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网友们,很多人可能对安史之乱黄巢起义五代十国政权更迭三者之间和玄武门之变、黄巢起义、安史之乱的时间排列不是很了解,所以今天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安史之乱黄巢起义五代十国政权更迭三者之间和玄武门之变、黄巢起义、安史之乱的时间排列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安史之乱,黄巢起义,五代十国政权更迭,三者之间有何联系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安史之乱是唐朝从鼎盛走向衰败的转折点,其起因就是皇帝给予某些地方官吏(藩镇节度使)的权力过大。安史之乱给唐朝(皇权)造成了极大的冲击,至其被平定后,宦官势力又随即崛起,致使皇帝的权力和威信进一步被压缩。地方节度使与宦官集团更加肆无忌惮的对社会底层的农民进行压迫和剥削,这才促发了王仙芝、黄巢起义。到了黄巢起义被平定,皇帝实际上已经成为了节度使及地方实力派手中有名无实的傀儡。有些节度使此时更是干脆拥兵自立(即所谓的“十国”),有的则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而相互攻伐(后者将前者消灭,即所谓“五代”更迭)。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是至唐玄宗时期,国内的土地兼并已经越来越严重,失去了土地的农民四处逃亡,从而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基础;二是地方节度使的权力过大(后来甚至发展到兼行政、财经、军事等大权于一身),造成了封建王朝中央集权的瓦解;其三是中央统治集团的腐朽,促使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返回目录

玄武门之变、黄巢起义、安史之乱的时间排列顺序

玄武门之变(公元626年)再到安史之乱(公元755年),最后是黄巢起义(公元875年)。

玄武门之变的真相公元626年六月初四的清晨,在刚刚建国九年的李唐王朝皇宫的玄武门外,一场腥风血雨即将来临。太子李建成和四皇子齐王李元吉正准备从长安城北门玄武门进宫朝见高祖李渊,不料二皇子唐王李世民带领人马赶来,射死李建成,杀死李元吉,并诛杀两家老小,进而带兵进宫朝见李渊说二人谋反。李渊随即下诏改李世民为太子。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

黄巢起义,指的是乾符五年(878年)由黄巢领导的民变,是王仙芝起义的后续。也是唐末民变中,历时最久,遍及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场农民起义。建立了农民革命政权,国号“大齐”。后来起义虽被唐王朝所镇压,但却导致了唐王朝的迅速灭亡.黄巢之乱转战近半唐朝江山,导致唐末国力大衰。

返回目录

安史之乱都挺过来的唐朝,为何最后亡于黄巢起义

这个问题要从多个角度来考虑:以下就来进行一下详细的分析。

首先,从安史之乱发生的时间来看,安史之乱发生在盛唐时期,当时国家的国力还是十分的强大的,虽然安史之乱很大,但大唐还可以凭借当时强大的国力挺过这一难关,安史之乱在当时造成的影响也仅仅是稍微阻碍了一下当时经济的发展,不会导致唐朝的灭亡的。

而黄巢起义就不一样了,黄巢起义发生在唐朝末期,当时唐玄宗即位,沉迷酒色,不理朝政,国家处于一片混乱的时期,而且这个时候国库已经亏空,所以与统治者的昏庸加在一起,瞬间发酵,最终也导致了大唐盛世的陨落,唐朝最终还是迎来了灭亡。

再从两次起义的发起者来看一下。安史之乱的发起者是当时在朝为官的两位大将,一个叫安禄山,一个叫史思明,两位都是朝廷里的人,所以他们造反的力量主要还是来自于他们各自的军队,军队的人数毕竟还是有限的,况且当时朝中有那么多的大将军,毕竟还是拥护唐朝的多一些,所以安史之乱很快就被镇压下去了。

然而黄巢起义的发起者是农民,在历史上,无论是任何朝代,农民的力量永远都是不可小觑的,正所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果农民要是暴动起来,是很难镇压的,像历史上的黄巾起义,其发起者就是农民,直接导致了西汉王朝的陨落。

返回目录

安史之乱是不是黄巢之乱如果不是,有什么区别

不是。
安史之乱发生在唐玄宗时期,是盛唐时期。由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叛乱,故称安史之乱。
黄巢之乱发生在唐朝末期,由黄巢发动,故称黄巢之乱。

返回目录

安史之乱、黄巢起义、、五代十国更迭,三者之间有何关系

两者没有任何关系,黄巢起义是唐末的农民起义风暴,安史之乱是唐朝中期地方军阀起兵作乱。黄巢起义或称为黄巢之乱,指的是乾符五年(公元878年)至中和四年(公元884年)由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是王仙芝起义的后续。也是唐末民变中,历时最久,遍及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场农民起义。黄巢之乱祸延大唐半壁江山,导致唐末国力大衰。从公元859年的裘甫发动浙东叛乱开始,到公元884年黄巢之乱被平定而结束,历时25年,农民军席卷了现在的山东、河南、两江、福建、浙江、两广、两湖、陕西等十二行省,沉重地打击了唐朝的统治,加速了唐朝的灭亡。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762年)间所发生的一场政治叛乱,是由安禄山与史思明发动,同中央政权争夺统治权的战争,也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因为唐玄宗晚年怠政引起。由于叛乱者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为主,故称安史之乱。

返回目录

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的比较,有何异同点

黄巢起义和安史之乱有着很多不同的地方,首先安史之乱是因为当朝的叛臣想要夺取王位而发动的政治上的叛乱,领导阶级是大臣安禄山等人,他们了解国家的现状,并且还打着鲜明的口号,可以说是一场有预谋有指导的一次政变。而黄巢起义和安史之乱就不同了。黄巢起义是由农民自发组织的一次起义活动,在这次活动中不管是领导还是主体力量都是以农民为主,并没有什么先进的理论指导,只是因为农民生存环境恶劣,所以才发动了这场起义活动。从这方面来说黄巢起义和安史之乱有着很大的区别。
除此之外黄巢起义和安史之乱还有着很多不同点,在安史之乱发生的时候社会还是比较平稳的,安禄山的目的十分的明显就是要夺得政权,所以他进攻的路线也十分明了,虽然最后的结果依旧是唐朝战胜了,但是却在这个过程中对其造成了重大打击。而黄巢起义和安史之乱发生的时候情况不同,黄巢起义前百姓流离失所,就连依仗的土地也没有了,他们的生活十分的困难,再加上朝廷内部的黑暗,这才致使黄巢起义发生,由此看来黄巢起义和安史之乱有着本质的不同

返回目录

相比之下,黄巢起义和安史之乱,哪个对唐朝的伤害更大呢

应该是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才是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点而黄巢起义只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只稻草,如果没有黄巢起义的话可能还会又绿巢、红巢起义,而如果没有安史之乱的话可能唐朝的衰败就会晚些黄巢起义也可能不存在,下面还是说一下两者次叛乱。

一、叛乱原因

两者发生的原因可以说一点都不一样,安史之乱是提前已经有预谋好的而且他们的主要参加者是各地的节度使,原因当然还有唐玄宗的不管朝政以及对藩王的过度信任,而黄巢之乱的原因可以说和这些节度使甚至是贵族都扯不上什么关系,黄巢之乱是完完全全的农民起义战争也不只是贵族的舞台了,农民起义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活不下去了,在当时不仅是天灾人祸还是朝廷的不管不问都导致了农民反抗。

二、恶性循环
安史之乱之后虽然说唐朝挽回了一条性命但是也阻挡不了衰败的前进,而且唐玄宗在晚年可以说是昏庸的厉害再加上唐朝再也没有出现过几个明君了,所以导致了整个朝廷对于天下的管理不行连国库都是空的,而国库一空就导致了他们没有办法进行赈灾以及镇压叛乱,而如果进行不了赈灾等活动那么农民起义的苗头则会越来越旺盛,农民不安稳又收不上来税,这样唐朝就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当中,所以像宋朝他们把经济当作第一中心还是有一定原因的。

三、大唐灭亡
黄巢起义可以说就是唐朝灭亡的开始,而且和后来的李自成起义有非常相似的地方,两个人都可以说是帮别人打了工在辛辛苦苦灭了一个王朝之后却没有当上几天的皇帝,不过这都和他们的品格有关像黄巢这种连人都敢吃的当了皇帝才是最大的灾难。

返回目录

黄巢起义和安史之乱谁前谁后 安史之乱在前 黄巢起义在后

在唐朝,有两次事件非常出名:一是由安禄山领导的安史之乱,它发生在唐朝中期,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二是由黄巢领导的黄巢起义,它发生在唐朝末期,是唐朝灭亡的开始。以时间来算,安史之乱发生在前,黄巢起义发生在后。

一、黄巢起义和安史之乱谁前谁后

唐朝建立于公元618年,灭亡于公元907年,在这200多年里发生过黄巢起义和安史之乱。其中安史之乱发生于公元755年-公元763年,属于唐朝中期;黄巢起义发生于公元875年-公元884年,属于唐朝晚期,所以安史之乱发生在前,黄巢起义发生在后。

1、安史之乱的时间

安史之乱发生于公元755年12月16日(唐玄宗末年),结束于公元763年2月17日(唐代宗初年),是唐朝将领安禄山和史思明背叛朝廷后发动的战争,这是一场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此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

2、黄巢起义的时间

黄巢起义发生于公元878年(乾符五年),结束于公元884年(中和四年),是盐商儿子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是王仙芝起义的后续,也历史上历时最久,遍及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场农民起义。黄巢起义转战近半唐朝江山,导致唐末国力大衰。

Ps:唐朝末年曾发生过4次农民起义,第一次是裘甫起义(859年12月-860年6月),第二次是庞勋起义(868年7月-869年9月),第三次是王仙芝起义(875年-878年),第四次起义是黄巢起义(875年-884年),连续几次农民起义,彻底压垮了唐朝。

二、黄巢起义和安史之乱哪个对唐朝危害大

说到黄巢起义,一般后面会有一句话:黄巢起义是唐朝灭亡的开始;而说到安史之乱,后面一般会来一句: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至于哪一个对唐朝危害大,肯定是安史之乱,因为它属于地方实力派拥兵自重,借机造反,对于唐朝的伤害非常大,可以说是全方位的影响,绝不是一个转折点那么简单。

反观黄巢起义,它是由农民自发组织的一次起义活动。吃得饱穿得暖谁会出来起义,正是因为唐朝的衰落,导致政治昏庸和黑暗,很多农民走投无路,甚至连饭都吃不饱,在这种情况下黄巢起义才发生。只不过经历了黄巢起义后,唐朝元气大伤,已经无力改写覆灭的命运。但相比之下,还是安史之乱对唐朝的危害更大一些。

返回目录

唐朝时的黄巢起义和安史之乱有何异同

最大的区别:一个是由将领发动,一个是农民起义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向唐朝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也促使唐代开始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由于发起反唐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故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
黄巢起义又被称为黄巢之乱,指的是乾符五年(公元878年)至中和四年(公元884年)由黄巢领导的民变,是王仙芝起义的后续。也是唐末民变中,历时最久,遍及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场农民起义。黄巢之乱转战近半唐朝江山,导致唐末国力大衰。黄巢起义,采用流动作战的方式,避实攻虚,走遍今天山东、河南、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陕西等省广大地区,动摇了唐朝的统治。但由于长期流动作战,没有稳定的后方,缺乏经济上的保障和群众基础,故而很难持久下去,使起义军最后失败。

返回目录

如果您对本文的内容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认可。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