言后,接着写“举世混浊,清士乃见”以彰夷齐之德;他还认为:“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

返回目录

如果您对本文的内容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认可。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