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王字旁一个代是什么字?

回答者:博学海燕tx日期:2023-09-26

王字旁一个代字念玳,现代汉语拼音为dai。

1、名词,玳瑁,daimao,海中动物,形体像龟,背面呈褐色和淡黄色相间的花纹。甲片可做饰品,也可以入药。汉刘安淮南子泰族训:“瑶碧玉珠,翡翠玳瑁,文彩明朗,润泽一觉濡。”

2、玳玳花,同代代花,常绿灌木,小枝细长,有短刺。叶子椭圆形,花白色,有香气,可用来熏茶和制香精。

回答者:用户9905854011138日期:2023-09-25

王字旁一个代是玳字,读音是dài。

玳[dài]汉字

玳,拼音:dài。

康熙字典《集韵》待戴切,音代。瑇瑁也。《玉篇》俗以瑇瑁作玳瑁。《异物志》如龟,生南海。大者如蘧篨,背上有鳞,鳞大如扇,有文章。将作器,则煮其鳞,如柔皮。《汉·铙歌》双珠玳瑁簪,用玉绍缭之。《范云赠张谡诗》傧从皆珠玳。

返回目录

杰克斯史派罗的父亲?

回答者:用户2480122765519412日期:2023-04-13

蒂格船长,前代加勒比海盗王,是一个代海盗,貌似也是一位王者,在世界各地经历了无数冒险之后的幸存者,有一定概率属于拥有超自然力量的人群。证据是杰克妈妈的头颅被加工成了差不多一个拳头的大小。海盗法典保管人蒂格·斯派洛船长是由基思·理查兹扮演的,著名的滚石乐队创始人之一,摇滚界的传奇人物。

返回目录

汉朝时期的代国,是现在的哪个地方?

回答者:风吹脸膀日期:2023-10-29

代国早期面积很大,地跨晋冀蒙三省区,后逐渐缩小,最后只剩太原郡,有二十县。

代国是西汉行政区,王国,设刺史部后属并州。西汉先后四次册封,共六位代王。

代倾王、汉文帝时有代郡、雁门、定襄、太原四郡,相当于今山西中部、东北部与河北西北部。梁孝王时分出太原郡建太原国,代孝王时恢复。武帝时分出诸多侯国。刘义改封到清河时国除为太原郡

返回目录

宙斯实际上就是朱庇特吗?

回答者:记得记得方便la日期:2023-01-19

  朱庇特和宙斯都是罗马和希腊神话传说中神的名字,但两者其实是同一个人。朱庇特是罗马神话中的神,是罗马统治希腊后将宙斯(Zeus)之名改变成为朱庇特。  朱庇特是罗马神话中的主神,第三任神王;克洛诺斯和瑞亚之子,掌管天界。他以雷电为武器,维持着天地间的秩序,公牛和鹰是他的标志。他的兄弟波塞冬(尼普顿)和哈德斯(普罗同)分别掌管海洋和地狱;女神朱诺(赫拉)是宙斯(朱庇特)的妻子。  宙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第三代众神之王,奥林匹斯十二神之首,统治宇宙的至高无上的主神(在古希腊神话中主神专指宙斯),人们常用“神人之父”,“神人之王”,“天父”,“父宙斯”来称呼他,是希腊神话里众神中最伟大的神。宙斯是第二代神王神后克洛诺斯和瑞亚最小的儿子,女神赫拉是宙斯的妻子。宙斯的主要圣地在埃利斯的奥林匹亚,那里建有宙斯神庙,每4年举行一次盛大的祭祀性竞技会。现代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即起源于为纪念他而举行的体育竞技。

回答者:智多星001日期:2023-10-23

不是。

希腊神话中的主神是宙斯,在罗马神话的主神则是朱庇特。实际上,朱庇特就是宙斯,罗马神话和希腊神话一脉相承。朱庇特的主星是木星,朱庇特掌管诸神的事务和人间。罗马诸神则在朱庇特的领导下管理人间的各项事务,如战神,爱神,智慧女神等等。

返回目录

历史上有哪几支少数民族最后改姓王,王氏起源?

回答者:用户4523726185615日期:2023-06-19

一:出自姬姓  由此又衍生出构成王氏主体的几支姬姓族派:  1:出自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后代,子孙多为居住在京兆、河间一带。毕公高是周武王的弟弟,周初时,他被封于毕(今陕西咸阳西北),为公爵,故史称为毕公高。春秋时,其裔孙毕万自毕国出奔晋,为司徒,并被分封于魏,传至魏文侯斯,与赵、韩三国瓜分晋国。公元前225年为秦所灭,其子孙四散,因是王者之后,也都被称为王家。  2:为周平王太孙赤之后,河东猗氏有王姓,为周平王太孙赤之后,平王在位五十多年,他的太子浊父先他而死,浊父子名赤,是周桓王的胞兄。平王去逝后,赤继承王位,但因势力不如胞弟强大,不久便被推翻,他不得已出奔晋国。其子孙也因是王者之族,改姓王姓,是为山西王氏。  3:出自王子成父,王子成父是周桓王(林)第二王子;生于周桓王三年甲子,原为东周都城洛邑王城的城父,故尊称为“王子城父”。王子成父因避王室之乱奔齐,后被齐相管仲(公元前724~前665)举荐为大夫,累迁大司马,遂定居齐国都城临淄。其子被周天子赐姓王氏,其子孙便以王为姓。  4:出自周灵王太子晋,又名王子乔,王子乔是为太原王氏始祖。现今王姓大半出自姬姓王氏,因此周文王子孙这一支名气最大人数最多,传太子晋为王氏授姓始祖。太子晋  二:出自妫姓  出自妫姓,为古帝王虞舜之后,居于北海、陈留一带,因出古君王后裔,世为王姓。  三:出自子姓  出自子姓,是王亥七世孙成汤的后人。商代末年,王子比干,为纣王的叔父,因劝谏纣王被杀,葬于汲郡,其子孙在此生息繁衍。因源出王族之故,改姓王氏。  其他来源  一:赐姓王氏  出自燕太子丹之后。西汉末年,王莽建立新朝称帝。燕太子丹玄孙名嘉,上献符命,为王莽所宠,赐姓王氏,与帝王同姓。这样的情况还很多。  二:改姓王氏  (1)出自春秋时魏献子之后  韩、赵、魏三家分晋,各自为王。后业魏亡于秦,因为是魏国王族,子孙故改姓王。如魏无忌,即魏国的信陵君,与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并称战国四公子。魏公子无忌其后自谓出自王公显贵之家,易姓王氏。  (2)出自田姓  公元前368年,田和取代姜姓为齐国君主,史称“田氏代齐”,传八王,被秦所灭,其子孙被废为庶民,其中一支自认为齐国王族,遂以王为姓。  (3)刘氏改姓王氏  西汉末,王莽建立新朝,始建国二年(10年)下诏说:“明德侯刘龚、率礼侯刘嘉等凡三十二人皆知天命,或献天符,或贡昌言,或捕告反虏,厥功茂焉。诸刘与三十二人同宗共祖者勿罢,赐姓曰王”。  五代时,幽州人刘去非追随刘守奇在后梁政权中任河阳行军司马。李存勖攻破后梁河、洛地区,刘去非便投奔了后梁荆南兵马留后高季兴,成为高季兴的心腹。后唐建立后,高季兴表示归顺,曾被后唐任为兼中书令。高季兴始终与后唐李存勖貌合神离,刘去非因与李存勖曾作过对,为保护自己也改姓为王,叫王保义了。  (4)刘氏改姓王氏  北朝时,西域胡人支颓褥迁居到新丰(今陕西临潼县东北),不久即死去。他的妻子带着儿子支收又嫁给了北周的王粲。因此支收改姓王,他的儿子就是隋朝末年一度称帝的王世充.  (5)谢氏改姓王氏  明朝汀州府(今福建长汀县)经历王得仁,其家本姓谢氏,“父避仇外家,因冒姓王氏”。  清人王树荣所作《王谢世表序》中说:“吾族本系,出晋从事中郎谢万石后。梁天监中,景涤公讳觉官吴兴太守,因家焉,世为吴兴谢氏。建明初,忠烈公讳贵为北平指挥使,与张丙、张信同受建文密诏,监察燕王。张信密与燕棣通款,燕棣伪称疾嗾,信约张丙与忠烈公往侦之,二人同遇害。及靖难兵起,夷族令严,忠烈公幼子公权袭外家姓获免。  (6)孙氏改姓王氏  明朝都御史王一鹗本来姓杨,大理评事王大崇本来姓孙,都改姓王。  (7)由复姓简化而来  据统计至少有14个,即王子、王父、王官、王人、王史、王叔、王孙、王周、成王、威王、五王、西王、小王、乐王。  [编辑本段]少数民族王姓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长期以来的民族融合,也反映在姓氏的演变上,王姓也是为典型的一例。  (1)出自少数民族。据《通志.氏族略》称:王姓“出河南者,为可频氏;出冯诩者,为钳耳族;出营州者,本高丽;出安东者,本柯史布。此皆虏姓之王,大抵子以王者之后,号曰王氏。”  (2)出于自改姓为王氏的。举如南朝梁将王僧辩,本为鲜卑族,姓乌丸氏,后自改姓王;隋代有个王世充,本为西域胡支姓,入中原后,也自改姓王;五代时人刘去非,自己改名换姓叫王保义,其子孙延袭姓王;满族完颜氏,有的改为王姓;蒙古族耶律氏,也改为王姓。  (3)出自元朝王室。成吉思汗六子为逃避因夺位引起的迫害、追杀,逃往中原。因身为王爷,为显示身份改姓王。  (4)鲜卑族可频氏  北魏孝文帝时把国都从代北平城迁到这里,很多代北鲜卑人也跟随到了这里,太和十九年(495年),孝文帝下令迁到洛阳的鲜卑人一律把籍贯改为河南洛阳,死后也要埋在洛阳北面的邙山,把姓氏改为汉姓。可频氏改威王氏。  (5)羌族钳耳氏  《魏书》卷九十四《宦官•王遇传》说:“王遇,自庆时,本名他恶,冯翊李润镇羌也。与雷、党、不蒙俱为羌中强族。自云其先姓王,后改氏钳耳,世宗时复改为王焉。自晋世以来,恒为渠长”。  羌族钳耳氏隋唐之际的钳耳宗、钳耳干兄弟。他们两个在隋炀帝大业年间“以王后兄弟并改姓王氏。”钳耳兄弟成为王后的兄弟是从隋炀帝的皇后萧氏论起的。萧氏的从妹曾嫁给羌人钳耳氏,按辈份,可能钳耳兄弟与萧皇后同辈。  (6)高丽人  营州地区的高丽人改姓王氏在北朝至隋唐时屡见不鲜。《周书》卷二十《王盟传》记载:“王盟字子仵,明德皇后之兄也。其先乐浪人”。引日唐书》卷一百一十《王思礼传》记载:“王思礼,营州城傍高丽人也”。同书卷一百六《王毛仲传》也说,霍国公王毛仲“本高丽人也”。王毛仲是不是营州地区的高丽人不得而知,但他为高丽人改姓王氏则确定无疑。  (7)回纥人  安东都护府是唐高宗总章元年(公元668年)设置的,在归属安东都护府的回纥人中,有一支姓阿布思的,是回纥大姓之一。唐肃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安东都护府被取消,阿布思姓中一个叫五哥之的人投到了成德节度使李宝臣的帐下,被李宝臣的裨将王武俊收为养子,从此改姓王氏。  (8)匈奴族  匈奴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战国时期就在燕、赵、秦以北地区游牧。秦汉时期,中原王朝与匈奴之间既有兵戎相见的战争,也有温情脉脉的和亲。东汉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匈奴发生了大分裂,北匈奴留居漠北,南匈奴南下降附汉朝,形成了匈奴与中原汉朝交往的第一次高潮。三国西晋十六国时期,大批匈奴人进一步南进中原,并先后建立过几个政权。匈奴人进入中原,在与汉族的交往中也有不少把自己的姓氏改成了王姓。  (9)契丹族  据《新唐书》、引日唐书》记载,前面所说的回纥人王廷凑的养父王武俊是契丹怒皆部人,他的祖父、父亲、儿子、孙子、曾孙等六代人在唐和五代时期都地位显贵。至两宗时期,契丹人建立辽国,其皇室耶律氏也有很多人改姓王氏。  (10)女真族  女真族曾在两宋时期建立金朝。金朝皇族完颜氏在金亡国后也有改姓王的。《王思孝墓志》载:王思孝的祖先出于金宗室完颜氏,世居磁州(今河北磁县)。王思孝的父亲完颜远任金统军使。思孝年幼时便逢丧乱,流居大名、濮阳等地,改姓王氏。  (11)宋朝以后,蒙古人、满族人先后建立元朝和清朝。在长期与汉人接触过程中,不少蒙族人、满族人也改姓王氏。

回答者:用户5500481285147日期:2023-01-14

①、高丽人的后裔改姓王

王姓人在古代有一支源于东北的蓰王国,在北魏时被称为拓王氏,实际上是高丽人后裔。蓰王国今址不详,有人猜测就是乐浪郡附近(即今朝鲜平壤南)。拓王氏在隋唐以后便全部融入汉民族中。

②、鲜卑族后裔改姓王

古代河南洛阳的王姓人是可频氏改姓而来的,因洛阳在历史上曾被称为河南郡而得名;可频氏则是鲜卑族的一个分支。南北朝时期,由于魏孝文帝推行汉化,鲜卑族可频部落的人有不少人改姓王氏。当然,今天仍有以可频氏为姓的,但经过千余年的民族融合,他们的母族鲜卑族早已成为汉族的一部分,他们也早已是汉族中的一员了。

③、乌桓族后裔改姓王

乌桓又称乌丸,是古代东胡族的一支,秦末为躲避匈奴人的攻击,迁居到乌桓山一带(今属内蒙古),从此便以乌桓为名。汉初附匈奴,汉武帝以后归汉,汉末曹操时又迁其部落万余于中原,后来便融入各地汉族和其他民族中。

④、回纥族的后代有一部分改姓王

回纥族是新疆维吾尔族的祖先,本是匈奴人的后裔,唐朝时在东北地区及朝鲜半岛上设置了军事性质的行政结构——安东都护府,职能相当于今天的沈阳军区,与回纥辖区比邻,回纥部有人归附安东都护府是一点也不奇怪的。在归属安东都护府的回纥人中,有一支姓阿布思的,是回纥大姓之一。唐上元二年(公元761年),安东都护府被取消,阿布思姓中一个叫五哥之的人归顺朝廷,从此改姓王氏,更名为王五哥,子孙也因初起于安东都护府而称安东王氏,成为王姓诸望中的一大支派。

⑤、羌人钳耳氏改姓王

钳耳属西羌族中的虔仁种。羌族是一个与华夏族一样古老的民族,也是今天居住在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和松潘县等地羌人的血缘先祖。在北朝、隋唐时期,有一支居住在华阴朝邑(今陕西大荔县东南朝邑镇),以冯翊为郡望的王姓人,自称周灵王太子晋之后,因初居钳茸一带(今无考)而姓钳耳氏,在北魏和隋朝两度改姓王氏。其实,他们是正宗的西羌族人后裔。

⑥、羯族的后裔改姓王

历史上鲜卑、匈奴、羯、氏、羌是十六国时期的五胡,羯就是五胡之一。据考证,羯人的成份很复杂,有很大的比例出于西域的少数民族。据《晋书·祖逖传》载,祖逖有一胡人奴仆,叫王安,祖逖 北伐走到雍丘时对王安说:“你家在北方,你与石勒皆为羯人。我不少你一个仆人,你回家吧!”便给他很多路费放他走了。因为西域胡人没有王姓,所以说王安的姓肯定是西域胡姓改过来的。

⑦、匈奴族的后代改姓王

匈奴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早在战国时期就在燕、赵、秦以北地区游牧。秦汉时期,中原王朝与匈奴之间既有兵戎相见的战争,也有温情脉脉的和亲。东汉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匈奴发生了大分裂,南匈奴南下归附汉朝,形成了匈奴与中原汉朝交往的第一次高潮。三国西晋时期,大批匈奴人进一步南进中原,在与汉族的交往中也有不少人把自己的姓氏改成姓王。

⑧、其它少数民族的后代改姓王

契丹族。据《新唐书》、《旧唐书》记载,在唐和五代时期都地位显贵。至两宋时期,契丹人建立辽国,其皇室耶律氏也有很多人改姓王氏。女真族曾在两宋时期建立金朝。金朝皇族完颜氏在金亡国后也有改姓王的。宋以后,蒙古人、满人先后建立元朝和清朝。在长期与汉人接触过程中,不少蒙古人、满族人也改姓王氏。

杂姓王

王姓来源除前述各个起源外,还有由其他姓氏改姓、冒姓、换姓或赐姓而来。

改姓王氏有以下两种情况:一为复姓改单姓时改为王姓。如王子、王父等改为单姓王。二是自然改姓。如姓杨后改姓王等等。

冒姓指舍弃本姓而冒充他姓。如隋王世充本西域胡人,冒姓王氏。

换姓王氏的只有闽浙地区“王、游、沈、叶是一家”一例。

赐姓就是由皇帝赐给姓氏。例如,汉末王莽当政时,原燕王玄孙嘉因献符命,赐以王氏。

返回目录

“未央”和“荏苒”是什么意思?

回答者:用户2035929869980676日期:2023-01-21

  未央:1.未尽,未已。2.汉宫名,见“未央宫”。   荏苒:1.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渐渐过去.2.草叶柔弱的样子  未央出处详解:  1、未半。  ①《诗·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 朱熹 集传:“央,中也。”  ②《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托沉阴以圹久兮,惜蕃华之未央。” 颜师古 注:“未央,犹未半也。言年岁未半而早落蕃华,故痛惜之。”  ③宋 苏轼 《竹间亭小酌怀欧阳叔弼季默》诗:“盎盎春欲动,潋潋夜未央。”  ④柔石 《别》:“夜未央,人声寥寂……于是青年叫了一叫,含糊地问:‘什么时候?’‘十一点四十五分,离半夜只差一刻。’”  2、不久,不远。  ①《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贼风数至,暴雨数起,天地四时不相保,与道相失,则未央绝灭。” 王冰 注:“央,久也,远也。”  ②清 龚自珍 《燕昭王求仙台赋》:“有气自东南隅来者,冉冉兮若青云之始翔,蔼蔼兮若初日之未央。”  3、未尽;无已。  ①《楚辞·离骚》:“及年岁之未晏兮,时亦犹其未央。” 王逸 注:“央,尽也。”  ②《汉书·礼乐志》:“灵殷殷,烂扬光。延寿命,永未央。”  ③唐 皎然 《陇头水》诗之二:“ 秦 陇 逼 氐 羌 ,征人去未央。”  ④宋 秦观 《虞氏夫人墓志铭》:“惟夫人,胄 东阳 。嫔德门,家有光。命虽绝,庆未央。”  ⑤明 屠隆 《彩毫记·远谪夜郎》:“感吾皇,感吾皇,天恩高广……愿万岁千秋,圣寿未央。”  ⑥三国 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多思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为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⑦南朝 齐谢朓《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诗:“ 大江 流日夜,客心悲未央。徒念关山近,终知反路长。”  ⑧杜甫《章梓州橘亭饯窦少伊》诗:“主人送客何所作,行酒赋诗殊未央。  4、无边无际。  ①《老子》:“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  ②王安石 注:“荒兮其未央哉,道之荒大而莫知畔岸。” 高亨 注:“荒兮其未央,犹云茫茫无极耳。”  ③《楚辞·九歌·云中君》:“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  ④《白雪遗音·南词·义侠英雄》:“义侠英雄美少年,艳阳春景未央天。出门游玩长生乐,绿暗红稀翡翠园。”  5、汉 代官名。见“ 未央宫 ”。  6、本为 汉 宫名,借指宫殿。  ①宋 苏轼 《秋兴》诗之三:“楼前夜月低韦曲,云里车声出未央。”  ②宋 李纲 《次韵季弟善权阻雪古风》:“忆昔 宣和 全盛年,嘉瑞应期来自天。千官朝贺未央里,仰视龙尾垂蜿蜒。”  ③清 孙枝蔚 《旧宫人》诗:“宫衣叠后未开箱,梦里承恩入未央。”  荏苒:  “时荏苒而不留,将迁灵以大行。”——丁廙妻《寡妇赋》  引证解释  1、(时间)渐渐过去。常形容时光易逝。  晋陶潜《杂诗》之五:“荏苒岁月颓,此心稍已去。” 唐韩愈《陪杜侍御游湘西两寺》诗:“旅程愧淹留,徂岁嗟荏苒。”《红楼梦》第三八回:“秋光荏苒休孤负,相对原宜惜寸阴。”郭沫若《洪波曲》第一章六:“荏苒之间快要过新年了。”  2、蹉跎,拖延时间。  唐刘知几《史通·古今正史》:“隋文帝尝索 梁 陈 事迹, 察 具以所成每篇续奏,而依违荏苒,竟不绝笔。” 唐王维《责躬荐弟表》:“贪冒官荣,荏苒岁月。”鲁迅《书信集·致台静农》:“今春拟归省,但荏苒遂又作罢了。”  3、辗转迁徙。  唐杜甫《宿府》诗:“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明何景明《别王秉衡御史》诗:“荏苒风尘千里别,江海六年思旌旗。” 清周亮工《送郭去问入燕》诗:“反惊君是北行人,荏苒烽烟六载身。”  4、形容愁苦连绵不绝。  宋张炎《解连环·孤雁》词:“谁念旅愁荏苒,谩长门夜悄,锦筝弹怨。” 元尚仲贤《柳毅传书》楔子:“蓬蝉鬓,蹙蛾眉,愁荏苒,泪淋漓。”  5、柔弱。  晋傅咸《羽扇赋》:“体荏苒以轻弱,侔缟素於 齐 鲁 。” 元无名氏《翫江亭》第二折:“良辰晓雾浓,美景韶光丽,草茵轻荏苒,则他这桃李任芳菲。”参见“荏染”。  6、一种草本植物,茎方形,叶椭圆形,有锯齿,开白色小花,种子通称“苏子”,可榨油;嫩叶可食。亦称“白苏”。

返回目录

与“珈”字相配的字是什么?

回答者:用户2897955358508510日期:2023-02-08

珈字组词:珈玛、瑜珈、珞珈、笄珈、六珈、瑜珈士、瑜珈冥想。珈拼音:jiā,注音:ㄐㄧㄚ,简体部首:王,部外笔画:5,总笔画:9,繁体部首:玉,五笔86:GLKG 五笔98:GEKG 仓颉:MGKSR 郑码:CYJ,笔顺:横、横、竖、提、横折钩、撇、竖、横折、横。四角号码:16100,UniCode:CJK。jiā:声母:j,介母:i,韵母:a,声调:第一声。释义:古代妇女戴的簪子两头的玉饰。基本字义:古代妇女的一种头饰,用头发编成假髻,称“副”;再用簪子把副别在头上,上加玉饰,称“珈”;珈数多少有表明身份的作用,如“六珈”为侯伯夫人所用。扩展资料:笔顺组词1、珈玛[jiāmǎ]一种低级印度种姓的成员,他们的种姓职业是从事皮革工作。2、瑜珈[yújiā]同“瑜伽”。3、珞珈[luòjiā]武汉大学的别称,因为武汉大学所在珞珈山,珞珈二字便成为了武汉大学的别称。4、笄珈[jījiā]原指妇人首饰。亦代指妇女。5、六珈[liùjiā]古贵族妇女发簪上的玉饰。

回答者:用户2953035810118日期:2023-01-18

瑜、珞、笄、玛、衣

瑜珈[yú jiā]、珞珈[luò jiā]、笄珈[jī jiā ]、珈玛[jiā mǎ]、珈衣[jiā yī]

返回目录

汉梁王是刘邦的第几代?

回答者:用户858219146867日期:2023-11-23

  刘邦的孙子   刘武(?—前144年),汉文帝刘恒嫡次子,汉景帝刘启同母弟,母孝文皇后窦猗房(即窦太后) ,西汉诸侯王。

  前178年受封代王,前176年改封淮阳王。前168年,梁怀王刘揖去世无嗣,刘武继嗣梁王。前161年就国。国都睢阳(今河南商丘)。七国之乱时,曾率兵抵御吴王刘濞,保卫了国都长安,功劳极大,后仗窦太后宠爱和梁国地广兵强,欲继景帝之帝位,未果。谥号“孝王”,葬于永城芒砀山。自受封至去世,共为王三十五年,为梁王二十四年。孝王死后梁国一分为五,为其五子封国。

返回目录