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亟拯是什么意思?

回答者:种花家的养花人日期:2023-01-14

这个词语的意思是指某个人和事物非常急需拯救回来,就是非常急切需要挽救回来的意思。描述的是一个人急迫的心理和内心的无奈,其实每个人的生活都会遇到各种的困难和挫折,也有很多着急的事情。因为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是我们不管面对什么样的情况都不要心浮气躁,一定要客观冷静的去对待,淡定从容的想出解决的办法,这样才能够游刃有余的生活。

回答者:qidong6666日期:2023-01-15

亟拯就是希望拯救的意思。

返回目录

形容“问题越来越严重”的成语有哪些?

回答者:用户610929410838924日期:2023-09-14

回天乏术

【拼音】: huí tiān fá shù

【解释】: 回天:比喻力量大,能移转极难挽回的时势;乏术:缺少方法。比喻局势或病情严重,已无法挽救。

【出处】: 清·冯起凤《昔柳摭谈·秋风自悼》:“后探得的耗,万箭攒心,脏腑欲裂。但木已成舟,回天乏术。”

【举例造句】: 占元保境有责,回天乏术,请查照前电,任命萧耀南为湖北督军,或可挽回危局。 ★蔡东藩、许厪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百二十五回

火上浇油

【拼音】: huǒ shàng jiāo yóu

【解释】: 往火上倒油。比喻使人更加愤怒或使情况更加严重。

【出处】: 元·关汉卿《金线池》第二折:“我见了他扑邓邓火上浇油。”

【举例造句】: 若吃此药,误用人参,犹如火上浇油,不出七天,必要命尽无常。 ★清·石昆玉《三侠五义》第四十一回

推波助澜

【拼音】: tuī bō zhù lán

【解释】: 澜:大波浪。比喻从旁鼓动、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声势和发展,扩大影响。

【出处】: 隋·王通《文中子·问易篇》:“真君建德之事,足推波助澜,纵风止燎尔。”

【举例造句】: 即或漏吞舟之鱼,而已暴鳃断鳍,颓然老矣,尚何能为推波助澜之事哉! ★严复《论世变之亟》

救焚投薪

【拼音】: jiù fén tóu xīn

【解释】: 焚:火灾;薪:柴草。投进木柴去救火。比喻采取错误的方法使问题更加严重。

【出处】: 《邓析子·无厚》:“不治其本而务其末,譬如拯溺锤之以石,救火投之以薪。”

莫此为甚

【拼音】: mò cǐ wéi shèn

【解释】: 莫:没有什么;甚:超过。没有什么能超过这个的了。多指不良倾向或形势严重。

【出处】: 宋·苏轼《扬州上吕相书》:“只如扬州税额已增不亏,而数小吏为虐不已,原其情,盖为有条许酒税监管分请增剩赏钱,此元丰中一小人建议,羞污士风,莫此为甚。”

【举例造句】: 颠倒彝伦,莫此为甚。 ★明·朱国桢《涌幢小品·启圣祠》

履霜知冰

【拼音】: lǚ shuāng zhī bīng

【解释】: 比喻见事物的征兆可预知其严重后果。

【出处】: 汉·王充《论衡·谴告》:“履霜以知坚冰必至,天之道也。”晋·袁宏《后汉记·和帝纪下》:“将何以宣示四方,仪刑百寮?履霜知冰,朕甚惧焉。”

千疮百孔

【拼音】: qiān chuāng bǎi kǒng

【解释】: 形容漏洞、弊病很多,或破坏的程度严重。

【出处】: 唐·韩愈《与孟尚书书》:“汉室以来,群儒区区修补,百孔千疮,随乱随失,其危如一发引千钧。”

【举例造句】: 让他们都显显身手,谁能把这个千疮百孔的中国从热火里救出来,算谁有本事。 ★梁斌《红旗谱》四十九

日甚一日

【拼音】: rì shèn yī rì

【解释】: 甚:加深,胜似。一天比一天厉害。形容事物发展的程度越来越加深或日渐严重。

【出处】: 宋·王安石《乞解机务札子》:“徒以今年以来,病疾浸加,不任劳剧,比尝粗陈恳款,未蒙陛下矜从,故复黾勉至今,而所苦日甚一日。”

【举例造句】: 遂借公举以媒重贿,日甚一日,至于子孙微弱,则所列木主,庋置高阁间,供斋役爨矣。(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乡贤》)

每况愈下

【拼音】: měi kuàng yù xià

【解释】: 越往下越明显。表示情况越来越坏。

【出处】: 《庄子·知北游》:“夫子之问也,固不及质,正获之问于监市履希也,每下愈况。”

【举例造句】: 下品中的魏武帝,更真是每况愈下:“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仅仅这样的十个字而已。 ★郭沫若《论曹植》

江河日下

【拼音】: jiāng hé rì xià

【解释】: 江河的水一天天地向下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

【出处】: 宋·苏辙《栾城集·应诏进策·君术策第五道》:“其状如长江大河,日夜浑浑趋于下而不能止。”

【举例造句】: 不瞒大师说,现在的时势,实在是江河日下了!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九回

返回目录

不齿于列邦被轻于异族出自哪里?

回答者:丰富凯尔西8Y4日期:2023-09-02

原句出自于孙中山的《兴中会章程》。

中国积弱,至今极矣!上则因循苟且,粉饰虚张;下则蒙昧无知,鲜能远虑。堂堂华国,不齿于列邦;济济衣冠,被轻于异族。有志之士能不痛心!夫以四百兆人民之众,数万里土地之饶,本可发奋为雄,无敌于天下。乃以政治不修,纲维败坏,朝廷则鬻爵卖官,公行贿赂;官府则剥民刮地,暴过虎狼。盗贼横行,饥馑交集,哀鸿遍野,民不聊生,呜呼惨哉!方今强邻环列。虎视鹰瞵,久垂涎我中华五金之富,物产之多,蚕食鲸吞,已见效于踵接;瓜分豆剖,实堪虑于目前。呜呼危哉!有心者不禁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庶我子子孙孙,或免奴隶于他族。用特集志士以兴中,协贤豪而共济,仰诸同志,盍自勉旃。

回答者:小哭包以上线日期:2023-09-04

这句话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中,左丘明说:“不齿于列邦,轻于异族。”不齿于列邦指的是不被视为列国之一,而轻于异族则是指不被重视,不被认为重要。这句话的目的是表达出不齿于列邦的人地位较低,而轻于异族的人则更不被重视。

回答者:康8h6C日期:2023-09-04

"不齿于列邦被轻于异族"这句话的出处是出自中国古代文学名著《红楼梦》。这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这句话出现在小说第十一回,具体是在描述贾府贾母家族成员对待外族人的态度时出现。这个片段中的具体语句为:“不齿于列邦被轻于异族”(《红楼梦》第十一回)意指贾府的人不满意其他国家对他们的轻视和不尊重。

这句话用来表达对外族人对待自己国家或家族的轻视、不尊重的愤慨和不满情绪,是小说中塑造人物形象和刻画社会关系的一部分。

回答者:我是喷子008日期:2023-03-16

不齿于列邦,被轻于异族。”这是《辛亥革命》中林觉民革命被捕面对审讯官所说的。

返回目录

最先喊出振兴中华的最强音是谁?

回答者:一心一意饺子EG日期:2023-09-12

近代最先喊出“振兴中华”这个时代最强音的是孙中山。

孙中山具有顽强的革命精神,他首先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不断摸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并始终坚持奋斗,不愧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1894年11月(光绪二十年十月)和1895年2月(光绪二十一年一月),孙中山先后在檀香山和香港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

这个组织的指出:“方今强邻环列,虎视鹰瞵,久垂涎于中华五金之富、物产之饶。

蚕食鲸吞,已效尤于接踵;瓜分豆剖,实堪虑于目前。

”为了挽救祖国的危亡,他们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并且郑重宣告:“本会之设,专为联络中外有志华人,讲求富强之学,以振兴中华、维持国体起见。

”(第一卷,19、22页)正是孙中山先生第一次鲜明地发出了“振兴中华”的号召。

不久以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发动了变法维新运动。

这个运动的直接目标是改良封建政治,而根本动因则是出发于救亡图存。

在运动中维新派反复宣传祖国命运和前途的危急:“俄北瞰,英西睒,法南瞵,日东眈,处四强邻之中而为中国,岌岌哉

”(康有为)于是,他们也提出了中国如何“自振”的问题。

康有为说:“天地为愁,我将何容

昧昧我思之,惟有合群以救之,惟有激耻以振之。

返回目录

三国时期扶大厦之将倾是谁说的?

回答者:天外飞仙feixian日期:2023-10-25

答:在三国时期,没有明确的“扶大厦之将倾”的说法。这个说法可能是在后世流传或者引用中形成的。

在三国时期,有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如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等,以及赤壁之战、官渡之战、长坂坡之战等重要战役。这些人物和事件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如果有人想要引用或者表达“扶大厦之将倾”的意思,可能是指在三国时期的一些重要人物或事件中,有某些人或势力在努力维持国家的统一和稳定,防止国家分裂或出现动荡。但是,这种表达并不是直接来源于三国时期的原文或史实。

回答者:蓝色妖姬8826日期:2023-10-28

是孙中山说的。出自孙中山《兴中会章程》,原文:呜呼危哉!有心者不禁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庶我子子孙孙,或免奴隶于他族。用特集志士以兴中,协贤豪而共济,仰诸同志,盍自勉旃。

返回目录

不耻于列族下一句?

回答者:林1314520林日期:2023-09-30

应该是不耻相师下一句?

“不耻相师”下一句是: “士大夫之族”, 这是出自于 唐朝 韩愈 所著的《师说》。

师说

作者:韩愈   朝代:唐朝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

  孰能无惑?

  惑而不从师,

  其为惑也,

  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吾从而师之;

  生乎吾后,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是故无贵无贱,

  无长无少,

  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嗟乎!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古之圣人,

  其出人也远矣,

  犹且从师而问焉;

  今之众人,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

  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

  愚人之所以为愚,

  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

  择师而教之;

  于其身也,

  则耻师焉,

  惑矣。

  彼童子之师,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

  或师焉,

  或不焉,

  小学而大遗,

  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

  曰师曰弟子云者,

  则群聚而笑之。

回答者:轩轩13615日期:2023-01-16

实无言以对列族列宗。吾汉族向为文明之族,古之辉煌,傲立于世,然何以至此哉?吾曰:“汉礼之衰也。”

纵观今世民族之林,凡强族者,无不发扬其本民族之礼也。

然吾汉族,怏怏十亿之众,知汉之衣冠者不足十万,通读古汉文者亦甚少之,明汉节者几无人也。

而今者多道德沦丧,无长无尊,唯利是图,世风日下。

回答者:李康福加油努力学习天日期:2023-01-15

中国积弱,至今极矣!上则因循苟且,粉饰虚张;下则蒙昧无知,鲜能远虑。

堂堂华国,不齿于列邦;济济衣冠,被轻于异族。有志之士能不痛心!

夫以四百兆人民之众,数万里土地之饶,本可发奋为雄,无敌于天下。

乃以政治不修,纲维败坏,朝廷则鬻爵卖官,公行贿赂;官府则剥民刮地,暴过虎狼。

盗贼横行,饥馑交集,哀鸿遍野,民不聊生,呜呼惨哉!

方今强邻环列。

虎视鹰瞵,久垂涎我中华五金之富,物产之多,蚕食鲸吞,已见效于踵接;瓜分豆剖,实堪虑于目前。

呜呼危哉!

有心者不禁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庶我子子孙孙,或免奴隶于他族。用特集志士以兴中,协贤豪而共济,仰诸同志,盍自勉旃。

回答者:别着急赚钱日期:2023-01-16

不齿于列邦,被轻于异族。”这是《辛亥革命》中林觉民革命被捕面对审讯官所说的。

返回目录

产业振兴口号什么时候提出?

回答者:DQ5号仔日期:2023-03-05

振兴中华的口号最早是孙中山先生提出来的.

1894年11月(光绪二十年十月)和1895年2月(光绪二十一年一月),孙中山先后在檀香山和香港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这个组织的《章程》指出:“方今强邻环列,虎视鹰瞵,久垂涎于中华五金之富、物产之饶.蚕食鲸吞,已效尤于接踵;瓜分豆剖,实堪虑于目前.”为了挽救祖国的危亡,他们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并且郑重宣告:“本会之设,专为联络中外有志华人,讲求富强之学,以振兴中华、维持国体起见.”(《孙中山全集》第一卷,19、22页)正是孙中山先生第一次鲜明地发出了“振兴中华”的号召.

返回目录

蚕食鲸吞已效尤于接踵的意思?

回答者:无瘾日期:2023-01-15

像蚕食桑叶,鲸吞食物。比喻侵占并吞。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汝蚕食鲸吞,几无餘沥。” 孙中山 《兴中会宣言》:“方今强邻环列,虎视鹰瞵,久垂涎于 中华 五金之富,物产之饶。蚕食鲸吞,已效尤于接踵,瓜分豆剖,实堪虑于目前。”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二章:“鼓舞三军,与虏决一死战,予以重创,使逆虏知我尚有人在,不敢再存蚕食鲸吞之心。”

词语分解

蚕食的解释 比喻侵吞他国土地如蚕之食叶详细解释亦作“ 蚕蚀 ”。蚕食桑叶。喻逐渐侵占。《韩非子·存韩》:“ 荆 人不动, 魏 不足患也,则诸侯可蚕食而尽, 赵氏 可得与敌矣。”《史记·秦始皇本纪论》:“自 繆公

鲸吞的解释 像鲸鱼一样地吞食,多用来比喻侵吞土地大则鲸吞虎据。——《旧唐书·肖铣等传论》详细解释.被鲸鱼吞食。 唐 杜甫 《渼陂行》:“鼉作鲸吞不復知,恶风白浪何

回答者:用户8576082792999日期:2023-01-13

试理解回答:“蚕食”在这里表达的意思是:像蚕吃桑叶一样一点一点地噬食。

“鲸吞”在这里的意思是:像鲸鱼一样张开巨口一口吞下。“效”的意思是:仿效、模仿。“尤”的意思是:过错、罪过。“已”指已经。“于”是介词,可以理解为:在。“接踵”在这里表达的意思是:接连着、一个接一个。   这句话的意思是:接连而来的蚕食和鲸呑已经树立了很不好的示范作用(带了一个坏头)。

回答者:Someone9618日期:2023-01-14

意思就是:像蚕吃桑叶那样一步步侵占,像鲸吞食那样一下子吞并的情况,一个接着一个仿效;

出自《兴中会宣言》:方今强环列,虎视鹰瞵,乃垂涎于中华五金之富,物产之饶。蚕食鲸吞,已效尤于接踵;瓜分豆剖,实堪虑于目前。

译文:如今列强环绕中国,像老虎老鹰一样看着中国,垂涎于中国矿产的丰富,物产的富饶。蚕食鲸吞的情况,一个接着一个仿效;像瓜分豆剖的情形,眼前更令人忧虑。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