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网友们,相信很多人对谚语是指什么和“谚语”是什么意思都不是特别了解,因此今天我来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谚语是指什么和“谚语”是什么意思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这些问题。

本文目录一览

谚语是指什么

谚语是指什么

谚语是指什么,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与生活中经常能接触到一些谚语,谚语一般是通过口头传播,流传下来的,是中国人千百年传承下来的智慧结晶。下面来看看谚语是指什么。

谚语是指什么1

谚语指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

谚语跟成语一样都是语言整体中的一部分,可以增加语言的鲜明性和生动性。但谚语和名言是不同的,谚语是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名言是名人说的话。

有的是农用谚语,如“清明前后,栽瓜种豆”;有的是事理谚语,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的属于生活上各方面的常识谚语,如“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等,类别繁多,数不胜数。

常用谚语:

1、人要靠五谷养,田靠粪土长。

2、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

3、马好不再叫,人美不在貌。

4、近邻不可断,远友不可疏。

5、常用的`铁不锈,常练的人不病。

6、全是生姜不辣,全是花椒不麻。

7、井越掏,水越清;事越摆,理越明。

8、火到猪头烂,钱到公事办。

9、父望子成龙,子望父升天。

10、先胖不会胖,后胖压塌床。

谚语是指什么2

常见的谚语大全

薰莸( yóu)不同器——薰:香草,比喻善类;莸:臭草,比喻恶物。香草和臭草不可以放在一个器物里。比喻好和坏不能共处。

迅雷不及掩耳——雷声来得非常快,连捂耳朵都来不及。比喻来势凶猛,使人来不及防备。

哑子吃黄连——歇后语。比喻有苦说不出。

烟不出火不进——形容人慢性子,不爱说话。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对自己要求严格,待别人则很宽厚。

言必信,行必果——信:守信用;果:果断,坚决。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

言寡尤,行寡悔——指说话做事很少犯错误。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言者谆谆,听者藐藐(miǎo)——谆谆:教诲不倦的样子;藐藐:疏远的样子。说的人很诚恳,听的人却不放在心上。形容徒费口舌。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

眼不见,心不烦——比喻只要没有看见或不在眼前,也就不会为这操心或烦恼。

眼不见为净——指心里不以为然,但又没有办法,只好撇开不管。也在怀疑仪器不干净时,用作自我安慰的话。

眼观四路,耳听八方——形容人机智灵活,遇事能多方观察分析。

艳如桃李,冷若冰霜——形容女子容貌艳丽而态度严肃。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羊毛出在羊身上——比喻表面上给了人家好处,但实际上这好处已附加在人家付出的代价里。

一棒一条痕——比喻做事扎实。

一报还一报——指做一件坏事后必受一次报复。也指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一鼻孔出气——同一个鼻孔出气。比喻立场观点主张完全一致。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个浪头尚未平复,另一个浪头又掀起了。

比喻事情进行波折很多,一个问题还没有解决,另一个问题又发生了。一不压众,百不随一少数敌不过多数。

一不做,二不休——原意是要么不做,做了就索兴做到底。指事情既然做了开头,就索兴做到底。

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一旦掌了权,就发号施令,指手画脚。

一朝天子一朝臣——指一个人上台,下面的工作人员就另外换一批。

一尺水十丈波——比喻说话夸张,不真实。

一传十,十传百——原指疾病传染,后形容消息传播极快。

一床锦被遮盖——比喻请求别人通融庇护。

一锤子买卖——只做一次生意。多指价钱贵,货色次,服务态度不好,顾客不愿再来打交道。

谚语是指什么3

生活常用的谚语

1、有心烧香,不论早晚。

2、一针不补,十针难缝。

3、一争两丑,一让两有。

4、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5、衣服不洗要脏,种田不犁要荒。

6、艺高人胆大。

7、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8、用珠宝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实自己。

9、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10、有病早治,无病早防。

11、有菜半年粮,无菜半年荒。

12、有一兴必有一败,有一利必有一弊。

13、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14、有志不在年高。

15、一夜不宿,十夜不足。

16、一有百有,一穷百穷。

17、一羽示风向。一草示水流。

18、有志不在年高,有理不在会说。

19、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20、有志漂洋过海,无志寸步难行。

21、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

22、有麝自然香,不用大风扬。

23、鱼生火,肉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

24、有粮当思无粮难,莫到无粮思有粮。

25、有柴有米是夫妻,无柴无米各东西。

26、有车就有辙,有树就有影。

27、有多大本钱,做多大生意。

28、有多大的脚,穿多大的鞋。

29、有饭休嫌淡,有车休嫌慢。

30、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31、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32、有理的想着说,没理的抢着说。

33、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34、有钱难买老来瘦。

35、有钱三十为宰相,无钱八十做长工。

36、有肉嫌毛,有酒嫌糟。

37、有山必有路,有水必有渡。

38、有上坡必有下坡,有进路必有出路。

39、有时省一口,缺时当一斗。

40、有事叫公公,无事脸朝东。

41、虫多木折,隙大墙塌。

42、物必先腐,而后虫生。

43、水不平则流。

44、山不转路转。

45、水至清则无鱼,人至贱则无敌。

46、鲸吞鱼,鱼吞虾。

47、一物降一物,卤水点豆腐;蝎子怕公鸡,秧苗怕蝼蛄。

48、斧头吃凿子,凿子吃木头。

49、过了冬天就是春天。

50、刀不磨会生锈,人不学会落后。

返回目录

“谚语”是什么意思

“谚语”指 民间流传的简练通俗而富有意义的语句。

谚语,拼音:yàn yǔ

造句:

  1. 些话和谚语可以减轻痛苦或消除疾病的折磨。

  2. 一个民族所创造的谚语标志着这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和文明程度。

  3. 几乎每句谚语都有一句与其意思相反,并且同样机智的谚语和它相对。

  4. 蓓蕾是在枝叶上孕成,谚语是在生活中提炼。

  5. 谚语就是那些人们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概括出来的精炼的语言。

返回目录

谚语的意思是什么

谚语:民间流传的简练通俗而富有意义的语句
人们生活中常用的现成的话。谚语类似成语,但口语性强,通俗易懂,而且一般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形式上差不多都是一两个短句。谚语内容包括极广,有的是农用谚语,如“清明前后,栽瓜种豆”;有的是事理谚语,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的属于生活上各方面的常识谚语,如“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类别繁多,不胜枚举。谚语跟成语一样都是语言词汇整体中的一部分,可以增加语言的鲜明性和生动性。但谚语和名言是不同的,谚语是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名言是名人说的话。

返回目录

“谚语”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什么

谚语,指民间流传的简练通俗而富有意义的语句。是长期流传下来的寓意丰富、文词固定简炼的古训、俗语。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十二月八日为腊日。谚语:‘腊鼓鸣,春草生。’” 宋 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三:“故一时谚语有‘台官不如伶官’。”

返回目录

如果您对本文的解答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肯定。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