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很多人可能对无善无恶心之体王阳明四句话和王阳明四句教具体内容是不是很了解,所以今天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无善无恶心之体王阳明四句话和王阳明四句教具体内容是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无善无恶心之体王阳明四句话

王阳明格物致知四句话,内容如下:

1、无善无恶心之体:王阳明的格物致知的第一句就是无善无恶心之体。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都知道王阳明是一位心学的集大成者,这是他对于自己内心的一种认识。他认为一个人的内心如果没有所谓的善恶,那么自己的心就是一个主体。

2、有善有恶意之动:王阳明的格物致知的第二句就是有善有恶意之动。这是王阳明对于心学认识的第二种境界,他认为所有的人善恶行为都是因为欲念。一个人如果有了欲念,那么他的善恶就可以从这里体现出来。

3、知善知恶是良知:王阳明的格物致知第三句话是知善知恶是良知。它意在告诉我们人懂要懂得善恶。一个人只有知道了善恶,那么这个人就具备了基本的一个良知。

4、为善去恶是格物:王阳明的第四句话是为善去恶是格物。他意在告诉我们,做人要善良。一个人将自己的善良呈现出来,将自己的恶封闭起来。通过传统的儒家教程“格物致知”来领悟心学的奥义。因为天理和人欲是不可分割的,所以就要不断的减损自己的人欲,来达到圣人无有忧虑无有欲望的境界。

王阳明心学四句精髓

返回目录

王阳明四句教具体内容是

王阳明的四句教是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四句教是什么?

四句教,亦即明朝哲学家王阳明晚年所述的“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四句,一般视此四句为王对其大半生学术思想的概括性论述。

王阳明的四句教都揭示了些什么?

儒家的心性问题在中国哲学史上地位突出,从孔子开始,历经曾子、子思、孟子、荀子一直到陆九渊都备受关注,到了阳明更是将“心”提到了本体的高度,建立了其庞大的心学体系。

而“四句教”是阳明在其行教过程中提出来的心学智慧之一,乃阳明一生思想精髓的总结,阳明在他的心学体系中提出了“致良知”学说,如果说“良知”是阳明整个学术大厦的总依据,那么“四句教”则是其一生思想的高度概括。

“四句教”是阳明在其教学中提出来的,记录在《传习录》中:“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很显然,“四句教”“心、意、知、物”的逻辑关系是对《大学》之“正心、诚意、致知、格物”的展开。

返回目录

王阳明四句教是哪四句怎么理解

王阳明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是阳明心学最精华四句话,一般视此四句为王对其大半生学术思想的概括性论述。
作为阳明心学研究专家,度阴山老师称这四句话为王阳明心学的路线图,就是关于心学的概念和理论,他曾经1508年在贵州农场提出一个第一个概念就是心静止,他所谓的心静止是什么呢?所有的天理、所有的道理、所有的真理都在我心里,而不在我心外,一旦在我心外了,这个理无论有多少人视为公正的,它都不是理......
想要了解更多,建议你添加微信服务号参加众筹活动,面对面与度阴老师聊聊。

返回目录

王阳明格物致知四句话是什么

王阳明格物致知四句话是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认为所谓的“格物致知”,不是朱熹所讲的格天下物,知天下理,而是格私欲,致良知。不管你学习什么,天文也好,地理也罢,最重要的事情是“致良知”,如果你学习知识,是为了杀人放火,那就是良知泯没,若是为了造福一方,那才是真正的光明了良知。

阳明心学思想

阳明心学不是唯心之学,也不仅仅是心理之学,而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既强调道法自然,又主张天人合一,更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等一系列哲学思想之集大成,通过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核心概念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和内圣与外王的统一。

站在今天新的历史方位上,传承发扬阳明心学,有着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返回目录

王阳明心学四句有何精妙

四句话是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没有善恶就是心的本体,类似于佛教的心形归空,但又不同于佛教的空,也就是心中没有想法,应机而动,如果水一般没有形态,心体本空就像圣人和天地一般无有思虑和欲望。

心体本空就像圣人和天地一般无有思虑和欲望,当人有了善恶之分的时候,说明人的主观意识有了活动,也就是所谓的意动(意识活动,也就是凡人的状态)。

扩展资料:

根据王守仁一生中的经历,其受到道家的影响明显多于佛家,但其终究不离儒学本质,王守仁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

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

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返回目录

阳明心学——四句教

四句教是指王阳明晚年用来表述自己思想精华的四句话,即“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嘉靖六年(1527)王阳明奉命将出征广西,他的学生钱德洪(字洪甫,号绪山)与王畿(字汝中,号龙溪)对如何理解四句教产生了分歧,于是有了著名了“天泉证道”。在这之后到王阳明离世,一年多的时间里,王阳明对于四句教没有做更深一步的解释,为心学留下了一段遗憾,也导致后代心学出现了支离。那么对于王阳明的四句教我们该去如何理解并运用到我们己身呢?
无善无恶心之体。四句教中第一句话,很多人会因为这句话把阳明心学说成是禅宗,因为六祖慧能也说过“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虽然王阳明与慧能都是从心之本体上来说,但是还是有所区别的。
王阳明所言的善恶并非仅仅是我们所说的好与坏,儒家所谓的至善是中庸,恶是过与不及。中庸之道是完全的合乎天理规则去运转流行,就像是火车的运行轨道一般,偏离了这个轨道便是恶,偏离的少带来的后果则轻,偏离的多带来的后果则重。儒家的善恶是有准则的,根据这个准则就会有薄厚、本末,好比大自然在不同的时期会对不同的物种有所照顾,造就了不同时期的霸主。但是禅宗的善恶更偏向于好于坏,让人无限的善,以至于人,动物,草木,万物都是平等的,并无差别,薄厚之分。
无善无恶心之体,是就心之本体上来说,重点在于“无恶”上。我们每个人心的本体都在天理规则运行的轨道上,并没有什么偏离,这里的“无善”更多的作用是押韵陪衬,心之本体无恶无善,也就是孟子说的“性本善”。所以此句并非我们规规理解的心的本体是不分好坏的,这也可能是很多人觉得王阳明脱离了儒家的原因。
有善有恶意之动。第二句说得浅显一点就是,我们的善恶都是由意念——也就是思维方式而来,思维方式决定了是好是坏。好比草,它们只是中性的,没有任何的善恶,如果草生长在花园之中,我们会觉得它影响了美观,觉得它是恶的;如果草生长在足球场上,我们就会觉得它是善的。所以这个善与恶的分别,是我们的意念加诸于草身上的。
另外像我们在工作中,很多人会觉得很累很烦躁,但是工作只是一件事,本身是没有善恶之分的。有些人会因为诸如怕犯错,怕丢脸,怕承担责任等等,自己给自己压力,从而产生了烦躁的情绪;有些人反而会觉得工作是成长的机会,可以锻造自我,可以为社会做出贡献,从而越做越有精神。所以善恶的区别并不在事物上,而在于我们的思维方式。
知善知恶是良知。良知的出处是孟子,“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良知是我们每个人天生就有的,说得通俗一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良心。现今当我们做了恶事的时候,有人会说:你的良心不会痛吗?这个良心会痛,就是良知的作用。意念所发的善与恶,我们的良知是知道的,它是会痛的,但是很多人对于这种痛,又会用私欲做成的创口贴把它蒙蔽。
人人皆由良知,哪怕是山贼强盗你要是骂他强盗他也会不开心,你要是去抢他的东西他也会生气,这些都是良知告诉他的。一念所发,只有我们自己最清楚自己的起念是为了什么,勇敢的面对自我,面对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当良知告诉我们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后,我们就该坚定的为善去恶了。
对于善的思维,我们要把这种思维转换成行动,坚定笃实的去做,不要仅仅只是停留脑海中,这就是为善。
对于恶的思维,我们要把这种思维根除,不要觉得这种思维还没转换成行动,就觉得无所谓,要想去除病根一样,在病还未发之时就把它格除掉,这就是去恶。
为善去恶也就格物的方式,在面对万事万物的时候,不断地存养天理去除人欲,以至于达道。
四句教是一个整体的过程,我们上学时所学的牛顿力学来举个例子。
我们每个人就好比是一个小球,在没有摩擦没有外力的因素下,我们会遵循着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一直运动下去,这就是“无善无恶心之体”。意念所动就像是一股力,他会让我们改变这种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使我们偏离这种规律,这就是“有善有恶意之动”。当我们的运动状态改变的时候,我们的良知就会通过各种运算方式知道了,这就是“知善知恶是良知”。当我们清楚自己的运动状态改变了之后,我们就需要给自己加一股力来让自己回归到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中来,这就是“为善去恶是格物”。
四句教是从本体到发用到效验的一个完整说明,包含了很多的人生哲理,我们须勿忘勿助,不断地去知、去行。让我们不断地修行,成长自我,从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王阳明先生的小弟子,愿圣学昌明,人人都能拥有一颗幸福的心】

返回目录

如果本文的解答对您有所帮助,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支持。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