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读者,相信很多人对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翻译和论语·里仁篇的原文都不是特别了解,因此今天我来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翻译和论语·里仁篇的原文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这些问题。

本文目录一览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翻译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的意思为: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

出处:春秋·孔子《论语·里仁篇》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白话释义:

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

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孔子的祖先本来是宋国的贵族,后因避宫廷祸乱而迁居鲁国。孔子的父亲是一名武士,虽跻身于贵族之列,但地位很低。孔子三岁时,父亲便死去了,他跟着母亲过着贫困的生活。孔于年轻时做过“委吏”(管理仓库)、“乘田”(掌管牛羊畜牧)一类的小官。

鲁定公时,孔子曾任中都宰、大司寇(主管司法,与司徒、司马、司空三卿并列),鲁定公十二年(公元前498年),孔子“由大司寇行摄相事”,“与闻国政”(《史记·孔子世家》),政治生涯到了顶峰。

由于与当时主宰鲁国政权的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政治观点不和,孔子离开鲁国去周游列国,希望在别的国家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先后到了卫、宋、陈、蔡、楚等国,都没有受到重用。

文章简介:

反映了孔子的理欲观。以往的孔子研究中往往忽略了这一段内容,似乎孔子主张人们只要仁、义,不要利、欲。事实上并非如此。任何人都不会甘愿过贫穷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贵安逸。

但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否则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富贵。这种观念在今天仍有其不可低估的价值。这一章值得研究者们仔细推敲。

孔子特别强调个人道德修养,尤其是养成仁德的情操。但当时动荡的社会中,爱好仁德的人已经不多了,所以孔子说他没有见到。但孔子认为,对仁德的修养,主要还是要靠个人自觉的努力,因为只要经过个人的努力,是完全可以达到仁的境界的。

孔子认为,人之所以犯错误,从根本上讲是他没有仁德。有仁德的人往往会避免错误,没有仁德的人就无法避免错误,所以从这一点上,没有仁德的人所犯错误的性质是相似的。这从另一角度讲了加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返回目录

论语·里仁篇的原文

原文: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译文:

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仁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对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

孔子说:“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爱好仁德的人,也没有见过厌恶不仁的人。爱好仁德的人,是不能再好的了;厌恶不仁的人,在实行仁德的时候,不让不仁德的人影响自己。有能一天把自己的力量用在实行仁德上吗?我还没有看见力量不够的。这种人可能还是有的,但我没见过。”

孔子说:“人们的错误,总是与他那个集团的人所犯错误性质是一样的。所以,考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没有仁德了。”

孔子说:“早晨得知了道,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孔子说:“士有志于(学习和实行圣人的)道理,但又以自己吃穿得不好为耻辱,对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道的。”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人和事,没有固定的厚薄亲疏,只是按照义去做。”

孔子说:“君子思念的是道德,小人思念的是乡土;君子想的是法制,小人想的是恩惠。”

孔子说:“为追求利益而行动,就会招致更多的怨恨。”

孔子说:“能够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那还有什么困难呢?不能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怎么能实行礼呢?”

孔子说:“不怕没有官位,就怕自己没有学到赖以站得住脚的东西。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成为有真才实学值得为人们知道的人。”

孔子说:“参啊,我讲的道是由一个基本的思想贯彻始终的。”曾子说:“是。”孔子出去之后,同学便问曾子:“这是什么意思?”曾子说:“老师的道,就是忠恕罢了。”

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

孔子说:“事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要委婉地劝说他们。(自己的意见表达了,)见父母心里不愿听从,还是要对他们恭恭敬敬,并不违抗,替他们操劳而不怨恨。”

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不得已要出远门,也必须有一定的地方。”

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可不知道并且常常记在心里。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而恐惧。”

孔子说:“古代人不轻易把话说出口,因为他们以自己做不到为可耻啊。”

孔子说:“用礼来约束自己,再犯错误的人就少了。”

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与他相处。”

子游说:“事奉君主太过烦琐,就会受到侮辱;对待朋友太烦琐,就会被疏远了。”

扩展资料:

《论语·里仁篇》计二十六章,重在阐述仁的内涵及仁德之人的行为准则。在孔子看来,一个人要想立足于社会,为人处世当以仁为准绳。求仁而远离群小,这是一种追求和人生境界,只有仁德之人才能以此安身立命。

这些思想,为后代儒家所弘扬,有所谓“君子不言利”,“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说法。在其眼中,君子是胸怀天下有格局有视野的责任担当者,而小人则是目光短浅,只关注蝇头小利和个人得失的俗人。

应该说,这种思想对后来中国社会中“士”的阶层形成及思想特征打上了深刻的烙印,对传统中国文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认为要努力培养自己的仁德观,潜移默化地修心向仁。“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于比。”讲的就是这个意思。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返回目录

子曰:“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意思:

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出处:

《论语》

原文如下: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返回目录

论语里仁篇

第九节:不惑于外物。
原文: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译文:孔子说:既然立志于道,就不要为自己的穿做而在乎,那不是最重要的,如果你以自己的穿做为耻,那我们也没什么好谈的了。“
解读:
结合上句来看,我们可以发现,可能有很多学生在同孔子意义,追求道义,但是可能是装出来的,孔子是如何分辨是真心还是虚假的呢?
孔子看他是否会对自己的穿着,自己的条件不好而引以为耻。当一个人对自己的不好的穿着引以为耻,我也不用与对方讨论了。
既然志于道,就要做到不以恶衣恶食为耻。
不耻恶衣恶食与追求恶衣恶食这是两种不同的境界,如果你有很好的生活条件,但是你刻意营造出自己恶衣恶食的场景,吃的很烂,住的也很烂。这种刻意的追求,也是曲解了孔子的意义。
例如,参加一个舞会,但是你的穿做很烂,没有很好的衣物。但是你依然能够与很多人一起交谈。不会因此感到不耻。
这个时候,如果参加一个舞会,被人对这件事的看法就会出现两种。一种是鄙夷,另外一种是同情。而鄙夷表现出来的行为就是,恨不得叫保安当成轰走对方,因为他所穿着的衣物,并不符合舞会的要求。这种行为,你也不用过去与对方做过多的探讨了。
但是如果你对这个人抱有同情心,认为对方可能是忘记了,或者是因为没有相应以及合适的衣物。这就做到了不以恶衣恶食为耻。
晚宴虽然有规定,但如果有人出现了失误,我们也应该展现出自己的修为,对别人对一些包容和理解,不以对方为耻,不落井下石。
那为什么会有很多人以恶衣恶食为耻呢?因为那个所爱的是物,不是人。他讲究的是排场,是我自己的面子,是我的头衔,是我的名声。当他考虑这个,他就会以恶衣恶食。这就与孔子说的:好仁者,无疑尚只”联系起来了。有些人表面爱仁,但是实际上爱的是物。关注的是别人怎么评价自己,怕别人决定自己没有礼貌、没有身份、没有地位。
那么,如何做到不耻恶衣恶食呢?随遇而安就可以,有条件吃好的,就可以吃更好的,穿更好的。但是,没条件,就尽量节俭,也不会因此而自卑,一不会以这个为耻。
外在的东西并不重要,也不用专门认为我就是最差的。
以之为耻的背后是可以追求。当你可以追求时,你才会更加在意这件事情,把它不断放大。而孔子的特点就是不找,不使劲,他对可以追求外在事物之人的态度是“未足与议也。”——根本不想和对方探讨。
真知的“好仁”并不说你穿上了儒家的衣服就是了,而是说,你的内心真正在追求仁义,追求道义。
这句话,提醒我们,讲究场合进行着装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是不管对待自己,还是对待他人,都要做到不耻。

返回目录

论语《里仁篇》翻译

《论语》书中既有对社会、人生美好蓝图的描绘,又有人性与政治,道德、文化碰撞而出的智慧火花。我为大家整理了论语《里仁篇》全文和意思,希望大家喜欢。

论语《里仁篇》

作者:佚名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子曰:“苟志於仁矣,无恶也。”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见也。”

子曰:“人之过也,各於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事父母,几谏,谏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论语《里仁篇》翻译:

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仁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对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

孔子说:“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返回目录

《论语·里仁》篇:“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

【里仁篇第六章】
恶,是厌恶、讨厌的意思。厌恶不“仁”的人,他做出“仁”的行为,是为了使那些不“仁”的东西不加在自己的身上。换言之,那些厌恶不“仁”的人,是想远离那些不“仁”的东西,洁身自好,保持自己身心的纯净。
那么,厌恶不“仁”的人和爱好“仁”的人是什么关系呢?
孔子说他没有见过爱好“仁”的人,也没有见过厌恶不“仁”的人。(现今世上若有)爱好“仁”的人,那是再好不过了;那些厌恶不“仁”的人,能保持洁身自好,其实也是蛮好的,也算是一种行“仁”的行为了。为什么这么说呢?
其实,孔子讲这话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孔子生在春秋末期的战乱时代,诸侯争霸,殃及无辜百姓。不“仁”的行为和事情实在太多了!在那样一个时代,若能洁身自好,不助纣为虐,其实也是大功一件,是非常了不起的!可惜,孔子说他没有见过厌恶不“仁”的人,也就是说,在那样一个时代,孔子连一个洁身自好、不助纣为虐的人都找不到。这实际上体现了孔子对混乱时代的无声控诉!
尽管如此,孔子并没有对社会失望,他还是想改变社会!还是想用他的“仁“学挽救社会!他对“恶不仁者”(洁身自好,让自己远离不“仁”行为的人)提出了希望,如“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即,那些洁身自好的人,(时刻保持警觉,不断地让社会中那些不“仁”的行为远离自己,天长日久,心灵得到了净化,)突然有一天就悟了,愿意把自己的专注力集中在“仁”上,由“恶不仁者”向“好仁者”靠近。我想这是孔子希望看到的结果。
然而,孔子在当时的社会实践中,并没有找到合适的平台来推崇他的“仁”学,实现他的政治理想。所以,孔子又说“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孔子说他并没有见过学习“仁”学还担心自己专注力(或力量)不足的人,大概是有,但是他从来没见到过。“学习’仁’学还担心自己专注力(或力量)不足的人”可以理解为由“恶不仁者”发展、提升而来的“好仁者”。简言之,就是孔子说他从未见过“好仁者”。
归根结底,本章体现了孔子对混乱时代的一种控诉!同时,从另一个角度讲,孔子也教会了我们学习方法。即,学习不要怕难,一步一步来,从最基础的开始。比如说,学“仁”,可以先做一个“恶不仁者”,洁身自好,营造好自己的学“仁”环境。紧接着,由“恶不仁者”为起点,一步一步,逐渐向“好仁者”靠拢。
即可以总结说,“恶不仁者”是“好仁者”的前提。“好仁者”是学“仁”的一种理想状态,是“恶不仁者”的方向和结果。换言之,厌恶不“仁”的人的方向和奋斗目标,应该是让自己成为爱好“仁”的人!这符合孔子的授课实际!

返回目录

《论语·里仁篇》的第四章

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论语·里仁篇》的第四章。一起恭诵原文——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这个“恶”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念wù,憎恶、厌恶;一种是念è,恶念、恶行。这两种解释可以会通。如果紧接着前面这一章“好人”、“恶人”来讲,那么解释成“厌恶”更贴紧主题。对这两种解释我们兼顾着来讲。
孔子说:“如果一个人立志于仁,就不会厌恶别人了(或者就不会有恶行了)。”《里仁》篇的开始四章,就以多种角度,对“仁”开展出了极为丰富的内涵。
第一章“里仁为美”,直截了当地标明宗旨,我们的生命与“仁”息息相关,乃至片刻不能离开。无论是身还是心,必须安住在仁当中,这是最为可贵、最为明智的人生抉择。
紧接着第二章,就说明,如果我们不在仁当中,你无论面对贫穷这个逆境,还是面对富乐这个顺境,都无法调适身心。一个有仁德的人一定安住在仁道当中;一个有智慧的人,一定努力去追求仁德。这是讲不仁的过患,以不仁的过患反过来激发我们对仁产生好乐心。
第三章讲仁的功用,爱一个人和厌恶一个人,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唯独仁者才可以真正去爱人、恶人,能够产生正向作用;不仁之人无论爱人还是恶人,都是有过失的。
接下来第四章就来回答为什么只有仁者才可以爱人或恶人。仁者虽然在外相上可以显现爱人、恶人的行相,但在体性上,仁与恶势不两立,无中间状态。所以,本章重点诠释“仁”究竟以什么的体性或特征,来实现“仁者无恶”这一我们所追求的生命目标。“苟志于仁矣”,朱熹在《集注》上解释:“苟,诚也。志者,心之所之也。其心诚在于仁,则必无为恶之事矣。”苟,就是诚,至诚,诚心;志,就是内心对某一件事情的向往、仰慕,从而发出决定得到它的内心誓愿。当我们把“仁”作为人生努力追求的目标而坚固地铭刻在内心的时候,就会“无恶也”,不会去作恶,也不会去厌恶、憎恨别人。
这里最关键的是“志”,这是建立在内心深处的志向。孔子“十又五而志于学”,十五岁就立志、发愿向圣人效学,从而奠定了他一生的成圣之路。想一下,我们平时仰慕什么?向往什么?志心什么?特别是在这个讲究经济和物质的时代,我们是否满脑子都是在忙赚钱,为生存而奋斗,为追求名利而拼命?就是听到这个“仁”字都非常不容易,何况要去求仁?现在我们有幸听到了,而且学到了,如果还是浮浮泛泛,不能把它领纳到内心,让生命产生我所要的终极幸福,就会有点可惜。因为这条路我们从来没有走过,走的过程中必须要与原来的习气作抗争,这非常不容易。所以,一定要有过来人指导。没有过来人指导,我们是不能把它放到心里去的。弄得不好,学到一点道理,把它变成照妖镜,去照别人。一照,全世界都是妖怪,只有自己不是。
朱熹在《集注》上又说“苟志于仁,未必无过举也,然而为恶则无矣。”虽然内心志于仁,但我们在行为上未必没有过失;虽然有过失,但不妨碍我们舍恶取善。因为当我们内心有“仁”的见解和力量推动时,即使行为上还难免有过失,但对犯过的行为非常谨慎、敏锐,一定会及时去追悔、痛击,犯过的力量就会被削弱。从这个角度看,我们的内心已经开始舍恶取善了。这也不妨碍称之为“无恶”。
孔子曾经说:“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就是你犯了过不去改,这才是真正的过。明两朝帝师张居正对这一章这样解释:“人性本善,而所为有不善者,皆不仁之念累之也。若其心能专向于仁,而欲以克去己私,复还天理,则一时察识虽未能精,践履虽未能熟,亦可保其必无为恶之事矣。”我们人人都本具良知,之所以还去造作不善,都是因为心性被私欲盖覆,累积了不仁的念头,迷失了本性。如果我们一心求仁,克服私欲,恢复我们内心本有的天理,如此的话,即使认识不一定非常精纯,行仁的实践不一定娴熟,也可以确保不做极恶的事情。张居正将“仁”视作天理,将“恶”定为私欲。天理与私欲不可以并立。只要我们能够志心求天理,私欲也就无容身之地。这是孔子勉励我们一心求仁的一番苦心和用意啊!私欲是我们内心最根本的恶,其它的恶念都是从这个地方流变出来的。什么是私欲?前几章我们已经作过解释,它是与天理的公正相对立的一种自我执取。其中,在自他分别中,执取自己最为超胜;在对待事物的看法上,执取自己的见解最为正确。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执着,使我们面对任何外境,无论外境显现为善的美好境,还是恶的讨厌境;是贫穷的逆境,还是富乐的顺境,都无法调适身心。正如上章讲到的,面对“约”这个贫穷境,我们会抱怨;面对“乐”这个富乐境,我们会产生骄慢。如果一直这样累积下去,其结果导致我们看不惯任何外境,讨厌我生命中遇到的任何一个人,这样就会没有一个地方可以容身。所以,仁最究竟的内涵,是由颜回发问,孔子回答的——“克己复礼”。就是克制私欲,恢复周礼。私欲被克制以后,天下自然归仁。因为我们内心清净了,所有的外境都会随我们清净的心随转,也变得清净;反之,如果我们的心被私欲占领,就会在任何外境上都安立错误的见解,产生错误的情绪,再清净的境都变得不清净了。所以,天下归仁,在我们的内心安立。当我们内心归仁,任何的人和事,在我们眼里都会变得清净美好,何来厌恶、憎恨的情绪呢?
当然,这并不否定我们对善恶的识别和分辨,如果连善恶都不分了,就变成大糊涂虫了。但不同的是,当我们分别善恶时,不是带着私欲,而是充满了仁爱。这时我们看到善的就会鼓励他,看到不善的,想去帮助他。这就是孔老夫子的特征。如果仔细检查一下我们的身心,就不难发现平时我们不太会凝视自己的内心,自己的内心到底在想什么,发生了什么,是不太清楚的。我们习惯向外观察,向外寻找苦乐的原因,执取别人的过失。在《宪问》篇中记载说“子贡方人”,就是子贡观别人的过失,孔子教导他:“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意思是“赐啊,难道你就够好了吗?我却没有这闲功夫观他人之过。”
六祖惠能大师在《六祖坛经》中说:“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一个真正修道的人,不会去看世间人的过失。所谓不见,并不是真的不见,而是不会执取他的过失,然后产生排斥、厌恶等烦恼情绪。本章启发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可以怨恨别人、憎恶别人。要在深刻认识什么是仁,什么是私欲等概念之上,以观功念恩来对治我们观过念怨的习气。可以说,观功念恩也是本章“苟志于仁矣,无恶也”的一个下手处。如果我们养成看别人的功德和优点的习惯,日积月累,就会将仁德建立在内心,自然能“克己复礼”,心中“无恶”。如果别人身上确实有值得观功念恩的地方,譬如他有很多的优点,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他帮助过我很多,那么我观起功来、念起恩来就比较容易。但如果遇到一个我不相应的人,毛病非常多的人,甚至找不到一个优点的人,观功念恩就不那么容易了。但圣贤也教会了我们很多方法,譬如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又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等等。但进一步要探索观功念恩的深度,就要去看人性的本质。孔子没有直接说人性是善还是恶,但在《三字经》中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孟子及后来的王阳明,都认为人性中本具光明良知。佛家说得更为清楚,说众生皆有佛性,人人都能成佛。所谓佛性,就是众生心续上的无自性,或者是人人成佛的可能性。如果说我们的心都是无自性的,不是本来如此的,那么我看到某人身上显现出来的恶,也不是他的本来面貌,是他迷失自性之后显现出来的颠倒念头,因缘过去了,他的恶也会消失。这也许是我们可以原谅一个人的永恒的理由。何况作为凡夫的我们,对别人显现出来的恶,我们不一定能判断清楚,他的本地风光到底是什么,如果没有圣人的智慧怎么能够洞察清楚呢?对于人性或者佛性,也许过于高深,我们无法了解。但它的作用——离苦得乐的本能,人人都可以感知。只要透过圣贤、师长的加被和教导,我们的心明确地见到修习仁道的特别利益,不修习仁道的害处,还有了知修习仁道的方法和次第,离苦得乐的本能就会自动地推动我们的心,趋向于去修习仁道,去克己复礼,去改恶从善。而且古圣先贤及历代祖师大德示现了他们生命成功的典范,他们也发愿帮助我们去得到生命的终极幸福。所以,来到我面前的任何一个人,无论他显现何等身相,即便是一无是处,满身是恶,但离苦得乐的本能都会推动他终究弃恶从善,追随圣贤,求取仁德。谁敢断定,一个恶的人,一定不能行善?谁敢断定,一个处在黑暗中的人,一定走不进光明?谁敢断定,一个暂时走得慢的人,一定会比你慢到达理想的彼岸?在生命的旅途中,在追随圣贤学修的路上,我们与每个人的遇见,都是一次美丽的相遇,都是一个美好的缘起。如果我们对一个与自己不相应的人观过念怨,乃至起憎恶和放弃的心,那么我们就失去了一次次与他人切磋琢磨、令生命不断成长的机会,我们的福德不但不能累积,反而有所亏损。蕅益大师说:“千年暗室,一灯能破。”但愿我们能够追圣贤,去点亮心中那盏仁爱的明灯,照破我们被私欲笼罩的千年黑暗!(注:文字部分为讲师手稿,与音频稍有出入。)
思考题:
1、里仁篇前四章,存在怎样的一个逻辑关系?
第一章“里仁为美”,直截了当地标明宗旨,我们的生命与“仁”息息相关,乃至片刻不能离开。无论是身还是心,必须安住在仁当中,这是最为可贵、最为明智的人生抉择。
紧接着第二章,就说明,如果我们不在仁当中,你无论面对贫穷这个逆境,还是面对富乐这个顺境,都无法调适身心。一个有仁德的人一定安住在仁道当中;一个有智慧的人,一定努力去追求仁德。这是讲不仁的过患,以不仁的过患反过来激发我们对仁产生好乐心。
第三章讲仁的功用,爱一个人和厌恶一个人,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唯独仁者才可以真正去爱人、恶人,能够产生正向作用;不仁之人无论爱人还是恶人,都是有过失的。
接下来第四章就来回答为什么只有仁者才可以爱人或恶人。仁者虽然在外相上可以显现爱人、恶人的行相,但在体性上,仁与恶势不两立,无中间状态。所以,本章重点诠释“仁”究竟以什么的体性或特征,来实现“仁者无恶”这一我们所追求的生命目标。
2、如何发起立志求仁的志向?
3、我们要对一个满身是恶的人,如何观功念恩?
在生命的旅途中,在追随圣贤学修的路上,我们与每个人的遇见,都是一次美丽的相遇,都是一个美好的缘起。如果我们对一个与自己不相应的人观过念怨,乃至起憎恶和放弃的心,那么我们就失去了一次次与他人切磋琢磨、令生命不断成长的机会,我们的福德不但不能累积,反而有所亏损。蕅益大师说:“千年暗室,一灯能破。”

返回目录

论语里仁篇原文及翻译

论语里仁篇原文及翻译如下:

原文:

1.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4.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6.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7.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8.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9.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10.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11.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2.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13.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14.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

15.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16.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7.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8.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19.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20.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21.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22.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23.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24.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25.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26.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翻译:

1.孔子说:“居住在有仁风的地方才好。选择住处,不居住在有仁风的地方,怎能说是明智呢?”

2.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够长久地安于穷困,也不能够长久地处于安乐之中。有仁德的人长期安心于推行慈爱精神,聪明的人认识到仁对他有长远的利益而实行仁。”

3.孔子说:“只有讲仁爱的人,才能够正确地喜爱某人、厌恶某人。”

4.孔子说:“如果立志追求仁德,就不会去做坏事。”

5.孔子说:“金钱和地位,是每个人都向往的,但是,以不正当的手段得到它们,君子不享受。贫困和卑贱,是人们所厌恶的,但是,不通过正当的途径摆脱它们,君子是不会摆脱的。君子背离了仁的准则,怎么能够成名呢?君子不会有吃一顿饭的时间离开仁德,即使在匆忙紧迫的情况下也一定要遵守仁的准则,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和仁同在。”

6.孔子说:“我从未见过喜爱仁德的人和厌恶不仁德的人。喜爱仁德的人,那就没有比这更好的了;厌恶不仁德的人,他实行仁德,只是为了不使不仁德的事物加在自己身上。有谁能在某一天把他的力量都用在仁德方面吗?我没见过力量不够的。或许有这样的人,只是我没有见过罢了。”

7.孔子说:“人们所犯的错误,类型不一。所以观察一个人所犯错误的性质,就可以知道他的为人。”

8.孔子说:“早晨能够得知真理,即使当晚死去,也没有遗憾。”

9.孔子说:“读书人立志于追求真理,但又以穿破衣、吃粗糙的饭食为耻,这种人就不值得和他谈论真理了。”

10.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没有规定一定要怎样做,也没有规定一定不要怎样做,而只考虑怎样做才合适恰当,就行了。”

11.孔子说:“君子心怀的是仁德;小人则怀恋乡土。君子关心的是刑罚和法度,小人则关心私利。”

12.孔子说:“如果依据个人的利益去做事,会招致很多怨恨。”

13.孔子说:“能用礼让的原则来治理国家吗?难道这有什么困难吗?如果不能用礼让的原则来治理国家,又怎么能实行礼制呢?”

14.孔子说:“不愁没有职位,只愁没有足以胜任职务的本领。不愁没人知道自己,应该追求能使别人知道自己的本领。”

15.孔子说:“曾参呀!我的学说可以用一个根本的原则贯通起来。”曾参答道:“是的。”孔子走出去以后,其他学生问道:“这是什么意思?”曾参说:“夫子的学说只不过是忠和恕罢了。”

16.孔子说:“君子懂得大义,小人只懂得小利。”

17.孔子说:“看见贤人就应该想着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有没有类似的毛病。”

18.孔子说:“侍奉父母,对他们的缺点应该委婉地劝止,如果自己的意见没有被采纳,仍然要对他们恭敬,不加违抗。只在心里忧愁而不怨恨。”

19.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子女不远游外地;即使出远门,也必须要有一定的去处。”

20.孔子说:“如果能够长时间地不改变父亲生前所坚持的准则,就可说做到了孝。”

21.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能不知道,一方面因其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因其年迈而有所担忧。”

22.孔子说:“古代的君子从不轻易地发言表态,他们以说了而做不到为可耻。”

23.孔子说:“因为约束自己而犯错误,这样的事比较少。”

24.孔子说:“君子说话应该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25.孔子说:“品德高尚的人不会孤独,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做伴。”

26.子游说:“进谏君主过于频繁,就会遭受侮辱;劝告朋友过于频繁,反而会被疏远。”

返回目录

如果本文的解答对您有所帮助,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支持。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