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小伙伴们,很多人可能对高拱和张居正谁最令人敬佩呢和为什么说高拱是一个老愤青那他是个好人还是不是很了解,所以今天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拱和张居正谁最令人敬佩呢和为什么说高拱是一个老愤青那他是个好人还是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 1、高拱和张居正谁最令人敬佩呢
- 2、为什么说高拱是一个老愤青,那他是个好人还是个坏人
- 3、作为万历的三大辅臣之首,高拱为何最终失势
- 4、高拱有什么贡献呢
- 5、高拱和张居正在内阁本来是好同事,为何后来反目成仇了
- 6、高俅是好人还是坏人
- 7、高拱是好人还是坏人
高拱和张居正谁最令人敬佩呢
当然是张居正。高拱这种人,要不要无所谓,张居正的改革不要那还得了?今天我们用的考勤法的前身就是张居正的考成法!再说了,高拱不义呀,人家徐阶都退休了,他还追着不放,非把人家搞得流离失所,后来由于张居正是徐阶的学生,张居正干掉了徐阶,高拱不是活该吗?当时高拱意识到是张居正把他撵走的,居然还大骂张居正,高拱同志搞掉徐阶的时候怎么不想想张居正呢?徐阶是绝对忠臣,甘愿忍气吞声那么多年,最终一举搞掉严嵩,这才叫忠臣!高拱跟忠臣干架,那不就是奸臣嘛。虽然说张居正有经济问题,32个人抬他的轿子,但这并不意味着高拱就没经济问题。高拱上来不就是靠太子嘛?张居正为了把国家治理好,为了把万历培养成明君,呕心沥血数十年,58岁就吐血身亡,逝世的时间比他的老师徐阶还早。跟楼上的意见一样,风雨张居正偶很喜欢,那段历史反反复复看了也不知道多少遍了。欲知张居正更详尽的介绍,可参考张居正大传,很权威的书籍,看看比较容易理解的明朝那些事儿也不错。总之一句话,高拱不能跟张居正比。
为什么说高拱是一个老愤青,那他是个好人还是个坏人
愤青(AngryYoungMan),全称“愤怒青年”!愤青这个词非常有意思,愤青也能被听为贬义词,也能被提升为褒义词。也体现了我泱泱中华,文化文字的博大精深。愤青,是指思想偏激、情绪化,有极端言论和行动的青年!但是古代和现代的愤青是不一样的,比方说我们要说的主人公叫高拱,有人就说他是一个老愤青。其实这是对的也是不对的,因为高拱是一个愤青,但他绝对不是一个老愤青。
高拱(1513年1月19日—1578年8月4日),字肃卿,号中玄,河南新郑人。中国明代嘉靖、隆庆时大臣。嘉靖二十年(1541年)进士。朱载垕为裕王时,任侍讲学士。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以徐阶荐,拜文渊阁大学士。隆庆五年(1571年)升任内阁首辅。
其实我们来说高拱的一些典故之前,我对他的评价就是耿直老男孩!也是非常有代表性的激进派、也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年轻时他没有机会去怼人,所以年老以后机会就来了,而且怼的人都是位高权重之人,只有这种才能入高阁老法眼,高阁老怼的才能够快活,有成就感!为官的时候,也许他没有得到好的人缘,但是他的政绩和功绩还是出色的!
我们先来看看那些年与高阁老共事的同僚都有谁,陈以勤、赵贞吉、李春芳、殷士儋、张居正。陈以勤早先就与高阁老有点小小的误会,所以看见高拱在内阁不可一世,就选择拜拜你呐,我辞职。赵贞吉入阁以后,俩人也因为科考的事情互相弹劾,后来赵贞吉斗不过他,被隆庆辞退。但是赵贞吉不服气就请李春芳抑制高阁老,李春芳一看这高阁老老当益壮,弄走那么多人实在太牛逼了,就发挥逃跑的本色“辞职”。
大家想想,当一个河南人遇到一个山东人,两个男人之间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殷士儋本来在裕王府时,就和高拱是旧相识。后来入阁以后高拱也是看不惯他,后来有人弹劾高拱心腹,高拱就怀疑是这小子从中作梗。
于是俩人来了一次爱的碰撞!估摸着是有一天,俩人上班高新郑(高拱别称)看见殷士儋来了,就操着一口纯正的河南腔说;“弹劾张四维的不知道是那个龟孙!”殷士儋作为憨厚的山东汉子怎能受得了这个,抡起可爱的小拳拳就给高拱捶背去了!《明史》:“殷士儋不能忍,在内阁当面诟拱:“若先逐陈公,再逐赵公,又再逐李公,次逐我。若能长此座耶?”说罢竟挥拳击高拱。”
其实高拱是不是老愤青我们无法定义,但是高拱这个人绝对不是坏心眼的人。他本身出自官宦世家,受到的教育比较苛刻,所以导致他个人性格比较有强迫症!高拱不是个老愤青,他一直就没脱离过他的理想!
作为万历的三大辅臣之首,高拱为何最终失势
高拱最终失势是因为他没有容人之量,犯了众怒导致。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有根据的
嘉庆四十五年,高拱是由当时的内阁首辅徐阶推荐给嘉庆帝的,以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入内阁辅政。同年十二月十四日,嘉庆帝去世,当天,首辅徐阶叫了他的学生张居正参与书写嘉庆帝遗诏,而没有让高拱参与。裕王登基,封高拱为少保兼太子太保,以文渊阁大学士入值内阁之后,高拱就开始与推荐他入阁的恩人徐阶反目成仇,当然还有张居正。
徐阶罢首辅退休之后,接任首辅的武英殿大学士李春芳,李春芳为人宽厚,做事中规中矩,虽然担任首辅期间没有特别的政绩,但是也没有失政的地方,只是魄力有点不足而已。
高拱重新入阁之后,先后逼走了内阁大臣武英殿大学士、少傅兼太子太傅的陈以勤、内阁大臣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太子太保赵贞吉。李春芳不想跟高拱争权,于是多次请求辞职,最终在高拱的步步紧逼之下,心灰意冷,辞职回家养老去了。
这下高拱如愿的登上了内阁首辅大臣的位置,更是趾高气昂,又把内阁大臣殷士儋给逼走了。殷士儋、陈以勤曾经都是裕王没登基之前的讲课老师,都教育保护过裕王。如果只是走一个人,说明不了问题,但是,四个内阁大臣先后都给逼走了,可见高拱担心人家抢了他的位置或者是政见不合,就硬生生的把他们给逼走了。
高拱不但与内阁大臣关系不好,与司礼监秉笔太监冯保也不和。高拱与张居正的关系就更好不到哪去了,毕竟张居正是前内阁首辅徐阶的学生,因此张居正就与冯保结成了同盟。
裕王登基的第六年,高拱加封柱国,进封中极殿大学士,自此更是不可一世,专横权政。他的门生韩楫、程文等日夜奔走其门,狐假虎威,朝臣们都很厌恶他们。高拱本人也是奢靡,还经常对人说“日常开销不够用怎么办?“于是,很多大臣为了巴结他都给他送礼。从此更是排除异己,任人唯亲,贿赂成风。
皇帝朱载垕去世后,高拱打算驱逐冯保,从此双方正式开战。万历登基后,张居正联合司礼太监冯保在皇贵妃李氏和陈皇后面前说高拱的坏话,把高拱曾在内阁说过的一句话“十岁太子,如何治天下!”改为“十岁孩子,如何作人主。”还说高拱密谋拥立藩王为帝。导致后宫大惊,于是下旨驱逐高拱,担任内阁首辅才一年的高拱,最终彻底失势,罢职回家了。
所以说,没有容人之量的高拱,连恩人都能反目,在朝廷又专横专权,得罪众多朝廷大臣,同时又得罪了司礼监大太监冯保,在犯了众怒之下被罢职,导致彻底失势。
高拱有什么贡献呢
隆庆朝虽然仅仅持续6年时间,但在明朝近300年的历史中,所起的作用却十分关键,因为这六年正是明朝从守成向改革转变的六年,也正是这六年的探索,为张居正主持的万历十年改革打下了基础。而在这六年时间里,有一个人同时身兼守成与改革两种角色,是明朝转型的重要推动者,此人就是内阁首辅高拱。
高拱,字肃卿,号中玄,今河南新郑人,整个人生经历可以用大起大落来形容,他五岁善对偶,八岁诵千言,17岁乡试夺魁,眼看就要一飞冲天,结果此后连续十三年止步不前,直到嘉靖二十一年才考中进士并被授翰林编修。
九年考满后,高拱被选为裕王朱载垕讲官,两人建立起了深厚感情。嘉靖四十四年,景王在自己的藩地去世,裕王继承皇位基本是板上钉钉的事,高拱作为老师得到充分的尊重,在徐阶的推荐下,他第二年便晋升为礼部尚书并入内阁参与机务,眼看就要一飞冲天,结果徐阶与严嵩斗的不亦乐乎,高拱进入内阁也就是捧捧场子,做做样子,没啥发力的机会。
好不容易等到徐阶挤走了严嵩,高拱发现徐阶在霸道这块也不输多少,他也就只能提提意见,具体接不接受完全看徐阶心情,于是高拱一怒之下与徐阶反目成仇,虽然隆庆皇帝朱载垕对高拱欣赏有加,在老谋深算的徐阶面前,高拱仍然是步步落败,逐步退出权力核心。
直到隆庆二年七月,徐阶对朝局感到失望或者说是厌倦了这种斗争,选择回家养老,曾经的好友张居正奏请朱载垕重新启用高拱,五个月后,高拱得到圣旨,日夜兼程回到朝廷,以吏部尚书兼内阁大学士的身份,重新回到权力核心。
没有了徐阶的制约,高拱在内阁混的风生水起。虽然一直到隆庆五年五月,内阁首辅之位始终都被李春芳所霸占,但李春芳天生一副老好人的脾气,加上高拱身后有皇帝撑腰,因此他在内阁说一不二,基本上行使着首辅的权力。
根据记载,高拱起复后,之前与高拱不合的官员每日惶恐不安,官员胡应嘉直接被吓死,欧阳一敬吓得辞官回乡,尚未到达家乡就郁郁而死。隆庆五年五月,李春芳辞官回乡,高拱成功晋升为内阁首辅,此时他行事更加张扬,同年十二月挤走了阁臣殷士儋后,旧阁臣就只剩他与张居正两个人。
不过高拱的首辅之位并没有坐太久,因为在他后面还跟着一个野心更大的张居正,这两位当年立志一起经世救国的学侣,很快就走向了破裂,明里暗里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朱载垕在位时,张居正无法撼动高拱的地位,但朱载垕刚刚去世,张居正就联合太监冯宝挤走了高拱。再往后十年,就完全属于张居正一个人的表演时间。因此,高拱掌权实际上也就从隆庆二年十二月至隆庆六年五月,攻击三年半的时间,但是这短短的三年半时间,明朝的基本国策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总结来说就是从守成走向了改革。比如说,坚持“不恃人之不吾犯,恃我不可犯;不恃人之不吾欺,恃我不可欺”思想,整顿边防军队;强化落实开放海禁政策,允许沿海经常贸易;改革赋税征收机制,清丈全国土地;改革官员考核办法,等等。
所以,在前有徐阶守成、后有张居正改革情况下,高拱其实扮演了一个过渡性的角色,这个期间他一面要吸收徐阶的守成成果,一面还为张居正的万历改革打基础,确保明朝的转型能够平滑稳定。事实证明,虽然他在辅政期间有诸多问题,但整体上实现了帮助明朝转型的目的。
而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好的效果,隆庆皇帝“垂拱而治”的思想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因为这为高拱提供了施展才能的舞台。朱载垕信奉“垂拱而治”,说白了就是想当甩手掌柜,而他想当甩手掌柜就势必会给大臣以足够的权力,高拱作为朱载垕曾经的老师,自然得到了更多的关照。
高拱和张居正在内阁本来是好同事,为何后来反目成仇了
高拱和张居正其实最早只是内阁里面的低下成员,当时明朝的内阁有严嵩,徐阶把持!但是当时的内阁成员可以说,除了严嵩父子俩,徐阶也是有名无实。经过徐阶多年的隐忍,才把严嵩父子俩拉下马。这个时候高拱和张居正在内阁才有一席之地,才能够有发言权。
其实高拱和张居正在任职国子监的时候,两个人就相互认识。并且两个人的志向相投,希望以后能进入内阁匡扶社稷,但是两个人对于进入内阁的方式选择了不同的道路。高拱个人自持清高。放眼天下,能被他看在眼里的只有,未来的皇帝。所以他把宝押到了未来皇帝,也就是自己的学生欲王朱载垕身上;反观张居正这边就比较圆滑,不仅当了徐阶的门生,还和欲王府的宦官(冯保)建立了一些关系。
并且在嘉靖帝死去当天,内阁首辅徐阶只召自己的门生张居正共同写嘉靖遗诏。也没有通知当时的高拱,就这样,高拱和徐阶、张居正的恩怨伏笔埋了下来。后来高拱还说张居正接受徐阶的贿赂,救他的三个儿子。
后来明武宗朱载垕驾崩以后,高拱又想大权掌握。废掉司礼监的权利,归内阁所管。张居正看到机会来了,就联合太监冯保排挤高拱,因为明神宗朱翊钧年幼。高拱说了一句,十岁太子如何治天下。司礼监太监冯保就在贵妃和皇后面前,将高拱的话改了个意思,十岁孩子如何做人主。并且还说高拱想拥立藩王,另立其他君王!就这样高拱被冠上了专权擅政的罪名,冯保太监想置高拱于死地。张居正还是替高拱求情,高拱就这样被逐回故里。
上面就是高拱和张居正反目为仇的一些事情简短经过。其实也不难看书,他们俩都是有抱负之人,都想做那个首辅,实现自己匡复社稷的理想。历史上张居正虽然改革了,其实高拱也在改革。只是两个人的方向不同罢了,所以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恩仇。
而且据记载,万历五年1577年,张无忌正回故乡,路过高拱的家乡。专门去探望高红,两个人还掩面哭泣,感叹不已。如果真的是那种老死不相往来,不可能去见高拱一面,更何想要至高拱于死地,当初张居正就不会替高拱求情了。
高俅是好人还是坏人
高俅是坏人。
因为高俅官居太尉,没有战功,他恃宠营私,“侵夺军营,以广私第,多占禁军,以充力役”,导致禁军“纪律废弛”、“军政不修”,以至于金兵来袭之时,禁军一哄而散。金兵南下侵宋之后,高俅、童贯、蔡攸等人和宋徽宗一路南逃,身为军事高官而不思抵抗。
他乖巧善佞,对上司尤其是皇帝徽宗百般讨好,迎合徽宗志大才疏,好名贪功的心理。
高俅的历史结局
史书记载,在宋钦宗登基后,与高俅摩擦不断的童贯被处死并枭首于开封,而高俅因为之前在徽宗南渡时被童贯强令不准渡江从而提前离开了江南,没有参与到之后徽宗与钦宗的权力斗争,反而因此得到善终,病死于靖康元年。
高拱是好人还是坏人
高拱这个人根本不是什么坏人,因为其本质并不坏,主要是因为其坏人让别人误解成坏人了
如果您对本文的内容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认可。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