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们,对于余光中的《乡愁》这首诗的形式美和诗人余光中去世如何评价余光中的,很多人可能不是很了解。因此,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余光中的《乡愁》这首诗的形式美和诗人余光中去世如何评价余光中的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余光中的《乡愁》这首诗的形式美体现在哪些方面
1、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结构上寓变化于统一,节与节,句与句,均衡对称。但整齐中又有参差,长句与短句相互变化错落,体现了自由诗的特点。
二是同一位置上的词的重复和叠词的运用,在音乐上造成一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给全诗营造了一种低回怅惘的氛围。
2、简介
《乡愁》是诗人余光中漂泊异乡,游弋于海外回归中国后所作的一首现代诗。诗歌表达对故乡,对祖国恋恋不舍的一份情怀。诗歌中更体现了诗人余光中期待中华民族早日统一的美好愿望。
3、原文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诗人余光中去世,如何评价余光中的文学成就
台湾诗人余光中今天去世了,给人留下了无尽的哀思。还好他的文学作品足以烛照古今。
对于余光中的文学成就,他曾经的追随者,也是决裂者的《台湾文学史》作者陈芳明曾这样评价:“以诗为经,以文为纬,纵横半世纪以上的艺术生产,斐然可观;那已不是属于一位作者的毕生成就,也应属于台湾文坛创造力的重要指标。从旧世纪到新世纪,从扬眉少年到慈眉老年,由于他同时经营两种文体,任何一个时段都从未出现歉收的迹象。”
首先,余光中是个非常有影响力的诗人。留下的著名诗歌《乡愁》,可以说是深深的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这首诗歌中透露出来的游子对母亲的思念,对祖国团圆的期望,对故土重聚的坚信,到今天都还深深的激励着中国人。从余光中的思绪中,我们可以看到,统一始终是台湾同胞最大的心愿,尽管有一小撮台独分子不断的煽风点火,但是祖国统一的大业,祖国统一的趋势是不可抗阻的。
另一方面,余光中的文学成就是巨大的,余光中是30多年台湾诗坛上的一个著名的诗人,余光中在诗歌创作和散文创作以及评论翻译等方面,都留下了很多的作品,被称赞为是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诗人。余光中的文学生涯深沉辽远,既受到中国古典文学的熏陶,又接收到外国现代文学精神的渲染,作品具有强烈的民族感和责任感。
总之,余光中的诗歌中有强烈的渴望祖国统一的意向,这是他作为乡愁诗人的特点。余光中在艺术上成就丰富,是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
余光中诗歌特点
余光中散文和诗歌的特点
“惊这是八月,星在天上,人在人间。七夕已过,中秋未至,夏正可怜”(《幻》),“夜原是立体的,虽然时间在鼠噬”(《幻》),这是余光中的两句诗。这两句诗细腻婉约,简约而有韵律美,从中,余光中的诗歌特点可见一斑。
从诗歌蕴含的情感来谈:余光中的诗歌不管是题咏爱情、风物还是怀念故土,都充满了感伤凄美的色彩,如“月是盗梦的惊魂,今夕,回不回去?”、“轮回在莲花的清芬里,超时空地想你,浑然不觉蛙已寂,星已低低”(《中元夜》),寥寥数语,寂静的夜和深沉的思念,便如在眼前。除了爱情,“乡愁”是他的诗歌中经常出现的另一个主题,家国之思亦是若隐若现贯穿“乡愁”的始终。无论是《漂给屈原》,《夜读》,还是《乡愁》,都展现了诗人那伤感而悲壮的情感历程,在诗人的诗歌中,处处蕴含了个人与国家,个人与命运的双重关系。 从表现形式来谈:他的诗歌格律不是句句押韵,而是情感的互渗,在他的诗歌里可以找到整个情感流动的脉络历程。
“空中有风,风中隐隐,有钟声,自无处来,向无处去,无始无终。背风而立,钟声涌起,如潮生远海,如回忆。钟声沉寂。”(《升》),这首诗多用四言句式,间杂三言、五言于其中,使得节奏轻盈,再加上以“忆”、“寂”结尾,不仅押韵有致,而且给人以悠远空灵的虚无之感,从而使得字面意义与蕴含的思想感情相契合,“风”、“海”、“钟声”、“回忆”浑然一体,一种落寞却不凄凉的美感萦绕于读者心中,这也是诗人情感的流动与诗句中的表征。
再从字面上来看,余光中先生的诗歌,文字简洁易懂,简洁流畅的文字里蕴含了丰富的感情,同时具有西方象征派的特色和中国古典文化的美感,这也是诗人写诗歌的成功之处。
余光中先生的用字可以说信手拈来,在诗人的组织下成了情感丰富,意义深刻的抒情诗歌,这不得不叫人佩服。
关于散文方面,余光中经常用文字的简省, 空白的利用, 停顿的变换来改变语言节奏、语言旋律, 创造一种新的语言律动。他特别善于利用音律与节奏来作文章, 创造各种各样的既能切合物、景、情, 又能充分展示主体的心情意绪和情感激流的艺术节奏, 或跌宕起伏, 或流畅自然, 或宛转缠绵。
余光中《地图》的写作特色有哪些
1、《地图》由抽屉的地图起笔,先写异国生活,接着写台湾生活,然后写在旧大陆的童年、青年生活。泼墨如汩书写对地图的喜爱,地图的魅力,突出的是被放逐者的情感体验与强烈的乡愁情结。
2、《地图》体现了余老的深沉,悲戚,细腻。尤其体现了关于两岸的离愁,乡愁,乡情,以及中国文化的博大。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回归情节,热盼祖国的统一!同时又具有散文的那种形散而神聚的特点来贯穿全文,衬托文章统一的中心。
扩展资料
余光中的散文,有着诗歌的韵律,古朴中自成一种雅韵。那是连着楚词、连着唐诗、连着宋词的一种韵味,那是传统文化风未散,新文化运动初成之时,在时光的缝隙中形成的一种兼顾优雅与可读性的文字。只是现在优雅的文章,越来越少了。
在《论二房东批评家》一文中,余光中对一些所谓的“批评家”进行了批评:“文字,是文学这一行的基本工具。连工具都拿不稳,手艺可想而知。一个文字粗鄙的批评家,正如一个衣衫褴褛的裁缝那样,不能赢得我们的信任。”
而纵观余光中的批评文字,犀利中不失家国情怀,更未丢失文章的气韵。你再读他的散文《地图》,在抑扬顿挫百转千回的抒情中,又分明有对当时新大陆、旧大陆与岛屿环境的评论,他说钢笔、毛笔、粉笔在吵架,各论短长,争执不休,这对当时的文坛又是何等准确的评论。
余光中半生漂泊,在异国流浪成望乡的牧神,回到小岛之上仍心怀着长江、黄河、五岳雄风,他的心中有一份跨越大江大海的地图,他的笔下有千姿百态的文章气象,他一生纵横于诗歌、散文、评论、翻译的“四度空间”。
用自己对家国文化的坚守,对文字典雅固执的坚持,为华语世界留下了无限的诗味儿。“六席的天地是狭小的,但是六百字稿纸的天地却可以无穷大。
一张空白的纸,永远是一个挑战,对于创造的欲望”。不论他身在何方,天地都是广阔的。在文字的世界里,余光中不仅成了望乡的牧神,也成了别人心中的乡愁。
余光中诗集的诗歌特色
余光中的诗歌特色是.....艺术上的多妻主义
余光中是个复杂而多变的诗人,他变化的轨迹基本上可以说是台湾整个 诗坛三十多年来的一个走向,即先西化后回归。在台湾早期的诗歌论战和70 年代中期的乡土文学论战中,余光中的诗论和作品都相当强烈地显示了主张西化、无视读者和脱离现实的倾向。如他自己所述,“少年时代,笔尖所染,不是希顿克灵的余波,便是泰晤士的河水。所酿业无非一八四二年的葡萄酒。” 80年代后,他开始认识到自己民族居住的地方对创作的重要性,把诗笔“伸回那块大陆“,写了许多动情的乡愁诗,对乡土文学的态度也由反对变为亲切,显示了由西方回归东方的明显轨迹,因而被台湾诗坛称为“回头浪子”。从诗歌艺术上看,余光中是个“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诗人“。他的作品风格极不统一,一般来说,他的诗风是因题材而异的。表达意志和理想的诗,一般都显得壮阔铿锵,而描写乡愁和爱情的作品,一般都显得细腻而柔绵。
如果您对本文的解答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肯定。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