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网友们,对于中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反派人物和慷概歌燕市从容做楚囚引刀成一快,很多人可能不是很了解。因此,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中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反派人物和慷概歌燕市从容做楚囚引刀成一快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 1、中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反派人物写出的高水平诗句
- 2、慷概歌燕市,从容做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 3、心宇将灭万事休,天涯无处不怨尤 纵有先辈尝炎凉,谅无后人续春秋这首诗什么意思
- 4、汪精卫的诗词
- 5、同为少年英雄,当年身作楚囚,慷慨赋诗,为何一流芳千古,一遗臭万年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反派人物写出的高水平诗句
汪精卫,我就从他的诗集里选几首放上来吧
重九游西石岩(岩在广东乐昌县城西北)
笑将远响答清吟,叶在欹巾酒在襟。
天淡云霞自明媚,林空岩壑更深沉。
茱萸枨触思亲感,碑版勾留考古心。
咫尺名山时入梦,偶逢佳节得登临。
此十四岁时所作
枨:音成,触动。
狱中杂感
西风庭院夜深沉,彻耳秋声感不禁。
伏枥骅骝千里志,经霜乔木百年心。
南冠未改支离态,画角中含激楚音。
多谢青燐慰岑寂,残宵犹自伴孤吟。
煤山云树总凄然,荆棘铜驼几变迁。
行去已无干净土,忧来徒唤奈何天。
瞻乌不尽林宗恨,赋鵩知伤贾傅年。
一死心期殊未了,此头须向国门悬。
西伯利亚道中寄冰如
我如飞雪飘无定,君似梅花冷不禁。
回首时晴深院里,满裾疏影伴清吟。
二十五年结婚纪念日赋示冰如
依然良月照三更,回首当年百感并。
志决但期能共死,情深聊复信来生。
头颅似旧元非望,思意如新不可名。
好语相酬惟努力,人间忧患正纵横。
满江红
蓦地西风,吹起我乱愁千叠。空凝望,故人已矣,青磷碧血。魂梦不堪关塞阔,疮痍渐觉乾坤窄。便劫灰冷尽万千年,情犹热。
烟敛处,钟山赤;雨过后,秦淮碧。似哀江南赋,泪痕重湿。邦殄更无身可赎,时危未许心能白。但一成一旅起从头,无遗力。
汪精卫也曾是热血革命青年,国民党元老,孙中山遗嘱起草者,在于蒋介石的政治争斗中失意,结果一失足而成千古恨,沦为汉奸,遗臭万年。
慷概歌燕市,从容做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汪精卫的父亲汪省斋是个不得志的读书人,年轻时即到广东当幕僚。薪俸不高,对外却要保持着仕宦人家的体面,生活清苦。汪精卫十三、四岁,父母相继见背,只得跟同父异母的长兄汪兆镛生活,“衣食之费,都仰给于长兄”。 少年汪精卫 “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幼年失恃,本是很忧伤的事,而“长兄为父,嫂为母”的生涯更增加了这种忧伤。从后来汪精卫的回忆,我们可以看出他心灵的忧伤。
“我的母亲提起来,真伤心。我觉得她的一生,只是沉浸在‘忧劳’两个字里。家计的艰难,以及在家族内所受的闲气,如今还一幕一幕的时时涌现在我的眼前”。(注:见《汪精卫自述》,转引自闻少华《汪精卫传》,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版。)
1922年,汪请温幼菊画了《秋庭晨课图》,他并为此作以下题图:
“右图兆铭儿时依母之状也。其时兆铭九岁,平旦必习字于中庭,母必临视之,日以为常……父以家贫,虽老犹为客于陆丰……有时见母寂,坐有泪痕,心虽戚然不宁,初不解慈母念远远心至苦也。母鸡鸣起,上侍老父,下抚诸弱小,操持家事,米盐琐屑,罔不综核,往往宵分不寐……时见母微叹有声,搜箧得衣,质钱市果馔;及亲友至,则亟语款洽,似无所忧……劬劳太甚,不获终其天年,悲夫!”
汪精卫通“四书五经”,得中秀才,说话时极注意用温情脉脉的面纱掩盖心中的怨忧,可上述两段话还是透露出父母故后的无限忧伤的心情。极度怀念母亲的语句,似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母亲死后的不如意和艰苦。
一般地说,顽童可以得到父母的容忍;而弟妹在长兄长嫂的面前总觉得拘束,不那么亲密无间,兄嫂也只能容纳驯良恭顺的弟妹。汪精卫的长兄汪兆镛游幕粤北乐昌,是个道学先生,“望弟成龙”的思想很浓厚,对弟弟的管教极严,不稍假词色,使汪精卫有动辄得咎之感。(注:见黄美真等《汪伪十汉奸》,上海人民出版社版,第3页。)
汪精卫生活在这种拘束的家庭环境中,欢乐的气氛极少。这种境遇非一日两日,而是年长月远,对汪精卫的性格起着铸造的作用。如此,汪精卫从幼年起就养成了懦弱自卑、优柔寡断的个性特点。
再看看汪家的文化氛围。
汪家虽说不富裕或可谓清贫,却是书香门弟。祖父汪漫亭是举人,当过遂昌训导;其父汪省斋一生当幕僚;其长兄兆镛中举人,当过乐昌师爷。这样的家庭,儒学的文化气息是比较浓厚的。汪精卫幼年随父母读书,接受传统的封建教育,“在乐昌县从章梅轩学习文史经世之学”。他们一家沿着封建时代读书人的老路向上攀登。1902年3月汪精卫参加广州府试得第一名秀才;同科还有二兄兆@①和一个侄儿,名列二、三名。一家两代三秀才,可谓“玉峰双秀,珠树三花”。(注:见闻少华《汪精卫传》,第5页。)追求功名,且有所得,当然儒家的文化气息十分浓厚,信仰孔孟子道就很虔诚。儒家思想中既有“仁、智、勇”,如子路的“君子死,冠不免”的坚强的因素;也有“温良恭俭让”、“宽”、“恕”等因素。而从汪的身世及功名途径来看,汪更多地接受“恭”、“恕”等思想的影响。
再次,汪精卫的一段教馆经历对其一生影响也很大。
中秀才之后,二兄病死,汪精卫家庭困窘难熬,只好到广东水师提督李准家当“子曰先生”。在大官僚家里当塾师,对东家必须小心谨慎,循规蹈矩;对学员必须摆出正统儒士的一套道貌岸然的样子。教馆的生涯是很为难的,真是“课少父母嫌懒惰,功多弟子结冤仇”,这样的生活,磨练得人的性格驯顺懦弱。
上述诸方面条件铸就了汪精卫的懦弱自卑、优柔寡断的个性特点。 另一方面则是汪精卫天资高,自幼聪明颖悟,五岁入私塾,八岁“已养成好读书的习惯”,“一生国学根基,得庭训之益为多”,学习应制文字,先生谓“其文气磅礴纵横,许为旋转乾坤之伟器”(注:见闻少华《汪精卫传》,第5页。),一开始就功名利达,中了秀才,1904年考上留日官费生,1905年参加创建同盟会活动,走上职业革命的道路,有机会走上社会上层。可是,幼年时家庭与经历留下的个性印记在一生中总是隐隐作痛。
那么如何理解汪精卫谋刺摄政王载沣时的勇敢心理呢?
同盟会成立后,孙中山领导的武装起义多次失败,革命遭受重重困难。同时革命派内部陶成章、章炳麟也与孙中山产生了矛盾分裂。
孙中山是个坚韧不拔的革命家,面对困难,指挥若定。1910年2月在美国洛杉矶召开长堤会议,孙中山做出决定,暂时中止不成熟的起义活动,改为厚蓄实力。(注:见王俯民《孙中山详传》,广播电视出版社版,第470页。)对陶、章则揭穿其谬误。
汪精卫没有正确看待形势,而是具有患得患失的情绪,在革命困难时,易走向极端,企图通过暗杀来解决问题,所以就有了谋刺载沣的行动。这其实是从懦弱自卑的个性特点出发做出的走向另一极端的冒然的抉择。
谋刺载沣事件之后,汪精卫的懦弱自卑的性格又有所发展。
汪精卫因谋刺不成被捕,本当按律判处死刑,后来却被判处终身监禁。武昌起义后,清廷被迫释放政治犯,汪也获释。其在狱中写有诗一首:“慷慨歌燕市,从容做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但因晚节不保,此诗已无人记诵!
汪死里逃生,幸获自由,出狱后原来的个性特点却更加强了。
一是人的生命毕竟只有一次而已,绝处逢生,难免珍惜第二次生命,害怕得而复失,滋长恋生怕死的情绪,一想到被捕,就出现“莫向燕台回首望,荆榛零落市寒烟”的心境。
二是对清室难免有感恩心理。他曾说:救我命的是肃亲王,我每当回忆这个时候的事,总想到清朝末期的伟大政治家。(注:转引自闻少华《汪精卫传》,第26页。)
三是他仍是一个革命者,拥护孙中山的初衷并没有改变。
于是,他陷入左右为难的处境,出现低沉消极的情绪,诗中出现了“豆萁何苦更相煎”的语句,产生了妥协心理。
1911年11月,汪精卫与杨度组织“国事共进会”,不再跟清廷斗争,转向调和;接着组织“进德会”,自命清高,不讲政治。1912年8月即赴法,表示厌倦国内的革命活动。“二次革命”期间,汪回国主张调停双方,向袁委曲求全,放弃革命职责。“二次革命”过后,他的懦弱自卑性格更加发展,进入他自己所谓的“小休时期”,几度浮游欧美,“从事文学工作,一时诗作译作极多”,多是害怕矛盾、回避斗争、放情山水的诗作。国内政治风云变幻,孙中山正在与袁世凯作殊死斗争,汪在法国未曾与闻,晃若隔世。其消极消沉,由此可见。直至1917年孙第一次护法,汪才回国归队,旋又赴法;1920年10月奉孙召,再回国参加孙领导的第二次护法,才打破消极局面,重新加入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洪流。
总之,谋刺事件后,汪的懦弱自卑、优柔寡断性格有所发展,成为他在以后革命过程中的后制力。
心宇将灭万事休,天涯无处不怨尤 纵有先辈尝炎凉,谅无后人续春秋这首诗什么意思
“心宇将灭万事休,天涯无处不怨尤。纵有先辈尝炎凉,谅无后人续春秋。”的意思是我要死了,我坚持的救国(他认为的)事业也要结束了,而天下之人无人不唾骂我(汉奸卖国)。
纵然有(我这样的)先辈为救国事业奋斗而尝遍世态炎凉,但应该没有后人继续我曾经奋斗的救国事业,让它在历史(春秋指代史书)上延续了吧。表达作者尽管背负骂名,但依然心系救国事业的成败和祖国的未来。
这首诗出自汪精卫的《自嘲》。虽然以前也有前辈唱过也这样的世态炎凉。估计没有人会来写我这段历史了。
扩展资料:
这首诗的背景:
1、汪精卫的选择背后,是他对文明个体最宝贵的常识感的缺失,他对于生命个体缺乏实感。他太纠结于宏大的山河和抽象的民生逻辑,却缺乏和现代国民之间对话、沟通的“主体间性”。我理解这个意思是。
2、汪精卫以为自己赐予了沦陷区百姓和平,给了他们活命的机会,然而他意识不到,他的选择剥夺了沦陷区百姓做人的尊严和反抗的意志。他恐怕也难以理解不是每个生命个体都把活着放在第一位,还有人选择尊严,拒绝苟活。
汪精卫的诗词
1、《有惑一章》
一朝风雨透疏枝,三百年来志未期。
血上眉头凝赤月,路歧足下勒冥碑。
太山欲极将倾此,天水流分尽逆之。
举国西门多少处,龙安不入祖黄祠!
2、《金缕曲·走意一章》
乱发风而已!
便由他、依山啸穴,盘旋张弛。
扫却胸中新块垒,还个乾坤不二。
莫定义、回头即止。
俯视苍生皆化蚁,纵穿林、成就东坡志。
唯劲草,仍无悔。
曾经萧瑟荆高市。
送易水、征程一段,知音有几?
当季鹰扬于野惑,恐惧人间利器。
黄土卷、沧桑都异。
随手翻声铿似曲,问百年碌碌如何拟?
我欲醉,竟催涕!
同为少年英雄,当年身作楚囚,慷慨赋诗,为何一流芳千古,一遗臭万年
文/ 七彩霞衣
01
想起两个历史人物,都是少年英雄、满腹文采。不满时政,反抗当时的强权。
均失败被捕,在狱中写下为人传诵的诗篇,诗中表明自己慷慨就义、从容就死的决心。
而到如今,一流芳千古,为后人称赞。一遗臭万年,为世人所弃。
如果历史是一部戏,两人的亮相都可谓精彩绝伦,博得满场彩。而落幕时候,一人仍是英雄,一人却为汉奸。何以差别如此巨大?
02
第一个就是明末民族英雄夏完淳,五岁读经书,七岁能诗文。十四岁随父抗清,父殉难后,继续抗战。直至兵败被俘,慷慨就义。
被捕后解往南京前,临别松江时作《别云间》:
述说自己三年飘零抗清,一朝失败被捕。感叹山河沦陷,天地不复宽广。黄泉路近,不舍故乡。结尾基调激昂,给人以希望。
之后慷慨就义,殉国前还嘲讽当时已投降清廷的洪承畴。年仅十七岁,三百年后,想到那个傲然不跪、从容赴死的少年,依然让人唏嘘不已!
03
另一位就是非常熟悉的汪精卫,1910年,时年27岁的汪精卫刺杀摄政王载沣未遂,被捕入狱,判处死刑。在狱中赋绝命诗《被逮口占》,诗中曰:
可谓豪情万丈,慷慨激昂。
之后汪精卫被肃亲王善耆所救,改判无期。再后来,汪出狱,并在抗战期间,建立汪伪政权,成了汉奸。
直让人惋惜:卿本佳人,奈何做贼?!
汪这一结局跟那首诗意境相差也忒大了,有人为这首诗加了头,完全改了意思:
前后之差异,思之也是让人感叹世事无常。
04
两人同样是少年英雄,同样生活在风云变幻,朝代交替的年代。
都是为国为民的革命者。都曾成为阶下囚。却因一死一生,一个流芳到如今,一个遗臭万年。
谁说好死不如赖活着?!为何活到后来反而不如当初?
我觉得可能是因为少年心思单纯,抱着一股子为国为民的热情。而到了成年之后,却总是患得患失,陷于算计和功利,忘记了当年的那份初心吧!
05
又想起白居易的那首诗:
当时成王年幼,周公辅之,周围也是有很多人说三道四。说他揽权,意欲篡位之类的。直到成王成年,归政于成王,才见其忠诚。
王莽在篡位之前,谦恭俭让,礼贤下士。那也是人人称道、口口说贤的五好中年啊!后来篡汉创立新朝,才成了人人喊打的奸雄。
想想如果汪精卫也是当年就在狱中就义 ,对他的评价是不是又有很大不同?
真是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一个历史人物的一生,似乎都是到了最后,才确定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掐半截,还真不好判定!
事到如今,随着思维的多样化,认知又有了很大不同。
我们都说盖棺定论,却也未必。看待历史人物的眼光也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比如王莽,现在又有不少人称道他思想前卫,远超当时。甚至有人怀疑他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穿越过去的人。
有人说: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对历史人物的看法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别人的眼光我们确定不了,只能确定我们自己到底是仁者还是智者。
而有时候我们即得当个智者又要当个仁者,从多个角度去了解和看待某个人物,往往会有很不一样的收获!
如果您对本文的解答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肯定。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