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是我们帮你搜集整理的有关论语20则原文及翻译和论语原文及翻译的解答

本文目录一览

论语20则原文及翻译

论语20则原文及翻译: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翻译:孔子说:“学习知识并且按时温习它,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交流、学习),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正是品德高尚的人吗?”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反复检查我的行为:为人处事有不真诚的事吗?与朋友交往有不诚实的事吗?老师教授的知识有不复习的吗?”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从而知道新的知识,可以凭借这个成为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疑惑。” 

5.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翻译:孔子说:“仲由,教给你的理解了吗?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这也是聪明啊。”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翻译:孔子说:“见到贤人就要向他学习,希望能达到他的水平,见到不好的人就要自我反省。”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学习他的优点,如果自己也有他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翻译: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或责任),路途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这不也是很遥远吗?”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翻译:孔子说:“年末天气寒冷,这时才能知道松柏是最后凋零的。”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翻译::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忠言可以一生受用遵循的呢?”孔子说:“也许就是仁爱待人!自己所不愿要的,不要强加到别人身上。”

11.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翻译:子夏说:“每天能学到一些自己没有的知识,每月不忘自己已掌握的知识,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12.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翻译: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13.子曰∶“一箪(dān)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翻译: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1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译: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15.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翻译: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使胳膊弯着做枕头,乐也在其中。用不正当的手段使自己富有、尊贵,这对我如同浮云一般(不值得关心)。

1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翻译:孔子在河边感叹道;“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 日夜不停。” 

1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翻译:一个军队的主帅可能被夺去,但一个普通人的志向不可能被夺去。

18.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翻译: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已记得牢固,就与切身有关的问题提出疑问并且去思考,仁就在其中了。”

19.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翻译:子贡问孔子:“卫国大夫孔文子(孔圉yù)为什么死后谥号为‘文’?”孔子说:“孔圉聪明好学,向低于自己的人学习不感到羞耻,因为这样他死后才谥号为‘文’。”

20.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翻译:孔子说:“默默地增加知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对我有什么难呢?”

此文出自春秋末期·孔子所著的《论语》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东汉永平元年(58年)徐防上书云“发明章句,始于子夏”,是汉人于七十子重子夏,故以《毛诗》直承子夏。

清代学者崔述则对《论语》的成书提出不同看法,他注意到今本《论语》前后十篇在文体和称谓上存在差异,前十篇记孔子答定公、哀公之问,皆变文称“孔子对曰”,以表示尊君。答大夫之问则称“子曰”,表示有别于君,“以辨上下而定民志”。

而后十篇中的《先进》《颜渊》等篇,答大夫之问也皆作“孔子对曰”,故怀疑“前十篇皆有子、曾子门人所记,去圣未远,礼制方明;后十篇则后人所续记,其时卿位益尊,卿权益重,盖有习于当世所称而未尝详考其体例者,故不能无异同也”。

又如,前十篇中孔子一般称“子”不称“孔子”,门人问学也不作“问于孔子”。而后十篇中的《季氏》《微子》多称孔子,《阳货》篇子张问仁,《尧曰》篇子张问政,皆称“问于孔子”,与《论语》其他篇不同,“其非孔氏遗书明甚,盖皆后人采之他书者”。

受崔述的影响,以后学者继续从《论语》前后十篇用语、称谓的差异对其成书作出判断,有学者甚至认为《论语》最初只有单独的篇,其编定成书,要在汉代以后。

作者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相传孔子曾问礼于老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他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前后达十三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

孔子的祖上是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的贵族,先祖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周初三监之乱后,为了安抚商朝的贵族及后裔,周公以周成王之命封商纣王之兄微子启于商丘建立宋国,奉殷商祀。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即位,微仲是孔子的十五世祖。

六世祖得孔氏,是为孔父嘉。孔父嘉是宋国大夫,曾为大司马,封地位于宋国栗邑,后来在宫廷内乱中被太宰华督所杀。孔父嘉子木金父,木金父子孔防叔,孔防叔的孙子叔梁纥就是孔子的父亲,叔梁纥为避宋国战乱逃到鲁国的陬邑(今山东曲阜)定居,其官职为陬邑大夫。

叔梁纥的正妻施氏,生了九个女儿却没有儿子,小妾为他生了长子孟皮。孟皮有足疾,叔梁纥很不满意,于是请求纳颜氏女儿为妾。颜氏有三个女儿,只有小女儿颜徵在愿嫁叔梁纥。

颜徵在时年不满二十岁,而叔梁纥已经六十六岁,年龄相差悬殊,两人为婚于礼不合,夫妻在尼山居住并且怀孕,故谓之“野合”。据《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在鲁襄公二十二年十月(公元前551年9月28日)申时于陬邑昌平乡诞生。

孔子生而七漏,头上圩顶(意为头顶凹陷),而又因其母曾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

鲁襄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49年),孔子3岁时,叔梁纥病逝,葬于防。叔梁纥死后,颜徵在失去庇佑,被叔梁纥正妻施氏所逐,于是带孔子庶兄孟皮与孔子至曲阜阙里,过着清贫的生活。

鲁昭公五年(公元前537年),孔子日见其长,已意识到要努力学习做人与生活之本领,所以称自己虽然已经十五岁了,但志向在于做学问。

鲁昭公七年(公元前535年),孔子的母亲颜征在去世。这一年,季氏宴请士一级贵族,孔子去赴宴,被季氏家臣阳虎拒之门外。

鲁昭公九年(公元前533年),孔子19岁,为了能够经常回到祖籍地宋国祭拜祖先,便迎娶了宋国人丌官氏之女为妻。

返回目录

论语原文及翻译

《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
1、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孔子说:“做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对礼节能怎么样呢?做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对音乐又能怎么样呢?”
2、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孔子说:“早晨能够得知真理,即使当晚死去,也没有遗憾。”
3、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说:“君子懂得大义,小人只懂得小利。”(喻:通晓,明白。)
4、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看见有才能的人(德才兼备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有要改正。”
5、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孔子说:“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6、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曾子说:“士不可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重大责任,路途漫长遥远。以实行仁道为已任,不是很重大的责任吗?直到身死才能结束,不是很漫长遥远的吗?”
7、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孔子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我所有的努力都废弃了;譬如填平洼地,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虽然只有一筐,但我也在前进。”
8、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孔子说:“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9、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问孔子问道:“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呢?”孔子回答说:“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10、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没有人学诗呢?诗可以激发心志,可以提高观察力,可以培养群体观念,可以学得讽刺方法。近则可以用其中的道理来侍奉父母;远可以用来侍奉君主,还可以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
1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孔子说:“君子食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逸;对工作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接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并向他学习,纠正自己的缺点,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了。”
12、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颜回请教问孔子如何才能达到仁的境界,孔子回答说:“努力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如果能够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可以达到理想的境界了,这是要靠自己去努力的。”颜回又问:“那么具体应当如何去做呢?”
孔子答道:“不符合礼的事,就不要去看、不要去听、不要去说、不要去做。”颜回听后向老师说:“我虽然不够聪明,但决心按照先生的话去做。”

返回目录

《论语》带拼音的全文

《论语》带拼音的全文如下:

论语泰伯篇

zǐ yuē tài bó qí kě wèi zhì dé yě yǐ yǐ sān yǐ tiān xià ràng 

子 曰:泰 伯 其 可 谓 至 德 也 已 矣,三 以 天 下 让,

mín wú dé ér chēng yān 

民 无 得 而 称 焉。

zǐ yuē gōng ér wú lǐ zé láo shèn ér wú lǐ zé xǐ yǒng ér wú

子 曰:恭 而 无 礼 则 劳,慎 而 无 礼 则 葸,勇 而 无

 lǐ zé luàn zhí ér wú lǐ zé jiǎo jūn zǐ dǔ yú qīn zé mín xīng yú

礼 则 乱,直 而 无 礼 则 绞。君 子 笃 于 亲,则 民 兴 于

rén gù jiù bù yí zé mín bù tōu 

仁。故 旧 不 遗,则 民 不 偷。

zēng zǐ yǒu jí zhào mén dì zǐ yuē qǐ yǔ zú qǐ yǔ shǒu shī

曾 子 有 疾,召 门 弟 子 曰:启 予 足,启 予 手。诗

yún zhàn zhàn jīng jīng rú lín shēn yuān rú lǚ bó bīng ér jīn ér hòu 

云:战 战 兢 兢,如 临 深 渊,如 履 薄 冰。而 今 而 后,

wú zhī miǎn fú xiǎo zǐ 

吾 知 免 夫,小 子。

zēng zǐ yǒu jí mèng jìng zǐ wèn zhī zēng zǐ yán yuē niǎo zhī jiāng sǐ

曾 子 有 疾,孟 敬 子 问 之。曾 子 言 曰:鸟 之 将 死,

qí míng yě āi rén zhī jiāng sǐ qí yán yě shàn jūn zǐ suǒ guì hū dào

其 鸣 也 哀。人 之 将 死,其 言 也 善。君 子 所 贵 乎 道

zhě sān dòng róng mào sī yuǎn bào màn yǐ zhèng yán sè sī jìn xìn yǐ 

者 三:动 容 貌,斯 远 暴 慢 矣;正 颜 色,斯 近 信 矣;

chū cí qì sī yuǎn bǐ bèi yǐ biān dòu zhī shì zé yǒu sī cún 

出 辞 气,斯 远 鄙 倍 矣。笾 豆 之 事,则 有 司 存。

zēng zǐ yuē yǐ néng wèn yú bù néng yǐ duō wèn yú guǎ yǒu ruò wú 

曾 子 曰:以 能 问 于 不 能;以 多 问 于 寡;有 若 无, 

shí ruò xū fàn ér bù jiào xī zhě wú yǒu cháng cóng shì yú sī yǐ 

实 若 虚,犯 而 不 校;昔 者 吾 友 尝 从 事 于 斯 矣。

zēng zǐ yuē kě yǐ tuō liù chǐ zhī gū kě yǐ jì bǎi lǐ zhī mìng

曾 子 曰:可 以 托 六 尺 之 孤,可 以 寄 百 里 之 命, 

lín dà jié ér bù kě duó yě jūn zǐ rén yú jūn zǐ rén yě

临 大 节,而 不 可 夺 也;君 子 人 与?君 子 人 也。

zēng zǐ yuē shì bù kě yǐ bù hóng yì rèn zhòng ér dào yuǎn rén yǐ

曾 子 曰:士 不 可 以 不 弘 毅,任 重 而 道 远,仁 以

wéi jǐ rèn bù yì zhòng hū sǐ ér hòu yǐ bù yì yuǎn hū 

为 己 任,不 亦 重 乎。死 而 后 已,不 亦 远 乎。

zǐ yuē xīng yú shī lì yú lǐ chéng yú yuè

子 曰:兴 于 诗,立 于 礼,成 于 乐。

zǐ yuē mín kě shǐ yóu zhī bù kě shǐ zhī zhī

子 曰:民 可 使 由 之,不 可 使 知 之。

zǐ yuē hào yǒng jí pín luàn yě rén ér bù rén jí zhī yǐ shèn 

子 曰:好 勇 疾 贫,乱 也;人 而 不 仁,疾 之 已 甚,

luàn yě

乱 也。

zǐ yuē rú yǒu zhōu gōng zhī cái zhī měi shǐ jiāo qiě lìn qí yú bù

子 曰:如 有 周 公 之 才 之 美,使 骄 且 吝,其 余 不

zú guān yě yǐ

足 观 也 已。

zǐ yuē sān nián xué bú zhì yú gǔ bú yì dé yě

子 曰:三 年 学,不 至 于 谷,不 易 得 也。

zǐ yuē dǔ xìn hào xué shǒu sǐ shàn dào wēi bāng bú rù luàn bāng

子 曰:笃 信 好 学,守 死 善 道。危 邦 不 入,乱 邦

bù jū tiān xià yǒu dào zé xiàn wú dào zé yǐn bāng yǒu dào pín qiě jiàn

不 居。天 下 有 道 则 现,无 道 则 隐;邦 有 道,贫 且 贱

yān chǐ yě bāng wú dào fù qiě guì yān chǐ yě

焉,耻 也;邦 无 道,富 且 贵 焉,耻 也。

zǐ yuē bú zài qí wèi bù móu qí zhèng 

子 曰:不 在 其 位,不 谋 其 政。

zǐ yuē shī zhì zhī shǐ guān jū zhī luàn yáng yáng hū yíng ěr zāi 

子 曰:师 挚 之 始,关 雎 之 乱,洋 洋 乎 盈 耳 哉。

zǐ yuē kuáng ér bù zhí tóng ér bú yuàn kōng kōng ér bú xìn wú bù

子 曰:狂 而 不 直,侗 而 不 愿,悾 悾 而 不 信,吾 不

zhī zhī yǐ

知 之 矣。

zǐ yuē xué rú bù jí yóu kǒng shī zhī 

子 曰:学 如 不 及,犹 恐 失 之。

zǐ yuē wēi wēi hū shùn yǔ zhī yǒu tiān xià yě ér bú yǔ yān

子 曰:巍 巍 乎,舜 禹 之 有 天 下 也,而 不 与 焉。

zǐ yuē dà zāi yáo zhī wéi jūn yě wēi wēi hū wéi tiān wéi dà 

子 曰:大 哉!尧 之 为 君 也。巍 巍 乎,唯 天 为 大,

wéi yáo zé zhī dàng dàng hū mín wú néng míng yān wēi wēi hū qí yǒu chéng

唯 尧 则 之;荡 荡 乎,民 无 能 名 焉;巍 巍 乎,其 有 成

gōng yě huàn hū qí yǒu wén zhāng

功 也,焕 乎 其 有 文 章。

shùn yǒu chén wǔ rén ér tiān xià zhì wǔ wáng yuē yǔ yǒu luàn chén shí

舜 有 臣 五 人,而 天 下 治。武 王 曰:予 有 乱 臣 十

rén kǒng zǐ yuē cái nán bù qí rán hū táng yú zhī jì yú sī wéi shèng 

人。孔 子 曰:才 难,不 其 然 乎。唐 虞 之 际,于 斯 为 盛,

yǒu fù rén yān jiǔ rén ér yǐ sān fēn tiān xià yǒu qí èr yǐ fú shì

有 妇 人 焉,九 人 而 已;三 分 天 下 有 其 二,以 服 事

yīn zhōu zhī dé qí kě wèi zhì dé yě yǐ yǐ 

殷,周 之 德,其 可 谓 至 德 也 已 矣。

zǐ yuē yǔ wú wú jiàn rán yǐ fěi yǐn shí ér zhì xiào hū guǐ shén

子 曰:禹,吾 无 间 然 矣。菲 饮 食 而 致 孝 乎 鬼 神,

è yī fu ér zhì měi hū fú miǎn bēi gōng shì ér jìn lì hū gōu xù 

恶 衣 服 而 致 美 乎 黻 冕,卑 宫 室 而 尽 力 乎 沟 洫;

yǔ wú wú jiàn rán yǐ 

禹,吾 无 间 然 矣。

返回目录

《论语》原文及翻译

《论语》原文及翻译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论语》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第一篇:学而篇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学而篇原文翻译: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到的东西按时去温习和练习,不也很高兴吗?有朋友从很远的地方来,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不也是一位有修养的君子吗?”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有子说:“那种孝敬父母、敬爱兄长的人,却喜欢触犯上级,是很少见的;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的人,更是从来没有的。有德行的人总是力求抓住这个根本。根本建立了便产生了仁道。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大概便是仁道的根本吧!”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孔子说:“花言巧语,伪装出一副和善的面孔,这种人很少是仁德的。”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参说:“我每天从多方面反省自已: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守信了呢?对老师传授的功课,是不是用心复习了呢?”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孔子说:“治理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应该恭敬谨慎地对待政事,并且讲究信用;节省费用,并且爱护人民;征用民力要尊重农时,不要耽误耕种、收获的时间。”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说:“小孩子在父母跟前要孝顺,出外要敬爱师长,说话要谨慎,言而有信,和所有人都友爱相处,亲近那些具有仁爱之心的人。做到这些以后,如果还有剩余的精力,就用来学习文化知识。”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夏说:“一个人能够尊重贤者而看轻女色;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即使他自己说没有学过什么,我也一定要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孔子说:“一个君子,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即使读书,所学也不会牢固。行事应当以忠和信这两种道德为主。不要和不忠不信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要不怕改正。”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丧事,恭敬地祭祀远代祖先,就能使民心归向淳厚了。”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禽问子贡说:“夫子每到一个国家,一定听得到这个国家的政事。那是求人家告诉他的呢,还是人家主动说给他听的呢?”子贡说:“夫子是靠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和谦让得来的。夫子的那种求得的方式,大概是不同于别人的吧?”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孔子说:“当他父亲活着时,要看他本人的志向;他父亲去世以后,就要考察他本人的具体行为了。如果他长期坚持父亲生前那些正确原则,就可以说是尽孝了。”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说:“礼的功用,以遇事做得恰当和顺为可贵。以前的圣明君主治理国家,最可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他们做事,无论事大事小,都按这个原则去做。如遇到行不通的,仍一味地追求和顺,却并不用礼法去节制它,也是行不通的。”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有子说:“约言符合道德规范,这种约言才可兑现。态度谦恭符合礼节规矩,才不会遭受羞辱。所依靠的都是关系亲密的人,也就可靠了。”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孔子说:“君子食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逸;对工作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接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并向他学习,纠正自己的缺点,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了”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贡说:“贫穷却不巴结奉承,富贵却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但还是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贵却谦虚好礼。”子贡说:“《诗经》上说:.要像骨、角、象牙、玉石等的加工一样,先开料,再粗锉,细刻,然宕磨光后那就是这样的意思吧?”孔子说:“赐呀,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告诉你以往的事,你能因此而知道未来的事。”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说:“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应该担心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
第二篇:为政篇原文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C哉?人焉?C哉?”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君子不器。”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r,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为政篇原文翻译: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孔子说:“用道德的力量去治理国家,自己就会像北极星那样,安然处在自己的位置上,别的星辰都环绕着它。”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孔子说:“《诗经》三百多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孔子说: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罚来制约百姓,百姓可?菏泵庥谧锕?,但不会感到不服从统治是可耻的;如果用道德来统治百姓,用礼教来约束百姓,百姓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会纠正自己的错误。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在人生道路上站稳脚跟,四十岁心中不再迷惘,五十岁知道上天给我安排的命运,六十岁听到别人说话就能分辨是非真假,七十岁能?n心所欲地说话做事,又不会超越规矩。”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懿子问什么是孝道。孔子说:“不要违背礼节疒不久,樊迟替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孟孙问我什么是孝道,我对他说,不要违背礼节。”樊迟说:“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依规定的礼节侍奉他们;死的时候,依规定的礼节安葬他们,祭祀他们。”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孟武伯问什么是孝道,孔子说:“父母只为孩子的疾病担忧(而不担忧别的)”。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游请教孝道,孔子说:“现在所说的孝,指的是养活父母便行了。即使狗和马,也都有人饲养。对父母如果不恭敬顺从,那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夏问什么是孝道,孔子说:“侍奉父母经常保持和颜悦色最难。遇到事情,由年轻人去做;有好吃好喝的,让老年人享受,难道这样就是孝吗?”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孔子说:“我整天对颜回讲学,他从不提出什么反对意见,像个蠢人。等他退下,我观察他私下里同别人讨论时,却能发挥我所讲的,可见颜回他并不愚笨呀!”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C哉?人焉?C哉?”
孔子说:“看一个人的所作所为,考察他处事的动机,了解他心安于什么事情。那么,这个人的内心怎能掩盖得了呢?这个人的内心怎能掩盖得了呢?”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在温习旧的知识时,能有新的收获,就可以当老师了。”
子曰:“君子不器。”
孔子说:“君子不能像器皿一样(只有一种用途)。”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贡问怎样才能做一个君子。孔子说:对于你要说的话,先实行了,然后说出来。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孔子说:“德行高尚的人以正道广泛交友但不互相勾结,品格卑下的人互相勾结却不顾道义”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惘无所得;思考而不学习就不切于事而疑惑不解。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孔子说:“做事情过或不及,都是祸害啊!”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说:“由啊,我教给你的,你懂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子张请教求得官职俸禄的方法。孔子说:“多听,把不明白的事情放到一边,谨慎地说出那些真正懂得的,就能少犯错误;多观察,不明白的就保留心中,谨慎地实行那些真正懂得的,就能减少事后懊悔。言语少犯错误,行动很少后悔,自然就有官职俸禄了。”

返回目录

《论语》全文及翻译赏析怎么写

内容如下: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译文:孔子说:“学了知识之后时常去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是有才德的人吗?”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译文:曾子说:“我每日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人谋划事情是否竭尽自己的心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便小有所成,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岁能知道上天的意旨,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译文: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当(别人的)老师了。”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译文: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适从。”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译文:孔子说:“多么贤德啊,颜回!一碗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爱好学习)的乐趣。多么贤德啊,颜回!”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译文: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快乐的人。”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枕着它睡,乐趣也在这当中。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财富和地位,对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译文:孔子说:“在多个人的行列里,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发现他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对照着改正自己的缺点。”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译文:孔子在河边上说:“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 日夜不停。”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译文: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平民百姓的志向却不可改变。”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译文:子夏说:“博览群书并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思考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返回目录

总结:以上就是本站针对你的问题搜集整理的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