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网友们,相信很多人对耿精忠是康熙的姑父最后死的为何会如此凄惨和三藩之乱中为何耿精忠最先选择投降都不是特别了解,因此今天我来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耿精忠是康熙的姑父最后死的为何会如此凄惨和三藩之乱中为何耿精忠最先选择投降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这些问题。
本文目录一览
- 1、耿精忠是康熙的姑父,最后死的为何会如此凄惨
- 2、三藩之乱中,为何耿精忠最先选择投降
- 3、耿精忠为什么被康熙帝凌迟处死了呢
- 4、耿精忠简介
- 5、精忠是何许人也
- 6、清朝藩王耿精忠生平简介
- 7、耿精忠为什么会被康熙帝凌迟处死
- 8、耿精忠做了什么事情,最后被康熙帝凌迟处死了
耿精忠是康熙的姑父,最后死的为何会如此凄惨
耿精忠按照辈分来看,康熙皇帝都应该叫一声“姑父”,可他这位“姑父”,最终却“辜负”了朝廷信任,鼠首两端的他,偏偏又不知道夹着尾巴做人,这才有了最后,被凌迟处死结局。
清朝初期三藩之乱中,三位藩王就属耿精忠死得最凄惨。落得这样一个结局,也可以说是他本人罪有应得,没有皇帝命,却偏偏生了想当皇帝的心。
耿精忠的悲惨结局,全由自己一手造成,归结起来可以分为下面两点。
一、反复无常,不忠于清廷
耿精忠从爷爷一代人开始,就属于墙头草两边倒,在他爷爷这一代人,就反复在后金(清朝前身)和明朝之间,来回反复站队,当时双方交战如火如荼,因此这样反复,也能够安然度日。
等到清朝建立后,耿精忠父子两人,作为镇守福建藩王,他们不懂得韬光养晦,收敛自己锋芒,相反还变本加厉,成为了福建的土皇帝。
到了耿精忠这里,更是因为康熙削藩,让他走上了反叛道路。后来投降清朝,又戴罪立功,终于过上了正常安稳日子。然而他贼心不死,最后被明珠揭发,才被康熙凌迟处死。
二、自身做人高调,总惦记皇位
论功劳耿精忠父亲和爷爷,都为清朝立下汗马功劳。因为他们立功卓越,这才有了世袭王位情况出现。父子二人都很张扬,不仅在管辖地内作威作福,更是修建了规模宏大、豪华的府邸,这些情况,都被清廷皇帝看在眼中。
耿精忠第一次反叛,除了想要保住王位外,还想要乱中,取得更大成就。三藩之乱被平息后,耿精忠活了下来,可他并没有汲取经验教训,听信了术士言论,认为自己有“皇命”,挑战了康熙底线,也才得来了杀身之祸。
好在他爱人是豪格女儿,这才让他家族得以幸免。他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做人要低调,更需要安于现状容易满足。
三藩之乱中,为何耿精忠最先选择投降
耿精忠的爷爷耿仲明,曾是明将毛文龙的心腹。毛文龙被杀后,耿仲明又跟着孔有德混了一阵子,后来发动兵变失败后,投降了后金。当时,皇太极正想一统中原。明将归降,对他而言,不仅是增加了能征善战的猛将,而且还能凭借明将对明朝军事的了解,做出攻打明朝的诸多策略。因此皇太极对耿仲明等降将礼遇颇厚。他称帝后,还把耿仲明封为怀顺王,其意自然是吸引更多的明将归降满清。
顺治年间,耿仲明在围剿李自成及南明永历政权时,表现不俗,凭战功得到多尔衮的倚重。天下初定后,满清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决定以汉制汉,耿仲明因而改封靖南王。耿仲明去世后,他的儿子耿继茂袭承了爵位。耿继茂由于在消灭南明政权中立有战功,深得清廷信任,于是藩地被移往福建,自此割据一方。
当时,受封的还有藩王吴三桂及尚可喜二人,他们一人镇守云南,另一个则割据广州,都起着巩固边陲的作用。当然,清廷对藩王势力还是颇为忌惮的,所以将他们的儿子招为额驸,留在了京城。明里是抬高了他们的身份,暗中相当于是把他们的儿子当作人质。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耿继茂的长子耿精忠迎娶了肃亲王的女儿,在成为额驸后,被留在了京城。
1671年,耿继茂去世后,耿精忠才得以回福建袭承了爵位,成为第三代靖南王。虽说清廷对耿精忠不薄,但是耿精忠却是个野心勃勃的人。在他袭爵的第三年,年轻的康熙认为藩王势力过大,是尾大不掉的祸患,于是下令削藩。
对于藩王来说,要他们交出地方行政权和统兵权,是非常不情愿的事。毕竟,做藩王差不多就是地方自治的王,一切税收徭役等,均由他们决定。而且赋税也不用上交国家,多么的逍遥快活。所以,当康熙下令撤藩后,吴三桂仗着他是老革命,率先和清廷翻脸,发动造反。
吴三桂起兵后各地纷纷响应,一时士气大涨,迅速攻占贵州、湖南等地,颇有颠覆清廷的格局。耿精忠认为有利可图,于是也在福建积极响应,杀死福建总督范承谟等人,以示与清廷决裂。此外,耿精忠为了扩充势力,一方面对达官显贵极力拉拢,并承诺“事成之后,必封官晋爵”,因此达官显贵无不心动;另一方面,他又遣心腹四下游说,以“反清复明”为幌子,收买民心。
清廷自认为没有亏待过耿精忠,因此没想到他会造反,所以清军的主力都用来抵抗吴三桂的军队,对他并没有什么设防。这让耿精忠看到了机会,于是他出兵三路,攻打浙江、江西等地。他的突然行为,打得清军措手不及。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清军大败,他也趁势继续攻城掠镇。耿精忠犹嫌兵力不足,又与占据台湾的郑经结为联盟,让郑经率军攻打广州一带。
耿精忠造反,让清廷大为震惊。但由于吴三桂是罪魁祸首,清廷需要倾注大量精力对付他,所以康熙下令,靖南王和平南王两处停止撤藩。除此外,康熙对待藩王留在京城的家属,态度也不一样。比如,吴三桂留在京城的次子吴应熊和幼子吴世琳皆被处死。
但耿精忠两个留在京城的兄弟,只是被软禁起来,朝廷并没有过多为难他们。同时,康熙多次下谕,劝说耿精忠改过自新。只要能剿灭郑经,便既往不咎,继续让他镇守福建一带。但是,对康熙的好言相劝,耿精忠并不动心,依旧我行我素,率军沿浙江一带进攻,很快攻陷安徽等地。康熙见劝说无用,便加派清军讨伐耿精忠。
耿精忠是官三代,从小生活优渥,在兵法作战方面资质平庸。又没有经过历练,虽说他一路高歌猛进,攻陷了南方不少城市,但大多都是他麾下的将领指挥有方。不过,随着战线拉长,耿精忠的队伍很快就出现了问题,那就是军饷匮乏。打仗需要钱,想要将士卖命,更得拿钱出来。但耿精忠是个私心很重的人,他认为就算颠覆了清廷,做皇帝的也不是他,因此不如现在保存实力,待吴三桂和清廷两败俱伤后,他再坐收渔翁之利。
这样一想,他更不愿意拿钱出来发军饷了。将士们缺粮少饷,那就自筹吧。所以,他们沿途烧杀掳掠,无恶不作。而这样一来,很快就失去了民心。另外,耿精忠和盟友郑经在利益上也产生了矛盾,二人的铁联盟,很快就土崩瓦解。由于百姓多对耿精忠的队伍不满,所以他们自然不肯帮助耿精忠的队伍,反而帮助清军。耿精忠手下的将领也认为,造反不是一条理想的道路。
所以他们为了保全性命,不少人暗中投降了清军。这样一来,耿精忠的队伍便如散沙一般,很快就被清军一一击破。那些轻而易举攻陷的城池,也一一被清军收复。到了这个境地,耿精忠手下没投降的将士,也都无心造反了。大家为了活命,便胁迫耿精忠投降。
耿精忠也自知不敌,一心想要保住眼前富贵荣华,所以待清军进驻福州时,他便主动打开城门,并率官员出城迎降。耿精忠的投降,意味着三藩势力的瓦解,意味着清廷又重新夺回了主动权。不过,耿精忠虽然迷途知返,将功补过。但是待三藩平定后,他依旧被凌迟处死,和吴三桂等人的结局,大同小异。
耿精忠为什么被康熙帝凌迟处死了呢
耿精忠的下场虽很可怜,但其生前行为却让康熙恨之入骨。圣祖仁皇帝的仁是有限度的,一旦有人突破其底线,虽千刀万剐也难泄心头之恨。
一、对康熙而言,耿精忠的身份就是一颗“眼中钉”
朝廷与地方的关系、皇帝与臣子的关系历来都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当一个王朝处于上升期的时候,朝廷必然会削藩,皇权也势必集中,地方所有的藩王都会成为帝王的眼中钉。
耿精忠从小生活于靖南府,成年后娶了肃亲王豪格的女儿,被封为和硕额驸。康熙十年,耿精忠继承了靖南王的爵位,成了一方诸侯,荣华富贵也达到顶峰。此时的康熙,对内刚刚扳倒了鳌拜,走上了集权的道路,注意力也转向了吴三桂、耿精忠等地方藩王。
清朝许多制度都沿袭明朝,尤其注重对明朝经验教训的吸取。康熙如果不铲除地方藩王,说不定就会冒出一个清朝的“朱棣”。更让康熙猜忌的是,几个藩王都手握实权,而且是异姓异族。
二、胸怀异志,助纣为虐,火上浇油,让康熙怀恨在心
康熙十二年七月,耿精忠得知尚可喜将撤藩回辽东,为了试探朝廷,他与吴三桂上奏请求撤藩。康熙早就洞察到“三藩分镇,拥兵为国患”,正好利用他们请撤的奏折借坡下驴,当即批准。吴三桂、耿精忠大失所望,没想到自己把自己给套进去了。
在福建总督范承谟奉命进行撤藩的同时,耿精忠就与部下密谋,并与郑经合作,准备反清。他写给郑经的信中说:
“孤忠海外奉正朔而存继述,奋威中原举大义以应天人,速整征帆,同正今日疆土,仰冀会师,共成万古勋业。”郑经收到信后非常激动,马上带领水师到澎湖,静观其变。
吴三桂反清后,康熙暂时停撤靖南王、平南王,并下旨耿精忠“固守地方,不必搬家”,但明显只是权宜之计。康熙释放了善意,耿精忠也暂缓反清的步伐。
之后,吴三桂的反清形势越来越好。耿精忠与福建总督范承谟的关系越来越紧张,他开始疑心重重,担心自己被暗算。这时,福建各地又传起了谶语:
“七星再拜真天子,分明火从耳边起,杀尽三山牛出血,身骑白马军中止。”这意思就是说耿精忠要成为皇帝了,正好顺应了耿精忠的“皇帝梦”(大概率是他或者下属导演的)。于是,耿精忠就召集下属,决意反清。
康熙十三年三月,耿精忠囚禁福建总督范承谟及其家属后,“自言其祖仲明入山海关时与吴三桂有成约”,随即起兵,与吴三桂遥相呼应。
耿精忠自封“总统兵马大将军”,以“反清复明”为口号,设置百官,铸造铜钱“裕民通宝”,俨然成了一个小朝廷。与此同时,他迅速出击,占领福建全省。
为了扩大自己的地盘,耿精忠积极策动各方力量打击清军。他主动邀请吴三桂进攻江西,并与之密切配合;派人联络郑经,许以福建沿海战舰,以其为支援;拉拢潮州总兵刘进忠,侵扰广东。他妄图用东南沿海的战火,迫使清兵在军事上陷入被动。
接着,耿精忠调遣主力部队,兵分三路,进攻浙江与江西。他的军事行动十分顺利,兵锋所指,“守兵或降或遁”。
康熙正与吴三桂打得如火如荼,耿精忠的背叛无异于火上浇油。但康熙始终把主要矛头对准吴三桂,对耿精忠采取抚剿并用的手段,以便分化瓦解。
针对耿精忠的军事行动,康熙派遣大军从浙江、江西、广东三路出兵。为了发挥前线主帅“指挥调遣,无至牵制,守御征剿,足增威重”的效果,康熙特派宗亲王公统兵。
对于整个耿精忠集团,康熙依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他一面下诏剥夺耿精忠的王爵,关押其留在京城的亲人;一面发布公告,宣布胁从者不问,立功者受赏,不株连无辜。即使针对耿精忠本人,只要:
“革心悔祸,投诚自归,将侵犯内地海贼,进剿图功,即赦免前罪,视之如初——《清圣祖实录》”康熙还特别下令认可其祖上功劳。
所以,朝廷将吴三桂子孙正法,而对耿精忠的家人却比较宽容,其所属官兵也未受牵连。
三、兵败如山倒,成了朝廷的刀下鱼肉
耿精忠再坚挺,也终究只是局部,他的兵马、钱粮早晚会有用尽的一天,口号也会有失效的一天。
康熙十四年,耿精忠在战场上节节失利。
康熙十五年,耿精忠与郑经的关系恶化,两人开始相互猜忌。康熙得知此事,马上指示前线统帅:
“耿精忠撤建昌诸贼,其为海寇所逼无疑,我兵宜乘机前进,其令大将军杰书……酌量招抚,勿坐失事机——《清圣祖实录》”在康熙剿抚并用的策略下,耿精忠兵困马乏,士兵逃跑,百姓怨声载道,部下不听指挥;而郑经又在背后捅了一刀,“闽地半入郑氏”。
这时的耿精忠已经走投无路,只好投降。但是,耿精忠担心被其囚禁的福建总督范承谟报复,于是在投降前将其杀害。
范承谟对清朝忠心不二,康熙得知其被耿精忠所害,深为震惊,用隆重的礼仪安葬,并加赠太子太保,御赐亲笔碑文。
耿精忠投降后,康熙出于政治考量,暂未对其动手,还保留其靖南王爵位。
四、出来混,迟早都是要还的。局势稳定后,康熙开始对耿精忠秋后算账
康熙十六年底,耿精忠手下的将领徐鸿弼等人揭发耿精忠,说其“降后尚蓄逆谋”,共“五款大罪”。但吴三桂还未灭亡,康熙并未处理。
康熙十七年,吴三桂去世,吴军已成强弩之末,郑经也退守厦门。康熙考虑到耿精忠留在福建,恐其生变故,如果召其来京,又担心他心生疑虑,所以秘谕康亲王,让耿精忠“奏请陛见”。
康亲王没有领会康熙的意思,上书揭发耿精忠,要求朝廷将其正法。康熙担心三藩残余势力因寒心而负隅顽抗,没有批准。
康熙十九年春,上书要求进京见康熙。这完全是自投罗网,正中康熙下怀。其兄弟耿昭忠、耿聚忠为了自保输诚,相继上疏康熙,弹劾耿精忠的罪状。
耿精忠一到京城,就成了瓮中之鳖,没有丝毫讨价还价的筹码。康熙立即同意臣工所请,将耿精忠控制,并将之前弹劾他的奏折交给司法部门。
等到“三藩”彻底平息,对耿精忠的旧部也安排妥当,康熙将耿精忠等人“并磔于市,悬首示众”。
秋媚说:耿精忠身居大清高位,但对大清没有忠心到底,甚至图谋皇位,在康熙最危险的时候趁火打劫,这是其悲剧的源头。在立场上,他首鼠两端,反清之后倘若一反到底,也不失为一代枭雄。
耿精忠简介
耿精忠,祖籍辽东,生年不明。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其父靖南王耿继茂由广东移驻福建,在福州建王府,强征大片民房田园做为驻兵营地,且兴建别墅(今台江南公园),开辟养象、养鹤场所(今台江象园路、鹤存巷因此得名)。清康熙十年(1671年),继茂死,精忠袭爵靖南王,仍镇守福建。精忠袭爵后,不断发展自己的藩镇势力,以封官晋爵拉拢党羽,笼络亲信;派遣心腹曾养性、白显忠、江元勋等分别接管福建延平、邵武、福宁、建宁、汀州诸府。以“复明”幌子收买民心,令官民剪辫留发,衣服巾帽悉依明制,并自铸“裕民通宝”币。又先后发布文告,要求“师之所过,不犯秋毫”、“令迁民复回故土,耕种采捕”等。精忠藩镇势力壮大后,有取代朝廷之心。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清廷下令撤藩。平西王吴三桂在云南起兵反清。翌年三月,精忠策应,自称总统兵马大将军,扣押福建总督范承谟,派遣曾养性、白显忠、马九玉兵分3路攻打浙江、江西,并请台湾郑经攻广东潮州、惠州。精忠反叛震惊朝廷,康熙帝一面派兵进闽,下诏削精忠爵,并收禁其在京兄弟;一面劝谕精忠改过自新,剿灭郑经,仍能镇闽,精忠不予理睬。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耿军军饷匮乏,将官暴恣,士气不振;为招募兵马,扩充粮饷,“日日杂派、家家驻兵”,民声载道;且平南王、平西王和靖南王三藩之间矛盾重重,精忠又猜忌郑经,相互掣肘。在内外交困下,精忠仍孤注一掷,继续作战。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九月,精忠失江、浙两路兵,又见郑经占领半个福建,决计降清。同年十月,朝廷奉命大将军杰书遵诏招降精忠,杰书军至福州,精忠亲率文武官员出城迎降,请命仍留靖南王爵,从征剿灭郑经军,以功赎罪。朝廷恩准。精忠率兵挫败郑军,郑经败退台湾。接着又进军潮州,打败平南王尚可喜军队,康熙帝诏精忠驻守潮州。精忠降后尚蓄逆谋之心,被部下告发。康熙帝虑及三藩之乱未平息,暂将奏疏扣下。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精忠请入觐,康熙帝将告发其罪行的奏疏交于司法,责成审理,精忠下狱。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三藩之乱彻底平息,朝廷解除后顾之忧。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正月,康熙帝诏将精忠革爵,凌迟处死。
精忠是何许人也
耿精忠(?—1682年),中国清朝靖南王,为三藩之乱的参与者之一。
耿精忠为耿仲明之孙、耿继茂的长子。耿家先世为山东人,被迁至辽东盖州卫。耿仲明先为毛文龙辖下参将,毛文龙为袁崇焕所杀受后降於努尔哈赤,顺治初从多尔衮入关,1649年封靖南王。耿仲明死后,子耿继茂袭爵。1671年耿继茂卒,耿精忠袭靖南王爵。
耿精忠与肃亲王豪格女成婚,封和硕额附。继位后,左右由於谶纬有「天子分身火耳」之谣,耿精忠便劝令部署将士以待变。1673年闻尚可喜将撤藩归辽东,耿精忠与吴三桂为试探朝廷态度亦具疏请撤,清圣祖允许。吴三桂起兵时,招耿精忠共同起事,於是耿精忠自称总统兵马大将军,蓄发易冠服,与吴三桂合兵入江西,并且邀台湾郑经由海道取沿海郡县为声援,一时兵势甚盛。
耿精忠叛乱时,康熙命康亲王杰书、将军赖塔分由浙江、衢州讨之。郑经以耿精忠未遵守约定,迳取漳州、泉州二州,纳其降将。耿精忠见大势已去,遂降清。1680年郑经败回台湾,耿精忠请入觐,康熙令三法司按治囚禁。1681年云南平定后,次年耿精忠被磔於市。
清朝藩王耿精忠生平简介
耿精忠,清朝靖南王,康熙十二年,清廷下诏撤“三藩”,耿精忠反,自称总统兵马大将军,蓄发恢复衣冠,与吴三桂合兵入江西,被清军镇压,遂降,康熙二十一年正月,三藩之乱彻底平息,康熙帝即诏将耿精忠凌迟处死。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清朝藩王耿精忠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
耿精忠生平简介
耿精忠,祖籍辽东盖州卫(今营口盖州),生于1644年。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其父靖南王耿继茂由广东移驻福建,在福州建王府,强征大片民房田园做为驻兵营地,且兴建别墅(今台江南公园),开辟养象、养鹤场所(今台江象园路、鹤存巷因此得名)。清康熙十年(1671年),继茂死,精忠袭爵靖南王,仍镇守福建。
精忠袭爵后,不断发展自己的藩镇势力,以封官晋爵拉拢党羽,笼络亲信;派遣心腹曾养性、白显忠、江元勋等分别接管福建延平、邵武、福宁、建宁、汀州诸府。以“复明”幌子收买民心,令官民剪辫留发,衣服巾帽悉依明制,并自铸“裕民通宝”币。又先后发布文告,要求“师之所过,不犯秋毫”、“令迁民复回故土,耕种采捕”等。精忠藩镇势力壮大后,有取代朝廷之心。
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清廷下令撤藩。平西王吴三桂在云南起兵反清。翌年三月,精忠策应,自称总统兵马大将军,扣押福建总督范承谟,派遣曾养性、白显忠、马九玉兵分3路攻打浙江、江西,并请台湾郑经攻广东潮州、惠州。
精忠反叛震惊朝廷,康熙帝一面派兵进闽,下诏削精忠爵,并收禁其在京兄弟;一面劝谕精忠改过自新,剿灭郑经,仍能镇闽,精忠不予理睬。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耿军军饷匮乏,将官暴恣,士气不振;为招募兵马,扩充粮饷,“日日杂派、家家驻兵”,民声载道;且平南王、平西王和靖南王三藩之间矛盾重重,精忠又猜忌郑经,相互掣肘。在内外交困下,精忠仍孤注一掷,继续作战。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九月,精忠失江、浙两路兵,又见郑经占领半个福建,决计降清。
同年十月,朝廷奉命大将军杰书遵诏招降精忠,杰书军至福州,精忠亲率文武官员出城迎降,请命仍留靖南王爵,从征剿灭郑经军,以功赎罪。朝廷恩准。精忠率兵挫败郑军,郑经败退台湾。接着又进军潮州,打败平南王尚可喜军队,康熙帝诏精忠驻守潮州。
精忠降后尚蓄逆谋之心,被部下告发。康熙帝虑及三藩之乱未平息,暂将奏疏扣下。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精忠请入觐,康熙帝将告发其罪行的奏疏交于司法,责成审理,精忠下狱。
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三藩之乱彻底平息,朝廷解除后顾之忧。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正月,康熙帝诏将精忠革爵,凌迟处死。
耿精忠吃人
耿精忠吃人讲的是耿精忠在造反失败之后,为了活下去所以吃人心肝的事。耿精忠是清朝初期的汉人三大藩王之一,本来位高权重,但是康熙十二年年,朝廷下令撤三藩,这直接影响到了耿精忠的利益,于是他自封为大将军,统领兵马造反,并且伙同吴三桂进入江西地界。
清朝廷响应速度非常快,几乎在他们刚入江西的时候就开始镇压。本就是临时起兵,三藩之间的合作也不够密切,各有各的想法,甚至不用清朝廷怎么镇压,他们内部就已经不和,而首领的不和自然导致士兵们士气不足,再加上粮草不足,内部矛盾重重。康熙二十一年,三藩之乱便被彻底镇压。
虽然康熙没有下令处死耿精忠,但是耿精忠本是高高在上的人物,现在造反失败,处境可想而知,甚至连保暖都成问题。但是他并没有收敛自己的野心,甚至为了活下去,继续造反,开始吃人。
耿精忠吃人本来就是丧尽天良的做法,再加上他的目的是为了造反,自然不能容于清朝廷。当有人将耿精忠吃人的事情上达天听的时候,康熙自然不会放过他。可以说,耿精忠如果不吃人,偏安一隅冷静的看待局势,说不定也不会落得个被处死的下场,别人之所以告发他,一则是因为他的野心,二则更是因为他吃人的做法实在是丧心病狂。为了自己的野心不顾他人的生命实在不是一个值得跟随的人,所以他的失败看起来也正常了。
耿精忠后人
耿精忠是康熙时期的三藩之一,后来因为朝廷削三藩所以造反,被平叛后被除以凌迟。而耿精忠后人有记载的不多,其中能找到比较详细资料的是他的两个儿子——耿昭忠和耿聚忠。
本来应该受耿精忠谋反波及的兄弟二人,因为应对及时,反而没有受到康熙的责罚。当时耿精忠一谋反,兄弟二人就携着全家请死,这个动作打消了康熙的怀疑,并没有对他们做什么,反而是给他们如一的荣宠。但是他们二人并没有因为康熙的宽容就恃宠而骄,全家人几乎都是低调的让人忽略掉耿精忠后人还留在京城。
康熙十五年,康熙希望招降耿精忠,更是封耿昭忠为镇平将军,进驻福州,代替耿精忠治理当地的政治。
而耿精忠的另一个儿子耿聚忠更是深得康熙的信任。耿聚忠的妻子是郡主,他自己又是太子太师,更是在康熙十五年的时候被封为太子少保,从头到尾都没有受到耿精忠叛乱的影响。
耿精忠后人比耿精忠更为明智,康熙年间本就是盛世,耿精忠谋反无论打着什么旗号都不得民心,而康熙本就是马背上的皇帝,杀伐果断,他的谋反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失败。而耿精忠的后人能在耿精忠谋反的情况下活下来并且尊荣不变,可见他们的聪明之处。
不过关于耿精忠后人,截止到他的两个儿子之后便没有多少记载了,不过从耿昭忠兄弟的行为看来,想必也只是低调的生活下去,没有再在政治上崭露头角罢了。
猜你喜欢:
1.严嵩人物简介
2.郭皇后的人物生平
3.明朝第二任皇帝朱允炆简介
4.著名君主厄查纳生平简介
5.明宣宗朱瞻基生平介绍
耿精忠为什么会被康熙帝凌迟处死
耿精忠是两面派,先和吴三桂结盟一起攻打清朝,看看情况不对又投靠康熙。这样一个两面三刀的人,康熙当然不会留着。
耿精忠、吴三桂、尚可喜是清军入关后扶持的三位藩王。之所以要扶持藩王,是因为他们手握重兵。清军经过长时间征战迫切想要建立一个政权休养生息、恢复实力,马上和手握重兵的耿精忠、尚可喜、吴三桂开战是不可取的,短暂的拉拢是符合当时情况的。
为拉拢三位藩王,清朝给他们每人一块封地,并且允许他们“管理”封地。这让三位藩王有了很足的“安全感”,他们认为清朝短时间之内不会动自己。于是他们开始闷头发展实力,这当中以吴三桂为首,因为他的地盘最大、兵力最多。
按诏清朝高层的想法,等老一辈的藩王去世后、新任藩王坐稳位置之前发动战争一举拔出三藩是最好的时机,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康熙偏偏不信这个邪,他认为自己一纸诏书就能让三个藩王乖乖交出兵权。让康熙没想到的是,自己异想天开的诏书让吴三桂气得跳脚:表面上吴三桂响应康熙的诏书,实际上在为谋反做准备。
吴三桂认为康熙的诏书透露出一个信息:现在天下稳定,是时候处理三个藩王了。吴三桂知道失去兵权后会是什么下场,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搏一场富贵,若是成功这个天下他也坐得,于是吴三桂发动三藩之乱。刚开始耿精忠并没有响应吴三桂的叛乱,他在“坐山观虎斗”,看到吴山桂势如破竹后他便加入吴三桂的队伍。没想到吴三桂后继乏力,再加上他受到郑经的攻击,权衡之下“二五仔”耿精忠又向康熙投降,表示自己可以带兵攻打吴三桂。
这样一个两面三刀的藩王,康熙当然不可能留着他。至于耿精忠手下的告发是真是假并不重要,拔除耿精忠才是最重要的。
耿精忠做了什么事情,最后被康熙帝凌迟处死了
耿精忠是明末叛将耿仲明之孙。耿仲明原为毛文龙的部下,早年就投降过后金,任千总。后又率兵投本皮岛的毛文龙,深得毛文龙重用,还被收为养孙。
毛文龙被袁崇焕所杀后,皮岛就没有了强有力的领袖,很多将领投奔了努尔哈赤。
耿仲明与皮岛后来的总兵黄龙有仇,最终因各种原因起兵反明,兵败走投无路,再次投奔了努尔哈赤。
耿仲明画像来自网络
为什么不称投降而称叫投奔呢,因为在当时这些军阀眼中,利益是第一位的,手中有兵马就有巨大的利益。在他们的字典里就没有忠君爱国之说,他们想要的不过是荣华富贵而已。
耿仲明投奔后金后,被编入汉军正黄旗。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后,耿家为清王朝的统一立下了汗马功劳,耿仲明就被封为靖南王。
耿精忠是在他的祖父耿仲明及父亲耿继茂去世后才世袭靖南王爵,驻藩福建。
因三藩势力越来越大,也不怎么听朝廷的招呼,已呈尾大不掉之势,严重威胁到了清廷集权统治。
于是,康熙下决心彻底解决三藩问题,康熙十二年,下诏撤“三藩”。
随后三藩起兵反清,三藩之乱把康熙弄得灰头土脸,险象环生。耿精忠兵败,还为掩盖罪行,杀了福建总督范承谟及幕僚50余人。
康熙恨死了耿精忠,他认为,清廷对耿一家那么信任,那么倚重,还把顺治皇帝哥哥豪格的女儿嫁给了耿精忠。万万没想到,耿家的反骨有遗传基因,是怎么也喂不饱的白眼狼,所以康熙吃了他的心都有。
耿精忠兵败被招降,康熙还最后利用了他一把,让他去平叛。等他一点利用价值都没了,就找了个理由就把他凌迟处死。
不得不说,康熙还是个少有的仁慈皇帝,他并没有连座降罪耿精忠的家人。
来自知乎。
如果本文的解答对您有所帮助,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支持。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