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们,相信很多人对居安思危的拼音和关于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之类的古都不是特别了解,因此今天我来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居安思危的拼音和关于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之类的古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这些问题。
本文目录一览
居安思危的拼音
居安思危【拼音】:jū ān sī wēi【释义】:居:处于;思:想。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出处】:《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例句】:得宠思辱,~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六十回【近义词】:常备不懈,安不忘危,防患未然 【反义词】:高枕无忧,及时行乐,刀枪入库
关于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之类的古文有哪些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出自战国《孟子·告子下》,是一篇论证严密、雄辩有力的说理散文。
作品原文: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白话译文: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这个人,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使他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使他受尽贫困之苦,使他所做的事情颠倒错乱,用来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性情坚韧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原来没有的才能。
一个人,常常发生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在内心里困惑,思虑阻塞.然后才能知道有所作为;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才能被人所知晓。(如果)一个国家,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实力相当、足以抗衡的国家和来自国外的祸患,这样的国家就常常会走向灭亡。
这样以后才知道忧虑祸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走向灭亡的道理了。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原文: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
白话译文:
不因外物的美好而高兴,不以自己的得失而悲伤。在朝廷上做官时,会为百姓的事担忧;身处江湖不做官时,也会为国君担忧。进入朝廷做官要担忧,退处江湖也会担忧。既然这样,那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这样的人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得到快乐之后再快乐!
扩展资料
居安思危 jū ān sī wēi,中国成语,意指处在安乐的环境中,要想到可能有的危险。指要提高警惕,防止祸患。
居安思危的历史典故:
春秋时期,有一次宋、齐、晋、卫等十二国联合出兵攻打郑国。郑国国君慌了,急忙向十二国中最大的晋国求和,得到了晋国的同意,其余十一国也就停止了进攻。郑国为了表示感谢,给晋国送去了大批礼物,其中有:著名乐师三人、配齐甲兵的成套兵车共一百辆、歌女十六人,还有许多钟磬之类的乐器。
晋国的国君晋悼公见了这么多的礼物,非常高兴,将八个歌女分赠给他的功臣魏绛,说:“你这几年为我出谋划策,事情办得都很顺利,我们好比奏乐一样的和谐合拍,真是太好了。现在让咱俩一同来享受吧!”
可是,魏绛谢绝了晋悼公的分赠,并且劝告晋悼公说:“咱们国家的事情之所以办得顺利,首先应归功于您的才能,其次是靠同僚们齐心协力,我个人有什么贡献可言呢?但愿您在享受安乐的同时,能想到国家还有许多事情要办。
《书经》上有句话说得好:‘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现谨以此话规劝主公!”魏绛这番远见卓识而又语重心长的话,使晋悼公听了很受感动,高兴地接受了魏绛的意见,从此对他更加敬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居安思危
文言文《居安思危》的道理
傥通倘,意思是倘若,如果。
希通稀,意思是稀少,罕见。(1)傥通倘,意思倘若,如果(2)希通稀,稀少,少见
居安思危 文言文
是因为前边说的几句话,
国家虽然安稳了,但依然要像治病那样时时的护着,唐太宗怕有一个好的开始但没有好的结束,所以要数(shuo四声)闻臣谏,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
《居安思危》文言文翻译是什么
《居安思危》翻译如下:
唐太宗对亲近的大臣们说:“治理国家就像是治病,病即使痊愈了,还需要加以护理和调养。如果马上就开始放纵自己,一旦导致旧病复发,就再也没有办法补救。现在我们国家很幸运地得到了和平和安宁,四方的少数民族也都顺从,这真是自古以来所少有的,但是我一天比一天更小心,只因为害怕这种情况不能持久,所以我很希望多次听到你们的进谏和建议。”
魏征回答道:“国内国外得到治理安宁,臣不认为这是值得喜庆的,只对陛下居安思危感到喜悦。我听说,要想树木长得高大,就必须要稳固它的树根;要想河流流的长远,就必须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让国家能够安定,就必须积累德和义;陛下您拥有中原这么大的国土,责任如此重大,需要在安逸的时候想到危险,勤俭节约,也不奢侈,这样的话就可以使江河长流,汉室长久中兴。”
原文:(宋)司马光《居安思危》
上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病虽愈,尤宜将护。倘遽(jù)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今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诚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惧不终,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
魏征曰:“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
故事背景:
春秋时期,有一次,宋、齐、晋、卫等十二个诸侯国联合围攻郑国(国都在今郑州新郑),弱小的郑国知道自己兵力不足,于是请晋国做中间人,希望宋、齐等诸侯国能够取消攻打的念头。晋国同意后,其他诸侯国因为害怕强大的晋国,并不想得罪晋国,于是纷纷决定退兵,停止了进攻。
为了感谢晋国,郑国国君就派人献给晋国许多美女与贵重的珠宝作为礼物。收到这份礼物之后,晋悼公十分高兴,论功行赏,记大臣魏绛头功,把礼物的半数分赠给魏绛。
没想到正直的魏绛一口谢绝了赠礼,并劝晋悼公说:“《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意思是说,现在晋国虽然很强大昌盛,但是我们绝对不能因此而大意,因为人在安全的时候,一定要想到未来可能会发生的危险,这样才会先做准备,以避免失败和灾祸的发生。
晋悼公听完魏绛的话之后,认为他言之有理,就采纳了他的建议,知道他时时刻刻都牵挂国家与百姓的安危,从此对他更加敬重。
居安思危文言文翻译及原文
《居安思危》原文: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翻译:
我听说如果想要树木长得高大,就必须稳固它的树根;想让河流流的长远,就必须疏通它的源泉;想让国家能够安定,就必须积累得德和义;陛下您拥有中原这么大的国土,责任重大,需要在安逸的时候想到危险,勤俭节约,不能奢侈,这样的话就可以使江河长流,汉室长久中兴。
如果您对本文的内容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认可。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