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云南东川历史?
- 2、历史上东川是现在的哪里?
- 3、东川府的由来?
- 4、东川区在清朝乾隆年间叫什么?
- 5、东川为什么不属于四川?
- 6、云南省东川市那年成立?
- 7、东川的号称?
- 8、会泽曾属于东川管辖吗?
- 9、东川区特色文化?
云南东川历史?
先秦至两汉时期
远在新石器时代, 就有先民在东川繁衍生息。云南在唐虞时代为荒芜之地, 夏、商时属梁州, 东川自然也在梁州管辖之内了。西汉建元六年(前135年)东川正式归入汉王朝中央版图,置堂琅县,属犍为郡(今宜宾)管辖。
魏晋南北朝时期
三国时期,原“西南夷”地区的益州、永昌、牂牁、朱提等郡统称“南 中”,由蜀汉政权管辖,公元223年,“南中”豪族反叛。平叛后,新建立了越嶲、建宁、云南、永昌、兴古、牂牁、朱提“南中七郡”,由庲降都督总领,东川仍称堂狼县,属朱提郡。西晋灭蜀后,分南中益州的建宁、云南、永昌、兴古四都为“宁州”。灭吴统一全国后,分全国为十九州,宁州为十九州之一,统领南中七郡,东川为宁州的朱提郡所辖,县名(堂狼县)不变。
隋唐时期
隋初,隋文帝在云南和贵州西部设置恭州、昆州和协州,东川属恭州管辖,县名(堂狼县)未变。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 ,东川仍属恭州所辖,县名改为唐兴具。唐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南诏统一云南,建“南诏国”,东川属南诏国管辖,蒙世隆在此设东川郡。“东川”一词作为行政区域名称首次出现在史料 中。 据方国瑜教授研究,东川地名与会川有关,东川“因西连会川(现会理) ,究其地理位置而言,居于会川以东,故名东川。”另外还有学者认为,从“川”字的含文讲,东川的由来应与河流有关。
古代东川的疆域东以牛栏江为界,西至普渡河、 金沙江分界,北到牛栏江与金沙江的汇合处,南连寻甸。境内又有小江、以礼河流贯,还有块河、乌龙河、硝厂河、乐业河、以濯河、麦地河等河流,地貌基本上为“四川”(即金沙江、小江、以礼河、牛栏江)夹“三山”(即硔王山、牯牛寨山、药山) ,故东川的完整含义应为金沙江东面的高山深川。
宋元时期
宋代大理国时期,京川属大理国管辖。统治者段氏在大理国前期置二都督、六节度,东川为六节度之一。后期,废除了以军事统治为主的节度、都督制,建立了以政治统治为主的“府”、“郡”制,改设八府、四郡、三十七部。东川属四郡之一,管辖今东川、会泽、昭通全境,贵州威宁等“六部”。行政级别比大理国前期还高,且管辖范围更大,一直延伸到四川会川、建昌两府的东南部和贵州的西北部。元朝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云南建立行省,行省之下设道、路、府(州)、县四级,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因今属四川会理、会东、西昌的会理州、麻龙州、姜州、通安州四州划由东川管辖,东川便由府级升格为路级,扔隶属云南行省。
明清时期
明朝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设“土府”东川府,府治在今会泽县城,云南布政使司管辖;次年改为东川军民府,改属四川管辖。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清政府改土归流,仍置东川府,辖境相当于今东川区和会泽、巧家两县。雍正四年 (公元1726年 )设东川军民府,改属云南。清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东川军民府改为东川府,由云南省管辖。
民国时期
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废东川府设东川县,并入昭通。东川的汤丹、因民、落雪、乌龙、法者等地划属巧家县向化里,集义、碧谷、拖布卡等地划属东川县义江区。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 ,东川县改称会泽县。1949年5月,东川解放, 6月成立会(泽)、巧(家)边区解放委员会(驻新村),后又改为会巧边区行政委员会,辖区基本为现在的东川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云南和平解放后,为更好地开发、建设东川铜矿,于1954年4月划出会泽县第五区、第七区的汤丹、因民、集义、碧谷等14个乡,成立由省直辖的东川矿区政府(驻汤丹)。1958年10月,成立地级东川市,把昭通地区的会泽县并入东川市,市府设在汤丹。1961年市府迁往新村。(中共东川市委和铜矿领导机关仍在汤丹) 1964年12月,会泽县划属曲靖地区,东川市仍为省辖市。1999年2月,撤销地级东川市,正式成立县级东川区划归昆明市,辖区不变。2004年4月,经省委、省政府批准,在东川设立再就业特区,辖区不变。
东川历史悠久,早在四千至一万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劳动、生息、繁衍。1954年,国家为开发东川铜矿,把会泽所属的汤丹、因民、舍块等十四个乡划出,单独成立了东川矿区人民政府,直属云南省政府领导。1958年,成立东川市,为省辖地级市。70年来,各族儿女团结拼搏,建成了国家大一型铜矿企业,为国家有色和国防工业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历史上东川是现在的哪里?
东川是云南省昆明市所辖区县之一。 秦朝属靡莫部族。 西汉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设堂狼县。 唐中叶设东川郡,辖今天的巧家、会泽、东川、禄劝和四川省会东县、宁南县等部分地区,隶属四川。 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改土归流划归云南。 1958年设地级东川市,辖东川、会泽。 1964年会泽由东川划出归曲靖专区。
东川府的由来?
东川府
①蒙古中统元年(1260)于顺庆府置征南元帅府,至元四年(1267)改为东川路统军司,后改东川府。治所在今四川南充市南青居镇。元至元十五年(1278)复为顺庆府。
②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东川路置,属云南布政司。十七年(1384)改军民府,改属四川布政司。治所在今云南会泽县西南十里马鞍山麓。寻移治今会泽县。辖境约当今云南会泽、巧家二县及东川市地。清雍正四年(1726)改属云南省。1913年废。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东川路置,治今云南省会泽县。属云南省。辖境约当今云南省金沙江以东,牛栏江以南、以西及昆明市东川区。次年改属四川省。清雍正四年(1726年)仍改属云南省。次年置会泽县于巧家汛(即今巧家县),为府治。七年迁治于今会泽县。辖境西部、西北部略有扩展。1913年废。
东川区在清朝乾隆年间叫什么?
东川似与会川有关。据《元史·地理志》会川路载:“路在建昌南。唐移邛都于此。其地当征蛮之要冲,诸酋听会之所,故名。”—说东川系少数民族语译音。
历史沿革
秦朝,属靡莫部族。
西汉建元六年(前135年),设堂琅县,属犍为郡管辖。
三国时期,原“西南夷”地区的益州、永昌、牂牁、朱提等郡统称“南中”。由蜀汉政权管辖,平叛后,新建立了越嶲、建宁、云南、永昌、兴古、牂牁、朱提“南中七郡”,由庲降都督总领,东川仍称堂狼县,属朱提郡。
西晋灭蜀后,分南中益州的建宁、云南、永昌、兴古四都为“宁州”。灭吴统一全国后,分全国为十九州,宁州为十九州之一,统领南中七郡,东川为宁州的朱提郡所辖,县名不变。
隋初,隋文帝在云南和贵州西部设置恭州、昆州和协州,东川属恭州管辖,县名堂狼县未变。
唐武德四年(621年),东川仍属恭州所辖,县名改为唐兴具。大中十三年(859年)南诏统一云南,建“南诏国”,东川属南诏国管辖,蒙世隆在此设东川郡,辖今天的巧家、会泽、东川、禄劝和四川省会东县、宁南县等部分地区。
宋代大理国时期,属大理国管辖,东川为六节度之一。后期,废除了以军事统治为主的节度、都督制,建立了以政治统治为主的“府”、“郡”制,改设八府、四郡、三十七部。东川属四郡之一,管辖今东川、会泽、昭通全境,贵州威宁等“六部”。
元朝至元十一年(1274年),云南建立行省,行省之下设道、路、府(州)、县四级,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因今属四川会理、会东、西昌的会理州、麻龙州、姜州、通安州四州划由东川管辖,东川便由府级升格为路级,隶属云南行省。
明朝洪武十五年(1382年),设“土府”东川府,府治在今会泽县城,云南布政使司管辖;次年改为东川军民府,改属四川管辖。
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清政府改土归流,仍置东川府,辖境相当于今东川区和会泽、巧家两县。雍正四年 (1726年)东川军民府,改属云南。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东川军民府改为东川府,由云南省管辖。
东川为什么不属于四川?
东川以前属于云南省的地级市,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东川市被撤销,划归昆明市管辖,属于东川区。东川位于昆明市和楚雄州交界处,从地理位置上看,由于东川不与四川接壤,因此东川不属于四川,再加上其历史原因。东川区是昆明境内面积最大的区,也是离昆明城区最远的一个县区。
云南省东川市那年成立?
东川是云南省昆明市所辖区县之一。秦朝属靡莫部族。西汉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设堂狼县。唐中叶设东川郡,辖今天的巧家、会泽、东川、禄劝和四川省会东县、宁南县等部分地区,隶属四川。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改土归流划归云南。1958年设地级东川市,辖东川、会泽。1964年会泽由东川划出归曲靖专区。
东川的号称?
天南铜都。
东川以产铜而闻名于世,号称天南铜都,东川人自称铜都人,东川文化以铜文化自居,东川把铜作为东川宝贝,位居东川新三宝古铜、奇石、红土地之首。
东川有2000多年的采铜史。上古时期马踏露铜,战国时代采冶铜矿,西汉时期“火烧水泼法”采铜和木炭冶炼铜锭铸造钱币,东汉以后为历代王朝提供铸币原料,康乾盛世铜币有70%为东川铜所铸造。
会泽曾属于东川管辖吗?
会泽和东川都位于中国云南省。在历史上,会泽和东川都曾是独立的行政区划。在清朝时期,会泽和东川都是云南省的直隶州。1913年,会泽县和东川府被撤销,并入巧家县和会泽县。自此,会泽不再属于东川的管辖范围。
所以,可以推断出,在历史上,会泽曾经受到过东川的管辖,但目前不会受到东川的管辖。
东川区特色文化?
东川原为彝族的发祥地之一,在东川的阿旺镇、红土地镇(原法者乡)、原姑海乡、汤丹镇、舍块乡等散落着许多彝族聚居村。
这些村寨还保持着彝族原始宗教及文化的遗痕,彝族文化表现比较集中的如阿旺镇的拖潭村。彝族节庆活动较多,除了与汉族人一起过春节外,拖潭村的彝族过“二月二”、“密枝节”、“火把节”、“插花节”、“正月初十”等。部分节日保存有浓郁的民族原始宗教特色。上述节日形态各异,程序繁杂,大都要搭青棚、唱歌、跳舞、打歌场、吹着芦笙,载歌载舞,走村串寨,除庆贺节日,庆贺丰收,同时还含有驱恶除邪,消灾免难、祈求神佑的内容。
东川区的特色文化,东川区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文化历史传承,历史文物资源丰富的特色,比较丰富的红色文化历史资源,依托金沙江“红军渡”遗址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具有很丰富的文化历史资源建立具有东川特色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基地,促进革命老区精神传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