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们,对于假冒和仿冒的区别和“假冒”与“仿冒”的区别,很多人可能不是很了解。因此,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假冒和仿冒的区别和“假冒”与“仿冒”的区别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假冒和仿冒的区别

法律分析:仿冒行为是指生产者或经营者为了争夺竞争优势,在自己的商品或者营业标志上不正当地使用他人的标志,使自己的商品或者营业与他人经营的商品、营业相混淆,牟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具体表现为擅自使用其他经营者特有的、为公众所周知的注册商标、商品的包装、装潢、名称或者各种质量标志,导致消费者混淆和市场混乱。美国人称这种行为为“不播种而收获”的搭便车行为,它使本应属于正当经营者的利益为不正当竞争者所获,对市场竞争具有极大的危害。假冒行为,是指经营者违法使用他人的注册商标、名称、包装、装潢,或者违法使用质量标志,伪造产地,对商品质量作虚假表示,误导消费者的行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第五条 禁止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禁止伪造产品的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禁止在生产、销售的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

返回目录

“假冒”与“仿冒”的区别

假冒:假借别人的牌子,冒充别人的真货。仿冒:模仿别人的产品,冒充别人的真货。相同的地方都是冒充,将假货冒充真货。区别的地方:一个是借,产品质量可能相差万里,外观样子可能一样,牌子一模一样。一个是模仿,产品模仿,外观模仿,牌子模仿,都是有细微差别,不注意以为是同一产品,注意看有区别。

返回目录

逼真的近义词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与“近义词”意思相近的词为“同义词”。逼真的意思就是极像真的,下面是我整理的逼真的近义词,希望对你有帮助。

逼真的基本信息:

1、读音:。

2、出处:《还魂记·玩真》。

逼真的释义:

1、极像真的。

2、确实;真切。

3、逼真,极为相似。

逼真的近义词:

传神、真切

逼真的出处:

1、《醒世姻缘传》第四六回:“宗师见是个披发童生,眉清目秀,知是逼真晁梁无疑。”

2、况周颐《蕙风词话续编》卷二:“情景逼真,非老於醉乡者不能道。”

3、登科《风雷》第一部第二章:“祝永康一直是在部队里长大的,怎么会有个父亲救他呢?可是那位护士讲的逼真逼真。”

4、晋僧肇《百论序》:“外道纷然,异端竞起,邪辩逼真,殆乱正道。”

5、汤显祖、吕硕园《还魂记·玩真》:“小娘子画似崔徽,诗如苏蕙,行书逼真魏夫人。”

6、秦牧《艺海拾贝·酷肖》:“假葡萄无论如何逼真,不会有美好的味道。”

7、《花月痕》第九回:“逼真铁崖乐府,又是一枝好手笔,足与韩荷生旗鼓相当。”

逼真造句:

1、他画的花鸟鱼虫特别逼真,不愧是名家。

2、他在影片中扮演战斗英雄,演得自然、逼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爷爷用树根雕刻成的天鹅,外形十分逼真。

4、这些石膏雕塑的形象十分逼真。

5、这个电影的音响效果非常逼真。

6、他说得那么逼真,不由得你不相信。

7、这篇小说逼真地刻画了人物形象。

8、现在的仿冒产品太逼真了,很难判断真伪。

9、徐悲鸿的骏马画得栩栩如生,十分逼真。

10、这些画像简直太逼真了!

11、这些建筑物的雏形制作得十分逼真。

12、他扮演拳击运动员的形象很逼真。

13、大桥栏杆上的狮子雕像惟妙惟肖,非常逼真。

14、这幅画像非常逼真,他亲临现场对画面看得很真切。

15、怪石形态千奇百怪,形象逼真,且数不胜数。

16、那幅肖像画非常逼真。

17、不但颜色丰富,形态逼真,造型还可爱生动!实在令人爱不释手,叹为观止!

18、这件冒牌产品仿造得十分逼真。

19、这幅画,画得之逼真,可谓能以伪乱真。

20、徐洁虽然只有12岁,但她画的梅花,生动逼真,栩栩如生,为许多博物馆所收藏。

21、说话人的声音清晰而逼真。

22、该影片逼真得令人害怕。

23、这幅画画得十分逼真。

24、她形容起来倒挺逼真,简直说得有声有色。

25、演戏化妆用的。油彩和人造血使伤处显得十分逼真。

26、它就像是她自己一生的一次排演,生动逼真得可怕。

27、对逼真度这一要求的真实含义将在第二部分加以讨论。

28、他以如此形象逼真的动作吓了我以后,便狡黠地朝我点点头。

逼真的近义词造句:

1、他画的马很传神。

2、我觉得这个用语非常贴切而又达意传神,所以就用来做本书的题目。

3、此人身材魁梧,有西班牙人那样的黑皮肤,一双黑眼睛清秀而传神,短短的卷发黑得发亮。

4、传神的65k彩色显示,欣赏相片或录像同样赏心。

返回目录

仿冒这个词语的拼音和造句解析

【仿冒的拼音】:

fǎnɡmào

【仿冒的.意思】:

仿造冒充。

【仿冒的近义词】:

假冒 伪造 仿造

仿冒造句

1、本产品已申请专利,仿冒必究。

2、仿冒者应赔偿由此造成的损失。

3、仿冒品与知名品牌相象,但事实并非如此。

4、工商局刚刚查获了一批仿冒商品。

5、他开了个铺子卖仿冒设计师品牌衣服。

返回目录

名不副实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反义词和近义词是什么

编号 1121 成语 名不副实 注音 ㄇㄧㄥˊ ㄅㄨˋ ㄈㄨˋ ㄕˊ (变) ㄇㄧㄥˊ ㄅㄨˊ ㄈㄨˋ ㄕˊ 汉语拼音 míng bù fù shí(变)míng bú fù shí 释义 空有虚名,不合实际。
#语本《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上》。
「有名无实」 典源 #《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上》1》莽乃起&a03769-002.jpg事,上书言:「臣以元寿二年六月戊午仓卒之夜,以新都侯引入未央宫;庚申拜为大司马,充三公位;元始元年正月丙辰拜为太傅,赐号安汉公,备四辅官;今年四月甲子复拜为宰衡,位上公。
臣莽伏自惟,爵为新都侯,号为安汉公,官为宰衡、太傅、大司马,爵贵号尊官重,一身蒙大宠者五,诚非鄙臣所能堪。
据元始三年,天下岁已复,官属宜皆置。
《谷梁传》2》曰:『天子之宰,通于四海。
』臣愚以为,宰衡3》官以正百僚、平海内为职,而无印信4》,名实不副。
臣莽无兼官之材,今圣朝既过误而用之,臣请御史刻宰衡印章曰『宰衡太傅大司马印』,成,授臣莽,上太傅与大司马之印。」
太后诏曰:「可。
韨如相国,朕亲临授焉。」
莽乃复以所益纳征钱千万,遗与长乐长御奉共养者。
〔注解〕(1)典故或见于汉.弥衡〈鹦鹉赋〉。
(2)《谷梁传》:书名。
战国谷梁赤所撰。
晋范甯作集解,唐杨士勋为之疏,清钟文烝著谷梁补注。
为春秋三传之一。
(3)宰衡:伊尹为阿衡,周公为太宰。
汉帝兼采伊尹、周公的称号,加王莽号为「宰衡」,位上公。
后世沿用为宰相的通称。
(4)印信: *** 机关使用的印章。
有印、关防、钤记、国玺、职章等类别。
〔参考资料〕汉.弥衡〈鹦鹉赋〉(据《文选.卷一三.赋.鸟兽上》引)嗟禄命之衰薄,奚遭时之险巇?岂言语以阶乱,将不密以致危?痛母子之永隔,哀伉俪之生离。
匪余年之足惜,慜众雏之无知。
背蛮夷之下国,侍君子之光仪。
惧名实之不副,耻才能之无奇。
羡西都之沃壤,识苦乐之异宜。
怀代越之悠思,故每言而称斯。
典故说明 「名不副实」典源作「名实不副」。
「名」指名声、名义,「实」指实际的情形,名和实如果一致,那就是「名副其实」,但是如果不能互相配合,那就是「名不副实」了。
古人十分重视「名」、「实」的重要性,如《论语.子路》:「子曰:『必也正名乎!』」又言︰「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就是孔子强调要辨正名义,使名实相符,如此一来,做事才会成功。
在所引典源《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上》中,王莽为了篡夺汉室,所以千方百计地为自己铺路。
他任宰衡、太傅、大司马,先掌握朝中的实权。
但是有实权,而无名义,容易遭人非议。
所以他上书太后,认为自己身为宰相,统领朝廷百官,却没有象征身分的印信,显得名实不副,因此请太后授他宰相印章,这样才能名副其实。
后来「名不副实」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空有虚名,不合实际。
出现「名不副实」的书证如三国魏.刘劭《人物志.效难》:「中情之人,名不副实,用之有效,故名由众退,而实从事章。」
书证 01.三国魏.刘劭《人物志.效难》:「中情之人,名不副实,用之有效,故名由众退,而实从事章。」
02.唐.殷璠〈河岳英灵集序〉:「如名不副实,才不合道,纵压梁窦,终无取焉。」
03.明.张岱〈快园记〉:「弟极苦,而住快园,世间事,名不副实,大率类此。」
用法说明 【语义说明】形容空有虚名,不合实际。
【使用类别】用在「名实不符」的表述上。
【例 句】《01》这些夸大的广告名不副实,根本是在欺骗消费者。
《02》他是个表里不一、名不副实的人,你可别太相信他!《03》这家厂商的产品说是经久耐用,还没半年就发生故障。
《04》这里号称「绿乡」,却受到滥垦滥伐,早已经名不副实了。
《05》家电用品厂牌很多,消费者购买时应精挑细选,以免被名不副实的仿冒品所骗。
《07》他取名「师圣」,可是所有行为品德却与圣人大相迳庭,可谓名不副实,令人不齿。
《08》这项商品号称效果神奇,但使用起来却和其他同类型产品差异不大,有点名不副实。
《09》最近有些商店统称「跳楼大拍卖」,可是里面商品的售价却不见得比平时便宜,完全名不副实。
《10》外头招牌写的是「科技公司」,里面卖的却是运动器材,真是一家挂羊头卖狗肉,名不副实的商店。
近义词: 有名无实,徒有虚名,声闻过情
反义词: 名不虚传,名副其实,名实相副 辨识 请参考『辨识1121』 参考语词 名实不副

返回目录

近义词帮助

珍藏(收藏 ) 玷污(辱没 ) 轻蔑(蔑视 ) 偶尔(偶然 ) 凋零(凋谢 ) 爱惜( 珍惜)
郑重(慎重 ) 洋溢( 充满) 乐观(豁达 ) 聚焦( 汇集)

返回目录

假冒与仿冒的区别

法律分析:1、仿冒和假冒的侵犯的客体不同。

仿冒行为侵犯的是市场竞争秩序;假冒侵犯的是商标管理秩序。

2、仿冒和假冒的违法对象不同。

违法对象是违法客体的物质承担者,违法客体是违法对象所体现的社会关系。仿冒行为的违法对象是知名商品的“名称”、“包装”、“装潢”;假冒行为的违法对象是他人的“注册商标”。

3、仿冒和假冒的客观表现不同。

仿冒行为客观上表现为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擅自将知名商品的名称、包装、装潢作相同或近似使用;假冒行为客观上表现为违法商标管理法规,假冒或者伪造、销售他人注册商标。

4、仿冒和假冒的危害结果不同。

仿冒行为造成和他人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具有为损害竞争对手之目的;假冒行为是构成对商品标志、记号(文字、图形)的误认,对同类商品无法区别,具有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之目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一十三条 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服务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第二百一十六条 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返回目录

名名是坏东西却为了赚钱卖给别人用成语形容是什么样的形为

鱼目混珠

基本释义 

混:搀杂,冒充。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

可是这些卖国的老爷们不是也在~,也在自称为爱国忧民的志士吗? ◎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三十八章

出 处

晋·卢谌《赠刘琨》:“夜光报于鱼目。”李善注引《雒书》郑玄注:“鱼目乱真珠”。

鱼目混珠造句

1、收藏古董要先培养监定能力,以免买到鱼目混珠的假货。

2、我这是金字招牌的祖传救命金丹,岂容他人鱼目混珠?

3、我们要抵制仿冒品,绝不允许鱼目混珠,侵犯智慧财产权。

4、这游戏就叫“鱼目混珠”,请大家从盘子里挑出真的化石。

5、这里卖的鱼翅真伪充斥,鱼目混珠的赝品不少。

6、现在书籍花样百出,种类繁多,常常鱼目混珠在书的世界里,让我们很难选择出好的书籍。

7、不肖商人想拿仿冒品来鱼目混珠,欺骗不知情的顾客。

8、在升官的台阶里,有历经千辛万苦爬上来的,有鱼目混珠混进来的,有走捷径跳上来的……这时候往上的台阶不再只局限于一条或仅有的那几条了,人人都可以选择不同的台阶继续往上攀。

9、这地摊货很多鱼目混珠,你得小心免得上当吃亏。

10、这些鱼目混珠的野山人参须,是用萝卜须根制成的。

11、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色彩纷呈,常常是好坏参半,鱼目混珠,真假难分,只有用心地“辨”,才能分辨真假好坏,才能认清东西南北。

12、大千世界里有着众多色彩缤纷、美丽无比的事物,这些事物往往好坏参半、真假难分,我们要时刻辨别,在这鱼目混珠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正确的道路。否则,就会迷失自己的方向,成了迷路的羔羊。

13、只见大师走到画作前一看,就说:“这是鱼目混珠的假画!”

14、傍晚有很多老太太在广场上跳舞,有几位老太太舞得是有板有眼仿佛旁若无人;也有几位老太太舞得不是很好但也不能说是鱼目混珠。

15、这家公司为打击对手,故意推出包装相似的产品来鱼目混珠,低价促销。

返回目录

名不副实的反义词_近义词_同义词_字词解析

名不副实的近义词/同义词/反义词如下:

近义词:滥竽充数、名高难副、名存实亡、有名无实、言过其实、表里不一、蚕绩蟹匡、徒负虚名、老婆当军

同义词:名过其实、名不符实、浪得虚名、其实难副、盛名之下、声闻过情、虚有其表、挂羊头卖狗肉、徒有虚名

反义词:名副其实、名实相符、当之无愧、名不虚得、名不虚立、名不虚传、不务空名、名实相副

名不副实在汉语词典的解释:

名声与实际不相符合。

●三国魏刘劭《人物志•效难》:「中情之人,名不副实,用之有效。」

●唐殷璠《《河岳英灵集》叙》:「如名不副实,才不合道,纵权压梁窦,终无取焉。」

●廖仲恺《对黄埔军校第三期入伍生训话》:「所谓盛名难负,名不符实,反为见笑。」

用名不副实造句

1、那对名不副实的夫妻如果没有考虑他们的小孩就离婚了。

2、名不副实的人是很令人讨厌的。

3、我们必须打得像一支最饥渴的球队,而不是口上说说却名不副实。

4、将ZFS称为文件系统有点名不副实,因为它在传统意义上不仅仅是个文件系统。

5、他这模范团员名不副实。

6、英国着名的极地科学家们说,泰晤士报的世界地图册名不副实,并肯定地说,由于气候变化,泰晤士报必须重新绘制其格陵兰岛的地图。

7、负责处理这事的机构是成立起来了,但仍名不副实。

8、家电用品厂牌很多,消费者购买时应精挑细选,以免被名不副实的仿冒品所骗。

9、尽管如此,我们还被标榜为名不副实的饮食之国。

返回目录

如果本文的解答对您有所帮助,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支持。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