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很多人可能对郑玄 诫子书 译文和郑玄注春秋的典故出自哪里不是很了解,所以今天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郑玄 诫子书 译文和郑玄注春秋的典故出自哪里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 1、郑玄 诫子书 译文
- 2、郑玄注春秋的典故出自哪里
- 3、关于郑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4、郑玄以山东无足问者,乃西入关翻译是什么
- 5、遍注群经的郑玄
- 6、郑玄传文言文翻译
- 7、《三国史话》52:一代大儒郑玄
- 8、郑玄谦让无私文言文翻译
- 9、郑玄拜师的原因
- 10、郑玄第一原理
郑玄 诫子书 译文
译文:
家里过去生活贫寒,我年轻时,曾任乡中掌管听讼收赋税的小吏啬夫。我不喜欢走作官的道路,而乐于追求学业。后来,经父母和兄弟允许,我辞去官职,外出游学。曾经到过周、秦两朝的都会西安、洛阳、咸阳等地,来往于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各地。
在周游求学的过程中,我不仅有幸拜见在官位的博古通令、博学多才的人,还受教于隐居民间的有学问的大儒学者。见到这些学业上颇有成就的人,我都虚心求教。他们对我都热心给予指导,使我受益匪浅。
这样,我广泛地考察和研究了《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典籍,也粗略地阅读了一些传记,还时常参阅外面不易得到的藏书,领略到一些天文方面的奥秘。过了40岁以后,才回家赡养父母,租田种植,以使父母欢度晚年。
后来,遇到宦官专权,捕禁异党,我也受牵连被捕入狱,坐牢14年之久,直到朝廷大赦,才得到自由。恢复自由后,恰逢朝廷选拔有德行有才能的人,大将军三司府征召我做官。与我同时一起被征召的人,早就做了宰相。我觉得他们几位有美德有高才,配得上为王臣,适宜于在重用之列。
而我反复考虑自身的条件,觉得自己不适宜去做官。我念念不忘做的是,记述先代圣贤的思想,整理、注释诸子百家的典籍。我渴望在做学问上施展我的才华。因此,朝廷一再征召我,我也未应征召去做官。
我已年届七十,感到自己老了,想把主持家事的责任交给你。希望你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想到你孤孤单单一人,没有同胞兄弟,可以相互依靠,你更应该勉励自己努力探求君子之道,深入钻研、修养,不要有丝毫懈怠,要恭敬、谨慎、威严、讲礼仪,以便做个有道德的人。
一个人要能显耀而有名誉,要靠朋友同事的推崇,然而,要成为有高尚德行的人,能立足于世上,要靠自己有志气,去努力。假如一个人因此自立于世上,名声称著,对他的父母来说,也是一件荣耀的事。这些,你能不认真、深入思考吗?
我平生虽然没有做高官显贵的业绩,但颇有谦让爵位的高风亮节。使我感到欣慰是,我在论述先圣典籍的原意和褒赞先圣思想方面,还做了一些事情。在这方面,我没有留下让后人可指责而感到羞愧的地方。使我放心不下的,只是亡故亲人坟墓尚未建造完毕。
我一生所特别爱好的这些书籍,都很破旧了,现在我也无力到书房去整理定稿,只好传与后人。我已年迈,日薄西山,我还想做些什么呢?我们现在的家境大不如以前了,只有你勤奋努力,不荒废大好时光,方能不必担忧温饱问题。
你要节衣缩食,俭朴度日,就可以使我没有什么可以惦念的了。这些你要牢记。如果你忽视、忘却了我的这些话,那只好算我白费口舌了。
原文:
吾家旧贫,不为父母昆弟所容,去厮役之吏,游学周秦之都,往来幽、并、兖、豫之域,获觐乎在位通人,处逸大儒,得意者咸从捧手,有所受焉。遂博稽六艺,粗览传记,时睹秘书纬术之奥。年过四十,乃归供养,假田播殖,以娱朝夕。
遇阉尹擅势,坐党禁锢,十有四年而蒙赦令;举贤良方正有道,辟大将军、三司府,公车再召。比牒并名,早为宰相。惟彼数公,懿德大雅,克堪王臣,故宜式序。吾自忖度,无任于此。但念述先圣之元意,思整百家之不齐,亦庶几以竭吾才,故闻命罔从。
而黄巾为害,萍浮南北,复归邦乡。入此岁来,已七十矣。宿业衰落,仍有失误;案之典礼,便合传家。今我告尔以老,归尔以事;将闲居以安性,覃思以终业。自非拜国君之命,问族亲之忧,展敬坟墓,观省野物,故尝扶仗出门乎?
家事大小,汝一承之,咨尔茕茕一夫,曾无同生相依,其勖求君子之道,研钻勿替,敬慎威仪,以近有德,显誉成于僚友,德行立于己志。若致声称,亦有荣于所生,可不深念耶!可不深念耶?
吾虽无绂冕之绪,颇有让爵之高;自乐以论赞之功,庶不遗后人之羞。末所愤愤者,徒以亡亲坟垄未成,所好群书,率皆腐敝,不得于礼堂写定,传与其人。日夕方暮,其可图乎!
家今差多于昔,勤力务时,无恤饥寒。菲饮食,薄衣服,节夫二者,尚令吾寡憾;若忽忘不识,亦已焉哉!
扩展资料:
《诫子书》虽然是向儿子传承治学与为人的经验,但也是他一生为学与修身的回顾。他的一生都是遵循君子之道,不断完善自己的德行,最终成为有德之人。
郑玄即使学成归乡仍然“假田播殖”,供养父母;而黄巾乱中也仍然“客耕东莱”,并在病逝前还“遗令薄葬”。这封书信还表达暮年老人对文化事业的念念不忘与拳拳期待之情。
同时,本篇传记叙写传主往往通过侧面,或将人物放入具体场景,或刻画,或烘染,使人物形象丰富饱满起来。“融喟然谓门人曰:郑生今去,吾道东矣”,即使向来傲慢骄贵的马融也不得不为郑玄感到骄傲而感叹。
“国相孔融深敬于玄,屣履造门”,这是郑玄在拒绝几次征召后,一位名士对另一位名士的敬重。“道遇黄巾贼数万人,见玄皆拜,相约不敢入县境”等,这不是出自师友之口,而是所谓的贼人情不自禁的行动,但赞赏与景慕之情却是一样的。
黄巾军尊重士人,都是因为郑玄是一位真正的名士,即使在在颠沛流离之中仍然有不可剥夺的操守,而郑玄的家乡高密一县竟未受黄巾抄掠,由此可见郑玄的人格力量,以布衣而雄视时代的伟力。而在袁绍座上的“依方辩对”,使论难的对手无不折服。
即使在席的都是所谓“豪俊”之士,都拥有优秀的才辩,即使竞相提出种种不经的见解,即使各家纷纷起身向他发难,这也使这位“身长八尺,饮酒一斛,秀眉明目,容仪温伟”的人物风神更加高大光艳起来。
后来独子益恩被北海相孔融举为孝廉,孔融遭遇黄巾围困,益恩赶去救援而不幸陨身,也充分侧证了郑玄的气节与人格。
而《戒子益恩书》的回顾与期待,晚境的丧子之痛,梦孔的知命当终,最后被逼迫随军病死,等等细节,又给人多少人伦惨变、岁月沧桑、人世的无奈,和学术独立之艰难的感慨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诫子书
郑玄注春秋的典故出自哪里
原文
郑玄欲注《春秋传》,尚未成。时行,与服子慎遇,宿客舍,先未相识。服在外车上与人说己注《传》意,玄听之良久,多与己同。玄就车与语,曰:“吾久欲注,尚未了。听君向言,多与吾同,今当尽以所注与君。”遂为服氏注。译文
郑玄想注《春秋传》,还没有完成。有事外出,与服子慎(虔)不期而遇,同住一个客店,起初彼此互不认识。服虔在客店外的车上和别人谈论自己注这部书的想法。郑玄听了很久,觉得服虔的见解多数和自己相同。于是走到车边,对服虔说:“我早就想注《春秋传》,目前还没完成。听了您刚才的话,看法大多与我相同。现在,我应该把自己所作的注全部送给您。”这就是服氏《春秋注》。
这个记载说明了三个问题:
1、马融的心量极其狭隘;
2、式盘的应用在那时已为学者常用;
3、郑玄在“易”应用方面,胜于马融。
同时说明灵活运用所学技能与生活中的重要性。还有做人不要锋芒毕露,容易遭人嫉妒。
关于郑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不正确的是著名经学家。
郑玄(127年~200年),字康成。北海郡高密县(今山东省高密市)人。东汉末年儒家学者、经学家。
郑玄曾入太学攻《京氏易》《公羊春秋》及《三统历》《九章算术》,又从张恭祖学《古文尚书》《周礼》和《左传》等,最后从马融学古文经。游学归里之后,复客耕东莱,聚徒授课,弟子达数千人,家贫好学,终为大儒。党锢之祸起,遭禁锢,杜门注疏,潜心著述。晚年守节不仕,却遭逼迫从军,最终病逝于元城,年七十四岁。郑玄治学以古文经学为主,兼采今文经学。他遍注儒家经典,以毕生精力整理古代文化遗产,使经学进入了一个“小统时代“。
著有《天文七政论》《中侯》等书,共瓶万信,世称“郑学”“,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唐贞观年间,列郑玄于二十二“先师“之列,配享孔庙。宋代时被追封为高密伯。后人建有郑公祠以纪念。
郑玄以山东无足问者,乃西入关翻译是什么
郑玄因为山东无人可以质疑问难的,于是他西行入关。
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列传·张曹郑列传》
原句:郑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人也。八世祖崇,哀帝时尚书仆射。玄少为乡啬夫,得休归,尝诣学官,不乐为吏,父数怒之,不能禁。遂造太学受业,师事京兆第五元先,始通《京氏易》、《公羊春秋》、《三统历》、《九章算术》。又从东郡张恭祖受《周官》、《礼记》、《左氏春秋》、《韩诗》、《古文尚书》。以山东无足问者,乃西入关,因涿郡卢植,事扶风马融。
翻译:郑玄字康成,是北海高密人。他的第八代祖先郑崇,汉哀帝时任尚书仆射。郑玄少年时做乡下掌管诉讼和收赋税的小吏,每逢休假回家,总要到学校读书,不乐于做小吏。他的父亲多次因此发怒,也不能禁止他。于是他到京城太学里学习,拜京兆人第五元先为师,才精通《京氏易》、《公着春秋》、《三统历》、《九章算术》。
他又从东郡张恭祖学习《周官》、《礼记》、《左氏春秋》、《韩诗》、《古文尚书》。因为山东无人可以质疑问难的,于是他西行入关,经过涿郡卢植的介绍,拜扶风马融为师。
郑玄的学术研究
郑玄曾跟随东汉著名经学家马融学习古文经,后来外出游学十多年,把握经书的源流,辨析学术,考溯源流,花费了很多精力整理篇章,条贯篇目,确定编排。为此,他搜求各家学说,仔细考订异同,进行归纳和判断,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注疏有《毛诗》《周易》《论语》等儒学经典。家藏经籍逾万卷,多以儒家经籍为主。
但《后汉书·郑玄传》称其“所好群书,率皆腐敝”。郑玄囊括大典,综合百家,遍注群经,将今、古文界限打破,达到了经学的融合与统一。郑玄所注经书,代表了汉代学术的最高成就,被称为“郑学”,对后世经学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遍注群经的郑玄
郑玄,字康成,东汉后期人,是一位卓越的知识大家,他无意仕途,毕生醉心于学问,先入洛阳太学,师从第五元先等人,后到关西,师从马融。马融是当代大儒,名动海内,但郑玄之才,令马融都感到惊叹。
郑玄遍读群书,学兼各派,熟悉各种古代典籍和仪式制度,对诗、书、礼、易、春秋等经书皆能通晓,学成之后,他以布衣之身,躬耕于故乡北海,慕名而去向他求学的有数千人之众。三公府屡次征辟他,他都不就。后因黄巾大起,天下兵乱,郑玄先后托庇于陶谦,孔融,袁绍等人,深受敬重。何进,袁隗,袁绍都曾向朝廷举荐郑玄,他都谢绝,一心在家注释经书,教授学问。建安年间,朝廷派专使安车征他为大司农,他受命后,一到京城就称病归家。
郑玄先后著作百万言,对古代书籍的解释,被时人和后代奉为正解和权威,他在学术领域的地位和名望也不断上升,到了曹魏时期,其他各种学派都式微了,而郑氏学说成为显学,郑玄的再传弟子,成了魏帝的经学师父。后因五胡乱华,西晋灭亡,学术的传承也大受影响。郑玄的名号和事迹,也渐渐地被人所遗忘。但他对五经的注解有很多保存了下来,使得后代学者在解读古书时获益良多,故此被后代奉为儒学大师。
关于郑玄的结局,《后汉书》说他是被袁绍逼着随军,卒于道路。而曹操有一首诗,名为《董逃歌》,其中有“郑康成行酒,伏地气绝”一句,说明郑玄是在宴会之际,突发意外而终,当因心脏病之类。
两相比较,应当是与郑玄同时代的曹操的说法更可靠。不过这两种说法也未必完全矛盾:袁绍即使在军旅之中,也可能会召开酒宴的。
纵观郑玄的事迹,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好学,博闻,专注,审慎的人,一位真正的学者,堪称学通古今,名动朝野,堪称有汉一代文化昌盛的标志与象征。比起同为学术大师的蔡邕,郑玄更加地不问世事,因此能在十室九空的乱世之中得享高年。
郑玄传文言文翻译
郑玄传文言文翻译:
郑玄字康成,是北海郡高密县人。郑玄年轻时任乡啬夫,辞官回家后,便常常到当地的学校去学习,不愿意做官吏,他的父亲多次为此恼怒,也不能阻止他。后来就到太学跟随老师学习,尊奉京兆的第五元先为师。
又随从东郡张恭祖学习《周官》《礼记》《左氏春秋》《韩诗》《古文尚书》。由于在崤山以东地区没有值得求问的人了,郑玄便西行进入关中,通过涿郡卢植的介绍,尊奉扶风郡马融为师。郑玄独自游学,十多年后才回到乡里。
家庭贫困,便在东莱郡租种别人的田地,跟随他的学徒已有数百甚至上千人。等到发生党锢之事,郑玄竟和同郡孙嵩等四十多人都被限制活动,于是就暗暗地修习儒家经籍,关闭门户不再外出。当时任城何休喜好公羊经学,就著述了《公羊墨守》《左氏膏肓》《谷梁废疾》。
郑玄却针对这三本书都提出了辩驳。何休见到这些后感叹地说:“郑康成走进了我的房室,操起了我的长矛,来讨伐我啊!”起初,光武帝中兴汉朝之后,范升、陈元、李育、贾逵这些人为古文、今文经学争辩不休。
后来马融回答了北地郡太守刘绬,加上郑玄与何休的对答,文言翻译与考据都通达精深,从此古文经学便彻底兴盛起来了。灵帝末年,限制党籍人士活动的禁令被解除后,大将军何进听说了郑玄的贤名便派人前去征召他。
州郡长官因为何进是极有权势的外戚,不敢违抗他的意旨,于是便迫胁郑玄,郑玄迫于无奈而去拜访他。何进为他准备了坐几和手杖,对他的礼遇很是优厚。郑玄不接受何进所赐予的朝服,而是头戴幅巾去见何进。住了一宿便逃奔而去。
当时大将军袁绍在冀州统领军队,派遣使者邀请郑玄,以盛大的规模招待宾客,郑玄最后到达,袁绍便延请他就上座。袁绍的宾客有很多是豪俊之士,都很善才辩,见到郑玄是儒者,并不认为他是学识渊博通达之人,竞相提出种种不经的说法,各家纷纷起身向他发难。
郑玄依照儒家经籍进行申辩对答,每一对答都超出了问题本身,并且都是以前没有听说过的,座中没有谁不嗟叹心服。袁绍于是便举荐郑玄为“茂才”,上表推荐他任左中郎将。但他都没有接受。公车署征召他任大司农,赐给他一辆四马安车,所经过地方的郡县都派长吏接送。
到朝廷后,郑玄就以生病的理由自求回家。这时袁绍正和曹操两军在官渡僵持不下,袁绍让他的儿子袁谭派遣使者逼迫郑玄随从军队。郑玄迫于无奈,带病来到元城县,病情危重而无法继续行进,这一年六月病逝,享年七十四岁。留下遗嘱要求薄葬。从郡守以下曾经跟随他学习的人中,披麻戴孝参加丧会的有一千多人。
《三国史话》52:一代大儒郑玄
郑玄是《三国演义》记载中偶尔闪烁过的一个人物,所占份量很轻,只被提及是几个厉害角色的老师。但实际上,郑玄是东汉末年第一著名大儒。此一回书评就来看看郑玄的故事。
郑玄(127年—200年),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山东省潍坊高密市)人,东汉末年儒家学者、经学大师。
郑玄早年入太学攻读《京氏易》、《公羊春秋》及《三统历》《九章算术》等,跟着张恭祖学习《古文尚书》《周礼》和《左传》等,又从马融学习古文经。经过多年游学之后,回归家乡聚徒授课,弟子多达数千人,终于成为一代大儒。他多次拒绝朝廷征召做官,最后病逝于元城(今河北省大名县),享年七十三岁。
郑玄治学以古文经学为主,兼采今文经说。他遍注儒家经典,用毕生精力整理古代文化遗产,使经学进入了一个“小统一时代”。著作有《天文七政论》《中侯》等书,共计一百多万字,世称“郑学”。
郑玄最大的功绩是、注释了“三礼”。汉代《礼经》只凭师授而无注解,马融也只注了《丧服》经、传。“三礼”这个名称虽然是马融、卢植提出来的,但却是从郑玄分别为《周礼》《仪礼》《礼记》作注之后才确定下来的。《礼记》49篇的选辑本得以独立成书,也始自郑玄。“三礼”是中国古代典章制度中十分宝贵的历史文献,但其中很多记载我们很难从原文里弄清楚,郑注则帮助我们弄明白“三礼”的内容。自古以来研究郑玄礼学的著作浩如烟海,并分为“中郑”、“驳郑”两派,这更说明郑玄礼学无可替代的历史地位。
郑玄墓位于山东省高密市双羊镇郑公后店村,墓前有郑公祠,始建于东汉末年,历经唐、清、民国多次重修。祠前有古柏,相传为郑玄所植。祠侧原有石碑多块,今存其二。1986年郑玄墓被公布为高密县(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又被公布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孜孜不倦的青少年时期。郑玄出生时郑氏家族已经败落。他自幼天资聪颖,喜好读书,又勤奋好学,到了十二三岁时,已经能够诵读和讲述《诗》、《书》、《易》、《礼记》、《春秋》等儒家“五经”。到了十五岁时,他不但精通儒家经典,详熟古代典制,而且通晓谶(音chèn,趁)纬方术之学,又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在当地声名远播,被大家誉为神童。
山东首屈一指的经学家。郑玄虽然潜心钻研经学,但因家境贫寒,生活十分困苦。在十七岁那年,他为了生计出任乡啬夫之职,不久便晋级成为乡佐。他边工作边坚持学习,到二十岁时,已经博览群书,具有了深厚的经学功底。
郑玄受到当时名士、太山太守、北海相杜密赏识,升调他到郡里为吏录。后又拜师于兖州刺史第五元先,先后学习了《京氏易》《公羊春秋》《三统历》《九章算术》等。之后又从东郡张恭祖学习《周官》《礼记》《左氏春秋》《韩诗》《古文尚书》等书。在此期间,他游学于幽、并、兖、豫各州,遍访名儒,虚心向他们学习,探讨钻研有关学术问题。
到了三十岁时,郑玄已经成为一名有着较深造诣的经学家,他的学识在山东(指崤山或华山以东)可以说是首屈一指、无出其右了。
苦心研究传播经学。郑玄虽然已经学富五车,但他不满足于这些成就。他千里迢迢西入关中,拜扶风人马融为师,共学习了七年时间。临别之时,马融感觉到郑玄是个了不起的人才,预感能超过自己,他对众弟子们说:“郑生今去,吾道东矣!”
郑玄四十多岁时,已成为全国著名的精通今古文经学的大师了,百家之学无所不通,远近有上千人投到他的门下,拜他为师,听他讲学。因为家里很穷,他便“客耕东莱”,一面种田维持生计,一面教授门徒。
168年,朝廷下诏各州郡查究“党人”,凡党人及其门生、故吏、父子、兄弟现居官位者,一概免职禁锢。郑玄曾为杜密故吏,受杜密的赏识与提携,所以也被列为党人,171年和同郡人孙嵩等四十多人都被禁锢。
郑玄从四十四岁被禁锢,到了五十八岁才得到赦令,前后长达十四年。在此期间,他打破了经学家法,注释与著书“几百余万言”,创立了“郑学”,在中国经学发展史上做出了无与伦比的杰出贡献。“郑学”逐渐成为“天下所宗”的儒学。
自187年开始,朝廷多次征召郑玄为官,都被他婉言谢绝。189年之后,郑玄继续在家乡隐居,收徒讲学,专心经术,著书立说。他的弟子遍布天下,著名的有赵商、崔琰、公孙方、王基、国渊、郗虑等。
191年,黄巾军攻占青州,郑玄避乱于徐州,196年从徐州返回高密。据《后汉纪·献帝纪》记载,高密一县因为黄巾军敬重郑玄而始终未受到劫掠。
198年,汉献帝征召郑玄为大司农。这是位列九卿的高官,并赐专车一乘,所过郡县当地首长都亲自迎送。郑玄在家拜受后,便乘专车到达许昌,但马上又借口有病,请求告老还乡。他虽然实际上并未到任就职,但因已经拜受此命,故世人尊称他为郑司农。
200年,郑玄已经七十三岁高龄了,饱经了人世沧桑,经常感觉身体不适。但此时袁绍和曹操大军正在官渡决战,袁绍为壮大声威,争取民心和声望,叫儿子袁谭逼迫郑玄随军。郑玄只好抱病而行,走到元城就病逝在该县。
郑玄享有极高声望。唐贞观年间,列郑玄于二十二“先师”之列,配享孔庙。宋代时被追封为高密伯,与晏婴、刘墉并称为“高密三贤”。我简单摘录几句后世评价,谨供大家参考。
他的同门师弟华歆评价郑玄说:“伏见故汉大司农北海郑玄,当时之学,名冠华夏,为世儒宗。”
《后汉书》的作者范晔认为郑玄可比肩孔圣人:“郑玄括囊大典,网罗众家,删裁繁诬,刊改漏失,自是学者略知所归。王父豫章君(范宁)每考先儒经训,而长于玄,常以为仲尼之门不能过也。及传授生徒,并专以郑氏家法云。”
清代文学家、史学家赵翼说:“如郑康成一代大儒,郑兴、贾逵亦深于经学,乃不入《儒林传》。”
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学家顾炎武有诗赞郑玄曰:
黄其军
作于2018年4月11日(古历二月廿六)
白话《三国演义》第四回
曹操为之“床头捉刀”的崔琰
白话《三国演义》第三回
被抹得一团漆黑的曹真
毁誉参半的魏延
郑玄谦让无私文言文翻译
在我们平凡的学生生涯里,大家一定都接触过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文言文,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郑玄谦让无私文言文翻译,欢迎大家分享。
原文
郑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人也。尝①欲注《春秋左氏传》,尚未成。时行②,与服子慎遇,宿客舍,先未相识。服在外车上与人说己注《传》意,玄听之良久,多与己同。玄就③车与语,曰:“吾久欲注,尚未了。听君向④言,多与吾同,今当尽以所注与君。”遂⑤为服氏注。
融门徒四百余人,升堂进者五十余生。融素骄贵,玄在门下,三年不得见,乃使高业弟子传授于玄。玄日夜寻诵,未尝怠倦。会融集诸生考论图纬,闻玄善算,乃召见于楼上,玄因从质诸疑义,问毕辞归。融喟然谓门人曰:“郑生今去,吾道东矣。”
玄自游学,十余年乃归乡里。家贫,客耕东莱,学徒相随已数百千人。乃党事起,乃与同郡孙嵩等四十余人俱被禁锢。递隐修经业,杜门不出。
灵帝末,解,大将军何进闻而辟之。州郡以进权戚,不敢违意,遂迫胁玄,不得已而诣之。进为设几杖,礼待甚优。玄不受朝服,而以幅巾见。一宿逃去。后将军袁隗表为侍中,以父丧不行。国相孔融深敢于玄,屣履造门。
时大将军袁绍总共冀州,遣使要玄,走会宾客,玄最后至,乃延升上坐。绍客多豪俊,并有才说,见玄儒者,未以通人许之,竞设异端,百家互起。玄依方辩对。咸出问表,莫不嗟服,时汝南应劭亦归于绍,因自赞曰:“故泰山太守应中远,北面称弟子何如?”玄笑曰:“仲尼之门考以四科,回、赐之徒不称官阀。”劭有惭色。绍乃举玄茂才,表为左中郎将,皆不就。公车征为大司农,给安车一乘,所过长吏送迎。玄乃以病自乞还家。
(选自 刘义庆《世说新语》 )
翻译
郑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山东省高密市)人。郑玄曾经想注《春秋传》,还没有完成。有事外出,与服子慎(虔)不期而遇,同住一个客店,他们起初彼此互不认识。服虔在客店外的车上和别人谈论自己注这部书的想法。郑玄听了很久,觉得服虔的见解多数和自己相同,就走到车边,对服虔说:“我早就想注《春秋传》,目前还没完成。听了您刚才的话,看法大多与我相同。现在,我应该把自己所作的注全部送给您。”这就是服氏的《春秋左氏传解意》。
马融有门徒四百余人,而能够进入厅堂听他亲自讲课的`仅五十余人。马融平素骄傲自负,郑玄拜在他门下,三年都不能见他一面,马融只是让自己的高材生给郑玄授课。郑玄日夜探究、诵习,从未有过丝毫懈怠厌倦。有一次遇上马融召集门生研讨图纬,听说郑玄善于计算,于是在楼上召见他。郑玄趁机向马融请教各种疑难问题,问完之后就告辞回家。马融很有感触地对学生们说:“郑玄现在离开了,我的学问到东方去了。”
郑玄独自出外游学,十多年才回到家乡。因为家境贫困,郑玄在东莱为人佣耕,跟随他的学生已经有成百上千了。党锢之祸发生了,他和同乡孙嵩等四十多人都被禁止做官从政。于是郑玄就埋头研习经学,闭门不出。
汉灵帝末年,解除,大将军何进听说郑玄很有才能便征召他。州郡长官因为何进是当权的外戚,不敢违背他的意旨,于是逼迫威胁郑玄,郑玄不得已前去应召。何进为他准备了几案和手杖,礼遇十分优厚。郑玄没有接受朝服,只穿戴普通人服饰来拜见何进。住了一夜就逃走了。后来将军袁隗上表推荐他担任恃中,他因为父亲去世没有就任。国相孔融非常敬重郑玄,急急忙忙到他家拜访。
当时大将军袁绍在冀州统领大军,派使者邀请郑玄,袁绍大会宾客,郑玄最后才到,就被请到上座。袁绍的客人大多是俊秀豪杰,各有才气而善辩,他们看见郑玄是个儒生,不认为郑玄是个学识渊博的人,大家竞相设置一些怪异的问题,各种学派的观点交替提出。郑玄依照儒家学说答辩应对,内容都超出了问题本身,大家都得到了闻所未闻的知识,没有人不慨叹佩服。
当时汝南人应劭也归顺了袁绍,他自我引荐说:“前泰山郡太守应中远,想做您的学生,怎么样?”郑玄笑着说:“孔子对弟子用(德行、言语、平事、文学)四种科目考察,颜回、子贡这些学生是不称自己官位门第的。”应劭面露惭愧神色。
于是,袁绍举荐郑玄为茂才,上表推荐出任左中郎将,郑玄都不去就任。后来朝廷征召他为大司农,送给他一辆安车,(规定)郑玄经过的地方,主管官吏都要亲自迎送。郑玄却借口有病请求回家。
字词翻译
1、尝:曾经
2、行:在路上
3、就:接近,靠近,趋向
4、向:从前,往昔
5、遂:于是
作品简介
《世说新语》是我国南朝宋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是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年)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刘峻作注。全书原八卷,刘孝标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郑玄拜师的原因
郑玄拜师
一 【原文】
郑玄在马融门下,三年不得相见,高足弟子传授而已。尝算浑天不合,诸弟子莫能解。或言玄能者,融召令算,一转便决,众咸骇服。及玄业成辞归,既而融有“礼乐皆东”之叹,恐玄擅名而心忌焉;玄亦疑有追,乃坐桥下,在水上据屐。融果转式逐之,告左右曰:“玄在土下水上而据木,此必死矣。”遂罢追,玄竟以得免。(《世说新语》文学第四之一、礼乐皆东)
二 【译文】
郑玄在马融门下(求学),三年都没有见到马融,只是由马融的高足传授而已。(马融)曾用浑天仪测算天体位置,计算得不准确,弟子们也没有人能弄清楚。有人说郑玄可以解决这个难题,马融就找来郑玄让他测算,郑玄一推算就得出了结果,大家都惊叹佩服。后来郑玄学成离去,马融发出了“礼乐都随着郑玄东去了”的慨叹,马融担忧郑玄名声超过自己,心里很嫉妒;郑玄也疑心他们会追杀,就坐在桥下,脚上穿着木屐踏在水面。马融果然在转动栻盘占卜他的行踪,他对左右的人说:“郑玄现在土下水上,而且脚踩木头,这是必死无疑的前兆。”于是就不再追了,郑玄最终得以幸免。
郑玄第一原理
郑玄第一原理指的是。即郑玄观察上下文来推定经文词句义意的解释方法。这种解释方法,在郑注《三礼》中屡见不鲜,历代学者也都知道这种现象,但通常只当作特殊情况,似乎未有人深入探讨其原理。今观《周礼正义》即知,郑玄「结构取义」的结果,不仅为赵匡所讥,亦为宋代刘敞,清代金鹗、王引之、孙诒让等学者所否定。王引之等人在先秦古籍中搜集大量书证,综合分析用词例,确定词义。孙诒让也非常重视用词例,这一点只需随手一翻《周礼正义》即可知。郑玄「结构取义」与此相反,意味着「望文生训」,自然为孙诒让他们所不取。其实,郑玄「随文求义」、「即文为说」,绝非随意乱说,而是郑学真正奥妙所在。学者不知此义,不足与论郑学。第二节先介绍此学期笔者阅读《天官》正义所得若干事例,第三节将重新讨论郑学的结构。
总结:以上就是本站针对你的问题搜集整理的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