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相信很多人对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全文及翻译是什和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意思都不是特别了解,因此今天我来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全文及翻译是什和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意思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这些问题。

本文目录一览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全文及翻译是什么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全文及翻译是: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白话解:大学的道理,在于彰显人人本有,自身所具的光明德性(明明德),再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去除污染而自新(亲民,新民也),而且精益求精,做到最完善的地步并且保持不变。

2、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白话解:能够知其所止,止于至善,然后意志才有定力;意志有了定力,然后心才能静下来,不会妄动;能做到心不妄动,然后才能安于处境随遇而安;能够随遇而安,然后才能处事精当思虑周详;能够思虑周详,才能得到至善的境界。

3、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白话解:天地万物皆有本有末,凡事都有开始和终了,能够明白本末、终始的先后次序,就能接近大学所讲的修己治人的道理了。

4、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白话解: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治国),一定要先治理好自己的家庭(齐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家庭,一定要先修养好自己本身的德行(修身);要想修养自己本身的德行,必须先端正自己的心意(正心)。

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意,必先使自己的念头真诚、无私(诚意);要想使自己的念头真诚无私,必先明理—穷究事物的道理(致知);要想明理致知,必先要革除物欲,修正其不正确的观念(格物)。

5、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白话解:上自天子,下至平民,一切都要以修身为做人处事的根本,如果不修身,连根本的修身都搞乱了,却想要治国平天下那是不可能的;把切近的修身、齐家看得不重要,反而去高谈治国平天下,从来没有这样的道理。

返回目录

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意思

“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意思是:了解并达到人们都具有的至善的道德本性,在于推己及人,帮助、教育他人,使其也成为有道德的人,最后的结果是通过道德修养而达到并保持人类最高的善。
“明明德”就是悟道。去修行做济世救人的事就是“亲民”。“止于至善”是超凡入圣,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是一个凡人成为圣人的三个纲要。这句话是《大学》的纲领旨趣,也是儒学的目标所在。

返回目录

《大学》之“明明德”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此乃“三纲八目”之“三纲”。
注释:“明明德”第一个“明”:擦亮,使之恢复明亮。朱熹言及“明德”是人天生的灵性。
今天深入学习《大学》之“三纲八目”“三纲”第一条“明明德”。
儒家的意思,人的灵性应该是让人都能、都会处理所有的事,但是生活中却不是这样。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曰“气禀所拘”,再曰“人欲所蔽”。前者古人认为大致是受遗传物质所影响,后者则是人性使然。“气禀所拘”肯定是不好改变的,遗传的呀。而我们教育能改变或者确切地说可能改变的只能从“明明德”来出发。
“明明德”就是从“为人欲”出发,使人端庄地秉持人天生的灵性,而不是为世俗的一些物质、权欲“利令智昏”。
关于围绕“明明德”出发点内容,朱熹有言:“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什么意思?用现在的话说,我们学生是有基础的。有什么基础?“发”,就是学生发展的发端处。结合孟子的“四端论”:“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强调这“四端”是个人就有的,除非这个人自我堕落,自我心甘不上进—“人之有是四端也,尤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再怎么样的学生,他都有恻隐之心、羞耻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我们的学生,那还是有“基本学情”的,是张居正所言的“有本之学”。
王阳明的“致良知”、孟子所言的“良知良能”(良知生而知之,良能不学而能。这些就是人之初,性本善的“知能”)、朱熹所述“具众理而应万事者”这所有的无一例外都是《大学》所说的“明明德”。林清玄生前最后一条微博:“在穿过林间的时候,我觉得麻雀的死亡给我一些启示,我们虽然在尘网中生活,但永远不要失去想飞的心,不要忘记飞翔的姿势。”
这也给我启示:我们所要学习的,所要改变的东西就是我们内心真善美的自我。
有些人为了强调“明明德”的必要性,反驳六祖慧能的偈子: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如果拿到我们教育教学中来,我们的教育对象大多数“身”本是“菩提树”、“心”不是“明镜”。
六祖慧能的对手神秀拿到现在来说应该是勤快的老师: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轻拂拭,勿使惹尘埃。
陶行知应该认同神秀的观点:“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那么,陶行知先生应该是支持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采取“明明德”的行为的。他主张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那学习不止是学习知识而应该是体察自己“尘埃”在哪里,采取合适的方式去“拂拭”。这应该是真正的“知行合一”吧。我们当前所倡导“不忘初心”也是“明明德”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所以,学会向自己内在深处的真善美学习,学会向自己学习这也是《大学》开篇所言强调的。

返回目录

读《大学》传篇:明明德

译文:
《尚书·康诰》说:“能够弘扬光明的品德。”《尚书·太甲》说:“顾念上天赋予的光明德行。”《尚书·尧典》说:“能够弘扬崇高的品德。”这些话都是说要自己弘扬光明的品德。

古人把 “明明德”称之为天命。古人认为,珍惜上天赐予我们的“德”,并把它发扬光大。不愧于心,不愧于上天对我们的期望,这才是每个人都应该遵循的天命。

从古至今,天下的人皆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为官之人,一类则是平民百姓。

古人认为,不管是官场中的达官贵人,还是一届平民布衣百姓,皆应“明明德”,顺应天命而为之。

为官之人的明明德,能使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富强康盛。普通百姓的明明德,能使社会和谐,促进国家发展。

孔子在《大学》中,提出的“三纲领”中的“明明德”,一直都是古代读书之人,励志一生的“修身之道”。

这一重要纲领,时至今日,仍然是我们每个人都应遵循的重要之道。

“官德”,狭义上说就是“为官者的德行”。“官”,为民之表率,“官风”,决定着“民风”,有什么样的“官德”影响,就会有什么样的官风结果。

所以,为官先为人。从官,一定要先树立良好的“官德”。首先是立德,其次是守德,最后是律德。这样才能,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众。

东晋孝武帝的岳父王蕴,曾任吴兴太守之时,政绩卓越,以仁德之心,感化民众,成为了历朝历代的为官者之典范。

一次,境内发生灾荒,百姓朝不保夕,忍饥挨饿。王蕴下令打开粮食,赈济灾民。

当时,主簿劝他:“这样是违犯朝廷规定的,会被朝廷责罚的。大人,我们先上报朝廷,得到批准后再行实施吧!”

王蕴下令立即开仓救民,百姓因此保住了性命。朝廷以违犯条规法律为由,免去了王蕴的职务。

这种不公平的责处,激起了民愤。皇上只得又颁布诏令,只给予王蕴降职处分,改任他为晋阳太守。

王蕴,身为百姓的父母官。一生秉承为官的三字真言“克明德”。他在百姓受难时,能够将官位置之度外,一心救助百姓,渡过灾难。这样一位始终以民生疾苦为重,不以官位为重的好官,自然会得到百姓的拥戴,必然也会流芳百世。

意谓, 君子应当不受外界影响来修养身心,用勤俭来养德。不看清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身心不宁静就无法实现远大的理想。

古人把人分为两类,一是君子,二是小人。我们在古人简单明了的分类中,就可以看出古人聪颖的智慧。无论男人,女人;无论年龄几何;无论从事何等工作,按照人类道德标准划分,无外乎就是这两类人。

如果一个人在家孝敬父母,那么这个人就一定是一个善良的人。

曾被元代郭居敬编入《二十四孝》中的“陆绩怀橘”的故事,就一直被世人千古传诵,影响深远。

三国时期,被称为“神童”的陆绩。博学多才,以孝著称。曾著有浑天图,有《周易注》十五卷,《太玄注》十卷。

陆绩曾任郁林太守,在任期间,为政清廉,深受百姓爱戴。任期届满,返乡之际,因为家产微薄,船轻不稳,只得将岸边的一块巨石装在船上,以便航行。

陆绩到家后,将这块巨石放在家门口。后来,这块巨石“郁林石”、“廉石”,现存放于苏州文庙内。

陆绩六岁时,跟随父亲去一大世家拜访。陆绩在做客时,吃到了味道鲜美的橘子,便拿了几个揣在怀里。临行之际,起身告辞时,怀中的橘子掉在了地上。

在座的人听到都很感动,觉得陆绩小小年纪,能如此尽孝道,是大人所不及的。

从此,“陆绩怀橘”的故事,流传至今。陆绩故里乍浦刘家埭(dai四声),也因为被称为“怀橘里”,受后世人们的谒拜。

陆绩六岁,怀橘孝母。为官期间,俭以养德。他严于利己,用一生的“好德行”,将上天赐予他的光明品德发扬光大。

从古至今,我们都希望自己是一位有“才”之人。“才”,一直都是我们每个人极力推崇的智慧象征。

上学时,好学生能够得到老师和家长以及同学们,众星捧月般的对待;工作时,能力强的人,能够受到领导的赏识与重用;商场上,叱咤风云的商界大佬们的成功创业史,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政治上,一心为民,清正廉洁的共产党员们,能够得到百姓的爱戴与拥护。

老人们常说:365行,行行出状元。在不同领域,发光发热的有才之人。皆用一己之力,为国家,为人民,为社会,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纵观古今,但凡,名垂历史,被世人流传、歌颂的有才之人,皆都有着不凡的高尚品德。

人们对他们的了解,皆始于“才”,终于“德”。人们钦佩他们的学识与才能,但人们最终皆臣服与他们“高尚德行”的人格魅力之下。

意思是说,深奥的乐曲,能合唱的人很少。美好的声名越盛,实际的德才常常难以相配。

毛主席经常用这句话,告诫干部应当谦虚、谨慎,正确对待自己,时刻都要注意修行自己的德行。

这句话,出自东汉大臣“李固”的《遗黄琼书》。李固用自省、自律、自修的一生,为世人留下了这样一句十六字真言。

李固,少年好学,常不远千里,步行寻师,饱览群书,结交英贤,志在四方。曾历任荆州刺史、太山太守,太尉等职。因为提出“权去外威,政归国家,”与当朝的大将军梁冀产生间隙,被其陷害谋反,逮捕之罪,冤死狱中。

梁冀下令将李固的尸首,扔在大道之上,不许收尸。如果有谁胆敢去吊唁,罪加一等。

李固有一名弟子,名叫郭亮,刚满十五岁,带着刑具上书朝廷,要求皇上准许收敛老师的尸首,却遭到拒绝。他就回到老师李固的尸体旁,日夜守护,痛哭吊唁,申诉冤状,不肯离开。

李固的另一位学生董班,也冒着生命危险,前来哭吊恩师李固。最后,监守尸体的官吏被他们的师生情谊,深深感动。太后闻之,也被他们的真情打动,允许他们收敛李固的尸体。

于是,李固的两位学生,将恩师的尸体运回故里安葬。

李固一直主张“以仁义治天下,实现社会和谐。”

李固的这些言论,穿越千年时空,仍然闪烁着睿智的光芒。一个能够被世人称颂为有仁德的人,他的修养必然是恢宏大度,他的格局必然是超出常人。

一心苦读圣贤书的李固,以才辅德,以德为重。面对强权,李固不惜用生命去捍卫“以仁义治天下”的思想,不惜用生命去换当朝的恶风。

李固出生在动乱的东汉末年。身为太尉的他,没有选择和其他大臣一样,谨言慎行,做一个众臣中的“乌合之众”。面对乱世当道,他直抒己见,誓死也要树立朝廷正气。

李固生时为人中豪杰,死后为鬼中英雄。这样的“德义”之人,必将会流传千古,受后人永世敬仰。

意思是说, 君子之间的交往像水一样清澈,不掺杂污浊之物。小人之间的交往包含着浓重的功利之心,表面看起来像甜酒一样甘浓,实则浑浊不堪。

李固用自己的生命,坚持着“仁义治天下”的思想。李固的弟子,为了收敛恩师的尸首,不畏安危。他们之间,既是师生情,又是君子之交。

所以,与君子之交,在其落魄之际,绝对不会遭君子唾弃。在其危难之际,绝对不会遭君子遗弃。

我们让自己成为一个“以德养身,以德服人”的人,才会吸引更多的“君子”成为朋友。

全民的综合素质,以“德”为前提。所以,为了自己,也为了祖国的和谐和伟大复兴,我们都应该以“明明德”为己任。

返回目录

“明明德”什么意思

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即“使彰明”,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 品德.
《大学》里的句子,我们中国文化概论老师才讲掉

返回目录

《大学》上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何谓“明明德”

“古人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 社会 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是《大学》中的第一句话。《大学》本是《礼记》中的一篇,宋代朱熹将其单列成“四书”之一。从内容上看,《大学》是一篇极为珍贵的古代教育哲学论文。《大学》体大思精,以人为根本,以培养君子为目标。《大学》的哲理福国利民,是人成就功业、立身行道的指南。全文纲举目张,事理完备。其哲理精微,由内而外,由己而人,从抽象概念到实际功夫,宗旨即是做大人与君子。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三个“在”层层递进,被称为大学之道的“三纲”,“三纲”即三个宗旨、三个纲领。而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则被称为大学之道的“八目”,“八目”指的是为了达到“三纲”而设计的八项条目功夫,或者说八个进修阶梯。
所谓“明明德”,第一个“明”是动词,第二个“明”是形容词,意指不断地彰明人自己内在的光明的德行(仁义礼智信等),培养高尚的道德。古人认为,人的德行赋之于天,人人皆有,但并非人人都能自觉。孟子讲善性,认为人心是良心,人情是真情,所以他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圣人与我同类”“人皆可以为尧舜”。
“明德”即“善端”“善性”。“善端”如星星之火,泉源细流,如欲“善端”培养成“善性”(即圣人之性),必须“扩而充之”,同时还要谨防腐浊的玷污。“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所以“明明德”的第一个“明”就是要阐明、彰显、发扬光大,这正是修己、内圣之道。
所谓“亲民”,是指亲和百姓,以百姓的好恶为好恶,爱护民众,这也是儒家“德治”“仁政”思想的来源。孔子说“仁者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都是一种亲民的思想。
宋儒程颐、朱熹解“亲民”为“新民”,即除旧布新、洗汰旧的不良习惯,刷新自我、革新人民的精神面貌。其实这两种解释并不矛盾,都是中华文化的一贯思想,也是先圣先贤的理想追求之一。要“新民”,必先“亲民”,“亲民”的目的是为了“新民”,也就是说,只有真正的“亲民”者,才能使民“新”。所以,“亲民”正是安人、外王之道。
所谓“止于至善”,是指追求最高、最完美的意境,保持尽善尽美的境界。修己、安人二者结合,内圣、外王二者统一,才能达到至善的境界。而一旦达此目标,就要恪守这一目标而不移。“止于至善”是一种至高境界,最先达到者应是先知先觉者,应是管理者、带头人。所以说,大学之道是大人、君子之学,至善是中国文化中修养的最高境界。至善的境界虽不能轻易达到,但有达到的可能,君子仁人应有达到的希望。以上三点,即《大学》之纲。
1941年4月,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写了一篇文章《大学一解》,用“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总结清华大学三十年之经验。文章指出,“学子自身之修养为中国教育思想中最基本之部分”,“大学新民之效……为大学校对 社会 秩序与民族文化所能建树之风气”。梅贻琦的这些洞见,是现实与 历史 的统一,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也是人文与科学的统一。值得一提的是,老清华男生宿舍有“明斋”“新斋”“善斋”三斋,也是以《大学》三纲领命名。
今天,我们如何坚持核心价值观,坚守心中的德,继而将这种个人的德汇聚成国家的德、 社会 的德,以大德的力量促使国家前进,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研究的问题。
来自网络
大学之道在于明朋德。意思是,最高的学问,莫过干把德学明白了。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高尚的品德。
明明德,光明自身的德性。才能以德配天,获得天命。
最初可以看作是周王朝的“顺天应命“,为周天子正统而设定的天人合一理论。
孔子创立儒家之后,修身明德成了儒者的目标,“明明德“可以放诸个人身上,修身以明德,修身以俟天命。
虽然《大学》本是“帝王书“,但经过后世儒家的不断注疏,已经是儒家重要的修身经典了,不必都往政治上靠。
《大学》开宗明义即讲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明明德”:第一个“明”是动词,彰显、发扬之意。第二个“明”是形容词,含有高尚、光辉的意思。 第一句话翻过来就是“《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高尚的德行,在于关爱人民,在于达到最高境界的善。”其后的“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的论述是中华文明对做事取得成功之根本所进行的精辟论断。
从现代管理角度解读,《大学》的第一段话表达了二层意思:其一,高尚美好的愿景;其二,要系统做事才能真正成功(近道)。 现代系统理论认为,由各相互连结的部分构成的整体就是系统。核心思想是各局部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共同对整体发挥影响,因此,不可偏废。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语出《大学》开篇,意思是说,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关于什么是大学,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目前关于大学是什么,大学教育该如何开展也有各种各样的说法。
大学到底应该教会学生什么?是一项谋生的技能还是良好的品德修养,远大的目标和理想?
每个大学都有自己的校训,校园文化以及培养目标。
目前比较中庸的说法是: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也就是培养学生既要有远大的理想抱负,又要踏踏实实的走好每一步。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是1931年,梅贻琦出任清华校长就职演讲时说的,也是大家经常谈论的一种说法。意思是说: 大学,并不是只有高大的建筑的学校,而是要 有名师。引申起来说就是。大学并不是空有大的教育规模(硬件方面),而是要有大的师资力量和优秀的教育系统。
《大学》本来是《礼记》中的一篇,南宋时,朱熹将 《大学》与《论语》、《孟子》、《中庸》合成四书 ,作集注,就是后来的《四书章句集注》。朱熹的集注已被后代学者发现有很多地方,难以自圆其说,所以不能偏听偏信,要有自己的思考。
要理解“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就要先知道 《大学》是为谁所写,目的是什么?
在古代,“大学”是 专门培养贵族子弟成为政治领袖的高等教育机构 ,所以,《大学》并不是写给平民百姓看的, “齐家、治国、平天下”中的“家”也非普通百姓之家,而是“大夫之家”。
明白了《大学》是为了未来的政治领袖而作,就能理解 “明明德”这句话是,彰显高明的品德。
在这里,彰显高明的品德并不是沽名钓誉的行为,因为“明德”并非是普通百姓的高尚德行,而是国君善待百姓的美好品德。一个国君如果能在天下彰显高明的品德,就说明君主有君主的风度,臣子有臣子的情操,百姓就会幸福, 社会 就会稳定。
整个《大学》的目的,就是教育这些未来的政治领袖,能够像尧、舜、禹这些贤君一样,彰显善待百姓的美德,能够亲近百姓,能够使国家中的人,都能做自己该做的事,使“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实现一个理想的 社会 境界。
可以说,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是整个大学要实现的目标, 也就是《大学》的 三纲。 要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就要靠个人修为,也就是 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目来修炼自己,培养自己作为明君的德行。
《大学》的篇幅虽小,但却意味深远,是先秦儒家哲学一个不可分割的典籍,如果你把《大学》与《论语》、《孟子》、《易经》、《中庸》结合起来看,就会发现里面有孔子所说的 “一道而贯之” ,说到底,先秦儒家强调从国君到百姓都要由内而外、修身养性,形成合适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当全 社会 的人都能做到这一点,整个国家就会是理想的国家。
清朝学者颜元(1635-1704)曾说过, “必破一分程朱,始入一分孔孟。” 说的就是,要真正了解孔孟精神,就要抛弃程颐和朱熹的集注。朱熹对于先秦儒家哲学的注解,很多地方并不合理,所以,还是要从阅读原典开始,遇到不懂不明的地方,多参考别的学者的看法,再在这个过程中,加上自己的思考,做出合理的判断,形成自己的看法。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出自儒家经典《大学》一书。《大学》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文章,朱熹把它们与《论语》、《孟子》和《中庸》放在一起合称《四书》。
朱熹将《四书》首先进行了分章断句,然后引用前人的注释并汇集到一起,所以他对《四书》的解释称为《四书章句集注》。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从公元1313到公元1905年,一直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标准用书。
《大学》相传是孔子的弟子曾参(曾子)所作,旨在发明古代的大学之旨。
在古代,大学是相对于小学而言。顾名思义,小学是指小人之学、孩童之学。古代8岁入小学,主要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这些构成了小学的基本学习内容。
大学则指大人之学,成人之学。古代15岁入大学,主要学习“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概括地说就是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培养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价值取向。穷理指研究事物的道理,正心指端正自己的思想,修己指修养自己的德性,治人指治理百姓。
“大学之道”,意思就是大学所讲的道理、大学的宗旨。关于“明明德”,首先第一个“明”是动词,发扬、发挥的意思;第二个“明”是形容词,修饰“德”,“明德”就是“光明的德性”。“明明德”意思是充分发扬(内在的)光明的德性。
所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的意思是,大学的宗旨,大学所教于人者,就在于充分发扬自身内在的光明之德。这句话之后是“在亲民,在至于至善”。
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就是《大学》的“三纲领”。
“明明德“一说,出自于曾子所著大学》一文。大学》是儒家的重要经文,江谦在蕅益大师所著大学直指》补注中称:“大学》一书,世间法之总持也,而即为出世资粮。“
为什么大学》堪称“世间法之总持“?因为天下太平、国家兴旺的根本,在于修身,修身之本在于正心,正心之本在于诚意,诚意之本在于致知,致知之本在于格物,物即身、家、国、天下之物,即一切物质、精神现象。
蕅益大师在大学直指》一文中说“在明明德,便说尽大学之道。上明字,是始觉之修;下明德二字,是本觉之性。“
始觉之修的下手之处就是格物。因此,必须明了格字之义。江谦说:“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其本正之谓格;格感通也,竖穷三际,横遍十方之谓格。“由江谦的解释,可以知道格字之义 是正,正其不正而归其本正,即始觉之修达本觉之性,本正即本觉之性,本觉之性即佛性。
如何正其不正而归其本正呢?印光大师则说得直捷明了,格物就是格除私欲。孔子之说很是痛快,“诗经三百首,一言以蔽之,思无邪“,“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说的都是正,即格物。
由格物而达的精神境界,蕅益大师告诉我们:“正其心者,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也;诚其意者,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也;致其知者,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也。“是修道的全部心路历程。
曾子是有修证之人,但因儒家是治世之道,经文虽是心法,但不明言,会者自知。
中国是一个教育制度在夏商周三代就开始走向完备的国家。在周代,王宫、国都乃至闾巷都有办学。以公学为主,也有私学。像孔子就是 历史 上第一个广泛办私学的人。这也是他早期生涯中的一个主要谋生手段之一。
可见“大学之道”指的是“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其关键“在明明德”,这是有别于所谓“小学”以及“俗儒记诵词章之习”(譬如八股科举应试之学)。
这里两个“明”字,前字作动词解,意为“觉察明了”;后字作形容词解,意为“光明的”。因此“明德”是光明之德,而“明明德”是“去认识明了光明之德”。
也就是说,所谓大学的根本在于去学习认识道德的光明。
人自性的道德能使人心走向光明,这也是陆九渊论心,王阳明以“良知”为本的根源。
认识恢复人本具的道德光明,也就是复归本性,如孟子言性善,强调从“恻隐之心”,从“不忍人之性”而习得“王道”。这即所谓的大学之道。

返回目录

明明德含义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1)大学的目的,在于彰显高尚的品德.
2)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即“使彰明”,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 品德.

返回目录

在明明德,是什么意思

在明明德的意思是在于弘扬高尚的德行。

在明明德出自《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高尚的德行,在于关爱人民,在于达到最高境界的善。

在明明德第一个“明”是动词,是彰明、弘扬的意思;第二个“明”是形容词,意谓“光明的”。大学开篇就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讲的是儒学三纲八目的追求。 

所谓三纲,即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它是《大学》的纲领旨趣,也是儒学的目标所在。所谓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既是为达到“三纲”而设计的条目工夫,也是儒学为我们所展示的人生进修阶梯。 

扩展资料

《礼记·大学》的影响:

《大学》作为《礼记》中的一篇,它对于汉儒的思想有直接的启发。特别是到宋代理学勃兴后,借助科举的力量,又使它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宋以后几乎每一个读书人都受到《大学》的影响。《大学》强调了学习者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还强调了对社会的关心和参与精神,对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与促进社会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

《大学》所提出的“修、齐、治、平”思想,几乎成为读书人的唯一标准理想。这种思想主张积极人世,注重自身修养,关心人民疾苦,努力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安定,拥护统一,对社会的繁荣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返回目录

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出自春秋末期曾子所著的《礼记·大学》。

大学之道即大学的宗旨。大学一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博学的意思;二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入之学。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即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亲应为新,即革新,亲民也就是新民,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

原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高尚的德行,在于关爱人民,在于达到最高境界的善。知道要达到至善的境界方能确定目标;确定目标后方能心地宁静;心地宁静方能安稳不乱。

安稳不乱方能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方能达到至善。凡物都有根本有末节,凡事都有终端有始端,知道了它们的先后次序,就与《大学》的宗旨相差不远了。

文章赏析:

《大学》作为《礼记》中的一篇,它对于汉儒的思想有直接的启发。特别是到宋代理学勃兴后,借助科举的力量,又使它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宋以后几乎每一个读书人都受到《大学》的影响。《大学》强调了学习者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还强调了对社会的关心和参与精神,对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与促进社会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

《大学》所提出的“修、齐、治、平”思想,几乎成为读书人的唯一标准理想。这种思想主张积极人世,注重自身修养,关心人民疾苦,努力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安定,拥护统一,对社会的繁荣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返回目录

如果本文的解答对您有所帮助,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支持。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