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对于王沂孙《齐天乐》宋词鉴赏和王沂孙的诗词特点,很多人可能不是很了解。因此,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王沂孙《齐天乐》宋词鉴赏和王沂孙的诗词特点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王沂孙《齐天乐》宋词鉴赏
【年代】:宋
【作者】:王沂孙——《齐天乐》
【内容】:
一襟馀恨宫魂断,年年翠阴庭树。乍咽凉柯,还移暗叶,重把离愁深诉。西窗过雨,怪瑶佩流空,玉筝调柱。镜暗妆残,为谁娇鬓尚如许。铜仙铅泪似洗,叹携盘去远,难贮零露。病翼惊秋,枯形阅世,消得斜阳几度。馀音更苦,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谩想薰风,柳丝千万缕。
【作者】:王沂孙(?—1290?)字圣与,号碧山、中仙、玉笥山人,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入元,曾任庆元路(今浙江鄞县)学正。与周密、张炎等人同结词社,相与唱和。其词多咏物之作,间寓身世之感,讲究章法、层次,词致深婉,盛传于世,然有意旨隐涩之病。有《碧山乐府》。
【注释】:宫魂断:相传齐王后愤而死,尸变为蝉。
乍咽凉柯:咽,哽咽,凉柯,稀冷的柯枝。
瑶佩流空:蝉飞的声音如玉佩流过天空。
镜暗妆残:谓时序转换,秋季来临。
“铜仙”三句:言金铜仙人手携承露盘,流着眼泪离开了故宫,不再贮存零露以供养秋蝉。
消:禁受。
漫:徒然。
熏风:春风。
【赏析】:此词动用拟人化手法。描绘蝉的.生活情态,以寄托作者的兴亡之感。陈廷焯称其“字字凄断,却浑雅不激烈”。(《白雨斋词话》)卷二)
王沂孙的诗词特点
王沂孙最工于咏物。他现存64首词,咏物词即占了34首。在宋末词人中,王沂孙的咏物词最多,也最精巧。他的咏物词的特点,一是善于隶事用典,他不是直接描摹物态,而是根据主观的意念巧妙地选取有特定含意的典故与所咏之物有机融合,使客观物象与主观情意相互生发。这就是清人周济所说的:“咏物最争托意,隶事处以意贯串,浑化无痕,碧山胜场也。”(《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
二是擅长用象征和拟人的手法,用象征性的语言将所咏之物拟人化,使之具有丰富的象征意蕴,因而他的词往往被认为有深远的寄托。如著名的《眉妩·新月》:
渐新痕悬柳,淡彩穿花,依约破初暝。便有团圆意,深深拜,相逢谁在香径。画眉未稳,料素娥、犹带离恨。最堪爱、一曲银钩小,宝帘挂秋冷。
千古盈亏休问。叹谩磨玉斧,难补金镜。太液池犹在,凄凉处,何人重赋清景。故山夜永。试待他、窥户端正。看云外山河、还老尽、桂华影。
词中无法补圆的新月,寄托着词人在宋室倾覆后复国无望的深哀巨痛。而另一首《齐天乐·蝉》所咏的“枯开阅世”而“独抱清高”的蝉,则是遗民身世和心态的写照。
三是凄楚哀婉的格调,清淡幽雅的意境。碧山咏物词几乎每首都有“冷”、“恨”、“断魂”、“憔悴”、“凄凉”、“凄楚”等语,总也离不开悲情索思。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说:“王碧山词品最高,味最厚,意境最深,力量最重。感时伤世之言,而出以缠绵忠爱,词中曹子建,杜子美也。词人有此,庶几无憾。”
有谁能把王沂孙的《齐天乐-蝉》改编为现代诗,最好是要押韵的感激不尽啊!
宫人忿然魂断,满腔余恨无消处。化作哀苦的鸣蝉,年年栖息在翠阴庭树。你刚在乍凉的秋枝上幽咽,一会儿又移到密叶深处,再把那离愁向人们倾诉。西窗外下过了一阵疏雨,我奇怪,为何你的叫声不再凄苦,反而好似玉佩在空中流响,又像佳人抚弄着筝柱。明镜已变得暗淡无光,你也无心打扮装束,而今又是为了谁,你却鬓发尚如此娇美?金铜仙人离开了国度告别了故乡,流下的铅泪如洗,可叹她携盘远行,再也不能为你贮存清露,你残弱的双翼害怕秋天,枯槁的形骸阅尽人间的荣枯,还能经受得几次黄昏日暮?凄咽的残鸣尤为凄楚,为何独自把哀愁的曲调反复悲吟,一时间变得如此清苦。你只有徙自追忆那逝去的春风,吹拂着柔弱的嫩柳千丝万缕。
详味词意殆亦碧山黍离之悲也这句话与哪一位文人相关
与王沂孙文人相关。
王沂孙,生卒年不详,字圣与,又字咏道,号碧山,又号中仙,因家住玉笥山,故又号玉笥山人,南宋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大约生活在1230年至1291年之间,曾任庆元路(路治今宁波鄞州)学正。
王沂孙工词,风格接近周邦彦,含蓄深婉,如《花犯·苔梅》之类。其清峭处,又颇似姜夔,张炎说他“琢语峭拔,有(姜)白石意度”。
尤以咏物为工,如《齐天乐·蝉》《水龙吟·白莲》等,皆善于体会物象以寄托感慨。其词章法缜密,在宋末格律派词人中是一位有显著艺术个性的词家,与周密、张炎、蒋捷并称“宋末词坛四大家”。
“详味词意,殆亦碧山黍离之悲也”这句话与王沂孙相关,是对《齐天乐·蝉》的赏析。托物喻意,意调凄怆,形象幽渺,是一首乱世悲歌,作者借咏蝉为名,抒写家国这恨。
原文:
一襟余恨宫魂断,年年翠阴庭树。乍咽凉柯,还移暗叶,重把离愁深诉。西窗过雨。怪瑶佩流空,玉筝调柱。镜暗妆残,为谁娇鬓尚如许?
铜仙铅泪似洗。叹携盘去远,难贮零露。病翼惊秋,枯形阅世,消得斜阳几度。余音更苦。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漫想熏风,柳丝千万缕。
词中数用宫廷遗事,显然寄托着黍离之悲和家国之恨。全词围着蝉的特性特征展开叙写,运用比喻象征各种手段,舍貌取神,空灵缥缈,韵味隽永。
王沂孙的人物成就
王沂孙现存的词虽只有64首,但成就很大,后人评价很高,尤其是清中叶以后的常州词派,更是对其推崇备至。如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云:“碧山词观其全体,固自高绝,即于一字一句间求之,亦无不工雅。”又云:“词法之密,无过清真。词格之高,无过白石。词味之厚,无过碧山。词坛三绝也。”(在王沂孙64首词作中,咏物词就有30多首,这些词作以凄冷凝重的情感、思笔双绝的技巧以及幽约悱恻的风格,代表了碧山词的最高成就,《白雨斋词话》对碧山词的议论也多是就其咏物词而发。)周济《介存斋论词杂着》云:“中仙最多故国之感,故着力不多,天分高绝,所谓意能尊体也。”又在《宋四家词选目录叙论》云:“咏物最争托意,隶事处以意贯串,深化无痕,碧山胜场也。”他在《宋四家词选》中不但将王沂孙与周邦彦、辛弃疾、吴文英并列为宋代词人之冠,而且又倡为“问涂碧山”之说。实事求是地讲,王沂孙词的艺术技巧确实比较高明,将咏物词的表现艺术推进了一大步,但词境狭窄,词旨隐晦,这也是一大缺陷。至于情调低沉,情思缺乏深度和力度,则是与他同期同派词人的通病。
王沂孙身处南宋后期,而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词人放弃了对社会题材的关怀,表现出对心灵世界的省视与表述的更加专注。羁旅行役之累,世态炎凉之感,情感遭遇之苦,都使词人敏感的心灵震荡吟唱。这一时期最引人注目的是大量的咏物词,其体物工细,将缅邈的深情融入其中,几乎所有后期词人都成为咏物词的高手,这是其它阶段里的词人所不能并驾比肩的现象。而王沂孙的咏物词更是这方面的代表,他虽做了元朝的官,心理却很复杂,在他的词中,有许多是写故国之思的。只是这种情绪,并不是简单地表现为对宋王朝的怀念或民族意识,而是同世事无常、兴亡盛衰不由人意的沧桑感融合在一起,同时又渗透了个人在历史巨变中无可奈何、只能听任摆布的凄凉感。在写作手法上,他比周密、张炎写得更隐晦、含蓄,常常借甲咏乙,借此喻彼,看上去大多只是咏物、写景以及写男女恋情,而在隐隐约约之间,用些特殊的笔法,暗示词中埋藏得很深的真实想法与情感。如《眉妩·新月》中“千古盈亏休问。叹慢磨玉斧,难补金镜”,《齐天乐·萤》中“汉苑飘苔,秦陵坠叶,千古凄凉不尽”,《天香·龙涎香》中“讯远槎风,梦深薇露,化作断魂心字”等,都是如此。其中《齐天乐·蝉》借蝉咏怀,叹息岁时变迁的无情,自述“清高”、“凄楚”,最为人称道。正由于王沂孙是以深隐的笔法抒发复杂的情感,所以词的结构特别地曲折,语言也特别地精细。
碧山所存词作中,咏物词超过了二分之一,占了34首。在宋末词人中,他的咏物词最多,也最精巧。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说:“咏物词至碧山,可谓空绝千古,然亦身世之感使然,后人不能强求也。”吴梅曾说:“大抵碧山之词,皆发于忠爱之忱,无刻意争奇之意,而人自莫及。论词品之高,南宋诸公,当以花外为巨甓焉。其咏物诸篇,固是君国之忧,时时寄托,却无一犯复,字字贴切故也。”
如果您对本文的解答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肯定。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