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对于清史稿黄宗羲传和李赓芸传的全文和参错是什么意思,很多人可能不是很了解。因此,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清史稿黄宗羲传和李赓芸传的全文和参错是什么意思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清史稿,黄宗羲传和李赓芸传的全文翻译

黄宗羲,字太冲,馀姚人,明御史黄尊素长子。尊素为杨涟、左光斗同志辈,因为弹劾魏忠贤死于诏狱,事情在明史中有详细记载。崇祯登基后,黄宗羲进京诉讼冤屈。到的时候,魏忠贤已经被处以极刑,即上疏请诛杀曹钦程、李实。正碰上朝廷审问许显纯、崔应元,宗羲和他们对簿堂上,拿出藏在衣袖里的锥子锥显纯,显纯留血满身;又殴打应元,拔了他的胡须回来后祭奠在尊素神牌之前;又追杀牢卒叶咨、颜文仲,盖尊素绝命於二卒手也。当时曹钦程已列入逆案,而李实上疏辩解原来的上疏不是自己写的,暗地里送了三千金求宗羲不要对质,宗羲马上上奏,说:“李实现在还能公然行贿,他的辩解怎么能够相信”。与他对簿时又用锥子锥他。官司打完后,携带全家子弟在大狱门前设祭,哭声到达皇宫中,崇祯听到后,叹息道:“忠臣孤子,令我非常同情”。回来后,更加致力于学。对于科举之学禁锢人的思想非常愤慨,思考如何改变这种情况。便找出家里全部藏书研读,不够,就抄写了同里世学楼钮氏、澹生堂祁氏家里藏书,【南中】则千顷堂黄氏、绛云楼钱氏,而且建造续钞堂於馀姚南雷,以继承先祖黄震(字东发)的志业。山阴刘宗周讲学于蕺山,因为父亲遗命跟从他游学。而越中继承海门周氏的学说,引用儒家经典来解释佛经,姚江地区的儒家的传承几乎要被毁坏了。宗羲独自与同学六十余人排斥周氏的学说,原来蕺山弟子如祁、章等人都以名声品德为人所重,但抵御儒家被侮的功劳却不如宗羲。他的弟弟宗炎、宗会,都有不同一般的才能,自己教导他们,人们称他们为“东浙三黄”。
戊寅,南都作防乱揭贴攻击阮大铖,东林子弟中推举顾宪成之孙顾杲为首,天气被难诸家中推举黄宗羲居首,大铖恨之入骨,突然行动,按照揭贴中一百四十人姓氏,准备全部诛杀。当时宗羲刚刚上疏朝廷,而祸事大作,于是和顾杲一起被捕。母亲姚氏叹息道:“难道王章妻子和范滂母亲的命运要都集于我一身了吗?”驾帖未行,南都被攻破,宗羲仓皇归来。会孙嘉绩、熊汝霖奉鲁王监国,画江而守。宗羲纠集邻里子弟数百人跟从他们,号世忠营。授于职方郎职务,不久改为御史职务。制定了监国鲁元年大统历颁行浙东。马士英跑到方国安营中,众言其当诛,熊汝霖害怕他挟持国安为患,好言相劝他,宗羲说:“诸臣之力不能杀了马士英!春秋的孔子的力量,不可能加于陈恒之身,但不能说他不该杀。”汝霖向他道歉。又给王之仁写信,“诸公不沉舟决战,用意在自守,小小三府之地,要供养十万之众,必不能久支,有怎么守得住?”人们都认为他说的对,但却不能采纳他的意见。
这时候,孙嘉绩以一营的士兵交给了宗羲,宗羲与王正中合兵,得到三千余人。王正中,是王之仁的从子,以忠义自勉。宗羲与他交往很深,使得王之仁不能干扰军事。于是渡海屯兵潭山,由海道进入太湖,招募吴中地区的豪杰,直达乍浦,约崇德义士孙奭等为内应。此时清军戒严不能前进,而江上部队溃败,宗羲进入四明山扎寨自保,剩余约五百兵士,驻兵在杖锡寺。他变换装束去访问监国,告诫部下与山民好好相处。部下没有全都遵守他的命令,山民担心引来祸端,暗地烧了他们的兵寨,部将茅翰、汪涵都死难。宗羲没有地方可去,抓捕他的官文屡屡下达,于是携带子弟进入剡中,听说鲁王在海上,就投奔他,被授予左副都御史岗位。每天与吴锺峦坐在船中,穿戴整齐讲学论道,有时间就注解授时、泰西、回回三种历书。
宗羲逃亡的时候,他的母亲仍然居住在老家。清廷以前朝遗臣不顺天命,记录了他全家人口,人们都知道这件事。宗羲听说后,马上向监国陈情,得到允许后,就变更姓名暗中回到家里。这一年,监国由健跳至滃洲,又召宗羲前来,他作为冯京第副手到日本乞求救兵,达到长崎后,得不到允许,于是做一篇文赋名式微,来感奋将士。从此后,东西迁徙,没有定所。弟弟宗炎因为与冯京第来往,快要被处刑,宗羲使用计谋使其得救。甲午,张名振暗中派使者前来,被抓了,又要抓捕宗羲。丙申,慈水寨主沈尔绪祸事起,也是宗羲为首,宗羲能够不死,都是上天庇佑,而宗羲并没有被震慑住。后来,海上军队全溃败了,宗羲再没有希望,就侍奉母亲回到牢记,全力著述,各地来向他请教学业的人渐渐多了起来。
戊午,清廷下诏征召其为博学鸿儒。掌院学士叶方蔼以诗歌相劝,敦促他启程,两次推辞便没有成行。不久,方蔼奉诏同掌院学士徐元文监修明史,准备征召他为顾问,督抚恭敬的来聘请他,又推辞掉了。清廷议论如果一定不来,请下诏给浙江巡抚,让其抄录他所著的书中有关历史的部分,送到京城,他的儿子黄白家参与了史馆事情。徐乾学值班侍奉清帝,清帝问到遗留文献之事,又以宗羲相对,且说:“曾经臣弟元文上疏推荐,可惜老了不能前来。”清帝说:“可召至京,我不授予他政务。如果想回去,就遣官送他回去。”乾学说宗羲年老坚决不来,清帝叹息无言,认为人材难得。宗羲虽不应召,而史局有大的事情一定会去咨询他。历志出吴任臣之手,总裁千里传书,乞求他审核后才定下来。曾经说宋史单立道学传,是元儒见识粗陋。明史不当沿袭这种体例。朱彝尊也正有这个提议,得到宗羲的书信给众人看后,于是就去掉了道学传。宗羲八十六岁过世。
宗羲的学问,出于蕺山,听说了诚意慎独学说,缜密平实。曾经说,明人讲学,沿袭语录的糟粕,而不以六经为根本,把书扎起来从事与游谈。因此问学之人必须先追究经典,治理学术是用来治理世事的,。不做迂儒,一定要读史,读史不多,不能够证明道理的变化;读得多,但没有心得,就是浅薄学位。因此上下古今,【穿穴群言】,自天官、地志、九流百家之教,没有不精深研读的。所著作的《易学象数论》六卷,《授书随笔》一卷,《律吕新义》二卷,《孟子师说》二卷。文集则有《南雷文案》、《诗案》。今共存《南雷文定》十一卷,《南雷文约》四卷。又著《明儒学案》六十二卷,叙述明代讲学诸儒流派分合得失颇为详细,《明文海》四百八十二卷,阅读了明人文集二千馀家,自己说是与十朝国史【相首尾】。又有《深衣考》一卷,《今水经》一卷,《四明山志》九卷,《历代甲子考》一卷,《二程学案》二卷,《辑明史案》二百四十四卷,又《明夷待访录》一卷,讲的都是治理世事的道理。顾炎武看到后而赞叹道:“三代之治可以恢复了!”天文则有《大统法辨》四卷,《时宪书法解新推交食法》一卷,《圜解》一卷,《割圜八线解》一卷,《授时法假如》一卷,《西洋法假如》一卷,《回回法假如》一卷。其后梅文鼎根据周髀谈论天文,世人惊为不传之秘,却不知道宗羲是开山之人。晚年又辑《宋元学案》,与《明儒学案》,记录了七百年儒苑门户。宣统元年,从祀文庙。

返回目录

参错是什么意思

参错,汉语词语,拼音是cēn cuò,意思是指参差交错。

出处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玉杯》:“《春秋》论十二世之事,人道浃而王道备,法布二百四十二年之中,相为左右,以成文采。其居参错,非袭古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温水》:“林棘荒蔓,榛梗冥郁,藤盘筀秀,参错际天。”

宋 陆游 《镇江府城隍忠祐庙记》:“至于流徙蔽野,兵民参错,而居处弗惊,疾疠以息。”

冰心 《寄小读者》十一:“凄清的新月,射到我的床上。瘦长的载霜的白杨树影,参错满窗。”

《宋书·礼志一》:“诸议所据各参错,若阳祀用騂,阴祀用黝、复云祭天用玄,祭地用黄,如此,用牲之义,未为通也。”

唐 颜真卿 《与郭仆射书》:“三师三公、令仆、少师保傅、尚书左右丞侍郎自为一行,九卿、三监对之,从古以然,未尝参错。”

清 顾炎武 《菰中随笔》:“载此事者,或在 正统 五年,或在七年,年分参错。”

《清史稿·礼志三》:“大蜡之礼,昉自 伊耆 , 三代 因之,古制夐远,传注参错。”

唐 黄滔 《泉州开元寺佛殿碑记》:“金圣人无为也, 尧 舜 亦无为也,诚参错其道,巍巍圣仪,永与诸佛如来俱,岂不其然?”

明 叶盛 《水东日记·宋荐钱时省札缴状》:“其於辨析义理,参错事物,发明疑难,有以起人。” 

明 顾起纶 《国雅品·士品四》:“其诗词博思锐,乃连翩络属参错《史》、《汉》,故是大手笔。”

返回目录

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为什么要进行思想反思,他们思考了哪些问题

曾积极组织抗清斗争,失败后到南明桂王的政权中任职,南明亡后,更名隐居,潜心著述。在哲学方面,认为气是宇宙本原,气有聚散,但无生灭,是永恒无限的实种方法即格物和致知是互相补充的,不能互相偏废。在知行关系问题上,他强调行的主导作用,认为“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他还提出“知之尽,则实践之”的命题,认为“知行相资以为用”。在社会历史方面,他批判“泥古薄今”的观点,认为人类历史是不断进化的。他反对天命观,认为历史发展具有规律性,
曾参加抗清斗争,后来致力于学术研究。晚年侧重经学的考证,考订古音,分古韵为10部。著有《日知录》、《音学五书》等,他是清代古韵学的开山祖,成果累累; 他对切韵学 也有贡献,但不如他对古韵学贡献多。
。他的父亲黄尊素为万历进士,天启中为御史,是东林党人,因弹劾魏忠贤而被削职归籍,不久又下狱,受酷刑而死。十九岁的黄宗羲乃进京讼冤,并在公堂之上出锥击伤主谋,追杀凶手,明思宗叹称其为“忠臣孤子”。

返回目录

《一代通儒顾炎武》阅读答案

一代通儒顾炎武
顾炎武从科举制度桎梏中挣脱出来后,便一改旧习,自警“能人不为文人,能讲不为讲师”力倡“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为了一抒山河壮怀、广交天下贤哲,也为了摆脱纠缠。躲避豪绅叶方恒的陷害,他以游为隐,将家事稍作安排,便只身出游。最初往来于山东、北京、江苏、浙江之间,自康熙元年起,其游踪扩至河北、河南、山西、陕西。以友人所赠二马二骡载书自随,南北往返,风尘仆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把自己的后半生献给了著述事业。顾炎武每到一处,必考察当地风土人情、山川地理,如与平日所闻不符,便打开书卷验证。旅途中则在鞍上默诵诸经注疏,偶有遗忘,就翻书温习。据他在《书(为顾宁人征天下书籍启)后》回忆,自己曾临泰山,谒十三陵,登恒山,抵太原,“往来曲折二三万里,所览书又得万余卷”。他把所搜集到的地理文献资料一分为二,将有关水利、贡赋、经济、军事部分,编为《天下郡国利病书》,有关地理沿革、建制、山川、名胜部分,则编为《肇城志》。
顾炎武把《论语》中的“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作为自己的治学宗旨和处世之道,虚怀若谷,严于律己,注重友情。在他看来,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难成。交友是益学进道的重要途径,古人学有所得,未尝不求同志之人,所以,寻友交友构成他为学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学交友过程中,他始终推友之长,虚心己待人,以友为师,其高尚品格足为后世楷模。他晚年所撰《广师》,从学术视野、学术贡献、博闻强记、文风雅正、治学态度等方面,对同时代的十位“同学之士”加以称许。其弟子潘未在《日知录》序中,盛赞其师足迹半天下,所至交其天下贤豪长者。天下无贤不肖,皆知先生为通儒。
顾炎武一生,始终关注“国家治乱之源,生民根本之计”,早年奔走国事,中年谋求匡复,即使暮年独居北方,依旧念念不忘“东土饥荒”“江南水旱”,直到逝世前,病魔缠身,他仍然以“救民水火”为己任。他主张,天生豪杰必有所任,“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正是自己的责任。顾炎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关注,有其特定的原因,今天看来固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对于一个旧时代的思想家和学者来说,却是难能可贵的。面对明清交替的现实,顾炎武从历史反思中得出结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后世学者将他的这一思想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颇有道理的。
(摘编自陈祖武《顾炎武评传》
相关链接
① 顾炎武(1613—1682),明清之际思想家、学者。初名绛,字宁人,学者称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遍游华北,所至访问风俗,搜集材料,学问广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槽、兵农以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晚年治经侧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反对空谈“心、理、性、命”,提倡“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著作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顾亭林诗文集》等。(摘自《辞海》第六版)
② 我生平最敬慕亭林先生为人…深信他不但是经师,而且是人师。(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顾炎武之所以不顾家庭,离家出游,固然有躲避豪绅陷害、以游为隐的因素,但更重要的还是为了实现他一抒山河壮怀、广交天下贤哲的理想。
B.顾炎武以二马二骡载书自随,沿途考察人文地理,验证文献记载,搜集著述材料,把行万里路与读万卷书结合在一起,大大开阔了他的学术视野。
C.顾炎武南北往返,在二三万里的旅途中,览书万余卷,写成《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等著作,终成一代大家。
D.顾炎武足迹半天下,广交贤豪长者,又在《广师》中对十位“同学之士”推崇备至。他的地址潘耒称赞他,天下无贤不肖,无不知道顾炎武为通儒。
E.顾炎武一生奔走,始终以豪杰自视,虽没有完全实现他“救民水火”“兴太平之事”的雄心壮志,但唯其如此,才成就了他的著述事业。
(2)从《日知录》的成书过程来看,顾炎武治学有什么特点? 请结合材料简要的概括。
(3)梁启超生平最敬慕顾炎武的为人,认为他不但是经学大师,而且是世人楷模。这是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4)后人将顾炎武“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请结合材料及相关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8分)
试题答案:
【答案】
(1) 答B给3分,答D给2分,答A给1分,答C、E不给分。
(2)①坚持独立思考,注重学术创新,从不蹈袭前人;②积少成多,不断增改,务本求真;③严谨笃实,勤勉治学,持论公允,留待后人检验。(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
(3)①推重“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古训,谦虚谨慎,严于律己;②经世致用,学问广博开一代学术风气;③善于推人之长,以友为师,虚怀若谷,博采众长。(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
(4)①顾炎武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和忧国忧民意识;②在顾炎武看来,普通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对我国爱国注意传统的自然引申与合理发展;④这一观点具有积极意义,教育后人要勇于担当,爱国奉献。(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它答案,可根据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的程度酌情给分)
【解析】
(3)试题分析:首先明确题干要求概括的是什么,然后注意提取文中的重点句子。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的题目,注意抓住人物的特点,然后分析。
【考点定位】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

返回目录

铁窑报国寺怎么没有历史记载

北京报国寺始建于辽代,起初因庙内有双松而得名“双松寺”,后来忽必烈为彰显将士功绩,遂称其“报国寺”。至明成化年间,皇家在旧址上扩建,遂将其改称为“慈仁寺”。然而,士大夫们始终心系“报国”,所以这“报国寺”的称呼也就传了下来,常见于诗词歌赋。清初,因京城实行满汉分居制度,原先位于内城的城隍庙书市被挪至宣南慈仁寺。此后每逢庙会,寺内才墨之薮,书摊林立。清初孔尚任写有《庙寻王士祯》,其中“御车扫径皆多事,只向慈仁庙里寻”一句,可见当时寺中常有名流往来。

▌ 报国寺

话说这报国寺内,有“三绝”闻名于世:一为双松,二为毗卢阁,三是阁内的一座窑变观音。

相传后二绝修于明代,而双松则为辽时旧植,傲立于大殿之前,最为醒目。明代,京城人士如有亲朋出广宁门,必在报国寺松下设宴饯别。据《春明梦余录》载:“东者可三、四丈,有三层;西则仅高二丈。枝柯盘曲横斜,荫数亩,移榻其下,梳风幂翠,一庭寒色。”

双松成荫,诗情也赶来配合画意。时刘道贞自邛州来,献上一首《观报国寺松歌》:“入京先闻报国松,想当高入云雾中。欲图欲赞自仿佛,仿佛不得其孤踪。”来自湖北公安县的袁彭年(袁中道之子)也有《过报国寺观二松》一首:“巍巍王畿,乔木惟盟。众松竞秀,二松则名。”还有凉州吴惟英的“生平爱敬松,见松亦无数。报国寺两株,不同凡松树。”以及萧山来方炜的:“造化钟精灵,在物必有归。睹兹报国松,想古徂徕非。”两首皆题为《报国寺松》。所谓应时对景,就全在这一唱一和之间了。

今时今日,原双松处现有两通石碑,分别为乾隆年立《御制石碑》、以及光绪年立《重修昭忠祠记》。

▌ 报国寺原双松处所立石碑

扩建后的报国寺有殿房七座,后院有毗卢阁,阁高三十六级,为当时北京的一个制高点,据明代《帝京景物略》载:“导之上毗卢阁。望三殿日光,四坛雨色,风定尘短,指卢沟。”登阁远眺者,京畿美景尽收。正如慈溪姚明山所吟:“冯虚渺无际,浩荡空人心。宫阙霭疑雾,郊原晴有阴。”

高处有美景,自然也少不了才子赋诗。明代名臣王鏊善作诗,有“海内文章第一,山中宰相无双”(唐寅赠联)的美誉。被王阳明赞为一代“完人”的他,曾忙中偷闲登临毗卢阁,写下《登毗卢阁》:“俱忙不遂废闲游,天上回瞻十二楼。百战昔悲燕赵地,万年今作帝王州。”明代“前七子”之一何景明与友同登毗卢阁,呈上“今度慈仁寺阁游,翠烟冬日抱重楼。冥冥绣栱盘空界,袅袅丹梯接帝州”(《同冯光禄登慈仁寺阁》)。嘉靖“唐宋派”代表人物唐顺之,23岁(1529年)进京会考即取得头名,在京任职的数年间,也留下了一首《登毗卢阁》:“高阁迥临飞鸟上,丹梯千仞愁攀登。窗邀佛日金绳下,地逼宸居玉殿层”,充分对应了“毗卢”的佛光普照之意。

眼下,原毗卢阁位置已变为社区。

▌ 报国寺文化社区

至此,三绝已观其二,而剩下的这座窑变观音,却是报国寺中最神秘的物件。

传闻观音出自景德镇,奉万历李太后懿旨供于报国寺内,因通体呈绿色,京城谓之“窑变观音”。所谓“窑变”,清代《古窑器考》解释为:“至若出器,时有窑变,非人力所可致。”有关观音的记载则寥寥无几,如景陵龚奭礼的“因缘非所作,自在具威仪。烟火观空幻,琉璃入妙思”;以及麻城刘侗的“观音火观,现琉璃身。非异非祥,非他鬼神”等,皆妙不可言。

对此,笔者也走访过附近一些老人,他们世代在此居住,说双松和毗卢阁都有耳闻,却不记得有个窑变观音了。

报国寺“三绝”缘何消失?

事实上,在康熙十八年(1679)的京城大地震中,包括毗卢阁在内的大部分建筑均遭损毁,窑变观音自然没能幸免。而强震之后,非独木所能支也,据查慎行《人海记》载:“每月三度为系马之具,数年无复存矣。”即在每月书会之时,游人常把马匹拴于松树,因来回拉扯,树木就逐渐萧疏了。三绝的谢幕,也算是同心同德。

在导致报国寺树木萧梳的“嫌疑人”中,顾亭林或是最重要的一位。顾炎武初到北京是在顺治十五年(1658),一眼就相中了报国寺,当时寺中松树仍是挺拔。据《清史稿》载:“(顾炎武)所至之地,以二驘二马载书。”所到之处必用二头骡子和二匹马来驮着书籍,那么,寓住寺内的这段日子,顾炎武自然也得仰赖松树来安顿那几匹背负知识的动物了。

要说这顾炎武与报国寺,可谓相得益彰,其原因大致有三。其一,先生爱书, “生平精力绝人,自少至老,无一刻离书。”北京为历代古都,藏书坐拥百城,其中还属报国寺书市最盛。其二,先生好交友,“又广交贤豪长者,虚怀商榷,不自满假。” 而报国寺自明代以来,便是文化名流荟萃之地。其三,先生爱国。清军入关后,先生为求良心所安,断然拒绝仕清,《清史稿》载:“又修明史,大臣争荐之,以死自誓。”待南明瓦解,先生才自昆山北上。当时的北京城中,先生挚友、学生、后辈遍地开花,却偏偏下榻报国寺内,“报国”心切,算是心照不宣吧。

▌顾炎武像

在寺中,顾炎武潜心著述,期间亦遍游京城,留下《昌平山水记》《京东考古录》等著作,影响深远。而他最为著名的《日知录》,也正是起草于这段时期。恰逢国家动荡,顾炎武在《日知录·正始》中写道:“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可惜直到鸦片战争结束,才有人想起了这句话。

道光二十三年(1843),翰林院何绍基、张穆等人主动集资,在报国寺顾炎武生前居住的西院修建了顾亭林祠,一是纪念这位“开国儒师”,二是希望唤起国民的危机意识。后来,梁启超又对顾炎武的言论做了总结:“斯乃真顾亭林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

▌ 顾亭林祠

如今,历经辽、金、元、明、清五代的报国寺仍然屹立于广宁门内(广安门),现存建筑群为清乾隆十九年(1754)修缮,与西路的顾亭林祠相通,但面积已大不如前。“三绝”已经难觅踪迹,唯有周边的一些文玩摊位,颇具当年书市风采,引人遐想。

返回目录

《顾炎武,宇宁人,原名绛》这是哪一篇古文

顾炎武,字宁人,原名绛,昆山人。明诸生。生而双瞳,中白边黑。读书目十行下。见明季多故,讲求经世之学。明南都亡,奉嗣母王氏避兵常熟。昆山令杨永言起义师,炎武及归庄从之。鲁王授为兵部司务,事不克,幸而得脱,母遂不食卒,诫炎武弗事二姓。唐王以兵部职方郎召,母丧未赴,遂去家不返。炎武自负用世之略,不得一遂,所至辄小试之。垦田於山东长白山下,畜牧於山西雁门之北、五台之东,累致千金。遍历关塞,四谒孝陵,六谒思陵,始卜居陕之华阴。谓“秦人慕经学,重处士,持清议,实他邦所少;而华阴绾毂关河之口,虽足不出户,亦能见天下之人、闻天下之事。一旦有警,入山守险,不过十里之遥;若有志四方,则一出关门,亦有建瓴之便”。乃定居焉。
生平精力绝人,自少至老,无一刻离书。所至之地,以二骡二马载书,过边塞亭障,呼老兵卒询曲折,有与平日所闻不合,即发书对勘;或平原大野,则於鞍上默诵诸经注疏。
炎武之学,大抵主于敛华就实。凡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之属,莫不穷原究委,考正得失,撰天下郡国利病书百二十卷;别有肇域志一编,则考索之馀,合图经而成者。精韵学,撰音论三卷,又广交贤豪长者,虚怀商榷,不自满假。
(《清史稿•顾炎武传》)
【思考感悟】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
A.读书目十行下。见明季多故,讲求经世之学(季节)
B.炎武自负用世之略,不得一遂(抱负)
C.而华阴绾毂关河之口(潼关、黄河)
D.炎武之学,大抵主于敛华就实(收敛)
2.顾炎武走遍北方交通要道、战略关口的主要目的是( )
A.写有关地理学方面的著作。
B.写有关军事学方面的著作。
C..生性喜欢漫游,猎奇。
D.图谋光复大明。
3.顾炎武刻苦研究经世致用之学的目的是( )
A.想对中国两千年学术思想作个大总结。
B.在政治上无法有所作为,只好致力于学术研究方面。
C.总结明朝衰亡的经验教训,想要对国家民族有所作为。
D.有感于时代变化,时移事易,想要在学术上有所创新。
4.顾炎武坚决不在清朝做官的原因是( )
A.顾炎武与清朝有家仇国恨。
B.顾炎武对政治不感兴趣,专心致力于学术研究。
C.因为清廷没有诚聘并重用顾炎武。
D.因为清朝属于异族统治,顾炎武民族意识强烈,并且他继母告诫他不要侍奉二姓。
【参考答案】
1.A(应为“晚期”)
2.D(由原文第一段结尾处可知。)
3.C(由原文第一段内容可知。)
4.D(原文第一段中间“母遂不食卒,诫炎武弗事二姓”及顾炎武的所作所为可得知。)
【参考译文】
顾炎武,字宁人,原名顾绛,昆山人。是明朝生员。他天生双瞳,中间白而周边黑,读书时一目十行。他看到明朝末年多有变故,便研究经世治国的学问。

返回目录

如果您对本文的内容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认可。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