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对于李清照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和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是甚么词,很多人可能不是很了解。因此,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李清照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和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是甚么词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李清照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用了什么词
李清照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用了叠词的修辞手法。为了表达的需要,把同一的多音词接二连三地用在一起,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叠词。运用叠词可以起到突出强调和加强语气的修辞作用。
出自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在内容上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词人自己遭受不幸后的精神状态。“寻寻觅觅”,侧重写动作,心神不定,怅然若失;“冷冷清清”,侧重写感受,孤单寂寞,形影相吊;“凄凄惨惨戚戚”侧重写心境,悲惨凄凉,终日愁苦。三者用“情”贯穿一起。其次在声律上急促跳动,铿锵有韵,有节奏感。此外,在结构上为整首词定下基调,创造出悲伤的氛围,使读者屏息凝神,受其感染。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是甚么词
声声慢·寻寻觅觅(2005人评价)8.7朝代:宋朝作者:李清照原文: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3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蕉萃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傍晚、点点滴滴。这次第,怎1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到底是在寻找些什么
李清照“寻寻觅觅”一句出自其词《声声慢》,《声声慢》一词写于其暮年。
李清照的暮年可谓无依无靠,晚景苍凉,假如终身都在这种情况下度过,那么或许觉得会麻木或无尽的痛苦。
但曾经的快乐与幸福,相思与离愁,背叛与诈骗,国破与家亡,奔逃与流落,交错缠绕,也就酿出了复杂的心情,因而也使得《声声慢》一个愁字道不尽。
此词最为人重复咀嚼的莫过于首三句“寻寻觅觅,冷冷落清,凄凄惨惨戚戚”。
周济以为此十四字乃锻炼而成,非偶尔拈得之。除音乐上的刻意布置之外,更隐含的丰厚复杂的情感。
寻寻觅觅,寻什么 ,觅什么?于本词中所呈现的物象,所可见者是举头见到飞雁?是园中怒放的菊花?还是那傍晚中的秋雨梧桐?
其实,一切景语皆情语。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旧时”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这是对丈夫的相思;
亦是”留得罗襟前日泪,弹与征鸿“的哀怨;
也有”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的友谊期盼,
更是南渡后”归鸿声断残云碧“的无尽乡愁。
雁来钩沉,雁过还空。或许这满园菊花能够慰藉心灵吧,
词人曾赞过菊本是”“屈平陶令,风姿正相宜”的清幽高洁。这何尝不是易安的自比呢,但在美妙的心灵也不能如愿与所钟爱之人“无限依依”,终是“泪洒纨扇”,一度见弃于明诚。
还有那相思离苦,与菊在西风中相对,见证着她的”人比黄花瘦“。
往常更是家破人亡,所可望者,隐隐还有那乡国。
词对乡国的怀念亦如“仲宣怀远更苍凉”,假如向时还有那“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的强自开解。
此时却是菊花虽盛,人尽憔悴。在潜认识中,作者当是对归乡不抱希望了吧。
再有那傍晚中的雨打梧桐,易安有词《忆秦娥》中有句云:“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又有《鹧鸪天》句云: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这是一种无边的寂寞一次次来袭,伴着对昔日的离愁与今日的乡思。
在词人终身中,所重者乃少女时的欢乐无忧的生活,与婚后曾经的情投意合,亦兼着士大夫对家国的关注。所伤者乃明诚曾经的离弃,二婚的被歁骗,更是乡国已远,故国难复的痛苦。这也就使得词人南渡后的词基调沉郁忧伤。
但一个在童年时得到满足的人来讲,即使暮年生活中平安需求不能满足,爱的需求不能满足,也不会让她放弃追求人生的价值。
这也就有了词人为什么勇于开启第二段婚姻,又在第二段婚姻不自得的状况下也勇于离婚。
也就有了她在国破家亡孤苦寂寞的状况下还是想着开解本人,哪怕一杯酒,”也莫负东篱菊蕊黄“,哪怕”物是人非事事休“,但”闻道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由此,其《声声慢》中的这首句”寻寻觅觅“,焉又不是其不甘于这凄苦悲愁,要在这有限的空间里得到些抚慰?虽然拟在双溪泛轻舟,又”只恐 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虽然要 ”寻寻觅觅“些聊可慰藉的物事,最终却也不过”冷冷落清,凄凄惨惨戚戚“”怎一个愁字了得“。
罗大经《鹤林玉露》:起头连叠七字,以妇人乃能创意出奇如此。
显然,这是一种男性视角下的评论,也就是古代文人并不是不晓得女子能诗文,但历来是一种“不断在模拟,从未被超越”的心态,也因而,《声声慢》一出,“妇人能创意出奇如此“,从未有过男性文人会想到如此的创意,这其中包含着几羡慕激赏。
因而,张端义《贵耳集》赞:此乃公孙大娘舞剑手,本朝非无能词之士,不曾有以下十四叠字者。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鉴赏
《声声慢·寻寻觅觅》是一首尽显哀愁的词,下面我们一起来鉴赏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欢迎大家阅读!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鉴赏
这首词写于李清照生活的后期。一题作“秋情”,赋秋就是赋愁,但这里的愁已不是女词人闺中生活的淡淡哀愁,词人经历了国家危亡,故乡沦陷,丈夫病逝,金石书画全部散失,自己流落在逃难的队伍中,饱经离乱,所以这里的愁是深愁,浓愁,无尽的愁。
词一开头就用了十四个叠字。“寻寻觅觅,”词人好象有所寻求,但又不知道要寻求什么,这时她已经历了国破、家亡、夫逝的沉重打击,生活中美好的东西都已不存在了,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已经没有什么可寻觅,也没有什么需要寻觅的了,但词人还是希望找点什么寄托自己空虚寂寞的情怀,支撑自己孤苦无助的人生,但寻觅的结果只能是“冷冷清清”,周围的环境是一片凄清冷落,更让人感到现实的孤苦无援。“凄凄惨惨戚戚”,写词人内心的凄凉、悲苦、惨戚的情绪。这三句都在表现女主人的愁苦无聊,寂寞哀伤,但各有侧重,第一句写神态,第二句写环境,第三句写心情,第二、三句又是第一句“寻寻觅觅”的结果,“冷冷清清,先感于外;凄凄惨惨戚戚,后感于心,进入愁境”(吴熊和《唐宋词通论》)。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刚觉得有点儿暖和却又变冷了,这是秋天的时令特征。“将息”,调养。人在天气多变化时,是很难适应的,更何况是年岁已大,身体衰弱,又遭遇了如此不幸的人,就更是对天气的变化特别敏感,更觉得难以将养适应了。
为了适应这多变的秋天时节,词人企图以酒御寒,但“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酒是“三杯两盏”,量少,又是“淡酒”,怎么能抵挡黄昏时的阵阵秋风呢?淡酒不敌风寒,饮酒也不能排遣忧愁。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雁飞过去,正令人伤心,原来雁是我过去见过的。这里我们可看到三层意思:(一)雁飞过去了,雁叫声声,凄厉难闻,正令人伤心,原来大雁是老相识了,触动我内心的创伤已不止一次,现在又来触动我,使我伤心难过。(二)古代有雁足传书的传说。雁以往是给我带过信的,给我安慰,现在丈夫已逝,亲戚离散,雁飞过去无信可带,不能再给我安慰了,使我伤心。(三)作者的故乡在北方,而此时作者沦落南方,秋天北雁南飞,引起了对故乡的思念,所以使她伤心。雁在北方就相识,现在看到雁不是在故土,而是在异乡,发出物是人非的感慨,寄托怀乡之意。
词的下片承接上片。“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黄花”是指菊花,品种是黄色的。“堆积”,指花开之盛,可能是小菊花密密麻麻地开放,不是言落英满地。“憔悴损”指人因伤心而消瘦。损,煞,是说憔悴得很。有人认为是黄花“憔悴损”,不妥,因为前面的“堆积”不作零落解,菊花是枯在枝头的。“谁”,指自己。“堪”,能够,经得起。菊花盛开,本要摘花插在瓶子里,可人已憔悴,如今还有什么心思和兴趣去摘花呢?已经没有赏花的心情了。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一个人坐在窗边,象守着什么东西一样,百无聊赖,希望天早一点黑下来,看不到窗外一切使人伤心的东西,但天偏偏与人作对,越等越觉得时间漫长,度日如年。
寂寞难耐,好不容易等到黄昏,等来的却是更令人伤心的东西:“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风吹梧桐叶,萧萧瑟瑟,本已悲凉,又加细雨滴到梧桐上,更助悲凉。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李清照是位敏锐善感的词人,雨打梧桐点点滴滴,好象敲击着她破碎的心灵,使她悲伤至极。
这种种情形不断地折磨词人,情何以堪?所以词人最后冲口而出:“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次第”是说这种种情形或这种种光景。这种种情况加在一起,怎么是一个“愁”字可以概括得了!“愁”说不清楚,用人间文字和语言概括不了,写出了无尽的愁绪,传达出种种难以言传的’哀痛。
这首词是在国破家亡、流落异地时写的,词中诉说了词人孤愁无助、生意萧条的处境,寄托了极其深沉的家国之思,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词的描写纯用赋体,写了环境,写了身世,写了心情,并将这三者融为一体。词中写客观环境的事物有:淡酒、晚风、飞雁、黄花、梧桐、细雨,这些景物都贯穿浓重的感情色彩,渗透着作者的主观感受,创造了冷落、凄清、寂寞的意境。凄凉的景物一路写下来越积越多,伤感越来越浓重,最后堆砌的愁苦迸涌而出。
词中用了九对叠字,叠字用得很自然,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前人称赞她笔力很健。这些叠字用得自然妥帖,是经过作者锤炼而得的,使寂寞、怅惘、痛苦的感情通过这些叠字的渲染得以尽情的表现。
词的语言通俗平易,虽是寻常语,但富有表现力,表现了深刻的内容。《声声慢》词调可押平声韵,也可押入声韵,词人选用了入声韵,能够很好地表达忧郁的情怀,并多次运用双声字、舌音和齿音字,更加重了凄切悲苦的情调。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赏析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赏析
唐宋古文家以散文为赋,而倚声家实以慢词为赋。慢词具有赋的铺叙特点,且蕴藉流利,匀整而富变化,堪称“赋之余”。李清照这首《声声慢》,脍炙人口数百年,就其内容而言,简直是一篇悲秋赋。亦惟有以赋体读之,乃得其旨。
词中写主人公一整天的愁苦心情,却从“寻寻觅觅”开始,可见她从一起床便百无聊赖,如有所失,于是东张西望,仿佛飘流在海洋中的人要抓到点什么才能得救似的,希望找到点什么来寄托自己的空虚寂寞。下文“冷冷清清”,是“寻寻觅觅”的结果,不但无所获,反被一种孤寂清冷的气氛袭来,使自己感到凄惨忧戚。于是紧接着再写了一句“凄凄惨惨戚戚”。仅此三句,一种由愁惨而凄厉的氛围已笼罩全篇,使读者不禁为之屏息凝神。这乃是百感迸发于中,不得不吐为快,所谓“欲罢不能”的’结果。
“乍暖还寒时候”这一句也是此词的难点之一。此词作于秋天,但秋天的气候应该说“乍寒还暖”,只有早春天气才能用得上“乍暖还寒”。我以为,这是写一日之晨,而非写一季之候。秋日清晨,朝阳初出,故言“乍暖”;但晓寒犹重,秋风砭骨,故言“还寒”。“最难将息”句则与上文“寻寻觅觅”句相呼应,说明从一清早自己就不知如何是好。
下面的“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晓”,一般的通行本作“晚”。说“晓来风急”,正与上文“乍暖还寒”相合。古人晨起于卯时饮酒,又称“扶头卯酒”。这里说用酒消愁是不抵事的。至于下文“雁过也”的“雁”,是南来秋雁,正是往昔在北方见到的,所以说“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了。
上片从一个人寻觅无着,写到酒难浇愁;风送雁声,反而增加了思乡的惆怅。于是下片由秋日高空转入自家庭院。园中开满了菊花,秋意正浓。这里“满地黄花堆积”,是指菊花盛开,而非残英满地。“憔悴损”是指自己因忧伤而憔悴瘦损,也不是指菊花枯萎凋谢。正由于自己无心看花,虽值菊堆满地,却也不想去摘它赏它,这才是“如今有谁堪摘”的理解。这里既写了自己无心摘花的郁闷,又透露了惜花将谢的情怀,笔意比唐人杜秋娘所唱的“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要深远多了。
从“守着窗儿”以下,写独坐无聊,内心苦闷之状,比“寻寻觅觅”三句又进一层。“守着”句依张惠言《词选》断句,以“独自”连上文。秦观(一作无名氏)《鹧鸪天》下片:“无一语,对芳樽,安排肠断到黄昏。甫能炙得灯儿了,雨打梨花深闭门”,与此词意境相近。但秦词从人对黄昏有思想准备方面着笔,李则从反面说,好象天有意不肯黑下来而使人尤为难过。“梧桐”两句不仅脱胎淮海,而且兼用温庭筠《更漏子》下片“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词意,把两种内容融而为一,笔更直而情更切。最后以“怎一个愁字了得”句作收,也是蹊径独辟之笔。自瘐信以来,或言愁有千斛万斛 ,或者愁如江如海,总之是极言其多。这里却化多为少,只说自己思绪纷茫复杂,仅用一个“愁”字如何包括得尽。妙在又不说明于一个“愁”字之外更有什么心情,即戛然而止,仿佛不了了之。表面上“欲说还休”之势,实际上已倾泻无遗,淋漓尽致了。
总结:以上就是本站针对你的问题搜集整理的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