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网友们,很多人可能对《自深深处》这部书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和波西爱王尔德吗不是很了解,所以今天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自深深处》这部书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和波西爱王尔德吗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自深深处》这部书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这本书在我看来,可以当做王尔德的凄绝剧本。主题思想就是:爱是最美的事物,却偏要面目全非才好看。
在读这本书时,我脑袋里就一直闪出之前在豆瓣上看到的一个问题:爱要怎样才好看?有个点赞最多的回答如下:
爱要放在时代的大背景下才好看,爱要从对立中产生才好看,爱要爱上不能爱的人才好看,爱要在世俗压力下爱着才好看,爱要彼此误解、血肉模糊才好看,爱要爱到变成另一个人才好看,爱要经历一切磨难,忽然决定不再爱了才好看。
这其中的每一条都能让唯美主义的王尔德对号入座。甚至让我不得不怀疑,王尔德是不是就是为了好看的爱,所以才这样去折磨自己。
谈谈书中的几个让我思考的问题吧。
第一,为什么波西那么“渣”,但王尔德依然那么爱他。处在爱中的人是不会在乎周围人的眼光的,但当反向进入自己内心,问问自己究竟为什么爱对方时,恐怕答案都是自私的,说到底,是爱自己。也许向外的展现是奉献、牺牲,但无论出于为了自己的爱意得到满足,还是为了对方开心了自己也就开心了,最终的落脚点还是自己。
很残酷是吧,但这就是事实。所以王尔德看起来那么爱波西,本质上恐怕只是对于极度自恋之后的移情而已。但这种弱势方的控诉又是最能引起共鸣的,那些曾被心爱之人反复折磨却又无法放下的舔狗们,在王尔德的文字里疯狂找寻自己的身影,一遍遍在脑海里闪现那个自己无法放下的人,似一场狂欢,把自己的伤疤揭开,再撒一把盐。
第二,与恶龙久战者,必终自成恶龙。书中王尔德用各种尖刀一般的语言刺向波西。怨他毁了他的生活,怨他毁了他的艺术。可在这一堆的抱怨中,我感觉王尔德本身的戾气也越来越重,或许这封信是个发泄,发泄完就好了。可当这一刀刀向外刺杀的时候,他本身也成了杀人者。
让人感到讽刺的是,波西读到这封信时,也许根本感受不到文字的刺骨,更有可能,他都没有我们这些读者读得仔细。自成恶龙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自作多情地想用堕落和愤怒去引起对方的关注,但对方根本一点儿都不在意。
第三,任何事情都有好的一面。
“一旦你不得不偿还一种情感时,你才会知道那份情感的质量,并且这份了解会使你成为一个更好的人。”这是书中让我很感慨的一句话,最终王尔德还是相信波西会有改变,还是相信自己的爱能打动对方。虽然从后来他出狱之后的事看,这一切都没改变,但这种想法还是挺高尚的。
其实,无论你怎么想,世界、对方都不会因你的想法而改变,那么与其如此,为何不期待着更美好的一面呢?很多事情,没必要一定寻根问底,相信你所相信的,期待你所期待的,就够了。
最后,王尔德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即使卑微,也要做到有文化、有艺术感的卑微。
波西爱王尔德吗
肯定不爱,波西自己也说了当年是被王尔德引诱,但并不喜欢王尔德,后来娶了个女双性恋,看似是形婚,其实是被女双骗婚
王尔德的情人原型
王尔德的情人原型阿尔弗瑞·道格拉斯(昵称波西)。王尔德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他本人以全额文学奖学金进入牛津大学,笔下是美丽忧愁的童话故事如《夜莺与玫瑰》、《快乐王子》,是真实的唯美主义者。波西有着上流社会的出身,与生俱来的容貌、高傲自负的性情,满足了王尔德对于美丽的全部要求,王尔德深刻的爱着波西。
王尔德为什么喜欢波西
王尔德在信中强调波西并不是真的爱他,而自己却一直强调爱波西,艺术家的爱是不容许有任何的污点的,要不然他会失去活下去的勇气吗?
他把自己的爱放在了,自己的生命之上,以至于在失去所有之后,都不愿意去想,王尔德有权利,可以有这个想法,他不爱波西。
是不是但爱情从你的身体打击到你的心灵时,你才会注意到你的心灵被自己所骗。我很喜欢王尔德,因为你始终都在自己的意志里,不管好的坏的,他始终都在。他不去怨恨和堕落。而是去救赎,救赎自己和波西。
敬佩王尔德,即使我不希望自己有这样的品质,也许这就是你我之间最深的代沟。最后,看看这篇文字就可以了,不要记住。这只是一个小人对他的猜忌,他还是他。
王尔德:我别无选择,唯有爱你
小时侯看《安徒生童话》,丑小鸭能够回归到白天鹅的生活里得到认可,公主总会有王子打败恶龙来救赎获得幸福,虽然海的女儿化为了泡沫,卖火柴的女孩儿永远在幻影里,总觉得他的童话希望多于失望,美好多于残忍。
年岁长些看《王尔德童话》,夜莺用鲜血染红玫瑰也不能换来学子驻足停留一眼,小燕子用最后的力气依照快乐王子的意愿救济穷人可无人再记得简陋的他,善良无私的小燕子和倾尽心血的夜莺用不同的方式迎来它们的凛冬,隐隐难过,长大后才明白人生有太多的无可奈何和求而不得,如冰河之下的游鱼,可视的拘束,困境的自由。
有句话说,落在人一生中的雪,我们不能全部看到,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里孤独的过冬。提到王尔德,想起的是被现代人视为圣经的金句,是印有各国游客吻痕的墓碑,是集戏剧、文学天赋于一身的浪漫主义先驱。同时也是,被引诱情爱毁灭的天才,虽有魏尔伦与兰波的前车之鉴,世人对他更多的是惋惜与叹呃,落在他身上的雪,我们并不能感知,理想主义或现实悲剧,也不能因他入狱没落作为评判标准。
春风得意的他与被捕入狱的他,受人追捧的他与客死旅馆的他,风光无限的他与自怨自艾的他,一个瞬隙不是全部的他,也是全部的他。他说人为瞬息而活,片刻即永恒。
新旧交替的维多利亚时代,王尔德在当时的伦敦风头无量,他几乎每部戏剧每部作品都能在街头巷尾听闻,只要有他出现的地方免不了欢呼与掌声,他身型高大,为人幽默风趣,言辞恰到好处,对穿衣风格偏执的要命,家境优渥,娇妻相伴,富足美满。
可当37岁的他遇到了阿尔夫雷德.道格拉斯,他仿佛遇到了他的灵魂,一切混乱有序开始重组,很难想象如此特立独行的他会终生执迷,他亲切的称他为波西,爱他又怨他,坠落深渊,万劫不复,心甘情愿。
王尔德遇到波西那年,波西21岁,无比巧妙地暗合了王尔德构思于1884年的《道林·格雷的肖像》中的格雷的形象:“猩红色的嘴唇曲线柔和,蓝蓝的眼睛坦率真诚,金色的头发曲卷有致。”
波西像古希腊完美的雕像,像从他的作品里走出来的人物,像他对所有美的认知的合集,青春的活力澎湃与少年纯真稚气,若有若无的愁云与见解独到的才气,波西一切的一切引诱他落入情爱,他年长于波西,可在他面前宛若小孩,他爱他如命给他起了无数旖旎的爱称,所遇的星星点点忍不住要与他分享,在他面前低到尘埃里去伏跪着奉上他的一颗真心,他怨他怨到不能自抑,长篇大论细数种种过失,甚至称波西为贱人,并说一个贱人搞得我自己也要成为贱人了,可到最后苦苦追问波西为何不来看他甚至不给他写信。
大部分对于王尔德与波西的猜想来自于他在狱中的长信《自深深处》,在这万字长信中他从开始的愤恨不平到自我救赎与原谅到心态逐渐缓和,本以为他想明白了,可最后一句,仍旧是悲悯的祈求波西的垂怜。出狱之后的他,本可以回到妻儿的身边过上圆满的生活,可他再一次选择了波西,曾经弃他而去的波西在短暂相处之后难以忍受身败名裂的他无法来带虚荣的生活,再一次离他而去,希望又失望。
在这封信和些许关于王尔德的自传中波西是怎样的人呢?王尔德对他一见钟情,可波西轻佻、任性、暴躁、虚荣又冷漠。为了挑战父亲的权威,波西故意引诱王尔德,两人情事败露后,为了羞辱他的父亲故意让王尔德去告他的勋爵父亲企图给父亲贴上罪人的标签。而当王尔德因此不幸入狱得获大病时,他不曾去看他一眼不曾写过一封书信对王尔德不闻不问。在王尔德出狱之后破产潦倒时,他继承了父亲的万贯家产也不曾施舍一分一毫。在王尔德受人追捧时他依恋他,在他声名狼藉时弃如敝履。在波西的人生中,王尔德只是他与父亲斗争的牺牲品。
王尔德因为波西之事,经历了牢狱之灾、母亲病逝、家庭破产、与妻子离婚、失去对儿子的抚养权、声名狼藉之后,他的心一次又一次的碎裂了,却又一次又一次顽强的自愈,如他在信里所写,心就是拿来碎的,拿来给波西碎掉的。
王尔德为了波西他的文学生涯完全被毁掉,可他在信中说:“不管怎样,我必须心中存在爱,要是不带着爱进监狱,那我的灵魂怎么办?”“你同我在一起便绝对是我艺术的克星,只是,在那两年半里,命运将我们两个互不相干的生命丝丝缕缕编成了一个血红的图案,你的确真心爱过我。因而,我别无选择,唯有爱你。”
想来,愈是爱王尔德的人,愈是痛恨波西,恨他是个让天才陨落的疯子,在某些时刻,的确如此,可无意见看到波西在王尔德去世多年后的一首诗,唏嘘不已。
王尔德牺牲自己的一生宠坏这个小王子,可是波西终于学会如何去爱一个人如何如表达微弱的爱意时,他已经不在了。
偶然看到波西的生平,除却被王尔德覆盖的阴影,他忧郁敏感,喜怒无常,思想另类,才华横溢。他的家族带有遗传性精神病基因,哥哥死于自杀,弟弟被关在精神病院,父亲性格暴躁,而他似乎也难逃噩运,生性无常,容易神经过敏。他作为勋爵的第三子,表面有光辉的头衔可实际上落魄不堪,烂漫自由的思想被名存实亡制度礼仪束缚,整个人处在矛盾与挣扎之中,在爆发的生活激情和人自私的本性中飘摇,自顾不暇,难以兼爱他人。
未曾读过他的诗作,有萧伯纳对他的评价“有此华章,汝罪当赦”也可窥得半分才情。当他离开王尔德,烧毁了王尔德给他写的150封书信,坐拥钱财与娇妻时,碌碌的平凡生活才让他意识到自己错失了什么。
像尘埃落定后回到故里,王尔德一生短暂的光阴,只是一直在和错的人纠缠,表达爱意像玩一场没有答案的文字游戏,心像里并肩而行的倒影只是慌乱了波西短暂的心绪。当波西接近了自己不知晓的爱意,了解困惑自己的谜底,无人再予他如此宠溺,将万般腐朽化神奇,平淡变奇遇。
自深深处——王尔德致波西的信(一)
译文:真念一思
配乐:Cuchulainn(作曲:RonKorb)
被誉为是当代第一魔笛手的RonKorb(龙笛,又称雷恩‧寇伯),来自加拿大多伦多,是一名长笛演奏家及作曲家,因其母系家族具有东方血统,加上曾在日本居住两年学习传统竹笛及宫廷乐,所以作品融合了东西风味,毕业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音乐学院,除了正规的古典训练之外,更令人惊奇的就是他能够演奏世界各地共十五种的管乐:长笛,爱尔兰长笛,中国竹笛,日本薄笛等乐器都是他的领域。
续文请见:自深深处——王尔德致波西的信(二)
作者简介:
奥斯卡·王尔德(OscarWilde,1854年10月16日-1900年11月30日),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19世纪英国(准确来讲是爱尔兰,但是当时由英国统治)最伟大的作家与艺术家之一,以其剧作、诗歌、童话和小说闻名,唯美主义代表人物,19世纪80年代美学运动的主力和90年代颓废派运动的先驱。唯美主义不仅仅是对浪漫主义诗歌的继承和发展,更重要的是对它的革新。唯美主义运动最著名的思想口号是“为艺术而艺术“,这也是此文学运动能够在封建的温文尔雅的英国维多利亚中晚期发展起来并形成一定规模的原因之一。1895年王尔德因为所谓的“有伤风化罪“锒铛入狱,即使在服刑期间他的创作灵感也丝毫未受影响。在写给男友的一篇名为《自深深处》的经典作品中,他不止一次说道“我是这个时代艺术与文化的象征“,甚至在他去世前嘴里还喃喃自语道“美,唯有美才是这样“。
20世纪末,在遭到毁誉近一个世纪以后,英国终于给了王尔德树立雕像的荣誉。1998年11月30日,由麦姬·汉姆林雕塑的王尔德雕像在伦敦特拉法尔加广场附近的阿德莱德街揭幕。雕像标题为“与奥斯卡·王尔德的对话“,同时刻有王尔德常被引用的语录:“我们都在阴沟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Weareallinthegutter,butsomeofusarelookingatthestars.)
爱本无罪:
唯美主义的先锋作家王尔德的一生,他精彩绝艳,无论是诗歌还是戏剧,无论是童话还是小说,他都有所涉猎,且成就斐然。他言谈幽默风趣,文字激昂慷慨,他是一个传奇。连英国的首相丘吉尔都曾说过,愿能于王尔德有一次倾心畅谈。在当时的伦敦,王尔德便是引领时尚的弄潮儿,几乎整个英国的目光都在他的身上。可惜,他的一切荣誉都在后来被毁掉。他和道格拉斯·波西伯爵的相遇,便是他苦难后半生的开始,他不仅入狱,名誉上更是有了不能洗清的污点,家产被拍卖,连妻子都带着两个儿子隐姓埋名。这一切都源于他对美的极致追求。王尔德是一个爱美之人,只要是美的事物,无论是美的物还是美的人,都让他心醉。于是,当爱美的王尔德遇到了有着极致美貌的波西时,他便成了美的殉葬者。在那个并不真正需要美的时代,在那个并不开放的时代,王尔德凭借自己的一己之力,去挑战整个时代。终于,他热烈到招摇的美,和不能言喻的爱挑动了这个时代的痛觉,于是,在一系列的风雨之后,王尔德,这个荣耀了一个时代的美的灵魂,最终沉沦在艰苦的地狱一般的牢狱之中,而他最后长眠在了拉雪兹公墓。失去一切又身陷牢狱的王尔德连怨恨都要拼命压制,他不愿去相信他那么热切的爱着的人,居然从没真正爱他。可惜在他的字里行间中,任然可以看出,他还是有怨愤的。但这种怨愤更像是他用尽一切追寻到的美丽,居然是残缺的,美中带着遗憾,这是王尔德真正无法去接受的。这种爱情是一种不能言语出来的情感,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几乎所有人都在压抑,只有王尔德毫不掩饰的展现了出来,他的爱炽热如同沙漠中的玫瑰,那么艳丽又那么热烈。时至今日,在王尔德长眠的墓地,还有闻名而来的人们在他的墓前驻足,许是为他天才的作品,许是为他火一样的爱情。这都说明了,美在任何时代,任何时候,都不会缺少真正的美的爱慕者。王尔德是美的殉葬者,也是美的化身,他在寻找美,其实人们也在寻找他……
题图诗:庐阳第一怪:
绿林未见好汉,
唯存一思真念。
飘叶数流年,
游子徘徊辗转。
泪眼,
泪眼,
直把乡情愁断。
———\一丝怪念组合????????
(感谢庐阳第一怪配诗鼓励支持!)
如果本文的解答对您有所帮助,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支持。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