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相信很多人对《国风·唐风无衣》全文解释及赏和诗经唐风无衣与虽有嘉肴的第一句都不是特别了解,因此今天我来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国风·唐风无衣》全文解释及赏和诗经唐风无衣与虽有嘉肴的第一句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这些问题。

本文目录一览

《国风·唐风.无衣》全文解释及赏析

《无衣》,《诗经·唐风》的一篇。为先秦时代晋地汉族民歌。全诗二章,每章三句。旧说以为系赞美晋武公请求命服的事,但诗意不显,未可据信。《诗经》是汉族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无衣

题解:览衣感旧或伤逝之作。

【原文】

岂曰无衣?七兮①。不如子之衣②,安且吉兮③?

岂曰无衣?六兮④。不如子之衣,安且燠兮⑤?

【译文】

难道说我没衣服穿?我的衣服有七件。但都不如你亲手做的,既舒适又美观。

难道说我没衣服穿?我的衣服有六件。但都不如你亲手做的,既舒适又温暖。

【注释】

①七:虚数,言衣之多;一说七章之衣,诸侯的服饰。

②子:第二人称的尊称、敬称,此指制衣的人。

③安:舒适。吉:美,善。

④六:一说音路,六节衣。

⑤燠(yù玉):暖热。

【赏析】

此诗与下面《秦风》中的《无衣》题目及首句皆相同,然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却完全两样。从字面上看,似觉并无深意,但前人往往曲为之说,《毛诗序》云:“《无衣》,美晋武公也。武公始并晋国,其大夫为之请命乎天子之使,而作是诗也。”朱熹《诗集传》云:“曲沃桓叔之孙武公伐晋,灭之,尽以其宝器赂周釐王。王以武公为晋君,列于诸侯。此诗盖述其请命之意”,“釐王果贪其宝玩,而不思天理民彝之不可废,是以诛讨不加,而爵命行焉。”(同上)这一说法今人多表示怀疑,如程俊英《诗经译注》就认为“恐皆附会”。

从诗意来看,本篇似为览衣感旧或伤逝之作。诗人可能是一个民间歌手,他本来有一位心灵手巧的妻子,家庭生活十分美满温馨。不幸妻子早亡,一日他拿起衣裳欲穿,不禁睹物思人,悲从中来。诗句朴实无华,皆从肺腑中流出:“难道说我没有衣裳穿?我的衣裳有七件,可是拣了一件又一件,没有一件抵得上你亲手缝制的衣裳,那样舒坦,那样美观。”“难道说我没有衣裳穿?我的衣裳有六件。可是挑了一件又一件,没有一件抵得上你亲手缝制的衣裳,那样合身,那样温暖。”语言自然流畅,酷肖人物声口。感情真挚,读之令人凄然伤怀。

对于诗中的句读,笔者的理解与旧说不同。旧说两段的起句都作六字句,然我觉得应标点为:“岂曰无衣?七兮。”前四字为一句,用以自问,后二字为一句,用以自答,诗人正是在这种自问自答中,抒写了一腔哀思。另外在一些字、词的解释上也颇多歧见。如“七”字、“子”字、“六”字,朱熹《诗集传》以为“侯伯七命,其车旗衣服,皆以七为节。子,天子也”。又云:“天子之卿六命,变‘七’言‘六’者,谦也,不敢以当侯伯之命,得受六命之服,比于天子之卿亦幸矣。”朱熹的解释,完全服从于他对于这首诗主题的理解。这首诗既然是述晋武公向周釐王请求封爵之意,那末他就必然把“七”解释为“诸侯七命”,把“六”解释为“天子之卿六命”,而把“子”解释为“天子”。前二者与晋武公的诸侯身份相当,后者则与周釐王的天子地位相称。其说固然言之成理,不失为一家之见,然与诗的本意可能相去甚远。

从对此诗主题的理解出发,我们认为“七”和“六”俱为数词,也可以看作虚数,极言衣裳之多。而“子”则为第二人称的“你”,也即缝制衣裳的妻子。这样的理解,应该是符合诗的本意的。

全诗分为两章,字句大体相同,唯两起变动一个字:“七”易为“六”;两结也变动一字:“吉”易为“燠”。这主要为的是适应押韵的需要。从全篇来说,相同的句式重复一遍,有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回肠荡气之妙,我们在吟诵中自然能体会其中的情韵。

【品 味】

这是一首睹物思人的叙事诗,我们通过阅读可以想像,这个人一定是他生命中最珍贵的人,确切地说就是他的妻子,从我解读的第二首来看起码是红颜知己;人生之中得一知己者,足矣!然而这样的人已经离去,怎不叫人伤心?!作者没有流露半点的伤心语言,这种欲哭无泪、如噎在喉的感觉岂不是更加痛苦?!

《国风·唐风.无衣》全文解释及赏析

返回目录

诗经唐风无衣与虽有嘉肴的第一句比较

《唐风无衣》第一句:岂曰无衣七兮?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
白话翻译:难道说我没衣服穿?我的衣服有七件。但都不如你亲手做的,既舒适又美观。
《虽有嘉肴》第一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白话翻译:即使有美味的菜,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其味道的甘美。
两句话比较:《无衣》第一句用一个设问句开始开篇,以自问自答的形式表达出语气的肯定。
《虽有嘉肴》第一句是用一个倒装句开始开篇,以通俗易懂的形象比喻来引起读者的兴趣。由这两句可以看出古人写作表现手法的多变,善于使用种种手法,使作品形象生动,引人入胜。
简介:
1、《无衣》出自:《诗经·唐风》的一篇。为先秦时代晋地汉族民歌。全诗二章,每章三句。旧说以为系赞美晋武公请求命服的事,但诗意不显,未可据信。《诗经》是汉族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2、《虽有嘉肴》:《礼记·学记》本文运用类比的手法引出要阐明的观点,指出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即“教学相长”,告诉了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以及工作学习和实践的重要性。

返回目录

“无衣”一词出自何典 望得详解

无衣是诗经中的篇名.名为无衣的有两篇.其一《诗·唐风》篇名.《诗序》说是赞美晋武公的作品.曲沃武公攻灭晋侯缗,占有晋国,其大夫请求周王正式任命他为晋侯,并作此诗赞美之.其二是《诗·秦风》的篇名,讲述的是秦地的民风.
《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唐风》
岂曰无衣?七兮.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
岂曰无衣?六兮.不如子之衣,安且燠兮?

返回目录

诗经唐风无衣有什么典故吗

《无衣》,《诗经·唐风》的一篇。为先秦时代晋地汉族民歌。全诗二章,每章三句。关于它所用典故,《毛诗序》云:“《无衣》,美晋武公也。武公始并晋国,其大夫为之请命乎天子之使,而作是诗也。”
翻译成白话:《无衣》所用典故,是一个赞美晋武的故事。当年晋武公吞并了晋国后,他向当时的天子周釐王请求给予他加封,为了表示诚意,所以有这首诗,诗中的把天子的赐封比作“子之衣”,是其它任何事物都取代不了的,进而表明晋武公对周氏天子的尊敬。
全诗原文:国风‧唐‧无衣
岂曰无衣七兮?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
岂曰无衣六兮?不如子之衣,安且燠兮。
白话翻译:
难道说我没衣服穿?我的衣服有七件。但都不如你亲手做的,既舒适又美观。
难道说我没衣服穿?我的衣服有六件。但都不如你亲手做的,既舒适又温暖。

返回目录

《诗经·唐风·无衣》:一首诗里的家国天下

《诗经·唐风·无衣》:一首诗里的家国天下
岂曰无衣七兮?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
岂曰无衣六兮?不如子之衣,安且燠兮。
好诗的妙处在于它的“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
穿越两千多年的历史时空,我们会发现,那些真正的好诗居然与我们自己的生活没有一丁点儿的隔膜。
笔者有个“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好友,每次出差,他的行李箱都是最大的。他的爱人会数着日子为他准备替换的衣服,出门在外,他也从来不洗衣服。总会将替换下来的衣服装回行李箱,回家时再交给自己的爱人。这一点,像极了《诗经·唐风·无衣》里的情形:“岂曰无衣?七兮。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岂曰无衣?六兮。不如子之衣,安且燠兮”。完全不需要浪费电话费,朋友的爱人在家数着数,等那个数字变成零时,一准是自己夫君的归家之日。
除了没有好友那么大的行李箱,《诗经·唐风·无衣》中的诗人内心里的温暖大概和笔者那位朋友差不多。当然,这个缠缠绵绵的分别也可能是生离死别。随着时日推移,亡人为未亡人留下的衣物随时日消磨,每每睹物不由思及亡人,想到从前种种之好,不由悲从中来。
家是因血缘关系而构成的较为稳固的社会结构,由家而家族,再进一步拓展,便是国家。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周先后封建的国家有一百多个。这一百多个邦国,实际上就是一个个“大家”。
如果从一个“大家”的角度来看《诗经·唐风·无衣》,我们会看到一种由羡慕而生发出的进步动力。
“岂曰无衣七兮”——谁还没有几身好衣服吗?只是那些衣服不如你的,你的衣服中包蕴着“点点滴滴的爱”。这里的“你”可能是颇受父母厚爱的兄弟姐妹,在诗人看来,也可能是幸福人家的孩子。
认真想一想,这样的情形似乎也真实的发生在我们身边过。在同一个家庭之中,兄弟姐妹好几个,总有那么一个,在其他孩子看来,更得父母的宠爱。各自的衣服可能都是一样的,但衣服之中包蕴的爱的程度却是不同的。在物资匮乏时代,甚至可能连衣服本身也是不同的。或者在一个村庄之中,总有些人家,他未必是最富有的,但因为家庭成员间的彼此理解与爱,他们的幸福却是让所有人都艳羡的。
因为看见幸福,而用一生的努力去达成和实现。谁能说这不是一种进步的力量呢?
沿着“家”这个基本社会单位进一步拓展,还有一个“天下”的概念。
朱熹在《集传》中说:“侯伯七命,其车旗衣服,皆以七为节。子,天子也”。又云:“天子之卿六命,变‘七’言‘六’者,谦也,不敢以当侯伯之命,得受六命之服,比于天子之卿亦幸矣。”《论语》中孔子对“季氏八佾舞于庭”这件事儿,也发出过“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的感慨。说到底,这个八是天子的专属,七是诸侯的专属,六是卿大夫的配置。牵强附会的用来套“岂曰无衣七兮”“岂曰无衣六兮”,也是说得过去的。
《史记》记载,“曲沃,桓叔之孙武公,伐晋灭之,尽以其宝器赂周嫠王。王以武公为晋君。列于诸侯。此诗盖述其请命之意。”“釐王果贪其宝玩,而不思天理民彝之不可废,是以诛讨不加,而爵命行焉。”
如果将《史记》中的记载与《诗经·唐风·无衣》联系起来,似乎也是说得过去的。曲沃武公灭掉晋主取而代之,然后拿得来的各种宝器贿赂周天子,换来了“晋候”的正经名分。“岂曰无衣七兮?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岂曰无衣六兮?不如子之衣,安且燠兮”,完全就是一场政治交易的暗示与讽刺。
一首诗,在家、国、天下的视阈下都能讲得通,这种情形,或许只在中华文明的背景下才能够发生。
怎会没有衣服穿?我有衣服六七件。只是不如你赠衣,穿上得体又祥安。
怎会没有衣服穿?我有衣服六七件。只是不如你赠衣,穿上温暖又安然。

返回目录

《诗经·唐风·无衣》:览衣忆故人,焉能不思君

这是一首览衣怀旧,感伤于怀的诗。跟前面的《邶风·绿衣》类似。
第一节,“岂曰无衣?七兮。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难道说没有衣服穿?衣服很多件。可件件都不如你亲手做的,舒适又美观。
第二节,“岂曰无衣?六兮。不如子之衣,安且燠兮。”难道说没有衣服穿?衣服很多件。可件件都不如你亲手做的,舒适又温暖。
七,六,这里是虚指,很多衣服之意。子,制衣的人。安,舒适。吉,美、善。燠(yù),暖热。
从诗的语气来看,主角是一位女性制衣者。自问自答的方式,是民间口头的创作,仿佛是诗人睹物思人时的自言自语,朴实无华,感情真挚。
诗经专题第122篇,总第122篇。

返回目录

《无衣》翻译and赏析

诗经·唐风《无衣》
岂曰无衣七兮?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
岂曰无衣六兮?不如子之衣,安且燠兮?
【注释】:
七:七章之衣,诸侯的服饰 吉:舒适 六:音路,六节衣 燠:音玉,暖
【赏析】: 《无衣》传统解释写晋武公请求周王封他为诸侯,希望得得到七章之衣的诸侯常服。也有以为是感谢别人赠衣的作品。 ---译文 原文 谁说没有衣裳?和你穿一件大衣。君王要起兵,修整好戈和矛,和你同仇敌忾!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 谁说没有衣裳?和你同穿一件内衣。君王要起兵,修整好矛和戟,和你共同作准备! 岂日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谁说没有衣裳?和你同穿一件下衣。君王要起兵,修整好铠甲和兵器,和你共同上前线! 岂日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返回目录

如果本文的解答对您有所帮助,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支持。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